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丽斯胡搞,得等她怀孕了,才允许继续和费丽斯那啥……
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美双岛
9月份,在离开格林纳达后,亚美利哥的船队沿着向风群岛北上,在巴布达岛向西,不久到达哥伦布记载的巴哈马群。
而后的航行就比较顺利了,因为,北美东海岸有墨西哥湾暖流,推着船队一路向北。到11月底,船队已经抵达纽约长岛。而后,亚美利哥继续指挥船队向东北,很快就发现了南塔克特岛和马萨葡萄园岛。
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马林给出了纽约的纬度北纬40度43分,经度也给出了大概值。
没给出精确经度,是因为马林没有按照格林威治为0度的计算方法,但也给出了大概距离。
而纽约是在海边的,马林还画出了纽约长岛的轮廓图。所以,亚美利哥很轻松地,就抵达了纽约长岛。然后,继续向东北,很快抵达了马萨葡萄园岛和南塔克特岛。
抵达两个小岛后,亚美利哥并没有贸然登陆。因为马林曾提到过,北荒大陆(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比较凶猛。之前,他在格林纳达,也见识过了印第安人凶猛的一面。比如,若是阿拉瓦克人战败的话,他们的男人都会被入侵的加勒比人杀死,甚至,被当做食物给吃了。
所以,亚美利哥也担心两个小岛上有吃人的印第安人。要是贸然进入丛林,很容易被对方杀死。
因此,亚美利哥先带着船队,去陆地那边的淡水河口补给了下淡水。然后,回来绕着两个小岛开始转圈。转圈的同时,亚美利哥开始用望远镜观测两个小岛。
几天后,亚美利哥终于确定南塔克特岛因为离陆地较远,并没有印第安人入住。因为,印第安人使用的是独木舟,只能登上靠近陆地的一些岛屿。
马萨葡萄园岛则因为离陆地更近,岛上是有印第安人活动的痕迹的。只不过,亚美利哥发现,马萨葡萄园岛只有北边的一处海湾上,有一排茅草屋。但是,茅草屋里并没有人。
因此,亚美利哥断定,这是印第安渔民一处季节性的居住地。大概,在春夏捕鱼繁盛的季节,大陆上会有渔民登岛,以此为捕鱼的港湾和基地。而现在是11月底,已是冬天了,那些渔民大概都回到陆地上过冬了。
做出判断后,亚美利哥小心翼翼地带着30名战斗力较强的水手,穿上铠甲,登上了马萨葡萄园岛。
经过一天多的搜索,果然没有发现别的印第安村落。当然,他们只搜索了岛屿北边的地区。毕竟,他们没有带马匹。
然后,亚美利哥又带人去南塔克特岛上搜索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人类活动的痕迹。而且,南塔克特岛北边,有一处非常好的港湾,适合作为港口。这个港口,因为是半封闭的,所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避风港湾。
而且,亚美利哥认为,这个岛屿岛上没有印第安人的干扰,更加适合作为殖民的前沿基地。而马萨葡萄园岛,因为离大陆太近,印第安人即使乘坐独木舟,也很容易杀到岛上。
不但如此,南塔克特岛也足够大,岛上的动植物资源也很多,完全足够维持很多人的生活。而在船队绕着小岛巡航的时候,亚美利哥也发现,岛屿四周海域,各种鱼类频繁跃出海面。很显然,这里的渔业资源很丰富。
另外,岛上有淡水资源。在登岛考察的时候,亚美利哥就发现,岛上西半部地区,淡水资源丰富,而且,地形平坦,很适合开垦为农场。而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一点,但用来开辟为牧场也是没啥问题的。
当然,在开垦之前,岛上到处都生长着参天大树,还有不少是适合造船用的橡树。还有一些是杉树和松树。总之,在岛上建立殖民点的话,木材是完全不缺的。
同样地,马萨葡萄园岛上,也有数不清的树木可以砍伐。总之,在木料这一块,两个小岛上木材资源异常丰富。而且,这些树木,都长得极为高大。很显然,它们的树龄,多半都有几百年了……
亚美利哥在南塔克特岛和马萨葡萄园岛两个小岛上作了详细的考察,比在格林纳达要仔细多了。
毕竟,格林纳达那边是热带岛屿。虽然马林一再保证,格林纳达岛上没有毒虫,但亚美利哥并不怎么相信。因为,马林自己也没去过。而亚美利哥作为一名航海家,知道热带岛屿上剧毒蛇、毒虫多得是。所以,他不敢冒险深入格林纳达岛深处探险。
但在北美双岛上,情况则不一样。这里是温带地区。而且,因为进入冬季,即使有毒蛇毒虫,也都冬眠了。所以,亚美利哥才敢到处探险。
在北美双岛上探索了大约10天后,亚美利哥得出结论南塔克特岛,更适合作为殖民北荒(北美)的第一站。
甚至,还可以在南塔克特岛上建立一个造船基地。因为,南塔克特岛说起来也不小了,比特塞尔岛都要大很多。岛上那么多木材,看下来风干够了后,完全可以制造很多船。
作为一名航海家,亚美利哥对于造船用的橡木是很敏感的。在南塔克特岛上,他就看到了几百株高达30米以上的巨大的老橡树,非常适合作为船只的龙骨。而其他的松木、杉木,也可以用来制成桅杆、甲板等部分。
只是,尽管这些橡木资料很丰富,可造船用的木材,需要砍下来后风干一两年,才适合造海船。所以,短时间内,也无法在岛上造船。
不过,亚美利哥知道,马林是铁了心要在北荒大陆上搞殖民了。所以,他到不担心时间问题。因为,以后马林肯定会在岛上建立永久居住点的,有的是时间等那些被砍伐下来的橡木风干了。
而且,现在亚美利哥也相信了马林的判断。他从两个小岛上的树木资源,可以推断出北荒大陆上会有很多很多的适合用来造船的老橡树。
就像在南塔克特岛上,他就找到了几百株有几百年树龄的老橡树。这样的橡树,在欧洲,都是属于国王和大贵族的战略资源,拿出来卖的话,价格都非常高。
所以,单论橡木资源,殖民北荒大陆,也算不亏了。对于马林打算在这边建造造船厂的计划,现在亚美利哥也时分赞同。
毕竟,那些长度在30米以上的特大木料,运回欧洲太麻烦了,还不如就地开办造船厂,在当地造船。船造好后,直接开回欧洲使用就是了。
离开前,亚美利哥详细地记载了两座岛屿的坐标,以供下次过来参考。然后,他开始扬帆,按照马林给的秘密的轮廓地图,开始向东北方向航行,准备返回欧洲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援兵抵达
瑞士塔米娜峡谷和莱茵河谷交汇处的梅尔斯小镇,是格劳宾登地区和列支敦士登公国及圣加仑州三个地区的交汇点,属于圣加仑地。
此时的圣加仑地区,尚未成立圣加仑州,政治势力也比较复杂。有些地区加入了瑞士同盟势力,而有的还在中立。圣加仑严格算起来,是一个主教区。但是,辖区内的阿彭策尔和托根堡等势力,又不受教会掌控。这些势力都倾向于瑞士联盟,但还没有表态加入。毕竟,眼下瑞士人还没彻底打败皇帝,三大势力决定等等看。
但在瑞士人进攻格劳宾登的战斗中,圣加仑的势力默许了瑞士大军的通过。因为,从北部进入格劳宾登州,只有从圣加仑地区东南方向的塔米娜峡谷进入莱茵河峡谷。然后,顺着莱茵河峡谷上溯,抵达格劳宾登地区。
当得知瑞士人大军即将杀过来后吗,皇帝派出兵马渡过水流湍急的莱茵河上游河道(这段地区,莱茵河河东峡谷属于格劳宾登,河西狭小地区,则属于圣加仑),占领了梅尔斯,并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抵挡瑞士人的进攻。
因为山谷狭窄,瑞士人也施展不开,只好调集火炮轰击防线,试图突破塔米娜峡谷。同时,瑞士人在炮击的空当儿,也会派人强行攀爬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下令修建的城墙,想强行夺取梅尔斯,打开道路。
瑞士人自己并没有火炮,但法王路易十二支持瑞士人拿下格劳宾登。因为,路易十二希望瑞士人夺取格劳宾登,切断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干涉意大利的道路米施泰尔山谷。于是,法国人免费送来了很多火炮,还送来了炮兵,协助瑞士人攻坚。加上瑞士人悍不畏死的攻击,梅尔斯防线多次遇险。
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知道这里的重要性,派出了很多精锐驻守。奥利地士兵若是在平原上,可能打不过瑞士人。但是,依靠坚固的防线,他们还是勉强可以顶住瑞士人的进攻的。只是,在法国人的炮火下,他们也不好受,战损也比较大。
11月底的时候,弗伦茨贝格终于带着援军,从列支敦士登方向,沿着莱茵河谷,进入了皇帝的控制区。
列支敦士登公国和士瓦本同盟是邻居,关系密切。所以,弗伦茨贝格的援军,很顺利地通过了,包括弗伦茨贝格带来的20门前装青铜三磅炮。也幸好是便于机动的三磅炮,要是更重的火炮,根本无法通过崎岖的山路,抵达高原峡谷中的梅尔斯。
抵达梅尔斯后,弗伦茨贝格先去库尔,面见了坐镇于此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表达了忠心。皇帝对于马林能派援兵来是很高兴的。虽然觉得人有些少,但考虑到马林的处境,也能表示理解。
在勉励了弗伦茨贝格一番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再度把弗伦茨贝格派往梅尔斯,让他,们负责阻挡瑞士人的进攻。当然,皇帝也需要为弗伦茨贝格的军队提供足够的火药和铅块,以及炮弹。毕竟,弗伦茨贝格可是带来了800火枪手和20门三磅炮,火药需求量很大。
不过,尽管消耗火药很多,却是非常值得的。在弗伦茨贝格带着手下们登上梅尔斯防线后,火枪手的威力立马凸显了出来……
瑞士人尽管悍不畏死,很多先锋战士也穿着胸板甲和头盔,但遇到了火枪,那些勇敢的攀登高墙的瑞士佣兵,不得不像下饺子一样,被火枪手们轰下城墙……
要知道,弗伦茨贝格可是带了800火枪手来的,三段射击,每轮也有266名火枪手同时射击。而梅尔斯防线并不宽,266支火枪一起开火,瑞士雇佣兵的攻势立马被打了回去。
不甘心的瑞士人,停止了强攻,拉出了法国人赠送的20门后装青铜炮,开始猛轰城墙。但弗伦茨贝格也带了火炮。于是,弗伦茨贝格把前装的三磅青铜炮也拉到了城墙上,开始和法国炮对轰……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后装炮(也就是弗朗机炮)因为闭气性差,威力不如前装炮。所以,在炮战中,弗伦茨贝格的炮兵占据了上风,打得瑞士人不得不退却。
几天的激战下来,瑞士人损失巨大,不得不全面停止强攻。当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耗费了大量的火药,让其非常心疼。要知道,这年头,火药可是很贵的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所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享受胜利的同时,对于火药的消耗,也是心疼无比。但不管怎么说,胜利才是最重要的。相比偌大的格劳宾登地区的控制权,火药的大量投入,还是微不足道的。
在弗伦茨贝格麾下战士枪炮的打击下,强攻梅尔斯困难实在大。无奈之下,瑞士人只好另想办法。毕竟,格劳宾登还有西边的关隘可以进攻。于是,北路的瑞士军队,只留下一部分,其余人,都扯往西部,打算从西部打开格劳宾登的防御。只要进入格劳宾登地区,瑞士人完全有自信打败奥地利的军队,完成对七千多平方公里的格劳宾登地区的占领和控制。
甚至,在控制了格劳宾登地区后,瑞士人就可以直接威胁到奥地利西部地区,也可以掐断奥地利南下意大利的路线。
可以说,谁掌控了格劳宾登,谁就掌握了主动权。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掌控了格劳宾登,就拥有了干涉意大利的能力,同时可以利用险峻的地形阻挡瑞士人。
而瑞士人也有自己的战略目标,他们不是为了占据格劳宾登,而是因为,掌控了格劳宾登,他们就可以威胁到奥地利的安全。而威胁到奥地利的安全,就可以让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屈服,同意瑞士人的自治。
瑞士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哈布斯堡家族放弃对瑞士领地的觊觎,并允许瑞士高度自治。但这是很困难的,因为,瑞士大部分地区,原本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只是在卢森堡王朝时期,被强行从哈布斯堡家族分割出去的。所以,哈布斯堡家族一直耿耿于怀,希望能夺回这些领土。
要知道,瑞士阿尔高州,可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发源地呢。面对祖地,哈布斯堡家族当然是不肯放弃的。
所以,瑞士人想通过武力,逼迫哈布斯堡家族放弃对瑞士的觊觎,并获得高度的自治权(其实和独立也没啥区别了)。
在原本历史上,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搀和进了士瓦本战争后,被瑞士人打服,被迫同意瑞士人自治。
但因为马林的干预,这个时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因为忙着占领格劳宾登,没有急着搀和进士瓦本战争,自然没有被瑞士人打服并签下同意瑞士人自治的条款。
所以,瑞士人的政治目的没有达到,自然是不甘心的。原先,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没有搀和进士瓦本战争,瑞士人也不好主动挑衅。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最后忍不住搀和进来后,瑞士人一下子把目标对准了皇帝,为的就是逼迫皇帝同意瑞士人自治,并要哈布斯堡家族放弃对瑞士土地的觊觎。
因此,在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前,瑞士人是不愿意放弃的。虽然在格劳宾登地区北边的梅尔斯没有取得胜利,但瑞士人很快调集主力,去全力进攻格劳宾登西边的关隘。总之,不打进格劳宾登,逼得皇帝同意他们的政治诉求,瑞士人是不会放弃的……
第三百四十章 姐妹和妻妾
安吉拉被马林的东方故事给洗脑了,所以,她现在觉得,做一个大妇,没事欺压下小妾也还不。尤其是,这个小妾,还是她的亲妹妹。
于是乎,安吉拉在这段日子里,学着马林讲的东方后宅的故事,开始给费丽斯“立规矩”。而费丽斯也因为被姐姐当场捉x,也很是心虚,就顺着姐姐的意思来,免得姐姐一个不顺心,把自己赶走,让自己衣食无着落。
于是,姐妹俩奇葩地按照东方华夏后宅的规矩,私下定下了妻妾的名分。当然,这一切的某后推手,就是马林这厮。
按照马林讲的故事,安吉拉给费丽斯立了规矩,规定安吉拉除了生病或怀孕,其余时间,每天都要给她这个“主母”请安。当然,安吉拉不知道东方的规矩,只要求费丽斯每天过来向她鞠躬致意,然后坐在一边等候“主母”训话。事实上,这已经很接近东方的规矩了。只是,一些规矩严的华夏家族,小妾甚至是要给正妻下跪的。不过,欧洲不流行下跪,安吉拉自然只要求鞠躬。
而且,虽然只有姐妹两人,安吉拉还是按照马林故事里所讲,排了“侍寝表”。作为表格的制定者,安吉拉直接把周一到周五都排给了自己,只留周六和周日两天给费丽斯。
不但如此,安吉拉还要求,费丽斯必须等到自己怀孕了,才能再度和马林同房。在这之前,即使每周两天的“侍寝”时间,费丽斯也是不享有的。
当然,一昧地压制也是不好的。按照马林的说法,“打一棍子后要给俩甜枣”,才能真正降服对方。
于是,安吉拉也给了费丽斯仅次于自己的好待遇。比如衣服穿着方面,安吉拉敞开供应了费丽斯漂亮的丝绸衣服。而且,也安排了专门的侍女去服侍费丽斯。
对于安排的侍女,安吉拉都特意咨询了马林。马林这时要讨好安吉拉,于是就指点她妻子安排给小妾的侍女,必须是妻子信得过的人。这样,侍女在平时服侍小妾时,还可以观察小妾的一举一动,暗地里汇报给主母,以避免小妾有谋害正妻上位的不好想法。
安吉拉对这一点深表赞同,于是,给费丽斯配备的4名侍女,全是安吉拉信得过的人。她们除了负责照顾费丽斯,还要监视费丽斯的言行,避免其产生对安吉拉不利的想法。
事实上,费丽斯说到底也只是一个17岁的少女,哪里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倒是安吉拉,跟着马林这个阴人,学了不少坏主意。当然,等姐妹俩岁数大一些了,心思更多了,这一切就难说了。
毕竟,人总是会长大的。姐妹俩现在还年少,心思还比较单纯。等到三四十岁了,阅历丰富了,也许宅斗就更厉害了。
但是,在欧洲,宅斗其实也很难激化。因为,女人的争斗,到最后,还是为各自的儿子谋求继承权。
但是,欧洲法律之保护合法妻子所生子女的继承权。至于情人生的孩子,是没有继承权的。甚至,继承权还不如一个远房亲戚。
所以,安吉拉根本不用担心费丽斯生下儿子威胁自己子女的地位。因为,欧洲庶子压根就没有任何继承权。
在欧洲,私生子唯一的机会,就是男主人在活着的时候,想方设法地补贴一点好处了。男主人地位越高,能够给私生子的补偿就越多。
譬如国王,可以想方设法给自己的私生子封一个伯爵,最差也能弄一个有领地的男爵。而低级贵族,男主人能补贴私生子的就比较少了。最多,予以一些金钱上的补偿。
马林作为一个伯国的国君,未来能给私生子的补偿肯定不会太差。再不济,也可以分封到殖民地当个殖民男爵。虽然不如欧洲本土男爵金贵,但也算是个世袭贵族了。
私下没人的时候,马林悄悄地和费丽斯交过底。马林把北美大陆的轮廓地图划给费丽斯看,并承诺,未来会分封比东弗里斯兰伯国更大的一块肥沃的封地,给费丽斯的孩子。而且,是有几个儿子就封几个。毕竟,北美土地太多,多到封不完。
正是因为得到了马林这样的承诺(马林还发过誓),费丽斯才会甘愿接受姐姐的“压迫”,收敛起了和姐姐争锋的要强性格。
事实上,这个承诺,马林不是随便给的,而是处心积虑的安排。他不知道自己最后有多少个子女,但是,他知道,即使他有十个儿子,每个儿子分封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肥沃的土地,也才100万平方公里。
而北美多大?单是东部沿海,就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所以,就算有一百个儿子,北美那么大,还有澳洲什么的,绝对分不完。
马林实际上很清楚,殖民地,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殖民地的人,不会甘心自己生活的地方一直是殖民地的身份的。所以,总有一天,殖民地会闹独立。
如果把殖民地交给外人来管辖,某天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