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西和广东加入自治范围,山西的晋商也开始将资金抽调出来投资工业,广东的粤商同样如此。

晋商的资本与徽商相比,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多。

晋商和徽商这两大派系的商人是中国各省资本最庞大的两个集团,这两大集团的资本十分庞大。

阎锡山扛着大旗,带着晋商首先投入了农业领域。

铁路就要修到山西了,到时候山西的农业肯定有前途。不过农业部派人来说了,山西不能乱开地。

山西的一些地方必须退耕,因为山西的生态环境已经很脆弱了。

这个当然不是问题,阎锡山没必要只在山西搞,他干脆沿着铁路线一路租地,学着华东那些农垦公司的模式,打算在华北平原种植小麦和玉米,并打算以青贮玉米在华北发展养殖业。

阎锡山还抽调资本跑到广东去种甘蔗,至于经营人才,他从华东大学和农业技校里花高价钱抢到了一些,不过专业人才的资源还是很紧张。

为了从农业投资上分到一杯羹,阎锡山从山西选了几百名学生送进了华东大学农业系,以为山西培养农业人才。

不过晋商毕竟是落后于徽商入局,徽商和闽商已经占据了很多行业,不过倒也有许多空白行业等着填补。

现在的商人都在寻找能有更高回报率的行业,而且这些商人在尝到先进技术的甜头后,非常注重技术上的问题。

除了办工厂,最近一些商人开始沿着铁路线进行开矿,不过开矿方面的审核力度较大,批下来比较慢,也不是很多人涉及。

像开矿什么的,主要还是华东矿业公司在搞,而华东矿业公司的主要开矿区域就在澳洲,并且向南美洲进军。

此时的华东矿业公司可谓是在疯狂扩张,因为国内对矿产的需求量增加,华东矿业公司在海外的矿场一个接一个的开始建设。

国内的那些商人,有的则走出国门,首先向有华人基础的南洋地区进军,有的则向内陆各省进军。

华东自治政府与北洋政府签订的《华东临时约法》为华东商人在国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但这种投资环境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制于交通的约束,而随着华东自治政府的铁路扩张,这种投资也在跟随着铁路的方向蔓延。

华东自治五省的投资热潮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外省商人的进入,中国的民间资本呈现出向华东自治五省蔓延的趋势。

同时因为华东自治政府需要大量文人,所以中国的文人也在向华东自治五省迁徙,不论是财力还是人力,都将在华东自治政府的引导下进行整顿,这些资源经过整顿后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转眼间,六一到了。

这是儿童节。

夏钧这一天带着李诗婧回到了建安,此时建安已经成了建安市,这座城市也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

毕竟这里是夏钧起家的地方,基础自然最为完备。

闽西北是中国第一个建起电力网络和自来水网络的地区,此时已经发展得十分不错了,闽西北的百姓普遍富裕了起来。

听闻委员长回到建安,建安百姓如同过了年一般高兴。

当初夏钧把行政中心搬到杭州,确实让人们很是郁闷,不明白为什么夏钧要把行政中心搬迁到毫无根基的杭州去。

不过杭州确实更适合做为行政中心,杭州也建设得不错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华东自治政府也在杭州打下了根基。

这一天夏钧又跑到了乡下的小学里,在那里和小学生过了一个儿童节。

华东自治三省的教育才发展起来,所以许多地方还很简陋,不过在孩子们的伙食上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次夏钧来到学校,看到大部分孩子都脱离了之前那种营养不良的状态,而且这些孩子也变得活泼了许多,没有了之前那种呆滞,这让夏钧很高兴。

不过夏钧也有担忧的地方,那就是现在华东自治政府只负责到了七个省的教育问题,中国还有十八个省的孩子还在过着灰色的童年生活。

当前师资自身都不够用,加上财政也不够,实在是顾不上了,得再过几年,不过也不会太久了。

夏钧正在等待一战的到来,那时候中国就能真正的初步富起来,教育经费将不再是问题。

……

过完六一儿童节,夏钧把刚到手的四亿点积分又花了出去。

首先得像海军提供更强劲的动力,虽然说他已经升级了蒸汽轮机的科技,不过要造出更强劲的蒸汽轮机还要一段时间。

而海军已经有六艘驱逐舰就要安装动力下水了,同时那艘8000吨级的巡洋舰的船体也已经基本完工,就等着装动力装置了。

使用了新动力装置的‘镇东Ⅱ型驱逐舰’很快就确定了下来,而使用了更强劲的动力装置的巡洋舰,被命名为‘海盾Ⅰ型巡洋舰’,巡洋舰是用来护航的,所以取了个这样的名字。

至于装了新大动力的驱逐舰和巡洋舰的航速及航程会达到多少还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速度肯定更快。

有可能会达到三十节

至于那艘8000吨级的巡洋舰,设计之初的航程可以达到7000海里,这个航程是肯定能够达到的。

同时夏钧从兑换平台上买了两艘三万吨级的运煤船,船体非常长,也非常宽,足够构造成航空母舰了。

这种三万吨的巨无霸,船上的空间将十分充足,如果飞机造得小一些,运个上百架不是问题。

至于航母科技方面,夏钧暂时没有积分兑换。

航母分为三代,第一代航母的科技就需要十亿点积分,实在是足够坑爹的。

不过就第一代航母的科技拿到手也够牛掰了,虽然第一代航母的飞机起飞后很难在降落回甲板,但夏钧用来造航母的是三万吨级的运煤船。

如此庞大的运煤船,装个上百架飞机也不是问题了,开打的时候把这些飞机全部投放出去,也能发挥出巨大的攻击力。

不过关键还是在于俯冲轰炸机的性能如何,现在夏钧已经兑换了三十年代的内燃机科技,相信不久之后就能研制出强悍的俯冲鱼雷轰炸机。

因此夏钧干脆不兑换航母科技,自己研发吧

反正第一代航母的技术性也不高,这十亿积分实在是坑爹了点。

手上有了积分,夏钧继续发展造船业,两万吨级的浮船坞价格是两千万点积分,三万吨级的则是三千万吨积分,至于四万吨级的船坞,由于超出时代,价格比三万吨级的价格高出了一倍,达到了六万千万点积分。

夏钧之前没有买船坞,是因为没有造船工人,而且船坞的体形较大,突然弄出这么多大家伙,很是可以的说。

自从华东集团数额庞大的贷款购买了众多船坞,同时从各国挖来了许多造船技工后,此时船坞总吨位已经达到了九十万吨,其中半数是小吨位的船坞,万吨级以上的船坞总吨位只有二十万吨。

因为小吨位船坞造价低,而且技术很便宜,夏钧之前买的就是小吨位的船坞和小吨位船只的技术,为此华东船舶制造公司制造出的小吨位船只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今年开始已经进入了盈利状态。

这次夏钧兑换了五座两万吨级的干船坞,船坞的三面接陆一面临水,其基本组成部分为坞口、坞室和坞首。坞口用于进出船舶,设有挡水坞门,船坞的排灌水设备常建在坞口两侧的坞墩中;坞室用于放置船舶,在坞室的底板上设有支承船舶的龙骨墩和边墩;坞首是与坞口相对的一端,其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半圆形和菱形,坞首的空间是坞室的一部分,在这里拆装螺旋桨和尾轴。

干船坞配有各种动力管道及起重、除锈、油漆和牵船等附属设备。当船舶进入干船坞修理时,首先用灌泄水设施向坞内充水,待坞内与坞外水位齐平时,打开坞门,利用牵引设备将船舶慢速牵入坞内,之后将坞内水体抽干,使船舶坐落于龙骨墩上。修完或建完的船舶出坞时,首先向坞内灌水,至坞门内外水位齐平时,打开坞门,牵船出坞。

这五座干船坞主要用于造船和修船,更主要的还是造船,花掉了夏钧一亿点积分,增加了十万吨的造船能力。

除了这五座干船坞,浮船坞也是需要的,浮船坞的好处就是可以移动,可以用胜任捞船只之类的工作。

于是夏钧兑换了两座两万吨级的浮船坞,又花掉了四千万点积分,接下来就是三万吨级的了,毕竟得有船坞才能对那两艘三万吨级的运煤船进行改造,夏钧兑换了两座三万吨级的干船坞,花掉了六千万点积分。

在船坞上夏钧又投入了两亿点积分,增加了二十万吨的造船能力,华东船舶制造公司的造船能力已经提升到了一百一十万吨。

船坞不能再换了,再换就让人感觉诡异了,所以夏钧把剩下一亿多点积分投入到了港口的集装箱码头建设上。

怡和洋行的死撑把夏钧给惹恼了,只要港口运输使用集装箱,那么就可以把怡和洋行击垮。

为此夏钧不惜从系统中聘用工程队来建设。

——————

第九十一章:工业状况

第九十一章:工业状况

随着铁路在各沿海港口城市开设起来,随着建设起来的就是造船厂,在造船方面以福州马尾为中心,此时正向各港口扩张。

由于贷款了大笔资金,所以各造船厂一竣工,马上就有大量的订单。

现在华东几个沿海省份的造船行业就是外国佬不下订单,就自己下订单,反正自己也需要船。

渔船、客船、货船、运煤船、油轮等船只都可以造,新成立起来的华东渔业公司和华东远洋渔业公司就需要大量的渔船。

华东远洋运输公司也需要大量货船。

华东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船并不是主要用于揽载各种国际运输,而是主要用于华东自治各省工厂所需的原材料运输,以及运输运输中国的出口商品。

主持华东船舶制造公司的王成义其实心里有些隐忧,造这么多船,会不会出现巨额亏损?

他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现在这样不计代价的迅猛发展,以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说,根本没办法收回投资。

虽然说造出的船是自己买去的,但显然很快就会达到极限了。到时候资金链一断裂,后果是很恐怖的。

只是委员长的坚持,王成义只能照办了。

对于委员长这种发展造船业的热情,王成义即高兴,也感觉有些热情过度了。

当然,如果王成义知道一战爆发后的情况,他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夏钧之所以拨出大笔资金来维持自己的造船业运转,就是为了一战做准备,只要现在的造船业能够维持运转,一战时绝对能狠狠赚上一笔。

从年初开始,各造船厂的造船工人此时就在日夜加点的工作,目前已经早出了很多小吨位船只。

这些小吨位船只的畅销倒是让王成义略微松了口气,因为这些小吨位船只很是先进,成本也不比洋人造的高,因此在国际上的销量很好。

在小吨位船只上,中国造船业开始逐步走向老大的位置,成为中国造船业的优势产业,越来越多的订单已经从全球各个国家发来。

至于大吨位货船,现在刚造出几艘,名气还没打响,因此并没有在国际上接到什么订单,只有华东远洋运输公司的订单接了一堆。

造船技校和航海技校也蓬勃发展,这两所学校都从国外请了洋人来教学,学生招收了许多。

在庞大的资金注入,以及夏钧在兑换平台上购买技术的背景下,中国造船业开始呈现出飞速的增长和发展。

这种发展让王成义看得有些心惊胆战,毕竟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在夏钧的坚持下,这种飞速增长还在持续。

王成义翻开账簿算了起来,以当前造船方面分到的三千万英镑来算,按照这种加班加点的制造速度,做多只能维持到九月份,到时候资金就差不多见底了。

到时候若想要继续维持,就得靠华东银行和中国商业银行支持了,过了好一会,王成义提笔写了封报告上去,建议放慢造船速度,这样下去,就算有华东银行的贷款支持,恐怕也只能支撑到明年年末。

这份报告很快交到了夏钧手中,夏钧看了后笑了笑,能坚持到明年年末就够了,到时候一战就爆发了。

到时候运输业定然有所发展,现在造再多船出来都没有问题,特别是德国人在得到了先进的潜艇技术后,他们的潜艇战显然会提前进行。

在这一战爆发之前,上半年的工业发展中,纺织业取得辉煌的战果,由于棉花价格低廉,所以纺织业的纺织品竞争优势明显。

纺织业的兴起,又带动了服装业。

服装业是面对欧美那些国家的,毕竟那些国家很少有人自己做衣服,而其他贫穷国家基本上都是自己买布做衣服。

同时在中国境内,服装业市场也有扩大。

由于人们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了,所以人们有时候也会选择到服装店里买衣服,而且因为女性在工作中的工资也上涨了,所以女性出去做工更划算,所以越来越少有人会自己去做衣服了。

英国、日本两国在中国的纺织市场基本上全面崩溃,市面上的棉布已经很少能看到英国和日本出产的了。

钢铁方面更是如此,中国的钢铁市场已经被华东自治政府所控制,英国在这方面也失去了利益。

采煤业方面,英国还是占据一定市场的,但问题是等安徽的煤炭和山西的煤炭开采后,只要铁路一通,基本上也没英国佬什么事情了。

这些商品不仅限于国内,华东的纺织品开始大量出口国外,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基本上都能看到中国和英国的纺织品在激烈拼杀。而施行了零关税政策的美国,华东的服装厂的产品很好卖,棉布销量也不错。

造纸方面更强悍了,现在华东各省造出的纸张已经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市场份额还在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特种纸,华东集团生产出的特种纸已经占据了国际上大部分的市场,特种纸的利润非常高。

塑料制品更是异军突起,由于大量石油从拉希德阿拉伯的世界头号大油田里开采出来,华东石油化工公司提炼出了大量的塑料材料,这些塑料被制成了各种产品,其中包装业用途最为广泛,还有许多工厂用这些塑料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使用了塑料膜进行包装的商品在卖相上显然很好,华东各省的很多商品此时依靠包装就能压制竞争对手。

而在制碱业上,华东化工公司的纯碱、烧碱基本上占据了大部分的国际市场,美国因为和中国施行了零关税政策,因此被打了一记大闷棍,美国的制碱业失去了关税的保护,被来势汹汹的中国碱打击得倒闭了一大批工厂。造纸业也倒闭了一大批,特种纸工厂基本上全线阵亡。

更悲剧的是美国的养殖业,在养鸡方面遭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冲击,养鸡场倒闭了一家又一家。

除此之外,华东集团制造出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也大批进入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表现异常抢眼。

像录音机这种新型的电器,在世界上刮起了一阵潮流,人们开始摈弃过时的唱碟,开始使用音质清晰,成本低廉的磁带录音机,华东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录音机和录音磁带制造商。

最倒霉的是美国的美孚公司,他们在中国的煤油市场被排挤了近50,虽然因为双方零关税的原因还能支撑,但也比较勉强了。

而在国际煤油市场上,华东石油公司的煤油也取得了一席之地,把巴库煤油厂主联盟的市场侵吞掉不少,美孚石油公司的还好一些。

那些民营资本表现得同样强势,各种各样的商品不断涌现,因为有了精美的包装,所以销路很好。

工业在上半年就完成了22亿元的产值,今年的工业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其中大半都是优势产业贡献的。

中国的工业迅速崛起,在国际市场上自然引发了一些关注,不过相比英美等过来说,这点出口还是有些小。

美国的产品在中国因为华东自治政府取消了过路费的征收,所以在中国开始长驱直入,然而只要统计一下贸易差额就会发现,贸易量依旧只有华东商品出口到美国的2/3,还有三分之一的差额。

取消了过路费之后的美国商品虽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多,但问题是华东商品也在美国的销量增多了,而且是增加了很多。

这是美国人始料未及的,他们低估了华东自治政府对工业发展的能力。

……

“我们的工业大概产值也就是在22亿,农业产值方面,养殖业、林业、渔业上半年的产值也将近13亿了,华东集团盈利已经有3亿元了。”李盛国将上半年统计出来的数据交给了夏钧,上半年的工业发展受二次**影响,略微有些受阻,不过波及很小。

“海外资产呢?”夏钧问道。

“海外资产到目前还没统计出来,不过差不多也有两亿吧”李盛国说道,夏钧点了点头,虽然说了两亿的盈利相比英国在海外资产将近两亿英镑相差了十倍,但只要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那么必然超越英国。

“最近我们对日本的经济数据统计发现,日本的经济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而且下滑得比较明显。”李盛国笑着说道:“日本现在货币紧缩,所以出现了很多农民工人破产的现象,加上他们新上台的内阁加大了海军军费支出,所以经济更加恶化。另外就是我们的工业对日本的工业冲击力非常大,因为他们经营的都是那些不需要什么技术性的行业,这又是我们首先发展的优势产业。按照目前这个趋势,他们的情况会持续恶化下去。”

“等欧洲人一开打,日本的经济就上来了,持续恶化倒是不太可能。”夏钧摇头说道,对于日本增加海军军费支出的事情,夏钧是感觉很开心的,这下又有船可以打了,那都是积分啊

李盛国想了想,说道:“姐夫,下一步我们要把钱投入到什么地方去?”

——————

第三更到

第九十二章:收回中国海关

第九十二章:收回中国海关

对于李盛国这个问题,夏钧也感觉颇为伤脑筋,现在到处都可以投资,基本上都能盈利,只是投资什么地方更好,这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

就各种布局上,钢铁、纺织、采煤都有了,造船更是直接用积分来堆产能了,也就是说未来在这几个方面能极大的侵蚀掉英国的市场,就等一战爆发后进行发力了。

内部也很需要钱,不过很多是不见得能立即得到回报的东西。教育则是最大的吞金领域,现在是七个省的教育,不是以前的三个省了。

三个省和七个省,差距实在太大了。

在基础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