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桑,这一次对于王宾举动帝国是表示谴责的,在我们看来中国只有一个合法政权,那就是你们大清朝,所以这一次大日本帝国将会是你们的支持者。”

一个有着八字胡、剃着平顶头的日本人坐在总督府内,朝着端方说道。

“不错,总督阁下我们大英帝国也是会站在清政府的这一边,谴责王宾的叛乱。”

对于英国人和日本人的突然来访,端方是有些高兴的,这日本人和英国人态度已经十分明朗,那就是会支持自己这一方对付王宾。

听到这话之后,端方当即也是十分高兴的说道:“二位的仁义之举,简直是雪中送炭啊,只是不知道贵国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端方先是高兴了一阵之后,便问出最为关键的问题,这光口头上说支持可没有什么用处,得有一点实际的才行。

端方的话说完之后,日本人和英国人就好像早就商量过了一般,说会对清政府提供经济、物资、军火一系列的帮助。

并且还会派出最专业的教官来替清政府训练军队,端方一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有些高兴的不得了,最关键的是这些支援还是免费的。

当即便和日本人以及英国人愉快的交谈了起来,却不知道在他们达成协议之后,在王宾的手中就多出了一份关于这方面的情报。

王宾在看完了手中的情报之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自己的心中默默的想道:“哼,以为有了日本人和英国人的帮助就可以和本执政抗衡?简直是痴心妄想!”(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章工商业的发展

多谢书友守护财富和panggeyu的打赏。

事物的发展总的来说是一个过程,一切的事物,只有在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从本质上面来说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

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好的东西只会留下来,不好的东西只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面,在建立宪政之后,王宾所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去进行下一步的发展。

偌大的地盘总是不能够一直按照过去所保留下来的脚步进行发展,不然的话总是被时间所慢慢的淘汰,因此王宾不得不考虑自己下一步需要去做些什么。

用比较比较通用的观点来说,国家是由主权,土地,人民,政权这四个要素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

但是在这个时代,从王宾的角度所看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这些因素:领土和资源。

没有领土那里来的国家,有了领土却又没有资源谈何发展,日本政府便面临着这个抉择,空有领土却资源稀少,所以它不得不通过掠夺来不断的发展自己。

除此之外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这里面的所有指标算的上是上层建筑,但是所有的上层建筑都必须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即便是国家也不例外。

所以在宪政政府成立之后,放在王宾面前最大的问题,便是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虽然自己有着满清的国库里面的诸多金银,但是这些金银终极是会有被用完的那一天。

于是在熊希龄的建议之下,王宾先是将盐铁、烟酒、铸币这一系列的权力全部收归政府,并且利用满清国库里面所留下来的巨额财富建立起了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成立,对于王宾的宪政政府来说可以充分的管理国家外汇交易、黄金准备与发行公债,也就是说王宾有了发行债券的能力。

随后王宾有准备建立新的的工业园区和商业区,光是在奉天的工业区和商业区已经无法满足产能的开发。

建立新的的工业区和商业区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大量的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才能够让经济这个一切的基石彻底的牢固起来。

顺天府作为京师的所在地,也是目前宪政政府的政治中心,在这里的周边建立一个商业区是一个很好的地点。

作为政治中心的京师,自然会有许多国外的商人在这里,庞大的流动人口也是注定这里会成为一个繁荣的地方。

只是满清却没有这么一个增加收入的觉悟而已,确定下了商业区之后,王宾便又将目光看向了工业区。

工业区的建立,王宾只是在地图上面观察了片刻之后,便有了一个大致的决定,天津府便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天津自从在1860年便正式对外开埠,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港口之一,况且还有着铁路、海路以及海河上面的运输优势,在这里建立一个工业区,因为它的交通优势必然是会大放光彩。

除了这些王宾还决定建立一系列属于自己的工场,这些个工业区建立起来了,也不能光让外国人进行投资,虽然说赚大头的还是自己。

而自己只不过出付出了场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而已,但是这工业区建立起来总是得有一些自己的工场才好一点。

于是在王宾的推动之下,一批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的冒了出来,而王宾也是通过政府建立了一批属于政府的工场。

比如钢铁厂、电风扇厂,至于资源的问题更是不用担心,山西作为优质煤炭的生产地,自然是不缺少煤炭。

而在关外的鞍山地区亦是有不少的大型铁矿正在进行由政府主导的开采,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便利的公路以及铁路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工场,发挥它本来的作用。

同样的作为一个拥有着超前眼光的后世人,王宾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整合了自己目前所掌握的六个省份当中的兵工厂。

并且从当中挑选出了优秀的人才,重新组建了一个中央陆军兵工厂由谢尔盖担任厂长,主要是参与武器的改良与研发。

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之后,王宾才发现作为一个领导者,当自己所管理的地盘越多之后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每天都有无数的公文需要你去批阅。

不禁如此,一些不好以公文形势送上来的文件,还需要专门派人来和王宾进行汇报,这样一来王宾就不得不保持自己一直待在执政府里面,好让人找的到。

不至于遇到什么突然的情况,想要找自己却找找不到,这一一来王宾就愈发的感觉到自己是失去了一定的空间,没有太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每天都不得不坐在执政府里面,看着自己面前许许多多的公文,充当一个人形公章。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宾不得不将财政总长熊希龄和行政总长梁子龙给叫了过来。

梁子龙和熊希龄原本还在好奇怎么这突然只见,执政就把自己两人给叫了过来,难不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到进了执政府看见了王宾之后,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执政府王宾的办公室里面,王宾见梁子龙和熊希龄到了之后,便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对两人说道。

“本官,这一次叫你们过来是因为,这些公文里面一些不是太重要的文件,你们自己就可以单独批示,事后留下一个副本即可。”

王宾的意思已经是说的很明确了,你们这些个公文实在是太多了,本官根本看不过来,除了一些重要的公文,剩下的公文只需要你们自己处理即可。

事后留下一个处理的副本保存下来,留本官有时间看即可。

梁子龙和熊希龄在听了王宾的话之后,当即也是表示会将无关紧要的公文自行处理,只将重要的公文送上来。

大佬既然发话了,这熊希龄和梁子龙即便是想偷懒也没借口了,只好乖乖的答应。

第三百零二章政体

“诸位,今日本执政邀请你们前来,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就是来商议一下目前这个政体的问题。”

在王宾看来,既然已经同满清分裂了,自己总不能还是用着满清延留下来的政治体系以及官制、官职等东西,因此王宾在经过一系列的整理之后,便召开了今天的这次会议。

王宾的话在说完之后,下面的人都有些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毕竟要是发布命令的话,他们只需要按照命令去做即可。

这个讨论政体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摸索的话,怎么说也得摸索个一两周的。

而熊希龄在听了王宾的话之后的第一反应便是,大人必然是有了一个大致的方法,不然的话怎么会极为突然的召开这个会议。

的确,在确定成立宪政政府之后,王宾就一直琢磨着改变一下目前的官职,总不能打着宪政的名义,却还使用满清那一套封建的官职。

于是在第一时间,王宾便将中央的官职给改掉了,全部变成了各部总长和行政院院长,虽然官职变了个名字,其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改变。

所以为了让其他人感觉到自己所成立的政府和满清有着根本的不同,王宾才想起来将满清在北方的政治体系全部更换。

“大人,关于官职体系的更替,属下认为大人应当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解决方法,不然的话也是不会召开这一次的会议的。”

熊希龄的话一说完,下面的总长们也是纷纷点了点头,这让他们来想怎么更替满清的官制,还不如先听一听执政的想法,然后自己这些人再点头同意就行了。

此刻王宾看着下面各个总长的眼光,也就没再说些什么,而是直接将自己这几天所想出来的官制,给下面的人说了说。

在国体上面王宾会对外宣布成立一个宪政政府,并且决定叫作华夏政府,,政体方面决定建立执政制。

由自己担任最高执政官,最高执政官是国家的元首、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和政府首脑,并且总揽政务以及军队。

在下面则是由行政各部以及各部的总长组成内阁,内阁作为行政中枢,处理政务,辅佐执政。

在当内阁处理完政务之后,还要向最高执政官提供当天的处理文件,由最高执政官进行最后的确定。

王宾在提出这一点之后,下面并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因为王宾所提出来的这个什么内阁和执政都是虚的。

因为目前政府的运作方式和王宾所提出来的内容根本就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是披上了一层宪政的光辉,本质上来说这个宪政政府还是王宾的一言堂,只不过是下层的官员多了一些自主性。

尤其是这个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面可以对国家产生决策,当然前提是王宾不对内阁发出的行政命令进行否决。

政府的上层体制在做好了决议之后,接下来王宾所提出的便是下层的政治体系。

在下层宪政政府依旧使用的是满清的官制,诸如巡抚、按察使、布政使、都督这一类的官制。

但是在满清的官制当中作为巡抚则是可以掌握一省的军政大权,让下面的巡抚掌握军队,王宾是不想看到的。

但是想出一个个的新的官职实在太费脑细胞了,于是王宾便直接将后世那一套军政分离的概念给搬了过来。

将巡抚改为省长,管理一身的政务,至于军队则是统一的归陆军总长也就是王宾自己所直接管理。

巡抚以下的官职,全部按照后世的官职全部改个名字就行了。

反正在经过王宾这一系列的讲话之后,将自己对于改变官制的想法统统说了出来,虽然将满清所留下来的官制改了个变,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改变。

只是把满清的官职换了个名字,而下面的官员听了半天也是琢磨出来了,这执政大人明面上说成立了这个执政政府,和满清对着干。

还把满清的官制给改了,显示自己这一方和满清的不同,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却还能够得到一些民心,何乐而不为。

顿时在王宾说完之后,下面的官员全部表示了赞同。

见到自己的想法被赞同之后,王宾自然是心安理得的,自己提出来的方法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之类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反对的。

于是在说完官制这个问题之后,王宾便开始今天的最后一项提议:国旗和国歌还有军队的服装等一些杂项问题。

这些问题早在之前成立宪政政府的时候,王宾就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今天无非就是看一看谁拿出来的方案更好一点。

王宾的话刚说完,下面的几个官员便早早的将自己的看法给说了出来。

其中梁子龙的国旗很简单就是一个大黄旗绣上一条龙,偏偏这个国旗还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龙作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还常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所以以龙的形象作为国旗自然是没有什么人反对。

但是王宾在听了梁子龙的想法之后,却是提出了反对,这岂不是和满清的国旗十分相似了,于是王宾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

最后还是王宾拿出了一个主意,后世的国旗是不能照抄过来了,不过这个星星的标志还是可以拿过来的,还有这个五色旗也是可以的。

于是直接将五色旗拿了过来,并且在每一色上面添加了一颗五角星,虽然王宾没有告诉下面的这些人这国旗的意思是什么,而且也不好告诉。

总不能说这是本官抄袭的吧,王宾在抄袭了国旗之后,所幸一抄到底,反正也没有人知道。

最后王宾又将后世北洋政府的国歌卿云歌,还有军徽什么的都直接抄了过来,直接解决了目前的所有问题。

在解决了政体、官制等一系列的问题之后,作为最高执政的王宾便于当天发布了第一道政令。

在政令当中王宾首先废除了缠小脚等一系列的陋习,取消了人头税等苛捐杂税,并且还在整个北方下达了剃辨令。

可以说通过这些举动,满清在北方的根基已经被王宾彻底的打散,没有任何的声望可言。(未完待续。)

第三白零三章全面发展

多谢书友panggeyu的打赏

从1907年的七月份到年底的这断时间里面,一直坐镇京师的王宾,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政务的处理、政府的改制以及内部整理当中。

七个省的地盘,让王宾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坐在执政府里面,即便是在行政院接过了一部分的文件之后,王宾每天在执政府里面的时间还是高达八个小时。

在这数个月的整顿当中,王宾逐渐的替换掉了一些毫无作为的前清官员,加强了对下层的掌控力度。

并且还完成了对七省里面满清产业的清算,这些产业在满清大臣仓皇的离开京师之后,便一直都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在这种条件下,王宾便派出熊希龄以政府的名义接管了这些产业,进一步的整合了北方的产业。

政务上面除此之外,王宾自己还重新组建了执政府,随着执政府的重新组建,一批行政功能重复的机构也是随之被裁并。

于此同时为了顺应新的时局,王宾还建立的一系列的行政机构,彻底的奠定了政府的军政体系。

从执政府自下先是成立了侍从处担当自己的秘书功能,至于为什么不成立秘书处,这个理由对于王宾来说十分的简单:有事秘书干,没事那啥大家都懂的。

虽然自己的老婆不明白这些,但是王宾还是尽量的取消了秘书处,转而建立了由一群大男人组成的侍从处。

每天行政院送过来的公文,都是经过侍从处的手上再递到王宾的面前。

再有就是建立的监督处和教育处,这两个部门由王宾直接节制,不受任何一方的领导,即便是各个总长所组成的内阁也没有权力指挥监督处。

监督处的处长便是马自楷,监督处的职能也是十分的简单,收集情报以及对自有的军政体系进行监督,防止内部出现间谍和贪腐现象。

教育处的处长便是顾晨,负责所有军队的思想教育,让这些士兵知道,当了兵就可以在前线保护自己的家人以及灌输效忠执政的念头。

自此,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才在王宾的手中,逐步逐步的打造了出来,从内部的政务整理到监督体系,无不体现出这是一个颇为现代化的政权。

军事方面,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陆军部下辖的十一个师已经全部补足了空缺的兵额,还通过行政法令建立了完备的后备兵役制度。

这个兵役制度中规定了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有着服兵役的义务,在当军队发出征召令之后,任何身心健康且成年的男子都不得回避其该有的军事义务。

当然在宣布这一行政条令的时候,王宾还让下面的人着重的宣传了当兵的好处,比如吃皇粮,饷银高等等好处。

这十一个师在补足了兵额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日以继日的进行实战训练,并且不时的打击在境内不断流窜的土匪,肃清地方匪患。

随之而来的还有已经组建完毕的三个满编陆军师,使得王宾手中的军事力量已经达到了十四个满编师。

在经济方面,凭借着前清的国库所建立起来的中央银行,也是开始逐步发行自己所铸造的银币以及纸币。

小额的以银元代替,大额的则是纸币,推行新的经济体系的同时,在民间政府则是在大力的推动传统的钱庄、票号转型为银行。

在民生王宾还以政府的名义在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面大肆的发展农业,提倡老百姓种植产量极高的土豆。

除此之外小麦以及玉米在王宾的倡导之下开始了大范围的种植,这些农作物都有着极高的产量。

可以充分的改变粮食短缺的情况,使老百姓的存粮更加的多起来,不至于挨饿,要知道社会稳定的第一要素除了治安之外,那就是充足的粮食。

于是东三省在王宾的倡导之下大范围种植高产量的农作物,使得东北开始逐渐的成为北方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政府粮食储备量也是在不断的增加。

当然除了深入发展农业之外,王宾也是不会放缓在其他产业上面的进度,原本所固有的轻工业也是王宾所扶持的项目之一。

生丝和纺织业目前来说都是少有的能够创造外汇的产业,虽然目前创造出来的外汇有限,但是甭管能创造多少的外汇,还是先能捞多少的外汇就捞多少。

除了这两种之外,茶叶也是可以创造大量的外汇,茶叶自从在传入了西方社会之后,很快就在西方形成了一种喝茶的习惯。

因此尽管西方人已经开始种植茶叶,但是更多的时候则是会从中国进口这种神奇的树叶。

茶叶的种植也是被王宾所提上的日程,既能够提高外汇还能够让茶农增加收入,这是一个双赢。

其实如果不是现在北方的重工业基础有些薄弱的话,王宾则是有些想发展重工业的,但是奈何重工业的发展是必须要要有一个大的市场。

且不说即便是有市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