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钧直接否定了民主,后世中国不搞民主实际上正确的,因为一搞民主就会像苏联那样被国际资本玩得晕头转向,最后变成穷光蛋,苏联的资源那么多,人口又那么少,解体后虽然财富都被国际资本掠夺了,但起码国家还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但中国不行,中国人口那么多,就算当了美国佬的小弟,人家也不会让你富裕,因为人太多。

不过后世的官僚主义太严重了,因此很多人在不满官僚主义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的支持民主,从而认为美国是正义的,很多时候甚至自愿当卖国贼。

此时的中国根本没有进行民主化的任何条件,首先在资本上虽然有所发展,但相比发展了那么多年的国际资本来说,是极为稚嫩和不成熟的,一旦进行民主而不对民族资本进行保护,那么民族资本很快就会被全面渗透。

光是从经济上就不允许。

而美国实际上还有一个总统想要把国际资本甩出美国,第二个就是肯尼迪,人家现在还没出生,而且肯尼迪死后,他的家族还遭到不断的报复,大量成员死于非命,外界看来这是一个家族诅咒,实际上是国际资本对胆敢动摇他们利益的总统进行长久性的惩罚以警告之后的总统,让他们乖乖的当工具。

如果中国未来变成那样,将是很恐怖的。

夏钧在否定民主的同时,继续说道:“同时我们扶持的资本,必须是民族资本,并且要给他们划出一条界限,那就是不能超出国界。国际资本宣传资本是没有国界的,因此他们是不具备民族色彩的,他们的强大只会损害我们四万万汉族的利益。但如果是民族资本的强大,他们则会让我们四万万汉族同胞受益。”

“我希望大家能够理智的考虑民主问题,很多时候民主并并不代表着不好,但也不一定是好的东西,至少当前我们不具备发展全面民主的条件,而且甚至是永远都不具备发展民主的条件。”

“但我想说的是,不管我们采取哪一种体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每一个汉族同胞以及于汉族有血缘联系的中国少数民族同胞都能够有尊严的活下去,让每个同胞都能昂首挺胸走在国际舞台,让每个同胞都能脱离基础物质的困扰,让每个同胞都能享有共同的教育资格,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奋斗的方向。”

……

夏钧在杭州大学城的演讲,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很快引爆了舆论。这是夏钧首次清晰的表达出他对中国国体的意见。

虽然夏钧没有明显的说自己支持哪一方,但却是明显执反对民主的态度的。

夏钧的思想却有极强的逻辑性,反对民主的主要原因是全面的民主最终是会被国际资本所掌控的,而这样的结果必然危害民族利益。

同时在对待资本的问题上,夏钧首次提出了扶持民族资本家以及民族本家所不能逾越的界限,以及一个国家在资本时代必须起到的作用。

夏钧最后的结语,成为了众多报社重点报道的亮点。

《让每个同胞都活得有尊严》,这是《复兴报》与《华东日报》的头条,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存在,到底是为了君主服务,还是为资本家服务,或亦是为了工人服务?还是单纯的说是为人民服务?

但这些都不具体。

一个国家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每个公民都能够活得有尊严,并且有活下去的保障,武力的保障、物质的保障……

《申报》也发表了一篇名为《反思民主》的文章,作为日前华东报界唯一支持民主的报社,《申报》一直都是支持民主体制的。

但这次《申报》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也许我们过去太过盲目了,没有看清楚民主的深层本质,而一味的认为这就是好的。同时我们也太盲目的崇尚西方文化了,我们祖先所创造的文化并不算是落后的……”

连《申报》的舆论风向都改变了,可见民主市场的萎缩程度是何等严重。

十月八日,民众运动开始爆发,各地百姓纷纷推举出民意代表,并起草万民书,百姓踊跃在万民书上签下名字,其后民意代表拿着万民书来到杭州华东政府行政大楼前请愿。

一地如此,其他地区纷纷效仿,拿着万民书来到杭州的各省民意代表越来越多,这些民意代表都要求夏钧顺应民意,恢复帝制。

十月十日,梁启超来到杭州,要求拜见夏钧,局势已经对梁启超等民主共和派来说是彻底失控了。

此时梁启超的最后希望,只寄托于能说服这个年轻的委员长了。

不得不说,大文豪是很有派头的,夏钧在得知梁启超求见后,也不敢将其拒之门外。

——————

第一更到

第两百四十六章:收编北洋军,联合行动组

第两百四十六章:收编北洋军,联合行动组

梁启超进了夏钧的办公室,夏钧就在办公室里招待了他,让人上了茶水,夏钧明知故问的对梁启超问道:“不知任公有何指教?”

算是开场白吧

夏钧对梁启超的来意心知肚明,不过却假装不知。梁启超可谓是近期最活跃的思想家,不过他的思想夏钧并不是完全接受的。

他有自己的思想,而且是结合未来历史而产生的思想。

“将军可知,如今中国群龙无首,急需有人站出来接任大总统,以稳时局。”梁启超对夏钧说道,也算是一个开场白,接下来就是见招拆招,见缝插针的时候了。

夏钧听了梁启超的话后却是哈哈一笑,说道:“群龙无首好啊《周易》卦象中群龙无首乃是不争功,互相谦让的意思,这可是好卦象啊任公怎能说急需有人站出来呢现在不也很好吗?”

“……”梁启超顿时被噎了下,夏钧明明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偏偏又往文字意思上引,而且还有据可援。

夏钧丝毫不急,华东政府自成体系,就算是不搞总统了,整个社会依旧能正常的运转下去。

因此主动权在夏钧手上,他想什么时候正式表态都可以,民主派也对他无可奈何,游说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怕了不成?

不过梁启超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也跟着笑道:“将军所言极是,当前中国群龙并起,且起而不争,确实是好事。”

接着梁启超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一个国家必定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领袖才能镇住群龙不是吗?”

夏钧却不中套,说道:“之前黎大总统亦可震慑群龙,请黎大总统收回北洋解体命令亦可。”

“将军此言差矣,黎总统能稳定时局,全凭将军功劳,实乃将军统摄天下,因而时局稳定。然黎总统掌控之北洋,不过只是一空壳罢了,真正之中国中央,实乃华东联合自治政府矣。”梁启超摇头道,夏钧笑了笑不说话。

梁启超继续说道:“因而黎大总统注定是当不久这个总统的,如今环视中国,能震慑群龙者,止有将军一人,将军只文治、武功皆无人可比,纵观将军自辛亥年来,束吏员,强军事,励精图治之下当有今日之中国,将军功德之无量,当今谁人可与比肩?”

这高帽戴得……听了还真是舒服,不过夏钧只是笑了笑了,也知道这是高帽而已。

“国不可一日无主,蛇无头则不行,将军当为四万万国民考虑一番,顺应民意而登总统大位。”梁启超这时很注意言词了,不再说是群龙无首,而是说国不可一日无主,但他很刻意的不说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呵呵任公说到民意,可知当前民意如何?”夏钧又敏锐抓住了梁启超的语病,不等梁启超回答,夏钧拉开窗户说道:“任公可以看看下面的情况再说。”

“这个……”梁启超走到窗户边往下看,结果看到了行政大楼下面竟然有一群人在静坐请愿。

几个人高举横幅,上书:“请委员长顺应民意,早日登基帝位,以安民心之恐慌。”

其他人则是高举长卷,长卷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小字,由于太远看不清楚,梁启超也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

“此乃各省各地民意代表,现在民意都不支持继续推行总统制。”夏钧淡然的说道,梁启超对民意的变化自然清楚,知道继续讲民意是没有优势的,因此梁启超说道:“将军所言有理,总统制的确不如共和制来得好。”

“不错,不错,共和制确实比总统制好得多,不过现在民意并不支持共和制,任公是否去劝谏一番?若是民意转变,吾当奋勇参选内阁首辅。”夏钧对梁启超说道,梁启超咋听之下,以为是夏钧真的有意如此,不过仔细一想却不是那么回事,好像是在踢皮球。

不过夏钧已经这样表态了,梁启超再说下去也没意思了,当即点头道:“如此亦可。”

夏钧点了点头,拿起电话打给了游正斌,让他带几个民意代表上来,夏钧是这么说的:“且带几位民意代表来与任公辩论一二。”

游正斌在电话里听懂了,辩论嘛也是存在强辩的,意思就是让他挑选几个立场坚定的民意代表上来,别让梁启超那张嘴给忽悠住了。

“任公,请。”夏钧对梁启超做了个请的姿势,梁启超点了点头,两人走出办公室,夏钧对梁启超说道:“任公自去便可,我还有些公务要处理。”

夏钧还要赶去主持预算会议,对北洋军的收编和遣散已经谈得有眉目了,不过这东西就是得花钱。

再则也是不想去掺和接下来的辩论,到时候反正夏钧不在场,碰上什么尴尬的事他也无需出面调解。

如果梁启超说不动,那夏钧可不管,如果真让他用那三寸不烂之舌给说动了,那么外面还有一群呢

车轮战都搞死他了。

……

而在对北洋军的收编问题上,很快北洋军方与华东政府达成了意见上的一致。

在高层人员的待遇上,段祺瑞被华东政府雇为国策顾问以及中国国防部副部长,管的是国防工程,实际上也就是个虚职。国防工程该怎么搞还是怎么搞,查验时不通过就得拿人试问的,段祺瑞也没办法在面乱搞,而且段祺瑞不贪财,这是个优点。

冯国璋则挂了一个议会议员的职务,便拿着三百万元回家养老去了,反正他平时爱在家待着就在家里待着,闲着没事干可以去议会参加决议。

曹锟则被任命为河北省省长,是个有实际权力的职务,视能力升降了。

吴佩孚、冯玉祥都被任命为师长,具体调到哪个军区再议,不过是甲种师编制。

而对于下面的北洋军军官和士兵,则是军官进行考评,视能力进行收编,那些蛀虫就打发回家去。

而那些普通士兵,则将裁汰掉大部分,只收编十五万兵额,其他的五十五万则遣散掉。

普通士兵的遣散费不低于一百五十元,相当于他们三年多的军饷,甚至在军饷被克扣掉的情况下还要更多,甚至是五六年。

当然这些士兵遣散后也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可以逐步遣散,并且华东政府将会为他们提供培训,以安排他们就业。

只要把这些遣散士兵的就业问题解决了,那么社会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遣散的预算方面,复转专门于北洋政府接触的朱晓诚说道:“普通士兵的遣散费用问题是段祺瑞亲自要求的,要不低于每人一百五十元。”

“这个段祺瑞自己不贪财,倒是挺为下面的战士着想的嘛”夏钧听了不由笑道,陈轩宇笑道:“他倒是知道我们钱多。”

段祺瑞当然知道华东政府钱多,遣散费用方面自然是能往大了喊,这样也好能给下面的官兵们一个交代。

“按照这个遣散价位,我们遣散这五十五万北洋士兵,需要花费八千两百五十万元,这个……这个,要是再加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起码得花掉百千五百万复兴币,这还是普通士兵,加上那些军官的遣散费就更大了……”刘文洪有些郁闷的说道,这数字也太大了点吧

夏钧想了想,说道:“给就给吧总比收编进军队里强,尽量把费用压在一亿元以下。”

要遣散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花一亿能拿下来已经很不错了。

一亿元对于现在的华东政府来说也不算什么,不就是钱嘛反正又不是流失到国外的钱,只要钱还在国内,那都无关紧要。

“这倒也是。”陈轩宇点头说道:“北洋军虽然有很多不错的军队,但大部分都沾染上了不好的作风,而且已经很难改了,还是遣散的好。”

至于具体的培训和就业安排,则交给行政方面去做了。

“好吧”刘文洪点了点头,遣散预算就这么定了,花一亿复兴币将北洋军要裁汰的那五十万士兵和那些不合格军官遣散掉。

接下来会议又商议了对北洋军收编的经费问题,收编的北洋军士兵主要将被安排到那些编制时间较长的各师之中,这样一来这些北洋军士兵形不成一片,很快就会被融合进华东军之中。

经费按照正常的扩军方式算,现在华东军正在不断扩军,主要是为了培养后备役。

吴佩孚和冯玉祥则将先被送进华东军事大学学习,然后再给他们一个甲种步兵师,至于编入哪个军区,显然不会是南方军区,或许是一个华北军区一个西北军区。

他们能否出头,看自己能力和机遇吧在北方军区肯定是有仗可打的,至于能打成什么模样,看自己本事。

而那些北洋军官,则将大批被送如华东军大学进修班,到时候要进行能力考评,能当什么职务看考评成绩。

……

北洋军要被收编的消息很快就传便了整个北洋军,华东政府给出的遣散条件具体怎么样还没宣布,不过也宣布了一部分,那就是还有工作岗位分配,虽然可能不是什么太好的工作岗位。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有工作分配已经可以接受了。

现在谁都能看出来,北洋军未来的命运不是被华东军收编就是被打垮,北洋军与华东军有过交锋,也有过合作。

华东军所展现出的实力,说能战胜华东军的那是不是傻子就是把别人当成傻子。

能被收编、遣散自然是最好的。

总体来说北洋军上下是没意见的,现在北洋政府都解体了,军饷都不知道去哪里要,简直就是没娘要的孩子。

华东军与北洋军迅速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主要是对北洋军的兵额数量进行核实,同时对这些士兵进行筛选,哪些该收编哪些该解散都尽快分清楚。

——————

第二更到

今天就更新八千吧本来想更新一万的,有点累了,先闪!

第两百四十七章:成立华夏会

第两百四十七章:成立华夏会

联合善后工作组很快就确定了北洋军的士兵的名单,这时联合善后工作组才宣布了遣散条件。

每名普通士兵下发一百五十元遣散费,同时还提供有就业岗位,可以先去培训再上岗,都是一些技术工,有的要文化有的不要文化,没文化的可以先去脱盲,只看自己去不去,如果不培训的话,也有工作安排,不过就是在工地上干苦力活。

这个遣散条件公布后,整个北洋军的普通士兵们都系喜洋洋,如同过年了一般。

这些遣散费都将直接发放到他们手上,这对于很多士兵们来说,就不用担心被长官克扣掉了。

……

梁启超与来杭州请愿的民意代表的辩论最终失败,他甚至连第一批都没搞定,这些民意代表的观念在梁启超看来简直是无比顽固,始终都在坚持着帝制观念,任他说得口干舌燥,人家就是把他当空气。

郁闷之狭,梁启超只得在华东酒店住了下来,华东酒店虽然高档,不过对他却是不收费的。

酒店服务很周到,住得也很舒服。不过梁启超的心情却不好,各大报纸的舆论风向已经开始集体转变了。

不管是哪家报社都明白,未来是华东政府的天下,现在最好是少唱反调。

当然也有很多报社带有浓重的文人傲骨,刚正不阿。不过根据夏钧所提出的观点,人们在进行辩证之后发现民主确实不适合中国。

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是一个民族国家,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民族利益一定程度上高于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又是维护民族利益的一个工具。

如果真的民主了,那么国家将变成一个资本家的工具,资本一旦失去国界,那么其后果就是民族利益遭到侵蚀。

此时的中国是一个民族主义思想高度复苏的时期,人们在资本与民族之间,选择的自然是民族。

舆论风向方面的逐渐转变,使的民主共和貌似已经失去了市场。

对于民众的恐慌,华东政府行政部连续下达三道安民令,要求各地人民不要恐慌,积极把秋收工作做好,商人与工人也不要被政治影响了正常生产。

夏钧在忙完了收编北洋军的预算之后,马不停蹄的召集了刘锦山和老丈人李世霖,与他们二人商议组建民族资本社团的相关事宜。

犹太人有共济会,中国也要弄出个非政治社团出来,这样才可以与共济会相抗衡。

夏钧主要对二人详细阐述了民族资本家的概念。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资本更多地被理解为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家当然是掌握这些生产要素的群体。尽管国际资本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国际资本却是以美国为大本营,从而向世界进行扩张。

而民族资本家是有国籍的和民族归属的,资本也是有民族性的,民族资本是为发展民族经济服务的。

如果从生产要素角度理解资本,则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资本及资本家,他们都以民族为土壤,立足民族,发展经济,特别是在重要历史时期,多以民族大业为重,甚至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慷慨解囊,无私奉献。

如《左传》记载,僖公三十三年,郑文公去世时,郑国防卫空虚,守卫郑国北门的秦兵给秦穆公报了信,让秦国军队来攻打郑国。于是秦穆公派出400辆战车组成的大部队,长途奔袭郑国。秦军走到滑国时,恰遇往洛阳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弦高打听到秦军的目的,一面派人回国报信,一面假装郑国使者,向秦军主帅献上12头牛,从而使秦军主帅担心郑国已有了防备,不得不撤兵回秦。弦高献牛虽然牺牲了自己的部分利益,但为国家安危而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才是他更值得后人学习的壮举。

在对待商人的政策上,夏钧有过提及,华东政府依旧会继续支持商人,但必须是民族资本商人,而且不能跨越国际界限。

华东政府可以大力支持他们向外扩张,国家军队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但如果他们一旦胆敢向无国界的国际资本方向发展,那么华东政府将直接把这种资本砍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