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纵横-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三十四章日军撤出石田县

三成看完多泽发来的电报后,立即召集师团里的军官,围着地图商量接回江成支队的办法。

江成支队虽然占领了石田县城,但自身伤亡太大,再加上成家坡落到了新四军手中,意味着原来的退路被切断。

要想顺利接应江成支队撤回,要么派出部队夺回成家坡,要么,从临川派兵占领玉堂岭,打通临川通往石田的道路。

二十二师团一众军官围着地图商量了半天,最后弄出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划。

不得不说,日军二十二师团也有一些人才,这个计划制定以后,立即列入最高机密,只有上层军官才知晓。

就在石强指挥七十一团和七十二团消灭了成家坡的敌人不久,日军一个联队就杀气腾腾地朝成家坡扑来。

石强接到报告,立即召集两团干部紧急商量,最后认为凭两团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阻止日军夺回成家坡。

郝猛宣得知日军杀向成家坡,向柳天舒报告后,立即指挥七十团,星夜往成家坡方向奔来。

就在郝猛宣和石强准备集中三个团的兵力,在成家坡一带重创鬼子的增援部队时,临川的日军突然出动,在郝猛宣和石强还没反应过来时,就一举攻占了玉堂岭,守在玉堂岭上的县大队一个中队全部战死,无一人后退。

郝猛宣接到消息时,恰好带着部队与石强会合,得到这个消息,不由神情一怔,震惊的眼神望向石强。

“石强,我们上当了,石田县的鬼子要经临川溜走。”

这时石强了醒悟过来,他充满自责的对郝猛宣说道:“郝旅长,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三成这个老鬼子。唉,现在玉堂岭已失,我们根本无法留下江成支队了。”

“这事是我考虑不周,我会向师长请求处分的。”郝猛宣心里有说不出的郁闷。要知道,他亲自带着七十团星夜过来,就是想集中兵力消灭鬼子的江成大队,哪曾想,自己这一番奔波,却成了无意义的强行军。

柳天舒接到郝猛宣的电报,沉默了半天,将电文递给一边的江金勇。

“政委,看来我还是有些轻敌,没想到鬼子竟然从临川方向撤出石田,唉,看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成这伙鬼子逃走了。”柳天舒的神情中充满自责。

江金勇很快将电文看完,随即将电文放下,望着柳天舒道:“江成支队主动撤离石田,这可是好事啊,有什么自责的?只要鬼子撤出石田,就意味着我们的反扫荡取得了成功,鬼子的阴谋破产。至于没能消灭江成支队,我的看法与你不同,我认为能消灭江成支队固然更好,但能将他赶出石田,也是了不起的胜利,要知道,江成支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我们临时支队损失也不小,现在还不是与鬼子决战的时候,如果独立师因为消灭了江成支队而元气大伤,对我们巩固发展根据地,并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独立师战斗能力很强,但打仗向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如果硬要吃掉鬼子的江成支队那数千之众,临时支队就算不被打残,恐怕也得伤筋动骨。

目前这种状态,在江金勇看来,应该就是最理想的结局。

听了江金勇的话,柳天舒沉重的心情也稍为轻松,随后就给郝猛宣和石强发电,让他们将歼敌变为追敌,尽量多消灭敌人。

江成接到三成师团长电报,得知玉堂岭已被二十二师团派出的部队攻占,立即命令龙姑岭的部队迅速向石田方向撤退,同时命令石田县城的青木联队做好撤出石田的准备。

至于手下的军官提出将石田县城焚毁的建议,被江成理智的制止了。

他可不想因为在石田县城干出人神共愤的事,而被新四军派出的特种小队追杀。

石强指挥七十一团和七十二团立即回师龙姑岭,郝猛宣则指挥七十团迅速北上,准备截击敌人。

同时,留在江家湾一带的六十八团,也立即扑向石田方向。

可惜江成支队的撤退速度非常快,等七十一团赶到龙姑岭时,日军早已西撤,就是六十八团,也没有拦下从龙姑岭上撤出的部队。

石强看到敌人逃走,当下指挥部队马不停蹄地向北直追,拦截从石田撤出的日军,可他们还没赶到玉堂岭时,就接到报告,江成支队在二十二师团的接应下,已通过玉堂岭撤往临川方向了。

知道无法追上日军,石强只得命令六十八团进入石田县城,其七十一团和七十二团,则留在玉堂岭,等候师部新的命令。

郝猛宣亲自指挥的七十团急速向北,只抓住了日军留在后面担任掩护的一支小部队,一百多个日军在七十团的雷霆打击之下,并没能坚持多久,就全部被消灭。

等七十团消灭了这伙日军后,江成支队和前来接应的日军,已顺利撤回了临川县城。

确认进攻石田的日军退去后,柳天舒想了想,决定让郝猛宣指挥新七旅三个团,回师武康,准备收复武康的战斗。

至于二十二旅六十八团,仍然留在石田,以防日军卷土重来。

南方日军进攻的无功而返,让十七师团长酒井康心里更加充满忧郁,好在中川联队历经艰险,终于走出了金鱼岭,与高桥联队会合,让他多少放下心来。

柳天舒得知中川联队在损失了三百多人后,终于与七十师团主力会合,只能按下寻机打击中川联队的念头。

不但中川联队,就是十七师团的江口联队,因为已到了离高桥联队不到二十里的地方,自己也失去了攻击围歼江口联队的机会。

好在十七师团抱成团后,长兴周围却显得十分安全,就是顶原镇,也落到新四军的手中。

看到十七师团在广德一线防守严密,一时之间无法寻到战机,柳天舒一边命令二十一旅休整补充,一边与苏南根据地的新四军第六师商量,然后命令谢屏才,指挥六十七团和六十九团迅速北进,与第六师一道直取宜兴和静阳。

宜兴之敌这时已孤悬在苏南根据地和天目山根据地之间,虽然小鬼子在那里苦心经营,但所有兵力不到三千人。发现新四军突然出现在城下,自然严密防守。

只可惜这时的新四军,也不是当初缺枪少弹时的模样。特别是谢屏才指挥的外线作战部队,拥有六门美式八二迫击炮和四门九二步兵炮。

部队悄然运动到宜兴城下后,趁着夜色降临,二十二旅炮兵猛然开炮,将宜兴南门外鬼子阵地彻底覆盖,鬼子建在小山上的工事被炸得七零八落,守在里面的士兵伤亡惨重,还没从新四军的炮火打击中回过神来,新四军就冲到了眼前。

双方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举枪朝着对手拼命开枪,子弹打光之后,就是手榴弹和拼刺刀,经过四十分钟的激战,日军在南门外的阵地随即失守。

二十二旅在南边发动进攻的时候,北边的新四军第六师十七旅也同时发动攻击,一时之间,宜兴城外炮声隆隆,让守在宜兴的日伪军心惊胆颤。

二十二旅六十七团在攻下了日军在南门外的阵地后,随即向南门发动攻击,在二十二旅炮火的不断打击下,整个南门一带被炮弹的爆炸照得如同白昼,守在城墙上的日伪军伤亡惨重。

激战半个小时后,六十七团一营逼近南门,二十二旅集中炮火轰击南门,直接将南门城墙轰塌,然后六十七团一营从缺口处杀入城中。

鬼子得知南门被突破,急忙抽出预备队进行反击,双方在南门处进行殊死拼杀,这时,六十七团二营随即冲了上去。

二营的加入,让新四军在激战中开始占据上风,等到迫击炮部队赶上去后,日军再也吃不住劲,丢下大片尸体,向城内退去。

南门被攻破,新四军杀进城内,守在其他城门的日伪军军心大乱,正在攻城的部队精神大振,趁着鬼子慌乱之际,立即加大攻势,转眼间北门被攻破,西门和东门也是危在旦夕。

守城的指挥官知道宜兴城被攻破已是早晚的事,立即集结所有部队,向西门冲来,试图从西边突围,没想到遇到了二十二旅六十九团的阻击,双方在城门外杀得血流成河。

到晚上十一点半,随着最后一个日军倒下,宜兴之战落下帷幕。

二十二旅和新六师的十七旅在宜兴胜利会师,两军将士激动地又叫又跳。

随后,谢屏才按照柳天舒的命令,将宜兴城交给十七旅,自己率部向静阳方向挺进。

静阳的鬼子只有一千来人,得知宜兴被攻下,大批新四军正向静阳扑来,立即向上面请示,最后在上级长官的同意之后,连夜收拾物资,撤出静阳,往西跑去。

这个时候,日军根本抽不出大部队来增援静阳,如果不主动放弃静阳,恐怕这些日伪军,只能成为新四军的盘中餐。

谢屏才得知静阳的日军竟然被吓走,不由哑然一笑,只得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将接收静阳县城任务,交给新四军第六师的部队。

第五百三十五章军部来了急电

得知静阳落到新四军手中,多泽神情一暗,他知道,随着进剿天目山新四军的失败,自己在中国的日子不多了。

不过,因为大本营的调令还没下来,他还得想法收拾这个烂摊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四军的重点是打通苏南和天目山之间的联系,短时间内,并不会威胁湖州,至于杭州方向,江成支队已退回杭州,最多也就是放弃武康,双方退回战前的状态。

最让他担心的,还是十七师团。

因为宜兴和静阳相继落到了苏南新四军的手中,这就意味着停留在广德一线的十七师团,处于柳天舒的三面包围之中。

当然,柳天舒想吃下十七师团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十七师团,损失并不大,就算柳天舒的独立师全部上来,堂堂正正的交手,也未必是十七师团的对手。

可十七师团是华中日军的重要力量,自是不能在在与独立师的较量中消耗殆尽,如果没有十七师团,华中日军又用什么去对抗第三战区那近二十万部队。

想到这些,多泽最后决定让十七师团向西撤出柳天舒的根据地,然后向芜湖一线集结。

自己不能一时意气用时,将十七师团陷入与独立师的对抗之中。

至于独立师以后如何处理,自有继任者前来负责。

就在十七师团向后撤退的时候,日军大本营调整了其负责江浙苏皖作战的十三军司令官,藤田井中将接任多泽。

藤田进到了上海,命令各部暂时执行原来的作战任务,其二十二师团仍然留守杭州一线,一四四师团负责浙南方向,第十七师团留在南京芜湖一线,独立11师团负责上海外围防务。

柳天舒看到鬼子暂时没有进攻根据地的迹象,与江金勇商量了一下,命令各部迅速进行休整补充,准备秋季粮食的争夺战。

好在苏南根据地与天目山根据地连成一片,第六师和独立师可以互相配合,根据地今年的庄稼又是大丰收,而鬼子遭到前段时间的失败,应该不敢冒然闯进根据地抢粮。

藤田进这个老鬼子算得上是老奸巨滑,他到了上海后,仔细研究了自己防区以往的所有战例,发现周围的新四军中,柳天舒的独立师,竟然是最难对付。一来,独立师背靠天目山,可以进退自若,二来,其下辖的三个旅,均是能征善战的劲旅,无论是攻坚还是防守,都有其独到之处。更让他感到惊奇的,是独立师的作战风格变化多端,其情报收集能力和特种作战能力,更是有点出神入化。

柳天舒单凭其一师之众,就可以逼退帝国一个师团,单是这点,如果抛开是对手的话,足以让藤田进从心里感到佩服。

既然独立师难于对付,藤田进决定暂时不对新四军大举用兵,而是先将今年的粮食征收上来再说。

不过,不对新四军用兵,并不意味着不对付中国军队。

藤田进在仔细研究一番后,决定将进攻的方向选在浙南。

就在柳天舒忙着指挥部队帮着老百姓收割庄稼的时候,日军独立十二旅团悄然船运温州,突然从温州登陆,向守在浙南的第三战区暂编三十三师发动进攻,同时,一四四师突然向丽水方向急进。

原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为了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派出B…25型轰炸机炸轰了日本东京、大坂和名古屋数座城市,可是这些重型轰炸机完成轰炸任务后,无法飞回正在回返的航空母舰,全都飞到了第三战区在丽水的军用机场然后飞往四川。

日本本土被炸,日本全国上下一片惊恐,于是,大本营命令第十三军不惜一切代价,消灭位于浙南的第三战区部队,摧毁第三战区在浙南的军用机场。

柳天舒接到情报,在地图上研究一番后,认为日军仅凭这点部队向浙南发动进攻,第三战区应该能对付,也就没放在心上。

再说,第三战区为了防止独立师进入浙南,早就在金华一线布置了重兵,自己没有军部的命令,自然也不能向南发展。

好在日军向浙南的进攻,最终还是被第三战区的部队挡住。

转眼到了四三年的春天,重庆政府因为得到了美国大量的援助,第三战区的部队,全都换上了美式装备,而这个时候,随着去年中途岛海战以美国海军的胜利结束后,小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优势尽失,而美国大兵开始在太平洋那些植被茂密的热带雨林岛屿上与日军展开残酷的争夺战。日军为了遏制住美军的进攻,开始从中国战场抽调精锐部队开赴太平洋战场。

此消彼长,中国的抗日战争,竟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第三战区各部队在完成换装后,更加警惕独立师的发展,军部得知天目山西边和南边,皆有第三战区精锐部队后,开始担心独立师的安全。

这天,柳天舒刚从天目山的兵工厂回来,江金勇就神色凝重地说道:“天舒,军部转来中央急电。”

说话间,江金勇递过电文,柳天舒接过一看,中央要求独立师做好渡江北上的准备。

原来,远在延安的中央领导,认真研究了苏南和天目山的情况后,认为这里布置新四军两个主力师,兵力有些浪费,而且这样也容易引起国民政府的不满。

一边是日军严阵以待,一边是第三战区虎视眈眈,并不利用两师的发展,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调独立师渡江北上,在江南只留第六师发展。

当然,大军北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独立师现在可是拥有三旅之众,这样大的部队行动,自然要计划得十分周密。

“让独立师渡江北上?”柳天舒看得眉头一皱,作为新四军中的中高级将领,他对华北各根据地目前的形势还是有些了解。

前段时间冈村宁茨担任华北日军司令官后,集中华北日军对各根据地进行了残酷无比的大扫荡,各根据地遭到了不少的损失。

虽然中国抗战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现在却是黎明前的黑暗,也可是说是最艰难的时期。中央在这个时候调独立师北上,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大军北上,单是给养粮草等,就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对,中央要我们立即北上,先到苏北根据地。”江金勇点了点头。

军部转发的命令中,只是让独立师北上苏北,至于最终目标是哪里,军部没有说。

“行,通知向罗全和章周宏,我们先商量一下。”柳天舒二话没说就直接表态,既然军部来了命令,自己自然是无条件执行,再说,他也敏锐地察觉,在江南独立师和第六师两个师,挤在苏南和天目山这狭小的区域,确实有些不妥。

而且根据地要负担两师之众,其压力也是不小,如果独立师能渡江北上,将天目山交给第六师经营,可能对整个抗战事业更为有利。

反正日军第十三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无力大举进行新四军的根据地。

向罗全和章周宏接到通知迅速赶回。

“师长,政委,出什么事了?”向罗全看到柳天舒和江金勇坐在指挥部里抽烟,进门将帽子放在一边,端起水喝了一口问道。

“你先喘口气,等会我们再说。”江金勇笑着抬了抬手。

章周宏走到一边直接坐下,挪过一个瓷盅,端起来喝了一口,眼光在柳天舒和江金勇脸上扫过。

待到两位休息了片刻,柳天舒望着江金勇:“政委,还是你来说吧。”

“向参谋长,章副师长,军部发来急电,中央指示我们独立师立即做好渡江北上的准备,时机成熟立即北渡长江,前往苏北根据地。”江金勇拿着电文,直接传达军部命令。

“让我们北渡长江?”向罗全听到这话,不由大吃一惊。

“对,这事现在还是绝密,除了我们四人外,不能让其他同志知道。”江金勇神情严肃的说道。

“师长,政委,我们独立师现在可有两万余人,这么多人如何在鬼子的眼皮底下渡江北上?”向罗全惊愕不已。

章周宏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大吃一惊,要知道,鬼子封锁着长江,独立师有两万余众,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北渡长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呵呵,向参谋长,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活人难道会让尿憋死不成,既然中央作了指示,军部来了命令,我们就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再说,江南也确实容不下这么多部队。第三战区早就堵死了我们向南发展的道路,我觉得中央就是看得远,让独立师渡江北上,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柳天舒笑了笑说道。

“天舒同志说得对,上级的命令我们必须无条件执行,至于什么时候渡江,如何渡江,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好好研究,我相信一定能找到稳妥的办法,顺利渡过长江,赶到苏北根据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江金勇神情严肃的说道。

第五百三十六章渡江北上

不过,两万人的部队要北渡长江,确实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

师里几位同志统一了思想后,立即商量接下来应该做的事。这次渡江,按照军部的意见,是经苏南根据地,从镇江到江阴之间渡江,所以,大家决定首先派出侦察人员,对那一带的地形以及敌情进行详细侦察。

为了确保主力部队渡江顺利,柳天舒提议让孙雪宣亲自带着部队赶到镇江以东沿江区域,对那里的敌情进行侦察。同时,隐密地对新七旅进行调动。

新七旅主力还在武康一线,一旦大军开拔,必然讲究兵贵神速。

在送走了孙雪宣一行后,江金勇和柳天舒悄然赶到宜兴附近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子,与第六师的首长碰头,商量了独立师渡江后,天目山根据地的移交情况。

第六师首长自然知道独立师即将渡江北上,这时自是全力配合,其一个主力团已接到命令完成集结,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