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兄莫非要惩治那逆子刘琮?”关羽试探的问道。
刘备言道:“荆州乃是入川的门户。今我大军平扫北方,曹阿瞒陈兵斜谷和天水,堵住了我军入山之路。唯有从荆州进入川蜀!刘琮弑父叛逆,虽有琦儿守住襄阳,却难保刘璋与刘琮、孙权合手,岂不致琦儿于危难矣?!更何况江陵才是西川入口的要道!”
“臣弟愚钝,谨遵皇兄教诲。”关羽、张飞二人齐声说道。
次日,刘备升殿,回见群臣。
马超、华雄二人尚未赶到。
左手侧关羽、张飞、黄忠、张辽、张郃、高览、孙观、吴敦、尹礼、昌豨、雷薄
右手侧诸葛亮、庞统、刘巴、马良、马谡
“朕承蒙诸卿效力,不过数月尽复洛阳、长安两都。朕心甚慰,此番诸卿征战之功定将厚赏。”刘备站在起身,慷慨激昂的说道,“诸葛爱卿,你宣读一下功劳簿吧!”
功劳簿一公布,诸将看向张苞的目光都变了!
这小子的战功也太妖孽了!
竟然和两大将军、两位军师齐名
论功行赏一番
看着诸将一脸喜悦,刘备心中蔚然。
接着,他便安排长安的驻守兵力部署。
“士元何在?”
“臣在。”庞统出列接旨。
“曹阿瞒设重兵于斜谷关,朕设长安兵马都督一职,由你担当此任,在此镇守。”
“臣领旨!谢主隆恩!”
“文远、隽乂何在?”
“臣在。”张辽、张郃出列接旨。
“朕设长安兵马副都督一职,由你二人共同担当此任,协助士元在此镇守。”
“臣领旨!谢主隆恩。”
庞统以一书生文士统领军马,这是刘备军中首例。
本来,刘备听从诸葛亮等人的建议之后,一直都在寻思着人员安排。
虽然这些人都是追随自己的旧部,但是他们需要一位统筹的人物来调遣。
后来,他想到了“得一善谋,胜于十将”!
善谋者岂不是自己身边的军师吗?
让军师统军打仗,岂不是更有利于调动兵马?
出自这样的打算,他临朝之后便改变了主意。
长安城中原有兵营可以容纳十余万兵马,刘备在这里布置了五万屯田兵和三万常备精兵。其中三万常备精兵包括五千重甲骑兵,五千精锐轻骑兵,一万重甲步兵和一万精锐弓弩手。
这样的兵力配置,足以体现出刘备对这里的重视。
次日,马腾、马超和华雄赶到。
刘备召见了华雄,并接见了马腾父子。
“寿成兄别来无恙!”刘备笑着说道。
被天子称兄道弟,马腾可真的吓坏了,赶紧跪倒在地,口中大声喊道:“臣马腾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马爱卿速速平身!”
听到刘备改了称呼,马腾这才深深的出了一口气,低着头站在一旁。
刘备先是肯定了他们在西部战场上的成就,然后问道:“朕听说寿成膝下有子马休,自少聪慧,精通文韬武略!不知可与爱卿同来?”
“回陛下,城防不敢轻放!老臣与长子马超同来,留三子马休驻守边防!”马腾说道。
“这倒有些可惜,未能见到传说中的才子!”刘备打着趣说着,又问向旁边的马超:“孟起呀,你们兄弟相较,孰强孰弱?”
“回陛下,若是冲锋陷阵,臣强于三弟;若是排兵布阵,克城拔寨,臣不如弟!”马超一抱拳,朗声说道。
“哈哈!汝也是爽快之人!”刘备闻言大笑,忽然话锋一转,说道,“既然汝这样认为,朕便册封马休为金城兵马都督,总督凉州五万兵马;马超为金城兵马副都督,协助马休!”
刘备册封了马家兄弟,使凉州地境依然在马家的统治之下,却使马腾入京为官。
圣谕之下,马腾只好带着次子马铁和家眷,跟随刘备大军前往洛阳。
回到洛阳。
刘备派老将黄忠、华雄、高顺、马腾四人监造将星阁,然后便留下关羽、张飞等人驻守洛阳,带着文丑和诸葛亮,统领五万精兵直奔荆扬二州而去。
得知天子亲临,扬州驻守的车骑大将军颜良赶紧前去迎接。
将攻取荆州的想法向颜良讲了一遍,刘备问道:“江东可有动静?”
“近日江上客商往来频繁,屡屡接近江岸!臣弟已经下令,近岸者不准靠近塔楼,一旦靠近只管射杀!”颜良回答道。
见颜良如此谨慎,刘备十分欣慰,遂问道:“江东对岸何人驻守?”
“鲁肃!”
“鲁肃鲁子敬?竟然是他?”诸葛亮忽然出声惊叹道。
“此人比周瑜如何?”刘备问道
诸葛亮说道:“此人乃是周瑜推荐给孙权的。此人智略足任,临事不苟,足以代替周瑜!”
前文书中也有介绍鲁肃。
这里在详细的讲一下:
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如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刘备又问道:“孙仲谋还是没有重新起用周公瑾吗?”
“虽然没有正式启用,不过荆州刘琮投靠孙权一事,便是周公瑾所为!”颜良向刘备讲道。
“看来朕意欲夺取江陵,势必会被东吴所阻呀!”刘备叹了口气,看向诸葛亮,“爱卿可有对策?”
诸葛亮回答道:“陛下,折冲将军刘琦部下尚有兵马三万余,卫骑大将军所部精兵五万随驾出征可直奔襄阳;而车骑大将军出庐江西进,攻取东吴彭泽。东吴水军驻扎在柴桑,势必会横江拦截!兵力受到车骑大将军的牵制,自然没有兵力增援荆州了!”
“如此甚好!公驥,汝可速速起兵,进攻彭泽!”刘备吩咐道。
“诺!”颜良答应道。
安排完后,刘备便带着人朝着荆州方向赶去。
途中,文丑对刘备言道:“陛下,区区荆州之地,何须您亲自前来?我等足矣!”
刘备哈哈一笑,言道:“御弟有所不知,朕连连亲征,朝政交予何人?”
“自然是太子了!”
“不错!太子已经成年,此时正是他学着处理朝政之事。朕亲征天下,他自然会用心处理朝政!你说是也不是?”
“陛下圣明!”
其实,刘备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说出来!
什么原因呢?
那便是他不希望出现功高盖主的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不会出现功高盖主的现象呢?老师很多年前就讲过,为君者征伐于前,御驾亲征,将士尽服,庶子鞠躬!
所以,他很少派一位大将四处征战,而是广布恩泽!更何况他麾下战将如云,便是关张颜文黄这样的将领呢?!
对关羽如此,对颜良还是如此
便是守护便将的臧霸之流,也不过年逾便调换一次
见惯了董卓、曹操之流,刘备也担心一旦自己驾崩之后,兵权旁落!
是故,他不惜派出太子亲征北方胡人。
如今,他声明讨伐曹操,亲征天下,似乎有着其他意思
第334章蔡德珪自乱阵脚,周公瑾再次出山
第334章蔡德珪自乱阵脚,周公瑾再次出山
且说刘备这才亲往荆州,还有一个目的。
那便是要借助清查刘表之死因,除去荆州蔡氏门阀!
蔡氏门阀不除,荆州终不安定!
可不要小看荆州之地!
这一辖区的范围涉及甚广,和江东吴国不相上下!南到胶州苍梧、九真,北到江陵,近十郡的地盘。
而这些年,蔡氏门阀在荆州的发展已经根深蒂固,远远超出刘表和其他门阀的势力影响。所以,当刘琦强势崛起的时候,蔡瑁才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将刘琦打压下去。
因为当初投注在刘琮身上,蔡瑁已经别无选择的支持下去了!
面对刘琦,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对抗!
当刘琦得到刘备的赏识后,蔡瑁便已经决定要走一条霸权之路!
他绝对不会投靠在刘备的麾下委曲求全,因为他无法确定刘备会不会给予蔡氏门阀像刘景升时代的好处!
换句话说,他不相信刘备会给他所期望的那些权力和势力,反倒是东吴能够在这个时期给予他这些!
所以,他选择了投靠孙权。
其实,他让刘琮投靠孙权,不过是寻找了一个合作者而已!只是,这个合作的关系,有些像那后世的石敬瑭甘愿向契丹称儿皇帝一样罢了!
在他的认知中,刘备要荡平曹操在三辅的势力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可是,刘备却用了不过半年的时间尽收三辅之地!
所以在认知上,他对刘备的实力还有很多欠缺之处!
这也注定了他后来的失败!
当刘备收复三辅的消息传来,他震惊了!
荆州的豪族都震惊了!
蒯越带着兄弟蒯良急匆匆找上门来,向他问计:“德珪,刘玄德已经尽收三辅,曹孟德和小皇帝退入了汉中。”
蒯良也担忧的问道:“主公大张旗鼓的背叛了刘玄德,会不会成为刘玄德的下一个目标呢?”
对于这件事,蔡瑁也没有把握呀!
他愣了愣神,颇无底气的说道:“征战三辅,他难道会有如此身后的底蕴不成?”
他说的没错!
多年来的低调扩展,刘备统御六州,可谓是民生安泰,国库富足!
征战三辅的损耗确实很大!
此番发兵荆州,在刘备心中或许根本就没有想着要动用武力,或许只是
不过,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
对荆州动不动手呢?
蔡瑁可不管肯定!他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刘备来荆州为的便是自己之前导演的那一出与东吴联合的戏!
所以,现在的他必须尽快和东吴取得联系。
当他想到东吴的时候,东吴的使者已经到了城外。
这还真是来的挺快!
蔡瑁看了蒯氏兄弟一眼,问道:“莫非孙权也得到了消息?派人过来打听不成?”
“或许如此!”蒯越迎合着说道。
将来人请到府中,蔡瑁一看顿时大喜。
来者何人?
不是旁人,正是当初来谈联合之事的江东周郎周瑜周公瑾。
“公瑾别来无恙乎?”
“一切安好!”
“公来此何意?”
“江东忽然受到刘玄德大将颜良大军的进攻,两军交战于彭泽附近水域!吾主本欲派人请德珪出兵相助。奈何,瑜听闻刘玄德亲帅大军十余万进入荆州地境,又有文丑和诸葛亮相随,唯恐他们对江陵不利。故,某自往吴王近前请了王谕,前来江陵相助兄台!”周瑜说道。
什么?
刘备竟然派颜良攻打江东?
听到这些消息,蔡瑁、蒯越和蒯良心中更是震惊不已。
蔡瑁赶紧问道:“公瑾呀!我这江陵城中守军不过两万余?便是与那襄阳的刘琦所部也不足呀!”
“德珪莫急!何不传召各郡兵马来援?”周瑜对蔡瑁讲道。
也是,长沙、庐陵、桂阳、苍梧、九真等五郡兵马合在一起也有七八万人,足以对抗刘备大军了。若不是江夏的水军还要提防颜良水军的偷袭,那三万水军调过来,足足十余万大军!
听了周瑜的话,蔡瑁才意识到自己一着急,竟然有些慌神了!
他急忙传下征召令,调五郡将领尽起本郡兵马来援。
周瑜又向他献计:“武陵介于江陵城的南方,若是金璇引大军来袭,将军将受到两面夹击之中,于战不利呀!”
“还请公瑾赐计!”蔡瑁赶紧向周瑜请教。
周瑜言道:“公可使长沙和零陵两郡兵马合围武陵城。武陵太守刘度定然会派人向刘琦求救!倒时候,刘琦兵发武陵,公何不趁机先取襄阳和零陵?”
“妙计!妙计!”蔡瑁闻言大喜。
两日之后,武陵城中,太守刘度听完探马的禀报,赶紧和都尉刑道荣商议:“这个时候王威和宋忠两人带兵来攻打武陵,莫非其中有什么阴谋?”
刑道荣也十分不解的问道:“是呀!陛下大军不日便将抵达襄阳,蔡德珪不说调集兵马前往江陵,怎么偏偏派他们统领近四万大军来打我们呢?”
公子刘贤忽然从外面进来,笑着说道:“父亲和叔父关心则乱呀!蔡德珪又如何放心后方有我武陵城呢?”
“原来是这样呀!”刘度听完,和刑道荣相视一笑,又问刘贤:“贤儿,此战当如何应对?”
“先固守城池,然后发书往夷陵,告知金太守切莫轻举妄动!夷陵将会成为陛下攻打江陵的前哨!故,陛下兵马一到,我武陵城外的敌军将不会再有威胁!那个时候,陛下自然会派人前来救援我们!”刘贤轻描淡写的说道。
固守城池,对于刘度来说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城中用有兵马一万五六千余人,据守城高墙厚的武陵,阻挡不足四万兵马的攻击应该是足够的了!
刘贤又对二人说道:“若是能够将蔡中和宋忠除掉,或许王威和陈应两位将军还有可能会归顺!”
“汝因何有如此想法?”刘度不解的问道。
“蔡中之所以在王威军中,乃是蔡瑁向来不信任王威将军。故,孩儿认为一旦除掉蔡中,王威将军很容易归顺陛下!至于陈应将军一向与宋忠不合,多次找蔡瑁调往他出而无果!蔡阀之中很多人都看不起陈应将军,却不知此人在零陵军中的影响力远超过了宋忠!”刘贤解释道。
“可是,想要除掉蔡中和宋忠二人,又谈何容易呢?”刑道荣说道。
荆州军中无人不知此二人的德行!
完全就是贪生怕死到了极点,却又好大喜功,贪恋名誉!
别看两人敢到两军阵前,那是为了争夺军功才来的!若是让他们到两军阵前与敌人厮杀,那可就找不到人了!
等到战胜之后,他们却比谁都跑得快,早早出现在最显眼的地方,占据了那份首功。
刘贤一笑,言道:“山人自有妙计!先安排士兵做好准备吧!等来日他们兵马一到,某自有办法!”说完,他向父亲和刑道荣告辞,转身离去。
望着儿子的离去,刘度问道:“道荣,贤儿所讲”
“大人,我以为公子定然已经有了对策!还是听公子的,我这便上城上安排士兵布防!”刑道荣却很看好刘贤。
自从上次从江陵回来,刘度便看出刑道荣对儿子刘贤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多次追问,他也只是得到刑道荣对儿子的夸奖,却只字不提当时的事情。
次日,王威和蔡中的兵马便抵达了武陵城外。
刘贤便来见父亲刘度,言道:“父亲,孩儿愿意统兵千人出城,邀战蔡中!”
“什么?”刘度好悬没被儿子这句话给吓住,愣愣的看着他。
刑道荣亦是大惊,不可置信的问道:“公子,你,你说的是真的吗?”
刘贤一笑:“怎么?难道我一介书生就不能上阵杀敌耶?”
“可是你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刘度担心的问道。
刘贤打断父亲,笑着说道:“班超执笔从戎,孩儿又有何不能?再者而言,若是邢都尉亲自统兵上阵,蔡中躲还来不及,岂会出战?”
听刘贤这样讲,刘度和刑道荣也无奈的一笑。
刘贤连甲胄都没有换,依然一身文士装扮,一身布衣,头戴纶巾,腰悬佩剑,坐下一匹黄鬃马。在他身后跟着一部兵马,为首的军司马紧紧跟在他身后。
来到两军阵前,刘贤让军司马到阵前喊话。
“长沙的兄弟们挺好了!我家公子约见蔡中将军,还请蔡中将军前来相见!”军司马高声喊道。
那辕门守卫听到对方要找蔡中,赶紧跑到里面送信。
蔡中正和王威争吵着要出兵攻城。
忽然听到士兵来禀报,蔡中更是嚣张的对王威说道:“看到了吧!刘度的公子亲自来找我了!”
说完,他也不理王威了,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整理了一下盔甲,点起两千兵马,趾高气扬的冲出辕门,来到两军阵前。
他纵马而出,点指对面的刘贤:“子义贤侄,别来无恙耶?”
“蔡将军客气了!不知蔡将军无故兴兵犯境所为何事?”刘贤问道。
蔡中哈哈一笑,但不知他讲了一些什么,且看下回书中细讲!
第335章 刘贤设计除蔡中,文仪出营说王威
第335章刘贤设计除蔡中,文仪出营说王威
上回书中说道刘贤在父亲和刑道荣面前夸下海口,便亲自来到两军阵前,点名回见蔡中。那蔡中果然欣欣然带着两倍于刘贤的兵马出了辕门,来到了两军阵前。
面对刘贤的质问,蔡中直言不讳的说道:“刘玄德大军将至,汝父子若是在我等身后暗自相助,岂不坏了吾兄大计?”
“原来蔡将军是为此事而来!但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处置此事?”刘贤笑了。
蔡中虽然怕死,却也不是笨蛋。胆小怕死的人什么时候都不会笨到哪里去!
只是有的时候,他们太过盲目了!
当自认为势力远远超过对方时,他们便会十分盲目的自信。
在这个时候,他们总是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以为对方和他们一样贪生怕死,吓得小心脏无法承受而投降
看到刘贤的笑容,他还以为刘贤真的有意听他来讲,便洋洋自得的说道:“你看到了本将尽起长沙两万大军已经到了这里,想必你也听说了零陵城中的两万大军业已不远!你们城中兵马不过一万余人,如何与我等四万大军相抗衡?听本将的一句良言相劝,汝速速回城,劝说汝父早日归降,方是道理!”
刘贤轻轻的拍了拍战马,缓缓的来到阵上,对着蔡中言道:“将军,我这次前来便有此意。只是家父不听,我倒有一计可使家父归顺德珪将军!”
什么?
竟有如此好事?
蔡中大喜,赶紧屁颠屁颠的驱马来到了刘贤近前,急切地问道:“子义,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