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夏钧在西乡则是积分一天天的往上涨,各排剿匪的缴获也有多有少,但加起来却十分可观。

只是一周的时间,夏钧的积分就上涨了7万余点,这些二线部队经过将近四个月的训练,天天练作战技能,战斗素质普遍都提升得不错。

那些土匪可就遭殃了,各排仗着精良的装备,专门袭击区域内规模最大的土匪,其中负责政和一带的那个排一周内击毙了两百余名土匪。

缴获方面很大,从土匪身上收刮到的钱财一周内就达到了十万余块银元。

因为剿匪的展开,夏钧财力暴涨。

二剿匪中也出现一些伤亡,夏钧开始继续扩招保安团,这次扩招的范围扩大了建安各乡镇。

由于各排的剿匪,建安县各乡镇对保安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此夏钧有了更大的招兵地,第二次招兵预定再招募500人,再组建三个步兵连,以及一个后勤连。

这次招募依旧是二线部队,装备的也是春田步枪。

未外放剿匪的21连的士兵则用来补充外放的两个连的伤亡,这500名新兵在训练时也将参与剿匪,不过由夏钧直接指挥。

这么多的兵力,可以使劲的对各地的土匪进行围剿了。等训练差不多了,再分成排级外放剿匪。

夏钧发展到此时发现,制约保安团发展的即有经济问题,也不全是经济问题,还有人才和内部的问题。

经济问题很简单,虽然保安团有足够的钱,但保安团没有一个稳固的经济来源,农业税显然不顶事,西乡的农业税在自治后定得极低,而高产作物的种子兑换又不划算,一旦保安团财政破产,后果是很严重的。但财政方面短期上看,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保安团手上还有足够的钱。

在财力上足够支撑扩军的情况下,人才和内部思想教育还不是很到位成了扩充的制约因素。

没有教导团,没有合格军官的军队,什么乱子都可能出现。

扩充到1100人规模的保安团此时已经扩充到极限的地步了,好在那500名新兵还在本部的管辖下,军纪可以保证,同时指挥上也由夏钧直接指挥。为了培训军官,夏钧开办了一个非正规化的‘建州陆军学堂’,每天给团内的军官恶补军事知识。

因为剿匪而获得的积分增长速度超出了夏钧的预计,因此夏钧开始寻思着开办工厂的计划。

以当前的条件,造纸厂无比是首先需要建立的工厂。

商品总得有包装吧?这就需要各种包装纸,同时纸张是大众化的商品,有广大的销路,福建又不缺造纸原料。

第二十七章:开办工厂

夏钧打开工业一栏,选中造纸分类。

一大堆的造纸工厂出现在夏钧面前。

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特种纸,一类是普通纸。特种纸和普通纸的工厂又分为‘落后、一般、领先、超时代、终极’五种技术级别。

除了‘落后’这一级别的工厂在建设上的花费很便宜外,从普通到终极的级别都不便宜。

例如终极的造纸厂,10名员工就能操作一个年造10万吨普通纸的造纸厂,建设一个这样的造纸厂,要花费200万点积分。

同时造纸厂也有按生产能力来划分,生产能力越高的越划算,例如年造纸10万吨级别的造纸厂,比建造10座1万吨级别的造纸厂更划算。

另外造纸厂的原料处理环节也按原料类型来分,处理的原料都不一样,木材、草类植物、韧皮纤维类,这些材料的处理上大部分都大同小异,不过还是有区分的。

10万吨纸,大概需要170万颗树,闽西北地区是福建林地最多的地区,这里的经济以经济林为主,树木倒是不愁没有,砍了可以再种嘛!闽西北的生态是很强的,砍树倒没什么。

就是树砍不过来,也运不过来。

10万吨的造纸厂就太的了,1万吨的应该马马虎虎。

年产量1万吨的小型普通造纸厂,选用‘领先’级设备,一座需要3万点积分,原材料选用为针叶树木材和阔叶树木材、竹子,以及草类植物中的稻草、芦苇两种,这些处理设备加起来,这个造纸厂需要1万点积分。

加上造纸厂自备一个污水处理厂,这个造纸厂需要投资1。5万点积分,造纸厂所产生的污水是很多的,这要是排进河里,估计鱼虾得死一大片。

树砍了可以再种,水源被污染了可就麻烦了。

这个造纸厂采用的大概是40年代的造纸技术,成本相比欧美最好的造纸厂低出30%,够领先一段时间了,夏钧考虑完毕之后,花去1。5万点积分,选择建造这个造纸厂。

厂址就选在龙村附近的一片平坦的稻田上,造纸厂预计占地30亩,夏钧掏钱将稻田买了下来。

第二天,一个庞大的车队陆续驶进西乡。

这个车队中有各种施工机械,还装着许多东西,看上去是造纸厂的设备。兑换这些设备用去1。5万点积分,而雇佣人员建厂还要花5000点积分。

2万点积分就这么飞走了。

施工机械直接碾进稻田里,开始开设工厂。

这些施工机械很先进,施工速度可谓神效无比,仅仅三天时间就建了三分之一,夏钧也开始布置造纸厂建成后的运营工作。

造纸厂建成后必须有原料,原料方面夏钧打算用芦苇、稻草、毛竹。芦苇则更多了,这些芦苇的生命力可谓是无比强悍,除了牛和个头最大的种羊外,其他牲畜基本不吃这么粗糙的食物,而且还长得到处都是,想要灭掉得花费大力气将芦苇根挖出来,这种植物很是让人农民讨厌。

1万吨纸听起来很多,实际上少得可怜,这样的造纸厂,仅能处理大概三万亩的稻草,仅西乡就有1。5万亩水田了,芦苇更是到处都是。

仅仅就是稻草和芦苇就够满足造纸厂了,根本不需要用木材进行造纸。

不过原料需要采集,这就需要割草机等小型设备,同时还要有拖拉机进行运输,拖拉机有了还得有道路。

为此,夏钧在系统里兑换了20台小型挖掘机,每台500点积分,花去1万点。拖拉机属于农用机械,兑换价格很便宜,每辆拖拉机只要20点积分,夏钧一口气兑换了100辆,也才花去2000点积分。

割草机则很便宜,每把只要5点积分,夏钧兑换了200把割草机。

随即夏钧在龙村成立了‘挖掘机驾驶培训班’和‘拖拉机驾驶培训班’,挖掘机的驾驶员需要一些文化,那些文化较低的文人被夏钧派遣去学习挖掘机驾驶,拖拉机则不需要什么技术性,夏钧从每个自然村都招了两个年轻人,让他们学习拖拉机驾驶。

造纸厂仅仅十天就竣工了,钢制结构的厂房,里面摆着崭新的设备,夏钧马上把准备好的工人投入造纸厂进行生产。

这造纸厂是半自动的,生产技术倒不是很复杂,就是有些岗位的工人需要一定的文化,为此夏钧抽调了十五名有文化的文人入厂工作。

夏钧手上没什么适合办厂的人才,只能硬上了,厂长、出纳这些重要职务,夏钧都是在人选中随意任命了。

他对厂长和出纳这两个重要位置的要求就是不贪污,夏钧也做得绝,2月的自治议会上夏钧宣布成立检查部。

检查部将对所有在自治议会、保安团内工作的人员进行财产登记,不仅个人,还包括亲属的财产,同时亲属的工作、收入都必须登记。一旦给保安团效力,亲属的就业受限制,首先不能经商,家属若要经商什么的,必须辞职。

如此一来,那些人有多少收入都有底,反腐的时候只要查清楚他们的家产是否与登记的符合,不符合就是贪污受贿,那就拉出去枪毙。

只要工厂内不出现贪污,一切都好办,生产技术上夏钧拿出一本《生产环节说明书》丢给厂长学习。

另一边夏钧则组织人员,拿着割草机去收割芦苇,然后用拖拉机运回造纸厂。

造纸厂开始尝试着进行生产,由于技术不熟练,所以前几次生产出的纸张质量都很差,不过厂长很快从《生产环节说明书》中找到了原因,逐一的解决了问题,生产出的纸质也越来越高。

很快造纸厂就生产出了裁剪成各种规格的纸张,这些纸张洁白无比,摸上去细腻光滑,以目前造纸厂的环境,出口成吨的卷纸是不可能的,那自然是要搞成成品来卖,卖裁剪成大小不一的纸张显然比较合适。

夏钧算了一下成本价格,发现造纸厂的成本不仅仅比西方各国最好的造纸厂的成本低30%,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带有人口红利,而在原材料方面,因为采集的是芦苇,又有割草机和拖拉机,效率也很高。

成立造纸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包装厂打基础,夏钧要发展工业,首先要发展的就是基础工业。

基础工业例如能源、建材、钢铁等等,这些都是一穷二白。夏钧今年打算办个卷烟厂,自然是需要用到纸,闽北地区的造纸原料又不缺,所以造纸厂先上马了。

造纸厂的产能其实是按照每日生产8小时来算的,如果按照三班倒的方式来生产,产能可以扩大为原先的三倍——3万吨。

造纸厂并不愁销路,因为造出的纸张质量好,成本又有优势,相比洋人造的纸张还节省了运费,自然是肯定有销路的,不过一开始还是要去找那些商人推销一下。

造纸厂很快成立了一个销售部,接着去县城推销造纸厂的产品了。

那些商人显然对造纸厂造出的纸张惊讶非常,没几天就有一个徽商跑到龙村来下订单,造纸厂开出的价钱还比市面上的纸张批发价低出10%左右。

按照这个价格,造纸厂每生产一吨纸可以赚取20块银元,利润非常高。

造纸厂如果马力全开,一年生产个3万吨,也就能盈利60万银元,足够发60个连的军饷(每月发6块银元军饷),也就是差不多一个师。

这笔投资很划算。

当然,造纸厂和污水处理厂的能源见是一个问题,自己建的那个小型水电站不顶事,有商人赶到龙村下订单后。夏钧又分别修建了两座水电站,分别是装机容量640千瓦的黎明水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的龙腾水电站。

这两个水电站的建成,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能源不足的问题。

西乡地处山区,水流落差很大,总共有14处可以建设水电站,总装机量可以达到4500千瓦,一时不用担心能源问题。

跑到龙村下订单的那个商人跑来造纸厂看了一下,随即找厂长商谈起来,这家伙竟想与造纸厂达成长期协议,即造纸厂所外卖的纸张由他一人代理销售。

厂长没办法决定,于是通报了夏钧。

那商人叫刘锦山,是一个小徽商,长期在福建和江苏两地往来行商,从这些资料上可以看出,他的资本并不雄厚。

“你有足够的钱吃下我们保安团的货?”夏钧很怀疑的对他问道。

“团长放心,我一个人吃不下,我可以找人一起做。”刘锦山回答道,作为一个走南闯北的徽商,他对眼前这个年轻的保安团团长很是敬畏,因为这个保安团的实力,外表上就能看出,绝对不会低。

而且这个保安团并非是靠烧杀抢掠而发展起来的,听说是靠打土匪发展起来的,又能办出这样的造纸厂,确实是不容小觑。

“也好,你要是能吃下,就是我们西乡造纸厂的独家销售商,不过我们造纸厂不赊账,必须财货两情。”夏钧对他说道,毕竟这价钱很让他满意。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刘锦山连连点头道。

“如果你们能吃下,我们保安团还会派遣一个排帮你护送,免得被土匪给劫了。”夏钧很重视这个徽商,毕竟这是跨省商人,保安团目前较为脱离外界。——————感谢★、尐铯锒,虚空下的银月的打赏,最近几天小菜状态不是很好,琐事比较多。还好有存稿在!正在调整状态!

第二十八章:疯狂剿匪

“再有,本团长有些事情想要拜托你帮忙。”

“夏团长请说,我能办到的尽量办。”刘锦山顿时有些紧张的说道,夏钧见他紧张的模样,不由笑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本团急缺人才,所以想请你帮忙招些人来,只要招到人,本团长会按人数付钱给你。”

“不知道夏团长要什么样的人才?”刘锦山松了口气,见夏钧还愿意付钱,马上提起了精神问。

“我们保安团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是新学的学生和教师都要,另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

刘锦山听得神情有些呆滞,“那个,夏团长,这些人不一定会来啊!”

“这个不必担心,本团长会给他们开出高额的待遇,不怕他们不来。”夏钧说道,很快夏钧列出了个待遇表格。

他还成立了一个空壳大学——‘建州大学’,凡事转校到建州大学的大学生,不仅免除学费,还给他们补贴2块银元,中学堂学生来了同样免除学费,每月给他们补贴1块银元,学校住宿、伙食不要钱。

同时招聘大学教授,通过招聘的,最少给与每月30块银元的待遇,若有本事,会给与最高月薪500块银元的待遇。

夏钧这是赤裸裸挖满清墙角,自从满清迫于列强的压力在国内大办新学后,凡是州县都设小学堂,各府设中学堂,省城设立大学堂,倒也是培养了一些人,至于教育质量如何那就另说了。

夏钧的宗旨就是,能挖则挖,宣传做好了就行。

同时夏钧还列出了留学生的待遇标准,除了日本留学生不要之外,到其他国家的留学的留学生都要,待遇是每月30~500块银元,看本事。

刘锦山看着列表,有些兴奋,夏钧许诺他,找一个留学生来就给他50块大洋,一个中学堂的学生2块大洋,大学堂学生3块大洋。

这倒是其次,夏钧许诺他,如果办得好,以后造纸厂扩大了,只接他一个人的订单。并且还给他发了跟烟,这烟十分与众不同,不仅是卷烟,还带了个过滤嘴,刘锦山也是老烟民了,拿了根当场抽了起来,结果抽上去没味道。

对于抽习惯了旱烟的人来说,卷烟的确没什么味道,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市场才会做大嘛!

刘锦山一听连连点头,夏钧接着隐约透露,以后西乡还要办一个卷烟厂,需要买从外地进购烟草……

显然夏钧抛出了让刘锦山心动的诱饵,作为一个行脚徽商,能接到这样稳定的生意确实是非常诱人的。

而夏钧给刘锦山的列表里不要日本留学生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日本留学生大多数都是那种留学一年左右的,估计连语言都没学会,哪里能学到什么东西。

再则日本留学生里,很可能夹杂同盟会的成员,同盟会是一个接受日本资助的团体,行事非常没有底线。

如果说北洋军阀还光明磊落一些,那么同盟会就十分卑鄙了。两次的护法战争,让中国陷入内战,为日本侵略中国当了马前卒。

后世对孙中山是一片赞歌,夏钧对孙中山却是没什么感觉。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成功推翻满清政府,并非由孙中山的同盟会主导的,同盟会的活动范围是西南地区,自打几次起义失败后,已经几近溃散,辛亥革命根本没他们什么事,反而是光复会等活动在长江流域的团体在这次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巨大。

不过同盟会手段卑鄙,外加有日本人的支持,所以迅速登上历史舞台,近代中国的长期内战,孙中山为主导的同盟会是有一定责任的。

夏钧敲定了与刘锦山的合作,接下来就看刘锦山有没足够的资本买下造纸厂的货物了,造纸厂三班倒生产,一个月可以生产2500吨纸张,每吨纸的批发价是23块银元,一个月就需要57500块银元。

而作为质量如此之高的普通纸,这么低的价格拿去,肯定是有利润可赚的。

看刘锦山的样子是想去融资或者借贷,想来是比较容易,毕竟作为一个常年行商的人,是有一些人脉的。

谈好订单的事情,造纸厂也就进入全里生产的阶段。

造纸厂派人到处去割芦苇,这芦苇到处都是,原料很是充足。除了派人去割,还到处收购芦苇,按斤称给钱,虽然很便宜,但这个年代的农村并不富裕,同时人们又有较多的空闲时间。

每日两百多吨的芦苇还是可以收上来的,这些芦苇数量分摊到西乡60多个自然村去,每个村最多四吨而已,四吨芦苇有多少东西,拖拉机超载一下都装不满。而且芦苇有个特点就是喜欢长在路边,而且生命力非常强悍。

一个月的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造纸厂很快就进入了全面运营状态。

一个月的剿匪,为夏钧贡献了近30万积分,六个区域内,除了活动范围最大的建阳一带和政和一带,其他四个区域的大群土匪基本上被打掉了。

四月初,夏钧将两个排调往武夷山、邵武的闽西北地区,另外两个排着调往闽东北地区,并且有一个排被夏钧专门安排在仙霞关附近活动,主要侦查仙霞关。

仙霞关是入闽咽喉,按照夏钧的计划,一旦辛亥革命爆发,第一个要攻占的就是仙霞关,如此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将掌握在手中。

这个月有50名表现良好的二线部队的士兵被提升为二等兵,同时把他们调回了军营,编入一线部队,下发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同时夏钧又从这50名士兵中抽调骨干,组建了第二批外放剿匪部队,第二批为三个连,一共九个排,这九个排开始向南发展。

夏钧不要求将土匪彻底打干净,只要求剿匪效率问题,因为夏钧急切的需要建立一个高产作物的种子培育基地。有了高产水稻的种子培育基地,就可以十分有效的收买人心,并且解决温饱问题。

这种疯狂的剿匪,为后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后勤连基本上每天都有押送任务,开着卡车到处跑。有的地方卡车没办法开进去的,就用运货型的三轮摩托车车运。

对土匪的侦查也很频繁,侦察排基本上都带着电台在外面侦查,哪里有大群土匪,一旦侦查到,马上通知本部,本部再通知其区域内的剿匪部队。

这年代的土匪剿起来容易得多,因为他们的装备非常差,对上装备良好的保安团剿匪部队,就算占据有利地形,依旧会被强袭击溃。

保安团的活动各地官府自然也是了解的,但官府基本上不管不问,保安团剿匪又不动摇他们捞银子,还有益于地方稳定,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过问也没用啊!建州保安团的战斗力,远远不是地方官府可以抗衡的,官兵看见保安团的士兵基本上是绕着走。

夏钧的剿匪部队,开始向全省蔓延。

就如同梳子一般梳过,先打掉那些大群,显目的土匪,打不干净也不纠缠,转移阵地继续剿,等全省的大群土匪剿得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