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控制好工会,那么就相当于工会帮助我们,管理好了那些底层的工人们。反过来,没有这个机构在,那么就更容易被世家的间谍渗透和煽动,这样对我们反而不利!”李煜肯定的说道。

“那好,我会安排下去!”林铭点了点头,应承了下来。

如此工业区这边,还有工会的事情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了。李煜在这里呆了几乎五天的时间,积压下来了不少的工作。

回到桃源镇的时候,时间已然进入了181年的5月份。对于李煜的不告而别,袁涣自然提出了最大的抗议。

程昱和陈瑀两人没有明说,但也没有帮李煜说句好话,显然心中也差不多是这个想法。这搞得李煜再三保证,并且迅速埋首于案牍之中,这才摆脱了袁涣的纠缠。

第125章 悄然的变化

181年,大汉和以前一样,天灾**不断。

农历四月,交州梁龙再次反叛,但迅速被新任命的交州刺史朱儁平定,之后朱儁被调入中枢,任谏议大夫;农历六月,天降雨夹雹,冰雹有鸡蛋大,今年的粮食也因此减产。

好在从179年就反叛的板楯蛮,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迅速被朝廷大军压制在巴郡。原本隐隐已经有糜烂益州的叛乱,已经开始进入尾声。

刘宏的善意还是得到了世家的原谅,或者说世家们也认为让板楯蛮反叛下去,对他们已经没什么好处了。

到了秋季,自治区第二次丰收。雨夹雹并未影响到吴越之地,也未对粮食造成减产。

水稻获得了大丰收,只可惜里面养着的鱼苗还没有完全长成,也不是说不能吃,但还没有必要。按照新的办法管理之后,或许是种子的品质不错,熟田亩产五石以上;那些刚开辟出来的新田,也有三石以上,更别说明年这些鱼苗长成,又将有一笔额外收入。

高产作物自不必说,今年收获的三种高产作物,若纯粹拿来吃的话,甚至足够自治区所有百姓吃上两年。不过为了做到利益最大化,番薯最终想办法制作成粉丝,而马铃薯也作为菜肴开始分散出售,玉米更是用来磨成玉米面,或者和番薯一样,用来酿酒。

番薯酒的口感很不错,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技术,也进行初步蒸馏,不过却是入口绵柔甘甜,度数也不高,是故男女皆宜。

玉米酒则不同,适当蒸馏之后把度数控制在25…40度之间。酿造出来的玉米酒甘甜浓烈,酒味醇香,是真正的男儿酒。

第一批极品玉米酒酿造出来后,李煜作为福利,难得给军中将士每人一坛。只是表示他们只能轮流喝,免得一起喝了之后醉酒误事。

典韦当时就反驳了:“些许酒水哪能误事?就算喝上十坛也不会会醉!”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黄盖、关羽、黄忠和李文等人的赞成,杨浪这个不喝酒的家伙姑且不说,祖茂和祖郎虽然没说什么,似乎也是很认可典韦的话。

结果李煜就让典韦先喝了再说,后者自然无所谓,拍开封泥揭开红布,顿时一股浓烈的酒香弥漫开来,周围这群酒鬼,顿时都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就连杨浪也不例外。

“好酒!”典韦护犊子一样把酒坛子抱在就怀里,大笑一声,直接就抬起来开灌。结果喝了两口顿时是被辣的有点措手不及,呛了半天才缓过气来。

“主公,这酒好辣,但却是好酒,极品好酒!”典韦大笑,或许是酒气上来了,此刻的他一张黑脸上,居然也透出了点红色来。

“这酒醇,也正因为这样容易喝醉。一坛下来很少有没有醉倒的,至少现阶段来说是这样,所以为了省得你们醉酒误事,就只给你们一坛,以后休沐的时候,想要喝再去买就是了!今年大丰收,番薯酒和玉米酒酿了不少,所以酒水就不再限制购买了!”李煜郑重的宣布到,这个结果自然也得到了这帮酒鬼们的一致叫好。

“只是喝了这酒,只怕以前的那些酒都喝不下了……”典韦突然感慨了句。

“扣除番薯酒和玉米酒,用稻米、高粱和粟米酿造的粮食酒也会少量供应,也和这玉米酒这般浓烈,你就放心喝便是!”李煜闻言打趣道。

“老典我还真的要去买来尝尝!”典韦大笑,其他几人也是有些意向。

在自治区之外,世家封锁高产作物的输出,甚至不断宣传这三种作物有毒的虚假情报。当然其实谁都知道,虚假消息到底是虚假消息。不过他们需要的是在这三年内封锁住就好!

只是吴越地区,三种高产作物根本欺骗不了百姓。这三种作物对土地的要求不大,关键是产量高,而且还能有各种用途,以至于不少自耕农,甚至是山民都有开始弄到种子耕种。去年只是少量种植,今年已经开始大范围种植,并且获得了丰收。

奈何没有粗加工和深加工的技术,试图用番薯和玉米酿酒,口感又没办法和自治区酿造出来的相媲美。最后甚至番薯酒和玉米酒都成为类似饮料一样的东西,但好歹能卖出去。

今年的收获丰盛,扣除留下来吃的部分,还有兑换成稻米或者粟米的部分,剩下的拿出去卖了不少的钱。其他地方不收购,但自治区收购,只是价格不高。对于百姓来说,缴纳了赋税之后剩下的,都是他们的纯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哪里还敢嫌弃价格低?

有了钱,自然是在自治区里面逛了逛,发现启蒙三件套非常便宜,据说一次购买还能进行为期三天,每天三小时左右的拼音培训。

百姓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或许买一套的钱有点高了,不过他们几个乡亲筹钱买一套,然后推选一个人去学习,最后再回来教给大家便是。如此买一套就能好几个人收益,分摊下来又不需要多少钱。

购买者家中大多都有儿女,舍得买书自然是为了让儿女有机会读书。参加培训的人这三天基本上都是睡大通铺,学习以外的时间甚至找点扛货的活计来做做,赚点外快什么的。

参加完培训之后,靠着拼音这书本上的字也大概能通读了。回去之后找根树枝在地面上,或者找个沙盘边读边写,至于什么意思以后再慢慢理解。

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字大多都是简体字,长期练习下来,以后就会逐渐习惯自治区的这个标准。久而久之,要练回繁体字就没那么容易了,若简体字不被大汉所接受,那么这些长期读自治区出版书籍的学生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在自治区里面出仕!

或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繁体字。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他们才高八斗又如何?这世道,到底还是拼爹看家世的时代!

不管如何,今年吴越的百姓,甚至不少世家依靠这高产作物都赚了不少。对自治区自然也有了些好感,甚至已经开始有些小世家找到了李煜,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和结交的意向。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朱治的姐夫施崇,他来拜访李煜主要还是朱治的引荐,否则岂能随便一个人就能见到他?施崇的妻子刚刚有了身孕,即将初为人父,他自然是容光焕发。

李煜却是发现,施崇的脸色有点苍白,应该是身体方面不是很好。离别的时候也不免提醒他好好保重身体,要知道历史上就是由于他的早早故去,所以朱治才会收养他的儿子施然作为养子,这才有了以后的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

第一轮的棉花开始收获,在去籽之后,通过纺纱机迅速纺成棉线和面纱,然后通过飞梭织布机,源源不断的纺织出棉布,并送到染坊里面印染成各种花色进行出售。

不过按照李煜的意思,对外销售价格定得很高,这还未必有货!作为福利,所有军人都分到了两套御寒用的棉衣,两套秋季作训薄棉衣。这种布料更结实,手感更绵软光滑,而且更吸汗,深受士卒们的欢迎,就算在关羽等人也不例外。

御寒用的棉衣,没有了羽绒服那种臃肿,却依然非常的温暖。只是目前不过是秋季,所以还没有穿的必要。可惜的是这玩意还没办法全面推广,毕竟目前棉花产量太低,以至于御寒用棉衣的价格偏高,比羽绒服还贵了许多。

今年的棉花,基本上也就足够官府的官吏,学院的学生,还有上万士卒们的衣服。市场上甚至都没有哪怕一匹布料出售,让一般的百姓只能眼馋了。

感受到了棉花的好处之后,李煜大手一挥,扩大了明年的棉花种植范围。承包了农田的百姓在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之后,对这种新颖的作物也是欢迎至极。

与此同时,随着造纸厂在各地陆续建立起来,大量的草纸、两家的宣纸开始流入市场。

李煜在这方面完全没有走精品路线,完全是薄利多销。廉价的纸张关系到他后续的政策,所以容不得他吝啬。甚至于只要不亏本,半卖半送都无所谓!

如吴郡顾氏和徐州糜氏,由于和李煜开展了合作,今年自然也是赚得盘满钵满。再加上他们已经再次确认了高产作物的产量,经过家族内部的协商,最终决定逐渐从粮食产业上放手,开始投入到工业和商业上面。

主营还是造纸、木制家具、糖加工和酿酒等……徐州这里就有甘蔗出产,只是种植量稀少,今年度糜竺决定,把四成的田地用来种植甘蔗,其他六成全部改种水稻,下面的佃户也不敢有意见。

一则是糜竺的名声很好,佃户都信服他;二则他已经把自治区里面的水稻收成情况,详细告诉给了所有佃户,出于对他的相信,佃户决定先种上一年看看!

吴郡顾氏则主要经营磨坊和造纸,粮食加工业也开始涉及。依靠蔡邕的这条线,他们买到了不少粮食方面的加工技术,主要面对扬州地区进行收购和加工,最后出售。

两家已经从传统的粮食贸易,转向轻工业。时间还不长,不过随着赚到的利润增加,再加上粮食价格的暴跌,大规模投入到轻工业之中也就理所当然了。久而久之,两家或许会成为大汉最早进入资产阶级的存在。

甚至于考虑到黄巾起义后,或许压制不了高产作物的传播,几个传统的老世家,也开始转向轻工业。不能说立刻转移,却加大了这方面的比例。

他们开始钻研,钻研自治区泄露出去的所谓罗马共和制和资本主义思想。其中罗马共和制显然很符合他们的利益需要,偶然在雒阳聚了聚,提出要不要搞这个?

只可惜袁阀箭在弦上,投入了那么多,如何能够罢手?只是心里也清楚,就算改朝换代,只怕也会直接进入共和制,想要当独揽大权的皇帝,怕是不行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袁阀就有点恨起了李煜……

第126章 瘟疫大爆发

时间一nn的过去,李煜刻意低调的进行发展,是故也没什么大事发生。日子就这样平平稳稳的过着,进入了公元182年。

年初,其实按照农历计算此刻依然算是辛酉年12月初,怀孕了38周之后,卞玲珑终于是到了临盆的日子。为了这天,李煜几乎是在181年11月就开始准备各种东西。

比如干净的床单和被子,消毒用的酒精,还有婴儿的纸尿布,这时代这个也算黑科技。不过在知道用途之后,卞玲珑却是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管它是怎么来的,关键这是丈夫为她即将诞下的孩子准备的,这就足够了!

“这种程度的奢华,只怕陛下都没有资格享受……”这是林铭的评价,他偶然看到了李煜准备的这些纸尿布,当知道是一次性对之后,不免感慨道。

这纸张的质量非常绵软,摸起来也非常舒服。只可惜吸水性和扩散性太强,不适合用来写字。但那么高级的纸张,用来给婴儿****股,而且还是一次性的,就显得太奢侈了n。

也就是如今廉价的纸张已经出现,否则的话他断然会严厉批评一番。

“多大的人了还包这玩意?再说我若是进贡一批,你觉得我这是该赏还是该罚?”李煜笑着反驳道。

林铭顿时就无语了,感慨:这人长大了,有些东西果然是一去不复返了。当然,这是李煜看着他那复杂的表情,脑补的结果……

接生婆子也准备妥当,都是四邻八里经验最丰富的,至少有接生五次以上经验才算入围,之后还要考虑接生的成功率,还有接生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应对处理,合格才录用。

如此选定了三人,贴身伺候着,直至临盆的那天。

李伶和谢环自然看在眼里,心里有n不是滋味。李煜什么都好,就是视线都在卞玲珑身上,以至于根本看不到她们两个。

不同的是李伶已经看开了,如今她就是李煜的妹妹,她很享受有两个哥哥呵护的日子。

谢环则是若有若无的看向杨浪,两人的关系如今有n近,再加上杨浪的出身和他那不自觉间散发出来的忧郁气质,已经开始引起了她的注意。

你能像姐夫一样呵护我吗?她此刻的眼神里面,就带着这样的询问。

杨浪显然也在留意着周围的一切,包括谢环那幽怨的眼神。好在他的情商没有问题,迟疑了瞬间后,微笑着n了n头。这也让后者,此刻的心情好了不少。

在万众瞩目下,卞玲珑为李煜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这是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娃儿,虽然有n像褪了毛的猴子,不过却让李煜感觉到种血脉相连的感觉。

伴随着一股惊天动地的哭声,接生婆子们开始用温水为他清洗,甚至生疏的给他包上了。还有两个负责照顾卞玲珑,用干布为她擦干净身体,清理下半身,处理胎盘……

前后花费了半个小时,李煜这才有机会抱一抱他的嫡长子。

“孩子可取了名字?”林铭上前道贺,顺便问上一句。

“早想好了!他叫李昊,哈哈,这个名字霸气吧!”李煜大笑着说道。

“名字的确霸气,但是不是有n大不敬了?”林铭顿时满头黑线,李煜什么尿性他清楚,无非是昊字拆开,意指‘日天’罢了。

也不想想,当今陛下可是自称天子,你把别人的老子给……你让别人怎么想?

“昊是无限广阔的意思,要想歪了那是你的事情,老子可没有承认过!李某就是想让昊儿他,有个比他老子更广阔的未来罢了!”李煜逗弄着小李昊说道。

今天的李煜有n失态,不奇怪,毕竟刚刚当了爹。

“好吧,就当做是这样吧……”林铭知道和一个不正常的人谈话很辛苦,索性不说。

和李煜不同,大汉皇帝刘宏的日子却不是那么好过。

这不正月才好不容易大赦天下,结果二月就爆发了瘟疫,范围不断扩大。其直接后果就是受灾区最严重的地方,扣除县城还有活人,几乎十里八里都看不到个活人。

从巴蜀之地开始泛滥,然后波及到江夏等地,甚至有朝着吴越之地扩散的可能性。

这个时代还没有防止瘟疫的药物,对瘟疫是什么也没有概念。普遍认为这是上天的惩罚,主要是朝中有奸佞,或者是君王失职。

如此矛头自然指向了刘宏,反而是放任那些或许已经感染了瘟疫的百姓,继续游荡。然后把瘟疫继续朝着别的地方扩散出去。

终于,瘟疫出现在了豫章,扬州刺史把这件事情作为紧急情况处理。同时派人告诉所有郡的太守,务必要把瘟疫留在豫章,否则的话若扩张,首先拿豫章郡的太守算账,瘟疫爆发地的郡守也要承担责任。

这个消息送到李煜手中的时候,瘟疫已经开始在豫章郡内泛滥。谁也不知道这玩意到底是怎么传播开来的,只知道它正在朝着周围扩散开去。

有病人死了,然后更多人感染上了瘟疫,最后郡守甚至把一个村,甚至一个乡的百姓全部杀死,这才稍微控制了一下。只是士卒根本没有防疫的知识,在和死者接触的情况下,很容易也会感染上瘟疫,最后又带动了瘟疫的扩散。

“瘟疫,该死的!豫章爆发了问题,距离我们这里不足百里!瘟疫随时有可能扩散到我们这里,怎么办!”大概是到了四月份,李煜正在为今年似乎有n旱过头了烦恼,却不想林铭却是火急火燎的跑过来对他说道。

“急什么?我记得刚刚才把瘟疫防护知识手册,送到印刷局那里。这笔钱政府出,务必要每个百姓,甚至是山民都要人手一本!只要注意好,瘟疫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已经染上瘟疫的患者,如何处理才是关键!不过一般的药物,已经交给医院了!”李煜回道。

“你已经安排妥当了?要知道,那可是瘟疫啊!”林铭怎么都不敢相信,也想不透为什么李煜可以那么轻松,难道瘟疫变得不再可怕了?

“现在要担心的问题,是水源不足,开春之后雨水稀少,今年只怕会减产。不想的话最好快n把水利建设起来……另外还有一n,这防疫手册,适合献上否?”李煜看向林铭。

“交给杨浪处理,他懂!”林铭想了想回道。

“给!你懂的!”李煜随即就拿出一本小册子,大概五十多页这样,丢给了杨浪。

杨浪接住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瘟疫的产生和防治手册》。

名字很长,却是一目了然,尤其是这本书的内容,让他好奇心迅速膨胀。索性翻开看了看,才发现原来瘟疫居然是这样来的,只是李煜怎么知道这些的?

“算了,我想办法处理……”杨浪挠了挠头,最后就离开了。

许久没有联络杨家的死士,过程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两天后终于对方找上门来,杨浪把东西交给了对方,表示这或许能够帮助老大人更进一步。只是对整体的策略,或许有一定的影响,让他考虑清楚再用。

所谓的大局,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宏。这次瘟疫,刘宏并未下罪己诏,换言之是打算死扛到底。世家们也在一步步紧逼,只是效果不佳。

继续熬下去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世家没有那么傻,显然会在这方面放过刘宏。反正可以拿来用的炮弹一大堆,不缺这一发!

三天后,杨赐就收到了来自死士,或者来自杨浪送来的手册。杨浪早些时候,就表示要和杨家断绝关系,这次把东西送过来,的确值得怀疑。

仔细看了看,发现里面大多都是错字,不过好歹可以通读。不过既然是错字,那么肯定不是杨浪偷偷抄写的结果,而是直接把原本的手册给送了过来。

这件事情,墨门和李煜,只怕也是知道的。或者说,故意借助了他的手。

“他说了什么没有?”杨赐看向那死士。

“浪少爷说了,这件事情对老大人有好处,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计划。是否要用,取决于老大人!”死士不敢隐瞒,据实回道。

“哈哈哈,看来这李家出了个不错的人才啊!这是打算韬光养晦吗?如此杨某就谢过这份大礼了!”杨赐闻言大笑,进一步通读并背下手册,将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