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看看吧”夏钧让游正斌把电文发了下去,站起身握着拳头顶在桌子上,说道:“国民党乘着这次盐税风波挑动内战,现在已经在南京成立了讨袁司令部,此时若是再不制止国民党的行为,一场内战不可避免。”

————

第二更到,今天就六千字吧明天更新一万八

第八十二章:夏钧宣战

第八十二章:夏钧宣战

内战是华东自治政府最不允许发生的事情,若是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也许还能容忍,但如果是能够动荡大局的大内战,那就是华东自治政府坚决要遏止的。

“委员长,属下认为,我们应当即刻通电各省,使各省保持冷静,以免势态的扩大。”章太炎发言道。

“孙中山此人向来以诈术擅长,属下以为,当出兵对国民党进行镇压。”陶成章附和道。

这些光复会出身的高层人员,显然是坚决要倒国民党的。

至于随着夏钧在建安起家的那些老部下,他们与**党则没有什么交集,他们基本上没意见。

不过复兴党内部也有一些是**党人出身的,例如水利部部长李仪祉,只见李仪祉起身说道:“委员长,就阻止内战一事属下并无异议,只是属下有一事一直没有弄明白。”

“什么事?”夏钧问道。

“为何我们要容忍北洋政府存在?”李仪祉问道。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夏钧环顾了一圈,说道:“我想在场诸位也有一些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说清楚我们华东自治政府的未来计划。”

“我们华东自治政府之所以允许北洋政府的存在,是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夏钧对众人说道:“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一统天下,天下一帝的时代。我们所追求的也是不什么消灭其他势力,以独霸天下。我们追求的是振兴民族,打赢对外战争。我们对内追求的是安稳的局势,以及尽最大努力让各省人民不受欺压。”

“所以我们的策略不是单纯的去消灭某某势力,而是因努力引导那些势力向好的方向发展。至于如何引导,我想我们的武力是我们基础保障,在此保障上,我们可以让各省各势力承认我们提出的约法,谁若违反约法,我们便将对谁进行制裁,以约束各省军阀。然后初步形成各省自治的格局。”

夏钧峥峥有力的说道:“对于各种政治行为,我们都应当保持中立,我们不管国民党是不是虚伪,我们也不管北洋政府是否反**。而对于各种武力发动内战行为,以及剥削同胞的行为,我们华东自治政府应当以与制止,说到底,就是我们将逐步给各军阀画出一个圈,他们若是越界,那么将视为对我华东自治政府的挑衅。”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游正斌边鼓掌边说道:“我们支持委员长的中立政治。”

“保持中立,亦有底线,委员长所言极是。”

夏钧看着李仪祉问道:“可还有疑惑?”

“属下没有了。”李仪祉点了点头坐了下去。

对于李仪祉这些出身于**党的成员来说,他们的立场已经发生了大很的变化,以前他们喊的是**,现在他们喊的是复兴。

华东自治三省的巨大变化让他们坚信复兴比**更正确,如同华东自治三省的这种政体和风气才是最理想的。

**,在**之后还有什么?

只是一片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

“委员长,袁世凯急电。”这时候一个通讯员跑了进来,向夏钧呈交了一份电文。

夏钧接过电文看了一遍,抬头对会议室里的众人说道:“袁世凯已经发电过来询问我们华东自治政府的立场,我想我们必须做出行动了。”

“委员长,属下以为应使雷霆之威荡平国民党,以稳定当前局势。再与袁世凯和平商谈盐税之事。”

“当前局势一个不好就会酿成大规模内战,甚至让局势进入失控状态,属下附议,当以雷霆之威荡平动乱。”

“属下亦深以为然……”

“我华东自治政府要想阻止内战的再次发生,应当杀鸡儆猴。”

会议上,夏钧高度统一了内部意见,不再有人反对中立政策,以及反对任何形式的内战主张。

复兴党内部的意见统一后,夏钧也就放心了。

这此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统一内部意见,否则到时候他一动作,内部突然乱起来那才真是叫人措手不及。

现在把话说明白了,内部意见也统一了,夏钧也就能放手施为。

“我们应该给国民党一个机会,毕竟我们事先还未表达立场。”夏钧说道,“如果国民党不立即停止发动内战,那么我们将出兵遏止。”

……

四月十三日下午三时,中国各省在这个时间段陆续收到了华东自治政府发出的明码通电。

“我华东自治政府全体致电,我华东自治三省政府及三省人民一致反对内战,盐税之风波当以谈判方式与中央政府解决,中央欲收盐税,亦有其中难处,望各省督军保持克制,不可受小人鼓动,以乱我中华安定局势,另,我华东自治政府向全国人民许诺,定在一月之内与中央政府解决盐税风波……”

……

自孙大炮喊出二次**后,很快遭到了冷遇,全国上下不皆反对战争,而自夏钧代表的华东自治政府发出通电后,各省响应二次**的也少之又少。

云南都督蔡锷,在接到华东自治政府的通电后也毫不含糊地公开声明:“宋案应以法律为制裁,故审判之结果如何,自有法律判判。试问我国现势,弱息仅存,邦人君子方将戮力同心,相与救亡之不暇,岂堪同室操戈,自召分裂!谁为祸首,即属仇雠。万一有人发难,当视为全国公敌。”

一直跟踪报道“宋案”并认定袁世凯为杀宋主谋的著名记者徐血儿,他也在具有国民党背景的《民立报》上发表文章反对“二次**”,他在文中指出:“今日已为民国,苟对于民国而谋乱,即是自绝于国,罪在不赦。即政府为恶,法律与国会,终应有解决之能力,无俟谋乱,以扰苍生。故谋乱之事,为商民所疾视,亦明达所屏弃也。”

同时杭州报界、北京报界都把二次**抨得狗血淋头。

事实上,辛亥**与其说是一场暴力**,倒不如说是一场和平的政权更迭。在民国建立后,反对武力解决问题更是成为当时国内的普遍舆论,因此,以“宋案”、“征收盐税”为借口发动一次国内战争,遭到大多数人的冷遇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对使用武力解决“宋案”表示异议;至于“征收盐税”,大部分人经过理性思考后便会知道这是摆脱财政困境的必然。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由于一些杂牌小党的加入,声势虽大,但成分已经不纯,而且很多同盟会的老同志也认为**大功告成,由此汲汲于仕途名禄者不在少数,譬如当选为国会议员的很多人多不支持继续**。

然而二次**并未因为这样的局势而被制止,江苏首先独立,紧接着袁世凯得到华东自治政府的支持,随即罢免江苏督军程全德、安徽督军柏文蔚、广东督军胡汉民(与陈炯明联合控制广东)三人督军职务,并定此三人为乱党。随后安徽柏文蔚通电独立,广东胡汉民也宣布广东独立。

“二次**”爆发之初,很多地方的官员、商业协会及其团体都发出了反对动武的电文,以及华东自治政府的强烈反对**。

袁世凯在这种对政府普遍支持的气氛下,以维护中央权威为借口,一连罢免三个督军,最终激化了矛盾,引发民国后的第一次战火。

四月十四日,袁世凯急调冯国璋的第二军南下镇压二次**。

冯国璋的第二军是由满清的禁卫军收编而来,第二军留在北京一直让袁世凯寝室难安,二次**的爆发,让袁世凯有了调开冯国璋的机会。

四月十八日,冯国璋的第二军乘着火车沿着京浦铁路一路南下徐州,于张勋会师于徐州地区。

华东自治政府发出停战第二通电,通电中措辞激烈,要求南京国民党立即停止内战,否则将斥之以武力荡平内战。

与此同时,南京政府已经陷入了疯狂。

讨袁总司令黄兴集结了五万民军北上,随即与张勋、冯国璋所部战于徐州城外,讨袁军一触即溃……

与此同时,发生了一件让夏钧震惊的状况。

北洋军便集结雷振春、王毓秀、雷存修等近万人大举围剿。朗冲出重围,兵分两路,一路西攻卢氏,一路南破淅川西坪镇、荆紫关等地,并张贴告示时自称中华民国抚汉讨袁军司令,宣传讨袁。

白朗是中国近代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说白了就是古代的流贼,性质上没有任何的不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朗被本村地主王真诬陷入狱,卖地百亩贿官始获释。后自带马匹去禹县某部马队,旋因受讹诈而归,至梁洼,所带马匹被乡队抢走。朗多次无辜受害,愤怒异常。时县境连年大旱,饥民四起,众多求助于朗并劝其出来“闹闹”。朗游移未定,恰逢县衙将其城内姐家所雇泥水匠以匪名抓走,并抢了他在姐家存放的财物,遂愤而起事,时为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

朗起事初,仅有二三十人,步枪一支。不久,夺得财主步枪、手枪各一支,土枪30支;并联合李朗、张群等杆,旋增至百余人。民国元年(1912年)2月8日,白朗率众从姚店铺移驻稻谷田村。时近春节,白朗集四乡饥民,往城东刘集仓库抢粮170余车。当夜,白朗得悉县官张礼堂将于次日离任,道经交马岭。朗带人截击,一举夺步(快)枪16支,俘张子又获赎身枪10余支。之后,又联合李凤朝等杆,拥众200余人,势力渐大。

4月23日,北洋陆军第十三营统领余耀亭进剿白朗,朗自高皇庙退至城西马道、张庄一带。5月12日,余率部赴大营,至李文驿时,遭朗部伏击败退。6月,朗联合杜其斌等杆,夜袭余之驻地大营镇,余军败逃。

白朗击退官军后,在本村演戏庆贺三天,并和杜其斌、牛天祥、郜永成(秦椒红)等杆首,商讨活动方案。10月24日,朗率众北攻禹县,复南下打开泌阳的春水、象河关等地,旋因舞、叶两县团队联剿又暂回宝丰。

是年冬,朗复南下,进入舞阳母猪峡(今属舞钢市境区),先后联合南阳的王传新,鲁、宝一带的宋老年、李鸿宾、王振等杆,计600余人,攻取唐县(今唐河县),一举消灭陆军独立59团大部,缴获大量步枪、机枪、大炮、子弹,义军增至千余人,声威大震。于是回师北归,攻鲁山、破禹县,并明确提出“打富济贫”口号。北洋军便集结雷振春、王毓秀、雷存修等近万人大举围剿。朗冲出重围,兵分两路,一路西攻卢氏,一路南破淅川西坪镇、荆紫关等地。

白朗自称什么讨袁总司令,显然是与孙大炮有所接触。

华东自治政府为次大为震惊,此时以白朗为首的流贼已经初具规模,加之二次**的内战一起,华东自治三省在外省的商业受到了极大的干扰。

这让华东自治政府不得不做出动作以稳定局势。

夏钧怒了,于四月二十三日对国民党宣战

“我华东自治政府无法容忍任何形式的内战,更无法容忍国民党勾结流贼,败坏生产、法度。国民党既要战,本人便以华东自治三省委员长之身份,代表华东自治三省人民向国民党宣战。”

……

夏钧一宣战,华东自治三省内部一片支持。

华东自治三省民众反对内战,然而此时内战已经不可避免,外加国民党勾结流贼白朗,已经民众深感恶心。

民众都支持政府宣战。

特别是那些农垦公司,他们今年的商业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眼看春播都到了,局势若再不平稳下来,春播将难以正常进行,损失将非常巨大。

而且因为二次**的爆发,导致从杭州修到山西的铁路都发生了停工,要知道华东三省百姓大多都买了铁路债券或者股票。

其他各省对华东自治政府突然宣战感觉到不可思议。

在他们看来,二次**怎么说也还能闹一阵子,甚至有人怀疑孙大炮的二次**就是受到了华东自治政府的暗中鼓动。

没想到的是,这次华东自治政府竟然与北洋政府联手压制二次**。

——————

第一更到4000字。

今天还有一万四千字

第八十三章:被一锅端的辫子军和禁卫军

第八十三章:被一锅端的辫子军和禁卫军

袁世凯一听说华东自治政府向国民党宣战,马上连发三道急电,让冯国璋加快行军速度,走陆路抄近道攻打南京。

“让冯蛮子一定要赶在张勋和华东军前面,拿不下南京我那他试问。”袁世凯大声喝令道。

袁世凯的政治顾问莫理循指出,当前中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华东自治政府,而是张勋的辫子军。

张勋对复辟皇室其心不死,袁世凯自然不放心把江苏交给张勋。

所以之前已经电令冯国璋抄近道赶在张勋前面攻占南京,没想到华东自治政府突然发难向国民党宣战。

虽然在大局上对袁世凯是好事,但袁世凯也不觉得华东自治政府吞并了江苏是好事。

华东自治政府占据的华东自治三省之后发展起来的实力已经够让人感觉黑云压顶了,此时若是让他们再占了江苏,那就是华东自治四省了。

这也是袁世凯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

夏钧在宣战之后,随即对江苏的八个生产兵团下达了攻击命令,八个生产兵团从江苏各地被动员起来,从四面八方向南京扑去。

八个生产兵团一律也是摩托化兵团,摩托化装备都是夏钧从兑换平台上兑换的,为此并不需要支付太高的军费。

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夏钧,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攻占南京。

夏钧不可能让南京落入张勋之手,历史上二次**中遭到祸害的就是南京,南京攻克南京后,辫子军在南京‘任意施为’了三天。

什么叫任意施为?那就是抢劫、**一律允许。

南京城被破以后,入城后北洋军如同野兽一般,恣意烧杀yin掠,南京商民家破人亡者,不可胜数,许多妇女被奸yin后投秦淮河自尽,张勋辫子军兽行尤甚。

同时夏钧也不允许江苏落入袁世凯之手,江苏已是他盯上很久的地盘了,此次正是占据江苏的绝佳机会,夏钧自然不可放过。

不过夏钧刚下了命令不久,便再次下令,“让八个生产兵团先暂缓攻打南京,待冯国璋的第二军和张勋的武卫前军到达南京后再报告军部。”

“委员长,为何要暂缓进攻?”陈轩宇和其他各参谋都纳闷了,怎么委员长突然又变卦了?

夏钧指着地图说道:“冯国璋和张勋正在带兵南下,他们也是想攻占南京,你们不觉得这是把他们一锅端的大好机会吗?”

“啊?”陈轩宇目瞪口呆。

“一锅端?”刘文洪也是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的左右看了看。

“委员长,那是袁世凯的部队,要是我们把他们给一锅端了,会不会引发更大的动荡?”陈轩宇对夏钧说道。

“张勋的辫子军和冯国璋的第二军是我们所不容许存在的,辫子军统领张勋是个复辟派,我们要坚决打掉他们,冯国璋的第二军是满人组成,更是我们要坚决打掉的部队。”夏钧坚决说道:“到时候袁世凯想怎么样我们都奉陪。”

“是”

几人应了一声,立即将夏钧的命令下达了下去,让八个生产兵团暂缓进攻。

“校长,学生认为应该把这八个生产兵团布置在南京城外,等冯国璋和张勋所部到达之后,可以先让他们进攻南京,而我们的八个生产兵团则暗中调动,以最快速度把他们包围起来,把口袋收紧后以最快速度将他们歼灭。”刘文洪看了一会地图之后向夏钧建议道。

“嗯不错。”夏钧看了看地图,点头同意道:“就这么办。”

……

冯国璋的第二军自南下后,沿着京浦一路南下,不久攻陷了宿县、蚌埠和滁县各处,4月21日直达浦口。22日,他的女婿、参加反袁斗争的南京第八师师长陈之骥,率少数卫兵偷偷过江向岳父投降。陈将南京群龙无首的混乱情况及其设防布局向冯国璋作了详细汇报。冯国璋喜形于色,对陈之骥说:“你提供的情况很是重要,待我挥军渡江,我俩里应外合,攻下南京,给你立个首功。”

随后,冯国璋会合张勋的辫子兵及刘冠雄的海军,部署了联合攻克南京的作战计划。

23日,华东自治政府向国民党宣战,冯国璋接到袁世凯的连续紧急电令,让他敢在张勋和华东军前面攻克南京。

冯国璋走陆路抄近道,便勒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往南京一路急赶。第二军一天疾行上百里,一口气直接赶到南京。

行军神速的冯国璋不由得意,以他这样的速度,恐怕辫子军早被他甩得老远了,至于华东军,估计才刚入江苏呢

就当冯国璋得意之时,刚赶到南京的他,突然发现了南京城下已经出现了一支庞大军队。

找人查探,竟是华东军

而且是八个兵团,十万多人的华东军,他的第二军仅两万人而已。

冯国璋一到,正把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的华东军突然让出了一个缺口,把西门让给了冯国璋。

冯国璋大喜过望,连忙堵了上去。

接着冯国璋又发电报告袁世凯情况,请求他指示下一步行动。

袁世凯在北京接到冯国璋的报告后大吃一惊,没想到华东军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而且赶在冯国璋之前抽调了十多万部队围住了南京城。

这下怎么办?

袁世凯也没了办法,只得下令让冯国璋见机行事。

一天后,张勋的部队也赶到了南京城下,见南京城下兵马云集,张勋对清廷封给他的两江总督的这个头衔十分怀念,日夜都想着坐上真正的两江总督。

张勋到来后,华东军又让出了一个缺口,张勋也带着兵马堵了上去。张勋与冯国璋二人前去华东军那里打听,有士兵向他们透露,是弹药还没有送到,所以没办法攻城。

这下让张勋和冯国璋大喜过望,张勋马上提出了先入城者为督军的提议。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冯国璋的支持。

接着张勋和冯国璋二人又向华东军提出了这一提议,华东军派出了一个师长做代表,答应下了这个提议。

冯国璋和张勋都摩拳擦掌,当天就对各自划定的城墙范围发动进攻。

攻城战展开了

不过冯国璋和张勋的部队在攻城中遭到了南京何海鸣率讨袁军的强烈抵抗,不论是张勋的辫子军还是冯国璋的第二军,在头一天的攻城中都被连连打退。

张勋第二天下令,攻城中后退者当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