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皆露出伤感之色。
“主公,抓住了淳于琼。”赵云小声说道。
“淳于琼?”高远冷笑,他正在失去一员忠心属下的缅怀之中,而这淳于琼是罪魁祸首之一,“割了此人的耳鼻,送去给袁本初。”
“喏!”赵云大声道。
半个时辰后,壶关关门打开,一匹马带着惨叫的淳于琼,溜达了出去。
又半个时辰,淳于琼被袁军斥候发现,带回了袁军大营。
话说袁绍这半个月,一直忍住没有发力进攻壶关。他在等待淳于琼的消息,从而内外包夹,稳妥又快速的消灭高远。
然而等啊等啊,等来了没有鼻子耳朵的淳于琼。
淳于琼一被抬进大帐,那模样吓的满帐皆惊。文丑等人是目瞪口呆了,而沮授惊的浑身发抖,心说完了完了,奇袭的兵马全完了!
河北霸主袁绍,当时就傻眼了,震惊起身道:“仲简!这……这是谁干的!”
淳于琼痛的泪流满面,由于没了鼻子,声音也走了形,“是~是搞蒙冤!”
这时候的袁绍才从对淳于琼个人的震惊上,回到了军事上,“你的兵马呢?”
淳于琼突然就不哭了,胆寒道:“主公,我们中了埋伏!田将军阵亡……。”
这后话不用听了,一定是全军覆没了,主将都给人家抓了。
袁绍呆滞了一秒后,勃然大怒,脖子都粗红了,叫道:“你有一万骑军,高远的后方能有一千人就不错了,你竟然败了,一个人都没有带回来!”
淳于琼完全感觉不到痛了,惊恐道:“主公,高孟严有三千骑军在平型岭埋伏,三千人……。”
“三千人?一万人!”袁绍气极而笑,随后暴怒,“拉出去斩了,斩了!”
随着外面一声惨叫,袁绍杀了淳于琼,凶恶的眼神就落在了沮授身上。然而袁绍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沮授奇袭的谋略是不错的,错就错在淳于琼一万人输给了人家三千人,“是谁,看穿了奇袭之计?”
沮授难免惭愧,若是别人就不敢进言了,但正直的他依旧分析道:“一定是司马仲达,此人被曹孟德看重,但最终却是加入到了高远麾下,不可不防。”
然而袁绍已经不去管什么司马,他也有自己的主张,他有十万大军,而高远能够调动的兵马连他零头都没有。
袁绍拍案而起,怒道:“不搞什么奇袭了,就正面进攻,稳扎稳打,我军十万,岂是小小高孟严能够撼动的。传我命令,明日一早,十万大军发动总攻。”
沮授便也感到既然奇袭不成,也只有正面总攻了,虽然会有很多的伤亡,但正面作战,高远根本不是袁绍十万大军的对手。
感谢:莫拉蒂科,大气污染的打赏。
有群:153190396
第一百零四章战地支援
袁绍为了夺取并州,调动了十万大军。然而谁都愿意看到,在战争中减少本方损失。因此袁绍听从沮授的建议,又另外暗中派遣骑兵绕道偷袭。
不过随着偷袭骑兵的全军覆没,袁绍的如意算盘落空,恼羞成怒的他,开始全面攻打壶关。
而在壶关,高远只有两千五百余部队。他原本一共只有万人,屡次战斗中阵亡二千多人,后方有那么千余人,河内前线有几千人是用来警惕曹操的。
按理说,一州半地盘的高远不能只有一万兵马。但曹操和袁绍抓住了高远崛起不久的时机,不给他招兵买马的时间。所以,高远在得到如今的地盘后,一直处于交战状态,就算能够募到兵,也没有时间去训练。
五月天,酷热,然而依旧有太多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高远军制作、运输物资,比如滚石檑木这些战备。
这一日,袁军大营频繁调动起来,久经战阵的高远军士卒也就知道,袁军的全面攻关为时不远了。几乎五十倍的兵力差距,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然而士兵们并没有因此畏惧。因为主公也在壶关,他们会与主公一起,与壶关共存亡。
高远已经深深与他的士兵,他治下的百姓联系在了一起,这来自于他不同于士族诸侯的治世理念。
还是这一日,一队山民来到了壶关,送来了一些滚石、檑木、火油,还有一些箭矢。
并州多山,其实就是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州。尤其是边境地区,山连着山。山里人家,田地少,但靠山吃山,狩猎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所以这大山里的山民,是男人都能开弓放箭,因此才能够制作箭矢,送来军前。
接待山民的是高远军的一位“伯长”,是一个名叫东方成,体格强健的小伙子。他热情接待了山民,但却是担忧道:“袁军十万来攻,若是有了闪失,乡亲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乡亲们听到这话,倍感亲切的同时,皆很沉重。
自从高远入主并州后,并州的百姓就过上了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幸福日子。没有压迫,律法严明,作奸犯科者必定得到惩戒,勤劳的百姓,必定无忧无虑的生活。如今又分得了土地,百姓感觉如同天堂一般。
然而百姓知道,这一切源自于高远,若是没有高远,就没有如今的好日子。
“若是高将军败了,咱们岂不是又要去过之前的日子。”
“高将军可不能败呀!”唉声叹气此起彼伏。
这时候呢,一位年轻的山里小伙子站了出来,对不断唉声叹气的山民道:“唉声叹气有什么用,难不成能够叹死袁本初!”
众人望去,便见是同村之人陈柯。这小伙子不错,善射,是山里公认的神射手。
村民道:“陈家侄子,那你说,咱们怎么办?”
陈柯拿过背后的弓箭,壮道:“高将军仁义为民,比山外的那些诸侯强的太多。我会留下来,帮助高将军守关。他说着便向东方成望去,“我以前没有表字,我想好了,今后就叫无悔!”
加入高远军,绝不后悔!
山民受到了激励,“没有高将军,那里有我们的好日子!”他们纷纷请求留下来,一起守备壶关。
东方成便感到这是一个守住壶关的机会,他便说道:“若是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前来,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陈柯他们便纷纷说道:“来日必定带领更多人,来帮助高将军守关。”
陈柯他们走了,而东方成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所以,并没有汇报上去。
来日一早。
壶关内外大地震动当中,五万袁军士兵来到,列下的阵势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头。更远的地方,更多的袁军推拉着攻城器械,缓慢而来,相信袁军发动总攻最迟就是下午的事情了。
关上,高远能够看到远处军前的袁绍,而袁绍,同样也能够看到高远。
袁军侧,袁绍身穿华丽的铠甲,又有巨大的华盖遮阳,他手持金丝线包裹的马鞭,遥指关城,不屑道:“壶关在明,此去晋阳,地形地理我了如指掌,这一次,看高远如何抵挡我的十万大军。”
袁绍统治并州多年,地理、道路熟悉的跟自己家一样,他又有五十倍的兵力,的确不是高远能够抵挡的。
一旁,沮授也不用琢磨什么计策了,就如今这实力,根本不用任何计策,就能够攻破高远的守备。同理,高远无论用什么计策,也无法挡住袁军的攻势。至于之前的骑兵奇袭,只不过是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已。
挥军猛攻,直捣黄龙,这一点,袁军上下没有人怀疑,连小兵也不怀疑。所以,袁军上下,面对有五十倍差距的高远军,那真叫一个士气高昂。
高军侧,壶关上。
高远忧心忡忡,面对关下数不尽的袁军,已经不是任何谋略和武勇能够弥补的实力差距了。“壶关失守,全盘皆输。”这句话,一直在高远心中翻来覆去出现。
哪怕只给他半年的休整时间,也不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但是曹操和袁绍好像商量好了,一刻不停接连进攻。
他身边的司马懿突然说道:“主公,或可与曹操结盟。”
高远摇了摇头,道:“曹孟德巴不得我这里战败,他就可以轻松夺回河内等郡。”他又暗道:“合着我来东汉一次,也就是走个过场,我走了,天下形势跟后世一模一样。”
正在这时,伯长东方成喜悦而来,被亲卫拦住无法近前,远远喊道:“主公,有好消息,附近的山民都来支援主公了!”
高远哑然中回头。
一刻钟后,高远在关后见到了到来的百姓,约有一千多人,皆是附近的山民。
“高将军,在下陈柯。”陈柯作为代表,慷慨道:“将军,这十万大山之中,还有更多的人会前来,我等愿追随将军抗击袁绍!”
这些山民体格强健,山中健步如飞,大多善射。
这让高远看到了希望,同时他又感到,自己在并州的努力没有白费。百姓是最淳朴的人,谁帮助他们,他们就会帮助谁。
而司马懿等人敬服不已,他家都是抓壮丁,这天下能够让百姓自发相助的诸侯,只有高远一人了。
随着时间的流失,更多的袁军推着攻城设备而来,高纵入云的投石机,铁疙瘩庞大的攻城车,这让关上的高远军士兵越来越能感受到袁军即将发动攻击的压力。
然而,越来越多的百姓来到了壶关。并不只是山民,附近的民众皆至。并且,他们都带来了相同的消息,还有更多人,在来的路上。
议事厅中。
高远麾下众将战意高昂,然而他却有些担忧,“百姓们并没有接受过训练,虽然我方有关城之利,形势不容乐观,还需小心谨慎。”
赵云等人默默点头,到来的百姓能够有一万?二万?但是袁军有十万,是否能够成功抵挡袁军的进攻,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何才能发挥百姓的最大战力,又能够避开伤亡呢?”堂中一直没有参加意见的司马懿,突然自语道。
高远一听,这正是他心中所想。
“有了!”司马懿忽然面露喜色,道:“主公,属下有一计,能挡袁本初!”
第一百零五章呆头鹅袁绍
诱敌深入,发动百姓,歼敌山区。司马懿为高远量身订做出了一套战术。
“有了百姓的支持,足以发动这样的战术,尤其是山民之中,多有射术精良之人。”司马懿欣喜中指着地形图道:“从壶关进入并州内部的道路,百里之内,连山连水。我们可以主动放袁绍进入并州,再充分调动兵力和百姓,必定能够大量消灭袁军。”
司马懿又道:“虽然袁本初兵多,当我并州的百姓,也是不容忽视的。”他说到这里,十分钦佩得到百姓支持的高远,同时也真正开始明白土地改革的意义。
如今并州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士族了。
随着土地改革,高远治下的发展突飞猛进,钱粮收入飙升,又有广大百姓支持。这让司马懿看到了高远无限可能的未来,并对那些离开的士族颇为不屑。
在司马懿看来,土地并不是一个家族所必须的,还有许多其他的生财之道。谁如今小看高远,并离开他,谁将来一定会后悔。
司马懿慷慨陈词说出策略后,神情又有些黯淡下来,因为这一切都是理论。若是主动放进来,又无法击败袁军,无异于自掘坟墓。
听了司马懿的策略后,高远猛然心惊,他差一点犯了路线错误,这来自于袁绍太过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压力。
起初,面对庞大的袁军,高远是打算死扛硬守了。然而当他真正看到百姓对自己的支持后,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他只有充分依靠百姓,发动百姓,才能够在曹操、袁绍这些强势诸侯的围剿下突围而出。
因此,经过司马懿提醒的高远,却是更加丰富了司马懿的作战计划。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嘛。”高远说到最后,自己也乐了。
“一拥而上,一哄而散!”这话虽然很通俗,但却是十分形象。司马懿一愣一愣的,他没想到高远立刻就理解了自己刚想出来的战术,并加以丰富。
然而说归说,众将还是十分担心的。
赵云就不无疑惑道:“主公,会成功吗?”
张辽也是无法相信能够这般战胜十万袁军,反而是又提醒道:“主公,若是真将袁绍放进来,就是引狼入室……。”
但是高远的信心却是越来越充实了,在他这边,已经不用去考量这个战术,因为后世里他已经耳闻能详。不过他也知道,赵云他们还需要去验证。同时,他又感到司马懿就是司马懿,一千八百年前就能够提出这种依靠百姓战胜优势敌人的策略。
然而,司马懿能够想到这种模式的策略,是因为他有一个深受百姓支持的主公。若是司马懿跟着曹操这样的诸侯,打死他也不可能想出来的。这种策略,没有群众基础就是扯淡。但有了群众基础,那就是顶级的策略。
不过就算是司马懿,也跟赵云他们有着一样的担忧,因为在他们的脑子里,这华夏数千年,从来没有谁用过这样的策略,一切都是理论当中。
因此,高远要亲手为他的谋臣良将,去验证这个理论。
这时候赵云提醒道:“主公,袁绍一定会留下兵马守备壶关,我军恐难夺取。”
高远闻言点头,其实他在司马懿之前,也想到了一个办法,还是偷袭“本阵”。不过需要让出壶关口,但是就算成功,也只是暂时遏制住了袁绍的进攻。然而失去壶关口的高远,一定会在今后的战斗中失去先机。
但是有了司马懿提出的诱敌深入,歼敌山区的策略后,当袁军大部队离开壶关后,高远的这个计划到时可以实施了。他琢磨了一番,道:“我们可以留一条后路,若是能够成功,深入的袁军后撤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就会丧失坚守壶关待援的时间。”
“主公所言甚是。”众人便感到,重新夺取壶关的机会是很大的。
于是又经过一轮紧急的磋商,众人有了头绪,分工明确后,开始分头行动起来。
壶关百姓侧。
“一定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了就走,不断出击。”张辽不断详细解释,又道:“你们便按各自的村落划分作战范围,这样熟悉地形。切记,务必要转移乡亲们……。”
作为百姓代表的陈柯连连点头,“这样打?好,我知道了!”随着他的离去,前来支援的百姓全部分群分队离去了。
壶关,高远军。
赵云在自己的大帐之中,召集了全军所有伯长以上军官,以百人为单位,划分战区。“你们都明白自己的任务了吧?”
伯长东方成立刻行礼道:“请将军放心,半日之内,我的百人队就能够进入指定位置。”
“一定完成任务!”所有的百人伯长一起说道。
随着这批人的离去,赵云又开始为高层军官布置任务,他们也有自己的战区,负责战区内多个百人队的协调。赵云最后说道:“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改变战术,比如协调各队战区,伤亡后充足,也可根据情况聚成千人进行攻击。”
“这一战,一定要打出我军的士气,为主公,为百姓,将进入并州的敌人全部消灭!”赵云挥手道。
“喏!”众人单膝跪地,慷慨齐声道。
于是乎,随着百姓离去,高远军也是各队分头离开,消失在壶关后的青山绿水之间。
随着东方成这样的百夫长带着自己的队伍离开,高远也准备带着自己的亲卫加入到战斗之中,而赵云、张辽、周仓他们,也会带着各自的亲卫加入战斗。全部离开了壶关,进入到了自己的作战范围内。
而徐晃和于禁,高远另外给他们安排了任务。
司马懿随行高远。
当高远走出关后大门的时候,举目回望,手中方天画戟一转,面色沉静中带着自信,“袁本初,我等你来。”
这时司马懿有所想,急忙从旁道:“主公,若是袁本初捣毁村舍?不可不防。”
“捣毁村舍,三光政策?”司马懿却是能够想到很多事情,高远思索一番后道:“这事情好吧,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可传讯各村落。”
司马懿不免敬佩高远的识人之术,心说主公此计大妙。
……
高远走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了,估摸又有半个时辰。吱吱呀呀的声音中,袁军的重型攻城部队,如蜗牛般全部到达壶关口前。
而等了一上午的袁绍早已经不耐烦了,他立刻传令十万大军,云集壶关口下。
这十万动静可大,喔喔呀呀就全部堆在关下,前头部队,距离关门只有五百米。
袁绍就在阵前驻马,当他举目望向关城的之时,带着极大的心劲和复仇的怒火而来的他,顿时木鸡之呆了。因为壶关关城上看不到一名高远军士兵了,这在大战开始的时候,简直是无法相信的事情。
“这什么情况?”袁绍一个眼大,一个眼小,呆头鹅一般。
感谢:大气污染,喜安蓓的打赏。
第一百零六章空关一座
袁绍十万大军准备攻壶关口,然而壶关口之上突然就没人了。
这让袁本初呆呆的,竟然是有些不知所措,他赶忙去问身边的沮授,“公与,高远这是玩的什么鬼把戏?”
沮授那里知道高远要玩那一处,他对这种情况也十分不理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主公,可试探进攻一次。”
“有道理。”其实袁绍也是这么想的,“文丑,率军攻关!”
“得令!”文丑策马在阵线上跑出去半里地,手中大刀一挥,擂鼓声中,顿时就出来了一支万人阵。
这万人阵,配置齐全,有盾兵,有短刀兵,有弓箭手,一大坨七八千人,裹挟着中间的两三千的攻城车队,运梯队,就开始向壶关口移动。
攻坚战是阵亡最高的,袁军士兵们十分小心谨慎,又有些害怕。当他们距离壶关二百步的时候,一个个大叫起来,喊杀之声因此冲天而起。打仗为什么要喊杀呢?一方面是激励自身,一方面是震慑敌人。
“冲啊!”
“杀呀!”
袁军士兵大叫着,玩命往前冲。盾兵举着盾,保护着抗云梯和推攻城车的同伴。而弓箭部队进入射程后,那箭射的,更疯了一样。咻咻声中,铺天盖地飞起来,一头就扎向关城之上。
而负责指挥这次进攻的文丑,就在战阵稍后的地方,举刀高呼:“投石机发射,发射!”
嘣嘣的牛皮筋响,飞出去的火石,就如同从天而降的陨石,拖着黑烟的尾巴,冲着壶关就去了。
箭如雨下,叮叮当当,壶关口上瞬间就插满了箭矢。砰砰声中,火石来袭,落地后轰隆隆的爆燃。
关下,万人喊杀。果然是一片浴血奋战的景象,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然而,袁军士兵们戒备的敌方箭雨没有出现。
士兵们就比较懵,就算是打了十几年的老兵也懵。其中一人道:“我从军多年,大小数百仗,从来没有见过不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