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印刷的老板不得不连夜赶工,又印出来一万五千册,依旧是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卖光了。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捧着航海日记,如饥似渴地看着的士人学子。
书里面光怪陆离,简直比起山海经还要好看。
南洋有奇懒无比的土著,男人整天聊天打屁,农活都落到了女人的身上;当年唐僧取经的西天,释教已经消亡,当地的人们都忘记了众生平等的慈悲,他们用针刺皮肤,用柴火炙烤,做出稀奇古怪的动作,求得神明的怜悯,下辈子能托生到上等人家;再往西走,中东大地,崛起了强悍的奥斯曼帝国,论起疆土之广,竟然不比大明差多少,正是他们阻断了曾经的丝绸之路,才迫使西夷不得不探索新的航路,误打误撞,发现了生产金银的美洲……
历史掌故,风土人情,植物动物,都是闻所未闻的。
士人们简直不敢想象,蛮荒之地的历史竟是如此精彩,凡是读过笔记的人,几乎都生出了“世界这么多大,我要去看看”的冲动。
直接的后果就是掀起了长达几十年的航海热,一代一代的航海人,前赴后继,直到足迹遍布整个世界,寻找到每一寸未知的土地。
作为鼓励,嘉靖对两个航海的功臣非常大方,直接任命许焕为指挥使,正三品,从品级上一下子追上了唐毅。
只是他管的地方比较奇怪,叫做火州!
按照许焕的描述,非洲大陆炽热高温,跟火炉似的,嘉靖觉得非州,总像是是非之地一样,大明何必按照西夷的命名规则呢,十分任性地改成了火州,只是火州实在是太大了,要是有本事,能打出一个比大明还要广阔的帝国。
赵旭对于自己的新生十分满意,欣然接受了火州指挥使的位置。
只是席慕云有些麻烦,嘉靖询问之后,才知道,这小子竟然出身世家,此前还考中过武举,后来弃武从文,又考中了秀才,堪称文武双全,他还有意参加科举,嘉靖只好增了一个正四品的中顺大夫。
得到了官职的两个人,立刻成为京城当中炙手可热的新贵,一天之内,就接到了二十几封请帖,把他们劈开也顾不了这么多家,只好苦着脸找唐大人了。
唐毅看过之后,直接扔到了一边,“你们哪都不用去了。”
“太好了!”席慕云最讨厌应酬,高兴地拍手。
显然,他不了解唐毅的脾气,只听他说道:“我已经安排妥当,明天你们就去国子监。”
赵旭当年捐过一个监生呢,他挠了挠头,“大人,不会让我们读书吧?”
“当然不是。”唐毅促狭一笑,“是让你们去教读书人!”
“啊!”两个人差点惊掉了下巴。
“高拱高大人看中你们,让你们去国子监,给监生讲课,让他们开开眼界。”唐毅鼓励道:“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机会,你们想做大航海事业,就要有人支持,光是本官还不行,能拉来多少粉丝,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虽然不懂“粉丝”是啥,两个人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一想到连玉熙宫都去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全都拍着胸膛答应。
第612章一边热闹,一边悲哀
到了岁末年终,历来都是各个衙门最繁忙的时候,各路讨债鬼上门,据说吏部啊、兵部啊、户部啊,全都闹得不可开交,内阁更是为了预算和决算吵翻天。
只是顺天府却显得平静异常,经过府尹大人的努力,顺天府一共增收三十七万两税银,俗话说有钱好办事,银子充裕,府衙一团和气。其中二十万两献给了宫里,剩余的十七万两,有五万两拿出来,帮助京城中的困难百姓,八万两作为明年办学堂的启动经费。
顺天府上下对于巨额的教育投入,没有任何抱怨,相反,还极力支持。很多人都不明所以,心说朝廷规定,倡优皂隶之子,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因为“如凡捕匪、解犯、催征、护饷之类,在皆须其力”,百姓对皂隶更是没有好看法,什么“腰有一牌,便声生势长,鱼肉细民”,“捉影捕风,到处吓诈”,“上班在辕,即便招摇生事。及至下班回籍,又可武断乡曲,出入衙门,与地方官颉颉。”
甚至官员常常受其挟制,反过来为其利用。至于勾结奸商,操控地方米价,从中渔利;或为奸商收买,滥用私刑,以至越境抓捕拷掠等,不在话下……
有了这么多罪恶,连累子孙,连参加科举的权力都没有。
千百年的规矩,唐毅可没有魄力给改了,不过他却开了一个小门,参加科举不行,去码头公司做事总没有问题吧!
唐毅特别在学堂设计了实务科,也就是给那些无法通过科举的学生一条谋生的路子,课程有算学、法学、天文等等,基本上就是把杭州的三大学院缩小十倍,放到了顺天府。
凡是衙门上下,皂隶后代,都可以免试入学,这也算是唐毅给手下人的福利。
听到这个消息,衙门里面都是感激之声,有人更是跑到了签押房,咧着大嘴,一边抹泪,一边给大人磕一个头。
皂隶的身份虽然能世代向传,可是一家不是只有一个儿子,继承的职位的好说,虽然挨骂,可手里还有点权力,不愁吃喝。其他的儿子呢,不但要挨骂,还有被歧视,一听说父辈是皂隶,都没人敢用,活的别提多难了。
唐大人慈悲,给大家伙的子孙都找了一条出路,真是天高地厚之恩,哪能不感激涕零!
除此之外,还有四万两,唐毅都充作绩效奖金,干得好的,能拿到最高二十两的奖励,另外还采购了不少米面猪肉,每个顺天府的成员,哪怕是喂马的,都能得到一份大人赏的年货。
唐大人如此体恤大家伙,还有什么好说的,顺天府上下全都用心当差,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生怕给大人添乱。
下面人用心,唐毅就能放心当甩手掌柜了。
吃完了早饭,平安捧着几乎和他一般大小的地球仪,跑到了唐毅的面前,平安得意洋洋,一连指了十几处地名,全都说的一点不错。
倒是小戚显得十分低落,闷着头不说话,唐毅偷眼看去,小家伙的眼神不断在大明的版图转悠,昨天教的可是世界地理啊,莫非他都忘了?
再仔细看去,小戚的视线一直放在京城的北边,似乎要找什么。
唐毅心中一动,伸手把小戚抱在了怀里,“安国,是不是想念爹爹了?”
小戚没想到唐大人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吃惊地长大了小嘴。
“连你爹都瞒不过我,你就更别想了!”唐毅笑着指了指地球仪,对着戚安国说道:“这里就是蓟镇,往东北去是辽东,往西是宣府和大同,这四处就像是四扇大门,只要守住了,北虏鞑贼就杀不进来了。你爹眼下就在蓟镇领兵,前些日子已经打退了一次俺答的进攻,杀了一千多人,有你爹和忠勇的将士守卫着,咱们才能快快乐乐过日子,你爹他们是最了不起的人!”
“嗯!”
戚安国小眼睛闪光,攥紧了小拳头,“我长大了,也要像爹爹那样!”
“好孩子,有志气!”唐毅赞道,又看了看平安,笑道:“儿子,你安国哥哥可是要当将军的,你有什么想法?”
平安仰起头,小家伙虽然聪慧,可还是不太明白将军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仰起头,叼着手指头,苦心思考,唐毅也不着急,耐性等着。
突然一股浓郁的香气飘了进来,平安眼前一亮,高声叫道:“茶汤,茶汤,平安要茶汤!”
唐毅的脸瞬间就黑了,一口老血喷出三丈。小混球,你爹是三品大员,你爷爷是一省封疆,你个小兔崽子要卖茶汤,真是气死人也!
唐毅一扭头,正好盯上了从外面跑进来的徐渭,这家伙正一手端着一个碗,平安喜滋滋跑过来,接了一碗茶汤,很有礼貌地送给了戚安国,接着又拿过来另一碗,挖了一勺子,送到了嘴边,却又想起了老爹。
高高举起,奶声奶气道:“爸爸,吃!”
还算有点良心,唐毅抛开了不快,吃了一口,香甜爽滑,极为爽口,“宝贝儿子,再来点!”
徐渭嘻嘻笑道:“好吃吧?茶汤主料是秫米面、糜子面,调料有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冲制的时候,先把茶汤原料在碗内调好,放好糖与桂花卤,小贩一手执碗,一手扶壶柄,必须双脚撇开半蹲式,才能立稳。左手的碗,正好等在大铜壶嘴边,等水一冲出,碗要随时变换距离,以掌握开水适量来控制它的厚薄程度,右手要有足够的控制力量,开水一出壶口,正好注入碗内。要一次完成,才能冲熟茶汤,否则滴滴嗒嗒注水,茶汤必生不能吃,水出得猛,会浇在自己手上,烫了自己,也碎了碗,就更不合算了。”
徐渭总结道:“好的茶汤,把碗翻过来,都不会掉的,瞧瞧,就这调和阴阳,分寸拿捏的本事,少说也是个内阁大学士的料!”
还有这么一说啊,看起来儿子还是挺有志气的!
唐毅的心情一下子好了,“平安,你和安国哥哥慢慢吃吧,爹要和你徐伯伯说点事。”
两个孩子乖巧地点头,唐毅拉着徐渭,到了旁边的屋子。
“文长兄,国子监那边怎么样?”
徐渭翻翻白眼,“我说行之,你不是挺关心的吗?干嘛不自己去,非让我跑腿,没看哥的腿都细了!”
“那是减肥了好不?”唐毅腹诽着,叹口气道:“我要是去了,不是抢了他们的风头吗?航海是件危险的事情,人家拿命拼出来的,谁也不能抢!”
徐渭频频点头,伸出了大拇指。
“不光是国子监,就连翰林院的那帮人都去了,屋子里坐不下,只好搬到了外面,黑压压的,足有数百号人,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好奇心是驱使人类向前的东西,当一个人对于什么都麻木的时候,基本上就离着上帝不远了。
幸运的是大明的读书人还没有自高自大到上国无所不有,对于新鲜的事务更多是接受,而不是恐惧和排斥。
就拿这次环球航行来说,直接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天圆地方的观念被彻底推翻,席慕云就带着一个和唐毅书房里的一模一样的地球仪,他亲手指出了自己走过的航路,每到一处,都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当地的气候水文,风土人情,植物动物,为了增加说服力,他们还采集了相当数量的标本,一一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有图有真相,即便是再顽固的人,也无法否认铁一般的事实。
巨大的冲击,颠覆三观,所有读书人都陷入了沉思和反省之中。
从徐渭的嘴里,唐毅确定了,他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很快会有更多的新知识,是观念涌入,不断重塑明人的三观,引领时代走向不同的方向……
唐毅从来没有如此踌躇满志,如此自信过!
“文长兄,我们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时代,将有我们,还有我们的后辈改写,只要抓住了机会,很快就有无数神奇的东西涌现,不用船帆的大铁船,一次能拉上千担粮食的火车,还有远隔万里,能互相通话的神器……”
徐渭听唐毅的疯言疯语多了,并不相信。
他老气横秋道:“三千年我是不知道,可是三十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要出现了。”
唐毅愣了一下,随即瞪大了眼睛。
“文长兄,你是说欧阳夫人?”
“没错!”
徐渭用力点头,“我听说昨天的时候,严府的管家严年到了好几个大药铺,去找老山参,越大越好。”
老山参能干什么?
俩字:续命!
看起来,严老夫人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没法救了。
唐毅下意识看了看月份牌,不到半个月就过年了,老太太看来是撑不过去了。严老夫人一死,严世藩就要丁忧守孝,整整三年啊!
昏聩衰朽的严嵩,又遭逢丧妻之痛,没准就再也撑不住了。
等着,盼着,多少年来,这一刻终于到了!
唐毅突然觉得五味杂陈,正在这时候,突然王世懋从外面跌跌撞撞,跑了进来。
“行之,相府挑出了白幡,有人走了!”
第613章当大事
寿高八十,儿女双全,和丈夫携手一个甲子,一品诰命……
“不管别人怎么看,严老夫人还真是让我羡慕得紧!”王悦影低声说道,她的小腹越发隆起,身体沉重,每天多一半的时间都懒洋洋靠着,吃不下去东西,可是肚子里又有一个小生命,不得不吃。
唐毅在外间屋准备了一个小火炉,正好放一个砂锅,少放一点小米,多放水,稠稠熬半锅,切里面一点瘦肉丁,又用红油,拌了一点黄瓜,都是自家暖房的,顶花带刺,新鲜爽口。端着瘦肉粥和凉菜,放到了床头的檀木桌子上。
唐毅像是哄小孩一般,拿着小碟,在王悦影的面前晃来晃去。
“多好的黄瓜,多好的刀工,又细又匀,再配上红油,哎呦,别提多好吃了,哪怕蟠桃宴,都吃不到。”
王悦影被唐毅滑稽的动作给逗笑了,捧起了碗,痛痛快快,吃光了一碗粥,吃掉了一小半的凉菜。唐毅暗暗松口气,总算是又伺候了一顿,上次怀平安的时候,岳母,姨娘都在,不用唐毅插手,后来他又到了南京,算起来,这次是他正儿八经伺候孕妇,一个字:真难!
算了,等到春暖花开,小东西就该降生了,就解脱了。
唐毅一边想着,一边捧起媳妇用过的碗,填填肚子,晚上还有一堆破事要赶工。他正闷头吃着,王悦影突然开口,“哥,你是不是准备弹劾严嵩?”
唐毅把碗放下了,惊讶道:“哪来的话?”
“下午的时候,有几个命妇过来看我,听她们口里口外,似乎都挺高兴的。”王悦影低着头,摆弄着一脚,仰起头,轻声问道:“哥,是不是严老夫人死了,严家就要完蛋了?”
本来是不想多说的,可是看到王悦影一再提起,唐毅不由得叹口气。
“想那些有的没的做什么,欧阳氏死了,严世藩就要去丁忧,整整三年时间,没了儿子帮忙,严嵩一个人如何能支撑大局,垮台是一定的。”
王悦影愣了一下,不停搓动的手攥紧了,露出了白色的骨节。
“哥,严阁老好可怜啊!中年丧子,老来丧妻,人生最悲惨不过的事情,还有丢了官位……”王悦影情急之下,眼角泛红,“咱们不能落井下石啊!”
妻子居然给严嵩求情,唐毅愣了一下,可也明白她的想法。
严嵩对待妻子六十年如一日,从不纳妾,也没有什么绯闻,又身居高位,哪怕后世的人都比不过。
女人都是感性动物,尤其是怀孕期间,媳妇的眼里严嵩只是一个失去了老伴的可怜老人。只是在别人的眼里,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年,期间为非作歹,祸国殃民,所有的罪孽都算到了严嵩的头上。
多少人根本不会同情他,想法,还恨不得扒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
唐毅敢说,这一夜,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个不眠之夜,严党的人惶惶不可终日,反对严党的磨刀霍霍,拼命寻找证据,准备给严嵩致命一击。
唐毅用力抱住了妻子的肩头,微微笑道:“你男人不会那么没品的,只是严阁老这些年树敌太多,作恶也太多,我不动手,别人也会动手的。”
“哦。”王悦影有些失落,丈夫说的实话,又让她很温暖,伸出双手,抱住了唐毅的胸膛。
“哥,我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你也会位极人臣,做到严嵩的位置,若干年之后,咱们,会不会也重蹈覆辙?”王悦影红着眼圈,低低声音道:“奴家不该把你当成严阁老的,可是奴家就是止不住胡思乱想,老爷,要不你罚我吧!别打太疼就行!”
唐毅看着娇羞可人的小媳妇,真是手里发痒,“傻丫头,别瞎想了,有朝一日,我的确会坐上那个位置,只是你男人的本事比严阁老强多了。我在东南有无数的门生弟子,有士绅同盟,有强大的乡勇,有交通行,假以时日,我的力量会超越任何一任首辅,甚至是——皇帝!”
唐毅贴在媳妇的耳边,轻声说道:“太平年景,造反是死路一条,可是我会做到,哪怕是皇帝,也要匍匐在我的规矩之下!”
王悦影泪水朦胧,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一夜,她睡得十分安然……
转过天,唐毅拿着顺天府衙门的公文,前去内阁,按照惯例,他要把一年的只要政务,收了多少税,办了多少事,处置了多少案件,判了多少死刑……上报内阁,作为日后吏部考评的依据。
唐毅在内阁只见到了徐阁老,严嵩因为老伴死了,已经请了假,至于袁炜,因为长脖鹿的事情,受伤很重,也借口身体不好,回家调养,倒是老师不在,让唐毅颇感意外。
徐阶直接告诉他原因了。
“昨夜得到急报,俺答五万骑兵,再度突袭宣府,势头比历年都要猛烈,我已经让荆川去督师了,一定要给俺答一个教训!”
徐阶攥着拳头,恶狠狠说道,从秋天开始,就部署这次行动,唐顺之也是筹备许久,如果能打得漂亮,唐顺之在内阁的位置也会快速上升,不敢说比得上徐阶,至少能把袁炜甩没影了。
唐毅表示知道,把文书恭恭敬敬送给了徐阶。
接到了手里,从头看了一遍,徐阶大为赞赏,别的不说,唐毅的确是干吏,整顿治安,开辟商税,又铲除九阳会,大兴教育,一年做的事情,比起别的府尹十年都多,京城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
“行之,你居功甚伟,不过只是有一点,你却忽略了。”
“请阁老指点。”唐毅慌忙说道。
“呵呵,朝廷历来讲究轻徭役,省刑罚,你这一年,光是死刑就判了二百七十多个,比起一个省份,一年都要多,虽说京城事情多了些,可是杀了这么多人,也未必妥当啊?”
唐毅无奈挠了挠头,他已经够手下留情了,可光是九阳会,就贡献了二百颗脑袋,其余他大力整顿商税,铲除流氓地痞,也难免要动刀子。
“阁老,这里面可没有一个冤假错案啊!”
“老夫知道,可是别人不这么想啊,他们只会说你杀戮太重,有伤天和!”徐阶不屑一笑,“虽然都是狗屁不通的道理,可是也不得不防,你是要高升一步的人,这个关头可不能犯错误。”
徐阁老一脸严肃,谆谆教诲,一瞬间,唐毅都觉得自己和张居正换位了,什么时候,徐阶对他这么好了?
其实也怪唐毅糊涂,他刚刚开始帮了徐阶一个大忙。
别以为麒麟的事情,嘉靖没有惩罚严党,就算严嵩过关了,实际上对严党的损伤比想象中的要大太多了。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