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居正突然放声大笑,“次辅大人,多谢指点,这一回我总算知道该怎么出价了。”

他说完,转身就走,急吼吼去找晋商谈判了。

“唉,张太岳还算是一个干吏。”高拱赞道:“行之,不要再为了以往的事情耿耿于怀了,他是有些不对的地方,总归要相忍为国,一同中兴大明。”

难得,高胡子也懂得妥协了,虽然是劝别人。

唐毅哂笑道:“中玄公多虑了,小弟心里有数,不会因私废公的,张太岳有才,就让他放手去做,总归都是为了大明好。”

“这就对了!”

高拱高兴笑道:“等到太岳那边谈完了,咱们几个喝一杯,好好交交心。”

……

十天之后,张居正再度回到了内阁,换了一个人相仿,春风满面,喜笑颜开,面对着在场的几位阁老,他拿出了一份谈好的文书,放到了所有人的面前,得意说道:“请大家伙过目吧!”

从赵贞吉开始,依次传阅,每个看过的人都喜出望外,内阁里不断响起吸气的声音。这几位阁老都有种穷鬼中了头等大奖的感觉,晕乎乎的,要飞到天上去了。

张居正认为光是宝钞和银元的发行权,就足够顶得上一千二百万两银子,至于朝廷出兵,攻打俺答,光复河套,晋商还会大捞其利,天底下的好事,岂能都让他们占了?

张居正要求把利息去掉,一千二百万两算是购买的费用,西北用兵的账另算。

晋商也不傻,发行宝钞和银元,必须处置朝廷已经发出去的那些旧钞,这可不是一点成本没有,八字没有一撇,就给朝廷一千多万两,晋商也没有这么厚的家底儿。至于恢复河套,朝廷只是一说,总不能画饼充饥吧!

针锋相对,谈来谈去,终于双方都不想浪费时间了,最后的协议是晋商出一千二百万两,依旧算作借款,只是利钱被压到了二厘,且十年之后还清。

同时张居正又抛出了一份三百万两的复套债券,由晋商方面低息认购。

二者加起来,就是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比起大家估计的一千万缺口,还多了五百万两。

几位阁老都泪流满面,激动坏了,多少年了,总算是有钱了!能施展拳脚了!!

第935章盛世危言

老百姓常说,穷人乍富,腆胸叠肚,其实贵为阁老,何尝不是如此。以往朝廷就那么一点可怜巴巴的预算,谁多吃一口,少吃一口,都要争得你死我活,打头破脸。

为什么自从嘉靖以来,内阁的争斗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除了党派门户、政见主张之外,根本的原因就是资源不够分,财政困难,经济出问题,这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几乎都是百分百的真理。

眼下内阁一下子有钱了,正所谓富而好礼,几位阁老凑在一起,也有了笑模样。

赵贞吉不摆老资格,高拱也不吹胡子瞪眼,就连排位最后的张四维,也被一帮人尊着,谁也不敢小觑这几位大学士,无他,想要银子还要靠着人家呢!

七位阁老虽然排位不同,分量悬殊,但是真正表决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从这一点来说,内阁其实是平行的。

阁老们真正有了宰辅的威仪,只是大家伙也清楚,这钱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必须好好打赢俺答,成则柳暗花明,败则山穷水尽。

唐汝楫肩头的担子越发沉重,他几乎每天都在召集军事会议,胡宗宪也被请了过来,集合众多的大臣,商讨出战的方略。谭纶,殷正茂,曹邦辅,李天宠等人日夜操兵,积极备战。

漫天的银子撒下去,戚继光、汤克宽、马芳、杨安,这些大将积极补充缺额,充实武备,打造马车,兵器,囤积粮食火药。肉松、奶粉、炒面……军用食品大量补充,各地的马场也都动了起来,近万匹繁育出来的阿拉伯马被送到了军中。

马芳和马栋爷俩都快乐疯了,阿拉伯马优秀的基因,相比起蒙古马,实在是优势太大了,一骑至少能顶得上对手的三骑。

全力以赴,此战必胜!

从上到下,都紧张筹备,一点不敢松懈。

反倒是唐毅,人家忙,他就清闲了,这不又早早从内阁回来,刚一到家,就发现十分热闹,院子里多了好几架马车,有家丁正忙着搬运礼物。

唐毅一看眉头紧皱,这可不行啊,本阁从来不收礼的。

他气势汹汹到了大厅,想要看看谁这么胆大包天。他刚迈步进来,就看到平安和平凡两个扒着一个女人,别提多谄媚了。

王悦影见唐毅回来,笑道:“老爷,周姐姐刚从苏州过来,要在咱们家住几天。”

这时候周沁筠笑呵呵站起身,飘飘万福。

“拜见唐相爷。”

唐毅连忙笑道:“不用这么客气,我说的吗,树上的喜鹊乱叫,敢情是财神爷驾到了。”

周沁筠有“女财神”的绰号,被唐毅提起,她脸色微红。

“相爷玩笑了,小女子在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唐相爷面前,可当不得财神二字。”

“都别吹捧了,咱们姐妹好久没见了,边吃边聊吧。”王悦影挽着周沁筠,两个人亲密无间,直奔后花园。

在池塘之上,有一座宽大的凉亭,夏天的时候,唐家人都在这里纳凉聊天,现在天气凉了,下面烧着地龙,不凉不热。

坐在亭子上,向四周看去,簇簇金菊,悄然绽放,不是渊明偏爱此,此花开后少花开!

“真是好看,这菊花最要地脉灵气,我也种了一些,全都枯黄低矮,一气之下,给铲平了。现在我才明白过来,一个伯爵,一个次辅,钟灵毓秀的地方,才能养得起金菊,像我们这等俗人啊,种点萝卜白菜也就是了!”周沁筠不无玩笑说着。

王悦影轻笑了一声,“地脉灵气我是看不到,反正啊这菊花我是每天除草施肥,仔细看着,小心打理着,不像某些人,一年到头,桌案上都摆着算盘子,杂草比花都高,能养得好就怪了!”

“瞧你说的,弄得我跟掉进钱眼里似的。”周沁筠不满道。

“你就是!”王悦影笑道:“我敢说大老远的跑到京城,保证是为了钱的事情。”

“你啊,都学坏了,这嘴一点不饶人!”

说笑着,琉莹亲自下厨,备下了一桌美食,席间,姐妹们互相聊天,追忆以往的事情,诉说这些年的情况,聊得好不开心。

唐毅很识趣,敬了两杯酒,就带着两个小子回到了书房,检查了一会儿功课,又浏览了一下最近的报纸。

差不多掌灯时分,琉莹和王悦影陪着周沁筠到了唐毅的书房外面。

“你们谈的事情保证很无聊,我们就不听了。”两个人笑着转身,周沁筠摇摇头,书房的门虚掩着,轻轻推开,迈步走了进去。

“坐吧。”

唐毅笑着端起茶壶,给周沁筠满了一杯俨茶,“醒酒的。”

“嗯。”周沁筠点头,喝了一大杯,仰头沉默了好一会儿,立刻恢复了女强人的精气神,目光灼灼,一点没有疲态。

“唐相,交通行的股东们非常不满,他们认为您背叛了交通行!”

好大的罪名啊,唐毅翘着二郎腿,“怎么,一个宝钞和银元的发行权,就让他们受不了了?”

周沁筠不甘示弱,“唐相,这可不是小事情,一旦晋商完全掌握了货币的发行权,交通行好不容易积累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甚至会被晋商给吞并掉,这么大的事情,我,我认为您草率了。”

唐毅又问道:“那你们认为该如何?”

“最好按照实力,南北七三分,交通行要占七成。”周沁筠抛出了底限,实际上交通行更想独揽大权,从而真正成为金融的霸主。

玩钱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空手套白狼,无中生有吗!

拿纸片当银子,晋商承受不了诱惑,东南也是一样。周沁筠急匆匆赶到京城,就是要谈这件事情,毕竟事关交通行一系的生死存亡,丝毫不敢大意。

唐毅微微笑了笑,“周姑娘,东南有不少人都说本阁的坏话吧?”

周沁筠面色不好看,“唐相爷,您身在京城,周围都是晋商的人,有些事情不得不顺着他们,我们也都明白,可货币发行,交通行都筹备了多少年,各地的仓库存着几千万两的白银,明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怎么能先交给晋商,大家都以为您让得太多了!”

唐毅摇摇头,颇不以为然。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发行货币,多大的事情,你们以为就能轻易成功吗?”

周沁筠一惊,忙问道:“相爷,莫非另有玄机?”

唐毅笑着问道:“这几年市舶司的生意如何,流入的白银又如何?”

“生意还在增长,可是却越发缓慢,从海外采购的货物越来越多,每年净流入的白银只有鼎盛时期的五成。”周沁筠执掌交通行,对于东南的情况比任何人都熟悉。

“还会下降,甚至会不足一成。”唐毅轻飘飘说道。

周沁筠大惊失色,不停摇头道:“相爷,怎么会?难道西夷不需要瓷器、丝绸了吗?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要发行货币,就要有稳定的白银来源,通过海外贸易,输入白银,这是大明最主要获得白银的途径。

一旦净流入锐减,白银供应不足,势必金融动荡,后果不堪设想啊!

“怎么不会,和我们进行贸易的主力是西班牙,抢了他们的吕宋,又打伤了他们的使者,想必消息已经传回了西班牙国内,多半针对大明的贸易制裁已经开始了。另外欧洲也不太平,西班牙独霸的地位受到冲击,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战乱越来越多,势必影响需求,美洲白银没法运到大明。以我估计,未来的一两年之内,我们的贸易环境就会快速恶化,设立市舶司以来的繁荣景象,就会受到重创,甚至消失。”

唐毅给周沁筠描绘了最为要命的一种情况,稍微思量一下,她就不寒而栗,牙齿竟然不自觉地来回乱碰。

岂止是害怕,简直是世界末日!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南的经济已经形成了高度仰赖海外市场的发展模式。往来不绝的西夷船只不但提供了宝贵的销路,还把大量的金银带来。

通货紧缩是从秦汉以来,中原王朝一直存在的紧箍咒,很过帝国骤然灭亡,都跟货币供应不足有关系,比如秦朝一统六合,疆域和人口快速扩大几倍,结果造成秦朝的货币跟不上去,严重的通货紧缩,百业萧条,六国的遗族趁机兴风作浪,直接搞得秦王朝二世而亡。

偏偏金融货币这一块是历代读书人不愿意碰触的东西,官方的资料非常有限,只能通过一些笔记、方志查找蛛丝马迹。

不过唐毅可以笃定地说,从货币和财政下手,才是破译帝国兴衰的关键密码!

“大明的繁荣,太仰赖海外了,一旦金银流入锐减,必然造成银价高涨,这时候百姓商人就会争相储存白银,应付危机。你想想,如果交通行接下了发钞的权力,后果会如何?”

周沁筠五官都痛苦地扭曲了,她管了这多年交通行,什么想不明白,金融的核心就在于“信用”二字。

当白银流入减少,恐慌产生,百姓就会疯狂挤兑银行,周沁筠仿佛看到了无数人拿着银元票,像是潮水一般,愤怒地冲向了晋商的钱庄票号,把他们积累上百年的财富榨取的一干二净,甚至尸骨无存……

周沁筠猛地抬头,看到了笑吟吟的唐毅,突然她觉得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就是个魔鬼啊!

第936章胡宗宪的大动作

檀香袅袅,混了上好的龙涎,没有一丝烟火气,光是一小撮香,就要比同样重量的金子还贵十倍,飘飘荡荡,香气通过七窍,沁入心肺,好像到了云彩上面一样。

王悦影慵懒地靠着唐毅,赞道:“也就是周姐姐肯花钱,也有钱,只怕皇宫里用的贡品都赶不上她。”

“怎么,羡慕了?要是论起有钱,周姑娘还是比不上咱们的,除了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什么都给你!”

“得了吧!人家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还会被你给哄骗了!”王悦影淡淡笑道:“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人哪能把好事都占尽了。老爷已经是朝廷大员,咱们家就要懂得收敛,哪怕是自己挣来的钱,外人看到也会说来路不正的,瓜田李下,这个道理我懂。”

王悦影突然一转头,伏在唐毅的身上,凶巴巴道:“哥,我不明白,你到底是和周姐姐说了什么,弄得她跟见了鬼似的,连夜就要搬出咱们家,一刻都不想住。”

唐毅无奈一笑,“八成啊,是她担心我心怀叵测,对她不利,所以赶快跑了。”

王悦影盯着唐毅,盯了半天,笑得连眼泪都出来了。

“你可算了吧,周姐姐的命也挺苦的,早些年要独自承担家业,也不敢嫁人,后来年纪长了,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个老进士,哪知道刚定亲,人就没了。她给我写信的时候还说,这辈子就是丧门星,活该孤独终老。其实我心里头知道,以她的地位,才貌和手段,能配得上她的男人不多,她巴不得……”

“别胡说!”

唐毅瞪了王悦影一眼,周沁筠三十出头,由于保养极好,看起来就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一点都不算老,能打理交通行,本事也不用说。只是唐毅却没有那么多心思,他能接纳琉莹,都算是一个意外,虽然难保以后会不会有意外,但是暂时却没有那么多心思。

王悦影吐了吐舌头儿,娇羞道:“哥,是发行宝钞的事情吧?”

“你怎么知道?”

“切,除了这事,还什么能和周姐姐扯得上关系。”王悦影蹙着眉头,问道:“哥,你把那么大的好事给了晋商,是不是挖了一个坑?”

这下子倒是让唐毅大吃一惊,因为上上下下,不管是朝廷,还是晋商,甚至是交通行的那些人,都没有看出唐毅的算计,小妮子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王悦影得意一笑,“人家不是厉害,而是了解你!有人欺负了我们,仇你一定要报的,哥,你就是个小气鬼儿!”

王悦影娇羞地说着,趴在唐毅的身上,环抱着他的脖子,仿佛一个树袋熊似的。近乎讨好道:“哥,答应我,得饶人处且饶人,毕竟会伤及无辜的。”

唐毅抚着妻子柔韧的头发,宠溺无比。过了许久,唐毅才缓缓说道:“悦影,报仇算账只是原因之一,你知道吗,其实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这一次的隆庆变法失败,不单是我会身败名裂,整个大明就失去了最后的翻身机会,无论如何,改朝换代,血流成河,都不可避免了……”

许多年过去,王悦影回忆起那个晚上,还心有余悸,小脸煞白,唐毅满嘴吓死人的鬼话,偏偏说的又那么真切,他们这一代人或许看不到,但是平安和平凡,或者是他们的儿孙,一定会遇到,生灵涂炭,神州陆沉,几百年无边的黑暗……

人们在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之时,总结了很多条,比如朝政腐朽、军队无能、官吏贪婪、皇帝饭桶、阉竖猖獗、八旗崛起,还有气候因素,财政枯竭等等因素。

其实在唐毅看来,这些原因放在历朝历代,稍微调整一下,都能用得上,是地地道道的万金油,千古痼疾。

解决起来都是困难重重,又难以很快见效,不是破解帝国灭亡的真正关键。

唐毅经过长期的观察,集合两世的智慧,他认为毛病其实出在开海贸易上面,当然开海不是错,同海外通商贸易,互通有无,吸纳白银,解决财政困局,缓解通货紧缩,好处多多,可问题是涌入的财富没有掌控好,又或者,白银供应突然中断了,就好像供应养分的血管断裂,没有应对的办法,肌体死亡是必然的。

历史上隆庆开关,东南经历了几十年的贸易繁荣,情况和唐毅的开海差不多,只是唐毅干的更早,动静也更大,效果更好而已。

接下来却是西班牙方面认为和大明的贸易逆差严重,他们好不容易挖出来的白银,都送给了大明。故此西班牙对明朝展开了贸易制裁,在吕宋等地大量屠杀中国商人。

同时他们还利用大明银贵金贱的现象,疯狂套取黄金,扰乱大明的金融秩序。造成财赋重地的东南百业萧条,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各大世家商贾在失去了海外市场之后,工商作坊的利润暴跌,甚至赔本,又没有朝廷帮忙解决问题。不得不转而更疯狂地兼并土地,百姓大量破产,使得朝廷税收田赋继续锐减。

又赶上了北方灾害不断,战事频发,明廷加大征收力度,搜刮民财,去填补北方的漏洞,结果就是北方的边患没有解决,反而使得南方的士绅离心离德……

而且在士绅和朝廷的双重压力之下,农民加速破产,流民遍地。

崇祯吊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王承恩,并不奇怪。有人把问题怪罪到以东林党为首的士绅集团,也对,可是也不对!

他们的确没有大局观,甚至满清来了投敌卖国,当了可耻的汉奸。

可问题是士绅同样是大明的一份子,他们的利益和诉求朝廷也要去了解,想办法解决,不能把士绅单纯当成蛀虫,当成敌人,当成祸害,疯狂打压,残酷对待。

他们手上有特权,不用纳粮,就要逼着拿出粮食,士绅也要说你老朱家的子孙,不但不纳粮,还每年肥吃肥喝,浪费朝廷无数钱粮禄米呢!

单纯的横征暴敛,剥夺抢掠,不教而诛,虐民的结果显然会引来强烈的反弹。这就是张居正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他把目标放在了士绅集团上面,用左手砍右手,就注定了失败的下场,只是代价太过惨重了。

皇室和士绅,显然在大明灭亡的问题上,要各打五十大板,都是罪人。

只是以唐毅如今的高度,他看问题更广阔,想得也更深远,其实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大明的精英集团保守了,故步自封了,没有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个百病缠身,又不合时宜的帝国,崩溃是必然的。

唐毅已经嗅到了衰亡的气息,西班牙针对大明的贸易制裁不远了,原本舒畅的海上商路会充满无数变数。

要想破解困局,唯有一个办法,就是放眼海外,用自己的力量去抢夺金银,去发掘市场,去摆脱完全依赖西洋人的贸易模式。

不能只做勤劳的工人,还要掌握巷道,控制金融,全方位武装大明,才能够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不然空有巨大的体量,却只能眼看着别人瓜分世家。

唐毅将发行货币的权力交给晋商,绝对不只是要坑他们一把,报一箭之仇。

仅仅是这样,一国宰辅也太小了。

唐毅又更深的谋算,他要提前引爆危机,迫使明朝上下重新审视世界,彻底扭转帝国发展的轨道。

紧紧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根本行不通的,你不去抢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