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霸楚汉-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何便道:“这复故爵田宅令,就是针对流亡在外的人员而颁,自从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苛政猛于虎狼,又四处征集壮丁修建长城、阿房宫、秦皇陵等,动辄六七十万人,后来抗胡人、吐蕃、突厥等戎狄,征战不止,这一年来推翻秦朝,各地烽火征兵,诸藩王争夺地盘等,又加重了百姓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人口锐减,经济调敝,原本大城的地方,由于百姓散亡,人口只剩下十之三四,很多村庄更是几乎灭绝人迹,老百姓家无余粮、生活困苦,这条令便是要各地流散人员返回原籍,恢复他们的爵位和身份,归还他们原有的天地和房屋,并且派出地方官吏好好安置,重新登记户口在册,晓谕他们尽兴生产,不对穷苦百姓歧视,还要按人口重新规划土地,对从军者按功劳大小、爵位高低分给相应土地和住宅,随行迁移的百姓将有优待安置等。”

这一条令对稳定百姓人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真正抓住民心,得到百姓拥护,那么才能站住脚,把汉中展为谁也不能撼动的根据地。

龙天羽眼睛一亮,虽然自己比萧何、张良多出两千多年的见识,但是毕竟自己那是学来的,而他们的知识很多无疑是自己创出来的,要是原本生活在一个时代,自己那是拍马也赶不上他啊!

听到这些细致的条令,龙天羽脸上露出兴奋之情,继续追问道:“那轻徭薄赋制,肯定是减轻徭役,降低赋税了,不知你们又是如何起草的文案?”

萧何回道:“徭役与赋税是国家经济来源,没有徭役,就没有军队保家卫国,防御边界,镇压暴丁,筑城、修路、建宫殿等大型工程都离不开徭役劳工,而赋税是基础,通过征集税收,可以给官员将士放俸禄,整个国家的一切调动都离不开国库开支,这赋税就是最主要的来源。”

“颁布条令中规定,男子二十岁至五十岁是服徭役年龄,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徭役一个月成为更卒,亲自服役者称为践更,不去服役出钱二千钱代役者称为更赋,每人一生服兵役两年,在地方上服役称为正卒,一年守卫京师或边疆称为戍卒,严格控制地方滥征和私自税收,所有地区全部统一,凡是跟汉王进入关中、汉中、巴蜀的士卒将免去徭役终身。”

萧何不徐不疾,将赋税方式和条款、统一货币、鼓励农耕、放宽工商业限制等,要下令“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为私人工商业的展更加创造了条件,提出“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起所欲”如此不但能振兴工商业,也间接促进农业的展,不过对商贾也有些等级限制,比如商贾不得穿戴丝绸、不得佩戴兵器、不得做官为吏,买饥民为奴婢要无偿释放等,限制他们有钱便胡作非为。

龙天羽听着眼光越来越亮,心想这萧何真经济与政治奇才啊,不愧名垂千古,这些见解真不是盖的,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比起秦朝丞相李斯也犹有过之,有他辅佐,朝政算是初步稳定了,接下来军事、科技方面,该是自己放手脚的时候了。

第360章册封皇后

龙天羽又听萧何讲解朝廷初步机构设建,保存三公职位,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是全国最高官员;太尉掌管全事,是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主要是监察百官,是全国最高监察官,三权分立,分管行政、军事司法、,均为正一品大元。

丞相在都城议政,建设内阁院,须有一批大学士辅佐,在内阁之下行政权分给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每一部又有一个最高职位,称为侍郎,每部都有他的相应职能。

比如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相对先秦和前朝制度而来,绝对是个新鲜的整体机构。

龙天羽看着呈上来的奏折,每一部官职后面都有一些名字,这时萧何与诸位大夫商议过后提议参职人员,既然萧何他们都认同,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一并允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以萧何目光选择官吏,知人善任的能力估计差不到哪去。

太尉暂时由曹参代职,御史大夫赵尧,本来打算让张良位居这两职,但是被张良拒绝了,萧何知他生性高洁,不为朝廷相权所动,所以只委屈他挂个太傅头衔。六部官员如下:

兵部侍郎周勃,副侍郎吕皓子、邱忠廉,……

刑部侍郎陆贾,副侍郎张九毅、齐欣,……

户部侍郎娄敬,副侍郎慧明农、华无害,……

礼部侍郎叔孙通,副侍郎潘风清、管钟,……

吏部侍郎周昌,副侍郎邢延峰、庄不识,……

工部侍郎陈婴,副侍郎隋何、宣义,……

每部副侍郎职位之下还有不少官员的名字,龙天羽一看,深吸一口气,才体会到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感触,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国家,有所官员从上到下要逐一来选任,很多国家大事都要自己来决断,一下头都有些懵了,硬着头皮接着听下去,直到萧何说完郡县乡、兴水利、办学堂、设科学之后,终于到了军事方面的体制。

“目前大汉正规军共有三十五万,分有内军和外军,内军十万,主要有御林军三万和禁卫军六万、都骑军一万组成,负责保护皇宫和都城,外军二十五万,分有羽林军四万、龙武军五万、左右神策军五万、左右神武军五万、左右神威军六万。除羽林军直属汉王亲自调配外,神威军镇守中原与蜀道的关卡,其余三军负责镇守其它三面边界……”接下来又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副将、郎中将、都尉、校尉宣读下去,每军中至少二十多位都尉以上将领。

场文武朝会竟然一开就是两个时辰,散会时候已经过了晌午,龙天羽终于松了一口气,有种“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陌人”的感觉,忽然间成为九五之尊,手中掌握天下生杀大权,本身的秉性、价值取决、处事手段多少会有些改变,侯门尚且如此,何况皇宫殿内?

文武官退去后,场中唯独萧何、张良、赵尧三人留下来,萧、张二人与龙天羽的关系自不必赘述,不但是身前最重要文谋,而且与他还有岳婿关系,赵尧就不同了,新任御史大夫,与汉王接触机会并不多,难免有些拘谨。

龙天羽伸了伸筋骨,打了个哈欠,问道:“三位…爱卿,留下还有何事?不会想要天羽管饭吧?”

萧、张听了微微一笑,赵尧却是冷汗直冒,不知汉王当真开笑话还是有埋怨,他可不同这两位泰山北斗的地位,心中七上八下,偷瞥了一眼,见汉王满脸疲倦,但英伟的脸颊挂着一丝笑容,这才放下心来。

萧何看了张良一眼,微笑道:“张太傅,还是你来说吧,萧某说了足有一个半时辰,口干舌燥,这件事还是你向汉王提吧。”

张良干笑道:“是你不愿开口,反把这个当借口,好吧,我说就我说……汉王,我们三人留下是想与汉王商议一事,是有关明日登基的,汉王有妻妾九人,除虞姬姑娘至今昏迷外,还有八位夫人,不知汉王打算立谁为皇后,明日好与汉王一起登基大典……”

龙天羽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原来是立正室的问题,虽然自己把这几位夫人一直都当妻子,不曾视作妾,凡事一视同仁,没有厚此薄彼,冷落、欺负过谁,但皇后只有一位,该如何选择呢?

“你们有何建议,可供参考?”

张良与萧何一时语塞,他二人女儿张倩、潇湘都嫁给了汉王,虽然古云举贤不避亲,但是定皇后岂是儿戏,两人自知女儿天真烂漫,没有那么多心机,根本不是母仪天下的料,何况历来皇宫争权,充满了勾心斗角,甚至血雨腥风,如果声望和能力不足,很容易被人算计、搬到,那湘儿、倩儿又如何能行?

龙天羽见他俩不吱声,心知肚明他们的顾忌,便对赵尧道:“赵卿,你有何看法?”

“我…这…”赵尧有点紧张,心知那张倩和潇湘儿与面前两位重臣的关系,自己若说他们的女儿太单纯,不能胜任,不是得罪人了,在汉王的灼热目光下,手心暗暗捏了把冷汗:“臣以为,历来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贵妃可以有很多,皇后却只有一人,她不一定是君王最宠爱的,但一定是最有声望和贤能的,母仪天下,至于九位皇妃中谁能担任,仍需汉王定夺!”

噗!绕了个大弯,说跟没说一样,龙天羽瞧了他一眼,摇了摇头,也怪不到他,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是皇帝的内宫,自古以来皇宫内院贵妃争宠生的血案太多了,很多时候差点导致朝代兴衰更替,马虎不得啊!

历史上的汉高祖皇后自然是吕雉,虽然自己身边的吕雉目前是位贤妻良母型,温柔体贴,还有几分才学和能耐,但历史的吕后给后世太多的惊世骇俗,手段之狠毒让人谈虎色变,天晓得把权力放任给她之后,会不会改变性子,热衷起权势来,万一得到权力后,真如历史吕后一样,那不是先向自己其它心爱的女人开刀了。

龙天羽想到这,浑身一袭冷汗,脑海个浮现吕雉,也是个排除了她,他最先结识的是虞姬,可惜虞姬是个柔弱的女子,后世历史学家把项羽的失败归根在虞姬的温柔娇贵上,如果跟在项羽身边的女人与吕后一样蛇蝎,杀伐果断,楚汉之争未必会输给刘邦。

也就是说,虞姬完全不适合做皇后,何况她此刻正在昏迷,生死未卜,皇后肯定与她无缘了。

张倩、潇湘儿、郭钰莹三女天真活泼,体贴动人,虽然已嫁为人妇,但不过十七八的年纪,童心未泯,完全没有做皇后的资质,估计封个贵妃就已经把三女乐坏了。

柳诗诗和雪梦依身为名姬,很早就在红尘中打混,名动天下,身份虽然,但地位未必被政者所接受,尽管自己不在乎,但是文武百官未必会认同,再说,二女本是艺人,诗词歌赋、音律曲谱无所不精,但对治国安邦却不在行。

看来只有婉儿和瑶妹了,二女都是宇内闻名、才冠双绝的大才女,无论在政论、经纶等各个方面都是天下少有,身份圣洁,作为皇后最合适不过,可是谁更适合呢?

瑶妹的父亲是楚相李园,在彭城时候,就已现他的野心不小,他与项梁合谋,找人冒充楚王孙熊心,挟天子以令诸侯,明着打出楚号,实则利用楚怀王后裔的名声,迅找兵马买成为最大力量的义军之一,今后必定取而代之,项羽与范增在此回楚,半个中原都是楚国的,如果我贸然立瑶妹为皇后,怕是也不妥!

“婉儿!”龙天羽最后想到了淳于婉儿,往往重要角色都是最后登场的,想到婉儿,心中一阵自豪和痛快,这婉儿冰清玉洁,若天生雪莲一般傲世,如仙子一般凡脱尘,尽管先前在黄石谷中还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但自从她出谷寻到她夫君后,整个人不再那么淡然冷漠,开始溶于世俗,正如她所说出世入世,其实不在于处世的形式,而是完全在于心境,何等的然,何等的玄女!

以淳于婉儿的才能,未卜先知,料敌先机,一个娇美的女子可抵挡住十万精兵,何等的飘逸如神,淡雅若仙!指挥几十万大军游刃有余,连兵神韩信、楚霸王项羽、智多星范增都载到了她的阵法谋略之下,由她来做皇后,皇宫定然安静和谐,文武百官、天下百姓都会拥戴的!

“就是她了,哈哈,这皇后一位,没有人比淳于婉儿更胜任!”龙天羽嘴角涌起了笑意,笑着犹带着幸福、自豪、兴奋和满足。

第361章登基大典

龙天羽登基汉王大宝的日子到来,东方大白,露气湿重,在汉中西郊却是人潮如海,聚集了数万精兵,以及十来万百姓,万街空巷,城内知情的人全部拥聚来此,今天可是重要日子,一向以仁义和才能闻名天下的沛公龙天羽在今日登基。

从宫廷到西郊汉水河畔沿途过道都有禁卫军把守,都骑卫则是巡街维护秩序,以防一些宵小之辈或诸国派来的刺客趁机行凶闹事。

大队伍出了,龙天羽与淳于婉儿坐在金玉堂皇的辇车内,如今已经是汉王与皇后的身份,虽然没有占据中原统一天下,还称不得天子,毕竟放眼天下他只是一个王侯,十八诸侯王之一。

龙天羽并不是热衷权势之人,但今日的一切,只不过是他必走之路,实现梦想、不向历史臣服的逆天之路,以他的才学和见识,自然不会甘愿沉沦在古代的历史洪流中,做一个吃喝玩乐的王侯。

大丈夫处身立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今天成为汉中东蜀的诸侯王,便以此为落脚点,他日比当横扫,登基天下霸主之位,他的梦想不只是这种俯瞰天下的尊位,更是一种挥洒青春热血,与命运和历史抗衡的青年。

既然穿越了,他断不会只充呼当一个过客,追逐其中,其乐无穷!

虽坐在车内,但是想到一年来亲生经历,如同放电影一般从脑海中伤过,不由豪气万分,转眼向身边的淳于婉儿瞧去,眼中淡淡的温柔和迷恋,婉儿似雪,身躯婀娜,美貌绝伦,可谓冰肌玉骨,尘脱俗。

此刻在凤幔霞衣的衬托下,如雪的更加的娇嫩动人,一头黑亮的长盘簪戴着珠帘凤冠,雍容华贵,长长的睫毛下那双眸子充满了灵气,琼鼻挺翘,红唇润泽,贝齿如玉,绝代无双的容颜仿佛笼罩着淡淡的雾气,如梦似幻一般。

尽管龙天羽此时心性大大提升,对美女的免疫力有所增强,但是面对婉儿,同样败下阵来,眼前如仙女的人物,不但没有令他产生丝毫距离感,反而更增强自己的爱意和。

“婉儿,真是委屈你了。”

“嗯?什么委屈?人家现在可是王后了,身份尊贵,聚龙郎宠爱于一身,姐妹们都不知多羡慕我哩。”淳于婉儿秀美一挑,瞧着相公似笑非笑地道。

龙天羽干咳一声,道:“嘿嘿,婉儿,你还瞒得过为夫吗?我知道,你根本无心做什么王后,更不会在乎什么权贵,你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生性淡泊高洁,如今却被皇家权势舒服,真的很为难你!”

淳于婉儿眸光闪着水雾,容颜一展,笑靥如花,伸出玉手握住他的大手,淡淡笑道:“瞧你说的,我哪是什么仙子啊,当初我没有在红尘生活过,不知人世疾苦,自然对一切冷冷淡淡,可是与夫君相识之后,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七情六欲、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个女人该有的情怀,婉儿已经很知足了。”

龙天羽感慨万分,手臂搂住婉儿的纤腰,使她的娇躯靠入自己的怀内,抚摸着她的脸颊,轻叹道:“婉儿,在所有娇妻中,你是最了解我的,也是我最敬重的妻子,既相敬如宾又相濡以沫,这次立你为后,也是为夫最大的心愿,倩儿她们天真烂漫,不适合立后,从今以后,需要你费心的地方还有很多,我的皇宫乃至天下就全交给你了。”

淳于婉儿心里悸动,难道夫君如此看重自己,一股甜蜜充塞心头,自觉抛弃一切顾虑出山来苦寻他,一点也不枉,他的皇宫和天下都放心地让我来监管,对自己又是何等的信任,这份恩德和心意,自己就是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也要为夫君打理好一切,解决他所有后顾之忧!

“自从认识你后,我就猜到你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以夫君的才智和渊博见识,将来必非池中之物,你出谷后,婉儿日夜牵挂,从那时起,人家修炼接近二十年的心境,就知道全要毁在你身上了,不过,婉儿却十分愿意,辟谷修仙有什么好!

“过了一段时间,干爹也看出我红尘夙愿未了,便同意我下山了,当时干爹曾对婉儿说,夫君你是紫薇星转世,有帝王之运,将来会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前半生戎马生涯,杀伐不断,婉儿当时就更想去寻你,即使半生戎马、征战疆场,婉儿也心甘情愿跟随夫君左右,辅佐相伴!”

她的声音如天籁,虽然温柔说出,音量不大,却每一字每一句在龙天羽心中掀起波浪,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有了婉儿,红颜知己又悦己,似乎觉得比拥有了整个江山还要满足。

龙天羽紧紧攥住婉儿的双手,深情地看着她,没有在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的语言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那股眼神却已经深深地投入对方的心灵中,刻下了自己名字和爱意。

外面车轱辘吱呀吱呀地响着,沿路百姓高呼着汉王,御林军骑卫严守防御,车内二人却充耳不闻,含情脉脉地依偎着。

以卜算天,即便窥得天机,我也要为夫君逢凶化吉,完成千秋大业!淳于婉儿心中坚定自己的想法。

神武军、神威军调出四万精兵将登基用的高台把手得严严密密,外圆数十丈处留给了百姓特定的地方来观赏,这些百姓有一起随军迁移过来的中原百姓,也有当地的民众,还有一些少数族人,过往的商贾,形形色色,老少皆有,人头涌涌,黑压压的一片,如潮水波浪一般涌动。

“快看。那是御林军大队伍,一定是汉王到了。”

“汉王……”

当龙天羽、淳于婉儿、李月瑶、萧何、张良和一众公卿大臣登上祭台时,鼓乐喧天而起,在周围十万群众伏地齐声高呼“汉王万岁”。

玄黄色的五爪金龙大旗迎风招展、猎猎有声,也有龙牙特种兵和锦衣卫穿插在百姓中间,时刻警惕周围是否存在可疑人,担心刺客混在群众构成威胁。神威、神武两军士卒筑起人墙,把所有人隔在安全的距离之外。

汉中境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条汉水从境内流淌而过,使这块宝地自商周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正值初秋,河畔雾气又浓了起来,在河水上凝结不散,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神秘迷离的一面。

龙天羽和淳于婉儿在万众瞩目之下登上最高的台面上,接受十万军民的膜拜。

这一刹那,天地之间,似乎唯有二人一般,清风吹来,龙袍、霞衣微微飘展,说不出的庄严神圣。

“平身……”

半晌,在场所有所有人站起身来,都抬头望着汉王和王后,一时间竟看呆了。

龙天羽身形挺拔,气宇轩昂,一双如星辰般明亮的眸子,更是透射着坚毅的光芒,环顾下面十多万精兵与百姓,眼神深邃无比,一种汹涌澎湃的豪气涌上心来,直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