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看法倒是有一些,首先就是佑德你的掌控欲太强了,对于刚刚打下来的地盘过强的掌控欲并不是一件好事。”
王宾一听王英楷这话,顿时就产生了一阵阵的疑问,顿时有些不解的朝着王英楷问道。
“王叔,您这句话的意思是?”
“呵呵,没别的意思只是一种提点,这刚拿下三个省份的地盘,不需要那么着急的将上面的官员全部换成自己的,这样便显得有些操之过急。
会让原有的官员只见显得人心慌慌的,生怕自己的官位没有了,所以老夫建议不如先不动这些上面的官员,先将下面大大小小的职位全部收到自己的手上,然后将上面的官员给架空即可。”
王宾一听王英楷这话,顿时就明白了许多,诸如巡抚之类的人投靠自己就是为了保住总觉得官职,求个心安要是自己突然把他给撸下去了,不免的会让其他的官员感到害怕。
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撸去官职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不如不动这些上层的官员,将下层的官员全部抽调一空,换成自己的人。
既然上面的官员感觉到了安心,也达到了自己完全控制的目的,两全其美。
在被王英楷提点出了这一缺点之后,王宾顿时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对于巡抚这一类的官员暂时并不需要去动,只要他保住了自己的官位,就不会有什么抵触,反正自己的官职保住了,管他下面的官职要做什么调整。
等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已经彻底的掌控住了所有的地盘之后,再随便找个借口把这些巡抚给撸下去。(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八章防务
在南方和北方都决裂之后,谁都知道南北之间会有着一场打的不可分解的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并不是说打起来就能够打起来的。
南方诸省虽然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整合,并且将北伐作为后续的目标,但是对于南方来说军队的战斗能力依旧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虽然南方的新军在经过初步的整合之后,剔除了新军当中所有的不稳地分子,以及一些不合格的军士,但是一时间剔除了这么多的人。
这南方的新军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恢复元气,加强军队的战斗能力,相对于南方诸省来说。
在北方的王宾也是没有南进的军力,超出一倍的地盘已经将王宾手下的军队显的有些分散,虽然这一次王宾出关带了四个镇的军力,但是在分配到各省之后,能够挪出来南进的军队,不过是一个镇。
就此之急的是先将到手的地盘稳固下来,然后在循序渐进的整合自己手上的军队,并且在地方上面建立起巡警组织。
当有充足的军力可以从弹压地面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之后,便是南进的时候。
在京师的临时执政府内,作为这个南方新成立政权的最高长官的王宾正在和手下的人商议一系列的问题。
“大人,现在我们已经是彻底的掌握了直隶、山东、山西还有河南这四个省份,这个巡警的组建也应该同步进行。”
在下面段祺瑞首先便提出了大力组建巡警部队的看法,段祺瑞的看法很简单,巡警部队简直就是主力的部队的补给方。
在当前线军力不够的时候,便可以从后方将巡警部队给调派到前线,反正这个巡警部队和正规部队也差不了多少,就是多了一个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
“嗯,这个本官已经想到了,着实不能老靠手下的这些军队来弹压地面,希龄这巡警方面的工作我准备交给王永江,你看如何?”
王永江这一年来的举动王宾一直都是十分的关心,虽然当初有着熊希龄力荐,但是具体能力怎么样王宾还是要看一看的。
王永江在到任之后,并没有让王宾失望,先是在军队的帮助之下组建了巡警,然后又开始清仗土地,使得财政方面改善了不少。
经过这些举动之后,王宾愈发的认为王永江是一个有才干的人,所以这一次大规模的组建的巡警部队,王宾便有意向交给王永江去做。
“大人,这个命令是不是有些太过儿戏了。”
面对王宾的任命,熊希龄还是有些谨慎的说道,将四个省份的巡警事宜全部交给王永江着实是有些不可思议。
面对熊希龄的话,王宾就知道熊希龄有些想多了,将四个省份的巡警全部让王永江一个人去做,王宾怎么可能会答应。
“呵呵,希龄你有些多虑了,这直隶和山东本来就有着完备的巡警体系,只需要稍微的改革一下便可。
王永江只是需要组建山西和河南的巡警即可,况且本官也会从直隶和山东派出部分的巡警,先将这两个省份的巡警架子给搭起来。”
王宾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坐在一旁的王英楷又突然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佑德,现在既然我们已经个满清划清了界限,这还沿用着以前的军制实在是有些不妥。
老夫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搞一个新的军制。”
王英楷的想法很是简单,既然和满清闹翻了这老用满清定下来的军制,实在是有些不论不类的,不如自己这边再重新搞一个军制。
王宾在听了王英楷的话之后,顿时就有了想法,但是这个问题既然是王英楷提出来的,那么不妨看一看王英楷有什么想法。
“王叔,这个我已经在考虑当中了,只是不知道王叔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此言一出,王英楷便乐呵呵的说道:“这个办法,老夫也是想了一段的时间,觉得倒是不如照着那些列强的军制总结出一个属于我们的军制。”
王宾一听这话,就知道王英楷是想像列强一半做出一个师团一级的军制,而这个想法和王宾所想到的内容也是一样的。
相比而言,这师旅团的编制更为让王宾感到熟悉,当即王宾便开口说道。
“王叔这个想法倒是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咱们可以将镇改为师,协改为旅,标改为团,就这样一直到最基层的棚。”
一谈到这个军制的问题之后,下面的这些军官便统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这个军制的问题总算是落了下来了,从原本的镇、协、标改为了后世师、旅、团、营、连、排、班的编制。
而且原本王宾对于自己手下的军队没一镇的士兵数量都没有什么要求,这一次为了整合军队的编制,对于个师的士兵数量都提出了一个准确要求,要求一个师的编制保持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原本王宾手下的军队数量大概也就保持在一个镇一万五千人左右的数量,但是多多少少士兵的数量还是有些超出的。
因此王宾决定将这些超出来的士兵全部放到巡警里面去,一下午的时间王宾对于自己手下的军队编制和番号,都和段祺瑞等人商议好了。
自己手下原有的七个镇还有直隶山东加起来的四个镇,一共十一个镇的军队数量,王宾通通整编为陆军第一师到陆军第十一师。
军制的改变也随着各师的军官调动开始,除了王英楷和王士珍的军队没有做出什么大规模的调动,段芝贵和冯国璋的军队都做出了大规模的调动。
尤其是段芝贵,段芝贵目前的官职是山东巡抚,手底下还有一个师的军力,当时王宾便让段芝贵做出选择,是当一个师长还是做一个巡抚。
段芝贵这个人自然是选择了当一个巡抚,放弃了军队的控制权,在段芝贵看来巡抚这个官职多好,能管理一个省,而师长这个官职只能管理一万多人,段芝贵自然要选择对他有利的选项了。
在段芝贵做出这一个选择之后,王宾目前算是将军队全部掌握在了手中,随后便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改革。
第两百九十九章防务(续)
感谢书友书友150802091912344和龙爱孟的月票。
军队的改制说完了之后,当下最重要的便是防务的问题,南方和北方既然已经势成水火,况且作为两江总督的端方反应也不慢,在第一时间便调集了军队防止王宾继续发兵。
同样的王宾也是在构筑自己的防线,首当其冲的河南便已经被王宾部署了重兵。
河南作为一个突出来的省份,同时和陕西、湖北、安徽以及一小部分的江苏交接,因此此刻的河南注定成为一个四战之地,一旦南北方开启战端,河南的处境将会是四面围攻。
为此,王宾特意将段祺瑞的陆军第三师以及马龙标的陆军第六师调集到了河南,承担河南的防务,并且分别驻扎在南阳、信阳还有汝宁这三个地方。
王英楷的家底部队陆军第二师则是开始在沂州一待驻防,在山西的运城,王宾也是派出了王士珍的陆军第四师驻防,进可支援河南退可防范陕西。
至于让王士珍自掌一支军队,在内部也是有不少的人提出的反对意见,但是王宾却依旧如此放心大胆的去让王士珍独掌一军。
原因也是十分的简单,王士珍的身上属于北洋的烙印太深了,纵然他还想效忠于朝廷,南方的那些人也不敢用王士珍。
与其到南方被人忌惮,不如在北方的好好的出力,而且在北洋一系当中唯一让王宾敢托付军队的人,也唯有王士珍一人。
现在的王士珍已经老了,相对而言一个距离老年不远的人,会变的不再适合勾心斗角、平稳一些,而且人老了总是要为后辈做一些打算。
因此王士珍这个人可堪大用,不似段芝贵这等的小人,虽然已经投靠了自己,但是鬼知道这些人会在心中有什么小算盘。
三线防线在搭建起来之后,即便是遇到了来自南面的突然发起的大规模进攻,也是能够为后面的军队增援赢得充足的时间。
“行了,今天的这个防务就先说到这里,剩下的一些内容等明天详细的内容出来之后再做商议。”
军务这个东西你就算是有再多的时间也是无法处理完的,今天这个问题明天那个问题,讨论的没完没了。
况且王宾也没有将段祺瑞等将领留在京师,等将这些军务的问题处理完毕之后,再让他们返回驻地的习惯。
在座的诸多的将领都是将要率军前往驻地驻防的,光在京师里面开会叫什么事情。
在将这些将领赶出执政府之后,王宾却并没有返回在京师的府邸,而是前往了王英楷的府邸。
王宾自己在京师的府邸只是一个空壳子,完全没有人在里面居住,名义上说是府邸,但是王宾却一直都没住在里面,在王宾看来,还是等家里面人到了京师之后在住进去。
和王英楷回到府邸之后,天色早已晚了下来,在和王英楷喝了点小酒之后王宾就匆匆的睡下,一天的劳累着实是有些困了。
次日,因为昨晚上的那点酒,王宾起的比较晚,等到起来的时候太阳早已高高挂起,刚来到客厅王宾就看到了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喝着米粥的王英楷。
见到这一点之后,王宾也就顺势做了上去拿起了一碗米粥喝了起来。
一旁看着报纸的王英楷见王宾起来之后,顿时放下了报纸喝了口米粥,然后开口说道。
“佑德啊,这有一件事情你可是要抓紧了。”
王英楷的这句话说的王宾是莫名其妙的,什么事情还需要自己亲自去抓?
顿时王宾便有些不解的问道:“王叔,您这话是?”
“嗯,也没什么事情,就是这你和婉琳成婚也是有不断的日子了,这肚子怎么没一点的动静啊。”
王英楷的这句话,王宾一听顿时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在这个时代向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既然成亲了,就该死命的生个大胖小子出来,奈何王宾一直都比较忙,所以这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作为叔父的王英楷,自然要从长辈的层次来关心一下这件事情。
听了王英楷的话之后,王宾自然是应称道会努力之类的云云,而王英楷在听了之后也就没再说些什么。
吃完早饭之后,王宾便匆匆的来到了执政府里面开始了一天的劳累。
作为目前的最高统帅,虽然名义上说是宪政政府,但是在骨子里面,还是王宾的一言堂,但是既然说要搞宪政,总是要搭个架子出来的。
这些个什么财政总长,外交总长的官职还是要先任命一番,整整一上午的时间的,王宾都是在对这些官职进行决断,不能够光让自己一个人拿好处,其他方面总是要照顾一下的。
最后王宾便弄出了这么一份行政命令,让熊希龄担任财政总长,本来熊希龄就是一直在为王宾负责财政方面的事情,这一次的财政总长自然是要熊希龄来做。
随后便是让周作喜担任教育总长,这个决定王宾纯粹是在凑人数,让自己的丈人在里面占个官位。
在说了自己这个丈人的确对于办学有着一种痴迷的地步,在关外的时候便一直在斥巨资兴建学堂,让自己的这个丈人来担任教育总长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随后的外交总长和司法总长王宾则是让伍廷芳来担任,伍廷芳作为一个少有的外交官以及唯一的一个法学博士来担任这个官职是最好的选择。
而王宾做出这一选择也是因为自己的手下在这方面,确实没有太过优秀的高端人才。
还有这个交通总长,则是让此前担任铁路总公司督办、税务处会办大臣、邮传部左侍郎的唐绍仪来担任。
反正只是负责修修路,王宾并不介意将这个官职放出来安慰一下原本因为变天而显的有些人心慌慌的前朝官员,并且从这一举动告诉他们只要有才能,我王宾还是会用的。
剩下来的一些官职都是比较重要的官职,比如陆军总长便是王宾自己担任,军队向来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会感觉到安稳一些。
海军总长则是让萨镇冰来担任。
除此之外王宾还下定决心,将自己目前掌握的银号全部整合到一起,建立一个中央银行。(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平衡
七月份的北方向来是无比的炎热,按照以往的温度,足以将一个人晒成哈巴狗,但是自从王宾将电风扇给弄出来之后,一切都得到了改变。
京师里面的一处四合院内,来自英国的韦德爵士,在回到屋子里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拧开了电风扇的闸门。
头上一个顶扇,两旁一个台扇一个落地扇,三台电风扇一转起来,立马就让韦德爵士感受到了阵阵的凉爽。
在仔细一看电风扇上边的商标,赫然便是腾龙牌电风扇,这种电风扇便是出于王宾的一个念头而彻底的推广了起来。
说起来这个电风扇的推广还是和列强脱不了干系,自从上一次王宾接受列强对中日战争的调停之后,便每个公使都送了一个电风扇。
当然除了俄国公使是不怎么需要的,其他几个国家的公使都对电风扇这个东西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能够在炎热的夏天提供凉爽的风,岂不是十分的舒坦,不仅如此这些公使还想到为自己国家的首相、总统、女王什么的装个电风扇。
于是在上层社会的带领之下,电风扇这个东西便在西方流行了开来,不仅能够在夏季带来凉爽的风,而且价格也不是十分的贵,这些达官贵人便纷纷攀比了起来。
而原本只是一个快要破产的韦德爵士顿时从当中抓住了商机,从北中国购买大量的电风扇贩卖到欧洲。
一时之间欧洲人都在流传着“电风扇就是他们的第二条生命”这一句话。
“亨利,对于电风扇的采买我们还是要加大数量,你根本不知道现在电风扇在国内有多么的热销,不仅有来自军方的购买需求,还有来自贵族的需求,目前的这点库存根本不过用的。”
韦德爵士在吹了会电风扇,将炎热驱走之后,便对着他的合伙人亨利开口说道。
目前电风扇这个东西在欧洲的上层社会成为了一种攀比的奢饰品,虽然在欧洲一台专门供给贵族的豪华电风扇已经卖到了每台十英镑,相当于一百多两白银的价格。
但是这些贵族依旧是相互攀比谁家拥有的电风扇更多,这样一来便导致韦德爵士的电风扇根本不够卖的,基本上是刚运到欧洲便被贵族、平民和军队分了个一干二净。
亨利在听了韦德爵士的话之后,也是十分赞同的说道:“是啊,北中国对于专利保护这方面做的简直是毫无死角,在各国都申请了专利保护,我们根本得不到这个电风扇的生产许可权。”
电风扇的盛行是王宾所没有想到的,但是在流行开来之后,王宾便派人注册了相关的专利,直接垄断了电风扇的生产权。
王宾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的年代,自己只不是将电风扇提前几年给搞了出来,就受到了这么大的反响。(其实电风扇诞生于1880年,剧情需要还望必要太计较)
看到了新世界的王宾立马下令扩大电风扇的生产线,并且将电风扇装进了军营里面,可以说凭借这个电风扇,王宾赚取了莫大的利润。
1907年中国的分裂,世界各国的列强都是保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并没有随意的插手,只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
毕竟在西方谁都不想去惹怒现在军队战斗能力已经冠绝亚洲,并且引领了未来军队作战方式的王宾。
一个新生的中国似乎将要在这长南北之争当中,浴火重生成为一个觉醒的强国。
一个强大的中国更为符合俄国和沙俄的目标,但是却不符合英国和日本人的政策方向,因此虽然在明面上面没有任何的一个国家插手其中,但是在暗地里面英国人和日本人却是对南清朝进行秘密援助。
所有列强都认为最后统一中国的必然是王宾,毕竟军队的战斗能力放在那里,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王宾到底会以何种的代价统一中国。
是精锐尽失还是轻轻松松,这一点谁都无法保证,万一到时候出现什么意外呢!
眼下看似和平,其实双方都是在鼓足了劲在为北伐和南进做着准备,在英国人和日本人秘密对清廷进援助的时候,沙俄也是提出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王宾进行军事和经济上面的援助,帮助王宾统一中国。
但是王宾表示了拒绝,沙俄人向来不会有这么好心,反正自己并不要外力的帮助的就可以统一中国。
即便是南清朝有着外力的帮助,但是军队的战斗能力却是放在这里的,即便是有外力的帮助让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了那么一点,但是终究是不堪一击。
而且其他国家也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军队派出来,帮助满清。
在江宁的两江总督署内,作为两江总督的端方此刻却是在和几个外国人进行着交谈。
“端桑,这一次对于王宾举动帝国是表示谴责的,在我们看来中国只有一个合法政权,那就是你们大清朝,所以这一次大日本帝国将会是你们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