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撼唐-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放弃了这个机会,让洛阳城从手中溜走,上天一定会惩罚大唐的。除了房玄龄持这个意见之外,殷开山、刘弘基也是这样认为,他们一致认为,秦王要当机立断,立刻挥师东进,夺取洛阳!

如今庞玉和霍世举已经赶赴洛阳,有了他们的帮助,一举攻克洛阳不是难事!诸将纷纷请战,让李世民心中也激荡澎湃。他本意是要拉诸将入伙,这样日后承担责任,他就不会太重,但众人说话的时候,不少人为他考虑,让他心中感激的同时,决意将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唐军在李世民的命令下,迅速收拾了行李,擦亮了铠甲,磨尖了刀刃。李世民留下了段志玄镇守函谷关,确保后路无恙,自己率领大军直奔洛阳。

淯水又叫育水,起源于伏牛山中,从淯阳郡穿过,在武川县折向南方,经由南阳、新野等县,然后在襄阳汇入汉水,是汉水的重要支流之一。

隋军一路北上,正是通过淯水,不仅速度快,也极大地节约了体力。抵达新野的时候,杨侑接到了洛阳城中锦衣卫送回来的密报,杨侑弹着密报,叹息了一声:“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杜如晦不以为意,陛下时不时就会说出几个奇怪的词语,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两个“死”字,让杜如晦还是大致猜到了陛下的意思。

杜如晦咳嗽一声,脸上带着担忧。王世充的愚笨儿子在洛阳搞出这种事情,如果是在平时,大隋自然会格外开心,敌人的势力减弱了,就等于自己增强了实力。

王世充虽然表面上与大隋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可是随着这一次王世充攻打南阳,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破灭,互相攻伐已经成为事实。让王世充吃亏上当,本来也是杨侑的想法。

可是世事变幻无常,在这一次的算计中,有两个变数。第一个变数是李世民,他竟然至李渊的军令不顾,攻取了函谷关,这就使得洛阳的局势骤变了。函谷关是洛阳的西大门,西大门有失,洛阳就不容易守了。

如果说第一个变数还不足以让唐军夺下洛阳,那么第二个变数,就大大增加了李世民的机会!在洛阳发生内乱的情况下,结局将会怎样发展?

裴仁基虽然只是一个人,但是却代表着世家的利益,王玄应能杀裴仁基,焉知不会杀张仁基、李仁基?洛阳一带,最大的世家莫过于荥阳郑家,此外还有当初杨广迁都洛阳的时候,带来的各地世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自有着各自的利益,而且其中盘根错节,必定有着相互的联系,他们会眼睁睁地看着裴仁基被杀死,而不做出任何的动作?

杨侑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相信已经夺取了函谷关的李世民肯定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心想要攻打洛阳的李世民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杨侑踱了几步,立刻下令全军加快速度,务必要在两日内赶到南阳。

南阳城的战斗已经胶着,王世充连续攻击了几日,被隋军顽强的击退。对于王世充来说,在拥有足够的兵力下,攻打守军不足的南阳城,竟然花费了将近十日,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自从击败了李密之后,大郑的王师所经之处,所向披靡,就算是攻打徐世绩镇守的河内,也不过花费了五日。

王世充觉得压力很大,很大呀!他已经有两日没有接到襄阳战事的情况了,他派出去的探子,就像在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由于没有掌握到襄阳的情报,王世充觉得十分不安。

襄阳的战事看样子似乎告一段落,谁胜谁败?若是让唐军占据了襄阳,自己想要讨回来,那可就难了呀。他最希望的是隋唐两军在襄阳互相消耗,等到士兵的体力衰竭和士气低迷的时候,他再占这个便宜。

可是,南阳城就像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啃不下啊。

按照王世充的推断,襄阳城的战事极有可能结束,虽然目前尚未确定赢家,但毫无疑问的,大郑要尽快攻下南阳,然后迅速南下,才能有最后的机会夺取襄阳。

主帐里,王世充与陈王段达、汉王王玄恕等人商议着军情,其实军情也没有什么可以商议的,在南阳城这座硬骨头面前,唯一的机会就是强攻而已。

众人商议了片刻之后,王世充决定犒劳士兵,激励士气,谁能第一个攻上南阳城门,就奖赏五十金;如果打开城门,就封赏一百金等等。军令传达了下去,郑军士兵欢声动天,人人杀鸡宰羊,甚至还有大胆的士兵将酒给端了出来,偷偷喝着。

直娘贼,打仗这事儿,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在战场上,不趁着机会享受,就没得享受了。郑军大营内喜气洋洋,程知节和罗士信对坐,罗士信的身上挂了一点彩,但不碍事,是皮肉伤。

罗士信嘿嘿一笑,道:“知节,王世充大肆犒劳,想必明日一定要发力攻城了。”

程知节不屑地摇摇头,道:“攻城,哪有这么攻的?此人打打野战还成,又或者是守城还行,根本不会攻城。”程知节说着,昂头喝了一口酒,小酒下肚,程知节腹中一暖,浑身也暖洋洋起来,在这样的冬日,真是舒服啊。

程知节放下酒杯,继续说道:“当初他能拿下徐世绩,是因为徐世绩压根不想守城,河内郡离东郡、汲郡那么远,在魏公大败的情况下,将兵力集中,以防王世充的进攻,才是最佳的策略。”

“可笑,他还以为是自己带兵有方,这才所向披靡,依靠攻伐河内郡的那种做法,无疑是行不通的。”程知节悠悠地说着,眯着眼睛,又喝了一口酒。

罗士信沉吟了片刻之后,道:“知节,你说这是隋军的计谋,可是至今隋军的援兵不见身影,这是怎么回事呀?”

“嘿嘿!”程知节冷笑两声,低声道:“如今南阳城自守有余,援军又何必急着出现?我想,他们一定在暗中等待着机会,等到郑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迷的时候,再挥兵杀出,这就取得了一场大胜。”

罗士信眯起了眼睛,他叹息一声,道:“那这样一来,我等岂不是危险?”

“不急,你等我消息,若是我在头盔上缠着红布,你就随我一起行动。”程知节显得很有把握。

罗士信用力点了点头,旋即想起一件事,道:“知节,家人可曾安置妥当?”

“放心吧,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就快要进入淮安郡了,那里是大隋的地界,杨士林此人我听说过,他是淮安郡豪强,也算有些本事,淮安郡这一年来,一直在休养生息,百姓逐渐安定,不会有什么纰漏。”程知节说道,喝掉了最后一口酒,站起身来,告辞而出。

南阳城中,田瓒正在计算损失,经过十日的战斗,虽然挡住了郑军,但也损失不小,尤其是最近两日,郑军发了疯似的冲来,一副不要命的样子,让南阳城一度危险。

危急十分,吕子臧发动了百姓守城,身强力壮、胆子大的士兵在城头厮杀,身体弱一些的胆小百姓,则负责运输礌石檑木等物,在南阳军民的通力合作下,这才勉强挡住了王世充的攻势。

可是,田瓒显得十分忧心,如果郑军继续保持这样的攻击力度,南阳城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肯定是挡不住的。

“唉!”田瓒叹息了一声,难道说,陛下那边有了什么意外的情况发生?不然,怎么会如此的缓慢?

吕子臧刚好快步走来,听到田瓒的一声叹息,他坐下来,端起茶水一口喝尽,也不管茶水已经冰凉。“田将军,我已经得到消息,城外的郑军正在杀鸡宰羊,犒劳士兵。”

“王世充要放手一搏了!”田瓒猛地站起身来,目光冲带着忧虑。

吕子臧道:“不错,我也认为王世充要发动最后的攻势了,他攻打南阳接近十日,损失不小,如果还拿不下南阳,襄阳那边的战事一旦结束,他就没有了染指襄阳的机会。所以,明日的战斗一定非常激烈。”

田瓒朝着门外走去,道:“吕太守,看来今夜你我要彻夜未眠了。”

“为国效力,自当如此!”吕子臧说着,当夜与田瓒巡视城中,让民夫加紧修葺缺损的城池,同时,鼓励士兵。吕子臧告诉众人,大隋陛下已经率兵赶来,预计两日后就能抵达。

隋军士兵听到吕子臧的话,不辨真假。而听到大隋陛下不顾安危,亲自带兵前来支援的时候,人人兴奋莫名,他们发誓,一定要守住城池,力保南阳城不失!

第550章兵临洛阳

就在隋军赶往南阳城的时候,李世民准备完毕,率领着四万大军,朝着洛阳快速杀去。

由于他事先做好了安排,王玄应并不知道函谷关已经被唐军攻破,因此洛阳以西的各县各关隘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谁又会想到,由大郑帝国第三把手王弘烈镇守的函谷关能这样就被轻易攻破呢?他们更不会想到,函谷关一战是如此的轻松,在一夜之间,函谷关就易手,王弘烈的人头也被一刀砍下,滚落在尘埃之中。

李世民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离开了函谷关之后,大军一天要走五个时辰,士兵们吃的都是冰冷的干粮,就连李世民也不例外。

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士兵们并没有怨言,反而士气高昂,唐军所过县治几乎不战而降,纷纷投入了大唐的怀抱,而此时,王玄应派出的大军还在寻找裴翠云和裴行俨,他们知道这是太子要的女人,所以人人打足了精神,务必要将裴翠云给抓住,以博得太子的欢心。

王玄应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可是方圆数十里根本没有裴翠云的消息,让心中忐忑的王玄应十分愤怒,几名负责带队的校尉被他鞭打了一番,他声称若在找不到,就要砍掉他们的狗头。

随后,王玄应与狗头军师苏澄商量了半响,觉得裴翠云可能南下了,有很大的可能是走淮安郡这一线。

不走西边的理由很充足,是因为王弘烈屯兵在函谷关,若要出关,是非常艰难的。而走东边,则要经过戴胄把守的虎牢关,也不容易。至于北方,要渡过黄河,走重兵把守的白马渡、孟津渡也必定面临严加盘问。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走南方,想到此,王玄应派出了一批两百人的骑兵,朝着南方追杀而去,他告诉骑士们,若是抓住了裴翠云,重重有赏!骑士们听了,精神都是一震,呼啸着如同一群披着人皮的狼,朝着南方杀奔而去。

他们所经之处,秉着太子王玄应的旨意,宁可杀错,不可错过,沿途村庄受尽了苦难,不少良家女子被冠以“裴翠云”的罪名,受尽了侮辱。

裴行俨得到消息,赶着马车,白天休息,晚上赶路,不走官道,专门走小路。两名妇人虽然有些吃不消,但想到能活命,都忍了下来,裴家的大仇未报,他们必须要留着性命,才能报仇雪恨。

裴行俨南下不提,王玄应在焦急地等待中,并没有得到好消息,反而得到了一个让他无比震惊的消息,大唐秦王李世民已经率兵四万,杀到了洛阳,并且屯兵在邙山,准备攻击洛阳。

王玄应在一开始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不相信,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任何不利的消息呀,再说了,堂兄王弘烈历来多谋,由他镇守函谷关,应该万无一失啊,怎么可能失陷,让唐军杀入洛阳呢?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呀!王玄应大惊之下,派出了斥候前去查勘,一个时辰后,斥候将消息带回来了,唐军的的确确驻扎在邙山,严整的大营,飘扬在半空的旗帜,都告诉着旁人,这是一支唐军!

王玄应黯然失色,他在东宫不安踱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杨注给了他几个建议,第一就是调动兵马,严加防范,必要时,太子需要亲临战场,鼓舞士气,力保大郑的国都不失去。

其次,便是要派人告诉陛下,可恶的李唐竟然不顾同盟之谊,悍然撕毁了协议,攻击洛阳。还请陛下速速回援,以解救洛阳的危机呀!

杨注的建议让王玄应心中稍安,他急忙结结巴巴地将事情宣布了下去,然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邙山,李世民已经驻扎在此地,事情顺利得让他无法想象,只用了两日的时间,他就顺利地抵达了洛阳,沿途还收获了不少粮食,极大的满足了军需。

房玄龄的话在李世民耳边回荡着,如果能夺下洛阳,从此之后,他在大唐朝廷中,就有了与太子分庭抗礼的势力,而一旦拿下洛阳,由于王世充还有一定兵力,东边也有李密、窦建德等人,洛阳还需要励精图治,才能守住。

人选嘛,自然便是他秦王了,他将会以这个理由呆在洛阳,逐步发展自己的势力。

李世民的眼前似乎展开了一卷极为精美的锦画,是如此的美丽,是如此的诱人,让人忍不住怦然心动。

在大帐里,李世民召集了诸将,商议了夺取洛阳的大计,由于庞玉和霍世举已经提前进入洛阳,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他们的情况,但当唐军攻城之际,他们肯定会响应唐军,毕竟,李世民捏着他们的把柄,不容他不听话。

休息了一日之后,李世民带兵攻城。在函谷关逗留的日子,李世民已经打造了足够的攻城器械,所以唐军刚开始攻城,就显出了旺盛的斗志。

在唐军士兵的眼中,洛阳就像一个已经脱光了衣裳的娇柔美女,等待着他们攻取,只能任凭他们蹂躏。可是,作为曾经大隋的东都,洛阳岂是浪得虚名?李密拥兵数十万的时候,依然拿洛阳没有办法,只能证明这座城池,无比坚固。

而且洛阳的百姓在听到唐军攻来的消息,一点都不慌乱,依旧平稳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毕竟经过李密两年多的攻城,百姓们已经麻木了,打仗么,有什么好害怕的?

唯一不同的是,在知道唐军即将攻城的时候,数只信鸽冲天而起,朝着南方飞去。

李世民想的也很轻松,在他看来,洛阳的兵力空前空虚,尤其是突然杀来,一定会对洛阳的军民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冲击,他们一定害怕了吧?

两军打仗,有时候看的并不是人多,而且双方将领的勇气、智慧,此外还有士兵的士气。当初他追击宋金刚到介休,宋金刚的兵力还占着优势,可是在李世民的合理调配之下,骑兵势如破竹杀入定杨军后翼,造成了定杨军的混乱,于是奠定了介休一战的基调。

宋金刚抛弃了介休城而逃,军心更加涣散,宋金刚低迷的士气影响了刘武周,刘武周惶恐之下,抛弃了太原城北逃,于是,一连串的影响出现了,定杨军在士气接近为零的情况下,一败涂地就在情理之中了。

李世民之所以想起刘武周,想起宋金刚,是因为如今的局势竟然是非常相似的地方。王玄应的惶恐一定会影响洛阳军民的士气,一旦洛阳防线出现漏洞,就是庞玉和霍世举响应的时候了,只要攻进了洛阳城,他心中的梦想就实现了一半。

就算拿不下皇城,能拿下洛阳城,对于李世民都有着莫大的好处,等到王世充接到消息,必定匆匆忙忙赶来,那时候再略施小计,说不定能擒获王世充,一举占据大郑旧地。

李世民想的如此美好,士兵们也非常努力,可是战局开始之后,就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洛阳城头,一种威力巨大的强弩,是当年杨广在位时打造的。

这种强弩是弩车的一种,箭簇足有斧头大小,箭杆有孩童的手臂粗细,射程有五百步以上,这种巨大的弩车射出的弩箭威力巨大,所经之处,似乎卷起了旋风,唐军士兵虽然装备了此时最为精良的铠甲——明光铠,但在巨大的冲击力之下,铠甲内陷,士兵被冲击后退数十步,内脏几乎被击碎,当场死亡。

有的铠甲不全的,当即被刺穿了身子,被长长的弩箭窜成了冰糖葫芦。

李世民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洛阳城居然有这种神兵利器,尽管秦叔宝曾经提醒过他,但李世民还是轻视了,因为射程五百步的弩箭,实在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存在。

这个射程,就连后世,也曾经无法达到,这一切,李世民并不清楚,只有杨侑才明白,在隋末的乱世中,大量的典籍失落,造成了技术的缺失。

李世民的第一波攻城就这样无疾而终,看着郑军威力巨大的弩箭,他将眉头拧成了一团,在这样的利刃面前,硬攻太过于困难了,他决定暂停攻击,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不然仅仅四万军队,还不够填洛阳城的护城河的。

当然,李世民也绝不会等待,这个时候是需要庞玉和霍世举的时候了。

洛阳城头,王玄应笑逐颜开,洛阳城果然不愧东都啊,防御设施如此的完善,尤其是强大弩车,让王玄应信心满满,威震四方的唐军算什么?战功赫赫的秦王算什么?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擒住李世民,报仇雪恨,让他知道洛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王玄应这种骄傲的心里,在李世民撤兵之后,更加膨胀,为此,他还亲笔写了一封书信,让人快马传递给父皇,告诉他,大唐秦王李世民已经被自己击败了,只要再给他一点时间,他就能捉住李世民,并亲手砍下他的人头,给背信弃义的李渊一个教训。

王玄应的使者消失在夜色中的时候,王玄应的脸上挂着笑意,久久不绝,可是他并不知道,在洛阳城中,在黑暗的角落里,无数闪亮着的眼睛,正在虎视眈眈地瞧着他,等待着机会,给予他致命的一击。

第551章南阳城!

黄昏时分,就在杨侑离南阳城只有十里的时候,他在淯水边上,接到了洛阳的军报。

锦衣卫的密探用飞鸽传书告诉他,李世民已经杀到了洛阳城,并且发动了第一批的进攻。虽然只是简单地将洛阳的情况说了,但杨侑仍然能够感到其中的寒意。

李世民这一次的进兵速度很快,说明他已经成长了起来,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日后,此人便是大敌啊!杨侑想着,此人果然如同夜空中的萤火虫,是无法掩饰其发出的光芒的。

洛阳的情况已经大变,李世民志在攻取洛阳,而大郑朝廷能挺住吗?在洛阳的内部,有多少人在看王世充父子的笑话啊,尤其是在王玄应做出了这等傻事之后,洛阳朝廷必定君臣离心。

一个帝王可以杀异己,但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杨侑也杀,但每次杀人,都是掌握了证据,占据绝对的主动,卫玄、元迈有着反叛的证据,按照律法,叛国罪全家抄斩,所以杨侑杀他全家,没有人有异议,当然这和杨侑掌握了民心有一定关系。

成都的案件,杨侑也只杀首恶,王守信一家只是被贬,随后一位功绩而逐步迁回,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大恩,必定会珍惜,若是不珍惜,杨侑再杀他们,旁人也没有指摘的理由。

谋定而后动,掌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