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贞观-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彦博和赵云泽拿主意。

颉利一听温彦博说还要送给突利两车玻璃,顿时一脸肉疼的说道:“我那侄儿身体不适,并未来阴山面见贵使团。不如,就由本汗替贵使团转达你们大唐皇帝对我那侄儿的厚意吧。”

显然,颉利是想昧下突利的礼物。

温彦博一听,立刻一脸惊讶的说道:“突利可汗病了那我们使团就该去探视他一下呀,要不然,岂不失了礼数。我大唐皇帝陛下给突利可汗的礼物,就由我们使团的人自己送去好了。”

“这”颉利不知如何是好了。

赵德言见颉利无言以对,连忙打了个呵呵说道:“贵使团去看望突利可汗也不急在一时嘛。这礼物嘛,不如暂且交予我们大汗处保管。等谈妥了开边市的事情,我们大汗自会派人护送贵使团去突利小可汗处拜望的。”

“对对对,我们谈正事要紧。”颉利忙不迭的点头。

温彦博和赵云泽自然知道,那些礼物要是送进了颉利嘴里,想让他再吐出来就难了。不过,他们也不在乎突利究竟能分到多少礼物。他们的目的,只是借礼物的发配,加深突利对颉利的不满情绪而已。

温彦博和赵云泽对视一眼,两人眼神中都满是玩味。

赵云泽开口了:“不如这样吧,协商开边市之事,就由我使团正使温大人主理。某带上礼物,率一队人去看望突利小可汗如何至于礼物嘛,某先带一小部分,也便于快速行路。就带三车好了,装上几箱玻璃器具,再装点瓷器、丝绸、茶叶什么的。别的东西,等温大人与贵国协商好了,再由温大人带至突利可汗处即可。”

颉利拿不定主意了,他望向了赵德言。赵德言趴在颉利耳边窃窃私语了一阵,颉利咬了咬牙,道:“那就依赵副使之意吧,其余的礼物,本汗先待突利保管。”

温彦博见颉利上套了,微微一笑,然后一脸关切的对赵云泽说道:“鹏羽,既然突利可汗病了,那我们万不可失了礼数,越早去看望他越好,不如你今日便动身吧。”

“好”赵云泽欣然点头。

温彦博又望向颉利,道:“还请大汗派出向导,指引我使团赵校尉一行。”

颉利还未表态,执失思力直接向颉利请求道:“大汗,与大唐使团的商谈既然由赵太师负责,某正好闲来无事,不如就由某陪大唐的赵副使去往突利可汗处吧。”

“大汗,执失大人既然主动请缨,某也认为他最合适。”赵德言巴不得支开执失思力呢,他立刻对颉利说道。

颉利点了点头,对执失思力说道:“一路上照顾好大唐的贵客。”

“某省的”执失思力对颉利抚胸行礼道。

分割线

当日下午,赵云泽便带领特战队一百余人,押送着三辆大车,在执失思力带领本部一千狼骑的护卫下,往突利可汗的领地而去。

突利可汗,姓阿史那氏,名什钵苾,是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子。什钵苾的祖父曾称突利可汗,后来隋文帝杨坚将其改称启民可汗。

武德二年,始毕可汗病逝,什钵苾因年纪尚轻未能继任汗位,而由其叔父俟利弗设继位,号处罗可汗。处罗可汗继位后,任命什钵苾为泥步设,把他安置在突厥的东部,其地与大唐幽州的北部接壤。后来,突利还娶了隋朝的淮南公主。

武德四年,处罗可汗去世,什钵苾另外一位叔父咄苾继位,便是颉利可汗。颉利可汗即位后,任命什钵苾为小可汗,主管契丹、靺鞨等部,其牙廷南接幽州,号突利可汗,仍居突厥东部。

如果按照血统传承来说,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才是东突厥大可汗的第一合法继位人。可由于突利可汗的老爹始毕可汗病逝时,突利年幼,便由他的叔叔处罗可汗以“兄终弟及”的名义继承了大可汗之位。处罗去世后,突利同样没能继承汗位,却被颉利可汗给抢去了汗位。也正因为如此,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一直矛盾不断。

还在李渊当皇帝之时,李世民曾与突利结拜过,并怂恿突利与颉利反目,有过一次冲突。后来大小两位可汗又化干戈为玉帛,关系和缓了几年,还一同出兵大唐,一直打到长安城下。

渭水之盟后,颉利和突利回到草原,没过多久,就又生出了矛盾。颉利向突利征兵攻打不服从他的部落,突利却一直推诿扯皮,不给颉利兵马,二人又闹了一次矛盾。就在今年夏天,颉利出兵攻打薛延陀,令突利为先锋。这次突利倒是出兵了,可却出工不出力,大败于薛延陀。颉利一怒之下,囚禁了突利,还对突利进行鞭打,很长时间才释放了他。

赵云泽正是因为知道突利与颉利之间的矛盾冲突,才生出了怂恿他再次与颉利反目的念头。他不相信突利会永远甘心受制于颉利。再说了,东突厥大可汗的位子,本该突利来坐,赵云泽也不相信突利会对汗位没有觊觎之心。

可如今随行的队伍中多了个执失思力,事情怕是又会有变数了。这也让赵云泽深感不安。

第371章互相试探

傍晚时分,赵云泽和执失思力的队伍扎营。简易营地扎下后,执失思力的人埋锅造饭。

草原的夜,更显凉寒。赵云泽直接钻进了自己的帐篷,躲避风寒。由于是行军,所带的物资都很简易,帐篷中并没有生炭盆。只有一支牛油蜡烛,冒着微弱的火花。

执失思力走近了赵云泽的帐篷。

二人寒暄过后,执失思力坐到赵云泽对面,将一个水袋递给赵云泽说道:“赵校尉,大漠可比不得长安暖和,来,喝点酒御御寒。”

“多谢执失将军。”

赵云泽接过水袋,拔掉木塞猛灌一口。酒是马奶酒,带点腥味,还带有一点咸味,奶香伴着酒香,在喉间流连。

“味道如何”执失思力笑眯眯的问赵云泽。

“还行,就是杂味多了点。”赵云泽说道。

“这里面加了盐,赵校尉喝不惯也正常。”执失思力说道,“盐在大漠,可是稀缺物资,比不得你们大唐。听来我大漠的商人说,你们大唐如今糙盐的盐价非常低廉了。就是精盐,也比以往便宜不少。可就是你们朝廷不准商人将盐卖与异国,我们也只能干眼馋啊”

赵云泽笑了笑,没有搭执失思力的话。盐、铁,都是朝廷控制极严的东西,严禁卖出大唐地境。

“执失将军,若你哪天再至长安,某送你几坛药酒。”赵云泽将酒袋递给执失思力。

“可是长安泰康堂的药酒”执失思力两眼放光了。

“泰康堂就是某的生意。如今已经改名为百珍阁了。”

“赵校尉好本事呀去年,有个大唐商人送给某一小坛药酒,那味道啧啧,比西域的三嘞浆还浓烈。”执失思力一脸回味的说道。

“执失将军,您若喜欢,至长安时某多送你一些。”赵云泽又重复了一遍。

执失思力忽然一脸苦笑,说道:“某下次至长安,怕是要以俘虏的身份了吧”

“执失将军此话何意”

“赵校尉,某虽然在突厥的政务上不怎么插手了,可对你们大唐的动向却一直在关注着。颉利和赵德言忙于横征暴敛,顾不得大唐,某这双眼睛却明亮的很。你们大唐,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对我突厥用兵了吧”

“呵呵,执失将军说笑了。大唐与突厥乃兄弟之邦,怎么可能会发生战事呢。”赵云泽赶紧打了个呵呵。这个执失思力,不愧是突厥的智者啊,那双招子,明亮着呢。

执失思力笑了笑,喝了一口酒,又道:“他日,某若真的不幸沦为大唐的俘虏,还望赵校尉多加照拂。”

说这话时,执失思力一脸沧桑,似乎瞬间苍老了好几年。

“呵呵,执失将军若至长安,某一定尽地主之谊。”赵云泽一语双关的说道。

“那某先提前谢过赵校尉了。”执失思力对着赵云泽拱了拱手。

两个人忽然沉默了下来,似乎找不到话题了。

一会儿过后,执失思力打破沉默,说道:“赵校尉,你跟某说句实话,你此去突利处,真的只是探视他的病情”

“突利真病了吗”赵云泽没有回答执失思力的话,微笑着反问执失思力。

所谓的探视突利,本来就是颉利和温彦博话赶话说起的。突利有没有病,大家都心知肚明。

“呵呵,突利是病了。心病”执失思力笑道。

“那某就是去治他的心病的。”赵云泽神秘兮兮的说道。

执失思力盯着赵云泽看了一会儿,忽然道:“某是不懂岐黄之术的,赵校尉如何给突利治病,某也只能在一旁看着了。你该如何用药,某也无法干涉。”

咦,他这话的意思难道是在表明心迹

“突利乃突厥小可汗,执失将军难道不怕某用错了药,把突利给治死了”赵云泽问道。

执失思力道:“你们中原有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用在我们突厥各部之间的关系上,尤为贴切。突利也好,颉利也好,他们都不是我执失部的人,只要我执失部的人都无病无灾,某就心满意足了。”

“若是某把颉利的药给突利吃了,执失将军也不管吗”

“颉利的药未必比突利自己的药好。反正,整个突厥都已经病入膏肓了,就算是突利用了颉利的药,突厥的病,也不会再加重了。某,不管”

两个人互打机锋,把该表明的意思都说了出来。赵云泽也总算是安心了。

“我大唐有的是神医和好药材,也许,给突厥用一下我大唐的医术,这病就好了。”赵云泽又对执失思力说道。

执失思力笑了笑,道:“赵校尉这话,若是放在两年前说给某听,某定要与赵校尉分辩一番。可如今嘛唉,突厥的那位圣手,已经荒废了医术,只会以毒药治病。兴许,是该换个医者来给突厥治病了。某还是刚才那句话,不管哪个医者施治,我执失部的人都健健康康无病无灾就好。”

“呵呵,这个某可说了不算了,要我大唐那位给突厥治病的人说了才算。”赵云泽笑了笑说道,“不过,对于执失将军的心愿,某倒可以跟我大唐的那位圣手转达。”

“赵校尉有这份心意,某就心满意足了。”执失思力朝赵云泽一拱手道。

该说的话说完了,执失思力便告辞出了帐篷。

盯着帐篷门口,赵云泽思考了起来。执失思力说的话,是真是假呢

将原先历史上执失思力的生平想了一下,赵云泽有了主意。也许,执失思力还真就挺想归附大唐的。

这个人,是个识实务的智者。渭水之盟时,颉利派他入朝觐见李世民,对大唐君臣进行试探。李世民怒气勃发,对着执失思力一通训斥,他便立刻向李世民跪地请罪。

执失思力当时的作为,虽然有软骨头的嫌疑,可这也说明,在他的思想里,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根本就没把突厥的国体放在心上。

由此推开,执失思力只为自己的部族考虑,也不足为奇了。

其实,突厥人本来就缺乏国家意识,他们也都是只关心自己部族的利益。执失思力的想法,只是众多突厥部族酋长的代表而已。

原先历史上,东突厥被大唐所灭后,执失思力入朝为官,对大唐忠心耿耿,在作战中立下很多功劳,也被后人评为唐时名将。

由此可见,至少,此时的执失思力对大唐不排斥。执失思力刚才话里的意思,是说他不会介入颉利和突利的争斗,只做一个旁观者。这一点,又与大唐的李靖有些相似了。玄武门之变时,李靖采取的态度就是旁观。

这位执失思力与李靖,都是真正智者啊。能够在关键时刻如此看得开的人,实在不多。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古代历朝历代的争储斗争,有太多的官员为了那从龙之功,陷入争储斗争无法自拔。最后,却因为站错了队招来祸端。就是站对了队伍的人,也往往会在新君即位后受到新君的猜忌,被新君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不杀功臣的帝王,在历史上实在不多。

想到这一点,赵云泽忽然出了一身冷汗。伴君如伴虎,他忽然心有戚戚了。可随即,他就又看开了。

好在,赵云泽穿越到了贞观年间。李世民的胸怀也很博大,至少,在他还没老糊涂之前,是不会做出大杀功臣之事的。赵云泽也暂时不用担心会引起李世民的猜忌之心。

想了一会儿,赵云泽拿定了主意。他决定,对于执失思力,不防范,也不利用。就让他像他自己所说的,冷眼旁观便好。

吃过晚饭之后,赵云泽并没有急着入睡。他躺在被窝里,在等时间。

等到夜深了,营地里的人都已入睡,就连执失思力安排的巡防卫兵也打不起精神之时,赵云泽悄悄将五名特战队员喊进了帐篷。

这五名特战队员,以第一中队中队长杨晓铭为首。

使团自从进入突厥地境后,杨晓铭就一直以一名普通队员的身份混在了使团队伍中,也不引人注意。

赵云泽将一个小布囊交给了杨晓铭,叮嘱道:“晓铭,你们此去任务重大,万勿有失。”

“大队长放心吧,某一定将信送到梁洛仁和李绩将军手里。”

“那你们出发吧,当心点,莫惊动了执失思力的人。”赵云泽拍了拍杨晓铭的肩膀说道。

杨晓铭带着那四名特战队员出了帐篷。回到他们自己的帐篷后,他们又换了一身突厥人的装束,便借着夜色悄悄潜出了营地,往南方而去。

因为是临时宿营,营地扎的很简易,根本就没有寨墙。杨晓铭他们轻而易举的就避开了巡逻的卫兵,出了营地。他们此行的第一站,是朔方。

第二日,赵云泽和执失思力的队伍继续往东行去。执失思力那边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唐军的队伍中少了五个人。一百多人的队伍,少五个人也跟本就看不出来。

第372章节外生枝

阴山,颉利牙帐所在地。

大唐使团与突厥的谈判正式开始了。大唐一方的谈判正使自然是温彦博;而突厥的谈判代表,则是赵德言。

赵德言本来以为,大唐使团此来的任务既然是增加边市,那么谈判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阻碍才对。可是没想到,谈判进行的却相当不顺利。

开放边市,无论是对突厥还是对大唐来说,都是互利之事。不过,于突厥一方的利益更大。

北方游牧民族,物产不足,很多东西,都要依靠中原的供给。这也是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动不动就入侵中原打草谷的原因。

和平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通过边市,进行贸易往来。一旦遇上双方出现矛盾的时候,中原王朝往往会关闭边市,以此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制裁。

渭水之盟时,大唐与突厥订立的合约之中,其中就有关于边市贸易的条文。赵德言本来以为,这次要增加边市,只需参照渭水之盟时的条文,走个过场就是了。可是,温彦博却提出诸多条件,令谈判阻碍重重。

先是边市的设置,温彦博要求设置在突厥境内。这倒是能接受,可是随之,温彦博就提出,边市的税收和管理以及治安守卫,由大唐一方单方面负责。

这个条件太苛刻了。若是按照温彦博提出的条件,那就等于边市之地的领土,成为大唐实际控制了。

赵德言据理力争,可温彦博却说,以前开放的边市,由大唐和突厥共同管理,突厥的官吏和士兵不但欺压大唐的商人,还经常与大唐一方的边市管理人员闹矛盾,甚至是动手打人。反过来,我大唐的官吏和士兵却对两国商人都一视同仁。为了维护大唐商人的安全和利益,大唐不允许突厥人再介入边市的管理了。至于税收,大唐可以让给突厥一部分。但是,收税的官员必须是大唐人,突厥只需派一两人监督账目就行。

仅仅这这一点分歧,就拖了两天。

温彦博此行的任务是给赵云泽打掩护,谈判能不能达成,他根本就不在乎。他也是故意提出苛刻的条件,借以拖延时间。

大唐不在乎边市,可突厥人却非常在乎。多开放一处边市,突厥人便能买到更多的紧缺物资呀。最后,还是突厥做出了让步,同意了大唐的条件。不过颉利和赵德言也留了个心眼,要求大唐的官员和士兵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边市内和周边一里。而且,还要在条文中注明,边市之地,是在突厥的领土范围内。

温彦博对此表示同意。他暗道:谁说突厥人粗枝大叶这抠起字眼来,也同样很精明啊

一个条件谈妥了,赵德言刚松了口气,可随即,温彦博就又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那就是,突厥人每年必须通过边市卖给大唐一定数量的马匹。但大唐卖给突厥的物资和数量,却没有底限限制。

若是大唐要求的马匹数量不大,突厥还能接受,可那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每年不少于三万匹,还必须是良马。

突厥人不傻,大唐要这么多马匹,大唐的骑兵数量就会猛增。用不了几年,突厥引以为傲的狼骑就不占优势了。

这可是关系到军事力量的,突厥人哪里敢答应这个条件。更何况,大唐提出的条件当中,对于本国卖给突厥的物资数量,还没有底限数字。也就是说,大唐哪怕卖给突厥一两茶叶、一个瓷碗,也是遵守了承诺。这样一来,那这边市的开放,纯粹是为了给大唐提供马匹的了。

再结合第一个条件,边市的税收由大唐单方负责。这就等于说,突厥不但要卖给大唐马匹,还要再交给大唐一部分赋税。这不是卖了自己还帮人数钱嘛,突厥人真就那么傻

颉利得知温彦博提出的第二个条件后,气的拔出腰刀,大嚷着要去砍了温彦博那老匹夫。要不是赵德言拼死拉住颉利,老温同志还能不能回大唐真说不准。

静下心来,颉利和赵德言商量一番,决定跟大唐讨价还价。首先,突厥卖给大唐的马匹底限数目,由三万打个折扣,改成三百,这个折扣打的有点大。然后,大唐每年卖给突厥的物资,也要有个底限数量。并且,大唐对于商人的物资不能有限制,像铁器、粮食、食盐等物,都可以通过边市交易。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谈判进行到这里,就真的有了那么点意思了。可温彦博却不会自己降价,仍旧咬死了那个条件。

谈判,陷入了僵局。

为了达成协议,赵德言和颉利开始活动了。一方面,他们给温彦博送钱送女人,想贿赂老温让他松口;另一方面,突厥的谈判团队中多了很多彪悍的将军,每日指着温彦博的鼻子大骂。时不时的,还有些突厥武士跑到大唐使团的营地闹事。

可人家温彦博却成了一块滚刀肉。钱、女人,一点都不要;也任凭你们骂,人家主动把脸凑到你面前,任凭你喷唾沫星子。你们不是来我们营地闹事嘛,闹呗,不动手正好,一动手,大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