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虎元魔传-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殷听后,顿觉得他们要去投奔陈友谅很有问题,但一时又想不出问题出在那里,忙拉着李善长的手说:“恩公之称呼,实在愧不敢当,听来也觉别扭,以后请莫再提。江湖中人救急扶危,天职也矣!李兄暫时失意人生,无需介意,观其相貌,自有玄机,他日绝非池中之物,为国为民,是人所景仰之人物,我们以兄弟相称如何?”

李善长谦虚的说:“岂敢!岂敢!恩公若感不妥,那恩公的恩德小弟永记心内,以后尊称恩公为殷少侠便是。殷少侠,想你们也饿了,我已请那些朋友帮忙做饭,其余的帮助埋葬鞑子尸首,我们除了死了五个汉人,受伤的七人外,一共还有六十二人”,小殷心内一惊,忙问道:“参与救人的四位好汉可好?”“我已替他们小心诊断包扎,只有自称黄仲和的好汉肩脖中刀,比较严重之外,其余徐逹,汤和,郭英三人受的只是轻伤,除了疲累过度外,当不会有大碍,休息两天便能复完。”李善長??谨的回答说。

听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均是显赫人物,永垂青史的抗元英雄好汉,有这些名将出现,相信元朝气数将尽,忙询问李善长:“李兄与这几位英雄认识吗?”小殷见他能道出他们的名字,故有此一问,李善长恭敬的道:“我隐居小村之中,终日只是读经行医,与彵们素未谋面,名字是他们剛告诉我的,他们现在正在我房内歇息。殷少俠,我想此地已不宜久留,敢问殷少侠以后何去何从,有何打算?”此时李湘湘已在旁听了好一阵子,忍不住上来拉着殷达豪的手道:“你与我们一起去投奔陈友谅好么?要不,你收我俩兄妹为徒,我们与你一起闯荡江湖,行侠仗义。”

小殷把她的小手拉开柔声道:“ 慢來,我此间有事在身,你兩兄妹也不用投奔陈友谅,良禽择木而栖,理应别求明主!烦李兄先去安排一下,蒙古兵身上的银两干粮,战马皮靴等物资,全部收杂起来,以作他日有用之安排。我先去看看徐达他们,大家冮湖中人,小弟不敢有失礼教。”他心想历史上的显赫人物,读书时已是非常仰慕及佩服,现在竞能一一相遇,或许能跟他们称兄道弟,对小殷来说,真是匪夷所思,有着莫名的兴奋。他此刻之心情,正如現代年青人追星族一样。几乎忍不住要求他们签名留念。

第七章完

:::第八回:::

「非儒非道弃袈裟,龙腾虎跃馬当家,重开八方英雄会,繁星点点帝王家」。

民夫合力挖掘坑洞,把尸体尽数埋葬。受伤的忙包紥傷口,突見小殷出来,认得是带头拯救他们之人,而且勇猛非常,众汉人纷纷上前道谢,部份更跪在地上,叩起头来。恩公长,恩公短的大叫。也有痛骂贼兵害人,群雄有如天兵天将,从天而降,救急扶危。是人民之救星,活菩萨。小殷拱手朗声道:“各位大哥快请起来,实在不敢当此大礼。锄强扶弱,儆恶除魔,是我辈习武之人应份之事,更何况份属同胞,血浓于水,碰不到的没办法,碰到的自然要管,岂有见死不救之理呢!” 殷达豪有此出风头的机会,自然会好好把握,表现出大俠之风笵,大义凛然。但当大俠有当大俠的义务和责任。总不能单说空话,放空枪。小殷注视著這批可怜的民伕,方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他沉思:‘这几十人信赖他,把安危全交于他的手上,但他却未有把握把他们完全救出险境,再说,我並未有打算佔地为王,如何安顿好他们,心内十分惶恐。’他现时所怕的便是虎头蛇尾,把好事变坏事,伤了這几十条人命。想着一人计短,二人计长的道理。而且在此地人生路不熟,有很多事情,还须弄明白,便决定先去找徐达他们商议。

四壯士各有伤在身,在房中或坐或卧,但却谈得眉飞色舞,众人刚見过小殷的勇敢和武功,对他是非常佩服,赞赏之声不绝。徐达更是口中说著,腿中比试,欲效法小殷的‘李三脚’之招式,谁知道他右腿刚踢出,随即‘哎呦喂’的坐了下來,此时方醒起他自己伤在左腿,虽然已好好包紥,但仍然疼痛异常,右腳发力,伤腿自然是独力难支。其余三人見他表情滑稽,纷纷大笑起来。小殷刚好在此时歩进房中。四人急忙站起招呼,互通姓名。小殷留心覌察他们,徐达身材健硕,面色黝黑,不怒自威,真有大将之风。汤和面色较为苍白,身形高挑扎实,尚带点书卷气息,精华内敛。其余兩人较为年轻,身体廋小,但人不可貎相,他们对反元亦有丰功伟绩。

据徐达交待:“他是鳯阳镇人仕,其他三人是他之乡里,他与汤和同是濠州城的红巾军头目。(当时元朝是农民起义,他们没有铠甲,头上绑上红巾以支识别),在郭子兴麾下当了个千夫长,他们几兄弟均是志同道合,自小均以反元为己任,而且刻苦自厉,武功各善胜长,徐达念及他们,便亲自回来招募。四人在回濠州途中,碰到蒙古鞑子欺压汉人,本意跟踪他们落脚之处,先看清形势,再作决定,濠州城就在附近,届时再可聚众营救。跟踪到村口,四人正在商议间,忽见众人动起手来。他们身为义军,岂能袖手旁观。徐达能征惯战,一看地势,知道如何取得地利,忙吩咐众人紧守村口重地,故有刚才与鞑子斯杀之一幕。果然合各人之力把鞑子杀尽。民夫也救了。殷逹豪听徐达说罢经过,心中已有安排!四人均尽力向他巴结,希望能把殷逹豪拉拢入军中,他们对小殷的气度及武功均非常佩服。

小殷婉拒道:“兄长莫怪,小弟素无大志做事猶疑不决,非大将之材,实难当重任,且生性不覊,容易闯祸,过不惯军旅生活。容我向你们推荐一人,此人熟读兵书,将来必定能助义军成就大业。”他把李善长请来,续对他们说:“元朝气数将尽,你们众位英雄齐心合力,时机成熟,必能成就大业。但有一点要紧记,郭子兴此人心胸狭窄,难成大事,良禽择木而栖。你等在不久之将来会遇见真龙天子,只要奋力追随,必然能成就一番丰功偉业,名垂青史。”众人听后纷纷点头。

汤和好奇的问道:“殷少侠若能洞悉天机,能否坦白告知真龙天子是谁?以免日后我等愚昧无知,失诸交臂,故而误了先机。”郭英也疑惑的说:“我等未有先见之明,也不具备识人之能,如何辩解,实难洞悉天机。”小殷沉思一会再说:“這样吧!我送你们一首打油诗,你们细心参详,时刻紧记於心,他朝遇上了自会明白。”殷达豪取纸笔??下四句诗,然后把打油詩交给徐达,只见纸上写着:「非儒非道弃袈裟,龙腾虎跃马当家。重开八方英雄会;繁星点点帝王家。」各人看了几次,四句打油诗似乎有点不著边际,众人开始议论纷纷,细心思考,显然是各有不同理解。互相争论起来。

李善长分折道:“依不才愚见,第一句非儒非道……从来僧道不分家,这非儒非道就只剩下僧了,可以肯定此人是僧人,‘弃袈裟’则是特别点出此人曾经当过僧人。第一句最明白不过。至于第二句:“龙腾虎跃马当家”马当家喻意是以马为首,马得天下,这僧人应该是姓马的,姓马的僧人会是谁呢。"至于第三,第四句各有各理解!一时争持不下。郭英百思不解,便出言相问:“殷少侠既已有答案,何不如实告知我等,免至他日“冯京马凉”,弄巧成拙。"小殷故作神秘的说:“你们暂时只须紧记这四句诗,他日时机成熟,自会明白,我今天只能点到即止。虽知天机不可泄漏,你们欲建功立业,改朝换代。要觅真龙天子,非此人莫屬。切记!切记!”

其实这四句诗:“说的就是朱元璋,他们第一句猜得没错,朱元璋是僧人出身,第二句猜姓马则捉错用神,朱元璋天生异禀,生成长如马的面,而且面上布满黑痣,真是奇丑无比,第二及第四句诗是形容他的长相,第四句繁星点点帝王家就是指他面部满是黑痣。一如点点繁星,至于重开八方英雄会,指的是他的名字,他原名朱重八,这句取的是(重)和(八)二字,朱元璋和朱洪武均是他登基后才取的名字。他们四人当时苦猜不透,但当他们日后见到朱元璋的尊容时,一切自然会明白!

李湘湘满怀心事,独坐一角,李善长却意气风发,他一向能言善道,且喜交朋友,今天高朋满座,自然热情招待。酒到杯干,众人吃饱后,殷逹豪点一点收杂回来的银两武器,与汤和及徐达商量后,便朗声对众人说:“今天大家有缘在此相会,本应多叙几天,但现今天下鼎沸,民不聊生,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男子汉建功立业之时。”说着用手指了指徐达,续说道:“徐将军在濠州城追随郭子兴起义。是英雄人物,有意投身红巾军,杀鞑子一雪屈辱的,请来此领取兵器及四两银,此后追随徐将军駆除胡虏,还我河山,为民族雪耻,不负此有用之身。若不愿加入要离开的,我们也不勉强,每人分发十两,以作盘川之用。

群雄听罢轰然叫好,多兴奋的说:“我们性命是各位英雄相救,现在官迫民反,大家亦没有其它活路,我们此后誓死追随。驱除胡虏,反抗□□,决无异议。”也有数人坚持著回乡,分发了银两后,千声多谢的,叩拜告别。

殷达豪先给众人留下几匹骏马,其余把从蒙古兵手中得到的物资全送给义军,作为见面礼。亲身把群豪送到村口,互相拥抱,依依惜别。李湘湘把小殷拉过一边说道:“我先随我哥去,你办完要事必定要来看我,说着腼腆的把一只玉蝴蝶塞在他手里,轻轻亲了小殷右脸,低着头快步的追上大队而去。小殷抚摸著面颊,呆在当地,看着湘湘的背影,甚觉依恋。再看这批热血男儿,一时间是百感交集,他们生逢乱世,对命运身不由己,而我却无意中闯入这个时代,我在此应该是什么角色?再者何去何从?他有流落异乡的心酸,想起在港之父母亲人,心里更一片茫然,顿有迷失方向,情绪低落之感。

群雄走后,渺静师太偕程素程双前来道谢!程氏姐妹见小殷与自己年纪差不多,但武功了得且行事老练,处事得体,两姐妹由衷的佩服,对小殷更心生好感,程素是老二,除了在右边口角多了一粒美人痣之外,生得和程双是一般美貎,就如两朵鲜花绽放,各领风骚!程素好奇的问道:“殷少侠年少英雄,请问是何门何派,当时小妹险像环生,少侠发的又是什么暗器,真是利害,鞑子连影子也捉不到。"吱吱喳喳的声若银铃,小殷偷望她俩一眼,只见她们已把秀髪束起,又乔装成美男子,但难掩丽质,楚楚动人,心内又想起电视剧中的峨嵋女侠周芷若,为什么峨嵋尽出美女,只觉她俩比起周芷若还要周芷若,比高圆圆还要高圆圆!(饰演周芷若角色的著名影星)当下沉醉于幻觉之中,竟忘记答程素的问题。

渺静师太此行初次与鞑子交手,但却讨不到好处,反而三人也挂彩,受了伤,她自尊心作祟,見小殷被程素问而不答,不知小殷心中在陶醉,以为他自恃武功高强,傲漫无礼,心生忿恨。不悦的说:“殷少侠既看不起我们,我们就此告辞,峨嵋武功博大精深,受伤只是我们学艺不精,与峨嵋武功无关!”

她性子火爆,接着起身便告辞,殷逹豪自知失仪,忙站起来赔礼道:“师太莫急,师太息怒!晚辈刚想起贵派祖师爷之先父郭大侠的高风亮节,更有“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名句,想以此为奋斗目标,免至日后迷失方向。一时走神,未有回答程姑娘的问题,深感惶恐,还请师太见谅!”他小心的回答,把截拳门之大名再搬了出来。“至于程姑娘问及的暗器,也是本门卅八般絶技之一,名叫霹雳雷火弹,不要看他黑溜溜的不起眼,百步之内,当者立毙,程姑娘昨晚是见识过的。”

程双觉得新奇,还想继续追问。渺静师太沉思,女娃真不懂时务。萍水相逢,追问别人的武功家数,是武林大忌。当下便抢着说:“殷少侠深得名师指点,武艺超群,当真可喜可贺,有机会再作请教!我们师徒须赶赴九华山水月峰,商讨诛杀伯颜之事,殷少侠与段瑛两师徒是否也同去?”“妳们伤势未癒,先休息多几天,我们一起出发。我已备有骏马,绝不会躭误行程的!”小殷恭敬的回答,程双再好奇的問:“殷少俠说来自香港,究竟是在那一方,那里是否也是元人天下,你会再回去吗?”小殷尚未作答,渺静忙道:“程双,不要多问,殷少俠贵人事忙,我们找个地方练功吧!”小殷看着她们离去,心中又想起“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有感于心,不禁腼怀前人之高风亮节。

已拆腾了两天,小殷觉得累极了,先找个地方睡个懒觉。睡梦中尽是程双程素姐妹的俪影,耳中更听见她们嘻笑欢乐之声。一觉醒来,耳中仍听得嘻笑声由近至远,疑真疑幻。忙起来整理一下仪容,循着声音飞奔而去。但见树林深处,两姐妹正追逐一只鲜黄色花斑疷的大蝴蝶。蝴蝶像逗她俩玩一样,低飞前进,当发现她俩要捉它的时候,又急速高飞逃避。累得两人追追逐逐,香汗淋漓,双姝看准机会,合力围捕,眼见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欲集中精神,伸手去捉。殷迖豪看准时机,凌空一个筋斗,抢在她们出手之前,从她们手中把蝴蝶抢走,飘然落地,再交给两姐妹。程双不接,程素接过之后,随即把蝴蝶放走,嗔道:“你不害羞,欺负我们,你既然不要,为什么要跟我们姐妹争。要不是你来捣乱,卖弄轻功,我们早已捉到了。”

殷迖豪待蝴蝶刚飞起,左手一拍,不知为何原因,蝴蝶又回落在他的右手心上,再飞高,他重复一拍,蝴蝶再落下来,他用的是空明拳中的旋风劲手法,姐妹看得出奇,便走近来看,但见小殷一收一放,不用触碰蝴蝶,蝴蝶始终逃不过他手掌心。程双好奇,爭著赏试,一试蝴蝶就飞远,正想去追,小殷一拍,蝴蝶又回来了。程素不忿再试,结果还是一样,两姐妹觉得好玩,便追着小殷教她们,小殷自然是求之不得。捉着两姐妹的手,细心教她们运劲的法门,两姐妹聪慧过人,很快便上手,把蝴蝶玩得筋疲力尽。两姐妹开怀欢笑,小殷坐在石上,双手托腮,欣赏她俩的天真烂漫,笑靥如花,心中也拈染到她们的喜乐。

在小殷心中,李湘湘清雅脱俗,纯真温柔,是他在这个朝代相识的第一位少女,况且小殷误打误撞,救过她两次之多,可说是缘份非浅,李湘湘也芳心暗许,问题就出在李湘湘太过直接,今小殷想起电视片集中的情节,什么……无以为报……以身相许的惯例。殷迖豪身为飞虎队队员,每次在执勤中救人性命,对方必定会对他千般多谢,甚至想尽办法,给他现金或贵重礼物,以表示感激。但因法例之不允许,他只好婉拒,并切法避开任何馈赠。在他的直觉告诉他,李湘湘对他只是感恩之心,未必真的喜欢他本人,他创卒间便不敢接受,况且他刚到此地,事事迷茫,对前路决乏信心,感觉是多一事不如小一事。自身疑问尚多,还须分别弄清楚。

反之,程氏姐妹性格比较豪迈,而且又是习武人士,年纪相若,殷迖豪主动与她俩交往,逗她们开心,却没有接受馈赠的内心压力。再者,两女艳如桃李,貌若双仙,任何年轻男子也会设法接近她们。说穿了,这才是殷迖豪如形随形的主要原因。

程氏姐妹是孤儿,在峨嵋派中只是后辈,凡事均战战竞竞,如履薄冰。每天循规道举,做事认真,避免给别人指指点点,几曾有像今天的放纵,小殷虽比她们只大几岁,但武功高强,懂的东西比她们多,且外表丰神俊朗,言语风趣,两姐妹对小殷心生好感。两人跳高窜低,正玩得兴高采烈,忽听见小殷在旁拍着手,唱起歌来,这歌的歌词及音调,是她俩之前从没听过的。

小殷见双珠只专注着蝴蝶,把他冷落在旁,他便想尽办法吸引她们,他站在石上,唱起港台名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程氏姐妹之目光立刻被他吸引,只见小殷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一路唱着,一边做着鬼马动作,笑得她两弯下了腰,笑声不断,小殷唱罢,两女忙问及这歌的歌词,这歌的旋律,她们从未听过此曲,以为是殷达豪随心所创作,为的是逗她俩开心,芳心自然是格外欢悦。

兩姐妹围著小殷,要求他教她们唱。小殷高兴的再表演一遍,她们在旁也拍着手学打拍子,他仨虽然是刚相识,但仿如知交一般,言谈甚欢。双姝把一些儿时蠢事及特别开心的事,与小殷分享,小殷听来均是些背漏经文,在峨嵋捉雀儿,穿错鞋子的小事,心想她俩的童年,竟是如此枯噪乏味。暗叹:‘没娘的孩子,没有人爱惜,真是可怜。’

這激发了小殷的俠义心肠,对她俩更生怜惜之心。他把他的有趣童年往事,父母亲之关怀备至,无私奉献,选择性的一一道出来,他言语生动有趣,更加多几钱肉紧,两人听到奇特之处,目定口呆,事事透着新奇,说到后来,两人眼中闪出泪光的道:“有妈妈的孩子真好。”小殷见她们伤感,心生不忍,想著再搅些气氛,让她们忘记伤心之事。于是站起来,再高歌一曲:‘妹妹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

唱到兴高采烈,又拉着程双的手,偏偏起舞,程双欲拒绝,但手已被他拉着,见只是为了跳舞,就不再挣开,杂中精神学着他的舞步,程素在旁拍箸手打拍子,兴奋不已,並学着唱歌,小殷乘她不备,又一招擒拿手,把她也拉着,三人一起跳着小殷自创的土风舞,动作古怪,不断拉著兩人转圈。间中更摟住两人之纤腰。程氏姐妹双颊通红,感觉如梦似幻,身体酥麻麻,软绵绵的,全身不得劲。想是第一次与陌生男子走得这样接近,双姝一生从未有此经历,心胸扑通扑通的跳,两人是孖胎,心灵互通。感觉加倍强烈,一颗心像要跳出口腔似的。

两人不约而同挣开被拉着的手,表情腼腆的说要告辞,小殷若有所失的说道:“明天我会再在此等候妳们,我还有许多好听的新歌要唱给妳们听,妳们必定要来,我们不见不散。”程素娇嗔的说:“明天我们不一定能来,师父知道会不喜欢的,你不怕师父骂你。”小殷冲口而出:“师父骂我不打紧,我就怕她骂妳们,我可舍不得妳俩被骂,妳们必定要来,否则我天天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