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纵横-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一个战士跑过来说那边已准备好了,柳天舒和唐季元跟着宗书记和唐清,往一边的房间走去。

走进房间,柳天舒发现房间里坐着几个身穿八路军服的人,这些人笔直地坐在那里,看到宗书记等人过来,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宗书记两手一挥,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与唐清走到前面坐下,柳天舒和唐季元则在后边一个角落里找了位置坐下。

“同志们,为了适应抗战的新形势,更好的打击鬼子,发展壮大我们的根据地,根据上级指示,我们清岩抗日游击队与南下的八路军部队合编。今天,八路军清岩独立大队,就算正式成立了。现在,我代表组织宣布部队建制和干部任命。”宗书记的声音中气十足,显得气势很大。

随着宗书记的宣布,柳天舒心里涌起一丝失落。

按照宗书记的宣布,八路军清岩独立大队下辖三个连,大队长罗正宽,副大队长肖永杰,教导员王思雷。

一连长国刚,部队由南下的八路军一个连组成。

二连长黎树,部队由原清岩镇抗日游击队一连组成。

三连长李小成,部队由商家堡的二连组成。

柳天舒任独立大队参谋长一职。张狗剩担任三连副连长。

柳天舒根本没想到自己会离开一线部队,到独立大队担任什么参谋长。你说,一个只有营级规模的部队,需要什么参谋长?

会后,可能是看到柳天舒情绪有些低落,唐清将他叫到一边。

“天舒,你对今天组织上的安排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唐清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我服从组织安排。”柳天舒淡淡地说道。

“我理解你的心情,清岩抗日游击队是你一手发展起来的,清岩的根据地能发展到今天,你是功不可没。不过,组织上也有组织上的考虑,毕竟我们八路军是党的部队,保持队伍的纯洁性是十分必要的。我希望你不要背什么包袱,是金子早晚要发光的。对了,我听说开春后组织上要抽调一批地方部队干部进行集训,等部队安顿好后,我帮你争取去学习提高一下。”说到最后,唐清的声音压得极低,不过语气中透出无比的真诚。

听唐清委婉一说,柳天舒立即明白自己之所以任参谋长一职,应该与自己还不是党员有关。

“谢谢唐清姐,你放心,我会努力工作的。”柳天舒长出了一口气,感激地对唐清说道。

按照宗书记所说的,唐清今后的主要是领导清岩区委的工作,负责地方上的事,并不插手部队的事。

石强和郝猛宣听到柳天舒被调到新成立的独立大队担任参谋长后,心里都有些替他不满,但在柳天舒的严令下,两人不敢再表露出来。

随后的日子,独立大队在罗大队长的领导下,忙着进行整训,柳天舒作为参谋长,反而显得十分空闲。唐清和唐季元看到柳天舒似乎有些无所事事后,找到罗正宽,干脆将柳天舒和石强那个暂时挂在独立大队队部的警卫班要了过去。

区委那边主要是发动群众,大雪封山之后,后山村有很多从黄石村搬过来的百姓,生活有些困难,有很多事需要区委解决,另外,独立大队成立后,区委那边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需要重要重建一支规模不大的区小队,柳天舒他们过去,正好可以帮着唐清完成这事。

罗正宽是一个老红军出身,在北边与鬼子打过两场硬仗,这次奉命带着一个连到清岩这边成立独立大队,而清岩镇又在鬼子的运输线上,他自然要趁着这大雪天,对部队进行整训。

特别是二连和三连,都是由游击队改编而成,无论战术思想还是作战风格,都需要重新整合,他和副大队长肖永杰忙得不亦乐乎。至于原来的队长柳天舒,罗正宽从骨子里瞧不起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

就是得知游击队在清岩镇消灭了很多敌人,他也认为只是误打误撞。

真正论起打仗,柳天舒这种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哪是自己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军人可比。

第一百三十二章唐清的苦恼

柳天舒带着警卫班留在区委后,唐清给他在离自己住处不远找了户农家住下。

这户人家的主人姓牛,牛大叔和牛大婶五十来岁,有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儿子,名叫牛大壮,四年前娶了本村一个叫伍翠花的姑娘,有一个两岁的儿子,他们一家三口住在小院的西厢房,牛大叔的女儿名叫牛雨容,今年十七岁,参加了根据地的妇救会。

牛大叔听唐清说要安排柳天舒住在他家,心里十分高兴。

柳天舒的大名,在根据地里早已传得家喻户晓,虽然牛大叔是后山村的,但黄石村有不少村民现在也把家搬到了后山村,这些百姓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已与后山村的百姓融合在一起了。

“牛大叔,这就是我给你提起过的柳参谋长,天舒,这是牛大叔,以后你就住在他这里。”唐清指着柳天舒对牛叔介绍道。

“牛叔你好,以后可给你添麻烦了。”柳天舒客气地说道。

“柳参谋长,你能住到我的小院,这是我牛天成的福份,再说,如果不是为了打鬼子,你也不会到我们这里来,以后你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就成了。”牛天成激动地说道。

柳天舒在牛大叔的热情引导下,走进了小院的东厢房。这是一排三间的屋子,柳天舒住一间,警卫班的人住另外两间,至于做饭之类的,则就在院子的一角搭过棚子解决。

牛大叔带着柳天舒将东厢房走看了一遍后,望着柳天舒道:“柳参谋长,你们住到我家,我们就是一家人,以后有什么需要的,直接找我就成。你可千万别客气。”

将牛大叔和唐清送走后,柳天舒立即让石强带人收拾屋子和院子,他则将东西在房间放好后,拿出唐清给他的清岩镇各村的基本情况,认真看了起来。

他现在被唐清要到区委这边协助工作后,对部队训练和打仗的事。自然暂不关心,注意力就转到了各村的抗日自卫武装建设、村级政权建设、预防鬼子扫荡预案和各村警戒系统等等上来。

坐在屋里将清岩区委所辖各村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后,就见石强提着一个铁壶进来,他的身后,则是林华抬着一个不大的炉子。

“队长,这雪可是越下越大,村子里连路都找不到了,我给你找了一个火炉,放在屋里可以取取暖。顺便也可以烧点开水啥的。”石强望着柳天舒道。

“火炉?这可是好东西。”柳天舒闻声高兴地说道,“对了,强子,战士们的屋子里有没有火炉?”

他作为参谋长,不但分到了一套新军装,还分到一张毛毯和一床被子,可据他所知,警卫班的战士。却只能两人一床被子。

就是这些东西,还是他们打平乐据点的时候。从鬼子据点里倒腾出来的。

听到柳天舒这话,石强脸上露出难色,“只找到一个,现在大雪封山,村子里各项物资都很紧缺,就是这一个。还是我好不容易找来的。”

听到这话,柳天舒不由皱起眉头,过了片刻说道:“这样,这个火炉暂时放在你们那边,另外。想法去弄点木炭,跟牛大叔商量一下,看不能不能在屋里的地上弄个火笼烤火。”

柳天舒的老家,就有不少人家在屋里的地上挖出一个洞,然后把木炭放在里面点燃取暖,清岩镇这边,他没发现有哪家在地上弄这个。

“行,我找牛大叔商量一下。”石强点了一下头,转身走了出去。

柳天舒随即走到东厢房另外两间屋子,看到战士们正在将被子之类铺在地上。“林华,你们被子够用?”

“队长,我和谢飞从家里一人带了一条来,加上王飞龙也从家里带了一条,和这次上面发的,每人都有一条被子。只是,这被子有点薄,晚上还是很冷。”林华望着他说道。

“嗯,部队现在各项物资都很紧缺,我听说卫生队那边,还是两人盖一床被子,看来我们得想法去弄点回来才行。”柳天舒若有所思地说道。

现在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左右,不过,位于太行山东侧的清岩镇,已进入了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这个时候,很多老百姓都躲在屋子里取暖,没有重要的事,根本不会外出。

可据柳天舒所知,区委将物资优先补充给独立大队后,现在已是捉襟见肘。

据说不但御寒的装备不能满足需要,就是粮食,也将出现缺口。

就在柳天舒与林华谢飞等人说话时,石强走了进来。

“队长,牛叔同意我们在屋里建你说的火笼,不过,这火笼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谁都没见过啊。”

“这个我看别人建造过,来,我带着你们建造。”柳天舒听到牛大叔答应,立即指挥警卫班,在三间屋子的地下挖坑建火笼。

到了中午时候,三个火笼建好了,石强找来木炭将火笼点燃,半个小时后,随着火笼里的木炭烧得旺旺的,整个屋子变成温暖起来。

牛大叔得知柳天舒他们将火笼搭好,吸着旱烟跑来看热闹,等发现这火笼确实是冬天取暖的好东西后,立即嚷着要柳天舒帮着他在屋子里也建一个。

晚上的时候,柳天舒从唐清那里回来,石强端来一大碗窝窝头,放在他的桌上。

“队长,这是我们给你留的饭。”

看到柳天舒大口大口地吃着,柳天舒在一边说道:“队长,我准备回一趟黄石村,看能不能搞点木炭回来,你搭的那个火笼确实是好东西,不过,我们只有一百多斤木炭,根本不够烧过这个冬天。”

部队整编后,原来游击队积攒下的家底,全部移交给了独立大队,现在柳天舒和石强手里是一块大洋都没有,再说,后山村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木炭。

黄石村被鬼子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房屋建筑之类都被烧成木炭,虽然现在大雪封山,但如果认真去找,应该能找出不少来。

“行,强子,你带人去看看,顺利了解一下鬼子的情况,看能不能从鬼子手里捣腾点东西回来,不然,这个冬天可就难熬了。”柳天舒转头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说道。

过了两天,柳天舒接到通知,来到唐清的小院。

正围坐在桌前的唐清、唐季元和刘思园,看到柳天舒进来,都望着他点了点头。

“唐书记,你找我有事?”柳天舒向唐季元和刘思园打了招呼后,望着唐清说道。

“天舒,来,先坐下。”待柳天舒坐下后,唐清递过一个装着温开火的茶盅。

待柳天舒喝了一口后,她望着柳天舒说道:“天舒,昨天下午一连在赶往梨花坪的路上,遇上鬼子伏击,一连伤亡了三十多个战士,这还不算严重,更严重的是为了摆脱鬼子的追击,很多战士不但将背包丢掉了,还将粮袋也扔掉了。刚才罗队长来找我,希望区委帮他们解决一批被服和粮食。”

听到一连遭到鬼子伏击,柳天舒不由大吃一惊,梨花坪的位置,柳天舒是知道的,它就在黄石村东边十里地山坳里,那是一个只有五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不过,梨花坪离清岩镇通往双峰岭的公路很近。

“鬼子怎么会知道一连要去梨花坪?”柳天舒不由奇怪地问道。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现在一连已撤回后山村。正在村子里休整,伤员全送到了王家大院。”唐清的眼神里有一丝疲惫。

“我等会过去看看,对了,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件事?”一连丢了御寒的装备和一部分粮食,这可是让根据地的后勤压力陡然加大。

要知道,一连从北边下来,就只带了三天的口粮,而区委这边因为黄石村被鬼子烧毁,存粮本身就不多,幸好三连留在商家堡方向,可以从商家堡得到补充,这才让这边的压力有所减轻。

一连这次到梨花坪,原本是准备伺机伏击鬼子的运输线,战士们带了十天的口粮,这一下子就损失了一半多,让唐清如何不头疼。

“我们区委这边本身就没什么存粮了,我算了一下,要保证部队有足够的粮食渡过这个冬天,必须筹集到八千斤粮食才行,加上区委这边和一些群众过冬所需,至少有一万五千斤粮食。这么多的粮食,我可真的想不出办法了。”唐清苦恼地说道。

“唐书记,我看是不是想法向田家寨和商家堡借点粮食?”刘思园在一边插话道。

“商家堡要承担三连的供给,本身就有压力,田家寨虽然应该有粮,但恐怕并不愿意借给我们。”唐清仔细一想摇了摇头说道。

田家寨是一个大寨,凑过几千斤粮食,应该没有问题,但问题是田家寨的人未必肯借。毕竟人家借出后,还要担心根据地什么时间还。

至于让他们捐点粮食支援抗战,恐怕有些难度。

“这样,唐书记,粮食的事,我们先想想办法,我相信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柳天舒喝了一口水说道。

第一百三十三章进城路上

出了区委小院后,柳天舒踏着满是积雪的道路,来到村东的王家大院。

站在院门口的战士看见柳天舒过来,抬手敬了一个军礼,柳天舒还了礼后,大步走进院子。

穿过前院的空坝,刚走到左侧的院子,就听到里面响起一阵阵痛苦的呻吟,然后就见院子的房檐下,躺着不少包扎着纱布的战士,其间还可看到几个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在忙碌。

田小玲其时正在喂一个战士喝水,看到柳天舒进来,她将喝完水的碗收回,脸上羞涩一笑,低声说道:“柳大哥,你来了?”

“小玲,在这边还习惯吧?”认出面前这个女孩是田小玲后,柳天舒关切地问道。

“习惯,同志们对我和亚芳都很好。”小玲小声说道。

“那就好,你忙吧,我进去看看。”柳天舒点了点头,走进屋里,看到田医生正在低声对一个哭泣的战士说着什么。

柳天舒看到屋子里躺着十多个伤员,不少伤员虽然强忍住疼痛,但还是禁不住发出呻吟。

田医生安慰了那战士后,抬手拍了拍他的肩头,回过头来,看到柳天舒站在门边,不苟言笑的脸上,竟然闪过一丝喜悦。

“参谋长你怎么来了?”田医生有些奇怪地问道。

自从成立独立大队后,柳天舒虽然名义上的参谋长,不过听说协助区委那边工作去了。

“田医生,战士们怎么样了?”柳天舒并没有回答田医生的话,而是关切地问道。

“走,我们一边说。”田医生叫过一个护士,叮嘱几句后,带着柳天舒走进一侧的一个房间。

“参谋长。卫生所一下子送来二十多个伤员,其中还有五个重伤员,可是我们的药已经用完了,根本无法给那五个重伤员动手术,就是那些轻伤员,都只是简单进行了包扎。根本无法上药。”田医生的脸上全是忧虑。

“这事你给罗队长汇报了吗?”听到卫生所没有药,柳天舒不由心里一紧。

前几次战斗中缴获的鬼子单兵急救包,以及从平乐据点缴获的药品,全都被送到了卫生所,可这点药哪能满足需要?

特别是一连刚经历了一场恶战,卫生所的伤员一下子增多,更是让田医生束手无策。

“汇报了,可罗队长也没有办法。”田医生叹了口气说道。

大雪过后,鬼子对清岩镇的看守更加严密。可以这样说,根据地的人现在根本无法进入清岩镇。而玉岭那边,听说药品也是十分奇缺。

“辛苦你了,这样,我回队部看看。”柳天舒心情沉重,拍了拍田医生的肩头,站起来走向位于王家大院后面不远的大队部。

看到柳天舒进来,正与肖永杰副队长一边吸烟一边围着地图研究的罗正宽队长。有些奇怪地问道:“小柳,你怎么回来了?”

听到这话。柳天舒心里有些不悦,自己好歹也是独立大队的参谋长,虽然自己现在因为区委那边有事,临时过去支援,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这边。

“两位领导,我刚才去王家大院的卫生所看了看。听田医生说,卫生所的药品已经快用完了,很多伤员急需用药,不知这事两位领导如何考虑?”柳天舒开门见山地说道。

虽然看样子罗队长对自己的到来好像不欢迎,但他觉得解决药品的事。应该是当前最紧迫的事,自己不关心,那就是自己失职。

“这事啊。”罗队长沉吟了一下,“我已派人向支队长汇报,看支队那边能不能解决一点。”

在罗队长和肖副队长没来之前,柳天舒领导游击队曾缴获了鬼子一部小功率电台,可惜部队里没有懂电台的人,这部电台后来就上交了。

支队驻地在玉岭,离这边有六十来里,这大雪封山后,道路十分难走,而且据柳天舒推测,支队那边恐怕也是缺医少药。

“罗队长,我看要不这样,我带几个人想法去一趟县城,看能不能弄点回来。”想到卫生队那些等着药来治伤的战士,柳天舒内心沉重,望着两位说道。

“进县城弄药?”罗队长和肖副队长互视一眼,然后罗队长沉思了一下道,“行,辛苦你跑一趟县城,不过,我听说鬼子把守得很严,实在不行不要硬闯。”

武阳县城离后山村有六十公里的路程,既然柳天舒想进城去试试,那就让他去一趟,如果真能弄回药来,也能让那些伤员不至因缺医少药而落下残疾或者牺牲。

唐清听说柳天舒准备带着石强和郝猛宣到武阳县城后,坐在桌后想了想说道:“天舒,武阳县的玲珑古玩店掌柜是我们的人,你把这个拿去,他一看就会知道。”

说着,唐清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形状有些奇怪的古玉,递给了柳天舒,同时递上的,还有五块大洋。

“行,如果有必要,我会去找他们的。”柳天舒将古玉收好后,向唐清点了点头,走回住处,与石强、郝猛宣、耿天龙换好衣服,四人冒着风雪,向武阳县城赶去。

虽然大雪封山,但四人从后山村折而往东北方向走了四个小时后,终于转到了通往石泉镇的大道。

这次进城,为了路上安全,四人还是带了短枪,这时走上大道,柳天舒比了个小心的手势。然后石强在前,郝猛宣在后,柳天舒与耿天龙走在中间,慢慢地与几个有急事赶往石泉镇的老乡混在一起。

到石泉镇外的时候,天色已经变暗,耿天龙带着几人绕过石泉镇进了一个小村子,在一户人家里住了下来。

这是耿天龙的大舅家,鬼子到来前,两家一年还有几次来往。

听到敲门声,男主人开门一看,认出是耿天龙,不由惊喜地说道:“天龙,你怎么来了,这段时间你跑哪里去了?”

“大舅,家里出事后,我就离开了家,现在与几位朋友做点小买卖,这是我的朋友,我们准备到县城去做点生意,今晚想在你这里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