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撼唐-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彩,真精彩!”杨侑鼓鼓掌,缓步上前。这场搏斗很简短,只是一招就决定了胜负,宇文智及的肩头已经被砍断,很明显的输了。不过杨侑说的并不是两人的搏斗,而是两人在搏斗之前,两人言语、表情,都透露出两人是何等的自私。

“宇文化及,你赢了!”杨侑淡淡的道。

宇文化及闻言大喜,他哈哈大笑着,伸出手臂狂呼:“我赢了,我赢了!”仿佛,天下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满头银丝飘舞着,显得十分怪异。宇文智及闻言却是一屁股倒在了地上,神情十分萎靡。

杨侑等待着宇文化及的狂呼,一点也不焦急,等到宇文化及大笑结束,杨侑才露出了一张带着奇怪笑容的脸。

宇文化及大笑结束,就要离开,几名隋兵却挡在他的面前,“我赢了,我赢了!”宇文化及怒吼。

“不错,你赢了。但朕只是说给你门一个机会,一个活命的机会,却没有说放你走啊!”杨侑着竖起手指,摇了摇。

“你这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宇文化及大喝。

但他话音刚落,高甑生蒲扇般的巴掌已经甩了过来,打的宇文化及眼前直冒金星,不由一屁股倒在了地上。宇文智及瞧见,喷出一口鲜血,接着哈哈大笑,声音有如乌鸦一般。

第473章定策

武昌城,历来是长江中游重镇,三国时期,孙权曾经迁都于此,就是为了保卫荆襄不失。

宇文化及在武昌城屯兵足有十万,数量虽然多,但却各种派系林立,成分非常复杂。他们之中,有部分关中人,此外还有并州、河北人等等,统帅他们的将军,也是各地都有。正是因为如此,宇文化及选择了将这部分大军留在了武昌。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宇文士及在屋中踱步,说到才能,宇文述的几个儿子里,宇文士及算是文武兼备,杨广能将南阳公主嫁给他,足以证明此人还是有些才能。

自从婚后,宇文士及和南阳公主相亲相爱,南阳公主身为公主之尊,在宇文述病重的时候,亲手喂公公吃药,是一个至孝之人。如果没有江都的兵变,宇文士及相信,他一定能和南阳公主相濡以沫到老。

可是,随着那一天,一切都改变了。面对山河破碎,父亲惨死,南阳公主只能将所有的委屈都藏在了心里,往日活泼可爱的南阳公主日渐沉默,她对宇文士及不再理睬。

宇文士及苦笑,南阳公主曾经骂过他,说宇文家毫无臣子之道。正是由于对宇文家信任,杨广才会将南阳公主嫁给他,也正是因为对宇文家信任,杨广才会对宇文述的贪婪视而不见,对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给突厥卖铁、卖粮视而不见。

江都发生兵变,宇文士及是知道的,所以南阳公主的责问是有道理的,杨广可能负下天下的百姓,但对宇文家,绝对没有亏欠,不然,光是宇文化及给突厥贩铁,就足以让宇文家满门抄斩了。

正是因为如此,宇文士及才会对南阳公主充满了愧疚,可是他该怎么说?南阳公主虽然是女子,但毕竟出身于帝王之家,很多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对南阳公主的责问,宇文士及无言以对。

兄长已经带兵赶赴汉阳,与大隋的第三代皇帝作战,这一战是输是赢?宇文士及的心中一点底都没有。他知道大哥曾经败了一仗,如果这一次再败,宇文家可能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宇文士及对杨侑了解不多,但却知道他心狠手辣,对待反贼绝不手软,宇文家的大罪,可是叛国弑君的大罪,怎么可能有生还的道理?宇文士及的眉头皱在了一起,他的心里愁啊。

在宇文士及的心里,他希望大哥能赢,这样才能保住宇文家的权势,保证宇文家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宇文化及赢了,杨家人会死的更多,南阳公主必定会更加恨他。

不管哪一个结局,都让他心烦意乱,一个是公,一个是私。

就在他踱步思考的时候,唐奉义来了,唐奉义正在押送萧后和杨倓赶去江夏之后,又迅速赶了回来,如今已经有两天了。宇文士及见他行色匆匆,不由十分奇怪。

唐奉义显得十分紧张,迅速走到宇文士及身边,道:“宇文内史,大事不好了!”

宇文士及一愣,道:“可是大丞相那边有了消息?”

唐奉义摇摇头,道:“大丞相那边,暂时没有消息,而是适才,有士兵回报,说在江边发现隋军战舰!”

宇文士及放下心来,道:“隋军水师占优,他们能冲破大丞相的防线并不奇怪。如今隋军只是水师杀来,并不要紧,只要守住城池,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宇文士及的话让唐奉义放下心来,拱拱手,唐奉义匆匆离开。

宇文士及再度陷入了沉思,隋军的战舰在这一带出现,究竟有什么目的?如果只是水师,根本无法攻破武昌城啊,难道说,大哥在汉阳那边遭到失败了?

江夏城,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牛方裕、许弘仁等人已经被尽数抓了起来,就连宫廷女官,宇文化及的情人魏氏也已经被俘,杨侑将他们关押在一起,让士兵们严加看守。

江夏城的事情办妥之后,越王杨侗、燕王杨倓也来到了江夏城,杨侑带着两人,给祖母萧后请安。一家人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互相述说着别后的情况,萧后听到杨侑已经有了孩子的时候,也忍不住喜上眉梢。

他们都是丈夫的血脉,也是她的血脉,只要他们过得好,就足以让萧后心安。一家人其乐融融吃完饭,杨侑早早退出,让宫女们伺候着萧后早些休息。

走出萧后寝宫,杨侑让杨侗陪着大哥,自己却召集了杜如晦、李靖、侯君集、丘行恭、高甑生、沈光等将领,商议军机大事。

毫无疑问,在隋军取得大捷,成功捉拿了以宇文化及为首的叛军之后,隋军的任务就变得简单了。武昌城已经是孤城,虽然兵马还有十万之众,但战斗力反而不如宇文化及所帅的五六万军队。

众人议论纷纷,认为立刻出兵攻打武昌城,王师所经之处,江都军必然倒戈来降。众将的情绪很兴奋,接连的大战隋军损失并不大,反而重重的挫败了江都军,还捉住了宇文化及,首恶已经被抓住,接下来容易多了。

李靖捋着胡须,听着侯君集、丘行恭等人议论纷纷,自己却喝着茶沉思着。

杨侑拍了拍手掌,示意众人安静,他瞟了沈光一眼,笑道,“沈将军,这一次你来江夏,似乎钱杰将军、麦孟才将军都没有来啊!”

沈光拱拱手,道:“陛下,宇文化及为人狡猾,对原来禁军的将领并不信任,他将各位将领分开,以免对他造成威胁。”

“这一次微臣奉命赶来江夏,除了一千给使,还有唐奉义的一万军队,防范十分森严,而钱杰将军、麦孟才将军则被留在了武昌城。”沈光说道。

李靖这时笑了笑,道:“陛下,微臣倒有一计。”

“愿闻其详!”杨侑目光看向了他。

李靖施礼,略略沉默着,组织着语言:“既然钱杰、麦孟才两位将军身在武昌,不如让沈将军赶去武昌,联络忠君爱国人士,宣传陛下的政策,届时,陛下再挥师武昌,刚柔并济,武昌城一定不战而降。”

杨侑摸着下巴,目光不经意扫过了杜如晦,杜如晦笑了一笑,微微点头。

在李靖说出这个计划的时候,杨侑的大脑就已经在快速的运转着,很显然,李靖的这个计划非常可行。隋军攻打江夏城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人逃出来,就算有,他们也不可能知道沈光已经投效了大隋。

杨侑缓缓开口,道:“不错,这是一个好的计划。只是不知道沈将军敢担当这个重任吗?”

沈光急忙站起来,一抱拳,道:“陛下,微臣是死过一次的人,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微臣也不皱一下眉头。”

杜如晦插嘴道:“陛下,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沈光立刻站起身来,道:“微臣这就召集给使,赶往武昌!”

杨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沈将军,一路小心,夺下了武昌,就等于彻底消灭了宇文化及势力,报了先帝的大仇。接下来的日子还很漫长,可要省着劲,未来还需要你为大隋添砖加瓦呢!”

沈光心中感动,他默默注视着杨侑,良久,转身走了出去。

接下来,杜如晦开始报告着情况。这几日来的大战,隋军的损失不过千余人,而江都军被俘虏了三万多人,被杀死一万五千人以上,余下的,或是逃走或是消失不见,这部分人约莫在两万人。

俘虏三万多人,其中两万是精壮男子,可以从中挑选部分精壮入伍,余下的,杨侑打算让他们充实荆襄人口,用来屯田是最好不过了。这一次的会议比较简单,只是确定了对付宇文化及残余势力的方针,其他的并没有提及,不过,杨侑知道,一旦隋军占据了武昌,张善安和林世弘必然会有所有动作。

在李靖、杜如晦等人散去之后,杨侑叫过了黄云,向他详细地了解了锦衣卫在吴越一带的情况。黄云一一禀告,并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杨侑听了,精神就是一振,锦衣卫在吴越一带,已经有了不少据点,其中江都、余杭、吴郡这三个地方,是重中之重。其中吴郡背处太湖,地势平坦,郡治吴县在后世的苏州一带,拥有极大的潜力。而余杭则是杭州一带,潜力并不亚于吴郡。

杨侑说的这种潜力体现在粮食上,苏杭一带,号称鱼米之乡,只是如今尚未得到完全的开发,只要自己用心,便可以为大隋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苏杭熟,天下足,并不是妄谈。

黄云已经将锦衣卫在最为关键的地方布下了种子,只要在适当的时候,便可以为大隋提供最为准确的消息。而当隋军大兵压境的时候,他们又可以化为内应,配合大军拿下城池。

杨侑心情大悦,当即对黄云进行了一番嘉奖,同时让他速速赶往吴越,提供李子通、沈法兴等人的消息,这个时候,不知道江都的战况如何了?杜伏威有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沈法兴有没有派出儿子沈纶去救援江都?

如果命令及时地传到杜伏威的耳中,只是沈纶的一支军队,能不能抵挡住李子通的大军?

所有的一切,杨侑暂时不清楚,但他绝不希望李子通做大,这样就会延缓自己的速度,然而,就在这时候,他并不知道,在并州已经发生了新的情况。

第474章彻底覆灭

沈光当夜带着给使赶往武昌,杨侑在次日清晨也率兵离开,随同的有侯君集、丘行恭等人,杜如晦也在列。杨侗和杨倓却留了下来,陪伴着祖母。

由于江夏城初定,杨侑选择了李靖主持大局,让他收揽败兵,并从中选取身强力壮者充实部队。

杨侑率领大军抵达武昌的时候,已经是两日之后,此时,武昌城已经接到了宇文化及兵败的消息,但对于他在何处一事,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已经逃出,有人说他已经被俘,有人说他已经被隋军杀死。

不管哪一种说法,对武昌城的士兵都有着极大的冲击力,现在大家都知道,大丞相肯定是兵败了,无数的败兵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大丞相还在,事情就还有转机,如果不在了,士兵就很难说了。许多将领纷纷找到唐奉义,找到宇文士及,要他们给出一个解释,宇文大丞相究竟在那里?

面对诸多将领的询问,唐奉义和宇文士及无法回答,他们也没有宇文大丞相的消息呀,怎么回答?宇文士及稍微老练一些,他为了稳住众人,信誓旦旦告诉众人,大丞相没有事情,所谓的败兵也不过是一场虚惊而已。

尽管诸多将领对宇文士及的说法深感怀疑,但在没有任何证据之前,他们也只能选择相信。这个时候,沈光来了,沈光行军的速度很快,当他抵达武昌城的时候,正是响午时分。

五百给使虽然有些疲惫,但依旧保持着阵型,脸色也十分平静,任谁都看不出他们的态度,许多将领暗中找到沈光,向他询问宇文大丞相的事情,但沈光只是笑而不答。

沈光在等待,如果陛下的大军没有赶来,江都军的压力就不大,说出来效果就不大。在人心惶惶的武昌城,宇文士及听到沈光回来,与唐奉义赶来见他。

沈光只是告诉他,自己是奉命赶回来,对于汉阳的战事,自己并不清楚。宇文士及询问了半天,沈光滴水不漏,只得失望离去。

当杨侑率领大军,驻扎在武昌城外的时候,整个武昌城顿时如同开水一般沸腾了!隋军已经杀到了这里,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啊,不管大丞相有没有被捉住,有一点肯定的是,他已经兵败了,不然隋军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宇文士及匆匆登上城头,看着数里外飘扬的隋军大旗,一颗心沉了下去。根据消息,隋军只有三万多人,这个数量并不多,但如今武昌城已经人心惶惶,不要说十万,就算是二十万,也没有胜算啊。

打仗靠的不是人多,而是人心,不然当年曹操就统一了南方,苻坚也拿下了东晋。这些道理,宇文士及全懂,可是懂又能怎样?那也不能改变如今的态势。

宇文士及想到了逃走,可是此时已经无路可逃,江面已经被隋将雷世猛封锁,陆路上有隋军在虎视眈眈,宇文士及觉得只有一战了。

就在宇文士及站在城头上思考的时候,沈光连续拜访了以钱杰、麦孟才为首的禁军将领,他手中拿着杨侑的书信,告诉众人,宇文化及已经被陛下所击败,他这一次来,是为了保护杨隋宗室,为了保护诸多大臣而来。

在宇文化及的治下,还有宗室杨恭仁、南阳公主。此外还有老臣赵才、裴世矩、虞世南等人,杨侑希望将他们救出来。除了这些人,沈光还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王世充的次子,王玄恕。

将领们奇怪,王玄恕是王世充的儿子,按例他也是反贼呀,怎么要救他?沈光摇摇头,只是说是陛下的命令,只要执行即可。

麦孟才是麦铁杖之子,他性格有些鲁莽,当即要立刻发动攻势,捉拿宇文士及。沈光制止了他,虽然军心浮动,但在宇文士及和唐奉义的身边,还有不少死士,尤其南阳公主和宇文士及是夫妻关系,所以千万要小心,不能惊扰了南阳公主。

沈光的意见很简单,那就是要众人去寻找其他的禁军将领,观察他们的态度,将他们拉拢到大隋陛下这边来。钱杰、麦孟才等人领令而去。沈光推开窗户,看着天边,这一次他一定要将功补过,不然至死都不能释怀。

隋军抵达武昌城之后,侯君集和丘行恭恨不得立刻挥师攻城,在两人看来,拿下武昌城是易如反掌之事,就在杨侑刚刚扎下营寨不久,李客师率领五百骑兵来了。

杨侑在临行前,已经知道李靖让弟弟率兵五百,在武昌城一带游弋,听到李客师来了,杨侑并不意外,问了李客师一些问题之后,让杜如晦给他安排地方住下。

李客师抵达这里两天,并没有取得什么好的效果,五百骑兵偷袭还成,如果遇见有防备的步兵,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更不用说是攻打城池了。

不过,李客师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武昌城对宇文化及究竟在哪,怎样了,依旧在怀疑万分,也就是说,整个武昌城十分动荡不安。

这一点杨侑自然知道,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没有立刻进攻武昌城,而且沈光就不必入城了。杨侑等到黄昏时分,一只信鸽在大营上空盘旋,不久落下。

小桂子捉住了信鸽,从信鸽上取下了书信,递给了杨侑。杨侑打开书信一阅,道:“传令下去,今日早早休息,明日准备攻城!”

次日,隋军早早准备,大营里青烟袅袅升起,忙着造饭。吃完饭之后,隋军摆着整齐的阵型,朝着武昌城杀奔而去,与此同时,雷世猛的水军也开始出动,将武昌城的水路全部给封锁住了。

宇文士及和唐奉义接到消息,匆匆赶往城楼。隋军有条不紊的行军,他们阵容严整,踏成一个个的方阵,脚步声齐刷刷地响着,战甲和腰刀不时发出碰撞声,惊得唐奉义变了脸色。

杨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攻打武昌城其实不是本意,他需要的是震慑。果然,当杨侑手中拿着望远镜,看着城头上的宇文士及和唐奉义的时候,他就忍不住笑了。

唐奉义脸色苍白,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宇文士及在他身边,也是脸色铁青,显然也不好受。

宇文士及扫视了一眼隋军,隋军这副样子,是要攻城了,他急忙传令下去,让弓弩手们准备射击。两人都慌了,并没有发现隋军虽然气势旺盛,却没有攻城器械。

隋军没有攻城器械,如何攻城?总不可能用士兵去堆满城下吧?

江都军十分紧张地看着城外的隋军,这时,宇文化及并不知道,沈光已经开始行动了,昨夜,他通过钱杰和麦孟才,已经联系到了不少的禁军将领,他们表示,宇文化及是一个反贼,正当除之而后快。

当然,这些人之中有多少人是因为宇文化及大势已去,识时务的投降大隋,沈光不得而知,而这个时候,这些人投靠大隋,是好事一件。沈光迅速做出了安排,那些人去保护杨恭仁,那些人去保护南阳公主,那些人去保护赵才等等。

在宇文士及和唐奉义匆忙登上城头的时候,他们迅速分散,掌控了这些地方。而沈光则亲自带着五百给使,匆匆赶往城头。一路上,沈光看见无数惊慌的士兵,在城中的百姓也关紧了城门。

沈光求见的消息让宇文士及和唐奉义大喜,沈光是出了名的猛将,有他在,心里就安稳许多了。

宇文士及急忙宣沈光上来,沈光迅速带着五百给使登上了城墙,刚刚奔上墙头,宇文士及就看见了,当即迎上来高声大喝:“沈将军,隋军就要杀来了!”

沈光闻言冷笑一声,他一边跑,一边拔出了横刀,他的速度很快,宇文士及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他也没有想到沈光会造反啊。就在他一愣的功夫,沈光已经到了他的身边。

沈光并没有杀他,而是抬起了膝盖,狠狠地撞在了宇文士及的小腹上。宇文士及吃痛,不由自主后退了两步,但他尚未站稳,沈光已经将冰冷的刀锋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沈将军,你这是做什么?”唐奉义大声责问,但他话音刚落,一名给使奔上,手中横刀一挥,砍下了他一只胳膊。唐奉义吃痛惊呼,这时,他身边的亲兵这才反应过来。

看着武昌城的两位掌权者被擒,亲兵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沈光大喝一声,道:“放下手中兵刃,不然我就杀了他!”

宇文士及的脖子被冰冷的刀锋紧紧贴着,不由变了脸色,他急忙一挥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