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有不满,大家暗中交易,把事情摆平也就是了。

这也是历来的规矩,而且从唐毅的举动来看,他似乎也准备认了,可是万万想不到,在最后的关头,竟然冲出来一个不要命的。

你真的想捅破了天,弄得不可收拾吗?

杨博的老眼瞬间缩成了两道精芒,身为晋党的领袖,他也早就筑好了防火墙,要想斗,咱们就掰掰手腕,看看谁的本事更强。

大佬们从不会轻易下场,就好像拳击冠军不会和流氓打架,打赢了也不光彩,打输了更丢人。

横竖都是赔本,此刻的徐阶就后悔了,刚刚就不该多事。

可惜,他老人家没有瞬间消失的神通。

大家伙七嘴八舌头,都请求徐阶保下王廷,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海瑞把人带走。可是徐阶的心里头也犯嘀咕,海瑞到底抓到了什么证据,王廷反复说没有把柄落在海瑞的手里,他是说真的,还是再骗自己?

仿佛感受到了徐阶的疑惑,王廷咬了咬牙,猛地迈步站出来,拍着胸脯说道:“元翁,诸位同僚,王某自幼读书,忠孝乃是立身根本,断然不会做卖国投敌的事情,请大家一定相信我的清白,至于海大人,你奉旨办案,想带我走,自然没有话说,可是你要是没有证据,诬陷本官。”王廷一回身,指着背后的众多官吏,大声说道:“看到没有,天下的仁人志士,忠义君子,也不会放过你的!”

他这番话,倒是说的慷慨激昂,黄钟大吕,听得其他人不停叫好,大赞王廷是一条汉子。

海瑞冷笑连连,“希望在大堂之上,你还能如此自信!”

“带走!”

锦衣卫一拥齐上,王廷一甩膀子,竟然拿出了三分豪气,自己迈步就走,可是从徐阶身旁路过,他的双腿还是软了。

“阁老,下官敢对天发誓,绝对没有和俺答勾结,请阁老主持公道啊!”

徐阶这个气啊,你倒是硬到底啊!他暗自咬牙,无奈叹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大明朝,还不会诬陷一个好人,你只管放心吧!”

王廷被带走了,而且还是以最羞辱的方式带走了,哪怕再迟钝的人都明白,一场风暴,不可抑止地到来了。

一阵寒风吹过,辛自修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喷嚏,天有点冷啊!

经过海瑞这么一闹,早有人去通禀隆庆,皇帝陛下直接下令,取消早朝,大家各回各家吧!

唐毅坐在轿子上面,双目微闭。

其实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就在各路人马击败俺答的时候,戚继光最先冲到了俺答的汗帐,他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往来书信,多数被烧了,还有一小部分没来得及烧毁,或者烧毁了一部分。

当年对付月港倭寇的时候,戚继光就干过这类的事情,他知道这些带字的东西有多少分量,全都收拾起来,一点没落,都送给了唐毅。

而唐毅也暗中让人去整理,结果的确收获不小,这里面有票号,有文官,有武将,有士绅大户,不过多数都残缺不全,没法充作证据,只是能作为调查的方向。

唐毅之所以默默看着徐阶表演,就是因为他要暗中把事情查清楚,拿到铁证如山,才会发动攻势。

恰巧徐阶听信了张居正的话,把调查任务交给了海瑞。

唐毅还愁着让谁去开炮呢,没想到徐阶主动帮自己选好了,那可就一点客气没有了。

事到如今,唐毅只想大吼一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唐大人,留步。”小太监急匆匆追了上来,上气不接下气道:“皇爷有旨,请大人进宫。”

来得挺快,看起来自己的皇帝徒弟本事涨了不少。

轿子转头,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乾清宫。

君臣相见,唐毅施礼之后,隆庆连忙拉着他的手,那个热乎劲儿,就好像又回到了当初的王府。

隆庆红着鼻子,“唐师傅,当年若非是你还有高师傅他们扶持,朕哪会有今天!偏偏朕登基了,先生还要南北奔波,都是为了朕的江山社稷,朕铭感五内。”

隆庆不是个虚伪的人,说到了伤心的地方,鼻子一酸,泪水都下来了。唐毅连忙说道:“陛下乃是天命之主,百灵相佑,臣不过是略尽绵薄,当不得什么。”

隆庆抓着唐毅的手,舍不得松开,“师傅,朕算什么皇帝啊!想要干点什么,都一帮人反对,连给妃嫔添置一点首饰都不行,若非先生帮着拿下了吕宋,献给了朕一大笔银子,朕都没脸面对嫔妃了。”

隆庆拉拉杂杂,说了好半天的委屈,才猛然想起正事,略带焦急问道:“先生,王廷勾结俺答,可是真的?”

唐毅犹豫了一下,叹道:“陛下,臣不敢说,不过在战利品当中,倒是发现了不少南来的漕粮,其中有些还印着天津仓库的记号哩!”

第883章筹边策

隆庆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唐师傅,难道真的有人暗助俺答?还送粮食?若真是如此,朕必夷其三族!”

一贯好脾气的隆庆真的怒了,唐毅反倒没急着下结论。

“陛下,俺答一路抢掠,夺来一些漕粮也不奇怪。不过……”唐毅脸色阴沉下来,“所有漕粮从天津出来,都会加盖新的标记,俺答军中的却没有,也就是说这些粮食从海路运到天津,就没有发出来。突然跑到了俺答军中,肯定是与法不合的。”

其实粮食出现在俺答军中,也可能是官吏私下里售卖漕粮,恰巧被俺答抢走,当然了,盗窃漕粮也是大罪过。

不过盗卖漕粮,一来数量不会很大,二来也要改换包装,以防被发现,故此,只能说有人私下里和俺答勾结的概率非常大。

隆庆渐渐冷静下来,他百思不解,“唐师傅,蒙古人两百年间,不断入寇,杀我百姓,掠我财富,攻我城池,害我同胞,所作所为,天理不容,为何偏偏有人数典忘祖,不惜勾结异族,朕实在是想不明白。”

“先生可能给朕解惑?”隆庆一脸渴望。

唐毅叹口气,无奈笑笑,“陛下,有些事情不是臣该说的,只是您问到了,臣又不能不说。”

隆庆见唐毅为难,急忙一摆手,把那些太监宫女都赶到了宫外,只剩下君臣两个。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世间的事情,左右都离不开一个利字,利益当头,祖宗道义,值不了几个钱的。”

“太祖爷北赶大元,成祖爷五征蒙古。自大明立国以来,就采取对草原封锁的战略,严禁盐、茶、粮食、布匹、铜、铁等物资流入草原。前几十年,的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蒙古人大步后退,生活水平比起元朝一落千丈,甚至不如成吉思汗的时候。连铁质的刀剑,锅具都严重匮乏。那段时间对草原来说,是最难熬的。不过随着土木堡一役,大明惨败,转攻为守。世人都看得出来,双方都难以消灭对方,只能共存下去。这时候一些奸商就窥见了商机,他们大肆走私草原缺少的物资,赚取暴利。只是草原的金银有限,后来他们发觉蒙古人别的本事没有,却可以抢掠,抢掠到的金银细软,珠宝玉器,又没有什么用,正好低价卖给奸商,奸商拿这些东西,到内地出售,换取粮食布匹,再卖给蒙古人,赚两头的暴利……”

听着唐毅的话,一副近乎完美的发财大计,勾画了出来。

隆庆当然听得明白,这一套方法肥了奸商,可是苦了百姓,坑了大明,敢情每年来抢掠的蒙古鞑子,竟然是给大明境内的某些商人赚钱打工,真是够讽刺的!

“岂有此理,朕一定要彻查,要杀个干干净净。”

“陛下少安毋躁!”

“唐师傅,这些人如此误国害民,朕如何能安得下来?”隆庆红着眼睛道。

“呵呵,陛下,凡事必有因果,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唐毅笑道:“当年齐桓公听说国内有许多放贷为生的食利者,他们利息极高,很多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齐桓公就想把这些人都给杀了,不过管仲却不这么看,他把这些食利者找了过来,经过一番商讨,把利息压了下来。”

隆庆思量一下,若有所思道:“好像师傅在东南,就是这么做的。”

唐毅点点头,“陛下,杀了旧的一批食利者,还会产生新的食利者,您杀光了一批奸商,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就像是韭菜一样,无穷无尽。俗话说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关口是要弄清楚,为什么这些人甘心情愿,背叛祖宗,也要和蒙古人做生意!”

“请先生明示!”隆庆虚心请教。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根子还在朝廷的战略,军制,以及经济上面。臣前面提到过,由于我大明无力进取,造成了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没法消灭谁,才给了奸商往来穿梭,大捞其利的机会。而且人生性贪图利益,要想限制贸易,钳制草原,不是一道令子就行的,边墙这边一匹布五两银子,翻过长城,就能卖到十五两,二十两,如此差距,难免不会黄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

隆庆钻研过唐学,对于商业的事情非常熟悉,心有所悟。

“先生,那军制又是怎么影响的?”

“陛下,说这个只怕又要得罪太祖爷了。”

隆庆嬉笑道:“先生当年可不这么胆小啊,朕还记得您说过祖宗都是为了后辈儿好,不会故意为难后人的,您说是吧?”

唐毅点点头,“那好,臣就放肆一次,太祖爷推行军户制度,养百万大军,不需耗费朝廷粮饷,自给自足,当年或许不错,可是推行了久了,弊端丛生,已经由利变为害。首先军籍世袭,官职世袭,一个人能不能成为武将,不是看他懂多少兵法,立多少功劳,文采如何,武艺如何,而是看他的爹是谁。没了选拔,固然有些特例,比如戚继光,但是大多数的将门子弟都是废物点心,不堪一用,以庸才领兵,边军战斗力日益下降,也就不足为奇。而且长久的世袭,互相联姻,形成了将门集团,对他们来说,维持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假如敌人被消灭了,他们又如何向朝廷伸手要银子?故此这些人把功夫用在了投机钻营,保住位置上,杀敌报国都扔到了九霄云外。”

唐毅说的还算客气,实际上不少将门和商人都勾结在了一起,大家一起走私,一起捞钱,甚至当俺答来了,他们拿出一笔物资,贿赂俺答,不费一兵一卒,把瘟神送走。更有甚者,向俺答购买人头,然后再向朝廷报捷请赏。唐毅做过宣大总督,对于这些一百多年的陋习,当初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过眼下时机日趋成熟,唐毅抛了出来,至少要拿到隆庆的支持。

“真没想到,我大明边军,竟是如此可恶!唐师傅,您以为该如何改革九边,革除弊端?”

“内调外养,一起下手。”唐毅干脆说道:“对内也改革军户制度,让武将能像文官一样,流动起来,有了源头活水,有了上升空间,自然投机钻营的就少了。逐步变世兵为募兵,历年的战斗,已经证明了,严格的训练,精挑细选的强兵,足以战胜蒙古骑兵。要大胆反击,收服河套,还要夺下漠南地区,尽量北赶蒙古,解除北疆的压力。”

唐毅见宫里挂着他送来的地图,主动走了过来。隆庆急忙跟着,聆听唐毅的设想。

“北方游牧民族战斗力强,边患压力大,但是呢,草原贫瘠,产出有限,无法承载大量的人口。臣以为在重创蒙古人之后,立刻言和,利用分封,加上经济文化,弱化蒙古人的战斗力,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至于南方……”唐毅一指南洋广大区域。

“这些地方水热充足,条件优越,撒一把种子,就能收获粮食,偏偏当地土著极为落后,战斗力低下,几乎不值一提。攻打南洋,一本万利,而且我们的农民能站住脚,只要经营几十年,这些地方都会变得和中原无异,成为炎黄子孙的又一乐土……”

从边防,聊到了整个战略,北方积极防守,南方积极进攻,最终的目的是要打造出一个大明盛世……隆庆被老师勾勒出来的图景彻底打动了。

如果真能开辟出南洋,自己绝对能青史留名,甚至会和古往今来,最优秀的君王并驾齐驱。想到这里,隆庆就激动地战栗。

唐毅从来不是一个只会讲故事的人,他真正的本事是把梦想变为现实。

要想经略南洋,就要把军费的重点从九边转移,要想减轻九边的负担,就要彻底打垮俺答。

唐毅虽然认为走私的奸商是有产生的原因,他却一点不能原谅这些人。

敢出卖天良,出卖祖宗,出卖同胞,吃人血馒头,就要付出代价!

唐毅开出了三个药方,第一是增加募兵,逐步裁撤军户,消除军籍,整军经武,发动反攻;第二,在占据绝对优势之后,开边贸易,鼓励双方商人往来,互通有无……隆庆有些迷糊,怎么又要和蒙古人做生意了?

“陛下,开边的道理和东南开海一样,利益驱使,贸易是无法阻止的,与其走私,不如进行正规的贸易,朝廷可以控制数量,控制交易内容,凡是有利于增加蒙古人战力的,我们一概不卖,相反,我们还能够大量收购牛羊,收购羊毛,不知不觉间,让蒙古人少养战马,多养牛羊,久而久之,他们的威胁自然就降低了!”

“哈哈哈,唐师傅果然厉害!”

隆庆伸出了两个大拇指,赞叹道:“有唐师傅运筹帷幄,解决边患有望啊!对了,这第三条是什么?”

“当然是严查奸商,严查败类!”唐毅变得杀气腾腾,兜了一个大圈子,话题又回到了最初。

“依臣所见,如今不只是奸商,还有九边的将门,同鞑子有往来勾结,甚至蔓延到了科甲出身的朝廷命官,如果不严惩一批人,为何能威慑宵小?而且有这帮人通风报信,把朝廷的动向都告诉敌人,又如何能扫平草原,安定北方?”

第884章进展神速

唐毅和隆庆足足谈了一整天,虽然未必把复杂的情况说清楚,但是至少唐毅灌输给隆庆一个概念,诸般国事,边防为重,东南西北,九边最急!

这可不是随便说的,包括眼下的不少仁人志士都察觉到了,北方气候越发异常,天灾人祸,收成锐减,造成军屯越发难以维系。

卫所军户体系崩溃,就要求大量调集客军北上,而客军的消耗远比军户要大得多,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压得户部抬不起头,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由于军费消耗巨大,朝廷不得不南粮北运,南银北调,把资源倾注在九边各镇。大明的君臣或许还看不出其中的危险,可是唐毅却心知肚明,甚至不寒而栗。

金银只是财富的代表,而非财富本身,小冰河期造成北方农业产出锐减,这时候大量的投放金银,只会产生一个结果,就是物资短缺,物价飞涨,民生更加艰难,百姓纷纷破产逃走。

结果九边就会越发空虚,需要调动更多的人马,消耗更多的粮食金银,形成恶性循环的无底洞……要知道在运输还很落后,全国市场没有形成的时代,从南方抽血,滋养北方,就会出现南方货币供应不足,经济缺血,而造成通货紧缩,北方却出现商品不足,严重通膨。

蜡烛两头烧,相当于糖尿病晚期,加上恶性肿瘤,躺着都必死无疑,偏偏遇到了一群烂大夫,拼命折腾,不死都天理不容!

而实际上,天启崇祯两朝,听信孙承宗袁崇焕之流的祸国殃民建议,大规模向辽东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直接抽空了大明为数不多的血液,进而流民四起,内乱丛生,交迫之下,帝国轰然倒塌……

虽然眼下距离内外交困还有一些距离,可是很多苗头已经出现了,比如军户逃亡加速,南兵北调,边防开支增加……故此唐毅极力建议隆庆,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军制上面,五到十年,甩掉九边的包袱,用最小的成本,操控草原,维持基本安全。

即便是小冰河期到来,北方人口锐减,难以维系,还可以把人安置到南洋,而不至于浪费太多国力。

一番长谈下来,隆庆完全接受了唐毅的设想,他拿出御笔,郑重写下“九边”和“南洋”四个字,贴在了柱子上,只要一抬头,就能看的清清楚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举动可不寻常,意味着边防彻底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因此,凡是和俺答有牵连的人,都要承受十倍百倍不止的怒火!

……

大理寺大堂,海瑞巍然端坐,面色凝重。

两个锦衣卫推着王廷走了上来。

“堂下何人?”海瑞低声喝道。

王廷扬起了脸,冷笑了一声,充满了不屑,他鄙夷地说道:“海瑞,你不用和本官装大瓣蒜。我乃是二品都御史,朝廷命官,陛下没有旨意夺我的官职,你不过是小小的大理寺少卿,和本官差之天地,理应让本官就坐,问话之后,立刻请本官回府。而不是在这里作威作福,发号施令,懂吗?”

他拿出了教训后辈的语气,充满了不屑地说道。

海瑞同样面带冷笑,猛地一拍桌子!

“王廷,你乃是两榜进士出身,本官不和你讲孔圣人,也不讲孟圣人,本官只送给你八个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明律》只认道理,不认官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休想逃得过去!”

好一个猖狂的海瑞,王廷气得笑了起来。

“我倒要听听,你是怎么穿凿附会,诬陷本官的?”

海瑞目光如电,厉声问道:“俺答兵犯小站,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十月二十三。”这没什么好抵赖的,几十里外的大战,身为巡抚要是一点不知道,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那你为何不出兵援助小站?”海瑞追问道。

王廷充满了鄙夷,“海瑞,你傻了不成,俺答十万大军,野战无敌,天津城中,只有两万出头的人马,贸然出兵,只会一败涂地,本官可没有那么傻!再说了,本官不是派了殷正茂领兵去小站吗,你凭什么说我没派兵?”

“殷正茂是十一月初九出兵,他已经告诉本官,你当时拒绝他出兵,是他违抗命令出兵的,怎么变成了你的功劳?”

说着海瑞举起殷正茂的供词,啪的往桌子上一拍。

王廷又羞又愤,心里头大骂,殷正茂好歹你也是师相的弟子,莫非真的一心投靠唐毅,欺师灭祖,可没有好下场!

其实王廷忘了,相比卖国投敌,欺师灭祖也不算什么了。

他脸色变了变,故作轻松说道:“军务复杂繁乱,当时俺答入寇,各种流言消息满天飞,本官身为天津巡抚,守土有责,天津城中,近百万的民众,若是因为本官鲁莽失策,俺答杀进城中,谁又能承担得起责任?本官承认,我是保守了一些,可是小站不也是安全无虞吗?想要光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