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不投入任何东西,却好意思说是别人把钱都赚了过去?要政策没有政策,要扶持没有扶持,抄家的钱都投入到军事建设和科研之中,百姓的生活问题吕布可有关注过?
陈宫这个传统文人也根本不关心民生问题,一门心思只想着把军事和科研提升上去。或许他认为,若是徐州军政府不存在的话,那么再好的民生和经济也将不复存在吧?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他看得倒也还算对,不过他到底是传统文人,很多东西都没有看透!
比如说,在这个全民启蒙,所有百姓都有了需求和渴望的情况下,还打算当做以前这样,愚弄和压迫他们,这样是否可行?!
其实不知不觉之中,徐州军政府里面的百姓生活过得的确是越来越好了,但本身对徐州军政府,他们大部分人并没有感谢的情绪。
毕竟他们如今的生活,其实大部分还是华夏共和国支援的结果,或者说没有华夏共和国的商会前来投资,他们的日子说不得比以前还要糟糕。更别说,还有专门的人暗中潜移默化,不断的宣传这个观念。
“通告陈斯和韩冷,‘演变’计划立刻实施!”李煜端坐在元首办公室之中,正式下达了命令。这是真正的绝密行动,除了参与行动者外谁也不允许知道,包括人大代表大会。
这就是元首制的好处,某些程度上,只要政府和军方内部达成一致,那么有些事情不需要通过人大代表大会讨论后,来完成下达和实施。
“提前的话,效果或许会差一点,最好安排彭开部,最好北上的准备!”袁涣提议道。
“同时下令,让黄忠部直接乘船北上,从东莱登陆,全面压制青州,避免大汉共和国的部队从平原郡南下;同时派出李傕部队,只要孙坚胆敢主动进攻,那么就给我狠狠攻入南郡;赵云部队前往崖州待命,随时最好北上进攻交州番禺县的准备!胆敢打我的主意,我要让这些跳梁小丑付出应有的代价!”李煜恶狠狠的说道,繁荣的经济和物资,使得他有了足够的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
“好嘞,这就通告他们!既然是自卫反击战,那么就算不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也没什么问题了!”李文淡淡一笑,随即提议道,“吕布那边把杨浪也派过去吧!”
女婿对付老丈人?其实更主要是为了活捉他吧?!徐州军政府的核心便是吕布,只要他束手就擒,下面的那些将领再厉害也闹腾不起来!
“善!”李煜想了想,也同意了这个提议。到底是翁婿一场,哪怕是政治联姻,让杨浪过去,一则可以有效的生擒吕布,二则也能避免发生什么意外。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随即就进入到了紧急的备战之中。如今孙坚和吕布的军队开始活跃起来,并且开始朝着边境集结。若是他们是直接朝着襄阳,或者直接朝着黄河边上集结的话,那么甚至都不需要理会。偏偏他们朝着庐江、丹杨、汝南和江夏边境集结,那么这就很引人遐想。
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外作战的决定,的确是需要人大代表大会进行审批同意才行。但如今却并非是要对外作战,纯粹的军队调动,只需要政府内部商量同意,便可以立刻实行。
不得不说,李煜钻了《宪法》的漏洞,不过这种漏洞是必须存在的,否则的话他就会束手束脚,有些事情根本就施展不出来。很多人也明白这点,所以这些漏洞就留在那里。
对于国人来说,军队的调动其实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到底没有太多的媒体,所以只要政府没有宣布什么,其实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军队在进行调动,甚至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担心,李煜还是通过大喇叭,宣布徐州军政府和交州军政府的军队动向问题,同时说明军队要根据需要进行调动这点。至于到底调动到哪里,其实没什么意义,人大代表大会没有召开,那意味着国家并不打算对外作战。
这点不仅仅是国人知道,甚至其他国家的间谍也知道。
“不得不说,华夏共和国的情报系统的确很厉害。”在邺城皇宫,刘协就传回来的情报感慨到,“不过我们刚刚和吕布进行密谈,他们就立刻做出了反应,这个时机是不是把握得太好了?还是说吕布那边的保密系统,都已经报废了?”
“吕布的军政府建立,很大程度需要依靠华夏共和国的支援,所以在国内有大量的情报人员,这并不奇怪。后者也在积极努力,把忠于他的人,逐渐取代那些共和国支援过来的官员,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王允出列说道。
“算了,反正是用了就丢的存在,就让他们吸引华夏共和国的注意力吧!所以说,我们的主要进攻目标,到底是是哪里?还有,皇兄那边,怎么回复的?”刘协缓缓说道。
“曹操前段时间,刚刚帮助大宛国击败了康居国,并使得对方与大汉帝国签订了和平协议,同时也得到了南方大月氏国的友谊。根据情报显示,曹操已经开始前往康居国以西的安息国,同时曹洪则是继续往南,据说那里也有偌大的平原,和各种的国家。
与此同时,大汉帝国通过这几个国家,获取了大量的贸易利润,丝绸、羊毛织品、棉布、茶叶和陶瓷都非常畅销,也得到了大量的金银铜金属回来,使得国力也开始稳固提升。
显然,近期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放在西域,而不是放在华夏这边……”杨彪出列说道。
“哼,攘外必先安内,皇兄怎么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刘协有点不满,如今刘辩在各个领域都比他强,已经被看做是大汉中兴之主,从小被夸做是聪颖的他,却饱受争议。
刘协也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又是在逆反期,自然是想要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汉中兴之主!对于刘辩的政策,能否定自然是全盘否定!
好在大汉共和国也并非是刘协乾纲独断,否则以杨彪他们的看法,刘协作为一个国君居然如此感情用事,国家不完才怪了!
大权在握,而且大汉共和国的版图不断的减少……这些使得刘协开始越来越偏激起来。附带一提的是,原本预定的皇后也被掳走这点,或许也有些影响。
“哈哈哈哈!打吧,和华夏共和国好好打一场!他们或许根本不知道,我们已经把‘那个’给真正创造了出来!”刘协扬声大笑道。
“是啊,‘那个’的出现,应该会让华夏共和国大吃一惊吧?只可惜时间仓促了一些,只制造出了一千个而已!”杨彪淡淡的说道。
说真的,那些准确来说应该算是失败品,但威力却还是非常的可怕。好不容易才把其锁了起来,本来已经有打算作为废弃品来处理,不过既然要和南方开战,正好投入到战场,继续收集实验数据,姑且算是废物利用吧……
与此同时,吕布在积极整军备战的时候,内部却传出了谣言:吕布这次集结部队,并非打算北上攻打大汉共和国,而是打算彻底与华夏共和国绝交,并且发动侵略战争。
或许,这根本就不是谣言,因为几乎随着这个谣言传播出来的瞬间。华夏共和国的商会,开始收缩投资,甚至收缩了生产规模。首先感觉到的,就是因此遭到裁员的工人们,他们几乎是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战争的阴影。
然后更多的是愤慨,对徐州军政府的愤慨!几乎不需要考虑,吕布肯定要没收华夏共和国在这里的所有投资,对战争期间的双方,这种情况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那问题来了,他们怎么办?更关键的是,他们并不想和华夏共和国交战!
于是问题来了,吕布为什么要和华夏共和国交战?因为华夏共和国抢了军政府的地盘,还是越境作战屠杀了军政府的百姓或者军队?
大义!这次战争吕布缺乏一个能够让人信服的大义!
在专门的人手进行舆论的引导下,大部分的徐州军政府百姓,甚至是官员和士卒都开始清楚。吕布这次是发动侵略战争,而且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私欲,发动了这次战争!至于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的想法,根本就没有去考虑!
这不对吧?他把我们当成了什么?所以说我们就该如同以前一样,被继续压迫和剥削,政府说些什么,我们只能乖乖服从?!
不应该是这样的吧?大家都是人,凭什么要牺牲我们,自己却享受着鲜血和战火带来的果实?说好的皿煮呢?说好的平等呢?!
不满在发酵,不安在发酵,知识越多越反动,有些话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
第168章 和平的演变
想当年,吕布的起家,似乎也是依靠暴力革命,对吧?
打土豪分田地,这个的确是非常快,但是失去了世家阶级的镇压,百姓在获得启蒙后迅速上位。他们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不通礼仪的同时,也根本不懂得为国为民的大义,更多是不过是私欲罢了!
认为好的就赞成,认为侵害到自己利益的就想方设法去破坏!关键是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未有,所以根本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
世家和百姓的不同就是这里,家族越大顾虑越大,百姓则根本不需要顾虑什么。
就如同《隋唐演义》里面就有句‘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在电视剧《水浒》里面,那些所谓的梁山好汉,豁出去的时候何尝不会说句‘头砍下来碗大的疤’。
说到底就是豁出去了,反正已经没什么好失去了,根本没什么好顾虑的。
为何李煜要容许世家的存在,一则给了百姓一个参照的对象,让他们什么叫做高等社会,免得暴发户气质暴露无遗;二则也是借助世家的力量,来制衡来自民间的力量。
吕布这边只有纯粹的民间力量,新的世家根本没有形成,甚至就算有条件形成世家,不少身居高位的存在,也不敢和亲戚们有太多的接触,免得被当成世家给逮捕。
徐州军政府里面没有世家,几乎所有的世家都被消灭,最后甚至扩大到只要有大量的族人聚集到一起,都会被认为的世家的萌芽。若非陈斯极力控制打击力度,说不得军政府里面的社会关系,会变得非常的单一,甚至亲戚见面都得如同陌生人一样。
祖祠不敢建立,祖坟也不敢建立,对于华夏民族来说,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这个谁知道?大部分的百姓只知道,这种政权太不人道,而且太不自由了!
世家的本质就是家族,人类只要繁衍就会有世家的出现,这是无可避免的结果!
军政府的高压,对民生和经济的不重视已经使得不少百姓有了怨言。他们可不同于以前麻木不仁,就算心有怨言,也只会乖乖承受,直至承受不下去才会造反。
已经接受过启蒙,甚至不少还进修过的百姓,开始组织起来进行游行,号召军政府停止军事调动,全面发展民生和经济。同时放弃对海军的投入,减少科研和军事的投入。
不少明眼人看得出来,军政府之所以没钱,主要是其潜力还没有彻底发掘出来。毕竟如今的民生和经济,主要是依靠华夏共和国的支援。只要给徐州军政府十年的时间发展,仅仅依靠与华夏共和国和大汉共和国接壤这个优势,就能够通过贸易,源源不断获取利润。
有了钱,自然可以投入到农业,和工业上面,科研经费和军事经费,甚至教育和卫生经费都会宽裕起来。而如今的军政府更像是一个赌徒,把绝多数的资源,甚至早期洗劫到的钱财,都投入到了军事和科研上面,这样的政府是不健康的!
这次游行背后完全没有华夏共和国的影子,毕竟这种帮助别人强大起来的动作,怎么可能回去做?哪怕或许会引发吕布的憎恨,只要有可能会让对方重视起来,就不能随便乱搞,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原则问题!
这次行动完全是爱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看得出来军政府还是有不少拥护者的!
这不奇怪,通过诉苦和打土豪分田地,他们这些原本受到压迫的百姓,至少得到了属于他们的田产,日子过得也好了不少,关键是社会地位也有所提升。
如此有尊严的或者,这是以前他们不敢想的。到底是淳朴的百姓,知恩图报,小富即安。他们本身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不会去考虑上位的问题,只是出于对军政府的感激,所以他们组织起来,希望吕布能够看到他们的想法,然后好好重视这个问题。
吕布会买账吗?实际上他不会,因为他觉得这个国家是他建立的,应该围绕着他的意志进行转动。民间的游行的确是善意的,但这是挑战他的威严!
在这方面吕布和项羽很像,哪怕是正确是,只要是胆敢质疑他的决定,甚至伤害到他那微不足道的尊严,就容易暴走!
完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吕布做出最大的昏招,便是强行驱散游行,并且逮捕发起人。类似的事情,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做得多了,陈宫在他麾下虽然受到重用,但吕布真要任性而为,他的话也不会有任何作用。
一次次给吕布擦屁股,最终上演了白门楼的一幕,最终落得个陪着吕布殉葬的下场。其实某种角度来说,陈宫何尝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存在?!
暴力的阻止游行,根本没办法改变什么,反而是彻底把原本的矛盾给彻底激发了出来。很多人都意识到吕布根本不会在意他们的看法,甚至反感他们有看法。于是谣言成为了事实,很多人都觉得,吕布根本是一个残暴不仁的暴君,他曾经描述的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谎言。
根本没有什么平等,根本没有什么自由,所有人不过是吕布的玩物,受到他的支配!
很多人不由得觉得,自己的脖子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一条看不见的枷锁。这条枷锁的那一头,就拿在吕布的手中!他们根本不是人,就如同被饲养的家畜一般!
这样不对吧?这样的政府明显不对吧?这样的世界显然不对吧?!
反感,强烈的反感!厌恶,强烈的厌恶!或许这样的情绪只发生在少数人的身上,但对于吕布的不满却是实际存在的!而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只需要少数人发起,那么就很容易形成从众效应!
说真的,吕布的确很厉害,把军队几乎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亲近华夏共和国的军官,几乎没有能够登上高位。至于政府方面,他也在积极把忠诚于他的存在放在高位。
问题来了,谁能保证谁是忠诚的?几句效忠的言语和誓言就能称之为是忠臣了?李煜若是没有系统的话,他也没办法判断谁才是忠诚,谁才是隐藏在忠诚面具下的逆贼!
或者说,对于政治家来说,誓言和承诺反而是最廉价的存在了吧?这帮家伙总能够给自己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比如‘良禽择木而栖’或‘弃暗投明’什么什么的,太多了!
高呼着‘正义’做着最不正义事情的人,便是政治家本身了!
于是‘二次革命’的口号被提了出来,这次革命又被称之为‘皿煮革命’。突然有人就这样跳了出来,宣传军政府控制并且压迫百姓,限制百姓的舆论和言论,甚至限制人们的自由,这样的政权的不皿煮的,必须要推翻他。
实际上这一切,暗中却全部都是华夏共和国进行引导的结果。甚至在这种故意引导下,游行事件闹得全国皆知,二次革命的口号也是广为流传。
总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存在,或者打算通过出卖国家,来获取更大好处的存在。这或许就是‘家国天下’思想的一种遗留,对于他们来说是本国人统治,或者外国人统治其实根本无所谓,只要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得到实际的利益,那么就可以了!
当然,这种情绪会随着几个外族人统治过这片大地,变得更加强烈。好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所以其实大多数人更希望的,是建立一个有着良好秩序和约束力的皿煮政府,而不是如今所谓的独裁政府。
只是谁也没办法否定的是,内战和外战的不同的概念,比如说把徐州军政府卖给华夏共和国这点,其实大家并不排斥……实际上,李煜也正好的利用了这种心态。
不过若非华夏共和国,已经向世人表现出了他的强大,只怕要做到这点还真不容易。
随着二次革命的号召出现,各地的百姓居然自发的组建起了革命军。革命的概念是吕布第一次传递出来的,没想到的是他自己也享受到了这个待遇!
最初只是少数人,随着羊群效应却是有更多人加入了进来!各地都有亲近华夏共和国的存在,甚至有不少政治家也想要把军政府卖出一个好价钱!崩裂甚至四分五裂的军政府是不值钱的,所以趁着它还完整,最好就快点把它给卖掉!
沛郡郡守宣布沛郡政治独。立,之后是广陵郡郡守,最后这个宣言几乎遍布了各地。尤其是青州和兖州地区,那里的百姓对吕布一点好感都没有。
紧闭城门,向华夏共和国求援,甚至组建起了游击部队,袭击吕布军的粮道。军队内部也发动了起义,超过二十万大军宣布脱离吕布控制,加入到革命军之中。
这些士卒大多都接受过陈斯他们的宣传和启蒙,同时也接受了他们潜移默化的宣传。对于华夏共和国,有着更高的认可和亲近。关键是他们更加明白,他们家人的好日子,其实根本不是吕布给的,而是华夏共和国的帮忙!
到底要为谁效力,这基本上是一目了然了吧?强大的军事和科研实力又如何?随着民心涣散,一切都将一文不值。
本来再过五年的话,或许演变的过程会更加顺利,甚至都不需要出兵进行战斗。不过就算是这样,也直接导致吕布在九江郡边境,立刻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不知不觉间,他身边的士卒只剩下三万上下,这些都是最为亲信的存在。其他地方估计也会有那么几万大军还能听从他的命令,但却进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军政府实际控制的地盘,也只剩下了九江郡当地,政府内部的官员是否和他一条心,也不得而知。
“为什么,会这样?”吕布颓然的坐在寿春城的府衙里面,整个人如同老了十岁。徐州直接独立,他的家人肯定也落入了暴民之手,生死未卜。
偌大的势力骤然消失不见,在九江以外的那些属下只怕也是凶多吉少!说难听点,除了寿春周围几个县,南部似乎都已经不听他的命令!
“很简单,从一开始你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就错了!”杨浪出现在他的面前,缓缓说道。
第169章 登陆番禺港
“你们已经计算好了一切,是吗?”吕布有点颓然的看着眼前这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