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本阵五千人闻声而动,围向高远。然而便是再多的人,也无法同时攻击高远。

疯狂的杀戮,身边只有敌人。

高远疯狂挥舞着方天画戟,杀戮着眼前的敌人。后世里,在他心中,只有真正驰骋沙场的大将手中,才能真正体现长兵器的含义。他时常骑马研习,他一直在追寻,然而在后世的年代,永远都没有机会去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是最令他遗憾的。

而这一刻,他不单单找到了其中的含义,他同时找到了,哪些驰骋沙场名将大将的心,找到了他们的喜悦,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悔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高远不停的前进,格挡怒斩着身边一切的匈奴人,此一刻,他也终于体会到这首诗词的真正含义。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诗词声中,力量在他身体中汇聚,支撑着他在刀枪剑林之中前进。

“草原耻,犹未雪,勇士恨,何时灭?驾铁骑,踏破贺兰山缺!”

身前的敌人,仿佛一层层的枷锁。然而他手中的锋芒,能够击碎一切。诗词声中,他在不断的前进,所经过的路上,皆是匈奴人的尸体和鲜血。他仿佛地狱走出来的魔神,他决不允许自己在悔恨中死去。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他真的笑了,在他的笑意前,匈奴人胆寒。

而被保护在数不尽层数的战阵之后的呼厨泉,当他听到这诗词的时候,脸色极其难看了起来。一旁,亲卫将眼看着高远一个人就杀过来了。虽然数千人围着他,但是他依旧是杀过来了。

“这,这还是人吗?”亲卫将震惊了,而四周的人皆被高远的勇不可当震慑了。

终于,当高远已经不足百步的时候,亲卫将忍不住叫道:“大王,快撤吧,不不,转移,转移!”

“放屁!”呼厨泉横臂就将他打落马下,他沧啷一声拔出弯刀,他绝不会后退,更不会转移。若是那样,他就不会再是匈奴王,而是一个懦夫,一个被整个草原唾弃的懦夫。

然而他的身体出卖了他,强行不走的呼厨泉,忍不住发抖。

高远终于明白这千古绝代诗词内真正的含义,这诗词中蕴含着极大的力量。他疯狂抵挡斩杀着身边的匈奴人,他身上已经千百创伤,赤兔马的身上也已经千百创伤。然而他们,依旧一步一步,坚定的前进。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高远的前进越来越困难,在距离呼厨泉六十步的时候,三四千人密密麻麻拱卫住了这位匈奴王。此刻的呼厨泉,仿佛被一群兵锋保护的蜂王。而四周全是刀锋的高远,几乎是已经止步不前。

呼厨泉大松了一口气,脸色恢复了一些,他心中狠恨,等待着高远倒下的一刻。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喃喃道:“中原竟然出现了这样一个人,曹操、袁绍,你们这些人应该感谢本王,为你们除去了一害。你们打吧,打的越乱越好,到时候就知道我匈奴人的厉害了。”

然而,在距离五十步的时候,突然之间,高远眼中爆出一团金光,大喝一声,“赤兔!”

希律律~,通灵的赤兔马人立而起,马中王者的霸气,令四周的同类一阵混乱、后退。

高远借机一跃,脚踩在赤兔马头之上飞身而起。落下时,踏着密密麻麻匈奴人的头颅直奔呼厨泉而去。

“什么!”望着踩在本方士兵头顶疾奔而来的高远,呼厨泉脸色剧变,他想要赶紧离开这里,但是,四周密密麻麻保护他的骑兵一时间反而成了他的障碍。

而高远,等得就是这样的机会,一击必杀的机会。他踩过的匈奴人,在他的力量下纷纷坠马,而最后一人,竟然是颈椎断裂而死。

高远再一次飞身而起,他的身影,在这一刻仿佛已经遮住了天上的太阳。所有的匈奴人,在他的身影下,进入到了黑色的天地中。而他手中的方天画戟,闪烁着红色的寒光。

时间在这一刻,再一次凝滞,双方士兵的目光,全部集中在腾空的高远身上。

这停止的时间,直到一个声音响起才重新开始。

“朝天阙!”

当啷、噗嗤~。弯刀断,呼厨泉连同他的战马,同时两断,四分五裂。而呼厨泉分开的两张脸,带着惊恐与震撼。一个人,一个人万人军中独骑冲阵。呼厨泉永远也无法知道,也永远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震惊!

震撼!

震慑!

当高远站在地面的时候,四周没有一个匈奴人敢动。当他从旗兵手中夺了匈奴王旗,并站在马上的时候,依旧没有人敢动。当他对千军万马扬起匈奴王旗,又一折两段的时候,匈奴人恐惧了。

而一股勃然滂湃的勇气,在高远军将士的心中涌现。那个人,那个站在敌人千军万马中的人,是他们的领袖,是勇士,真正的勇士!

匈奴王死了!

草原上的狼王死在了高远的方天画戟下!

随着狼王的失去,群狼混乱了。

而高远军将士,高呼着满江红。

满江红,名将岳飞望着脚下的被华夏勇士鲜血染红的大江作出的诗词。

而这一刻,高远脚下,草原红。然而,他不会空悲切。因为他的将士,振呼着草原红,匈奴人的鲜血染红了草原。

气势如虹的高远军,在张辽、赵云、周仓等将的带领下,追杀着士气全无,仓皇溃散的匈奴人。

第四十九章神威天将军

匈奴王呼厨泉死了!

高远独骑冲阵,力斩呼厨泉!

消息飞跃了整个草原,草原诸部落为之震动。

当一千余骑带着活下来的勇士,更多的战马驮着死去的英魂出现在九原县城外的时候。所有的百姓自发出城,带着对英魂、勇士的敬重,哭着跪拜在了道路两旁。是这些勇士,让他们摆脱了异族的欺凌,是这些勇士,让他们感到,自己活着。

高远亲手托着廖化的遗体,并隆重埋葬了他和那些与他一样英勇牺牲的将士。那一天,所有人留下了眼泪,就连高远也不例外。然而他找到了自己存活在这个时代的价值,找到了习武的含义。

经此一战,高远四入匈奴王庭,最后决战四千破二万骑,并击杀呼厨泉的事迹在草原广为流传。草原人纷纷说道,高远斩杀了匈奴王,他才是草原上真正的狼王。而他手下的骑军,就是狼骑。

并且,草原人为高远奉上了尊贵的称呼:神威天将军。草原人敬畏神威天将军,敬畏天将军麾下的并州狼骑。于是,先是匈奴人,随后是草原各部落纷纷奉还手中的汉人奴隶,并送来了供奉,表示自己的顺服之意。

而盘踞云中郡、定襄郡的步度根,他只是鲜卑三部众中的一部,他的力量还没有匈奴王呼厨泉强大。他考虑再三,他主动退出了两郡,并也送来了供奉。

就此,高远夺回了失去多年的汉土,一时间威名大振,神威天将军的传说一直在草原延续。匈奴人的教训,让任何游牧民族不敢小视他,更不敢出现在他的土地上,连边境都不敢靠近。

不败的神话,无畏的勇士,高远的传说,开始在草原流传。同时,他的《草原红》也同样流传了出去,中原、天下震惊了。天下人突然发现,一位足以铸就民族灵魂的人,在北方,踩着匈奴人的尸骸上,登上了这个时代的舞台。

并州五原郡、朔方郡、定襄郡、云中郡收复,数十万百姓得以解脱枷锁。民心所向之下,让高远能够快速整合四郡之地,顺利收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并十分巩固。

因此,他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立基之地。与曹操、袁绍这些诸侯相比虽然弱小,但赢得民心,牢固、不可破。

“逝者已矣,生者当自强不息。”高远将庆功宴,设在了军营之中,他撤去大帐,与所有将士们一起席地而坐。他起身,将第一杯酒献给了阵亡的将士,并如此说道。

“愿为主公,效以死力,随肝脑涂地,无恨亦!”

张辽、赵云率领三军将士拜伏在地,高远不单单赢得了并州四郡的民心,也赢得了麾下将士的效忠。

没有实际官职,又没有钱粮的高远,无法犒赏三军,但那一种生死与共的情感,牢不可破。

而张辽、赵云等人不需要什么封赏,他们相信,主公一定能够开创一番大业。

他们坚信。

今日我们弱小,但来日,我们必然强大!

这一夜,高远虽然满身是伤,但他第一次喝醉了。

第二日,疼痛差一点让他无法起床。然而,他绝对不会被小小的伤痛战胜。

在吕慕绮和蔡琰的帮助下,高远才能起身下床。

在吕慕绮为他梳头的时候,他却是拉住了她的手,他说着感谢的话,他庆幸有一位这样的妻子,若没有吕慕绮,恐怕他的基业已经尽毁在匈奴人的手中。

而吕慕绮捂住了他的嘴,红着眼睛道:“夫君为这个家做的更多。”

高远同时也感谢蔡琰,是她提醒了自己,去分化瓦解草原各部落,这才让呼厨泉的力量不至于强大到无法战胜。而蔡琰亦是捂住了他的嘴,因为她还想为这个得来不易的家,做更多的事情。

于是,高远一时迷失在香喷喷不同的小手中。然而他很快又想起另外一个人,一个为了这个家一直默默奉献的人:太夫人貂蝉。

高远十分敬重太夫人,是太夫人在最危难的时候,在严氏、曹氏去世后,她以妾的身份扛起了这个家。她是两家当之无愧的太夫人,高远、吕慕绮敬为生母一般。

高远忍着伤痛来到貂蝉的住处请安。

望着缠着一声白布条子的女婿,貂蝉心疼坏了,急忙让他坐下。她有些责备,又有些怀念,道:“当年,奉先也总是这个样子。你们简直一个样,打起仗来就控制不住,还偏偏要冲在最前面。”

高远闻言十分尴尬,他果然如太夫人貂蝉所说,一上战场就有些控制不住冲杀的**。这是后世习武练长兵的他所向往的,如今终于得以实现,值得庆幸的是,并从中找到了价值。

高远虽然跟吕布一样,打仗不要命,但貂蝉从中看出了不同,她叹息道:“若奉先也能够如同孟严一样,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高远心里一惊,心说太夫人这想法是要将我往“死里整”啊。

四人又说了一会话。

蔡琰突然提醒道:“夫君,夺回四郡的事情,应该上奏朝廷。朝廷一定会封赏夫君官职,有了朝廷直接的官职,才能够更好的争取人心,将来也会得到有才之士的投顺。”

如今高远虽然顶着一个荡寇将军,但那是大将军袁绍封的,没有朝廷的正式任命。如今曹操一怒,连袁绍的大将军也给撸了。虽然明眼人都不在乎朝廷,只有个别几个还死忠,但朝廷毕竟是明面上的共主。

而有一个正式的身份,却是如同蔡琰所说,对高远大有好处。你看刘备一开始就不受人重视,有了皇叔的头衔后,走到哪里都有人纳头便拜。

不过高远担心曹操控制的朝廷不会给他官职。

蔡琰为他解惑道:“驱除鞑辱,光复河山是大事情。便是曹操也不能阻挡,不然,他就会失信于天下。”为夫君鼓劲,蔡琰充满了自信。

高远不住点头,心说有两个贤内助就是好,今天晚上一定要一起奖励奖励。

也不知他这是要奖励蔡琰和吕慕绮,还是要奖励他自己。

而这时候,貂蝉说了一句话,“休要提袁本初一个字,孟严帮他屡次战胜曹操,他这才借兵,我们家并不欠他什么,他反而欠我家的。此次光复河山的功绩,只属于孟严。”

蔡琰道:“太夫人所言甚是,就说乌巢一战,若不是夫君,袁本初如今早已经大败了。”

高远大讶,转念想到:“家里有一位定海神针一样的太夫人,也是不可多得滴。”他说道:“也不知,曹孟德手中的朝廷,会派一个什么样的官职给我。”

于是乎,堂中热闹了起来,不失传来能令人沉醉的银铃般的笑声,又夹杂着痛呼声。

高远的拼搏努力下,貂蝉三女终于有了百花盛开般的笑容。这是他所向往的笑声,自由自在的笑声。他发誓,一定会让这笑声持续下去,也到了让其他人痛哭的时候了。

有了基业的他,朝廷再盖个戳,这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第五十章并州狼骑

高远向朝廷派出了使者,随后,他开始整合四郡的力量。他的军队在与呼厨泉的战事中损失颇重,他要重建自己武装力量。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前期又得到了许多马,后期又有草原诸部落的供奉。

马匹、精铁都不缺。这让他能够组建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并州,骑兵。并已经想好了一个名字,并州狼骑。

他目前无法大规模组建军队,一来是创业之初,没有钱粮积蓄。

二是,他所控制的并州北部四郡,多年来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只有六万户,二十多万人,人口不多。

虽然在保卫家园的思想上,年轻人踊跃参军,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当兵。并且,四郡太多土地荒芜,需要壮劳力去开垦,因此高远也不能让地方上没有青壮年。还有就是,四郡之地早就没有了官方,高远需要重建各地府衙。

因此,高远去芜存菁,在现有的并州狼骑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力量。而余下的,选择其中的优秀者,进入各县府衙,充实各县衙兵和守备兵。

这部分人没有太强的战斗力,不过维持治安绰绰有余,而高远的主要战力,就是五千骑兵。

一切百废待兴,高远设立招贤馆,打出了重整河山的旗号,招募天下士子,前来并州任职。可惜的是,高远的势力太过渺小。虽然他击溃匈奴威震草原,但在天下人心中,他还是比不上曹操、袁绍这些领地广大、兵精粮足的老牌诸侯。

没有士族来投奔他,不过到来了许多胸有热血的寒门学子。不过高远正需要这些有开拓精神的寒门学子。唯一令他黯然神伤的是,没有真正高绝的谋士。

一想到,未来某一天要面对郭嘉、贾诩这样的谋士,高远虽然不气馁,但这心里也不捞底。

然而“名花”都有主了。

忙碌的六月,高远收到了来自中原的令人震惊的消息。

刘备会同袁家大公子袁谭,还有高览,击溃了守备徐州的臧霸。围攻下邳城的时候,徐州陈登开城投降,徐州就此彻底陷落。曹操突然之间,进入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中原集团总裁曹操大惊失色,这徐州没有了,他的虎牢-官渡-徐州北部的中原防线彻底崩溃。袁绍的兵马就可以通过徐州,直接进入豫州,并直入许都。

肝胆俱裂的曹老板壮士断腕,他立刻做出了决断,弃守官渡。

他一方面令夏侯惇为主将,守备洛阳、虎牢,又让谋士贾诩从长安边境带回来七千兵马与夏侯惇汇合,又派乐进,李典等人辅佐镇守虎牢关。

另一方面,曹老板回到了许昌,重新建立虎牢关-许昌方向的新防线,他大不了丢掉整个衮州加半个豫州,也要守护住自己的战略要地:关中平原。

而几乎控制六州地盘的袁绍开始如日中天,已经是天下第一诸侯。他分兵攻打虎牢,亲率大军进兵许都。又命令袁谭、高览、刘备,进攻陈留、谯县、汝南等郡。

(童鞋们请注意:曹操在官渡二万多人,这是机动力量。并不是说中原霸主曹操一共就这么点人,而是由于曹操四面都是敌人,需要兵马守备。同理可得,河北霸主袁绍并不是只有十万人,他在并州、青州、幽州的前线郡县都是有兵马布置的。只因袁绍敌人少,北方经历的战乱没有中原严重,所以袁绍才得以集中强大的军事力量。)

……

三面被包围的曹操,已经犹如风烛残年。

而荆州刘表蠢蠢欲动,但是江东孙权也蠢蠢欲动。两人是世仇,因此,刘表不敢动了,生怕自己出兵中原,孙权就抄自己后路。

而孙权也不惦记中原了,他比刘表少太多兵,生怕刘表抄自己老窝。

因此江南保持了相当的平静,坐看中原大战。

至于刘璋、张鲁等人,看家之犬,中原大战跟他们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不过西凉豪杰马腾,正在暗中窥伺着长安。

另一方面,刚刚建立基业,手中只有偏远四郡的高远,隐隐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这来自于如日中天的袁绍。

若是袁绍消灭了曹操,当他带着喜悦回头去看自己广阔领土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现高远的存在。

而高远四郡之地,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北方霸主袁绍的对手。或许那个时候的袁绍,他的兵力,都能够赶超高远治下百姓的总人口了。

强军!兵不在多在于精。

这是高远如今唯一能够做的了,好在他牢牢获得了边郡四郡的民心。

这一日。

高远照旧先来太夫人貂蝉处请安,便见太夫人拿出一个木盒子,打开来,全是金银首饰。貂蝉语重心长道:“孟严,将这些拿去卖给那些中原来的客商……。”

如今高远遇到了太多困难,钱上困难,粮草上困难,兵力不足困难,他已经成了困难诸侯。好在身边的人都支持他,而他自己也始终咬牙坚持着。开源节流,并从自身做起。拥有四郡之地,却过着普通百姓般的生活。

“太夫人,我……我怎能拿这些!”高远十分感激,但他不能要。

貂蝉摇了摇头,“没有你,就没有这个家。没有家,那里有我们这些女子。我们在外帮助不了你什么,你若是不拿,就是将我们当成了外人。”

高远拜别太夫人,还有两位娇妻,抱着木盒子来到了前厅,这边还没有坐下。

“主公!”负责训练新兵的张辽、赵云来找高远,面露难色。

“子龙,遇到了什么困难?”

原来由于新兵太多,虽然北地民风彪悍,但也很难短期形成战力。而高远又提出了连精兵的思想,赵云感到难以短期实现高远的目标。

高远琢磨了起来,回忆后世,从普通人到一名合格的士兵,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纪律。于是,高远便教给赵云后世新兵训练之法。先练习队列,三面转法什么的。如此军官如臂使指,而也能够加强新兵的纪律性。

随后高远又提出被褥的叠放,乃至于兵器闲置时,放置的方向都要一直。从日常生活中,加深纪律性,期望能够快速形成了战斗力。

“先练纪律,再练战法!”高远如此说道。

赵云、张辽疑在梦中,只因千年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高远这么练兵的。但听起来十分有道理,于是,两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全军推广。

没想到,高远的突发奇想,获得了丰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