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有把握?”
“嗯。”杜月笙点点头,“此一时,彼一时嘛!”
“我晓得你在黄老板面前说得上话,不过……”
“黄老板无须看我的面子。”杜月笙坦诚相告,“他看的是啸林哥手里的王牌!”
“哦?”张啸林一愣,随后哈哈大笑,“月笙,难怪人家说你绝顶聪明。”
当天下午,杜月笙来到黄公馆。黄老板正和几个朋友玩“铜旗”,杜月笙便在一旁候着。
“铜旗”和“挖花”一样,也是纸牌的一种,是黄金荣毕生唯一的嗜好,五六十年来乐此不疲。
牌局散了之后,杜月笙把张啸林的事告诉了黄老板。果然如张啸林所料,黄老板一听“张啸林”这三个字便连连摇头。
“这个人我晓得,没的谈!”
“他手里有一张王牌。”
“啥王牌?”
于是,杜月笙把张啸林浙江武备学堂的背景,和他那些在军界成了气候的同学,一一告诉了黄老板。
“就算张啸林和卢永祥、何丰林这一干人没有私交,通过他的同学张载阳,那也是一句话的事。”杜月笙说,“攻下淞沪护军使,岂不比‘大八股党’的化暗为明来势更大!”
“真看不出,这个痞子居然有这么大的背景。”黄老板思量着问,“可他那副做派,在这些军界官场人物中,能行得通吗?”
“这个不妨事。他自家读过浙江武备学堂,又会说普通话,和那班官场上的同学也常往来。到了正式场合,那也是官派十足呢!对于官场交际应酬,有他自家摸出的一套办法,用不着搭架子。”
“好,就依你。”黄老板终于拍板。
第二天,得到杜月笙的消息后,张啸林便专程到黄公馆拜码头。拜见了黄老板,张啸林正式加盟三鑫公司,成为三鑫公司打入军界的一张王牌。张啸林从杜月笙那里领了交际费,将上下行头掉换一新,然后腰缠万贯,打着满口杭谚,走进了浙江军政高层、淞沪护军使衙门,自上而下,自外而内,宴请挥霍,一掷千金。而此时,俞叶封、何丰林早已敞开大门恭候多时了。
当年的军阀,大多以鸦片烟为主要经济来源。而上海又是走私烟土集散地,淞沪护军使衙门每天看着一船船烟土从吴淞口源源不断运往租界,岂能不眼馋、不动心?在租界经营鸦片,有百利而无一弊,何丰林、俞叶封何尝不想插一手,分享这股财香?只因为地位悬殊关系搭不上,不得不以水陆查缉得一点小财。
如今,张啸林上门,双方一拍即合。
于是帮会、租界、军阀,结成了三位一体的鸦片走私联盟,瓶颈突破,局面豁然开朗,三鑫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杜月笙更是踌躇满志,宏图大展。
此时,英租界各大土行已经全都搬到了法租界。而三鑫公司比“大八股党”更进一步,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鸦片保险公司”。一方面,它是一个专门从事鸦片包运的机构,即保护土商的鸦片运输安全,按价抽取保险费。当然,如果鸦片被抢,三鑫公司也会照价赔偿。同时,三鑫公司又是一个包销的大土行。凡是运销上海租界和华界的鸦片,都得有三鑫公司在鸦片烟土上盖戳才能入市。各鸦片烟馆售卖的鸦片,也只能从三鑫公司进货。因此,三鑫公司几乎把整个上海滩的烟土纳入了它的掌控之中,操纵控制着烟土的进出与价格的涨落。
三鑫公司成为了上海滩烟土走私的龙头老大后,人们干脆以“大公司”相称。渐渐地,三鑫公司的名字越叫越响,成为了上海滩包括普通市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公司。
原配夫人叫板
三鑫公司飞黄腾达,法国人吃足了烟土税,又个个有红包拿,黄老板也就不再遮遮掩掩,干脆由幕后站到了前台。法捕房的安南巡捕也成了三鑫公司押运、保护烟土的一支力量。但除非有大事,杜月笙等人找上门来商量,一般情况下,黄老板仍做他的甩手掌柜。
金廷荪总揽三鑫公司内部业务,开支预算,精打细算。杜月笙和张啸林负责外务,交际联络,上下相融。但整个公司运营拍板的,是杜月笙。
“小八股党”也个个旧貌换新颜,早已换下短打,穿起长衫,各自在大公司里担任职务。杜月笙从小要好的朋友袁珊宝也被拉了来,做了大公司的职员,吃了一份俸禄。
口袋里有钱了,排场自然就大了,同孚里的房子也就显出了窄吧。这时候,黄金荣一家已经搬到了钧培里。同时又在钧福里置业,买下钧福里整条弄堂,分给他的手下住,每家只象征性地拿四五块钱房租,意思意思而已。
杜月笙迁入了钧福里,是两上两下的弄堂房子,要比同孚里的房子大了一倍,勉强敷衍杜月笙当时的场面。
杜月笙的生活也逐渐形成规律。他通常上午九点至十点起床,盥洗之后,用过早餐,便到三鑫公司去转一转,然后便是见客、拜客、饭局和赌局,有时深夜两三点钟才回府,有时也会到长三堂子留宿,捧捧哪个中意的花国女魁。
只要杜月笙晚上在家,钧福里的杜公馆必定车水马龙。由于杜月笙和他的一帮手下称兄道弟,平起平坐,所以杜公馆的热闹场面和黄公馆宾客盈门的氛围完全不同。弟兄们一到,或者大摆筵席,或者拉开桌子豪赌。这一赌,往往要到下半夜或者通宵,而且晚餐和宵夜都要准备酒席。
应付这样豪奢的场面,杜公馆的女主人沈月英显得力不从心。沈月英性格恬静,不喜欢热闹。虽然具体事情都是下人去做,但她作为女主人总要应酬一下,背后就免不了发发牢骚。这让杜月笙心里很是不愉快。
就在这个时候,杜月笙的表姑母万老太太来了。
万老太太在高桥听说杜月笙成了上海有名的大阔佬,就想让他提携一下自己的儿子万墨林。因此不辞千辛万苦,再次迈着小脚来到上海,找到法租界钧福里。
当时杜月笙不在家,沈月英听说万老太太登门,哪敢怠慢,赶紧下楼迎接。万老太太说明来意,沈月英一口应承下来。
原来沈月英有自己的盘算,她原先带入杜公馆的华巧生是贴身服侍她的下人,现在经常跑外,她正需要一个听使唤的小囝留在身边,服侍她吸食鸦片。她不但无心料理偌大的杜公馆,同时还染上了阿芙蓉癖,一经躺在楼上喷云吐雾,任凭杜公馆天塌下来都与她不生关系。杜月笙见到她这个样子,心里难免窝火。
沈老太太见沈月英一口答应,就把万墨林带到了杜公馆。
当时万墨林19岁,身体健硕,衣着朴素,在上海住了十来年,还是乡下孩子的憨厚相。杜月笙一见到他,就打心眼里喜欢。一来是自家亲戚,二来万墨林面相上诚实可靠,自然要提携一下。杜月笙看人,如同桂生姐,一生中看走眼的时候很少。
“好,让他留下来,先在家里打打杂,熟悉一下,看看以后适合做什么。三鑫公司那边,先给他挂个名,吃份俸禄。”
“好!好!”万老太太一听,自是满心欢喜。
沈月英见杜月笙留下万墨林打杂,正合她的心意,也就没说什么,直接带万墨林到楼上,给她烧烟泡去了。
万墨林跟在沈月英身后,诚惶诚恐地上了二楼,来到一间卧室。只见屋里布置得美轮美奂,靠墙一张贵妃软榻,更是精致得不得了。
万墨林一时踌躇,不知该怎么称呼沈月英。按说他和杜月笙是姑表兄弟,属于同辈,可他已经和杜月笙堂兄的女儿订了亲。这样,杜月笙又成了他的叔岳父,比他高出了一辈。
“婶娘。”万墨林想了半天,还是给自己降了一辈。以后对杜月笙,也只好称呼“爷叔”。好在以前见面不多,也没正经叫过他表哥,如今喊“爷叔”也还顺口。
见沈月英躺在贵妃软榻上,端起了烟枪,万墨林站在屋子中央,顿时手足无措。他在十六铺学的是铜匠,很少走出那家铺子的大门。虽然也见过人家吸食鸦片,但让他烧烟泡,确实有点拙手笨脚。
正好华巧生有事进来回复,沈月英就叫住了他。
“墨林,你过来好生看着。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问巧生。”
万墨林虽然身体高大,但心灵手巧,很快就烧得一手好烟泡,很讨沈月英喜欢。沈月英让万墨林做了贴身佣人,杜月笙心里很不高兴。好在万墨林有眼神,往往服侍完婶娘,又下楼去料理其他事务。接待客人,迎来送往,渐渐地担起了大半个家的杂务。
杜月笙考虑到沈月英懒得管家,就提升万墨林做了杜公馆的总管。万墨林果然不负杜月笙厚望,不仅把杜公馆一切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就连三鑫公司分派俸禄的事,也都按照杜月笙的意思料理得头头是道。
但杜月笙还是觉得有些欠缺,那就是欠缺一位贤内助。他不指望沈月英像桂生姐那么能干,但起码,管管钱柜的事体应该做得来。
为了便于保管财物,杜月笙买了一只保险箱,还有几个大铁柜。一大串钥匙挂在裤腰带上沉甸甸的,很不方便。他想把这串钥匙交给沈月英保管。
“你晓得我们家有多少洋钿吗?”有一天,杜月笙突然问沈月英。
沈月英摇摇头。她只晓得自己的男人很有钱,至于有多少,她想不出。嫁给杜月笙的时候,沈老太太一直担心女婿家底薄,将来会跟着饿肚子。后来见杜月笙生意越做越大,也就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她教给沈月英的,就是看好杜月笙,别让其他女人抢了去。
杜月笙把沈月英带到保险柜和铁柜前面,打开保险柜,里面有金银元宝、金条、金叶子、珍珠宝石、一叠叠的钞票和银行存折……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沈月英看呆了。
“这里有公司的钱,也有我们自家的钱。公司的钱是大家信得过我,交给我开销用的。”杜月笙解释说,“光棍财香,四海有份。有的朋友要长期接济,有的朋友要不时送礼。墨林那里有张单子,你看看就晓得了,有许多人按月指着这只保险柜里的铜钿吃饭呢!”
沈月英怔怔地看着杜月笙,不明白他为什么说这些。
“账目有账房管,分派俸禄有墨林管,这些铜钿我们要自家管。”杜月笙说着,把一大串钥匙交给沈月英。
沈月英接过钥匙,心里一阵高兴。她记得姆妈说过:如果他肯把钱柜的钥匙交给你掌管,就证明他没有外心。男人去堂子里找女人没啥,要紧的是别娶到家来争名分。
沈月英高高兴兴收起钥匙,当时还在想把杜家的洋钿管好。可是过了没多久,她就被这一大串钥匙拖累得心烦意乱了。
本来,在这间宽敞舒适的卧室里,除了杜月笙,没有其他人可以随意进来打扰她。就连侍奉她吸烟的小囝、贴身老妈子和小丫头,没有她的允许也不能随意进来。可自从接了这一串钥匙,自从那个保险柜和铁柜子抬进这间屋子,她就再也不得安宁。一会儿华巧生进来了,要铜钿去买什么物品;一会儿杜月笙的亲随马阿五来了,奉命来给杜月笙取铜钿;一会儿万墨林又跑来,扯着大嗓门哇啦哇啦地喊:“婶娘,要开保险箱,拿铜钿。”
起床,下地,开保险箱,开铁柜,取铜钿,锁保险箱……钥匙又重,保险箱又难开。等再回到床上,端起烟枪,还没吸两口,外面又喊上了……
一天下来,光那张床就不知爬上爬下多少次,她简直快被逼疯了。
“给,钥匙还你。”沈月英下了决心,不再当这个管家婆。
“哦,为啥?”
“一日十来趟,上上下下,我应付不来。”
“我没指望你像桂生姐那么能干,可也没想到,你连管管钥匙的营生都干不来!”杜月笙显然动气了。
“又是桂生姐!就连做梦都想着你的桂生姐!”沈月英也来了气,又把杜月笙醉酒后说的“知我者桂生姐也”的旧事重提,“既然你桂生姐那么好,你何不娶了她做老婆!”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如今杜月笙身价大增,桂生姐也是白相人地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两家又是干亲,这种话岂能乱讲?何况在杜月笙心里,对桂生姐的敬重与热爱远远超过了儿女情长。
杜月笙被激怒,几乎想都没想便抡起胳膊,“啪”的一声脆响,给了沈月英一个大耳光。
这是杜月笙第一次打老婆,沈月英被这一个耳光打愣了,仿佛天塌地陷,“哇——”地一声号啕大哭。
杜月笙是极要面子的人,即使是在自己家里,他也不愿让下人看到自己塌台。
“你敢再号一声,我立马休了你!”杜月笙定定地看着沈月英,狠狠地说。
也许是沈月英真的怕被休掉,也许是见杜月笙动了肝火,沈月英的哭声戛然而止。
“我要去讨两房小,给我做起管家婆!”
杜月笙这个话又给了沈月英莫大刺激,但她不敢再嚷,只好嘟哝着:
“当初是哪个追着赶着上门,瞒着骗着把我娶过来,这会儿发达了,要讨小……”
杜月笙不再理她,转身下楼。
“你回来!你要把话说清楚!”沈月英最怕的就是别的女人进门,与她争名分。
“好,既然这样,我再告诉你,你听好!”杜月笙站住,回过身,一板一眼地说,“我要讨的不是姨太太,在我杜月笙的家里,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就算我讨三房五房,同样都是正房夫人!”
杜月笙说完,转身下楼去了。沈月英呆愣半晌,扑到床上便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娶了两房姨太
杜月笙说到做到,第二日就在三鑫公司约张啸林去舞厅跳舞。张啸林当时颇感意外,他晓得杜月笙喜欢平剧,喜欢捧角;喜欢去长三堂子吃花酒,捧花魁,唯独不喜欢跳舞,不喜欢那些个洋玩意,以往每次去舞厅都是他和王晓籁生拉硬拽把他拖去的。
“今天日头打西边出来了?”张啸林看着杜月笙,大为困惑。
“差不多。”杜月笙神秘地一笑说,“你说去不去吧?”
“去,难得你有如此雅兴,为兄的能不陪你去!”
“好!”杜月笙满心欢喜。
杜月笙想去舞厅,并不是对跳舞来了兴趣,而是对舞厅里的舞小姐来了兴趣。他晓得舞厅里除了一些职业舞女外,还有一些家庭困难的女学生晚上到舞厅伴舞。他自家不识字,就想讨个识字的女子做二房,舞厅里的女学生正好是最佳人选。
当晚,两人便去了位于麦特赫司特路306号的丽都花园舞厅。丽都花园舞厅是杜月笙的“小八股党”之一高鑫宝开办的,里面除了舞厅,还有游泳池,以及精舍包厢若干间;酒饭鸦片,莺莺燕燕,无美不备,无丽不臻。
杜月笙和张啸林进舞厅,可谓派头十足,跟班保镖一大队,前呼后拥。老板又是自家弟兄,场子里尽是熟面孔,不等高鑫宝这大老板出来,茶房大班便都围拢过来,挪地方拼台子,先请两位坐下,舞小姐们更是蝶飞燕舞,翩翩而来,都一心盼望着能与杜先生搭两句腔,跳一支舞。
西洋乐队一见杜月笙来了,立即停止正在演奏的舞曲,马上改奏中国调子。因为大家晓得,杜先生除开中国调子以外,其他一概跳不来。
舞曲一换调,写字间里的高鑫宝晓得杜月笙到了,立刻奔了出来。杜月笙到舞场是十分难得的,比不得张啸林常来常往,高鑫宝生怕有所怠慢。
“大帅,月笙哥,你们来了!”高鑫宝见两位同时来到,兴致勃勃,“先下舞池还是……”
高鑫宝的意思是先跳舞还是先吃酒,或者是吸食鸦片。张啸林早已等不及了,早与一位熟悉的舞女眉来眼去了。
“月笙,你自便,我要单独活动了。”张啸林不等杜月笙答应,拉起那位舞女便下了舞池。
“月笙哥,你呢?”高鑫宝凑过来问。
“我是要跳一支曲子,你给我找个好舞伴。”杜月笙压低声音对高鑫宝说。
高鑫宝看看围在身边那一大群舞女,不晓得杜月笙说的“好舞伴”是个什么标准。
“月笙哥,你是不是想找个当红的,挂头牌的?”
“不是。”杜月笙摇摇头。
当时的人们不兴交女朋友,却可以吃花酒,逛堂子,下舞厅,跟妓女、舞女结为相好,或者娶为姨太太。舞女与妓女又所有不同,堂子里的花魁是纯粹的职业妓女,舞女则是以伴舞为生,多数卖身,也有的不卖身,其间不乏有文化的女子。杜月笙下堂子嫖妓是行家里手,但要娶回家,他却不同于当时许多豪门富贾社会名流,那些人纳妾都喜欢独占花魁,以花国总统、当红舞女装点门面,他要的却是雏,他不喜欢吃被人嚼剩的东西。
见高鑫宝疑惑不解,杜月笙微微一笑说:
“找一个念过点书的,识几个字的,没开苞过的,女学生最佳。”
高鑫宝惊异地瞪大眼睛看了杜月笙半晌,心想:月笙哥玩女人换口味了,要玩处女了!想到此情不自禁地“嘿嘿嘿”一阵坏笑。
“你笑啥?”
“没啥,我马上去给你找。”
高鑫宝起身离去,只消一眨眼的工夫,便带着一排五六个女孩走过来,排成一队站在杜月笙面前。原先围在身边的那一群舞女,只好让开地方,气嘟嘟地离去。
杜月笙抬眼看去,这几个女孩倒是水灵清秀,羞答答地确实都是雏,和方才那些风骚张扬的舞女完全不同。其中一位姿容艳丽,令他眼前一亮。他几乎没有比对,便毫不犹豫地站起身,走过去拉起那个女孩的手。
女孩受宠若惊,显得十分紧张和慌乱,这一点足以证明不曾接触许多男人,杜月笙十分满意。
杜月笙拉着女孩下了舞池,舞场的曲子立刻慢了下来,因为乐队都晓得他跳舞的习惯,肩膀耸耸,下巴伸伸,两手和舞小姐轻轻一搭,他睥睨群雄,独步全场。
其他的舞客,不约而同退到舞池边上。倒不是担心撞到了杜月笙或者唯恐躲之不急被撞到,而是为了欣赏杜月笙那独一无二、难得一见的舞姿。
乐队的曲子,为了配合杜月笙的舞步,渐渐变成“声声慢”,慢之再慢。而杜月笙的步法,则兼采平剧老生和旗人八字之所长,加上他一袭罗衫,仙袂飘飘,老布底鞋,稳如泰山,故所以徜徉舞场,倒像极了漫步花丛。
一乐终了,杜月笙挽着舞小姐,回桌落座,于是掌声四起,欢声雷动。等下一曲响起的时候,杜月笙挽着舞小姐去了后边的精舍包厢。
高鑫宝早已吩咐茶房将吃的喝的用的全部准备好,待两人进到里面,便从外面轻轻将房门带上了。舞小姐一看房里只有他们两人,房门紧闭,一下子紧张起来。
“先生,对不起,我只是陪舞,不卖身。”
“哪个叫你卖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