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申家这样的大家族,陈海平不用想都知道,斗争会是如何的激烈。他们之间的争斗虽然不会像帝王家那么残酷,但复杂和激烈的程度却尤有过之,因为他们的天地更小。
申家内部必定分很多派,而申万雨又必定是主张与他们接触的人。
发展、兴盛、衰败,这是人间铁律,现在申家的势力虽依然庞大,但已经处在了从顶峰向下滑落的阶段。在这一个阶段,整体上,申家人的心态必然是傲慢的,行为必然是保守的,眼光必然是短浅的。但这么多人不会都这样,一定会几个明智的人,只不过他们无法扭转大局,只有跟着一起没落,申万雨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申东家,你的态度如何?”三巡酒过后,陈海平直截了当地问道。
听陈海平问起,申万雨起身离座,躬身肃容道:“少爷,赴汤蹈火,申某万死不辞!”
“申东家,坐。”申万雨坐下后,陈海平笑道:“没那么严重,不过是大家一起合作做事罢了。”
“万雨,你有多大把握?”王元程问道,他和申万雨不仅认识,而且私交还不错,所以口气才这么热络。
王元程这是替陈海平问的,申万雨道:“不会太顺利,但形势比人强,父亲很快就会认识到的。”
王元程道:“万雨,你也都看到了,如果不尽快加入进来,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这并不是我和少爷可以单独决定的。”
申万雨道:“老东家,我明白,我会尽快。”
陈海平道:“申东家,即使不能占据集团的股份,但也可以成为集团的一分子,我们还是可以合作的。”
这怎么成?如果不能占有股份,那将来申家的没落指日可待,即使本身的实力无损,但也必然会沦落为二流家族,而且永远也不会再有翻身的可能。
申万雨全程参与了一切,他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这个机会。又站起身来,申万雨恳切地道:“申某愿全力以赴,请少爷相助一二。”
晚宴结束后,三爷、王仲然、王元程和申万雨一直商议到深夜。第二天,申万雨离开了新立屯。
满月酒的邀请发出去的时候,附带着一个补充说明,让各位东家带着负责核心事务的掌柜们一起来。
在敲定了指导原则后,三爷领衔,与诸位东家以及各家的掌柜第二天就开始了密集的磋商。
这是个极为庞杂的工作,涉及的利益太多也太复杂。磋商一直进行了十一天才算初步告一段落,达成了无数的协议、合约。
在磋商的时候,董事们大多不会参与,他们大都是在每天的磋商结束后过问一下进程。在此期间,他们都有机会细微地体察训练营的一切。
说实话,他们大都是老人,对这里的一切很多都不适应,有些甚至反感,而且是非常的反感,但在听过陈海平的开导之后,人人也都豁然开朗。
陈海平说,商业需要自由自在的空气,在等级越森严的地方,商业的气息就越淡,反之就越浓厚,越活跃。要想实现他们都想往的那一切,打破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必须的,那是一切的基础和灵魂,所以有时候矫枉过正都是必须的。
认同了这个道理之后,训练营的一切又反过来认证了陈海平说的做的言行如一,都是真实可信的。
磋商结束之后,众人都走了。又过了两天,孙传庭也要走了。
“你把大哥弄走了,嫂子怎么办?”
生了孩子之后,孙茜跟丈夫说话是越来越随便了,但在陈海平眼里,老婆是越来越可爱了,他捏着老婆小巧晶莹的鼻子,道:“放心吧,我不会让嫂子再守活寡的,一天都不会。”
为了确保孙传庭一家的安全,在归化和训练营之间进行轮换的一部分人提前了,由这批人护送孙传庭前往归化。
这批人共计三百名,男子二百四十名,女子六十名,其中二百人扮作商队的伙计,余下的三五人一伙,扮作小商贩,随侍在左右。
这一路上,孙传庭算是对妹夫一手训练出来的这些人有了更直观真切的感受,他发现这些人确实如父亲说的那样,几乎个个都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本事。
因为陈海平,归化现在已经成为了塞外的商业重镇,虽然时日尚短,但在各方面的影响都已超过了张家口,代州人也因此大获其益。
孙传庭就住在代州,又极为关注归化的事,所以这些他自然都清楚,但离开大同,转进归化之后,他还是有些吃惊的感觉,人太多了。
大同是塞外贸易的重镇,这里是最大的中转站,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一般都把货物囤积于此。
出了大同,客商分为两路,一路奔东北,去张家口,一路向西北,去归化。以前去张家口的客商至少要占到七成,但现在正好翻了个儿,而且这七成的份额要比以前的七成还要大上数倍不止。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在归化交易要比在张家**易公道的多,至少便宜一成不止,所以原本在张家**易的蒙古客商大都转向了归化。
如今的张家口,女真人已经成了贸易的绝对主体,占据至少百分之九十的份额。
这种形势变化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张家口的地价大跌,而归化的地价则是大涨。而这样的变化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极度不满和敌视,但几个回合较量下来,所有人都老实了。如果不想一拍两散,那就得接受这个结果,并且要继续共同维持这种资敌助敌违法乱纪的局面。
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得来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现在归化和张家口的和平就是这种真正的和平。
出了长城之后,孙传庭更能体会到什么叫塞外江南。离他上次到这儿才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但整个的天地已经完全变了样。沿途之上,以前有人居住的地方现在成了繁华的大镇,以前根本没人居住的荒漠之地现在已新建起了不少的小镇。如果说十里一村那是有些夸张,但三十里之内必有一店,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这是河套之地,土地本极肥沃,孙传庭知道,陈海平已经悄悄迁入了很多人到这里来耕作。现在时间还短,还没成什么规模,但很快地,这里就会成为人烟稠密的地区。
之前这里之所以荒芜,是因为这里是土默特部和朝廷的交界处,作为缓冲地带,自然没谁会打这片土地的主意,实际上想打也打不了。
望着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孙传庭心中感慨,他又想起了陈海平质问过他的那句话:为什么如此大好江山,却每每让那么多百姓生生饿死?
八月初四,上午巳时,迎着炽热的阳光,归化已远远在望。忽然,一队骑士如飞而至。这队骑士有二十几人,领头的是陈启立和暗部驻归化的大头领申子岳。
消息自然早就透过来了,陈启立和申子岳知道少爷的这位大舅哥今后将全权掌控归化之事,他们对此自然没有意见,但要说心悦诚服,那还远远谈不到,这还要孙传庭今后展现出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本领。
“陈启立参见大少爷。”
“申子岳参见大少爷。”
下马之后,陈启立、申子岳向孙传庭抱拳躬身见礼。
现在称呼还真是个问题,大少爷的称呼听着有些别扭,但现在也只能笑纳,孙传庭也抱拳还礼道:“陈叔、子岳,今后传庭还要多多仰仗二位。”
“不敢,大少爷,请。”
第一次见面,三人对对方的感觉都不错。见礼已毕,大家重新上马,继续前行。
归化坐落在一个极大的高丘中央,从远处看,归化的规模要远比一年前大了太多。这并不让孙传庭惊讶,这是可以预想到的,但随着越走越近,他却越来越惊讶。
进到归化,孙传庭心中的惊讶已是难以形容,他实在是好奇到了极点,对陈启立、申子岳道:“陈叔、子岳,如果没有急事,我想四处走走。”
归化是他们心中的骄傲,是他们的心血所系,能让孙传庭惊讶至此,陈启立和申子岳都极感自豪。
打发其他人直接去了青羊谷,陈启立和申子岳陪着孙传庭,就像普通的商客一样在归化城四下闲逛。
一百二十章惊讶
没走多久,孙传庭心里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太不可思议了。
此前,见识到的是陈海平在政治军事上的雄才伟略,而现在,则活生生地体现了陈海平治世的才略同样旷古所无。
干净、整齐、宽敞、美丽,这是新归化城给任何人的明确无误的印象。虽然很多地方都没去过,但孙传庭相信,归化一定是古往今来、世界上第一干净、整齐、宽敞、美丽的城市。
很多地方还在建设,显得很是杂乱,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归化给人这样的印象,因为太突出了。
孙传庭自然听过归化建设的非常好,但听说和亲眼看见是绝对不同的感受。
归化新城以归化旧城为中心,北面临河,主要是工厂区,各种匠房作坊都在这里;东面是普通居住区,沿着一条条大街建有一排又一排的小院落;西面是豪华居住区,南面是商业区。
在孙传庭看来,这与其说是一座大城,倒不如说更像一座大园林,因为他发觉这里的每一座房屋都不是随便建的,即便是北面的匠房,都是用了心思的。
居住区并不仅仅只是住家,这里也有饭馆、杂货店、菜市场,甚至还有澡堂子,只不过这里的商铺都是为了这里的居民服务的。
他们是从南面的商业区进归化的,然后转向西进入西面的豪华居住区,在从这里到北面的工业区,最后到了东面的普通居民区。
这一趟走走停停,到了东面的普居区时,晌午都过了。
肚子咕咕响了,申子岳问道:“大少爷,您看我们是回青羊谷吃饭,还是在这里吃?”
孙传庭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随口道:“就在这儿吃吧。”
申子岳笑道:“大少爷,我们这儿的馆子一点都不比京城的差,不知您喜欢什么口味的?”
回过神来,见前面正好有个小饭馆,孙传庭道:“大家都饿了,就在这儿吃点吧。”
来之前,在训练营和陈海平谈的都是军政方面的原则性大事,商业上的事几乎没有涉及。落座之后,孙传庭向申子岳问道:“子岳,这里是谁管理的?”
申子岳道:“有个委员会负责管理这里所有的事,大少爷,要不要把负责的人叫来?”
迟疑了一下,孙传庭道:“那好吗?”
陈启立笑道:“大少爷,没什么,这里的负责人叫陈小同。小同是我的侄儿,他是训练营第一批训练出来的人。”
想了想,孙传庭道:“不用了,以后再说,现在我们好好吃顿饭。”
小店不大,只有四张方桌,但极干净、整洁,孙传庭觉得都有点过了,这里的干净整洁丝毫都不逊于京城有名的大饭庄。
见孙传庭四下打量,申子岳笑着问道:“大少爷,是不是觉得这里特别干净?”
这还有什么特殊的吗?孙传庭点了点头,道:“是啊,京城里的大饭庄也不过如此。”
申子岳道:“这里的房子都是我们的,租约里的一个硬性条件就是干净和整洁。如果违背了,租金增加,要是维持的好,租金可以相应地降低。”
以小见大,这样好是好,可这得投入多少银子啊!即便以集团的财力,这样投入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筹谋如此的大事,银子有多少都是不够用的,怎么能都填在这里?
经营小饭店的就夫妻俩,菜饭上来后,他们就被请到了后院的家中,而小饭店则完全被明里暗里的护卫们控制起来。
见孙传庭的神情,陈启立笑道:“大少爷,您是不是觉得银子花的太多了?”
孙传庭也笑道:“是啊,从刚刚看的这点,我想像归化这样的城市可能还从未有过。”
不由自主地转头向南方看了看,陈启立眼中充满了崇敬之色,他叹道:“大少爷,少爷真是天人。少爷说现在多投入一两银子,将来就会多收入一百两;现在多投入一分心力,将来就会不知少费多少心力。”
孙传庭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陈启立道:“少爷认为把这里建设的越好,来的人就会越多,我们的客商就不说了,还会把各地的蒙古王公都吸引过来。一旦这种形势形成,这里的地价就会直线上升,我们投入的银子就会十倍百倍地收回来。而且,银子的收入还在其次,这里将成为整个蒙古高原的希望之地,它将成为一个示范,把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吸引到我们这边来。”
陈启立说完,申子岳又道:“少爷真是会做买卖,我们这才刚起步,现在城外的地价就已赶上以前城里的地价了。这要是再过上几年,我们就算怀里抱上了个聚宝盆,想要多少银子就能从里面拿多少银子。”
孙传庭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我们把这里经营的如此之好,就没有觊觎的人吗?”
觊觎的人当然有,现在有这个实力的只有察哈尔部的林丹汗,陈启立道:“之前,卜石兔名义是土默特部的大汗,但实际管制的只是归化丰州滩的这一带。我们掌握这里后,与土默特部的其他部落都关系良好,我们不仅给他们各种优惠,而且答应他们,如果他们遭遇天灾,不论任何时候,不论多大,我们都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如今时机日渐成熟,现在大少爷来了,您要是把土默特部的各部都统合到我们手里,到那时,就连觊觎的人都不会有了。”
血又似乎在心底开始沸腾,孙传庭感到手心出汗了。
他之所以答应陈海平,除了其他种种,一个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陈海平给他提供了一个只在梦里才会出现的舞台。
霍去病,又何尝不让他心神摇曳!但那是不可能的,霍去病难得,汉武帝更难得。而如今,陈海平的心胸又岂是汉武帝可以比的!
一刻未停,回到青羊谷,孙传庭立刻就开始召见相关人等。
一百二十一章政治
在这里,首重的自然是军事,而论个人地位,也是以陈启立为第一,所以孙传庭最先过问的是军事,最先约见的人是陈启立。
归化实行的是募兵制,其中分两个层次,内层是核心精英,外层是普通士兵,两者的比例现在是一比五。所谓核心精英实际上就是军官梯队,军中最小的伍长都是从军官梯队中出来的人。军官梯队和普通士兵之间没有阻隔,普通士兵只要努力就可以进入军官梯队,只是有了训练营的人作为标杆,普通士兵要想进入军官梯队那可不是一般的难。
募兵制之外,这里实行的还是精兵制,军队的人数并不多,总计为八千人,其中蒙人三千,汉人五千。
这八千人是真正的职业军人,集团对他们的待遇极为优厚,照顾的无微不至,一人当兵就可以让全家都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普通士兵的月银是二两,正常退役之后,月银领到死为止。如果战死,厚恤其家人,伤残,不仅月银领到死,而且根据伤残程度另有补偿。此外,如果家人有什么天灾人祸,集团也照顾有加。总之,要是成了这里的士兵,不论自己,还是家人,都将一生无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此的待遇自然把军人变成了最热门的职业。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不必花多少银子的民间后备役部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所以,尽管实行的是精兵制,但实际上,因为这支庞大的民间后备役部队的建立,使得归化可以在一夕之间就组织起一支一万七千人的训练有素的军队。而这,还只是目前的水平。
一句话,孙传庭感到叹为观止,而这,又让他从方方面面愈加认同了陈海平的话。
如果有清明的政治,以汉家的财力物力人力,清平四海不过是弹指间的事。以前的所谓穷兵黩武弄得民不聊生,实际上,问题的根子不在穷兵黩武,而在于政治不清,把穷兵黩武的负担都加在了百姓身上而已。汉武帝可能比任何帝王都更“穷兵黩武”,但他成功了,而他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把一部分负担分给了商人等非农民阶层。如果汉武帝要是能再进一步,让以皇亲国戚为代表的地主阶层分担和百姓同等的负担,那他的武功就将要多盛就能有多盛。
汉武帝时代,匈奴之强悍之人众都不会弱于今日的建奴、蒙古,而今日汉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无不数倍,甚至是十倍数十倍于武帝之时,但形势却是截然相反。
为什么?一句话,政治。
汉家的先天和后天的秉赋都得天独厚,所有问题的根子都在“政治”这两个字上,如果解决了政治上的问题,那世上就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两千匹战马列立,马上的骑士怀抱钢刀,森严肃立。
夕阳的余辉影射的甲光刀光森森,寒气迫人。
军队就是一股气,有没有战斗力,战斗力强弱与否,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望着眼前的威武儿郎,孙传庭的血又开始沸腾。
武帝之时,一个汉军儿郎抵得住三个匈奴兵,而这一幕,今天将再现!
在训练营时,孙传庭发现了一个问题,营里没有一件火器,他向陈海平问起这个问题时,陈海平告诉他,火器必然是要发展的,但不是现在,要创建一个全新的政局,基础是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而要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最立竿见影的方法是从军队做起,就要首先让每一个士兵都拥有强悍的体魄和精神。
当时,孙传庭虽然心里也认同这个,但感受还不深,而这一刻,他深深理解了陈海平话中的深意。
是啊,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说的太好了!
一方面,青羊谷是个军事基地,一方面也是一个正常的城镇,有各种完备的生活设施和居民。这里的居民几乎都是士兵的家属,其中不光是汉人,蒙人也不少。
本来,凡是入选的士兵,他们的家属都有资格进入青羊谷,但有很大一部分蒙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不习惯这里的生活,所以在镇子的蒙人男女多是年轻人和小孩子,老人很少。
青羊谷一如归化,整洁、干净、美丽。
白天在归化,孙传庭只是走马观花,看的并不如何仔细,他看的都是大面。检阅结束后,在陈启立的陪同下,继续视察青羊谷。黄昏了,孙传庭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干净了,他看到有些四十多岁的男子和妇女在清洁地上的杂物污物。
这时,一个三十几岁的妇人从院子里出来,妇人手里拿着个簸箕,里面装着些垃圾。妇人走到院旁的一堵墙壁前,把簸箕里的垃圾从墙壁上的一个开口倒了进去。
见孙传庭望着妇人的目光很是不解,陈启立解释道:“大少爷,那个叫垃圾箱,十六户人家设一个,每家有要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