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贞观-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原来萧皇后是这样帮忙啊,甚妙甚妙连某都不会想到你们还有这一番安排,想来那颉利就更想不到了。”

李绩笑了笑,又问道:“这也是鹏羽的主意”

“懋功,难道在你眼里,老朽就没有脑子吗”温彦博苦笑道,“鹏羽原先打的主意是说动突利攻伐颉利,可某终觉得此计变数太大,便又把主意打到了萧后身上。”

“温兄,抱歉抱歉,某对赵鹏羽那年轻人的期望是多了一些,倒是把你的足智多谋给忘记了。”李绩讪然笑道。

“唉,懋功也不要捧某了。某不服老是不行了,这次,某也只是给鹏羽拾遗补缺而已,大主意,还是他出的。”温彦博叹气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我大唐多一些像赵鹏羽这样的年轻俊杰,老夫就是现在西去,也可瞑目了。”

稍顿,温彦博摇了摇头道:“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眼目下的事儿吧,懋功可想好出兵朔方的理由了某还要去回颉利呢。”

“早就想好了,温兄上前听真。”

温彦博又驱马靠近了李绩一些。李绩压低声音,对温彦博说了几句话。

“懋功啊,你这理由,可把梁洛仁坑苦了。”温彦博哭笑不得道。

“哈哈,正如鹏羽所说的,梁洛仁就是专业背黑锅的,不坑他坑谁”

第378章糊弄颉利(中)

阴山大营在颉利走后,便由颉利的正室可敦义成公主和太师赵德言共同主持日常事务了。

义成公主是前隋宗室之女,隋文帝杨坚的侄女,隋炀帝杨广的堂妹。开皇十九年,和亲东突厥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去世,为保持与突厥和好关系,隋文帝又以宗室女义成公主远嫁启民可汗。有隋一代,突厥首领连娶两位公主者,唯启民可汗一人。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三十年,先后嫁给启民可汗、以及启民可汗的三个儿子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

作为和亲的公主,义成公主的婚姻自然没有浪漫可言。好在,她恪尽职守,把瑰丽的青春献给了陌生的突厥可汗,也献给了隋朝的“靖边事业”。为了完成隋文帝托付的任务,义成公主不惜把全部根须扎在塞外草原上。她先后嫁了四位突厥可汗,从父亲到儿子,从哥哥到弟弟男人,像一根又一根刺疼的钉子,扎进她柔弱的生命里。

后世的很多小说中,都把义成公主写成了一个性格古板刻薄,对大唐万般憎恨的女人。抛开她对大唐的仇恨不讲,义成公主对于中原王朝,还是做出过很大贡献的。在隋书和资治通鉴中,有数次写到义成公主“救世主”一般的事迹。

首先,她救过落难的杨广,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杨广心血来潮跑到太原附近的汾阳宫度夏。夏末北巡的时候,竟然被突厥的始毕可汗十万狼骑团团围困于雁门关外,眼看就要束手就擒了,君臣忽然想到了义成公主。经过秘密联络,义成公主极为仗义地出手搭救,她冒着被杀的危险派人给始毕可汗报信,谎称突厥边境有情况,这才骗走了始毕可汗的部队。

其次,她收留过隋炀帝的遗孀萧皇后。此事在前文已经提到过,在此就不做赘言了。

如今,萧皇后也在突厥生活了十七年了,她与义成公主姑嫂二人,一同共侍过处罗可汗,现今也在一同共侍颉利可汗。虽然,在对待大唐的态度上姑嫂二人有分歧,但私下里的感情却是不错的。

义成公主也已经快五十岁了,她的美貌比不上萧氏,也显得非常苍老了。比起萧氏的智慧来,义成公主也要弱一些,但义成公主性格刚烈,又出自隋朝皇室,见识同样不凡,颉利在政务上,倚重义成公主的要多一些。而对于美艳不减当年的萧氏,颉利更多的是把她当成了宠物。

这次颉利亲自出兵朔方,后方便留下义成公主和赵德言守家了。

就在颉利离开阴山的第二日,义成公主忽然听闻萧氏病了,她便连忙带着一名身边的前隋御医到萧氏帐中看望。

萧氏裹在厚厚的貂皮被子里,额头上全是汗珠,脸色也非常苍白。见到义成公主前来,她只是轻声打了句招呼便不再多言了。她说话的声音,也极度虚弱。

“昨日还好好的,怎么就一下病的这么重了”义成公主见到萧氏那一副病重的模样,便关切的问道。

“唉,年纪大了,一点风寒也受不了了。”萧氏叹气说道。

“姐姐别说话了,赶紧让胡御医看一下。”义成公主对萧氏说道。

虽然,从杨广那里论,萧氏是义成公主的嫂子,可杨广都死去那么多年了,隋朝政权也消亡了那么多年了,两人如今又共侍一夫,所以她们早就已经以年龄大小来互称姐妹了。

再啰嗦几句题外话,有些小说中,说义成公主比萧氏要大。虽然史书中对于义成公主的出生年份未做记录,但是,义成公主是公元600年嫁至突厥的,那时,萧氏已经三十三岁了,如果义成公主比萧氏还要大的话,隋朝会把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人嫁到突厥所以,义成公主只能比萧氏的年龄小,而且还小很多。

胡御医上前,为萧氏诊起脉来。诊着诊着,胡御医的表情就变的很奇怪了。

“怎么了姐姐到底患了什么病”义成公主见胡御医表情诡异,连忙问道。

“怎么会是滑脉这是妇人怀孕的脉象啊”胡御医一脸不可思议的说道。

“胡说八道,姐姐都已经六十多了,如何会又有身孕”义成公主斥责道。

“可是娘娘的面容,却仍如三十来岁一般,这身体”胡御医说着说着,自己都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萧氏真的怀孕了吗当然不是。萧氏本身就懂医术,她为了装病,便自己配制了一副草药喝了下去,使身体看上去极度消弱罢了。也许是弄巧成拙,那草药居然改变了脉象,让胡御医误诊了。

义成公主听了胡御医的话,也怀疑起了萧氏真的怀孕了。“姐姐,你这个月的月事可曾来”

“我都五六年没来月事了。”萧氏羞的满脸通红,说道。

“那就是你看错了”义成公主铁着脸,对胡御医说道。

胡御医一听萧氏说她都已经绝经五六年了,也羞愧起来了。“是老朽误诊了,唉,年纪大了,这手上的感觉就不那么敏锐了。”

他又重新为萧氏诊脉,可那手指间脉象的触感,却仍然是滑脉的迹象。胡御医也傻眼了。

忙活了半天,胡御医最后只能昧着心思说萧氏是感了风寒,开了几副药给萧氏治疗。

“妹妹,我从未病的如此重过,怕是命不久矣了。”萧氏有上气没下气一般说道。

“姐姐别胡说,你只是感了风寒而已,吃几副药很快就好了。”义成公主安慰道。

“妹妹,还是给可汗送个信吧,我怕万一我可不想死时孤苦伶仃的。”

“给可汗送个信倒是可以,不过姐姐千万别多想,安心养病就是了。”

就这样,在颉利大军离开阴山的第二日,义成公主便派出了信使,催马急赶去往朔方,向颉利禀报萧氏病重的消息。

分割线

温彦博与李绩见过面之后,便又回到了颉利阵中。

“可汗,某已经问过李绩了,的确是他私自出兵朔方的。”温彦博对颉利说道。

“谁给了李绩这么大的胆子,没有你们皇帝的旨意,他敢私自出兵”颉利有些不相信温彦博的话。

温彦博又解释道:“可汗,这还真怪不得李绩。是梁洛仁有错在先,李绩才一怒之下出兵朔方,向梁洛仁讨公道的。”

“梁洛仁有何错”颉利问道。

“他派兵侵扰并州,从并州抢走了不少妇人。”

“妇人”颉利皱起了眉头。他此时顾不上辨别温彦博此话的真假了,内心的八卦之火先生了起来。

“对,就是妇人李绩是这么说的。”温彦博强忍笑意说道,“据说,梁洛仁是想办一个百凤宴玩乐,又怕从朔方征集妇人会被朔方的百姓骂,所以才派兵去并州抢了一百多名妇人。”

“这话本汗怎么听都像是假的,就算梁洛仁好色,那也该抢少女才对,为何会对妇人感兴趣”

“呵呵,菘菜萝卜各有所爱嘛,或许梁洛仁就喜欢妇人呢。”温彦博终于可以借着这句话笑出来了。李绩编的这个理由,实在让人无语。

“这么所,李绩是来朔方向梁洛仁要人的了”颉利又问。

“正是如此。李绩说,他先是派信使传信给梁洛仁,让他送还那些被掳走的妇人回家。可梁洛仁却说那些妇人都已经成了他的妾室了,不答应放归她们。李绩一气之下,才兵发朔方,胁迫梁洛仁放人。可就是如此,梁洛仁还是不肯就范,李绩只好攻打朔方了。唉,梁大人也是痴情之人呀,为了自己的妾室,居然不惜让朔方惹上刀兵之灾。”

颉利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这只是李绩的一面之词,本汗岂能相信”

“某也感到难以置信。”温彦博说道,“某已经跟李绩说过了,可汗此来,并非是要与大唐开战,而是为了调停并州军马与朔方的战事的。李绩答应让可汗见下梁洛仁。此事是真是假,到时自知。”

“嗯,那就按李绩说的办,本汗去朔方质问梁洛仁便是。若他真有错在先,本汗自会替你们大唐讨个公道。”颉利说道。

“那某再去会会李绩,向他转达可汗的意思。”温彦博又道。

颉利道:“温大人,你也不要来回跑了,你去告诉李绩,若他有胆,就过来与本汗同行,本汗也正好问问事情的详情。”

“好,某这就去请李绩。”

李绩自然有胆,他连护卫都不带,就自己一个人骑着马来见颉利了。

事态到了这一步,唐军和突厥军也不再互相戒备了,双方收起队形,又一同向朔方开拔。

可刚走到朔方北门唐军营地不远处,李绩不干了,他对颉利说,让颉利派出信使去传梁洛仁来见,不让颉利进城。

颉利问李绩阻止他进城的原因,李绩又解释说,怕颉利出尔反尔,进了朔方城跟梁洛仁合兵一处攻打唐军。

唐军就列阵于朔方城门不远处,颉利想进城,必须经过唐军的军阵。此时,颉利也不好跟唐军翻脸,他此来的目的是为朔方解围的,进不进城也不打紧。于是,颉利便按李绩说的,派出信使去传梁洛仁。

第379章糊弄颉利(下)

颉利还未到来之前,梁洛仁见到城外李绩的兵马有异动,便猜到颉利的援军快要来了,他赶紧从南门转移到了北门。

没多久,梁洛仁就远远看到李绩的军队和突厥军队一起来到了北门之外。

见唐军并没有跟突厥人打起来,梁洛仁暗松了一口气。他又在考虑要不要出城去拜见突厥援军的将军了。

正在梁洛仁拿不定主意之时,北城门外来了一骑突厥士兵。

“城上的人听着,颉利大可汗亲自前来朔方城,调停梁国与大唐的战事。大可汗有令,请梁国摄政王殿下亲自出城,去见大可汗。”

那突厥士兵一口汉话说的非常流利,对着城门楼大喊。

这下,梁洛仁也不用纠结了,他连忙带着几名军中将领出了北门,随那名突厥士兵去见颉利。

颉利不愧是一代枭雄,胆色倒也不凡。此时,他已经到了李绩的中军帐中。而突厥的军队,却并未扎营,只是就地下马休息。

“李将军,只是为了百余名妇人,就轻动干戈折损将士,您这火气也太大了点吧。”颉利笑眯眯的对李绩说道。

方才未进李绩军的营地之前,他显然看到了朔方城下那大战过后的场景。从他这话里的意思来看,他也相信了李绩和梁洛仁共同演的这场戏。

“可汗这话就颇值得商榷了。我大唐将士,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护佑百姓。若见百姓受人欺压却不闻不问,那要我大唐将士何用”李绩一脸严肃的说道。

“呵呵,李将军倒是忠心为国啊”颉利有些尴尬的一笑。

“可汗过奖了,我李绩只是尽本分而已。”

两人又闲扯了一会儿,卫兵进帐禀报,说梁洛仁来了。李绩连忙出帐去迎。颉利却摆出了他宗主国国主的架子,大咧咧的坐在帐中等着梁洛仁来拜见。

“呵呵,可算见到梁大人大驾了,我们大唐那一百余名妇人,您何时归还呀”李绩边走向梁洛仁,边一脸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啊什么妇”梁洛仁一愣,就要询问李绩话里的意思。

这时,李绩已经走到距梁洛仁一步的位置了,他连忙截住梁洛仁的话,又道:“梁大人,难道您此刻又不想承认您做下的事情了男子汉大丈夫,做了就是做了,有什么不敢承认的一会儿见到颉利可汗,还望梁大人您能表现出点风骨来,莫让某看轻了你。”

边说着话,李绩还微不可查的朝梁洛仁挤了两下眼睛。

梁洛仁虽然还不明白李绩刚才那话的意思,但看到李绩的暗示,他也知道该如何做了。于是,梁洛仁脸色一变,道:“哼,我梁某人有什么不敢承认的,李将军何必挖苦人”

“好那就请进帐吧”李绩往旁边一让,伸手虚引着说道。

梁洛仁带着那几个将领进了李绩的中军帐。行完拜见之礼后,颉利直接问梁洛仁:“听李将军说,唐军之所以兵围朔方,全是因为你派人从并州抢走了百余名妇人,还把这些妇人纳为你的妾室,此事可属实啊”

梁洛仁一听颉利这话,下意识的望向了李绩。

李绩正一脸玩味的冲梁洛仁笑着呢,还微微朝梁洛仁点了点头。

梁洛仁恨不得生吞了李绩了。这人太不讲义气了,我梁某人竭尽全力配合你们唐军演戏,你却给我扣了这么大一个屎盆子。我要是承认了,那还不得被别人骂死

“此事是真是假”颉利又问了一句。

“是真的”梁洛仁最终苦着脸承认了。没办法呀,九十九哆嗦都哆嗦了,也不差这最后一哆嗦了。这会儿要是不承认,那也没法解释李绩兵围朔方的原因了,要是被颉利知道了真相,那自己还有小命可活吗名声重要,可生命更重要啊

温彦博马上给颉利投去了一个“你看,我们李将军没骗你吧”的眼神。

梁洛仁身后那几个将领,此时却是面面相觑了,他们实在弄不懂梁洛仁和李绩在搞什么鬼了。

“唉,奉善啊,男人好色本没有错,你身为梁国摄政王,多纳几个妾室也没有错,可是你放着梁国有那么多的少女不选,却偏偏去并州强掳妇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颉利虽然是在对梁洛仁说教,可那表情,却怎么看都不自然。也许他也在为梁洛仁的“重口味”大为八卦吧。

“可汗教训的是其实,这也并非是某的本意。都是下面的人错会了我的意思,才干出这等荒唐事。”梁洛仁也不甘心就这么被李绩摆了一道,硬是想出了个理由来为自己分辩。

“你们中原有句话,叫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奉善还是早早归还了并州那一百余名妇人,与李大将军赔个不是,罢了这场战事吧。”颉利又道。

“某谨遵可汗吩咐。”梁洛仁应了一句,又转朝李绩说道:“李将军,这次是某做得出格了,您大人有大量,就原谅某这次的过错,早早退兵吧。”

“呵呵,既然颉利可汗出面,你梁大人的态度又如此和善,那某还有什么说的。等你归还了那一百余名并州妇人,再赔些财物于她们,某便立即退兵。”李绩说道。

“这就对了嘛大唐与突厥如今可是兄弟之邦,又有温大人的使团正与突厥协商互利边市之事,此时朔方与并州实在不该节外生枝啊”颉利又合稀泥道。

“呵呵,倒是让可汗辛劳一趟了。”李绩说道。

“若无此事,本汗也无缘与李将军会面呀,这也是一桩缘分。”颉利笑道。

说完,他又对温彦博说道:“温大人,既然咱们都已至朔方城下了,不如就让梁国国主梁康做东,请咱们一块吃顿饭,李将军也好与奉善好好释了前嫌啊”

糟糕,千万不能让颉利进城。温彦博、李绩、梁洛仁心中同时生出了这种想法。

“可汗,朔方城中如今乱的很,不如某请国主出城,就在李将军军中设宴如何”梁洛仁赶紧说道。

“对对对,某难得与可汗见一面,就由某做东好了,可汗一定要给某这个面子。”李绩也赶紧说道。

“呵呵,既然李将军如此热情,那本汗就却之不恭了。等吃过饭,某再进朔方城,好好教一下梁国君臣做人。”颉利果然很给李绩面子。

“奉善啊,既然李将军都原谅你了,那便撤去城防,好好收拾一下吧。”颉利又转朝梁洛仁说道。

“某这便回城安排,顺便请我国主来拜见可汗。”梁洛仁见颉利没有急着进城,也松了一口气。

暂时稳住了颉利,梁洛仁便离开了李绩的军营,赶紧回朔方城去做善后事宜。只要把该收拾的收拾了,再让下面的人严守口径,那就算颉利最终入城,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同样,李绩这边也行动开了。一方面,后勤的辅兵忙着准备宴席;另一方面,也有将士进到朔方城下,将扮演死人的士兵抬回营中。再将他们单独安置于一个帐篷中。帐篷外又设了岗哨,防止有冒失的突厥兵入内。

无论是大唐一方,还是朔方一方,扮演死人的那些士兵总算是结束了挨冻的辛苦。不过,他们到现在也没搞明白,李绩和梁洛仁让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只是按照上司的命令行事而已。

颉利最终没能等到梁康率领朔方君臣出城赴宴,也没能吃上李绩军中一口饭。因为,义成公主派出的报信之人,很适时的赶到了朔方城外。

见到颉利时,这报信之人已经快累虚脱了。他是一人三骑,将自己绑在马背上日夜赶路,才会这么快赶来朔方的。

颉利一听说萧后病重,急忙向李绩告辞,就要赶回阴山。李绩假意挽留了一下,就送颉利上了归途。

温彦博假说自己年老体衰,受不了长途奔波,决定在朔方休息一下后再赶往阴山。颉利也不强求,只是叮嘱温彦博尽快赶回阴山,继续商谈增开边市之事。

既然温彦博不走,那使团的一众人等也便都留了下来。

“唉,但愿阴山那边鹏羽一切顺利。”望着颉利大军离去的扬尘,温彦博叹了一口气说道。

“某倒是想去阴山看看热闹,如果有可能的话,趁乱灭了突厥。”李绩手捋胡须说道。

温彦博看了李绩一眼,道:“出发之时,某也没想到鹏羽会在突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要是鹏羽的计策顺利,突利真能和颉利打起来的话,那我大唐出兵,倒是最好的时机。不过,陛下也曾说过,一定要等突厥有罪之后,再以大义名分出兵。再说,就算突利和颉利真打起来,我大唐兵马若此时介入,也只会令他们停战,共同应对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