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锦衣-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而韦银豹根本不了解对手,就要盲目冲锋,换来的只能是惨败和手下士兵的死亡。韦银豹先安排中军部队的两万人兵分两路,一路去支援乌斯藏进攻的方向,让他们务必顶住,即便杀到最后只剩一个人也不能让敌人踏过来。

随后韦银豹带着剩下的一万人马和精锐的护卫队朝着俞大猷正面迎敌过去,而俞大猷自然不会退缩。因为在他看来此时的广西兵马就宛如一只只无头的苍蝇一般,只懂得胡冲乱撞。残明的部队怎么会来到这里呢?要说起来,这可谓是朱厚熜的聪明决定和陈洪的鼎力支持的共同结果。

往常甭管是皇帝朱厚熜还是各级将领大臣。大多都没有大局观,总是隔岸观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此一来不能互相仰仗少了互相配合,更是唇亡齿寒。自从大明失败被人称作残明后,自朱厚熜到各级将领,自上而下的进行反思。痛定思痛。之所以先前还能给陆家造成一定麻烦,全靠了戚景通拼死托住许洋的部队,而为此戚景通身受三箭伤痕。身旁士兵也只拼的剩下三千余人,若不是戚景通命大只怕他也得死在战场上。

但正因为有戚景通的拖延,才有了顺天府兵马进攻山东造成的危机,也才能有俞大猷率兵占领鲁南诸地的战果。若无这些。只怕陆家会打的更加顺利。而明的进攻可谓是一无是处颜面扫地,万幸有了这几场战斗才略挽回一丝薄面。所以,将领之间,甚至全局之间的默契和互相配合,以及大公无私是十分关键的。

这次乌斯藏和韦银豹的广西兵马在云南开战了,都没用大臣上谏说什么,朱厚熜当即表示响应乌斯藏,命戚景通帅主力前去通往新国的道路上进行抵挡。要打败许洋手下的陆家军,不让陆家军全境压向相对脆弱的乌斯藏。先前之所以残明没拿下乌斯藏。一个是无暇顾及,不想因为交战导致新国趁火打劫也来袭击大明,更是因为要个真空地带和需要一个盟友。

戚景通听命后感恩戴德连忙领命,他和许洋是老对手了,此时等于皇帝又给了他一次报仇的机会,故此戚景通率领着全新的大明军队,一支他亲自调教出来的精锐人马浩浩荡荡朝着东面涌去。

同时,朱厚熜命陈洪负责巴蜀地境的防御工作,陈洪也是十分感激,当年京城也是他调配,虽然有皇帝插手的事情,可是毕竟没守住也是他的责任,所以这也足以表现对陈洪能力的充分信任,亦是让他一雪前耻。

残明自上而下,各级将领都被陆家军打败过,唯独一人从未败过。准确的来说,自从他入伍以来就一直没败过,此人就是俞大猷。俞大猷是世袭的百户之位,作为半个武林中人的清源洞,又是文坛上有名的才子,俞大猷可谓是文武双全,从军之后就遇到了上武当救陆炳的任务,后来跟着陆炳出海剿匪,再到后来全国大战专注海边的抗倭事务,这一切都是屡战屡胜。

而明政权和陆炳的战争中一直处在弱势,虽然经常搞得陆家有些危急,但陆家只要渡过难关就一发不可收拾,而先前各地并未重视对手,导致陆家迅速拿下许多关键之地。从此朝廷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势,除了戚景通曾经设计埋伏了许洋部获得一次大胜以外,就再也少有什么像样的胜利了,当然俞大猷还是除外的。

甭管是别人牵制了还是俞大猷正巧赶上山东无人还是什么的,打仗只看输赢,两军对战主将交锋,运气所占的成分本就很大。俞大猷诓骗赵家军一起进攻南京,结果把赵家军留给陆家,让两方进退不得自相残杀。随即收拢了精锐忠诚的应天府兵马,转战山东战场,险些杀了陆寻和齐书海。虽然最后因为李祥的到来,没有杀成,但俞大猷并未后悔,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胜负都是兵家常事,能不能杀死是至关重要的,但追悔莫及也毫无用处。

而俞大猷占据了鲁南诸地,给陆家带来了莫大的压力,若不是后来得到命令,而俞大猷猜测出要逃去巴蜀的战略,说不定还会给陆家造成巨大的损伤,就宛如嵌入陆家心脏的一颗钉子一般。

即便撤退,俞大猷还是摆了陆家一道,先逃去了河南隐瞒行军动向,甚至瞒过了陆家的情报人员,导致陆家因此行进路线误判残明的撤退动向,让其他方面的人包括朱厚熜从容撤退。而俞大猷边退边收缴粮草,带走当地可用的士兵,聚集了残明极其重要而且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支部队。这样才在巴蜀有了立威和站住脚跟的资本。同时俞大猷也给陆炳留了个烂摊子,官府库房和粮仓里的粮食要么被带走了,要么被烧毁了,要不是陆炳有南美这个物资强援,只怕新国开国的第一年就要面对几个本来就受灾还无储备粮的重灾区,到时候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第一百二十四章励精图治

俞大猷成了明政权的常胜将军和戚景通平分兵权,戚景通负责东面的防御新国的工作,而俞大猷则负责西面应对西凉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大明拼了,终于大明皇帝朱厚熜的人们全都拿出了死战的态势,即便三面受敌依然不屈不挠。

为了担心新国锦衣卫的情报刺探,陈洪更加将强了保密和审查工作,导致向来情报准确的陆家情报人员根本无法插足。但朱厚熜依然以防万一,害怕百密一疏偷偷召见了俞大猷,给俞大猷下了一道命令。唇亡齿寒,若是乌斯藏也被陆家拿下了,那大明在四周就彻底没了盟友,更会被陆家层层包围。

于是朱厚熜下令让俞大猷表面佯装依然坚守与西凉边境的样子,偷偷率领六千精锐相助乌斯藏。所以才有了俞大猷突然杀入敌营,冲乱韦银豹左翼的事情发生。

所谓精锐,这次可不是相对残明内部而言的井底之蛙的言论,这支部队通过厉兵秣马真的很是强悍,里面新兵老兵各占一半,都是经过辛勤训练的兵马,粮草充足对皇帝忠心耿耿,心理素质十分过硬。不光如此,朱厚熜痛定思痛,不断学习陆家技术,反思在战争中失利的原因,并且寻求应对之策,在应对中再度不断发明新的东西。

其实朱厚熜自小跟陆炳厮混在一起,尤其是现在的这个陆炳穿越后,朱厚熜的思想变得相对开通,也能做些小的发明出现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因为见识有限认知高度摆在那儿。自然比不上穿越而来的陆炳那么奇思妙想,不过依然发明出了许多他可以想出的稀奇玩意儿,在金殿之上甚至让陆炳都着了道。

所以一旦朱厚熜静下来不再那么昏庸了。他自身的才智也有了发挥,带着手下能工巧匠不断研究。朱厚熜出点子工匠们制造,一次次的研究实验,这才短短不到一年的光景,军中装备已经大为改善了。首先是火铳的高度装备,虽然只还停留在陆家已经快被淘汰的连发火铳的基础上,但是一人两挺连发火铳。又对握柄进行改善,可两把一起射击,左右开弓活力十足。

而火炮也造出许多新花样。分类繁多,野战攻城散射许多类型,应对不同的战场和地貌。如今这一切努力都有了回报,与韦银豹的兵马一接触就显现出了威力。各种炮火远程开路。火铳手向前行进不断开枪。当第一排的火铳手枪火打完后,主动让位后面补充,他们从队首变成队尾,此时已经装填好了弹药可以期待着再次的击发,层层推进势不可挡。

炮火射程很远,弓箭手还没来得及应对就被炸散了队伍,死伤无数,而红着眼睛怒吼冲向明士兵的广西兵马。在躲过炮火袭击之后,迎来的是连成串的弹丸。俞大猷没有弄什么花活。士兵平时练的最多的就是走方阵,方阵走好了分毫不乱,子弹能够连成片让对手避无可避。而若是俞大猷不下停止的命令,即便前面是座山,手下的士兵也不会停止脚步,依然会向前推进。就这样成片的进攻,成方阵的推进以正面进攻的方式打散了韦银豹的左翼兵马。若是用了计谋,韦银豹尚且还觉得可以接受,如今当面锣对面鼓的落败了,这让韦银豹怎么也接受不了。

但广西人的性格就是直,纵然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上,韦银豹率人举着盾牌往前突。韦银豹想,只要突进去近身作战,这些火铳兵估计就不行了。广西兵马的确作战悍勇,不断地有人倒下后爬起来,甚至甘愿做身后同伴们的挡箭牌,身体都被打成了马蜂窝,却被自愿被后面士兵连推带架着向前面突击。

可突然间俞大猷的队伍变换了阵型,成燕蝶式分开,推出三门大炮,大炮的引子已经燃着,猛然击发其中两门射出诸多散弹,其力量岂能是火铳可比的,瞬间击中数十人,人们被掀翻巨大的冲击力掀翻在地。而这三门炮中有一门格外巨大,炮声响起震耳欲聋,众人惊奇的发现,这门炮中竟然射出两枚炮弹,而炮弹竟然用铁索相连,两枚炮弹抡了起来。广西士兵沾到死,碰到亡,被铁索勒住的身子直接断成了两截,横扫出去直接把一排排士兵给扫的东倒西歪,溃不成军起来。

韦银豹正在指挥,猛然听到炮声,扑面而来的就是两个硕大的铁球外加拿一根粗硕带着一些小利刃的铁索。韦银豹想躲已经来不及,身旁副官大叫一声扑向韦银豹把韦银豹压在身子下面,韦银豹只觉得浑身被炮弹带过的而风刮得生疼,倒在地上整个脑子都嗡嗡作响。

待到韦银豹摇摇脑袋清醒过来,忙问自己的副官没事儿吧,再看副官已经失去了知觉,爬起来一看大吃一惊,顿时仰天怒吼。原来副官只剩下了一半的身子,整个人的后半扇尽数被片了下来,因为太快了,导致血还没有来的及喷涌出来,韦银豹睚眦欲裂,怒火中烧,带着手下不知道已经散乱成什么样子的士兵继续冲锋。而士兵们的确悍勇,面对这样的强敌,也没有退缩,跟着韦银豹冲击着。

实际上广西兵马也就是因为勇猛才出名的,不光野蛮难驯,兵员素质更是令人堪忧。山东兵马历练多年,也不过是八万余人。而山东人口众多,这八万人里还算上不少预备兵马,而韦银豹手下足有十万人,这是五方首领的聚集之人数。广西人不算多,连年征战连年死伤,却依然有这么多人马,不光说明了大部分年轻男人都靠着吃战争饭过活,更说明了这帮兵的身体素质和良莠不齐,着实令人堪忧,若不是这般勇猛,只怕就是一群废兵了。

而俞大猷一边指挥者众人装填火铳,一边安排远程炮火支援,还有带来的三门对敌新型火炮继续装填准备射击。眼见着就要装填完成了,韦银豹还是没有冲到跟前,只怕还要再损失数百人才能沾到敌人,碰到敌人的时候能否打赢还是问题。就在这时候,炮声响起,一枚炮弹砸落在了三门对敌炮中间,这不似一团铁疙瘩的炮弹,而是迅速炸开,三门炮当场就给废了,周围炮兵士兵也是当场死伤无数。

紧接着炮火练成了片,大批士兵从韦银豹身后冲出,他们手中拿着先进的火器,甚至有些人扛着的是陆家最先进的连发火铳。这种火铳虽然巨大,需两手持着,但弹药都由弹带连着,每条弹带足有一百发,一般架设稳定后击发,跑动中可能会有失准头,而且过于沉重不好装弹药。但真打起来,如果敌人够密集的话,这也是威力十足的大杀器,一扫就能扫倒一片。

借着天色渐晚的灰暗,天上还飘过两个硕大的气球,气球之大难以想象,足以站立一百余人,这些人都在不断地用箭弩和火铳射击。并且从高空投掷**,扔向俞大猷的军队。而俞大猷的军队无可奈何,向上射击射程也达不到,这就是武器的差异和占据高处俯视打击的好处。

毕竟是俞大猷这个常胜将军亲自调教出的军队,众人虽慌不乱,听从命令迅速找自然掩体躲避。俞大猷本以为对方总有炮火间歇的时候,纵然是陆家军却也得装填炮火,可是没想到炮火根本没有停止过,从天上从地上不断的朝着俞大猷打来。俞大猷部众已经伤亡百人,俞大猷见机不妙知道今天自己已经占够好处,如果再从这里待下去,只怕刚才得到的好处就要加倍还回来了。

俞大猷通过陈洪提供的情报得知,这次陆寻带着一万陆家军入滇。而这支兵马并不普通,乃是陆绎手下的精锐部队,另外听说还借调了陆炳帐下的不少百炼精兵混迹其中,主要是为了震慑和已备可能因为收复不利而引发的战争。

俞大猷是个名将,自然是有自知之明的,深知自己虽然把手下的士兵练的不错了,而且武器装备也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也最多和陆家军普通部队或者稍好一些的主力部队相提并论。面对陆家军中都堪称精锐的部队,还有全国的尖兵属于锦衣卫武装辖制的百炼精兵,自己的这些兵马还是远不够看的。故此俞大猷选择撤军,他可没有什么在乎什么常胜将军的名号,哪有长久不败的人,若是太在乎这个只能自掘坟墓,现在纠缠下去无异于以卵击石,况且就战果而言,现如今几方已经算是胜利了。

俞大猷知道对手炮火厉害,带着士兵从容撤退并射击回应,以显示自己还没走,实则不过是担心对手追击罢了,着实是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妙招,虽退不乱。同时俞大猷还燃放迷雾,掩盖身形,让高空之中的热气球也探查不到自己行军之动向。

最难得的是,俞大猷并没有为了自己的撤退,而让乌斯**自承担进攻吸引敌军注意,反倒是命人火速通知了乌斯藏的将领,声称陆家军来源,强援不敌速速撤退的消息。乌斯藏于是也偃旗息鼓,赶忙撤退了。

广西兵马死伤惨重,却欢腾一片,好似刚才倒下的人根本不是眨眼前还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般,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离死别,在他们的眼中这是一场胜利,他们成功地打退了敌人,守住了木许这个征战之地。

韦银豹怒火未消,但他同样感到很纠结,原本以为是陆家故意损耗自己,演出了一系列闹剧,想通过战争消耗自己的实力。但现在看来,关键时刻陆寻却出手相助了,难道都是自己多心了,陆家果真是心胸宽广可以容纳自己?

第一百二十五章雪中送炭

韦银豹满身灰尘血污的来到了此次救援的军方首领面前,未想到的是此人竟然正是陆寻。竟然是陆寻亲自率队以身犯险前来救助,一时间韦银豹竟然感觉心头暖暖的,世人皆说陆家仗义,陆家军仁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身为皇子能够做到这般,更别说下面的将士。

韦银豹走上前去,纳头就拜,口中道:“末将拜见殿下。”

“韦将军快快请起。”陆寻连忙扶起韦银豹说道:“就连我父皇都取消了跪拜的礼节,韦将军身为一方兵马总领封疆大吏,岂能给我下跪,这不是折煞我了吗。您辛苦了,来来来,快快坐下说话。”

韦银豹和陆寻一同坐了下来,韦银豹道:“末将是个粗人,也就不绕弯弯说话了,末将本未想到能来援军,更未想到竟然是殿下这么尊贵的人亲自率队。”

陆寻笑道:“韦将军此言差矣,你身为新国现如今正式的将军,手下的兵马也是我新国的兵马,咱们都是同气连枝,为什么不会救援?陆家军向来讲究互帮互助,别说咱们都隶属于南疆军区,而我则为副管,理应相助。就算是其他的军区的,都是陆家军遇到难处也该救援。再说小子我年纪轻轻,但也是经历过一些阵仗的,打过几次硬仗。可能比起韦将军的伤痕不算什么,但小子我也不是纨绔子弟,明白孰轻孰重。”

说着陆寻摘掉了手套,并且脱下铠甲把上衣脱掉。韦银豹看到了陆寻身上的伤痕。虽然不如自己身上的伤多,但按这个年纪也算是不少了,看颜色也大多是这几年的新伤。贵如皇子竟然有这么多伤痕在身,足以说明陆家军一视同仁,陆寻也是个马上的好男儿,绝非是那种高谈阔论之徒。一时间,韦银豹看陆寻的眼神也就缓和了许多,觉得陆寻比以前顺眼多了。

韦银豹道:“你这手指”

“不碍事,为什么我平时戴手套。不是为了装酷,也不是怕脏,是怕这手指头不好看。不过万幸只断了几个手指的半截。还能握住刀枪,就是开火铳的时候要用一只手了。”陆寻笑笑说道,满不在乎,一声健壮的肌肉不愧是陆家的儿郎。虽然外表十分华贵。但内在却野性十足,很对韦银豹的脾气。

只听陆寻继续讲道:“其实除了身上这两道,你看,这两道是训练中不慎留下的以外,剩余的大多都是在一场战役中留下的,而对手就是这个俞大猷。俞大猷是当世之名将,当年他背信弃义率兵威逼山东,我与舅父齐书海一起去抵抗。怎奈中计被困,这才落下这一身伤痕。说到底。我和这个俞大猷也算是宿敌了。”

“怎么?殿下平时还亲自上阵杀敌?”韦银豹的确情报较落后,什么都不明白,什么也不知道,此时无知的问道。

陆寻笑道称:“当然了,为大将者必定身先士卒,能士兵所不能才可服众。韦将军,一看你就没用心学习我给你陆家军军训。”

韦银豹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说道:“我以后一定看,说实话,本来末将有点瞧不起您,觉得殿下不过是因为是皇帝的儿子,才可以指手画脚的,上了战场也就是个花布枕头中看不中用银杆蜡枪头。今日,没想到竟然得知此事,陆家军厉害是有根由的,这样的军队,有这样的主公,士兵们岂能不誓死效力?陆家军岂能不无往而不利?”

“正是如此,士兵之间也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皇子都能以身作则,不搞什么特殊化,又有军功在身,这就没人会说什么不满发什么牢骚了。韦将军,你觉得这个俞大猷怎么样?”陆寻问道。

“无非是靠了武器犀利,说到底,殿下,答应给我们的武器什么时候能运到?虽然归顺新国之后吃得倒是不错,军饷发的也充沛,没粮食没钱打不了仗,可有粮食有钱也不能用这两样东西打仗去啊。手里还得有硬家伙,才能打赢这仗。”韦银豹虽然情急,并往事重提老声常谈,但说话已经中听了许多,刚才陆寻的一段促膝长谈的确是有效果的。

陆寻说道:“韦将军切勿着急,我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陆家答应的事情从不食言。”

“殿下,恕韦某放肆一次,我自然相信您承诺的事情,但我等得及,士兵们等不及啊。这次俞大猷的入侵就说明武器层次差异,足以导致战局的变化。他们的武器先进,战斗力就强,要是放下武器,还不一定谁能打过谁呢?末将不服气,您若能调拨来了军械,末将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