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晚上,虽然部队只损失了三十来人,但士兵的体力和精力,却是激剧下降。
好不容易待到天亮,小田立即让一个中队的日军在前面开路,自己率领大队主力随后跟进,章得名则率领剩下的皇协军走在后面。
章得名一看小田这个安置,就知道小田将他的皇协军放在后面当弃子,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
“王八羔子,这哪是把我们当人看啊。”章得名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副官牛季焕愤愤地说道。
“团长说得太对了,这小鬼子根本就不是人,兄弟们替他们拼死拼活,这一遇到危险,就全丢给我们。”牛季焕在一边附和道。
章得名眼珠一转,望着牛季焕说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小鬼子不仗义,也别怪我章得名。告诉兄弟们,等会行动的时候放慢脚步,与鬼子拉开距离,等我们过了古峰口,我们就往西走,去济平县投奔马师长。”
章得名所说的马师长名叫马学魁,是国民政府留在山东的一支游击武装,其地盘就在济平县的昌来山一带。
马学魁曾派人来联系章得名,希望他以民族大义为重,率部加入他的队伍。
既然小田多喜郎不把自己当人看,章得名也不想再为日本人卖命,再说,富昌县有柳天舒的八路军,这次自己的部队又损失了差不多一半,如果再留在这里,遇到柳天舒这个煞星,搞得不好自己会变成光杆司令。
与其到那里无路可走,不如趁着手里还有几百弟兄,前去投奔马师长,说不定到时还会弄个团长当当。
“团长,我明白了,我这就去通知兄弟们。”听到章得名准备投靠马师长,牛季焕不由内心大喜。
就在小田多喜郎指挥部队离开石沟村时,杨冬虎率领一连四连赶到了古峰口南,按照柳天舒的指示,将部队埋伏在一个山谷里。
只是考虑到小田多喜郎手里还有两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加上章得名的皇协军,仅凭两个步兵连,就算加上朱爱国率领的三个连队,也未必吃得下,所以,这次伏击的目标,是小田喜郎的后卫部队。
按照这个设想,一连埋伏在山谷的东边,四连埋伏在山谷的西边,一连一排则布置在山谷南边的山头上。一待小田多喜郎的主力通过山头后,战斗打响后,一连一排立即切断小田多喜郎后卫部队与主力的联系,为部队主力消灭小田的后卫部队创造条件。
杨冬虎将部队布置好后,立即派人与朱爱国取得联系。朱爱国指挥部队正跟在小田多喜郎的后面进行追击,得知杨冬虎已在前面埋伏好,顿时内心大喜,命令部队从后面对断后的章得名部进行掩杀。
章得名被朱爱国打得没了脾气,看看离古峰口还有一段距离,咬了咬牙,留下一个排断后,自己带着皇协军主力,一路跑到古峰口,突然折进了东边的一条山谷,朝济平方向狂奔而去。
朱爱国接到报告,说章得名突然率部向西逃去,他不由一愣,随即一面让人跑步向杨冬虎报告,一边指挥部队放过皇协军,朝着小田多喜郎追来。
至于章得名留下断后那个排,与八路军打了几枪后,就乖乖举枪投降。
小田多喜郎得知章得名竟然从另一侧跑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只是这时的他,也无法派兵追击,只得连骂了几句八格后,命令部队加速向坪远镇靠拢。
斋藤大队主力已在坪远镇北边五里的地方做好接应,只要两个大队会合在一起,就算八路军再厉害,也将不足为虑。
他的大队其时还有近五百人,只是这些士兵被土八路骚扰了一夜,根本没有休息好,这时士气十分低落。
再加上章得名背叛皇军,让走在后面的两个小队直接暴露在八路军的追击之下,部队的士气更是大受影响。
看到后面的追兵不死不休,小田真有一种命令部队停下,返身与八路军好好打一场的冲动,但既而想到八路军杨冬虎部自从袭击青龙据点后就失去了踪影,小田多喜郎感到几分危险。
虽然大日本皇军英勇善战,但富崖山的八路军好像也不好相与。特别是那个柳天舒,其战法有点天马行空的感觉,更让他有点摸门不着。
部队穿过古峰口,只要穿过前面的山谷,很快就可以与斋藤所部会合,小田多喜郎终于松了一口气。
前面开路的那个中队对周围的山林进行火力侦察后,顺利通过了山谷,小田多喜郎命令断后的两个小队,在谷的北边阻挡追兵,自己则带着一个中队和机枪中队炮兵小队,不顾疲劳跑进山谷。
一进山谷,看到两边的山林十分茂密,他心里生出几分担忧。好在一路走过,却是没有意外。
当然,断后的那两个小队,这时与尾随追击的八路军激战在一起。
小田多喜郎骑着大洋马终于穿过了山谷的南端,看着前面较为平坦的大地,他感到松了一口大气。
就在他的机枪中队、炮兵小队和一个步兵中队通过山谷南端时,突然身后响起了激烈的枪声,他不由脸色一变。
在山谷中,还有两个步兵小队一百来个帝国士兵,难道八路军在山谷里真有埋伏。
想到这里,他急命第三中队长冈村三郎立即带着部队返身增援。
冈村三郎抽出指挥刀,两眼一瞪朝后一挥,带着他的步兵中队返身往谷口跑去,可还跑到谷口,就见原本寂静的山林里闪出无数人影,子弹从山林中打来,跑在前面的六个帝国士兵不幸中弹,惨叫着倒在地上。
看到八路军封锁了谷口,冈村三郎脸色一变,急令部队展开反击。
可惜一连一排占了地利优势,战士们趴在谷口两端的山头上,射出的密集子弹将通往谷里的道路死死封住。
冈村知道落在后面的同伴处境艰难,命令一个小队的士兵,迅速向两边的山头发起冲锋。
几十个鬼子兵闻声立即端着枪,一边开枪一边不要命地朝着山头冲去,在他们的身后,鬼子的轻重机枪、掷弹筒等纷纷开火,将两个山头打得树叶横飞,硝烟阵阵。
等鬼子的九二步兵炮加入反击阵营,一连一排所守的山头,立即不断腾起火光。
战斗一打响,杨冬虎立即命令一连和四连全力出击,战士们转眼打光了枪里的子弹,然后无数的手榴弹朝着谷中的鬼子投去。
这两个小队负责断后的鬼子,昨晚就被朱爱国弄得十分疲惫,今天一早又被安排在后面担任后卫。
最开始的时候,还有皇协军在后面顶着,谁知章得名在古峰口竟然抛下皇军独自逃走,这样一来,这两个小队就直接暴露在后面的追兵面前。
这时听到两边的山林里响起枪声,无数的子弹朝着谷中飞来,鬼子小队长顿时变了脸色。
到了这时候,如果还不明白八路军的真正目的,这两个鬼子小队长,那可真算是笨到家了。
他俩在心里叫苦不迭的同时,只能命令士兵立即寻找掩护,拼命反击,为大队主力返身相救赢得时间。
第二百二十三章反扫荡结束
负责断后的鬼子遭到一连和四连从两边山林的夹击,一时之间,在他们的周围响起密集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一个又一个的鬼子被子弹击中,惨叫着倒在地下。
不到一分钟时间,两个小队就只剩下六十来人,这些鬼子在发现有异时,第一时间就扑到了大道两边的岩石下,然后举着枪拼命与山林里的八路军对射。
可惜八路军占了地利的优势,一待发现鬼子藏到了道路两边,而且开始向上还击,那手榴弹和手雷立即如雨点般朝着道路上扔来,一时之间,山谷中到处是爆炸,无数的鬼子被爆炸腾起的弹片不幸击中。
看到道路上的鬼子被手榴弹的爆炸笼罩,杨冬虎喊了一声同志们冲啊,立即挥着手枪,从山林里跳出,带着部队迅速朝谷中的道路上冲去。
鬼子被爆炸的烟雾挡住视线,根本看不见八路军的影子,只能朝着两边胡乱射击。
等硝烟散去,那些八路军已端着枪冲到了大道上,这些幸存的鬼子这时已来不及装弹,大叫一声,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毫无畏惧的迎了上去。
可惜这时冲在前面的,却是那些手持驳壳枪或者王八盒子的连排长,他们看到鬼子端着步枪试图拼命,只是轻蔑一笑,手里的短枪立时响了,将冲在前面的几个鬼子打倒。
等到手枪里的子弹打空,立即身形一闪,后面露出几个平举着步枪的战士,随着又一阵枪声,那些妄图用武士道精神与八路军决斗的鬼子,纷纷被送回了老家。
在与鬼子进行白刃战时,如果条件允许,先利用连排长所配的短枪进行射杀,而其余的战士,则利用这个时间为步枪装弹,等前面的短枪打空子弹,后面的战士迅速替上,这样交替进行,可以有利的射杀鬼子。
按柳天舒的说法,只有两种情况,独立营才会与日军进行残忍的白刃战:一种是独立营的子弹打光,不得不拼,一种是形势危急,来不及为自己的枪装弹。
这些鬼子看到自己准备拼刺时,以为独立营会堂堂正正地与自己拼杀,哪曾想对手根本没有武士道精神。
这些鬼子只能在临死之前,骂了句懦夫,然后含恨去见天照大神。
看到谷中的鬼子没有一个活口,杨冬虎立即命令一连增援谷口的一排,四连与从后面杀到的部队迅速打扫战场,然后向后退去。
杨冬虎带着一连赶到谷口时,一连一排正陷入与日军的血战之中,一个排的战士,能战斗的不到十人,这些战士这时已做好了与鬼子拼命的准备,谁知这时连主力赶到,顿时精神大振,纷纷举着枪与不要命地向谷口进攻的鬼子开火。
小田看到第三中队被八路军挡住去路,双方在谷口浴血拼杀,转眼十分钟过去,而谷中的枪声慢慢停歇,他心里不由一叹,命令炮兵朝着谷口八路军的位置展开猛攻,同时命令冈村三郎撤下。
听到鬼子的炮弹朝着谷口飞来,有的更是飞到了谷中,杨冬虎看到鬼子开始后退,立即命令一连迅速向后撤退。
既然已达到了此战的目的,杨冬虎自然不会贪多求全,反正这时谷中已打扫完战场,一排已完成了阻击任务。
小田利用炮火朝着谷口再次猛轰一阵后,看到谷口再也没有八路军的子弹飞出,这才让冈村三郎派出一个小队,小心翼翼的向谷口冲去。
经过金水沟的战斗后,小田渐渐清楚八路军的招数,一般情况一击得手后,就会立即撤退,自己的两个小队损失在前面的谷中,他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些阵亡官兵的尸体带回。
而从金水沟的战斗来看,八路军一般情况不会阻止皇军收敛阵亡官兵的尸体。
也是因为这点,小田多喜郎的部队在阵亡的八路军尸体上从不发泄愤怒。
确定对面的八路军撤走后,冈村三郎所部终于顺利返回谷中,看到九十多个帝国士兵整齐地躺在谷中的道路上,身上的武器弹药全然不见,不由内心一片骇然。
这些阵亡士兵的尸体,如同金水沟一样,被摆放得整整齐齐。
想到自己的对手,在短短二十分钟内,就将近一百个帝国士兵击毙,冈村三郎神情黯然。
小田得知那两个小队的士兵果然玉碎,眼里流出两行热泪,命令冈村三郎收敛阵亡士兵的遗体,然后撤向坪远镇。
所幸部队一直撤到坪远镇,也没再遭到八路军的袭击。
与斋藤少佐会合时,小田多喜郎满脸羞愧。
他一个满编大队加上章得名的皇协军团,从坪远镇北上扫荡,虽然也曾打到了富崖山八路军的中心垭坪村,但这些八路军腻滑如油,自己根本没能歼灭多少,反而损失了差不多两个步兵中队,还将章得名的皇协军全部损失掉。
想到这里,小田多喜郎内心滴血。
好在斋藤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从茅塘据点出发,一路顺利攻占松坎镇,可那些八路军和共产党的积极分子早跑得没影。等自己接到命令,率部向西追击时,却在新田嘴遭到八路军伏击,一个运输中队彻底损失,随后,留守松坎镇的那个小队和一个连的皇协军,也被八路军吃掉,松坎镇又落到了八路军手中。
可以这样说,斋藤大队这次扫荡,除了损失一个辎重中队和大量物资外,还损失了一个步兵小队和一个连的皇协军,其战果却是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渡边得知自己两路大军在柳天舒的根据地游了一圈,不但没抓住八路军的主力,反而损失了五六百帝国士兵,顿时气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到了这时,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原本以为满有把握的扫荡,再次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旅团长得知渡边的扫荡再次失败,在电话中狠狠地臭骂了一顿,让渡边暂时对根据地采取严密封锁,同时确保铁路运输线的安全。
相较富崖山的八路军来说,山东铁路自然要重要得多。
得知鬼子在加强了坪远镇的防备力量后,其主力已撤回了县城,柳天舒将刘苏堂的五连留在松坎镇,带着机炮连和大批物资,返回垭坪村。
与此同时,杨冬虎和朱爱国也带着部队返回了根据地。
王水河得知扫荡根据地的鬼子全部撤回,顿时高兴地带着县委和县政府的人,从深山里走了出来。
与他们同时返回根据地各村的,还有撤退到深山里的百姓。
看见柳天舒,王水河的脸上还是露出微笑:“柳营长,多亏你及时赶回来,不然,小鬼子这次扫荡还不知什么时候能粉碎呢。”
“王书记,看你说的,有你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就算我没能赶回来,鬼子的阴谋一样不能得成。”柳天舒谦虚地说道。
向书玉和唐水这段时间虽然跟着老百姓藏在山里,但对独立营发生的一系列战斗还是十分了解的。他俩没想到独立营不但粉碎了鬼子扫荡根据地的阴谋,还消灭了这么多鬼子,缴获了这么多物资。
望着柳天舒,两人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
随后,向书玉立即带着乡亲们对家园进行重新建设,各村的民兵在抽调了部分骨干补充进主力连长后,也返回了各自的村子。
忙完这一切,柳天舒和朱爱国来到了六连和七连,这两个连在追击小田多喜郎所部的战斗中,还是拉上去参加了对鬼子的攻击,其中有不少战士表现得十分勇敢。
看到两个连的战士被集中在操场上,柳天舒与朱爱国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大步走上前去。
“同志们,我们这次能顺利粉碎鬼子对根据地的扫荡,六连和七连是功不可没的,你们没有一个是孬种,你们个个都是真正的男子汉。我知道,你们过去曾做过对不起祖国和人民的事,但你们已用行动来证明了自己,你们无愧于中国人这个称号。记得前两天我曾说过,在我们粉碎了鬼子的扫荡之后,你们中间愿意留下来与我们一同战斗的,我柳天舒表示欢迎,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同志,我的战友,我的兄弟。有谁如果吃不了我们八路军的苦,不愿留下来的,只要不再去当汉奸,不再去帮着小鬼子祸害乡亲们,我们发给路费欢送。现在到了我们兑现承诺的时候,愿意留下来的,到你们连长处报名,如果不愿意留下来的,到教导员处登记,我们开路条送你们离开根据地。”
柳天舒说完,六连和七连的战士一片沉默。
随后,有五十来个原来的皇协军到朱爱国处登记,承诺不再为鬼子卖命后,领了一块大洋拿着路条离开了根据地。
这次独立营除了缴获了一大批弹药物资外,还缴获了五千多个大洋,按照柳天舒与朱爱国的意见,决定对根据地所有八路军官兵和民兵一人补发一块大洋作为生活补贴,对牺牲的战士,则按照每人十块大洋的标准发给怃恤金,伤员除了及时医治外,发给三块大洋的生活补助。因伤致残的则按牺牲战士的标准对待。
县委和县府的人同等对待。
他这个方案,曾遭到了王水河的反对,但由于柳天舒态度十分坚决,也就只保留了个人意见,并没有用组织的名义进行否决。
第二百二十四章江金勇政委来到富崖山
按照王水河的理解,八路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队伍,共产党员都是有信养的人,自然不能在财物上过多追求,所以,八路军官兵没有军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其实他并不知道,国民政府还是按照八路军当初的编制拨了部分粮饷的,而且八路军还是有伙食补助这一说。
而八路军富崖山独立营自组建之日起,所有官兵就没领过一分钱的补助,或者叫津贴也可。这次部队意外从斋藤的辎重部队里缴获了一批银元,柳天舒想到很多战士为打鬼子而流血牺牲,于是就想借着胜利这个机会,给独立营的官兵补发这段时间的生活补助。
再说,那些在朱爱国那里登记后选择回去的皇协军,都要按规定发给路费,凭什么独立营的战士不能发点补助?
如果选择离开的皇协军能领到路费,而答应留下来参加八路的皇协军,却不能得到一点补助,那绝对会让这些答应留下的皇协军心里不平衡。
当然,这些投诚参加八路的皇协军都领了补助,而原来的独立营战士却没有,这也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柳天舒决定所有独立营的战士和参加了战斗的民兵,以及根据地的地方干部,全都一次性发点补助。
虽然这样一来,独立营缴获的大洋,剩下不到一千个,但柳天舒还是认为值得。
就在王水河准备在根据地好好庆祝反扫荡的胜利时,石强带着小分队,终于历经艰辛,返回了根据地。
柳天舒跟着王水河来到小分队的驻地,看到那群爱国学生和华侨十分疲劳,立即让人安排住处和准备用品。
一个年约二十五六的青年,看到一群人进来,立即沉稳地从长凳上站起来。
听到石强介绍走在前面的就是根据地的王水河书记,他立即握住王水河的手,真诚地说道:“王书记你好,我叫周长发,组织上让我负责将他们安全送到太行山根据地,这次多亏你们的小分队,我们才能安全到达你们这里。”
“周同志你太客气了,我们的任务是将你们安全接到这里,然后再设法将你们送到青阳山根据地。是我们没做好,让你们受委屈了。到了我们这里,就跟到了自己家里一样,你们千万别客气。”王水河望着周长发笑道。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周长发这才望着柳天舒。
“你是柳天舒营长吧,我听石队长提起过你,没想到你竟然这样年轻。”周长发望向柳天舒的眼神有几份敬佩。
“呵呵,你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吧。”柳天舒笑了笑。
“柳营长,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