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贞观-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天魁此来,自然不是来蹭饭的,而是告诉赵云泽,泾州那边又传来消息了。就在今天早上,罗艺以加强上元节夜里的安全警戒为由,令天节军集结于泾州之所安定县城郊外。

赵云泽一听到这个消息,也顾不上陪秦茉儿逛灯会了,立刻就往太极宫赶去。

罗艺要反了这个消息,必须尽快告诉李世民。否则,等大唐的其他情报部门将消息送回长安,那护龙会可就什么功劳都捞不到了。

赵云泽来到太极宫门前时,却被守卫告知,李世民已经到玄武门去了。

老李同志玩心挺大呀,他定是去看或者是亲自主持焰火晚会了。他之所以跑去玄武门,是因为玄武门外面就是渭河,而上元节夜里,长安城的城门都不关闭,当晚也不宵禁,城中的很多居民,都会跑到渭河边上放河灯。同时,渭河边上也有灯会,那里是处比城里还要热闹的所在。

于是,赵云泽又绕过太极宫,从长安城的北侧门芳林门出城,再绕到了玄武门。

玄武门已经戒严了。这里本来就是皇宫的北门,平常人进出长安城也不可能走玄武门。

率领军士执行戒严任务的,是赵云泽的老熟人于天佑,就是武库别署开衙之前,奉了李世民的命令,送一群太监去武库别署配制火药的那名侍卫统领。

有了熟人好办事。也没用通禀,于天佑直接带着赵云泽来到了玄武门的城楼上。

于天佑进入城楼,向李世民说明赵云泽求见,李世民便立刻让赵云泽进入了城楼。

城楼内,不光李世民在,还有长孙皇后和太子李承乾。另外还有几个后宫嫔妃和皇子皇女,赵云泽却是不认识的。

没等赵云泽行参拜之礼,李世民就直接说道:“本来朕还想着让人通知你和茉儿来玄武门,陪朕和皇后一起看礼花。没想到你倒是自己跑来了。怎么,身体好了”

赵云泽一听李世民这前后矛盾的话,就知道李世民想请秦茉儿来玄武门是真,请自己来是假了。不过这也不能怪李世民,人家李二陛下还不知道赵云泽好了没呢。

“多谢陛下关爱,臣已然痊愈了。”赵云泽连忙拱手回答。

“鹏羽,你怎么没带茉儿一块儿来”长孙皇后问道。

赵云泽心道:看来自己的地位比起老婆来差远了呀,人家皇帝和皇后都想着茉儿呢

“陛下,皇后娘娘,臣此来不是为了看烟花的,而是有要事要禀奏陛下。”赵云泽解释道。

“大过节的,你能有什么要事”李世民诧异道。

“此事非常隐秘,还请陛下借一步说话。”赵云泽犹豫了一下说道。

李世民更加诧异了,他稍稍犹豫一下,便对长孙皇后笑道:“那朕就失陪一会儿,看看这个赵鹏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二郎去吧”长孙皇后笑道。

随即,李世民便带着赵云泽出了城楼,来到了城墙上。李世民身边,只有于天佑陪同。李世民和赵云泽的脚下,就有一个礼花筒。

“说吧,你有何隐秘之事告朕”李世民问道。

“陛下,泾州护龙会分舵禀报,燕郡王李艺有异动,臣怀疑李艺他会谋反”

第258章泾州之变(下)

“臣怀疑,李艺要谋反”赵云泽稍作犹豫,便对李世民说出了他的判断。

一听赵云泽的话,李世民的眉头皱起来了:“李艺会谋反鹏羽,这种话可不能乱说,你到底得到了什么消息,就判断李艺会谋反”

“护龙会泾州分舵用飞鹰传信,今日早间,李艺以加强上元节的安全警戒为由,令天节军集结于安定县城郊外。”赵云泽如实回答道。“陛下,未得圣旨和兵部谕令,私自调兵,难道还不能说明李艺其心叵测吗”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鹏羽多虑了。李艺的天节军不同于朝廷各折冲府的府兵。太上皇曾许李艺有在泾州境内随意调动兵马之权,为的,就是防卫黄河西岸的突厥。上元节是事故多发的日子,李艺调动兵马集结于安定城外,虽然有点小题大做,但也只能说他过于谨慎,要说他谋反,朕却是不信的。”

“陛下”赵云泽刚想用他忽悠秦茉儿的借口,拿出他杜撰的推背图中有“正月十五燕乱舞”的预言来说服李世民。可他又一下想起,他可是对李世民说过,他就只知道推背图的前两个卦象的。于是,他又立刻住口了。

“鹏羽,你也许不知道,李艺的天节军,从隋朝那会儿就是他的部曲,天节军的数量,也只有五千人。李艺就是真有不臣之心,他仅凭这五千人,又能做何事呢”李世民很不以为然的说道。

赵云泽想了想,又道:“陛下,臣还得到了一个消息。泾州有一名女巫,曾给李艺看相,说他有天子之贵气。李艺若是忠臣,听那女巫如此言论,就算不将那女巫治罪,好歹也该狠狠训斥她一顿。可是,臣得到的消息却是,郡王妃孟氏,客客气气的将那女巫礼送出府,还给了那女巫很多奖赏。”

这个说法就是赵云泽的凭空臆断了。不过,这也并非赵云泽抹黑李艺,毕竟,李五戒给李艺看相的事情真实存在,李艺也真的谋反了。赵云泽的这个说法,也不无可能。

“真有此事”李世民这下动容了。但他立即又怀疑道:“鹏羽,如果真如你所说,那女巫给李艺看过相,那这件事应该非常隐秘才对,想来,李艺是不会到处宣扬的,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赵云泽眼都不眨一下的说道:“是那女巫说出去的。那女巫名叫李五戒,最会蛊惑人心,她给李艺看相之事,被她当成了一件光彩的事情,到处瞎说,泾州护龙会分舵的人,也便知道了。”

听了赵云泽的话,李世民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其实,赵云泽的话编的并不严密,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李世民身为帝王,对于臣子不忠之事格外敏感,李艺以前就对他颇有微词,如今李世民听了赵云泽的话,也在怀疑李艺会真的谋反了。

“陛下,不管李艺最终会不会谋反,臣认为朝廷应该重视泾州那边了。”赵云泽又提醒李世民道。反正,获取第一手情报的事情我已经做了,至于怎么对待李艺,就看你老李自己的打算了。就算李世民不重视此事也无妨,反正李艺的造反,也没闹出多大动静。

其实赵云泽对于李艺谋反一事,也很想不通。现在大唐都一统天下了,李艺仅仅凭着数千人马就想造反,而且还仓促起兵,这不是脑袋一热就犯傻嘛

李世民凝眉思索了一会儿,对赵云泽笑了笑,说道:“鹏羽,你还没正式接掌护龙会,护龙会办事的效率就提高了这么多,看来,茉儿没有选错人呀要是搁在以往,泾州那边的消息,怕是不会这么快传回长安。”

这话我爱听,要不是哥们儿我未卜先知,泾州的护龙会分舵怕是要等李艺真的起兵了才能探到消息。

“陛下,那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赵云泽面上毫不为李世民的话所动,继续纠结着此事不放。他在向李世民表达他对此事的认真态度。

李世民又是一笑,道:“此事朕自有置处。今晚是上元佳节,这些烦心事,咱们先抛在一边。来来来,时辰也快到了,你且陪朕好好看一下长安城的不夜天。”

“那好吧”赵云泽也只好放弃继续表忠心了。

李世民和赵云泽又回到了玄武门城楼之中。

赵云泽被李世民安排在了一旁就坐。他有些心不在焉的往城门楼外观瞧。

“赵大人,二嫂已经派人去宣茉儿姐姐了,她怕是一会儿就来了。”

忽然,坐在长孙皇后身后的一名女子,对赵云泽说话了。

赵云泽一惊,便望向那名女子。这女子一身宫装,年龄大约十二三岁,长着一张娃娃脸,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看上去很有灵气。

“鹏羽,这是朕的八妹九江公主。”李世民向赵云泽介绍道。

其实九江公主忽然对赵云泽说话,令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很意外。这位九江公主,是个内敛沉静的性子,平时很少主动跟人交谈的。更何况,赵云泽还是男子,又是外朝官员,九江居然主动跟赵云泽说话

“见过九江公主,多谢公主关照。”赵云泽忙起身,对着九江公主拱了拱手。这个小萝莉居然是李世民的妹妹李渊今年快六十多了吧,居然还有这么小的女儿,老头身体不错呀

“赵大人客气了。”九江公主也起身,对着赵云泽微微颌首。不愧是皇家金枝玉叶,别看九江年纪小,可那举止端庄从容,贵族范儿十足。

“赵大人,听闻您擅长作诗,不知今夜上元佳节,赵大人可有新作”九江公主又问赵云泽。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听九江此话,便了然了。原来这位八妹是犯了诗瘾了,难怪她会主动找赵云泽说话呢。

赵云泽一听九江的话,心中就叫苦不迭了。我好像来大唐后也没作窃过几首诗呀,怎么这位小公主就认准了我的诗才呢

第259章诗惊玄武门

赵云泽一听九江公主让他吟诗,就有些头大了。。网

虽然,赵云泽肚子里面还有颇多诗词,可要一时之间找出一首适合今夜场景的诗来,也不那么容易。

“公主殿下,某虽然也做过几首诗,可某终究是个武官,这作诗写文,实非某所长。”赵云泽对九江公主谦虚道。

李世民这时大笑道:“哈哈哈,鹏羽啊,你就不要谦虚了。你还不知道吧,你曾经写的那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和那首将进酒,朕可是喜欢的很。就连萧时文、孔仲达他们几个当世大儒,也大赞你的诗才呢”

“萧时文”乃萧瑀,“孔仲达”是指孔颖达,这两人都是隋唐时期数一数二的鸿儒。赵云泽一听李世民说这人也赞赏自己所作的诗,内心便沾沾自喜了。他此时似乎已经忘记了,他那些诗都是剽窃的。

“陛下谬赞了”赵云泽假意谦虚道,“臣的那两首诗,是酒后之作,疯言疯语罢了。要是不让臣喝酒的话,却是连疯言疯语也作不出的。”

“那赵大人迎娶茉儿姐姐那日,所作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和不须面上浑妆却,留著双眉待画人,也是酒后之作”九江公主一脸玩味的问赵云泽。

九江公主所说的这两首诗句,出自赵云泽大婚那日的催妆诗。赵云泽一听九江公主说出这四句诗,就是一愣。她是怎么知道我作过的催妆诗的

“鹏羽,你大婚那日所作的两首催妆诗,如今可是被长安城王公世家的夫人小姐们推崇的很呢”长孙皇后也凑趣道,“据说,尉迟敬德的夫人曾经替你向一些高官家的小姐求亲,他们当时都拒绝了。可你那两首催妆诗一出,那些曾经拒绝过你亲事之家的小姐,都跟她们的父母闹别扭了呢。”

“那些小姐为何跟她们的父母闹别扭”赵云泽纳闷了。

“埋怨她们的父母拒绝了你这位如意郎君呗”长孙皇后笑道。

“呃”赵云泽无语了。唐朝果然是诗人的天下啊,能作两首好诗,居然成了泡妞的利器。

“赵大人,我也是听秦家二姐说起的你作的那两首催妆诗。赵大人有如此诗才,今夜又是上元佳节,火树银花不夜天,如此良宵美景,赵大人可不要辜负哟。”九江公主笑语盈盈的说道。

这个什么叫我不要辜负如此良宵美景,这话很容易让洒家想歪的。赵云泽很没节操的想到。可他再一看九江公主的那张稚嫩的娃娃脸,登时就有抽自己一巴掌的冲动了。人家还是小萝莉,你丫瞎想什么呢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进城楼禀报,说是秦茉儿来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连忙宣秦茉儿入内。

“茉儿,你来得倒是真快。莫非,你是在玄武门下等候鹏羽”长孙皇后问秦茉儿。

秦茉儿道:“鹏羽来玄武门,茉儿是不知道的。恰巧,茉儿想到渭河边游玩,刚行到玄武门外,就遇上了皇后娘娘的宫女。”

“原来如此。茉儿呀,你来的正好,九江公主让鹏羽吟诗,可他却催三阻四的,你倒是说说他”长孙皇后笑道。

“夫君要吟诗茉儿正好洗耳恭听”秦茉儿望向赵云泽,兴趣盎然的说道。

赵云泽见秦茉儿来了不但不帮他解围,反而跟着起哄,心中就更加叫苦了。

“既如此,那臣只好献丑了。”赵云泽无奈的答道。说完,他便走到城门楼的一棂窗户前,望向城里的景色。

此时已近亥时,正是月上中天之时。银盘般的月亮高挂南天,散发着清冷的亮光。月下的长安城,灯火通明,纵横交错的一条条街道,全变成了五光十色的灯街,直如天上的哪位神仙用大手笔画出的彩光棋盘。

秦茉儿也走到了赵云泽身旁,陪他望向城中。“真美呀,天上的月亮与长安城的灯市交相辉映,妾都快分不出自己此时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了。”

月亮,灯市,佳人有了

赵云泽眼神一亮,随即就背起双手,很装13的大声吟出一首诗。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城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好诗”赵云泽的诗刚一吟出,李世民就击掌而赞。“字词浅白易懂,却又韵味悠长。鹏羽此诗,已达返璞归真之境矣”

赵云泽一听李世民的夸赞,就有些得意了。这首诗原本是明朝唐伯虎的作品,自然是极好的,李世民果然是识货之人呀

“茉儿姐姐一来,赵大人果然就诗兴大发了。那春到人间人似玉一句,可不就是说的茉儿姐姐嘛”九江公主含笑说道。

“哼,我倒是见他只注意到满街珠翠游城女了”秦茉儿脸色不善道。

赵云泽一听秦茉儿的话,顿时哭丧起脸来了。唐伯虎,你这个风流才子可害死我了

“误会误会”赵云泽汗颜道。

“咯咯,鹏羽啊,茉儿可不高兴了,赶紧再作诗一首,让茉儿消消气。”长孙皇后打趣道。

“这”赵云泽又抓瞎了。

“皇后娘娘说的对,我现在很生气,罚你再作诗一首。”秦茉儿娇嗔道。

“长短句行不行”赵云泽问道。所谓长短句,就是“词”。词本脱胎于诗,在宋之前,词被称为“长短句诗”。

秦茉儿点点头:“也行”

“那夫人敬请听真。”赵云泽装模作样的对着秦茉儿躬身一礼。

随即,他就抬头望向窗外天空,吟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很意外的,赵云泽的这首鹊桥仙吟完,城门楼中竟然一下变的静悄悄的了。

第260章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赵云泽刚才吟出的这首鹊桥仙,原本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作品。;这首词,原是秦观作于七夕节,用来讴歌牛郎织女的爱情的。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

赵云泽吟出这首词,原本是想讨好秦茉儿的。可此词一出,城门楼中众人却一下被震到了。爱情,是个永恒的主题,也最容易打动人心。秦茉儿、九江公主、李世民、长孙皇后的文学造诣都不浅,他们自然听懂了这首词的内涵。

众人只稍稍沉默了一会儿,九江公主就眼角含泪说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茉儿姐姐,赵大人对你真是一片深情啊”

秦茉儿的眼圈也红了,她脉脉含情的望着赵云泽,脑海中已经只剩下赵云泽那一张不算太帅气的脸庞了。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眼神中,似乎都有默契的话语。

“鹏羽,你用七夕的诗来应上元节的景,虽然跑题了,但这首长短句却是极好的。浑然天成,毫无刀工斧凿的痕迹。尤其是最后一句,发人深省啊”李世民出言点评道。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最早见于诗经之中。在汉代时,七夕节已经成为了正式的节日。。李世民一下就听出了这首诗是写七夕的。

赵云泽似乎没有听见李世民的点评之语,他正在与秦茉儿深情对视呢。

“二郎,你可是做了恶人了,没见人家小两口正眉目传情嘛”长孙皇后嗔怪李世民道。

“噢,这倒是朕的不是了,哈哈哈哈”李世民大笑起来。

被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这一打趣,赵云泽和秦茉儿终于回过神来了。秦茉儿娇嗔的白了赵云泽一眼,小声道:“算你过关了”

赵云泽挠了挠头,傻傻一笑。

“父皇,您不是说今晚有过年那天晚上的礼花看嘛,怎么还不放”就在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赵云泽寻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正拽着一名宫女的胳膊往李世民身边凑。这男孩生的白白胖胖、虎头虎脑的,看上去很讨喜。

“哈哈,青雀着急了呀,朕这就让人放礼花。”李世民张开双臂,将那小男孩揽进了怀里。

青雀莫非这就是李世民的第四子李泰赵云泽心有所感,这家伙据说成年后是一个大胖子,原来从小就这么胖啊

“父皇,儿臣去向阎立本大人传旨,命人点礼花”就在这时,一个比李泰年龄稍微大一点的男孩,一边喊着,一边往城门楼外跑。

“恪儿,回来”长孙皇后身后一个宫装少妇急忙喊道。

恪儿难道这是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赵云泽又有想法了。那这位担心李恪的宫装少妇,应该就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了。嗯,挺漂亮的,不愧是前隋皇帝的女儿呀

李世民回过头,朝那宫装女子笑了笑,说道:“淑妃莫担心,让恪儿去吧朕的儿子,替朕传达口谕,也是应当应分的。”

淑妃怎么不是杨妃哦,这应该是杨妃的封号了,“贵、淑、德、贤”四夫人之一嘛,地位可是仅次于皇后的。赵云泽暗暗想到。

“父皇,儿臣去看下三弟,免得他摔倒。”李承乾站了起来,小大人一般对李世民说道。

“嗯,去吧”李世民一脸欣慰的点头。

“父皇,儿臣也陪大哥三哥一块儿去传旨”李泰也凑热闹道。

“都去都去,哈哈哈哈”李世民心情大好。

赵云泽望着李世民的三个儿子消失在城门楼入口的小小身影,忽然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十年之后,不知道这三个皇子还记不记得刚才的事情呢

李承乾、李恪、李泰,这可是将来争帝位最厉害的三个皇子。可是,他们争来斗去,最后却便宜了他们的弟弟李治。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