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禄山新史-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手下。

至于向李隆基进馋,现在安禄山圣眷正隆,自己几乎可以肯定,偷偷告状的话,李隆基肯定会给安禄山解释的机会,弄不好,还会给李隆基留下一个自己没有容忍之量的印象。不过假如有人提前给李隆基吹吹风,让李隆基对安禄山的印象打上一点折扣,自己到时候再给安禄山来上一帖猛药,就肯定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你怎么不早作安排?”武惠妃冷斥道。

看到李林甫一脸的尴尬,无奈的挥挥手。

“算了!你回去吧,这件事情本宫会和陛下提起,你到时候再好好配合,适当的限制一下安禄山手中权力就行,不必太在意!”

“是!”李林甫躬身领命。

适当的限制?哼!以安禄山的性格,如果给他翻身的机会,那自己将来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

第十章第二十七节不信任危机

第十章第二十七节不信任危机

“太白兄辛苦了!快快请坐!”安禄山让下人送上一杯茶,给刚刚从洛阳郊外归来的李白。

不过随即又安耐不住的开始询问:“这次征新税时,河洛地主乡绅那边的反应怎么样,你们是怎么解释的?”

“呵呵!幸不辱命!”李白一抱拳,接过了安守明递上的茶杯。“那些乡绅,对于安老弟同意他们将新税率的,只用在实际种植田亩上,都非常感激,不但愿意执行临时的摊丁如亩,还表示愿意帮助官家,从佃户手中收取租税!”

“嚯!他们想的到美,到时候又可以从佃户身上多剥削一点租税了!”安禄山冷笑着摇摇头。

安禄山虽然没有增加新的摊丁入亩,但原来张九龄已经核定田亩的地方,他也没有怎么去改变。在征得李隆基同意后,仅仅是在河洛两京地区,允许地主将新增的田赋,用增加地租的方式,转嫁到佃户头上。

“不错!我上次的书函中,就已经提到过这件事情。不过按照安老弟现在这个摊丁入亩,平民百姓的实际负担,并没有多少减轻呀。”李白浅喝了一口茶。

看到安禄山面上有点尴尬,又笑着说道:

“不过就算按张九龄那样,将全部赋税加到乡绅地主身上,也不可能达到多好的效果,地主们完全可以将这部分新增的赋税,用提高地租地方式。转嫁到佃户身上!实际上,摊丁如亩如今最大的成果,是民间不再有溺子弃婴的事情发生!”

李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真诚的敬意。

古代的时候没有好的避孕节育措施,人们地避孕概念也不强。在天一黑就没什么娱乐节目的时候,到了晚上,当然是家家户户忙着从事床上播种了。尤其是那些平民百姓。他们地体格又比整天不劳动的士子们强多了,在固定的一块土地播种。劳动频率又高,命中率怎么会低,结果自然是小孩子霹雳啪啦的生下来一大堆。

富裕的人家,孩子多当然没什么问题,平民百姓哪儿,问题可就大了。大唐刚开始的时候,每家每户可以分几百亩良田。但子孙一代代的瓜分田产,加上豪绅地主地土地兼并,到了李隆基的时候,普通百姓的实际耕地,已经非常少了。虽然粮食连年丰收,但因为手中的土地实在是有限,不少平民百姓,还是出现了不能养活太多孩子的状况。

孩子并不仅仅是只要有吃的就行了。还得缴纳人头税,还得为他们的未来作安排。为了养活孩子,为了给孩子置办产业,卖无可卖的平民,只能卖手中唯一拿得出手地土地。没了土地,没了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当然更加没法养活孩子。一个恶性循环就此产生。

在富裕的地方,为了保证整个家庭能够运转,多生的孩子,还可以遗弃。这些孩子一般都会被人收养,然后成为富裕人家的奴仆。而一些贫穷的山区,大家都有困难,当然不可能收养别人地孩子,无奈的人们,只能将刚生下的孩子,拿捆草一包。随便找个地方埋了。或者是找条小河扔了。

上次河洛中原地区,出现大量的流民。就是属于无土地的百姓。也许繁荣盛世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状况,但实际上,繁荣盛世,真正繁荣的,只是那些有产者,那些没有自己土地,只能给别人耕种的佃户,生活并不会变得多好。

李白的敬意,并不是很重,但确实非常真诚。他本来因为安禄山允许那些地主乡绅们,将田赋转嫁到佃户身上,感到有点难以接受。这次真正到了地方,发现那些平民百姓,对于安禄山这样的做法并不反感,而是基本上不反对也不支持,才感觉稍微好受了点。

对那些平民佃户来说,他们地生活,并不会因为赋税增加而变得没法生活,反而因为废除了人头税,可以放心地生养孩子。孩子多,将来的劳动力就多,劳动力多了,就可以耕种更多地土地,耕种的土地多,粮食产物自然不用担心,一个良性循环即将形成。当然,眼前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们对于安禄山的做法,也不会太支持。仅仅是因为生活有了盼头,不愿意再反对了罢了。

“相爷!”两人正在闲聊,外面突然有门卫来报:“陛下要召见相爷!”

安禄山不敢怠慢,立刻整理服装,跟随前来传谕的宦官前往兴庆宫。

安禄山出任宰相后,前期还主要忙于接手张九龄的工作,到了现在,却已经完全将权力掌握,朝中的大小事务,很多都是他一个人在决断,李隆基根本不管。而安禄山的本领也不差,虽然不至于像诸葛亮那样治理的风生水起,但处理的有条不紊还是非常容易。

因为有了安禄山这么一个得力宰相,李隆基现在是越发的清闲了。议政场所,已经完全从大明宫,搬到了风景秀丽的兴庆宫,很多时候甚至直接待在芙蓉园处理。

对于李隆基这样的宠信,其他大臣自然有话要说。却又因为安禄山做事情很有分寸,虽然一直在不断攫取权力,但并没有什么逾越的地方,大臣找不到把柄,到也不是十分乐意得罪安禄山这个名望之士。

“安相爷!”还没到李隆基所在的凉亭,安禄山就看到了微笑着过来的高力士。

“见过高将军!”安禄山立刻笑着还礼。

“呵呵!相爷快走吧,陛下等你很久了!”高力士笑着引导安禄山向前。

“高将军!陛下为什么这么匆忙召见安禄山呀!”安禄山悄悄地塞给高力士一串玉珠。

看高力士的样子。似乎是特意出来迎接自己的。以前李隆基也经常召自己来兴庆宫赏乐,但从来都是只派一个小宦官在宫门口迎接,今天高力士亲自出动,那就说明李隆基很急切了。

高力士面上微微一犹豫,但还是不作声色的将玉珠纳入了自己袖中。

“安相爷!今天惠妃娘娘在和陛下闲聊的时候,说起了安相的一些事情,刚好御史有奏本上来。陛下才决定见见安相。呵呵!安相放心,以陛下对你的宠信。那些御史言官地嫉妒之词,定然是不会放在心上的!”高力士说地非常清楚。

安禄山闻言却是倒吸了一口气。

看到高力士在接礼物的时候,微微犹豫了一下,他就知道事情不会简单,想不到竟然是有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里面竟然还有武惠妃。

他以前一直非常注意和后宫的妃子宦官们搞好关系,鸡蛋不放在一个篮筐里。不仅仅要保持着和武惠妃的关系,还得联系她的对手。高力士这个后宫中仅次于武惠妃的人物,自然是他全力拉拢的对象,礼物一直不断。

而高力士对于这方面也非常识趣,一则是不拿白不拿,再则是安禄山如今宠信正盛,如果不拿,反而可能得罪他。今天最后又收下安禄山递上地玉珠。就是看好安禄山短时间内,还不会失势。

“谢高将军提醒,安禄山稍后定然有重谢!”安禄山慌忙作揖。

高力士这次提点非常重要,让他可以马上开始做各种预先安排,不至于在李隆基突然询问时没法回答。

两人都是精通这方面的人,这么稍稍的一传递信息。就又都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往前,走进了李隆基所在凉亭。

“臣安禄山,拜见吾皇!”安禄山躬身行礼。

细心留神,李隆基的面上,并没有什么两样。

“安卿平身!力士给安卿搬个座!”李隆基笑着让安禄山免礼。

“不敢!不敢!”安禄山连声谦虚。

不过当凳子真的搬过来,却又老实不客气的直接坐下。

“安卿!听说摊丁入亩后第一次征税,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底下士绅和佃户反应如何?”李隆基这个询问并不出安禄山意外。

“回陛下!乡绅和佃户的反应还是正常,既没有怨言,也没有特别地称赞。”安禄山笑着回应。

“哦!照新定的税率纳粮。也没有人反对?”李隆基有点不敢相信。

“是的!乡绅们因为把田地都租出去了。自然不会反对,至于平民百姓。难得有那么多的田地可以种,到也没人表示怎么样!”安禄山点头确认。

“恩!现在有了新粮种,就算税率提高了,那些佃户们也还是能收获更多的粮食,不反对也正常!”李隆基点点头,自己找了一个理由。

底下的安禄山却是暗自嘀咕,粮产确实增加了,只是那些地主们地租子,也增加了不少呀。平民百姓之所以没有反对,却是因为现在自己身上的人头税没了,让他们少了其他的顾虑,只要有田地,肯用心的耕作,吃饭就不成问题。

“陛下!只是有些地主乡绅,做事太过狠辣。臣遵照陛下的旨意,准许他们将田赋转摊,但有人竟然利用这次机会,提高本来的租子,企图利用这次朝廷变税,借朝廷的名义增加收入,不给佃户们一点自给的机会。为了担心有人说朝廷的这次摊丁入亩是夺民之财,臣已经下令对这些恶意加租的乡绅,进行了处理。”安禄山缓缓地禀告。

这应该是御史和武惠妃最有可能拿来弹劾自己地事情,幸好已经得了高力士的提点,不然自己肯定不会拿它当回事,等到李隆基提出,自己再解释就有点两样了。现在主动禀明,却可以让李隆基不觉得这里有什么问题。

果然,听了安禄山地这番话,李隆基神色微微一变,但随即立刻表态。

“哼!竟然有人敢用朝廷的名义,擅自增加地租,绝对不能轻饶!”

不过话一出口,却又突然侧头看了旁边的高力士一眼

“安卿!这件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吧?如果没有官员支持,那些地主乡绅,肯定不敢这么胡来。”

“是的!陛下,臣正在物色人选,进行详细调查!”

“李林甫负责监察百官,这件事情就由他负责吧。爱卿最近忙的事情够多了,朕不能再增加你的负担,你只要注意李林甫他们有没有徇私就可以了。”

“是!陛下!”安禄山无所谓的应下。

看来李林甫他们说的,应该就是这件事情。眼下李隆基客肯定已经对李林甫他们产生了怀疑,说是让他们负责,其实是看看他们有没有和那些地主乡绅勾结。不过刚才李隆基又看了高力士一眼,说不定对自己在他没问前,就主动提起这件事情,也产生了怀疑。

“恩!朕今天叫安卿过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主要是想问问,既然摊丁入亩试行已经做的差不多了,那是不是可以在整个大唐实行了?”李隆基发现本来准备问的事情,已经没法问出口了,只得另外新找一个话题。

“回陛下!摊丁入亩,只要底下官员和百姓不反对,随时可以全面推行!”安禄山肯定的回答。

“好!那安卿就快去准备吧,顺便出面说服百官。这次顺利在河洛一带试行摊丁入亩,应该可以说服那些不肯妥协的家伙了!”李隆基面上一片笑意。

“呵呵!臣不敢保证每个官员都能够同意摊丁入亩,不过说服大多数官员,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安禄山自然不会拒绝。

“哼!如今摊丁入亩已经顺利试行了,那些官员还敢无理取闹的话,朕不介意用雷霆手段。”李隆基眼中杀意一闪。

“陛下息怒,臣一定尽量说服大臣们!”安禄山赶忙起来作揖。

“哈哈哈!好了!安卿放心好了,朕并不想造太多杀戮!你为朝廷大局考虑的心意,朕非常了解!”李隆基欣慰的点点头。

如果刚才安禄山没有出来反对,甚至反对的稍微慢一点,他都会对安禄山的忠诚起怀疑,现在吗,原本因为武惠妃等人而有所动摇的心,早已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

安禄山看到李隆基真诚的笑意,也是暗暗的擦了一把汗。

今天的事情真是有点凶险,看来自己对于武惠妃也不能太放松了。现在那些大臣们根本没法动摇到自己,就连李林甫也只能乖乖的吃憋,但武惠妃随意的吹吹枕边风,就让自己忙于应付。对这个女人,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也许,找一个绝色美人,和武惠妃争争宠,让她没有太多心思来对付自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历史上,好像曾经有一个美人,和杨玉环争过宠爱,或许可以考虑考虑那个人。!~!

..

第十章第二十八节一计又一计

第十章第二十八节一计又一计

……

“臣遵旨!”李林甫轻声着,缓缓退下。

微微瞥了一眼面带微笑坐在一旁的安禄山,脸上没有变化,内心却是已经充满了惊讶。想不到,实在是想不到,竟然连武惠妃百试百灵的枕边风,也没法吹倒这个安蛮子。

“陛下!追查那些存心不良的地主,臣觉得还是马上展开的好。希望安相能够尽快提供一些信息,便于臣进行调查!”看到李隆基没有让自己坐下的意思,李林甫非常自然的站在了安禄山身边。

“好!这件事情,一定要好好清查,不准那些贪婪地主,败坏朝廷摊丁入亩的名声。安卿,你快把事情给李卿交待清楚吧。”李隆基点头答应。

“是!”安禄山笑着站起来应下。“如果陛下没有别的事情,那臣等就先告退了!”

“恩!”李隆基眉毛微微一紧,似乎还想再说点什么,但最后并没表示,仅仅是点头让高力士送两个宰相出去。

安禄山和李林甫当然不敢让高力士远送,刚出宫门,就一起向高力士告辞。

两人并排走在兴庆宫风景秀丽的小道上,面上都是挂了温和的笑容,谈话的声调,也非常的亲切。

“林甫兄!这次的事情,关系到摊丁入亩接下来能不能顺利的实行,可多多拜托你了呀!”安禄山并不知道这次说自己坏话的事情,李林甫也参与其中。所以相谈地时候,还是非常的温和亲切。

“安老弟放心,愚兄能够得到这个差事,还多亏了你帮忙,一定会为你处理好这件事情,不会耽误了摊丁入亩!”李林甫的笑容非常真诚,他本来就不是轻易会改变脸色的家伙。

调查那些贪财的地主乡绅。肯定能收点礼金,算是一个美差。

“咳咳……”安禄山到是有点难堪。自己并没在里面说什么情。“林甫兄,大家都为天子办事,哪里有谁帮谁的说法。”

“呵呵!安老弟放心,愚兄心里有数!”李林甫面上还是一贯的温和笑容,语气中却微微带了一丝谀意。

既然对方这样热情,安禄山当然也不好太过分。现在虽然自己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大权,但实力并不稳固。只要李隆基一句话,还是根本没人敢跟着自己冒险,能有几个人出来给自己说说话,那就非常不错了。现在李林甫名义上还是宰相,实权没有,号召力却还在,在没有把握将他立刻撤除前,还是能拉好就拉好。

当然。李林甫这个人最擅长地就是笑里藏刀,自己一定要小心他利用这次机会,找事情来攻击自己。最好的方法,还是派几个心腹去给他当下手。

安禄山内心暗暗决断。

在暑气正盛地下午,两个人微笑着互相告辞离开。

现在的大唐,已经和历史上大唐很不一样。

疆域的辽阔。经济的繁荣,自然就不必多说,最让安禄山感到自豪的是,现在大唐人观念的转变。

也许是大唐人本身的观念就非常新潮,在长安建设了藏书馆后,大唐百姓们对于馆门口地那个天文大钟,全都充满了好奇。虽然因为它的主要创作人是一个和尚,不少愚民百姓,认为那是什么鬼神之器,但大多数识字明理的人。还是明白那仅仅是一个制作巧妙的物理器械。并且受这个发明的影响。开始对天文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洛阳都造监,是安禄山出任宰相后。以工部负责器具制造的小衙门为基础,升格成立的,专门负责监造标准物理器具地部门。里面统一采用大唐标准尺寸,用脚踏式车床,制作标准配件。

安禄山本人,并没有把太多的心思花在新科学物品的研制上,反正以大唐的科技水平,即便不能说遥遥领先于世界,进入世界最先进行列却是没有丝毫问题的。自己参与研发,对于大唐统一天下,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成立这些部门,发表一些学说,仅仅是为了培养出一种好地科学文化氛围。

在化学方面,已经有张果老在负责,朝廷非常重视,物理方面,张果老虽然也感兴趣,但因为身份关系,涉及的并不是很多,所以只有自己出面扶持。

“相爷!都造监有人来报,他们已经成功的试制出了一个十丈长千里眼!”安禄山正在中书门下省办公,门卫突然来报。

“哦!终于做出来了,叫使者进来说话,那东西效果怎么样。”安禄山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安东军有望远镜的秘密,安禄山并没有保留太久,上次讨灭突厥的时候,已经作为安东新成立格致监的成果,贡献了出来。现在这个千里眼,却是安禄山将其中比较大望远镜,赠送给太史局后,给它新取的一个名字。这些对天象和物理非常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在见识到了望远镜的巨大作用后,迫不及待地希望能有一个看得更远,分辨率更精确地望远镜。由自己提供的图纸,还有大量地玻璃让他们玩,还是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做出来,安禄山并不觉得是什么特别高兴的事情。

没多久,一个青袍的低级官吏就畏缩着走了进来。

见礼完毕,低级官吏的回答却是吞吞吐吐。

“回相爷!一行大师他们将千里眼架到观星台后,用来看天象。果然清晰了不少,发现了很多新星,但是,他们发现,好像……”

“发现了什么?”安禄山有点惊讶。

不会说是看到月球环形山了吧。这应该不可能,现在制造的望远镜,最多也就是帮助多发现几颗以前观测不到地新星。想看清月球,基本上不可能。

“他们。他们发现了一颗新的客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