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贞观-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理,当月亮运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遮挡住了太阳,便形成了日食。”

说完,赵云泽见李世民陷入了思考,又道:“臣如此说,有些抽象,臣带这三个蹴鞠前来,就是为了给陛下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运转以及月食与日食的成因的。”

“哦,那鹏羽快快为朕演示。”李世民急不可耐道。

赵云泽便安排了三个殿中的宫女,每人举着一个蹴鞠,按照他的指挥,为李世民演示起了太阳、月亮、地球的运转方式。赵云泽自己,则一边指挥着那三个宫女,一边为李世民再次解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这下,李世民终于看明白了。

“观鹏羽这一演示,朕总算明白点端倪了。似乎,你的这种解释真的无可挑剔。”李世民说道。

赵云泽收起那三个球,道:“这本来就是真理。”

“你倒是自信的很。”李世民笑了起来。“有了你这一番解释,朕倒是不怕再发生日食或月食之事时,有臣民据此攻讦朕或朝廷了。”

赵云泽轻轻摇了摇头道:“也不尽然臣刚才这番理论,能取信于陛下,是因为陛下您开通,能包容于臣。若是对迂腐之人如此讲解日食与月食的成因,怕是会被斥为歪理邪说的。”

稍顿,赵云泽又道:“其实,无论是天生之异象,还是世间其他万物,之所以存在,就自有它的科学道理。臣今日来向陛下解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并非只是针对今日的日食之事。臣是想,我中原历来重视儒家学说,而对于其他学派的观点,却有失偏颇。比如陛下提到的张衡的浑天说,大多数读书人就未必知晓。

“然而,治国济民之术,却不是单靠儒家一门学说就可囊括的。比如臣制作的火器,就来源于墨家学说;比如朝廷核算官员俸禄、国家税收等事时,就要用到算学。臣的意思是,陛下应该重视各家学说,只要是对国家、对百姓有利之学,都应该提倡普及。以重现春秋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盛事。也以此,广开民智,将各种有用的学问经世致用,强我大唐国力,富我大唐百姓。”

第119章李淳风

大唐太史局一间房舍之内,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官员正在伏案忙碌。。。

案头上,摆放着三个蹴鞠,还有凌乱的纸张与算筹。

那官员一会儿摆弄一下那三个蹴鞠,凝眉思索;一会儿又摆弄算筹进行演算;一会儿,又在纸上写写画画。

“是了,那位赵云泽达人说的没错,日食和月食的确是如此形成的。”忙碌了一会儿,那官员停下动作,点点头自言自语道。

又思索了一会儿,那官员的眼神一亮,立刻又继续忙碌起来。

又过了很长时间,那官员忽然气馁的一丢笔,说道:“不对不对,若日食和月食确是如此形成的,我应该能推算出下一次日食的日期,为何却无从下手呢我记得史书中记载,汉朝的张衡就曾经准确的推算出一次月食出现的日期,他能做到的事情,难道我就做不到”

又思考了一会儿,那官员摇摇头道:“是了,张衡也只是推算出了月食出现的日期,却并没有推算出日食出现的日期。看来,推算月食比推算日食容易,我还是先试着推算月食吧。”

说完,那官员便翻出一本厚厚的文簿,从文簿的最后一页开始,仔仔细细的查看起来。

“找到了,这就是最近出现月食的日期。”

那官员又立刻伏案忙碌。

不知不觉,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时辰。那官员再次掷笔叹气:“还是不成呀,根本就理不出头绪。”

又独自思索了一会儿,那官员一下站起身来,急急忙忙的就出了房舍。

“李大人,还未散衙呢,您这是去哪儿”太史局门房处,一名小吏问那年轻官员。

“某去兵部有事。”那官员头也不回的丢下一句话,就出了太史局大门。

“这个李淳风,做什么事情都急三火四的。”门房小吏摇头叹道。

原来,这名刚才出了太史局的官员,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李淳风。;

提起李淳风,让后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神棍”这两个字。这多半是受了演义小说和后世电视剧的影响。

然而,历史上真正的李淳风,却不止是神棍那么简单。虽然,李淳风对于占卜问卦也很在行,但他最大的成就,却是在天文历法与算学方面。

历史上,李淳风以秦王府记事参军的官职入仕,后又入职太史局,从最底层的将仕郎一路干到太史令,几乎一生都在与天文历法与算学打交道。在这两方面留下了很多传世之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明朝的杨维贞赞李淳风曰:“古今知天文历数者,应首推李淳风”。

武德九年的李淳风,才刚刚二十四岁。这时他也刚入职太史局,但是他在天文历法方面的造诣,已经广受朝野关注了。加上他又是出自秦王府,因此,李世民才把从赵云泽那里刚刚学来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告知了李淳风。

刚才,李淳风就是在验证、吸收赵云泽的这一新学说。

李淳风到至兵部时,赵云泽正在组织武库别署培训班的学员进行队列训练。

见有人寻自己,赵云泽便停下训练,让学员们原地休息。

赵云泽打量了一下来人,很是陌生。

“某乃太史局将仕郎李淳风,搅扰赵大人了。”李淳风对着赵云泽拱手说道。

李淳风那个神棍他怎么找上我了“不知李大人寻某,有何指教”赵云泽满心疑惑的问李淳风。

“赵大人唤某表字新和即可。”李淳风谦虚了一下,又立刻开门见山道:“赵大人,某是因为日食月食成因之事,特来向您请教的。”

赵云泽一愣:“陛下将我对他所言,告知于新和兄了”

李淳风点头道:“某正是从陛下那里得知的月食与日食成因新说。某今日演算了一遍,认为赵大人的这种说法是成立的。”

赵云泽欣然道:“当然成立,我那可是经过无数演算推论而得。”

演算推论个屁,你就是借花献佛。

李淳风又道:“不过,某也有一疑问。若是按照赵大人的说法,应该能够推算出月食和日食出现的准确日期,可某忙了将近一天,却是毫无所得。不知赵大人可有推算之法”

啊让我推算月食和日食出现的时间玩笑开大了吧,我若真有这份本事,就不用去当兵了。唉,人莫装逼,装逼遭雷劈啊,报应来的真快

“这个很困难”赵云泽模棱两可道。

“很困难”李淳风一皱眉,随即眼神放光道:“也就是说,赵大人知道如何推算了”

我勒个去,把自己套进去了。赵云泽真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叫你嘴欠叫你嘴欠

“这个嘛,我也只是有个大致的方向。”赵云泽稍稍一思索,决定给李淳风出个难题。

“还请赵大人不吝赐教”李淳风对赵云泽深施一礼道。

“要想推算月食与日食出现的时间,光是知道两者的成因还不够,还需知道太阳、月亮、地球三者各自的运行轨迹和相互间的运行位置。”

李淳风思索了一会儿,点头道:“是了,某只是按月亮绕地转动一周为29天来推算的,难怪会无从下手。”

赵云泽诧异道:“谁告诉你月亮绕地转动一周是29天的”

“难道不是吗现在用的历法,就是按月亮的这个运转周期定的呀。”李淳风疑惑道。

赵云泽一笑,道:“可是,现在用的历法也不够精确呀。其实,月亮绕地一周,是27天又三个时辰多一点;而地球绕太阳一周,则为365天又两个时辰多一点。”

“赵大人此论,从何而来”李淳风惊异道。

呃,从何而来从二十一世纪的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学来的。

“这个嘛是我的师父告诉我的。”赵云泽又一次发动忽悠神功了。“你也别多问了。反正,你按照我说的这个数据,再观测演算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行轨迹,应该就可以推算出月食和日食的出现日期了。”

慢慢观测演算去吧,没有几年工夫,你怕是弄不明白这个问题的。我比你多出一千多年的知识,都还没弄明白的好不

“那赵大人可曾知道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轨迹”李淳风又问。

赵云泽摇头道:“某也试曾观测演算过,但却未有所得。如今某又任职于兵部武库别署,今后,怕是更难以抽出时间观测演算此题了。一切,就靠新和兄自己了。”

他观测演算过个鬼又是忽悠死人不偿命。

李淳风朝赵云泽一拱手,道:“多谢赵大人指点”

“新和兄,今日遇上你,某倒想起一事。”赵云泽说道,“某前日曾与陛下谈及重视儒家之外的其他百家学说。某向陛下建议,成立一处科学院,专门研究、教授格物杂学。陛下也应准了,只待时机合适之时,便筹划建立科学院。

“这天文历法和算学,也属于格物之学的一种。新和兄是这方面的大能,若将来科学院成立了,某想请新和兄能抽身至科学院,担任客座讲师,不知新和兄能否应某所请啊”

“什么,要设立专门研究教授格物之学的学院,这可太好了”李淳风一下兴奋起来,“若能将天文历法与算学发扬光大,某愿助赵大人一臂之力。”

赵云泽欣慰的点了点头,道:“那咱们就先如此约定好了,只待科学院建立,新和兄便来学院执教。”

赵云泽的话刚说完,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两声咳嗽。他回头一看,就见到杜如晦一脸沉色的站在自己身后两三米处。

“杜大人,您走路怎么没有声音啊,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鹏羽,四方馆突厥使团出事了”杜如晦脸色难看的说道。

第120章四方馆疑案(一)

“突厥使团出了何事”赵云泽立刻问杜如晦。;。

“突厥使团副使彼伽罗,昨夜遇刺身亡。”杜如晦答道。

一听杜如晦此言,赵云泽惊愣道:“啊,突厥使团死人了”

杜如晦点头道:“是死在了四方馆的住舍之内。”

“这”赵云泽蒙了。完了,大唐摊上事了

“杜大人,我既不是刑部也不是大理寺的人,您告诉我这件事情是何用意啊”赵云泽纳闷道。

杜如晦道:“陛下刚才召老夫进宫,命老夫通知你,着你从武库别署内卫团择选五十人,进四方馆值守。”

“四方馆没有守卫吗,居然要调武库别署内卫团的人”赵云泽诧异道。

杜如晦又道:“陛下说,内卫团的将士,多与突厥人经历过战阵,对突厥人不惧。如今,突厥人正在四方馆跳脚呢,单靠四方馆的守卫士卒,弹压不住。”

“哦,既然陛下如此信任我们武库别署内卫团的人,我这就去调兵。”

“老夫与你同去”

赵云泽刚要走,忽然想起李淳风还在这里,便又对李淳风说道:“新和兄,某接到了陛下旨意,要去四方馆一趟。新和兄自便吧”

“赵大人无需管我,正事要紧”李淳风道。

赵云泽转过身,又对杜如晦说道:“我这就去牵马,杜大人是骑马还是坐车”

杜如晦一摆手道:“鹏羽不必骑马了,与老夫同乘一车,老夫还有话要交代于你。。”

“那好吧”赵云泽点了点头。

很快,杜如晦就与赵云泽坐上马车,出了兵部。

“鹏羽,陛下要你调兵入四方馆值守只是个幌子。陛下真正的用意,是借此让你名正言顺的进入四方馆,参详一下案情。”

在车上,杜如晦对赵云泽说道。

赵云泽一惊,道:“朝廷自有刑部与大理寺诸多精通刑名的推官,陛下如何要让我参详案情”

杜如晦解释道:“此案很是玄奥陛下本来让温彦博主理此案,他是检校刑部侍郎,又与玄龄一起负责与突厥人接洽,主理此案倒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这都过去一天了,温彦博对此案却一筹莫展。陛下说你心思奇巧,或许能发现点端倪,以助温彦博破案。”

“那陛下直接下旨令我进入四方馆便是,如何又拐了这么大一道弯”赵云泽不解道。

杜如晦一笑,道:“陛下总得照顾温彦博的面子吧。”

噢,合着你们都有面子了,就我没有面子,哪里需要就往哪儿塞,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这些话,赵云泽也只敢腹诽罢了。

“既然如此,杜大人便先对我说说案情吧。”

杜如晦道:“老夫尚未进入四方馆,对于案情所知,也是得自陛下之处。据陛下所说,今早,有四方馆的使役,发现突厥人的一间住舍窗户大开。那名使役心下起疑,便上前查看,却见一突厥人的尸首趴于窗台。后经突厥正使执失思力辨认,死去的,是突厥副使彼伽罗。”

“致死的原因是什么”赵云泽问道。

杜如晦答道:“死者胸部有一伤口,经仵作验明,是箭伤。”

“这么说,是有人射杀了彼伽罗。”赵云泽推测道。

“按常理推断应是如此。”杜如晦说道,“案情的具体细节,还需进入四方馆向温彦博请教了。”

“那突厥人对此作何反应”赵云泽又问道。

“执失思力大怒。他亲自觐见陛下,说他们突厥本是为两国友谊而来,如今他们的副使却死在了大唐的官衙之内,要陛下给他们一个交代。”杜如晦说道,“而且,执失思力还说了,即便大唐破了此案,他们突厥对大唐也失望了。原本是进献的那匹牲口,要作价与大唐进行交易。若大唐破不了此案,那么他们的交易条件便翻倍。”

“执失思力不会是提出,用那批牲畜换大唐的粮食吧”赵云泽问道。

“他正是提的这个条件。”杜如晦冷笑道,“原本,还以为突厥人既然是以进献为名,就不会明着提出要我大唐的粮食。如今却出了这个案子,倒是给突厥人提供了口实。”

“那他想要多少粮食”赵云泽又问。

“每匹马换粮食两千斤,每只羊换粮食四百斤。那批牲畜,一共作价粮食一千万斤。这还是在我大唐最终破案的前提下,若是破不了案,那么粮食的数量再翻一倍。若大唐不答应,他们便要提兵来犯”

“突厥人穷疯了,居然要那么多粮食”赵云泽气怒道。

杜如晦道:“其实,要真按现在牲畜和粮食的市价来算,那批牲畜倒是真值一千万斤粮食。突厥人的这个交易条件倒也蛮公平的。不过,这可不是我大唐主动跟突厥交易,而是突厥在逼着我们交易。这口气,如何让人咽得下去”

赵云泽这时忽然说道:“杜大人,您说,彼伽罗是不是突厥人自己杀害的,然后他们借机逼我大唐用粮食交换那批牲畜。”

杜如晦点头道:“在执失思力提出条件时,陛下就已经如鹏羽这般怀疑了。老夫听了陛下所言,也是如此怀疑的。”

“哼,什么向我大唐进献牲畜,这分明就是突厥人早就设好的阴谋。他们知道,明着提出用牲畜来换大唐的粮食,我们定然不肯,于是便先以进献为名来至长安,然后又自编自演一出命案,逼迫我们交易。”赵云泽冷冷说道。

“唉,就算我们知道这是突厥人的阴谋,可没有证据啊”杜如晦叹道,“只有破了案,找出杀害彼伽罗的真正凶手,突厥人才会无话可说。”

赵云泽点点头道:“如果真如我们所怀疑的,此案是突厥人自己做的,那么他们的布置一定非常周详。他们是不会轻易让我们寻出破绽的。我们若果真破不了案,那突厥人的这个阴谋,也便成为阳谋了。”

“是呀,这也是为什么温彦博带人查了一天,都没理出一点头绪的原因。希望鹏羽你能有所发现吧。”

“杜大人,我也不敢保证就一定能破案,毕竟,我可从没接触过刑名之事。”赵云泽说道。

杜如晦一笑,道:“鹏羽尽力而为即可,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就算最终破不了案,陛下和朝廷也还有应对之法。老夫就不信了,突厥人真敢再次提兵进犯。”

“他敢来,我们就敢打,让他们有来无回”赵云泽单手成刀,用力一斩。

“哈哈哈,鹏羽倒是豪气干云啊不过,还是能破了案子最好。”杜如晦又说道。

赵云泽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

第121章四方馆疑案(二)

武库别署内卫团营地内,一百五十多名官兵列队而立。。

“杀过突厥人的,向前一步”赵云泽站在队列前一声大吼。

经历过泾阳之战的那一百余名官兵,齐齐向前一步,脚掌击在地面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丁大顺”

“在”

“择选五十名身手强悍者,随杜尚书与某一行”

“诺”

趁着丁大顺挑选士卒的时间,赵云泽喊过苏定方,叮嘱了一阵儿。

待丁大顺挑好了士兵,赵云泽便带着他们,跟随杜如晦的马车,往四方馆而去。

“大人,是不是又要杀突厥人了”丁大顺兴奋的问赵云泽。

赵云泽一笑,道:“长安城现在倒是有那么一二百突厥人,不过,咱们这次不是去杀突厥人的,而是保护他们。”

“啥我们去保护那些突厥狗杂种”丁大顺一脸不爽的样子。

赵云泽脸一沉,道:“大顺,你现在也是朝廷命官了,说话怎么还如此粗俗你说突厥人是杂种倒也罢了,怎么能用狗这个字眼儿呢,这不是侮辱了狗嘛”

丁大顺一愣,随即领会了赵云泽的话,他大笑道:“哈哈哈,大人说的没错,突厥人连狗都不如。”

赵云泽这时正色道:“说笑归说笑,咱们这次的任务,却很是特殊。咱们是去四方馆站岗卫守的。一会儿到了地儿,叮嘱弟兄们,对待突厥人一定要保持克制,人家现在是客人。;不过,突厥人若是敢炸翅,揍他们个狗日的也无妨,只要别给弄死弄残了就行。”

“某明白了”丁大顺点头应道。

四方馆一间房舍内,执失思力正在对着温彦博大吼:“温大人,这眼看就要天黑了,你们大唐却还未查明案情。大唐的官员,难得只会吃干饭吗”

“执失使君,这出命案颇为蹊跷,本官正在全力破案,你们总得给本官时间啊。”温彦博对执失思力说道。

“时间时间,我们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跟大唐耗。要么,赶紧破案;要么,就按本使提出的条件,大唐按双倍的价值,与我们进行交易,以此作为赔偿。”执失思力吼道,“否则,本使明日便回突厥禀明大汗,提兵前来取粮。”

“是谁要提兵来大唐啊”杜如晦冷着脸,边问边走了进来。赵云泽跟在杜如晦身后。

“杜大人,你也来了。”温彦博朝杜如晦一拱手。

杜如晦对温彦博还了个礼,又转朝执失思力说道:“贵使君是为大唐与突厥的邦交而来,却动不动就把提兵进犯挂在嘴边,难道这就是你们突厥人的诚意”

执失思力冷哼一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