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贞观-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在渭南县时,赵云泽就派出了信使,赶在前面回长安,向吏部和兵部通报了自己的行程。他回到长安时,已经有人在城门外迎接他了。

此次,赵云泽并非是像前两次一样,身具钦差的身份,所以,来迎接他的人也并非朝中重臣。

前来迎接赵云泽的有两人,一个是崔余庆,另外一个,倒是让赵云泽颇为惊讶,却是苏烈。

“赵大人,咱们又见面了。”崔余庆一脸微笑的对着赵云泽拱手道。

“劳崔大人久候了。”赵云泽下了马,还礼说道。

崔余庆又道:“陛下让特战队先行回原先的驻地,赵大人即刻进宫。”

“臣遵旨。”

赵云泽向特战队传达完李世民的旨意,特战队便向讲武堂开拔。赵云泽则随崔余庆和苏烈进了城。

“苏兄今日怎么有时间迎接某”三人都骑着马,并辔而行走在城内大街上,赵云泽向苏烈问道。

“十日前,朝廷在卫尉寺之下,设了一支五百人的火器营。某迁任火器营校尉,已经离开武库别署了。”苏烈满面红光的答道。

“噢,原来如此。陛下的动作更快的。”赵云泽恍然大悟。“苏兄任火器营校尉,却是最合适不过了。”

崔余庆笑了笑,说道:“赵大人,苏校尉方才之言,却是自谦了。他可不是平级迁任,而是升迁。如今,苏兄可是从七品上的散衔了。”

“哦,原来苏兄如今是翊麾校尉了,可喜可贺呀”赵云泽在马上朝苏烈拱手道。

苏烈还礼,说道:“某能有今日,全靠赵大人的栽培。”

“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与某何干”赵云泽摆了摆手说道。

不待苏烈继续磨叽,他就又问道:“火器营如今可开始训练了”

苏烈道:“尚未开始训练。火器营的主要士卒,乃以前武库别署内卫团之人。但也有近半士卒,是从其他军营抽调的。如今,也只是刚完成组建,而且,大多数正职军官还未到位。陛下的意思,是等讲武堂毕业后,分配一部分学员至火器营,担任各级正职军官。另外,陛下也等着听取赵大人对于火器营的意见。某今日,就是随赵大人一起进宫,与陛下一起商讨火器营后续的训练、管理事宜的。”

听完苏烈这番话,赵云泽心中就叹起气来了:李二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我帮着训练火器营啊。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回不了石城县了。这火器营是十天之前才组建的,极有可能,就是李世民收到我要回长安的消息后,才决定组建的火器营。一切,只等着我回来呢

“那武库别署内卫团,现在又是什么情况”赵云泽又问苏烈。

苏烈道:“秦怀玉兼任了内卫团的校尉,又从尉迟宝林的外围卫队,抽调了部分人手,充实进了内卫团。外围卫队,也从其他军营抽调人手补入。”

“哦,怀玉以前就分管火器的试验,由他兼领内卫团校尉,却是再合适不过了。”赵云泽点点头,说道。

武库别署内卫团,除了担任武库别署内部的警卫职责,还是火器试验的实际操作者。他们,是大唐最早接触火器的军人。也难怪李世民会以武库别署内卫团为基础,组建火器营了。

“那分配到火器营的各级军官名单,是否已经定下”赵云泽又问苏定方。

苏定方点头道:“讲武堂第二批学员的分配去向,都已经定下了。进入火器营的,是器械科的部分学员。哦,对了,赵大人的徒弟程处默,将要出任火器营的副尉,并主管训练之事。”

“这小子倒是得了个好差事啊,火器营副尉,想来品级也不低。”赵云泽笑着说道。

“处默授了正八品上的宣节校尉散衔,不过,火器营的副尉,陛下给定的却是正七品上的职事。”苏烈说道。

对于李世民的这个安排,赵云泽也能猜出些大概意思,定是程处默还太年轻,李世民才给他定了个低一级的散衔。

“这小子,油滑的很。苏兄以后千万别顾及我的面子,尽管修理这小子就是了。”

苏烈笑了笑,说道:“处默可是讲武堂出来的,论对火器的使用,想来定比某强的多。某以后,应该多向处默请教才是。”

咦,这个苏定方如今说起话来,也是有板有眼的了啊比起两年前的耿直来,他倒是成熟了不少。

“处默也就是专业知识多了点,可是对火器的实际操作,比起苏兄的经验来,就差得远了。以后,苏兄还要多上心呀,可不能由着处默胡来”赵云泽说道。

苏定方点头道:“某自然省的”

三个人边走边聊,不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太极宫外。

第503章热气球(上)

李世民在两仪殿召见了赵云泽。

崔余庆向李世民交旨后,便离开了两仪殿,回门下省继续当值了。两仪殿内,除了那些内侍、宫女,就只剩下了李世民、赵云泽和苏定方三人。

“鹏羽回来的挺快呀朕还一直担心,怕你无法在讲武堂毕业典礼那一日赶回长安呢。”李世民端着茶杯,一边喝着茶,一边对赵云泽说道。

“石城县那边,如今一切步入了正轨,有房遗直看着,臣便脱身回长安了。”赵云泽说道,“近半年时间未见,陛下的风采更胜往昔啊”

“哈哈哈,你赵鹏羽出任地方官还不到半年时间,别的本事朕不知增长没,这嘴皮子功夫倒是见涨啊”李世民大笑道。

赵云泽道:“臣别的本事自然也见涨了。臣在石城县这近半年时间,可是兢兢业业,时刻不敢忘记臣对陛下的许诺呢。”

“那石城县,如今又是如何模样”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

赵云泽便把自己在石城县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向李世民简单陈述了一遍。最后,他总结陈词一般说道:“陛下,臣敢打包票,如无意外,石城县今年的赋税收入,保守的估计,也能比往年增长三成。”

李世民点点头道:“若真像你所说的,有那么多商人进驻你那个石城开发区的话,光是商税,让石城县的赋税收入比往年增长三成,的确大有可能。”

赵云泽又道:“陛下,臣以前就说过,重工商才能富国。臣此次,就是想在石城县做一番尝试,验证一下臣的这个论断。如今,石城县各项建设如火如荼,由此,百姓们也有了赚钱的机会,这也是利民之举。”

“是呀,人只要不闲着,就有利可图。以往,农闲之时,百姓只能靠多出劳役,减少缴纳的实物赋税。你办了这个开发区,有了工坊、商铺,农闲之时,倒也给百姓增加了赚钱的机会。这的确是利民之举。”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干,若你这开发区大有成果,那朕便在全大唐推行。”

赵云泽点了点头,道:“陛下重工商,这是好事。但话说回来,做任何事,也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凡事,都不可操之过急。若大唐各个州县,都像石城县一样,一下都建起开发区的话,一来,没有那么多资金和商户。二来,就算这些开发区都顺利建成,那也要预防产能过剩的问题。生产出的东西若销不出去,那可是会引发经济危机的。”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如今的大唐百废待兴,十年二十年之内,怕也不会出现鹏羽所说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吧。再者,你也说了,就算朕鼓励各州县建立开发区,也不一定都能建起来呀。”

“这倒也是。”赵云泽说道,“是臣杞人忧天了。”

时代的不同,导致观点的不同。赵云泽所说的因为产能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那是在工业大革命之后才会出现的东西。如今,生产力低下,就算整个大唐开动马力进行工业生产,产出的物资,都未必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说白了,现在还是卖方市场,别说十年二十年了,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工业革命,生产力进入机械化时代,就是再下去一百年二百年,都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大唐,归根结底,还是农业国家。

赵云泽不是工科生,他也不会建造机床等重工业机械,要想引领大唐进入工业化时代,那就是天方夜谭。再者,就算现在给赵云泽一个现代化的重工业工厂,他也没有能力完成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是在特定的环境才能完成的。政治体制、人民的认知水平、社会资源调配、内在及外在因素等等,缺一不可。那些只带一台机床穿越,就能把古代封建社会改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做法,也只能出现在小说中。

赵云泽能做的,只是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奉献给大唐。只要能给大唐带来多少改变,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鹏羽啊,石城县的事情先放一边。朕今日,主要是想听一下你对火器用于实战的看法。”李世民改变了话题,对赵云泽说道,“想来,定方已经告知你火器营之事了吧”

赵云泽点了点头,说道:“臣已经知道了火器营之事。”

“那你对火器营今后的训练、管理,可有见解”李世民又问道。

赵云泽想了想,说道:“火器营不同于别的军队,要想最大程度的发挥火器营的战斗力,其编制、训练、管理,也都与别的军队不同。臣在未对火器营有详细的了解之前,也无法说出见解。不如,等臣对火器营了解一番之后,再向陛下禀奏如何”

李世民点点头,道:“这就是鹏羽以前跟朕说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吧”

“陛下还记得这句话呢”赵云泽大感意外。

李世民道:“此语有大见地,朕自然不会忘怀。既如此,那鹏羽明日休息一日,后日,便随定方去火器营调查研究吧。朕给你三天时间,二十六日早朝过后,朕再听你的高论。”

“臣只需一天时间就足够了。”赵云泽说道,“火器营如今只是刚成立,一切事务,还没铺开,臣并不需要太多时间去调研。”

“随你。”李世民点了点,又道:“鹏羽一路辛苦,朕就不多耽误你的时间了。这便回家,歇息去吧。”

“臣告退”

赵云泽与苏烈离开两仪殿,刚出太极宫,却发现特勤署的十几个人,在宫门外等候着。带队的,是研器处执事公孙鲁。随这十几个人一同前来的,还有一辆马车。那马车的车厢鼓鼓囊囊的,用一块毡布盖着,也不知装的什么东西。

公孙鲁等人一见赵云泽出了宫,连忙上前见礼。

“公孙执事,你们怎么来此处了”赵云泽诧异的问道。

公孙鲁用警惕的眼神看了苏烈一眼。赵云泽会意,忙说道:“苏校尉不是外人,公孙执事有话直说便是。”

“大人,我们做出热气球了。”

第504章热气球(中)

“大人,我们造出热气球了。”

公孙鲁此言一出,赵云泽一下就愣住了。过了半天,他才晃过神来,猛的一拍公孙鲁的肩膀,一脸惊喜道:“此言当真”

公孙鲁点头道:“马车中所装的,就是热气球。特战队回了讲武堂,于署令得知大人归来,便命某带上热气球,来此处给大人报喜。”

“为何要把热气球一块儿带来”赵云泽不解的问道。

公孙鲁道:“于署令说,大人得知热气球已经做出来了,必会向陛下禀报。陛下若知道了热气球的功用,也必然急于观看。是以,于署令便让某把热气球一块儿带来了。”

“哈哈哈,于天佑想的周到啊别说陛下了,连某都想立即见识一下你们做出的热气球。”赵云泽大笑起来。

苏定方听的满头雾水,向赵云泽问道:“赵大人,何为热气球”

赵云泽道:“热气球嘛,就是借助空气热力算了,某只这么干说,也解释不清楚。苏兄啊,你先别急着回营,且在此稍候片刻,待某向陛下报喜之后,说不定,苏兄就能亲眼见到热气球了。”

“哦,那某就再等等。”苏定方点头道。

赵云泽又问公孙鲁:“你们可曾实验过”

“实验过好几次了。一开始,是用绳子绑住热气球,不让它飘走。之后,又做了放飞实验。”

“可曾搭载过人”赵云泽又问。

公孙鲁点点头,道:“固定放飞时,里面放的是石块。完全放飞时,搭载了四个人。放飞降落都顺利的很。”

“最多能载几人”赵云泽又问。

公孙鲁道:“通过用石块实验,换成人体等重的话,极限也就是五个人。不过,为了安全,我们并没有试过载五个人。”

五个人,按每个人体重70公斤计算,那就是350公斤,再加上沙袋、火炉的重量。这的确是极限了。赵云泽在心中默算了一下,点了点头。

“你们做出了多少个热气球”赵云泽又问。

公孙鲁道:“惭愧的很,从赵大人离京时布置下任务到现在,光是前期的试制,就耗费了四个月时间,迄今为止,我们也只做出了一个成品。”

“才一个”赵云泽大感意外。“那做一个热气球,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材料和人手充足,二十天便能做完一个。不过,我们前期试用了好几种材料,最后选择的是丝绸。制作热气球需要大量丝绸,还要用鱼胶密封,这些材料,都不易得。就是制作这一个成品的材料,还是于署令几次到兵部软磨硬缠要来的。”

“唉,倒是难为你们了。”赵云泽叹气道,“等陛下看过热气球的飞行,一定会支持你们的。你们先在此稍候,某这便去向陛下禀报。”

赵云泽又返回了太极宫。

李世民一见赵云泽又回来了,颇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鹏羽啊,你都出任地方官半年了,这毛毛躁躁的性子,怎么还没改呢是不是又忘记什么事儿了”

“陛下,并非某又忘了什么事,而是,某遇上了新情况。”赵云泽解释道。

“新情况什么新情况”李世民问道。

赵云泽道:“特勤署研器处的人,制作出了一种能把人带上天的东西”

“可是热气球”李世民立即惊问道。

“陛下如何知道的”赵云泽诧异道。

李世民道:“你赵云泽对朕保密,朕难道就对特勤署的事情一无所知了于天佑跟朕说过这东西。”

“那个并非臣对陛下保密,而是臣也不知道热气球能不能制作成功。所以,就没提前告知陛下,免得”

“免得朕失望”

“臣就是这个意思。”

“那能把人带上天的热气球,真的做出来了”李世民又问道。

赵云泽点头道:“真的做出来了。研器处的执事公孙鲁,已经将热气球带至宫门外,陛下是否现在就去看看”

“竟然真做出来了走,朕这就去看看。”李世民急不可耐的站起来,就要往殿外走。

“陛下稍安勿躁”赵云泽连忙阻止李世民。“不知陛下只是想看看热气球的实物呢,还是想看热气球带人上天飞行”

“自然是看上天飞行了。”李世民说道,“当初于天佑告诉朕,你命令研器处制作一种能把人带上天的东西,朕一直觉得你这是异想天开。可是,研器处居然真做出这东西了,朕岂能不亲自看一下,热气球是怎样把人带上天的。”

“那还请陛下更衣,再带上充足的侍卫出宫。热气球的放飞,需要去野外。”赵云泽又对李世民说道。

“对对对,朕这就安排。”

此时的李世民,全然没有了帝王姿态,他那迫不及待的兴奋模样,像足了一个刚接过快递的姑娘。

“臣先去宫外等候陛下。”赵云泽说道。

“好好好,朕片刻即至。”

赵云泽又出了宫,在宫外等候了约两刻钟,李世民带着近百个侍卫,骑着马出宫了。

与李世民左右并辔而行的,还有两个男子不对不对,这两个人身段窈窕,面容姣美,分明就是女子。

赵云泽仔细一打量,认出了这两个女扮男装之人,一个是长孙皇后,一个是九江公主。

“臣赵云泽,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公主殿下。”赵云泽连忙上前行礼。

苏定方、公孙鲁等人一听赵云泽的话,也连忙上前给李世民、长孙皇后、九江公主行礼。

“诸卿免礼。”李世民在马上说道。

赵云泽起身,又疑惑的看了长孙皇后和九江公主一眼。

长孙皇后笑道:“陛下回寝宫更衣,向本宫说起了热气球之事。本宫好奇之下,便想一同出宫看个新奇。恰好,九江公主也在本宫处,便一同伴驾了。”

“哦,原来如此。”赵云泽恍然大悟。李二陛下这分明是向老婆显摆啊

“鹏羽,我们去何地放飞热气球”李世民问道。

赵云泽望向公孙鲁。公孙鲁连忙向李世民禀道:“城北,渭水河畔一处荒地。”

“那这便起行吧。”李世民说道。

苏定方这时问李世民:“陛下,臣要不要”

李世民一摆手,道:“一同去”

“遵旨”苏定方大喜。

第505章热气球(下)

公孙鲁等特勤署的官吏,或骑马、或赶车,走在前面,赵云泽、苏定方走在中间,李世民、长孙皇后、九江公主三人,在侍卫的簇拥下走在最后。一行人从太极宫南门绕往西北。

出了长安城紧挨着太极宫的一道城门安定门,一行人北行只一会儿,过了渭河,又沿渭河北岸向西而去。

九江公主盯着赵云泽的背影,眼神极为复杂。她有些兴奋,又有些惆怅,谁也不知道她此刻心里做何想。

众人西行约三十里,来到了一处河边荒滩。那荒滩面积极大,足有一个足球场大小。荒滩上,全是沙地,但表面也覆盖着少量的植被。

载着热气球的马车行至荒滩中央停了下来。众人也都勒缰止步。

“陛下,此处便是研器处放飞热气球的试验场。”公孙鲁下马向李世民禀报道。

李世民、赵云泽、苏定方、长孙皇后、九江公主立即下马。那些侍卫,自觉的骑着马散到四周警戒。

此时,是后世五点多钟的样子。夏季白昼时间长,离天黑还早着呢。暑气多少消散了些,河边,又有凉风吹拂,令人倍觉舒适。

“那便开始放飞吧。”李世民对公孙鲁说道。

“遵旨”

公孙鲁命人卸下了马车上的东西。研器处的人将热气球展开,铺到了地上。李世民等人好奇的看起了那热气球。

展开后的热气球,占地比一个篮球场还大。

“这么大”李世民惊讶的说道。

赵云泽道:“陛下,研器处制作的这热气球,是用来载人的,小了可不行。”

“安全吗”李世民又问。

公孙鲁道:“这个成品,我们已经放飞过五次了,很安全。”

“那便开始吧。”李世民说道。

四名研器处的官吏上了吊篮,吊篮里的火炉生了起来。四名乘客拽着热气球的底边,罩到火炉上方。

随着炉火越来越旺,那原本平铺在地上的绸布,也慢慢的膨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