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侄此话可有什么含义?”杨赐此刻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起来。
“这次北上,李煜已经把高产作物在中原地区推广了出去。如今豫州、南阳和司隶地区只怕很快就会大量种子高产作物,世家门阀对这三种作物的封锁,只怕已经失败。
粮食价格会大量下跌,传统的粮商已经赚不到钱。百姓甚至是那些佃户手里,只怕也会有更多的余钱。
到时候,他们也需要给自己盖新房子,这就需要砖石和水泥;他们需要添置家具,这样就需要木材和木匠;甚至他们想要启蒙,自治区推出的《启蒙丛书》就有市场,甚至会带动纸张的市场和雕版印刷市场。
高产作物出场,也会带动磨坊业和粮食加工业的繁荣。如今趁着这些还未见端倪,杨氏若出面,则可迅速抢占市场,甚至垄断某一行业的市场。若继续以传统粮食行业来经营,只怕以后发给族人月例的钱,都不够了!”杨浪劝道。
没有哪个世家能够离开钱,没有钱就会失去很大一批族人的人心。族人团结起来,目的就是通过资源集中的方式,培养几个精英族人。当这些族人出仕之后,又通过官方的渠道,来反馈到族人身上。
但本质上,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没钱就给不了族人月例,给不了月例,族人就有可能会为了生活不得不贪。一旦被揭发出来,被革职姑且不说,对家族的名声也有打击。
真正的世家子弟不必贪污,主要就是家族就是他们最大的后盾。若家族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来源,别的不说,日常的交际交流所需要开销的钱财就不在少数。缺乏了人脉,那么家族也就失去了大量重要的盟友,如此就很容易遭到别人狙击。
以前农田产出不足,粮食能够卖出大价钱,甚至能成为官员的俸禄。再加上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导致粮食价格进一步提升,这才让世家大族的日子很好过。
只是若高产作物横行,那么粮食的价格必然暴跌。到时候这些世家大族,还能维持那么风光的日子?别的不说,难道他们还有钱,招募那么多私兵了?!
没有了私兵,在即将到来的动乱时代,只怕会有更多的世家,会湮灭在历史之中。
杨浪所言,就是让杨赐趁这个情况还没有出现,让杨阀逐渐朝着商业方面转变,不能继续依靠土地来供血了,至少不能成为主要供血源。
“那以贤侄看来,什么行业比较妥当一些?”杨赐沉默了半响,却是笑眯眯的问道。
这一刻,他的确是被说服了。作为杨阀的当代家主,他必须要有所决断才行……
第31章 进一步说服
探讨进行了大概两个时辰左右,杨赐本来年纪就有点大,连续做两小时那是受罪。
但是为了家族的发展和繁荣,他必须要坐下去,否则的话心中的忧虑就放不下来。最后探讨好,确定杨氏主要垄断关中地区酿酒和棉花种植加工业后,才算松了口气。
关中地区土地干旱,不太适合种植粮食。不过却有种植高粱和麦子的习惯。这是酿造啤酒和粮酒的原材料,更别说还有玉米这种适合酿造包谷酒的材料。
杨赐已经决定,大量发展酿酒业,尤其是高度酒方面,垄断整个关中的酒类市场;至于家族另外发展的行业,便是李煜弄来的美洲棉花,这种棉花纤维长更适合纺织,关键是杨浪还给他弄来了棉纺方面的技术。
杨赐却不知道,这是李煜暗示的结果。本来后世棉花的主要产地便是关中地区,当然年山东等地也有,主要是在北纬18…46度之间。关键还是杨家和自治区已经初步达成了友谊,以后陆续在杨家这里采购棉布或者棉花,也比在南方自己种植方便一些。
这个运输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否则的话成本难免还是会高出一些。而趁机推广棉花也是李煜的一步棋,若是能够让中原地区到处都种植棉花,到时候棉布还少了?棉布多了,这价钱难道还能高了?
长此以往,百姓至少也能每年买上一件棉袄,冬天就暖和了。又有火炕,消耗的柴火就少了,到时候那些比较殷实的家庭,就有更多的资金买书了。冬季漫长,最适合在家里读书写字,久而久之民间说不得自发的就能完成启蒙教育。
别的不说,只要识字率达到民国年间的程度,那么李煜就有把握发动革命。
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大量穿着了棉衣的军队,抗寒性也能有所提升,甚至能够在冬季发动突袭。关键是冬季救援能力下降,前线城池压力会有所提升,但这是相对而言。
在其他产业方面,杨赐也打算涉及,比如粮食加工业或者冶金业。人心是贪婪而不知足的,既然打算开始转行,那么就想要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样家族的产业会变得非常凌乱,而且也很容易被人狙击。到时候产业分散,顾此失彼,最后只怕会落得满盘皆输。经商不同种地,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很容易吃亏!”杨浪却是反对杨赐那么做,并告诉了他一些简单的狙击办法。
杨赐这才恍然,顿时无奈的点了点头,承认在这方面他经验不足。没有谁是傻瓜,但没接触过难免会有经验不足的毛病。要说,只能说经商和种地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后者只需要种出来就好,前者就算进了货,也要想办法如何把利润最大化。当然也可以贱价卖出去,只是看着别人赚40%以上的利润,自己只赚了10%的利润不到,久而久之,只安排他这个族长的身份都会不保。
“只是这种事情,家族只怕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以前倒是有些商会投在杨阀门下,但到底是外人,而且以前什么情况贤侄你也知道……不若,贤侄回来如何?老朽可以做主,把族长的位置让给贤侄!”杨赐仔细考虑了一番,最后做出了决定。
本来打算让给儿子杨彪,但如今家族在转型的关头,当以家族利益为重。
否则杨彪的官职当得再大,也只是在官方给家族好处。但若是家族的经济断掉了,那么别说杨彪的官路能走多远,就如同杨浪所言,只怕家族那些核心子弟的月例都成问题!
说真的,杨赐其实更倾向于进一步封杀那三种高产作物。毕竟能坐在家里数钱,谁会愿意为了几分钱出去忙碌?更别说,如今一个两个都故作高雅,耻笑那些满身铜臭的存在,然而若是粮食价格暴跌,也不知道谁还能够坐得住?
说到底,那些自诩耕读传家,耻笑商人的世家子弟,不过都是一群伪君子……
“家族没有人才,别人也没有人才,花心思培养起来便是。趁着这几年粮食价格还没有暴跌,我们还不怕失败,关键是不会失败。
多样化的经营其实也有多样化的好处,虽然容易找到堵截,不过也有更多的后路可以走。不过若是专一的话,最好做到垄断。
比如把华夏的棉纺织业,甚至是棉花的收购都给垄断起来,这样就算别人要出招,我们也好正面去应对,免得被打个措手不及。
归纳起来,就是聪明人玩多样化经营,但懒人最适合的还是垄断经营!”杨浪回道。
的确,大家都是同一个,就算别的门阀看到了这暴利也加入到商业之中,大家经验都不足,这样应对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关键若是垄断某一项,那么就比较容易应付别人的袭击,关键还是不会抢到太多的蛋糕,大家可以划分好利益范围。
杨赐很自然就想到了垄断的好处,这自然而然的就想到早些时候杨浪说过的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包括了背后的共和制和选举制度。
他很想继续谈谈,但时间有点长。坐了两个时辰,这腰酸背痛腿抽筋的。还好如今家中已经换了椅子,若是以前只能正坐的话,只怕一小时双脚也差不多瘫掉了。
“吃点晚饭吧,之后再谈!”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杨赐这才招呼下人准备晚宴。
“善!”长者发话,杨浪当然不好拒绝,再说他来这里还有别的目的。
晚饭还是非常丰富的,只是有道鱼脍杨浪却不好下筷,这让杨赐很是奇怪。本来以为是杨浪不喜欢吃,询问才知道原来在吴越地区,不少吃了河鱼鱼脍的人,肚子里面居然都会有寄生虫,甚至不少村子因此灭绝。他在那里看多了,对鱼脍也是敬谢不敏。
杨赐顿时也没什么胃口,好在杨浪及时补充:“其实只要清洗好鱼肉,并且用烈酒进行腌制处理好,那么还是没什么危险的。若叔父担心寄生虫的问题,侄儿这里还有一贴《漆叶青黏散》药方,不仅可以去除体内寄生虫,还能强身健体,说不得叔父还能长命百岁!”
杨赐今年已经将近六十七岁,身体已经有点不行,闻言顿时双眼一亮。
其实漆叶青黏散很早以前就有流出,不过大多世家不是很相信这个配方,是故不敢轻易服用。不过既然是杨浪推荐,关键这段时间杨浪还需要通过他的手,推动杨家转型这点,那么他自然是希望自己长命百岁的。
杨浪的想法,杨赐这个长者何尝不清楚?不过杨浪所言的确关系杨家的发展,所以作为家主的他,也必须要慎重考虑而已!
“所以说共和制是什么情况?”饭后,杨赐终于是进入了正题。
在吃饭的时候,他就趁机进行思考杨浪的来意,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他在推销共和制。
商人的地位的确不高,尤其是以现在这种制度下进行的话,商人的限制很大,关键是从土地转向商业之后,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制度,只要制度不改变,那么商人的地位就得不到改变。
就算垄断了某个行业也没用,朝廷一句话就能干预和插手,甚至收回去专营,所以世家更倾向于种地,毕竟已经买下来的土地,朝廷没办法收回去。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改制是必然的结果,那么资本主义就必然要提上议程。杨浪这次回来,给了那么多的技术进行诱。惑,无非是希望杨家支持走共和制和资本主义罢了!
所以支不支持姑且不说,首先杨赐的确想要听听,杨浪打算怎么说!
“叔父,每次想要改变利益分配都要来一次改朝换代,难道不觉得麻烦,而且这个布局过程太慢了点吗?”杨浪直言不讳的说道。
“你们都下去!”杨赐沉默,然后对近侧说道。哪怕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些话也不是他们可以听的。待到所有人都离开,这才缓缓看向杨浪,开口说道:“继续!”
“先不说封建制度,开国那几年皇帝说一不二,我们必须要妥协。只说若是哪个陛下犯横,直接把某个暴利的行业收归皇家经营,对谁都不是好事!这个状态一天不解决,那么谁也没办法安心经商,可若是纯粹种地卖粮,利润又低的可以。
关键头上总有一个人在上面发号施令什么的,难道各大门阀就愿意,就为了以后轮流坐庄?既然如此,侄儿就想了,还不如直接改为共和制,确定执政年限,如此各个家族门阀都有机会上位,下来的也不至于需要担心被上一任追杀到底,不管对谁都有莫大的好处。
尤其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之后,不管是哪个人上台,最后在后面掌管国会的,依然是我们这些垄断资本家,是故不管如何,我们家族的利益都不会受到损害!甚至还能进一步扩大。叔父,这个世界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多了,不要只看着中原那么点地方啊!”杨浪缓缓劝说道。
“华夏的外面,是什么?”杨赐更好奇这个,他可不认为杨浪会随意提这个。
华夏之外有什么?杨浪直接就在胸前,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递给了杨赐!后者也有点眼光,很快就看出了华夏所在,然后看到了上面标注的各国疆域图标。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华夏并不孤独!也不是是唯一!
“这地图从何而来?”杨赐自然要追根究底。
“哪里来的不重要,侄儿只想问,叔父您信不信?”杨浪没有证明回答,毕竟这些都是未得到证实的。
“不信,但也容不得老朽不信!”杨赐叹了口气,把地图递了回去。这玩意有魔性,留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入魔了。
“侄儿认为,世界既然那么大,那么我华夏是不是不要再继续顶着碗里那么点菜了?早日进入共和制,大家把这个世界瓜分了,那才是正理!”杨浪当即劝说道。
“这个,我需要好好考虑考虑……”杨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第32章 事了返乡去
杨浪这一晚对杨赐说了很多,尤其是怂恿杨赐在百官之上设置一个国会,并订立宪法的这个概念,约束君王的行为。
这个行动可以是在袁阀上位之后搞,也可以是在现在就搞,不管如何对大家都有好处。
自古以来,孟子就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对于世家来说这其实还有另一层意义:没有到达那个程度之前,那么就以自己家族利益为基础进行发展;但家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那么就要上位当皇帝的了。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莫过于此。锋芒过露的世家,最后总是不知不觉就被其他世家推上位,东汉的袁阀,魏晋时代的司马阀都是如此。
换言之在华夏,扣除少数朝代的特殊情况,皇帝基本上都是被迫去当的。诚然当皇帝可以获得更大的权柄,但若是阻止不了世家的发展,那么最终也会落得改朝换代,被新上任的皇帝追杀的下场。
是故每代皇帝,都如同报复性一样,不断的针对世家(唐明)。又或者试着如何和世家和平共处,大家相安无事(晋宋)。都说二十四史是二十四家史,何尝不是这二十四的世家的抗战史?君权赢了,国家延长十年二十年;臣权赢了,国家寿命缩短十年二十年。
老牌世家们最懂得深藏锋芒,就算陇西李氏,弘农杨氏都有族人当过皇帝,却在认可皇帝的族人身份同时,也在不断与之作对,家族传承才可以得到保全罢了。
那么不妨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比如说一开始就限制君王,让他成为一个吉祥物。名义上统御天下,实际上天下却由世家门阀来共同治理。这样是不是,就能规避不少的风险。
杨浪的意思就是逐渐内阁,由地方县城全部有产者,共同投票,选出一个议员进入国会。君王要制定什么政策,订立什么法律,所有议员都需要进行表决,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员同意,政策才能施行。
不得不说,杨赐的确是被说动了。按照这个逻辑,君主也不能肆意妄为,看到某个产业比较赚钱,就要收为国有或者皇室专营。说不得,甚至皇室本身也是垄断资本主义,也垄断了某种产业。
但不管如何大家把蛋糕分好了,一则可以避免新的竞争者,二则也能避免谁锋芒过露被推上高位。大家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证,关键风险可以得到规避。尤其重要的是,杨赐必须要承认,若粮食价格暴跌,家族必须要另外寻找出路,否则经济会制约家族的发展。
杨赐表示需要考虑考虑,实际上这就意味着他已经被说动。杨浪不会多废话,继续说下去说不定反而适得其反。
在杨府休息了一天,他便是回到了军营之中,先李煜汇报了在杨府的情况。对于结果而言,李煜觉得已经非常不错。毕竟观念不可能转变得那么快,再则杨赐虽然是族长,但本身也不能真正代表整个弘农杨氏,是故和族人商量商量,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对了!他还问了属下,主公要不要答应与杨氏联姻的事情……”杨浪旧事重提,显然也是在杨府的时候,被杨赐唠叨得厉害。
“联姻就算了,且不说一南一北双方联姻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只说我的爱情观不太一样,只要真正让我心动的女人,双方之间有了爱情,这样我才会有成亲的想法。
更别说卞玲珑待我不薄,我也不能辜负了她。再则也不好让堂堂弘农杨氏的嫡女,来给我当个侍妾对吧?”李煜摇了摇头回道。
“这是主公您的决定,属下话已经传达,任务已经完成。”杨浪却是推得一干二净。
其实李煜不知道的是,杨赐当时还有一个任务下达给杨浪。主要是杨阀的人已经探听到,李煜的妻子卞玲珑认了个干妹妹叫做谢环,与杨浪关系不错。是故若无法促成李煜和杨氏的联姻,那么就让杨浪抓紧时间把谢环拿下,如此双方依然有一层联姻关系在。
双方本来已经有点感情,杨浪说真的还真不希望这感情背后,带上家族的利益。不过只怕就算日后他们两人是因为感情走到了一起,别人也只会认为这是一场联姻吧?
“好了,在雒阳的事情也差不多了。通告全军,明天开拔,返回自治区!”李煜也懒得继续就这件事情说下去,直接下达了军令。
“那么快就回去了?不在雒阳走动走动?”杨浪很是疑惑,要知道这雒阳可是世家门阀聚集的地方,谁来到这里不逗留几天,去各大门阀那里走动走动。
“他们也不会待见我,去了也是白去。更别说早些时候还把袁阀的府邸给炸了,说不得别人还在想办法暗害我,留下来给他们下手的机会不成?关键是老子头里有事,没时间继续在这里浪费时间!”李煜笑了笑,把刘宏的诏书给拿了出来。
杨浪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刘宏怎么回事,一口气就把十多个县城给送到了自治区的麾下,关键他看过地图,武夷山和仙霞岭一带偌大的范围,几乎相当于也附送了。
关键是,官职居然也提升了。自治区相当于提升到了郡级,换言之以后李煜就是郡守,不过感觉就统治范围而言,已经不下于州牧;武职也提升,官至建威将军,这可不是什么杂号将军,货真价实的大汉常设军职。
下辖五个杂号将军,偏将裨将校尉若干,显然他们升迁也是必然。
袁涣被升为郡丞,显然还是为了牵制和限制李煜;另外还有安排个名为荀衍的,担任长史职位,却是相当于顶了程昱的官职。
杨浪不知道荀衍是谁,但基本上可以肯定应该是来自颍川荀氏的族人。如此才华而言,应该不会差,就是不知道能力如何。
另外还有那么几个沙子,主要就是这十个县的县令,李煜不能免除。县丞以下他可以任免,但县令必须要留下来。或许是作为制约,果然刘宏不会让李煜那么轻易扩张势力。
好处就是武将方面,刘宏没有安排沙子进来。想来也知道,就算进来,只怕也会被彻底架空,是故也就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军队允许提升到五万人,但还是没有旨意不得离开自治区范围内,否则形同造反。后面这条其实有没有没有意义,李煜没事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