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超级战舰回清末-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此时的紫禁城太和殿。

氛围却是阴沉到可怕,只能听到众人微弱的呼吸声,除此之外,没有丝毫嘈杂之音。

这还要从五分钟前说起,当时一个大臣向众人报告了武夷山战役,慈禧太后的脸色瞬间突变,众位大臣的脸色也好不到去。

毕竟这是两江总督曾国荃的八百里加急塘报,否则的话,军机大臣一定会提前知道的。

没有人吭声,准确的说,没有人敢吭声。因为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在这个时间点上,聪明的人一定不会先说话。当然能站到这里的大臣哪一个不是经过数十年的连滚带爬才到这个位置,官场上的一套,他们哪个人不是人精。

终于,还是恭亲王弈忻站了出来,“老佛爷,您请放心,李仲举他这次只不过是运气太好了,毕竟洋人不了解武夷山的情况,同时洋人一直以为我们很弱,所以才会不加丝毫防备,这样才给了李仲举可乘之机,否则李仲举怎么可能战胜强大的六国联军。”

慈禧太后眉头微皱,“弈忻啊,那你说说,李仲举什么会打到京城来?”

这?

众人全部担心的看向恭亲王弈忻。

但是恭亲王弈忻却是丝毫不紧张,因为他太了解这个主子了,既然这样问。只要自己的回答令慈禧太后满意,根本不会有任何事情,再说恭亲王是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

恭亲王振声道,“回禀老佛爷,臣认为李仲举是不可能打到北方来的,他李仲举没有这个实力,他只能在南方嚣张一点。请老佛爷放一万个心,我们八旗子弟可不是盖的。老佛爷,臣已经开始训练八旗兵了,相信马上会有成效。”

慈禧太后点点头,“哈哈,你们刚才怎么了,那是什么表情,不就是李仲举打败了洋人吗?他李仲举这不是找死吗?”

慈禧太后继续道,“洋人是那么好对付的吗?要是洋人真的好对付,我大清还会选择和洋人妥协吗?你们都看着吧,只要这个消息传回西方国家的内部,他们一定会派出铁血强军,前来攻打李仲举。在这段时间内,各位可不要错过发展我们大清的时机。”

“臣等遵旨。”众臣全部大声领旨。

随后慈禧太后,又安排恭亲王弈忻全权负责此事,而李鸿章则负责和洋人接洽以及其他重要的事物。

下朝后,李鸿章回到家中,坐在书房中,提着一个酒壶喝酒,同时拿出他的儿子李经述让人带回的信件,这封信李鸿章可是看了好几次了。

其实今天上朝得到那个李仲举在武夷山中大败洋鬼子的消息,李鸿章心中却是非常兴奋的,他知道华夏民族终于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李鸿章对李仲举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敬佩感,因为李仲举做了李鸿章一直以来想做却又做不到的事。

李鸿章决定今天要大醉一场,用来缓解最近以来的压力,用来庆祝华夏民族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打败外国列强。

李鸿章这一次醉了,他是太渴望一场胜利了,哪怕这场胜利自己没有参加,但是他的心中却是无比的痛快、高兴。

紫禁城慈宁宫中。

慈禧老佛爷坐在一个豪华的椅子上,“莲英,你怎么看这件事?”

李莲英当然就是臭名昭著的那个太监李莲英了,李莲英听见慈禧太后问他,马上道,“老佛爷,奴才觉得镇南王不可能攻打京城的。镇南王应该会抓紧时间准备怎么应付洋人的反扑,没有十几年,镇南王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

慈禧太后点点头,反正她现在只想着怎么享受,把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至于其他的,谁爱怎么折腾就由他去吧。

此时的英国领事馆只能用愁云惨淡来形容,英国领事杰克的表情却是非常精彩,脸色是一会儿绿,一会儿红,一会儿又变成黄色,整个已经处于张慌失措的边缘。

最终还是法国领事艾斯叹了口气,“杰克,事情既然发生了,你也不要难过,这次一定是汤姆森将军中了对方的诡计,要知道支那人历史上可是出现过很多有名的人物,他们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对付的。”

杰克点点头,又和众人商量下一步怎么走,众人决定把消息传送给国内。

日本领事却是偷偷的笑了笑,俄国领事张了张口,德国领事很是气愤,决定请示国内派出大军狠狠的教训一下李仲举。

ps:求推荐

第七十七章 决心改革

8月24日,镇南王府正堂中,此时坐着十几个人,他们都是镇南王麾下的核心人物。在场的有张之洞、刘江、宋鸣人、李然、赵鹏、谭嗣同、黄飞鸿、李经述等。

李仲举先从众人身上扫视了一眼,“大家好,今天之所以让大家全都到这里来,主要有几个问题,本王需要和众位商量一下。”

张之洞马上道,“王爷请讲。”

众人也都点点头,他们都很期待王爷到底会说什么。

李仲举正色道,“第一件事,武夷山大战,虽然我们胜利了,但是也有近三千人伤亡,这些士兵我们必须给足抚恤金,普通士兵每人五十两白银,低级军官从一百到三百不等,中级军官每人五百白银。这件事由你们几个旅长和周团长亲自负责。”

“是司令。”刘江、宋鸣人、李然以及周铁柱马上躬身答道。

李仲举继续道,“鉴于目前百姓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本王决心加强改革。首先从官府制度上进行改革,每省的政务有省长全权负责,同时配备两个副省长从旁协助。同时每省设立一个督察使,专门负责官员的考核以及监督官员的作风。”

众人所有所思的点点头,心中却是感到有些心惊,看来王爷真的要准备动手了。

李仲举接着说,“每个省内,还需要设立专门负责掌管一省的粮钱税收,刑事案件,交通道路,等等,这些官员全部称为厅长,目前就设立民事厅,税事厅、兵事厅,刑事厅,道路厅,礼事厅,商业厅,农业厅,外事厅等。”

随后李仲举又把各个厅的职能向众人说明。众人听得耳目一新,众人也都很聪明,马上意识到这绝对是一场大的改革。

李仲举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停顿了几分钟继续道,“刚才所说的兵事厅,相信你们也都很迷惑,为什么兵事厅只负责省内的治安,以及保护官员,捉拿犯人。那么地方上发生重大的军事战争怎么办,这就是,接下来本王要说的。”

“在军事上,每省设立一个军区,这个以后再说,由于目前我们的军队也不是很充足。接下来我们应该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发展,所有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恪尽职守,努力工作。”

张之洞等人点点头,他们觉得只要按照镇南王这样说的去做,那么官府的执行能力绝对会提升一个档次。

张之洞想了想道,“王爷,恐怕改革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吧,毕竟已经根深蒂固。”

宋鸣人毫不在意的道,“怕什么,谁敢捣乱,大军直接碾压过去,我到想看看那些人敢出来作乱。”

李仲举摇摇头,“一般而言,改革必定需要流血,但是我们情况特殊,必定我们是在自己管辖之内的地方上进行改革。同时又有大批百姓支持我们。因此,这次改革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大家必须同心协力。”

“是王爷。”众人马上站起来大声应道。

李仲举继续道,“最后,李然你从第一旅和第二旅中,抽调一些士兵,把你的第四旅补充满员,进入福建省,你首先把沿海城池必须牢牢的掌握住,尤其是福州和厦门。赵鹏的第六旅也会一起去,由你统一指挥。”

“是司令。”李然和赵鹏两人大声答道。

李仲举点点头,“本王相信你们二位,一定可以顺利的完成任务。你们对于福建的洋人场所,该封闭的封闭,该砸的就砸,总之还怎么做做就怎么做。”

两人点点头。

李仲举停了停,继续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举行一次大的考试,我们姑且就这场考试为‘广州大考’吧。”

张之洞问道,“王爷,不知这次大考的规模和形式怎么确定?”

李仲举微微一笑,“既然是大考,那就谁想参加就参加吧,议事结束后,你们向其他三省极其各府通知吧,9月15号,正式在广州举行大考。同时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在广州建立一座大型广场,这个广场可以用于十几天后的考试,甚至以后还有大用。”

众人点点头。

李仲举想了想道,“奥,对了,你们必须想广大考生严明,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做事的,不考八股文。”

张之洞几人虽然疑惑,但还是点点头,牢牢记在心中。

之后,众人离开镇南王府。

小梅眼睛瞪得好大,“哥哥,你这次真的准备大力改革吗?要知道时机其实还有些不成熟。”

李仲举无奈道,“小梅,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按照正常历史来走,1900年,会发生八国联军侵华的大事。但是既然我们来了,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把洋鬼子全部挡在外面,让他们没有机会进入北方。所以,必须尽快改革,否则一旦大战真的来临,恐怕我们会有些抵挡不住。”

小梅点点头,“哥哥,京城传来消息,恭亲王弈忻已经开始整顿八旗军队,他从很多旗民中选出比较优秀的子弟,准备组建一支军队用来保卫北京。”

李仲举微微一笑,“看来,短时间内,我们不用担心清廷的压力,他们恐怕还做着自己的春秋美梦。既然这样,岂不是更好。”

小梅又道,“哥哥,一年后,绝对会发生海战,哥哥你一定要在初步改革完成后,把战舰系统升至三级,只要这样,战舰系统就可以帮助哥哥制造出非常厉害的军舰。到时候哥哥可以用来打洋鬼子一定会省心很多。”

李仲举点点头,“小梅你说的没错,哥哥一定尽快完成战舰的升级,决不能在海战上失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小梅,现在我们有多少财产?”

小梅毫不犹豫的道,“哥哥,折合成白银,差不多有三百万两。”

李仲举点点头,虽然这个数字很大,但是李仲举却知道,这其实还是不太够花的。

李仲举看着屋外的一只鸟雀飞过,他的心也跟着飞向遥远的地方。



第七十八章商业改革

张之洞等人马上把广州大考的消息传出,于此同时王杰和李毅也分别在贵州和广西把消息传来,至于福建消息应该会传的慢些,倒也绝对不会影响到考试。

首先,广州的人们听说9月15日,将在广州举行大考时,只要能够高中,就一定可以做官时,每人心中却是非常激动。

毕竟在他们眼中,只有当官才可以扬名耀祖,所有人都渴望做官,不过一直以来他们没有机会,即便是花钱买官,他们有些人也没有门路。

因此这次他们看到镇南王府的公告,他们心中马上燃气一股激情,他们决心要参加考试。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他们也会如飞蛾扑火一般去参加。

还是有人仔细阅读了官方发出的通告,这次大考不考八股文,至于考什么,开考之日自会说明。

总的来说,这一刻两广以及贵州人们的激情彻底被点燃,所有得到消息的人,凡是认为自己有些实力的人,已经开始向着广州前来。

各州县还为贫苦考生提供食宿,这更加让这些学子知道,自己这次的选择没错,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内心的斗志。

李仲举看着刘江和眼前的宋鸣人,“今天,我把你们二人找来,是要告诉你们,你们在广州北面和西面建立军营,军营的建设由你们负责,必须建设的牢固。”

李仲举给两人各自一本书和一份图纸,“你们拿去好好看看,一定不要偷工减料。”

“是司令。”两人马上兴奋的答道,同时他们心中也很开心。

随后李仲举让张之洞向广州的各个民族资本家发出邀请函,邀请他们来镇南王府,来讨论未来商业的发展。

李仲举看着着二十几个在广州很有威望的商人,每人手中至少拥有数万两白银的资产,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富有。

但是他们此时却是如坐针毡,心中更是惶恐不安,深怕自己半辈子的奋斗化为流水。但是他们毕竟是打拼了大半辈子的人了,表面上还是面带微笑。

李仲举却是能够把众人的心思看个明白,于是李仲举淡淡地道,“本王今天邀请众位来此,是想要和众位探讨一下我们广东,甚至整个南方的商业发展。众位不要有所顾忌,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还请大家畅所欲言。”

一分钟,没人说话!

三分钟,没人说话!!

十分钟,没人说话!!!

李仲举也不急,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众人,面带笑容,毫不在意,李仲举到底也要看看这帮商人会等到什么时候。

终于二十分钟时候,有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道,“王爷,草民觉得官府应该尽量少干预我们的工厂生产,同时收税的地方应该少一些。”

李仲举点点头,“这点,本王待会会说,还有人要说吗?”

又有一个壮年男子道,“王爷,小的觉得我们的商业应该多像洋人学习,无论是工厂的的管理还是模式,我们都可以借鉴下的。”

一个身着绸缎的中年男子,想了想道,“王爷,小的希望我们的社会地位能够提升一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商业。”

…………………………

之后,又有五六个人,说出了他们的观点。

李仲举看着众人,一本正经的道,“众位,自古以来就是,士农工商。但是今天本王要说,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就像你们和本王也一样,本王并没有比你们高贵多少。”

李仲举侃侃而谈,“你们发现没有,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西方国家几乎已经完全摆脱了手工业,他们全部采用的蒸汽机等等新型动力去代替手工。这样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一个老头点点头,“是啊,洋人们在这方面却是做得比我们先进多了,这是我们所不及的地方。敢问王爷可有办法解决此事。”

李仲举微笑着道,“众位,我们都是华夏人,本王就跟你们实话实说吧,虽然有人说商人眼中只有利益。但是本王相信众位都是爱国爱我们民族的真正的豪杰。”

李仲举继续道,“而今,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也就是商业,因为一年以后,西方列强肯定会再来两广之地。西方强盗不管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还是为了找回这次武夷山大战的尊严,他们一定回来的。”

众人脸色突变,他们可是知道洋人这次一旦打来,绝不会像以前那样,这次一定会更加的残暴,他们全都看向李仲举,想知道镇南王接下来怎么说。

李仲举毫不犹豫的道,“因此,本王必须从现在起全力开始准备,各方面都必须要准备好,否则可能会一败涂地,那时候相信各位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本王这次对洋人,几乎做到了赶尽杀绝。”

李仲举没有在意众人难堪的脸色,而是大声吼道,“难道你们愿意看到我们华夏民族像奴隶一般被西方强盗奴役,难道你们不想看到我们华夏民族站到世界的巅峰。众位,本王今天把你们叫来,就是要请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力发展商业。”

李仲举语出惊人,“同时官府会给你们一定的便利,除了经过必要的军事要塞,其他地方不会多收税,还有商人的社会地位,本王也会想办法为你们提升,当然你们也是要付出一些实际利益的。”

“王爷请讲,我们需要付出什么?”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先生道。

李仲举一本正经地道,“这个全凭大家意愿,一年后,就看众位一年后能够拿出多少资金支持我们军队打败洋军吧。”

众人点点头,同时他们心中牢牢记住,到时候一定要多多捐赠一些。

李仲举继续道,“本王也会和你们有些人展开合作,相信我们一定会很愉快的合作,官府绝对不会占大家一点便宜的。”

第一次说话的那个五六十的老头立刻来了兴趣,在他看来镇南王绝对是一言九鼎的真正豪杰,所以他马上道,“我们孙家商号想和王爷合作,王爷可以吗?”

ps:感谢则臣的打赏

。。。

第七十九章 新民报(上)

李仲举笑道,“只要是真心愿意和本王合作的商家,本王都不会拒绝。”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心中却是想到,镇南王不愧是镇南王,这种手腕气场真是太强大。

李仲举继续道,“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我们要时刻为民族的安危着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才是商人能够留名青史的原因,希望众位牢记。”

众人全部肃然起敬,是啊,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想得就是怎么能够名垂青史,让后人记起自己。

虽然李仲举建立了不少工厂,但是却还是不够用,不够大力发展工商业,所以李仲举必须联合这些大商人。

最终,这些商人全都心满意足的离去,全然没有来时那种稍显颓废的气势,此时他们全部充满干劲。

因为李仲举告诉他们:工农士商等等各行各业,都是平等,不可能离开任何一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商业将会绽放出常人难以想象的魅力。

一个商人问,“孙老,您觉得镇南王今天说的怎么样?”

孙老正色道,“王爷是一个心系天下之主,他的心中想着是怎样才能让我们民族强大昌盛,不受西方强盗的欺负。王爷可是真英雄啊,所以我们只要紧跟着王爷的脚步,相信我们可以名利双收。”

众人也都点点头,同时他们大部分人决定一定会和王爷进行亲密的合作,也决心为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李经述这几天真的很闲,他看着别人都是忙里忙外的,感觉过得有些空虚,他决定必须要找事情做。

突然一个侍卫跑进来,“大人,王爷让您去趟王府。”

李经述马上喜出望外,“准备轿子,本官马上就走。”

“是大人。”侍卫不敢怠慢,马上下去准备。

李经述却是非常高兴,他知道这个时间王爷找他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去做。

李经述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镇南王府,这是他第二次进入王府中,他感觉王府几乎变了个样,越发的有气势和威严。

李仲举看着李经述一本正经的样子,“经述啊,不用紧张,心情放松些,今天本王找你来,是想让你成立一家官方的报社,最少每两天印发一份报纸。”

李经述虽然感觉意外,但是毕竟也在情理之中,“王爷,我们成立的报社,是不是和西方的报社差不多一个模式。”

李仲举点点头,“我们要利用报社向民众宣扬一些先进的思想,同时把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