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理寺。
贺兰敏之作为国公,自然不会和平常的犯人一样被关押在牢房里,而是住在了收拾干净的一个小院里,虽说比不得周国公府,可环境也算不错。
大理寺的偏厅中,张文瓘和狄仁杰脸色难看,默默的坐着。
“张大人,怀英,情况如何?”
顾不得礼节,刚刚见到二人,李弘便急切的问道。
张文瓘和狄仁杰二人对视一眼,狄仁杰说道。
“殿下安心,周国公无事!张大人一发现周国公中毒,便即刻请了御医前来,如今周国公已经将吃下的东西尽皆呕了出来,只需静养即可!”
听见狄仁杰如此说,李弘才安下心来,只要人没死便好,若是贺兰敏之真的死了,恐怕李弘摊上的事可就大了。
看了一眼二人,李弘有些奇怪的问道。
“既然无事,为何二位的脸色如此难看?”
张文瓘叹了口气,说道。
“殿下,周国公一醒过来,便具本上奏,将中毒一事禀奏陛下和娘娘,恐怕此刻奏本已经在赶往东都的路上了。”
李弘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了起来。
虽然贺兰敏之如今被软禁在大理寺,可也仅仅是被限制行动的自由而已,他还是李治钦封的周国公,要向李治上奏一件事,无论是谁都无权阻拦!
可他前脚中毒,后脚就写好了奏折送往东都,这环环相扣的动作让李弘怎么看都觉得这是一场苦肉计的既视感。
“可是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博同情吗?”
李弘沉思了片刻,还是不明白对方为何要自导自演这么一出大戏,难道就是为了演一场苦肉计,让所有人以为是他李弘在迫害贺兰敏之吗?
虽说在外人看来,贺兰敏之中毒和李弘脱不开关系,可流言就是流言,猜测就是猜测,没有证据,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根本奈何不了李弘。
狄仁杰看了一眼李弘,缓缓说道。
“殿下,明日就是开堂审理皇城遇刺案之时了!”
难道说……
原来他们打的是这个主意!李弘冷笑一声。
贺兰敏之既然中毒,审理必然要再次延后,而上次庭审几乎只差一步就能定了贺兰敏之的罪,到时候就算是武后有心想要护着贺兰敏之,也要顾及朝野非议,刺杀太子乃是灭族之罪,只要他贺兰敏之担上这个罪名,将必死无疑,就连武后也会受到牵连。
若是李弘所料不错,明日贺兰敏之中毒的消息就会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而作为最大嫌疑人的李弘若是仍旧坚持要开堂审理皇城遇刺一案,那么在所有人的眼里,就成了李弘为了将贺兰敏之置之死地而不择手段。
流言猛于虎!
到时候李弘有一千张嘴也解释不清楚。
若是拖到李治和武后回京之后,再想要定他的罪可就难了!
果真是好手段,就算李弘猜到了对方的目的,也不得不停止审理此案,否则这给贺兰敏之下毒的帽子,就摘不下来了。
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既然他们想要延期,孤便遂了他们的心愿又如何!”
李弘冷声说道。
“贺兰敏之是如何中毒的,查清楚了吗?”
他倒是十分好奇,究竟是谁想出了这个计谋,逼得他不得不退步!
“回殿下,周国公中毒之前,千年备身李洋曾经前来探望!”
狄仁杰意有所指的说道。
李洋?就是那个煽动东宫六率和李弘对抗的那个李洋?李弘一阵气急,没想到他还没去找他算账,他倒先反过来给自己捣乱了。
那天李弘接管了东宫六率之后,便直接打发了这个李洋滚蛋。
倒不是李弘发了慈悲放过他,只是一来没有证据,而来李洋毕竟是李义府的儿子,虽然他和李义府那个老家伙早就闹翻了,可李义府怎么说都是宰相之尊,他的儿子,李弘也不好随随便便的处置了。
所以只好随手便开革了他,眼不见为净。
不过既然是李洋来的,恐怕跟李义府脱不了干系。
李弘一阵咬牙切齿,李义府这个老东西,人在东都还不安分,处处跟他作对,真是可恶!
“既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便静观其变吧!”
想通了一切,李弘反倒冷静下来,不用说,李义府肯定是早料到了现在这种状况,恐怕若是自己一有动作,就会在李治面前参他一本,何况如今出了这种事,势必无法再继续审理皇城遇刺案了,倒不如静待李治回京,再作打算。
狄仁杰和张文瓘对视一眼,他们原先还担心李弘会一怒之下坚持开堂审理,没想到李弘比他们想象的要稳重许多。
“殿下英明!”
ps:求推荐,求收藏!
第五十一章:帝后回京
长安城东门,时至正午。
李弘穿着一身厚重的太子朝服静静地站在城门口,在李弘的身后,站着他的几个弟弟,大臣们分作两班,文臣以许敬宗为首,武将以李绩为首,尽皆站立于此,没有半分不耐之色。
远处一阵灰尘扬起,长长的车队缓缓行进,身披盔甲的禁军将士打头,赭黄色的龙旗在灰尘中飘扬。
“启禀太子殿下,陛下和娘娘已经到了五里之外,请殿下率众位大人前去迎驾!”
一队禁军飞奔而来,翻身下马,跪在李弘的身前沉声说道。
今日正是李治和武后回到长安的日子,是以李弘率领文武百官在长安城门前迎接。
不出李弘所料,贺兰敏之在大理寺中毒之事传开之后,长安城谣言四起,有说李弘陷害不成又想毒杀,有说李弘趁机公报私仇的,各种说法都有,不用想也知道,谣言背后肯定有人在推波助澜。
可李弘更知道,谣言这种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百姓是健忘的,只要你不理会它,过一段时间自然就风平浪静了。
而另一方面,几日之后,东都便传来了武后的旨意,暂停审理太子遇刺一案,周国公转回周国公府安置,等圣驾回京之后再行处置。
不仅如此,太子行事鲁莽,罚俸一年禁足半月,大理寺卿张文瓘处事不周,罚俸半年,另赐周国公庄子一座,明珠十颗。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武后这是赤果果的警告,虽然没有明言,可李弘和张文瓘尽皆受罚,贺兰敏之却获了赏赐,这是武后在表达严重的不满。
可李弘却像没事人一样,老老实实在东宫呆了半个月之后,便每日在东宫六率泡着,不再着急审理案情,也不管外界的流言,安心等待着圣驾回京,虽然李治这次没有明确表明态度。
可李弘看得出来,李治的心里也十分不满,否则武后的旨意中不会措辞如此严厉,毕竟李弘乃是一国储君,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留的,何况这次武后的旨意乃是经过门下省的正式懿旨。
和李治上次的私信不同,这是要明发天下的,如此不留一分情面,其中必然有李治默许的因素在内。
所以李弘必须尽快将东宫六率训练出来,才能在李治面前扳回一局!
不多时,李弘便带着一干大臣来到了李治和武后的御驾之前。
“儿臣恭迎父皇,恭迎母后!”
“臣等恭迎陛下,恭迎娘娘!”
李治的身子素来不好,是以从洛阳走走停停,大队人马拖了近一个月才赶回长安。
御驾之上,帝后并排而坐,李治的神色明显有些倦怠,而武后却是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疲惫之色。
李弘不由地暗叹一声,他这位母后倒真是精力充沛,可比自己这个父皇强多了,况且自从武后进宫,李治就再也没有再往后宫里充纳新人,偌大的后宫空空荡荡,武后那一身精力没出发泄,自然把目光转向了朝堂。
说起来,武后专权和李治也有很大的关系。
“平身吧!辛苦弘儿和众位卿家了!”
武后的声音雍容,脸上恰到好处的浮出一丝微笑,免去了众人的礼。
“陛下,臣听闻此处离东宫六率营地不远,想必太子殿下训练已有成效,如今天色尚早,不知陛下可有兴趣前往一观!”
李弘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见一道阴测测的声音响起,抬眼一看,正是随驾回京的中书令李义府。
“哦,朕想起来了,弘儿的东宫六率可训练好了?”
听见李义府的话,原本无精打采的李治瞬间来了兴趣,想起李弘在洛阳宫里信誓旦旦的样子,李治不由得一阵好奇,想看看这个一向不擅武事的儿子究竟能练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不过李弘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东宫六率他自然是训练好了,不怕李治前去检阅,可李义府这个老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李弘可不相信李义府无缘无故的会给李弘这么一个大出风头的机会。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可是李治既然已经问出了口,李弘自然不好拒绝,只好答道。
“父皇放心,虽然日子有些仓促,比不上禁军精锐,可东宫六率应当尚可入得了父皇的眼!”
“殿下谦虚了,臣虽身在东都,可也知道殿下日日在东宫六率督促训练,以殿下之力,想必东宫六率如今已是一支铁军了!”
李义府却是一脸笑意的说道。
这老家伙绝对没安好心,看似一句话把李弘捧到了天上,可要知道爬得越高摔的越狠,李弘一个太子,要一支铁军干嘛?
又不是要让他上战场打仗,李弘在煽动那些将士们的时候可以这么说,训练的时候也可以按着这个标准练,可说出来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老家伙一回来就给自己使绊子。
李弘恨得牙痒痒,脸上却不得不微笑着说道。
“李相过誉了,孤自幼不习武事,自当多多观摩,何况孤离开东都之前与父皇母后有过约定,岂敢不尽心尽力!”
当日李治在洛阳宫的确说过让李弘好好训练东宫六率,当时李义府也在场,李弘把这茬搬出来,顿时让李义府有些讪讪的退到了一旁。
“既然弘儿如此有信心,媚娘,我们便去看看如何?”
眼见李义府和李弘一见面就气氛不大对,李治也是有些头疼,转头对着武后问道。
“听从陛下安排!”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之外,武后一向很少违逆李治的意思,何况是这种小事,当下便笑吟吟的回答道。
既然帝后都没有意见,下面的一干大臣自然没有提意见的机会,老老实实的跟着御驾前往东宫六率的营地。
众人尚未走到大营门口,便听见有一队禁军前来回报。
“启禀陛下娘娘,东宫六率已然点齐兵员,于点将台恭迎御驾!”
李治的御驾要前往何处,自然是会有人提前前去通知,一来是提醒对方准备迎驾,二来是彻底检查,防止有刺客隐匿。
当然,不排除有一些时候,皇帝来了兴致故意不让禁军前去通报,但是像今天这样的大队人马前往,自然是不会如此的。
“哦,弘儿,看了你这东宫六率的军纪,可比不得当年的细柳营啊!”
ps:努力加更中,求推荐,求收藏~~~~
第五十二章:老狐狸,我顶不住了!
李治歪了歪头,面带戏谑的看着李弘调侃道。
不过话语虽是责怪之意,可语气却十分轻松。
“父皇过誉了,周亚夫将军乃是当世名将,儿臣岂敢与他相提并论,何况我大唐的军队,皆是父皇的属下,岂有不遵圣旨之理!”
李弘笑呵呵的说道。
开玩笑,细柳营是什么?周亚夫那个榆木疙瘩,皇帝去了都不开门,说什么‘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简直是找死,也就是遇上了汉文帝那么好的性子,才会放过他,还夸他治军有方。
可李弘是谁,他是太子!平常的军队这么干也就罢了,可东宫六率是什么?是太子的私军,一支不听皇帝的圣旨,只遵从太子的命令的军队是想干嘛?李弘要是敢这么干,保不准李治片刻之间就能解散了东宫六率!
没看见李治听说那些将士们见皇帝检阅如此开心,都笑的合不拢嘴了!
在大唐,所有的军队都必须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哪怕是东宫六率也不例外,只有让李治觉得这支军队仍旧在自己的手里,东宫六率才会真正安全,对于这一点,李弘还是拎得清的。
“卑职太子右卫率王方翼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卑职太子右卫副率黑齿常之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王方翼和黑齿常之早就在大营门口迎候,眼见御驾前来,连忙行礼道。
本来李弘以为李治今日回京之后会歇息几日再来检阅,所以没有通知二人准备,没想到被李义府这么一打岔,李治来了兴致,竟然当即要过来。
所以一接到李治要到东宫六率来的消息,他们二人就紧急的准备起来,不仅让将士们在校场等候,自己二人也带着几个副官在大营门口迎候。
托李弘那套训练法的福,紧急集合在东宫六率已经是家常便饭,所以对于将士们的素质他们二人倒是不大担心。
只是出营迎接的时候,王方翼和黑齿常之二人心中却是有点打鼓,毕竟二人的身份尴尬,若不是李弘大胆启用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苦熬着,如今真的要面对帝后,不免心中惶恐。
尤其是王方翼的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他可是王皇后的亲戚,当初就是因为被废后一事牵连的,如今直面武后,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何况这二人也大概能够猜的出来,李弘启用他们没有经过帝后的允准,否则他们的任命哪能这么顺利。
不过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不管怎么样都要面对的。
“王方翼?”
武后皱起了柳眉,口中缓缓咀嚼着这三个字,神色立刻冷了下来。
场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奇怪,李治似是一下子愣住了,在场的大臣没有一个人说话。
也没有人叫跪在地上的二人起身。
“弘儿,你真是敢任贤才啊!这东宫六率真是什么人都敢收!”
安静了片刻,武后收拾起脸上的难看之色,面无表情的说道。
虽然话语乃是赞赏之语,可口气却冷得很。
李弘也有点愕然,尽管他知道这二人都不招武后喜欢,可是却没想到武后连让二人起身的面子功夫都不做,难道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王皇后带给武后的伤害就那么深吗?
不过抬起头,李弘猛然看见李义府脸上露出一丝奸计得逞的笑容。
当下心中了然,按照唐制,五品以上的官员任命都要经过皇帝,而太子右卫率乃是正正经经的正四品官职,只是因为李治早有圣旨言明东宫六率一切由李弘负责,而皇帝又不在长安,所以兵部才先行任命。
可任命之后,兵部必然会修文禀奏,这一个多月,武后都未曾有所反应,让李弘以为武后默认了此事,毕竟王皇后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多年了,就算武后有气,也不会太过严重。
可显然李弘低估了武后对这件事的敏感程度!
何况看武后的反应,明显是刚刚知道这件事,联系到李义府诡异的笑容,李弘心中不由得气急。
这个胆大包天的老东西,竟然连兵部的奏折都敢截留,简直是无法无天!
不过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李弘既然敢启用这二人,自然是有所准备,不过看眼前这个样子,恐怕李弘原来准备的说辞难以蒙混过关了。
“启禀母后,儿臣虽不谙武事,可这两个月以来,儿臣日日与二位将军共同训练,深知二位将军之才足以担当大任,何况东宫六率重建,二位将军功不可没,儿臣不知二位将军所犯何错,竟致母后如此!”
李弘把心一横,咬牙说道。
他知道这个局面他绝不能认错,一旦服软,不仅王方翼和黑齿常之会因为他而被降罪,而且在场的文武大臣也会对李弘彻底失望,试问一个连自己的手下都无法保住的太子还怎么让人相信。
何况武后和李弘的关系本就不怎么好,也不在乎再多添这一笔,这二人的身份虽然尴尬,可原因都是摆不到台面上的,李弘这么公然问出口,武后总不能说是因为当年的事,要株连王方翼。
“你……可真是本宫的好儿子!”
武后的声音都在发抖,显然是被李弘的话气得不轻。
不过武后却不是如同刘仁轨一般好对付的,李弘想要这么简单的就搪塞过去,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过了片刻,武后冷静了下来,冷声说道。
“弘儿如今真是翅膀硬了,你莫不是忘了,这二人当初受罚乃是你父皇亲自下旨,如今你这是公然违抗你父皇的旨意吗?”
武后的声音森寒如冰,步步紧逼。
李弘的头上不由地滴下了一滴冷汗,违抗圣旨的罪名就算是李弘身为太子也担当不起,武后避开了二人的罪名不谈,只抓着李治的圣旨不放,让李弘有苦难言。
咬了咬牙,李弘硬着头皮说道。
“启禀母后,这二人虽早年有过,可忠心为我大唐多年,就连英国公也赞不绝口,向儿臣推荐,可见这二人必是社稷之才,请母后斟酌。”
老狐狸,我顶不住了,你惹的祸赶紧给我顶上!
第五十三章:胆大才能过关……
李弘丢了一个眼色给自己背后的李绩,意思是让他赶快出来解释,武后暴怒成这个样子,他自己根本搞不定。
原本李弘还想着武后既然已经默认了,回来之后让李绩出面解释一下,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毕竟李绩的身份在那摆着,武后封后的时候金册凤印都是由李绩代为奉上,对于李绩,武后还是十分敬重的,这也是李弘今天非要死啦硬拽把李绩拖过来的原因。
可谁知道李义府那个老东西竟然暗中截下了消息,天知道如今武后陡然闻听这个消息,心中的怒火之盛,别说是李绩了,就算是李治亲自劝也不一定顶用。
可不管怎么样,不能让我一个人承担火力,是以李弘很没义气的直接把李绩给供了出来!
原本以李绩的身份,今日是不必过来迎候的,毕竟帝后不是第一次临幸东都了,对于老头子来说,帝后回京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今天一大早上,李弘就急急忙忙的赶到英国公府,说什么都要把他拉过来,现在李绩才知道,原来这小子打的是让他背黑锅的主意。
果然,李弘的话一出,武后的眼睛微微眯起,目光投向了在一旁百无聊赖的李绩。
“启禀娘娘,老臣年纪大了,所以这些事也操持不动了,最多提了几个建议,这最终的主意还是要太子殿下来拿!”
老头子抬了抬眼皮,有气无力的说道。
一下子又把皮球踢了回来。
哼哼,当他老头子是那么好利用的吗?
听见李绩如此说道,李弘只感觉头皮发麻,而武后的脸上却闪过一丝笑意,缓缓开口道。
“弘儿,英国公所说可否属实?”
语气冷峭,让李弘头上的冷汗不断滴了下来,偷偷瞄了一眼李治,却见李绩神思不属,呆呆的坐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