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倒是镇定的很,带着几分恭维说道。
不过眼角余光却是看到,李贤的脸色一瞬间变得黑了起来,不过片刻之后,两人便同样上前恭贺。
“父皇英明神武,自当有此儿女双全之福,不知父皇可想好了如何为皇妹赐名?”
李贤一脸笑意的开口问道。
而李治此刻则更是开心,简直都快合不拢嘴了。
“这是自然,既然你们八弟小名旭轮,那这个孩子就取名令月,日月相和,正是我大唐太平之象,令月的封号就是太平!”
说实话,当初李弘信誓旦旦的对李治说这一胎必定是个女儿,李治虽然心存疑虑,但是也的确抱有一丝希望。
是以早早的就准备好了这个女儿的名字和封号,当然,若是皇子,自然也是准备好了的。
“好了,你们几个今天也累了,先回去歇着吧!明天再来看望你们母后!”
顿了顿,李治对着几个儿子吩咐道。
毕竟武后刚刚生产过,此刻最需要的是休息,所以李治也没多留他们,直接便让他们回去了。
回到了东宫,李弘远远的便看到了裴氏在宫门口等着。
“殿下,母后怎么样了?”
“母女平安!”
李弘简单的回答道,同时脸上泛起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不过片刻之后,李弘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了。
因为他猛然想起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阿史那伏念!
武后产下一个女儿自然是大喜之事,但是这同时代表着,接下来会有一系列的事情。
李弘不用想都知道,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武后和李治将会有多么珍视,至少她的公主赐封之事绝不会耽搁,更不会马虎。
如果李治开心的话,甚至还可能会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若是放在平时,这些当然都是好事,但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眼看着李治召见过阿史那伏念之后,正式的和谈就会启动。
这个时候这个孩子降生,自然是要将召见之事推后,而这么一来,恐怕就会造成一些不可预测的后果。
要知道,大唐的内部也不全是铁板一块,支持和亲的大臣也不在少数,而李弘的法子在他们看来,显然是十分残酷,不符合圣人之道的。
原本李弘的计划中,只要有许敬宗等人的帮助,他便可以压下朝臣的言论,说服李治顺利的将此事推行下去。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阿史那伏念初入长安,对一切都不熟悉的情况下,阿史那伏念不是一个笨蛋,自然知道拉拢势力。
若是给了他充足的时间,他未必就不可能找到支持他的大臣,到时候恐怕事情就麻烦了许多!
先前程武禀报的时候,他听得清楚,阿史那伏念送出的礼品虽然大部分被拒回,但是同样代表着,有人接受了这些礼物。
可见朝臣之中,对于突厥的看法也并不一致……
而且这个时候,李治正在兴头上,接见一个战败之国的首领,怎么可能比得过自家的宝贝女儿,让他们先等着便是!
李弘想也知道,这个时候去请李治接见阿史那伏念必然会碰一鼻子灰!
一时之间,李弘的脸上不由地浮起一丝苦笑,不知道该为自己有了妹妹而感到高兴,还是该为了这些可能出现的变故而感到担忧……
第二百四十四章:商议!
皇后娘娘平安诞下一位公主!
第二天,长安城大大小小的地方都弥漫着一股喜庆的气氛,大臣们争相上奏恭贺皇帝陛下喜得皇女,同时暗自窃喜皇帝陛下罢朝三日,以示庆贺。
百姓们也是衷心祝福这个小公主平安喜乐,因为皇帝陛下刚刚下令,停止七天宵禁,长安城内举城庆贺。
而不出所料的是,阿史那伏念一行人则是被冷落到了极点,根本没有人想起这档子事,而他们觐见的时间自然而然的也被延后。
不过,此刻的李弘却是秘密的赶到了贺兰府中,神色之间并无半点喜悦。
“你确定阿史那伏念和六弟勾搭上了?”
李弘的眼神微眯,脸色也凝重了几分。
“太子殿下言重了,也不能说是勾搭,不过是雍王殿下抽了个空闲,见了见阿史那伏念的使臣罢了!”
贺兰敏月坐在李弘的对面,轻巧的端起茶壶,替李弘斟了杯茶,一脸笑意的说道。
着实是让李弘无奈的紧,女人的记仇心还真是强,自从上次李弘逼着她把贺兰家的子弟全部都送进东宫六率之后,贺兰敏月便一直对他冷冰冰的,每当有这种消息的时候,还会幸灾乐祸一番。
不过消息倒是送的勤了许多,尤其是关于阿史那伏念的消息,更是一天一送,他每天派了什么人,拜访了哪一位大臣,李弘都了如指掌。
但是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李弘感到越发的担忧!
尤其是今天李弘得知,李贤召见了阿史那伏念派去的使臣之后,就更加坐不住了!
“呵呵,这本是没有法子的事情!皇后娘娘产下公主,是大喜之事!但是如此一来,阿史那伏念活动的机会也就大了许多。
更何况,陛下也没有限制他们的行动,就算是派了使臣拜访各位大臣,也是应有之意,朝臣们反倒会夸赞他懂礼节,知礼仪,对我大唐臣服之心甚诚!
不过可惜,我们的太子殿下恐怕就要愁眉苦脸了!”
眼见得李弘一副苦恼的样子,贺兰敏月脸上的笑意越发的浓厚,茶艺的手法也越发的熟练了。
“呵,敏月不要忘了,孤的六弟是个何等样的人物?听说前些日子,他还上书母后想要重启你和武三思的婚事……”
李弘脸色平静下来,却是声音淡淡的说道。
他可不相信贺兰敏月不知道这个消息,现在竟然还有心思在这里嘲笑他?
这次可不像上次一样,那么容易就能够糊弄过去了,上官婉儿传出的消息说,要不是因着这次早产的事情,恐怕现在这件事情早已被提上日程了。
也亏得她现在还能如此淡定从容。
“怕什么,不是有殿下在吗?”
贺兰敏月的眼神一凛,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现在也想明白了,无论如何,贺兰家在李弘的心中还是有几分地位的。
不然上次的泄密事情之后,她就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
既然如此,婚事的事情,自然是有李弘去替她处置,自己又何必担心呢!
“你是指着孤来替你解决此事吗?”
李弘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股危险的气息,让贺兰敏月心头猛地涌上一阵不祥的预感。
“其实这事倒也简单,现在坊间对于你我的关系传的沸沸扬扬,索性明天孤便去求父皇母后赐婚,封你个昭训如何?谅他武三思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和孤抢人!”
顿了顿,李弘收敛起脸上的表情,懒散的靠在榻上,淡淡的说道。
却是让贺兰敏月悚然一惊。
“这怎么能行?”
如今的贺兰家只靠着贺兰敏月一个人在撑着,贺兰进明虽然文武双全,但是毕竟年纪尚幼,担不起这幅担子。
何况对于贺兰敏月来说,嫁给武三思和嫁给李弘没什么区别,可以想见的是,只要成了婚,她手中的势力将会很快被鲸吞蚕食,一点不剩。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武三思许了正妻的位置,而李弘连个良娣和良媛都舍不得!
“不劳太子殿下费心了,此事妾身自然会自己处理好的。”
一念至此,贺兰敏月只好恨恨的说道。
俏丽的大眼睛狠狠的瞪着对面的人,如果目光能够杀人的话,恐怕李弘现在早就死了!
“说说吧,如今阿史那伏念究竟拉拢到了哪些人?”
可惜后者却是直接无视贺兰敏月杀人般的目光,眼眸一凛,淡淡的问道。
而贺兰敏月则是赌气般的瞪了李弘半晌,最后嘟着嘴说道。
“妾身的情报网不过是在民间有些用处罢了,那些大臣的府邸当中,却是无能为力,不过单凭他们偶然饮宴透露出的消息和一些端倪,倒是勉强可以看得清楚!”
说起“饮宴”的时候,贺兰敏月的眸间闪过一丝厌恶,显然这个饮宴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吃饭喝酒。
不过说到这里的时候,贺兰敏月故意停了一下,显然是想要吊一吊眼前人的胃口,可惜李弘依旧是一副平静如常的脸色,让贺兰敏月有些失望。
但是话虽如此,贺兰敏月还是开口说道。
“在长安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收到了阿史那伏念的礼物,其中五品以下的官员有许多接受了礼品,但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就谨慎了许多,如今陛下旨意尚未明了,大多不敢收受,不过还是有几个人,不单接受了礼品,而且还接见了阿史那伏念派去的使臣,待遇隆重者也不是没有!”
说到此处,贺兰敏月的脸上又浮起一丝幸灾乐祸的神色。
掰着白嫩的手指头,贺兰敏月开始一一细数。
“五品以下的太多,妾身就不多说了,能够影响到朝堂决议的,除了殿下的好弟弟雍王殿下,还有就是尚书省左仆射刘仁轨,门下侍郎薛元超,户部侍郎裴炎,大多都是原本和李义府关系不错的人,现在恐怕都归了雍王殿下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是李弘还是忍不住脸色一沉,他早就知道李义府和李贤的关系并不单纯,只是没想到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连原本归属在李义府手中的势力,都尽数掌握在了李贤的手中……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兵部尚书姚崇,刑部尚书刘祥道,还有礼部尚书严善思,这几位是朝臣当中,对阿史那伏念态度比较暧昧的,虽然收了他们的礼物,但是却没有任何表态,不过单凭这一点,就很耐人寻味了!”
既然谈起了正事,贺兰敏月也就收起了调笑李弘的心思,好看的眉毛也皱了起来。
不过对面的李弘却是更加的脸色难看!
第二百四十五章:好消息和坏消息
如果说先前贺兰敏月说的几个名字,还在李弘的意料之中的话,那么这次所说的人选就让李弘更加感到了棘手几分。
无他,不仅仅是因为这几位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李治的心腹之人,虽然现在因为太平公主的降生,接见阿史那伏念之事被暂时延后,但是李弘可不认为他那位精明的父皇,会真的忘了这件事情!
这一点,从刘祥道等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皇帝陛下对于阿史那伏念的态度是相当和善的。
而且更让李弘感到警惕的是,刘仁轨,裴炎这些人更直接的态度,要知道,他们可并非是李义府的人马,更不是李贤的人马,归根到底,他们都是武后手中的力量。
现在这么赤裸裸的站在李贤的一边,是代表着武后真的已经打算扶持李贤了吗?
李弘的眉头紧皱,神色也是一阵变幻,而贺兰敏月显然也是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同样没有说话。
“小姐……”
不过虽然房间内一片沉默,但是却有一个匆匆的脚步声由远至近。
玲珑一身蓝色衣裙,疾步走到贺兰敏月的身边,低声说道。
“刚刚传回来的消息!”
说罢,从袖中拿出一卷绑得紧紧的纸卷,贺兰敏月抬起玉手,接过纸卷,打开一瞧,脸色却是陡然变得无比复杂。
李弘瞧着贺兰敏月突然变化的脸色,心中却是不由地引起一阵好奇,开口问道。
“出了什么事情?”
不料贺兰敏月平静下来之后,脸上却是浮现起一丝苦笑,说道。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殿下想要先听哪个?”
李弘眉头一皱,这个时候贺兰敏月说坏消息,想必是跟阿史那伏念的事情有关了……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贺兰敏月便叹了口气,淡淡的开口道。
“殿下不必猜了,好消息是妾身终于查出皇后娘娘为何如此支持雍王殿下了,坏消息是这个消息,恐怕会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
“哦?说说吧!”
一听见贺兰敏月如此说道,李弘的眼神顿时严肃起来。
一直以来,他都感到十分奇怪,为何武后会突然决定扶持李贤,如果说是自己一直以来对武后的势力打击过甚,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李贤的狼子野心,武后不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平心而论,恐怕在武后的心中,对于李贤的观感也不怎么好。
何况虽然武后在朝争上玩的溜顺,但是在朝政上却是一点都不含糊,像突厥归降这样的大事,武后绝不会拿来做筹码。
纵然是武后对于军事之事不甚了解,但是上次李弘曾经特地请许敬宗向武后解释过其中的利害关系,他相信武后不会如此不明事理,可是刘仁轨等人的态度却又做不得假,所以着实让李弘有些奇怪。
眼见李弘如此严肃,贺兰敏月也不再吊胃口,直截了当的开口说道。
“其实殿下应该想到的,荣国夫人!”
李弘一愣,旋即便是心下明了。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能够左右武后的决定的话,那这个人恐怕非武后的母亲荣国夫人杨氏莫属了!
当初贺兰敏之就是因为有荣国夫人一直护着他,所以才屡次能够逍遥法外,而自从贺兰敏之死了之后,荣国夫人便一直郁郁寡欢,没想到这次竟然愿意为李贤出头。
不得不说,着实让李弘有些意外。
虽然杨氏是李弘的外婆,但是李弘和武后的关系都如此淡薄,更不要说杨氏了,平时李弘几乎和她没有什么来往。
加上这位荣国夫人一向不会干涉朝政,所以存在感也不强,一时之间,李弘竟然没有想到她的头上。
“妾身查到,提议雍王殿下入朝的那次朝会之前,荣国夫人曾经特意进宫一次,和皇后娘娘密谈了半个时辰,其间内容不得而知,但是从她出来以后,皇后娘娘立刻就批了那道关于后汉书的奏折。
并且在此之前,雍王殿下和荣国夫人走的很近,以孝心为名,送去了大量的礼物,而其中……甚至包括几个俊俏的少年仆婢!”
说到此处,贺兰敏月的口气中掠过一丝嫌恶,神色也变得复杂起来。
顿时让李弘有些哭笑不得,他千算万算,竟然忘了这一点……
说起来有些不敬,但是事实的确是如此,荣国夫人的外孙和孙子有很多,但是却唯独十分喜爱贺兰敏之,是以坊间早有传言,荣国夫人和贺兰敏之的关系并不单纯。
以前李弘还觉得不过是流言而已,眼下看贺兰敏月的神情,恐怕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同时他也明白了贺兰敏月如此神情的原因,当初李弘要杀贺兰敏之的时候,荣国夫人可谓是想尽了办法,想要救他。
但是一转眼,就因为李贤的区区“礼物”,而被收买,情愿为杀了贺兰敏之的人去游说武后,真是让人感到无奈!
深吸了一口气,贺兰敏月努力让自己的脸色平静下来,继续开口道。
“殿下不必担心,妾身这里还有一个消息,只不过不知道对于殿下来说,究竟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李弘眉头一皱,没有说话。
而贺兰敏月则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刚刚皇后娘娘下旨训斥了刘仁轨,裴炎等一干人等,虽然只是几句不痛不痒的训斥,但是可以看出皇后娘娘对于他们接见阿史那伏念的使者之事,并不知情!”
贺兰敏月的话没有说的特别明白,但是这就已经够了!
武后下旨训斥刘仁轨等人,本身就表明了她的态度,对于阿史那伏念一事她是持反对的态度,算得上一个好消息!
至少武后还没有糊涂到用朝政来当做赌气的份上!
其实仔细想来,武后的态度早已初现端倪,只不过李弘被她支持李贤入朝的事情迷惑,先入为主的认为武后打算扶植李贤。
要知道,除了李义府之外,武后一系最重量级的人马不是别人,正是一直在帮衬李弘的许敬宗!
而这件事情许敬宗的态度相当清晰,赞同李弘的做法,甚至于上次在东宫商议之后,许敬宗已经开始着手压制朝臣对于阿史那伏念和谈一事的奏折。
还有就是新晋归入武后势力的御史中丞周允元,那个老头最近安静的很,但是基本可以断定他是武后的人马。
既然他都没有动静,只能说明武后没有打算支持阿史那伏念的和谈!
只要武后没有出手,那么李弘身上的压力就会小了许多。
但是这同时也代表着两个坏消息……
第二百四十六章:开局!
一是武后对于这件事情,已经失去了掌控!
倒不是说武后的手段不行,而是这个时机实在是太巧合了,不管武后到底如何强势,她到底还是一个女人,如今刚刚生下太平公主,这段时间之内,武后必然会在后宫当中静养,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过多干预前朝的事情。
不然的话,凭刘仁轨等人的做法,又岂是简简单单的一顿训斥能够解决的……
而这恐怕也是刘仁轨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原因,着实算不上是一个好消息。
还有就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李贤!
没想到不知不觉之间,他竟然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刘仁轨等人这样的态度,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件事情。
既然他们不是受了武后的授意,那肯定是因为李贤的指使!
也就是说,这些人现在已经变成了李贤手中的力量!
这对于李弘来说,也不是一个怎么好的消息……
“殿下!”
顿了顿,贺兰敏月开口问道,口气中带着一丝疑虑。
“其实此事未必有殿下想的那么严重,阿史那伏念之事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即便是陛下允准了他们请求和亲和互市,恐怕几十年内他们也难以恢复元气,而以后若是殿下得登大宝,自然存取归于一心,何必在此时于陛下作对?”
其实在贺兰敏月心中,对李弘的这种行为感到十分不解。
在她看来,阿史那伏念一介败将,还能翻得起什么大浪,大唐能够击溃他们一次,必然能够击溃他们第二次,纵然是给他们些许好处以保边境安宁,又能如何?
即便是以后会对大唐造成威胁,等到李弘登上了那个位置,自然一切都由他决定,何必在这个时候触李治的霉头,要知道,李治可是李弘最大的支持力量,这个时候违逆他的意思,实在让贺兰敏月有些想不通。
她实在不明白,李弘为什么要将心思放在这个上面,难道现在不是应该狠狠的打击李贤吗?
要知道,就在最近,李贤的活动越发的频繁,虽然没有明确出要夺嫡的意思,但是已经有一批朝臣在迅速向他靠拢,如果就这么放任他发展下去,很快就会成为李弘的心腹大患。
而这个时候,正是李贤立足未稳,羽翼未丰之际,若是再继续等下去,再想要除掉李贤,恐怕就难了!
“阿史那伏念狼子野心,并非那么简单的!”
李弘淡淡的摇了摇头,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