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九月的第一天,河内郡,大牢。
几十个犯人,在狱卒的押解下,带着手铐脚镣,走出了昏暗无光的地牢。由于在地牢太长时间,一见太阳,竟然还不习惯,眼睛都睁不开。
这些犯人里面,有三人受到了重点照顾。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被俘的许褚、李典、乐进。
当他们的眼睛适应阳光后,便就发现,已经出城来到了郊外。
十围大腰的许褚,这段时间由于得到了强迫性减肥,腰围也少了一围,脸也没以前白了,左右看了看后,冷哼一声,“这是要处决咱们吗?也好,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汉子!”
ps:感谢:氵回嗳投出月票。
第一百三十六章天下招医
对于许褚的视死如归,押送的狱卒表示嗤之以鼻。
然而李典和乐进对视一眼,摇头叹气。
队伍走了很远,进入到了李家庄。
许褚立刻就有些不明白了,叫道:“怎么进村了,要杀就快点,别磨磨唧唧的。”
牢头还是十分钦佩不惧生死的许褚,道:“谁说要杀你们了?”
许褚一愣,“不杀我们,带我们出地牢干什么?”
牢头没有言语,只是促成快走。
没多远,就走进一处高墙大院之中。
牢头这才召集许褚等犯人,训话道:“这里就是今后你们服刑的地方,看你们不明白,我就给你们解释解释。我主仁德,我主说了,你们在地牢里不见天日受罪,不如走出来,在这阳光下接受劳动改造。并且,我主已经派了教导员,专门教你们读书写字。所以,你们一定要反省自己犯下的罪行,好好接受改造,将来出狱了,重新做人,也就不辜负主公的一片期望了。”
许多犯人露出惭愧的神情,少数被关的太久的犯人,听过竟然能够在阳光下服刑,都留下了眼泪。
其中一人忍不住说道:“昔日,在曹操大牢之中,三天一打,五天一揍,吃的都是馊饭还吃不饱。”
又一人接口道:“如今在高将军治下,不但不用挨揍了,还能够吃饱饭,吃新鲜的饭,还能够学习识字。我……我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呜呜呜……。”
犯人们一听,一想,不禁全都开始流泪了。大骂曹操的同时,又纷纷发誓,要好好接受改造,将来在高将军的治下重新做人。
许褚和李典、乐进,立刻就傻眼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高远竟然会如此对待犯人。但是想一想。犯人也是人,死罪的当然就砍了,没有死的,就会有出去的一天。
而高远的做法,就是真正给了这些犯人重新做人的机会,这仁德,简直没法说了。
牢头十分满意,说道:“我们也会跟你们一起读书识字。我儿子也能够上学堂了,哈。将来都是读书人,啧啧。这都是因为主公的善政。上古,燧皇教用火,伏羲皇教人生存之道,神农尝百草。而主公教化天下,这仁德,便是三皇五帝也不过如此!”
牢头说得有些语无伦次,但不妨碍人听明白。许褚三人更加面面相窥。十分震惊。
牢头突然想起了许褚三人,便指着他们对其他犯人道:“这三个人都是曹操手下的武将。不过都特别有敌视心,要好好教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天下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更要让他们知道,慷慨就义的不见得就是义士,有很多。其实就是走狗!”
“你!”许褚大怒,就要冲上去,谁知一阵稀里哗啦,却被锁链绊住。杀人的目光,怒视。
一般人都吓到了。但牢头无惧,道:“你什么你?你帮助曹孟德欺压百姓,你就是走狗!”他又一指李典和乐进,“上风发下来的文书,你们三个,我都门清。你们都是穷苦百姓出身,有了本事,不说帮助百姓,却是摇身一变成了士族走狗,反而欺压百姓。你们不是走狗,谁是走狗?都给我好好干活,好好改造!”
许褚三人遥想过去穷苦的生活,受到剥削忍不住的时候还杀过士族之人。但现在,的确是在帮助士族做事,顿时无言以对。
“干活就干活,哼!”许褚扭头道。
李典和乐进对视一眼,便感到只是一个小小的牢头,就能说出这般的大道理,高远治下果然非同一般。
稍晚些的时候,就有教导员到来讲课。
李家庄的讲师李墨也来了,原来是他授业有道,专门派来负责许褚三人的思想改造的。
“许将军、李将军、乐将军,来来来,咱们坐下一边喝茶,一边慢慢谈。”李墨在一处不错的房间内招呼道。
许褚挣着脖子,瞪着眼道:“你想说什么,我们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李墨笑道:“没人劝你投降,今天我来到这里,只是为你们讲一讲为人处世的道理。须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圣人云,“无父无君者,禽兽也!又云,志不在民生,无取焉……。”
暂且不说许褚三人接受思想改造。
话说九月初,高远祭拜阵亡将士英魂,颁布新的抚恤政策后,就马不停蹄来到了伤兵营。
其实,各地诸侯都没有伤兵营的建制,小伤忍忍也就好了,重伤就是被抛弃的下场,因为没有诸侯愿意将大量资源用在重伤员身上。有这些资源,还不如再招募个当时就能出力的身强体壮的。
但高远不同,伤兵是要照顾的,而且待遇要比没有受伤的好,比如伙食,这为他赢得了太多的军心。
当高远来到伤兵营,拉住伤兵的手,问寒问暖的时候,许多硬汉眼圈都红了。
“好好养病……。”高远在重伤员的营房内,拉起一名伤员而手。而其实,这名全身裹在纱布中的伤员已经说不出来话了,只有一双眼睛能动,慢慢留下热泪。
张辽在一旁说道;“主公,此人叫王力,是一名斩首十五的勇士,可惜了……。”
这时营房角落里传来哭声,高远这才发现,有一名伤员死去了。这些武勇的战士,沙场上杀敌立功,却是死在了后方的病床上。
高远怒道:“为什么?医治半月,不见任何气色,反而不断有士兵病亡,军医是干什么吃的?”
说起军医,其实也就两三个普通大夫,见到高远发怒,吓的早就瘫倒在地上。
好在赵云为他们说出了实情,道:“主公息怒,也不能怪他们……。”
原来,这古代的医疗条件极差。医生的数量少。还有药材,这药草全靠医生自己去采集,医生少,药草就少。根本无法大规模用药,就算多么想全力以赴的救人,也没有办法。
“若不是主公。他们……早已经死了。”张辽说到这里,见高远的脸色更加难堪,道:“主公,这确是事实,像曹孟德,袁本初那里,根本就不会收拢这些伤兵治疗,就是派一队兵,等着逐个死去后。及时掩埋。”
高远没想到古代的医疗条件这么差,就连最起码的药材也不多。然而这就是现实,但是,高远绝不会面对这样的现实。
他回到官署后,立刻找来了司马懿和徐庶。
“无论任何办法,都要医治这些将士。”高远大声说道。
司马懿和徐庶互视一眼,前者急忙进言,“主公爱兵如子……。其实我等从未松懈,只是。大夫的数量太少……。”
大夫的数量少,就算后世的华夏,相对人口比例也是少之又少。至于药物,没有后世的工业化生产,全靠大夫山上采药,就没有多少大夫。药材就更少了。
司马懿和徐庶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远思咐一番后,起身道:“我意檄文天下,招募天下医者来我并州,从而解决士兵、百姓治病难的问题。”他又道:“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大的仗要打。受伤的士兵一定更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建立正规的军医营。战时随军出发,平时就四处采集药材,储备。”
天下招募医生!司马懿和徐庶十分惊讶,然而这不失一个好办法。
然而如此一来,将来的负担会很大。徐庶没有做声,司马懿说道:“主公,若是如此,军医营会带来很大的开销……。”他犹豫了一下后,道:“许多士兵救回来后,一定有太多无法重新回到军队,这些人的安置,也会是一笔极大的开销。稍微搞不好,就会影响军心。”
这古代也有战友情,若是救不回来,死了也就罢了,没准还能激起战友对敌的斗志。若是救回来,安置不好,彼此串联,就很可能影响军心。这也是各路诸侯,不会去管重伤士兵的原因之一。
然而司马懿到底是想错了,高远冷笑道:“似袁本初这样的诸侯,全靠士族支持。这土地多在士族手中,而士族不会去白养活人。然我并州不同,各家各户都有土地,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反而更应该去解决士兵们的后顾之忧。”
司马懿恍然大悟。
于是,高远对天下发布了招募天下医者的檄文,文中直接说道:为百姓奋战的英勇将士,不能够就这样死去。有父母心的医者,请来并州治疗他们,高官厚禄,不吝重谢。
檄文传到袁绍这里,袁绍对此嗤之以鼻。
檄文传到许都,曹操大骂,“高孟严果真卑鄙无耻,想要用此事获得威望,收买人心。”不过曹操很想学习一下,但他想了想后,不免想到:“若是有数万残疾士兵,我是绝对养不起的,而士族也不愿意在地方上养!”他感觉根本承受不起,也只好算了。
“土地改革!”曹操瞪了半天眼,想想还是算了。曹老板的头脑还是能够想到,自己这些人天生就干不了这个。
医者父母心,为民奋战的勇士,这口号太给力了。医者在东汉也是下等人,只是匠人一类的地位,根本就当不了官。
其实,现在高远的治下,已经成了天下的一个“异地”。天下百姓都知道,并州出了一个一心为民的诸侯,他的军队,是保护百姓的军队。而并州这个“异地”,也开始似乎后世的圣地,许多人都想要去。
在檄文的激励下,许多医者开始向并州汇聚,有些是为了治病救人,就如同檄文所说,不能让为民战斗的士兵死去。有些则是为了出人头地,成为一名医官。
于是,太多的大夫,都带着药材来了。
而天下士族大骂高远,让寒门泥腿子当官,真是诸侯中的败类,士族的公敌。
九月末,河内郡,官署。
“主公,主公!我在众多大夫中,找到了您要找的华佗。”司马懿欣喜而来。
ps:感谢:氵回嗳、喜安蓓、屋很穷打赏。
第一百三十七章新兵种
这东汉末年,有几个医生十分出名,并千古流传,一个就是神医华佗,一个就是医圣张仲景。
华佗是个医者父母心的人,游走四方,救治百姓。
因此,高远想到当华佗看到自己檄文的时候,一定会来。所以,就让司马懿格外注意。
没想到,真的来了。
华佗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有他到来,相信许多重伤的士兵都能够活下来。高远有一兜子的想法要跟华佗谈谈,十分高兴道:“华佗呢,快让他来见我。”
司马懿露出尴尬,道:“主公,元化先生正在救治危重伤员,暂时来不了!”
出乎司马懿预料,高远并没有生气,反而十分欣慰,起身道:“不愧是元化先生,救死扶伤是最重要的。既如此,我便去伤兵营,亲自去见他。”
于是,高远出府,前去城外伤兵营。
话说神医华佗,生平最是痛恨作恶多端的士族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放弃了成为士族保命符从而做官的机会,手拿金箍铃,肩背医药箱,奔走天下,免费为百姓解脱病苦。
高远来到伤兵营,便发现张辽等人皆在,他们的迎接下,高远很快来到了华佗所在的营房内。
这个营房内,有一张高床,床上躺着一名受伤很重的士兵。病床旁,就见两个白胡子老头,商议一番后,其中一人就拿起了一把小刀。
张辽急忙说道:“主公,拿刀的是元化先生。”
高远闻言点头,示意众人不可打扰,就在门口观看。只见华佗拿起“手术刀”。这一刀就切开了士兵受伤的腹部,顿时鲜血直流。
司马懿心里一惊,随后奇道:“咦,这士兵不痛吗?怎么不叫?”
高远重重点头,道:“此必定是麻沸散之功,病人全身麻醉。就感觉不到痛了。”
“麻沸散!全身麻醉?”司马懿根本不知道这些名词代表了什么。
张辽更加惊奇,他来得早,知道麻沸散和麻醉,惊道:“这是华佗先生所创的药剂,主公怎么知道的这些?”
高远自然不能去说是从后世听来的,道:“偶尔听人讲过。”
这身后众多文武,大家都不知道,而主公知道,不禁钦佩。“主公见多识广,我等不及也!”
许多病症,比如内部的伤口,若是不开刀手术,是绝对无法治愈的。而华佗,就是外科的鼻祖,
估摸有小半个时辰,华佗擦了擦汗。道:“小肠的裂缝已经缝合,幸亏没有破开。若是不然,无法坚持到现在。仲景老弟,接下来就靠你了。”
张仲景是内科圣手,华佗的外科完了后,他外敷内服,不在话下。
高远听到这仲景二字。欣喜若狂,没想到一家伙两个医道祖师级的人物全到他这里了。
话说这张仲景,也是圣手仁心,他目睹东汉末年的政治黑暗,朝廷**。怜悯百姓的涂炭,从小就厌恶权势阶级,抛弃出仕之路,转而学医救人。
肠子也能够修补!
所有人在华佗的外科手术前,震惊了,只有高远保持了相当的冷静。
众人回过神来的时候,司马懿急忙道:“元化先生,这位便是我家主公了。”
华佗看了高远一眼,高远十分佩服济世救人的华佗和张仲景,主动一礼,道:“多谢二位老先生,救治在下的士兵。”
华佗和张仲景对视一眼,还了一礼。华佗郑重道:“高将军,还有许多士兵等待救治,不能延误,您请等待,小老儿早晚登门拜见。”
张仲景说道:“高将军一心为民,我等敬佩。这一次响应将军号召,到来的大夫极多,所带药材充足,相信不出三日,就能够帮助将军稳定所有的伤患。”他神情一黯,“有些特重的伤员,只能是各安天命了。”
高远急忙又一礼,“我在这里,先带伤兵们,感谢诸位的大恩大德。”
就此,华佗等人率领三百大夫,开始全力救治高远军的伤员。
三百余人的确不多,但如今这年月,一个县城也就三五个大夫,就可以知道这规模也不少了。
三日后,高远的伤兵得到了救治,只有少数伤情太重,没能够救回来。
然而高远的伤残军人制度、军烈属制度已经全面实施,亡者得到了祭奠,生者得到了激励。
这一日,高远在官署之中,接见了医生的代表,华佗和张仲景。
他十分感激众多医生的到来,有感于一千百八年前医学简陋,人员的稀少,有许多设想,想要与华佗二人商议。
然而高远还没有开口,华佗先说了,“高将军,伤员全部安稳下来,静待时日就能够痊愈。这里已经没有华佗能够出力的地方,这次前来,是来告辞的。”
高远心里一惊,心说别呀,我这里需要你出力的地方太多了,就我自己也是需要您老当保健医生的。
紧跟着张仲景也是说道:“既如此,在下也不便久留,也是来告辞的。”
得,高远这边好多计划没有实施,主持人就要走,这绝对不行。
他也能够想到华佗二人为什么要走,但还是问道:“二位神医,为何匆匆离去呢?”
华佗二人不约而同道:“这里的事情以了,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治病救人。”
高远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他首先郑重肯定了二人,随后道:“二位先生,你们说,是一名大夫救的人多,还是一百名大夫救的人多?”
两人对视一眼,不知高远要说什么,齐道:“自然是百人救的人多。”
高远郑重道:“我打算仿照太学,成立医学院,培养治病救人的医生。”
他首次提出了医生的概念,并要仿照太学建立医学院。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设于京师,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规模已经达到了10000人。
华佗二人首先是吃惊,随后便是震惊了。就他们所知,全天下的医者,也就几千人而已。人数少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识文断字的,都是奔着出仕去的,很少有人学医。第二个原因,医生就是匠人的身份,没有权贵会扶持发展医道。
华佗和张仲景对视一眼,摇头道:“高将军的理念是好的,恐难以实施和维持。”
高远笑道:“我这里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二位神医这样的导师。若是二位愿意留下来,我马上就成立医学院,先从军中挑选好学之人。再从民间招募有为之士,但凡学医有成者,我高远负责给他们发放俸禄,当然,其中愿意自立门户,我高远也会大力扶持。”
他又说道:“我并州百姓皆有土地,未来勤劳致富不在话下,得病求医是必须的。”
他这是借用后世公立医院的性质,当然,若是不盈利,很难维持下去。但是高远治下百姓富裕是肯定的,维持公立医院是不成问题的。
华佗和张仲景闻言,老眼瞪得贼大,精光连连闪烁。
高远充满“蛊惑”的说道:“医学的大发展就在眼前,天下万民就会因此脱离病苦,不知二位先生,可愿助高远一臂之力?”
他所说的,就是华佗和张仲景这样的医生毕生的心愿。二人当时就跪了,拜道:“若是如此,小老儿愿为将军效力。”
高远大喜过望,急忙亲自下堂,搀扶起二人。
就此,高远开始了医学院的建设,华佗和张仲景自然是院长。
对于高远来说,军医是重中之重,所以他立刻命令司马懿和徐庶,从军中选拔良才,第一时间加入医学院。而从这一天开始,高远的军队,就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支有正式医护兵这个新兵种的军队。
高远组建了军医营。
另一方面,许都。
话说曹操这段时间过的很不愉快,每日黑着脸。
但凡他身边的人,皆知司空恨高孟严入骨。这一日,程昱偶有所得,前来见曹操,就被曹操召唤到了厅堂。
曹操的脸依旧很黑,这来自于袁绍的压力,他败在高远手下,已经无多余的兵马。只能是祈祷刘备孤军在徐州多顶一段时间,他这边好招兵买马,重整旗鼓,“一定要坚持到秋粮下来。”这便是曹操的祷告。凭借他的地盘,秋收的钱粮下来后,就意味着可以再次扩军了。
“仲德有何事见我?”曹操问道。
程昱一礼,面带邪意,笑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