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南下-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来不喜欢前呼后拥、讲究排场的他,这回拿出了派头。

说是副司令员,其实军区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为啥呢,司令员不在军区上班,还是兼职的,

谁呀?开国大将张云逸,当时担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任华东军政大学的校长,华东军区那么大的一摊子,他哪有精力管山东军区的事情啊。

许世友名义上是副的,但实际上就他主持工作,几个月之后,中央也觉得不妥,就把前面的副字给去掉了,在那一干就是几年,直到54年担任了副总参谋长。

老战友的事,尽管人家只是一个电话的拜托。

然后,对于热血汉子许世友而言,天大的事也得给办妥,否则无颜见老战友。

想当年,自己在胶东军区,横刀立马斩杀鬼子伪军,那是不计其数,杀得深更半夜时的胶东老乡,只要说一声“许世友来了”,再闹猛啼哭的小孩儿都会吓得马上闭起嘴。

可是,黄金的事情难倒他了。

那么大批量增加,让他再喊人去偷去抢,那是断断完不成的,无奈之下,有人给他出了主意,请军区社会部的乔向文帮忙。

之后,尽管困难重重,乔向文还是驻扎在胶东,几个月的时间,东跑西奔,最终开出了一个新金矿,自己在山东各军区,在延安,在最钦佩的毛伟人的心目中,位置大幅提高,可是人家呢,办好事,帮好忙,悄悄地又回到了军区。

想着往事,许世友心里复杂着呢。

老战友的忙,能帮得帮,不能帮也得帮,这就是和尚将军的性格。

可是,土改运动轰轰烈烈,这是伟大领袖身在北平亲自动的群众运动,分田地斗地主这是山东分局正在开展的重要工作啊。

怎么既不违反政策,还把老战友的事情办得周全到位,能征善将的将军这回好好动了一会脑子。

很快,一条妙计想了出来。

那天早晨,他把军区参谋长、秘书处长、战训处长喊了过来,就说一句话:

“南方正在打仗,我们也不能闲着,后天开会,讨论一下军事训练如何改革,适应大规模战役需要的问题。”

秘书处长一愣,马上问道:

“许司令,这不是原计划下周召开的吗?各个单位还没准备好吧?”

许世友眼一瞪,桌子一拍:

“真的生了战斗,敌人会给你推迟几天再打吗?”。

秘书处长吓得不敢说话了。

“司令员,会议提前,让大家加快一点,应该没问题,我们司令部马上下紧急通知,参加对象,会议地点,你定一下”

参谋长换了一个口气,征求着意见。

做许世友的部下,你得灵活点,这人性子耿,几句话逆着他,不把你骂得狗血喷头才怪。

许世友盯着天花板,翘着二郎腿,想了想。

“提高效率,改变作风,关门会改成现场会,你们马上下通知。”

参谋长、处长,忙不迭开始记录。

“参会对象,军区司令部所有二级部长、二级军区司令员、各市级军分区司令员、兼任二级军区及军分区第一政委的各市市委书记、军区直属部队师以上主官、另,专电通知,鲁南党委政fǔ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不得缺席。”

记录好了,三个人忽然看出了问题。

这么高层次的军事会议,鲁南县委书记搬个小凳子坐在大门口,都不够级别,怎么会让他们参

战训处长脑子活,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许司令,邀请这两个地方的负责人参加我们的会议,您的意思,是不是把现场会的地点放在鲁南,让33师来承办?”

许世友嘿嘿一笑。

“还是你聪明,会议就在33师开,会议内容重要,今天下午你们几个亲自去一趟,交代陈师长给我把这个会议办得场面大一点,内容活泼一点,你打前站,考察一下鲁南的现场会地点、路线,还有会议期间代表们可以参观一下那里的土改运动,听说那里有不少经验,让我们军队同志开开眼界。对了,打好济南战役,你们这帮人就没动过枪,会议加一个内容,射击比赛,凡是不合格的,书面检查。”

几个人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会议真的绝了,典型的许世友风格

听妹妹讲着老战友在家乡为了自己演出的一场大戏,心里无限感慨。

该哭还是该笑呢,由那一幕幕荒唐的人间悲剧到许世友亲自导演的这出喜剧。

这之前的情况,星竹是听秘书处长悄悄告诉她的。

接下来生的,就是乔星竹亲眼看到的了。

会场安排在33师大礼堂,会议开幕当天将星云集,一百多名军地高级领导干部参加会议,来自市县的大员们,很多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传说中的和尚将军。

第一天上午会议,下午分组讨论,许世友带着警卫员和秘书,在当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和军分区司令员的陪同下,带着厚厚的礼物,亲自登门拜访乔大富夫妇。

当地的领导目瞪口呆,没人知道这两名老人竟然有着如此深厚的背景。

就在简陋的住处,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许世友夸赞老夫妻培养出了那么好的**干部,表情十分严肃地关照陪同的领导,要务必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不得出现任何闪失。

随行记者卡擦卡擦闪光灯不停。

第二天,军区领导看望鲁南知名乡绅、**老人的新闻出现在了当地的党报和军区报纸的头条。

大会继续进行。

射击比赛花絮不断,三名不及格的师级干部,红着脸上台宣读检讨书

。。。。。。

好一个粗中有细的猛张飞

好一位至情至性的好战友

废话一句没有,用意不言自喻。

乔向文心潮澎湃,那个身体壮实、性格豪爽、烟不离身、酒不离身的形象,一下子穿过密封的记忆,跳到了眼前。

兄妹说着话,忽然有人敲门。

一看,情报处的民警;

“报告,不明电波再次出现”

第三百一十六章粗中有细猛张飞

正文第三百一十七章内部人员作案?

更新时间:2012…6…2615:56:43本章字数:3774

正文'第三百一十七章内部人员作案?

第三百一十七章内部人员作案?

乔向文听了报告,心里微微一惊。

根据前天情报处截获的信息,最近特务活动频繁,都与来自台湾的几个电台有关,由于缺少定向搜索设备,刘胜和情报处几次查获了电报,但由于使用了高精度密码技术,目前还是有一部分破译,没能彻底破译。

连续两次电文,都提到了一个名字—向阳花。

次日,当情报处长刘胜忐忑不安地被喊到局长办公室,本来以为找他还是谈感情的事,没想到,这回谈的是业务。

刘胜一听是关于不明电波的事,忙道:

“乔局长,我感觉到,向阳花是这个组织的最高头目,那些已经被我们破译的电文似乎很迫切,要他在临江尽快采取行动,如果我们有一台无线电测向设备,就好了,马上就能在一定范围内锁定他们的大体方位。”

乔向文沉着脸,没有说话。

关于电台,早在纵队敌工部时期,高阳他们就经常利用解码技术,截获各类情报。

他也参加过简单的培训,对无线电文的接受、送基本了解。

加密电报,就是靠电键闭合的时间长短,在电路中产生一些长短不等的脉冲信号,转变成无线电波传送至接收的电台后,还原成长短不同的“滴、滴”声。这些长短不同的“滴”声可以进行丰富的组合,报人和收报人使用的是同一个标准下,的人知道长音或短音该多长时间、收的人听到声音就能立即知道那是长音还是短音。

收报方接收到电码、抄写下来这些数字后,再按照预先设定的密码规则,将这一组一组的数字反译成文字。

“有一部电台的开机时间一般都是在夜里十点左右,信号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说明他居住的地方应该不是平原,附近有一些天然的屏障物,这个电台一般只接受,很少送,我们判定这其间一定也有问题。”

乔向文点点头。

“刘胜,你明天立刻打报告,我来批一下,最快度买回侧向设备,我考虑买两套,安装在汽车上,这样可以行动的更快一点,同时可以交叉测定。”

“太好了,乔局,我今晚回去就打报告,等一会我就先和118工厂联系,他们专门生产这种设备。”

“刘胜,你们情报处要注意技术人员的培养,敌人的手段越来越先进,我们要比他们更强才行,一方面要从大学里引进人才,还有,你们要主动把人派出去,我看那个梁亮就不错,人很聪明,你把他送到大学里去培训一下,当然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见,还有,苏娟那里自己彻底解决点,是不是进城了,太平了,你就忘乎所以了?不要忘记,你当年的外号叫刘打听,那是打听敌人的情报的,现在不要老是被别人来打听你。”

听了这话,刘胜恨不得找个地缝,把脸埋起来。

“你和刑侦处要多配合,他们那里担子太重,你这里呢,太轻,你准备好,我要给你们这里加担子了。”

刘胜如释重负,停下脚步,对着他:

“乔局,你下命令吧,我早就想找你谈谈了,情报处这样下去不行,必须要走出去,还有你最好帮我换一个地方,你看白兵、元锦他们干得多欢,我死呆这里没劲。”

乔向文板起脸,“怎么?工作还要讨价还价啊,你啥时候长的本事?情报处职能需要转换一下,你拿个方案出来,要走出去,接触社会,展耳目,要走大公安,大情报的路子,把网点、耳目全部给我建立起来,按照我上次和你谈的,这几天,你好好盯在东南厂,我感觉有大鱼,中毒案,爆炸案,统统都是一帮人干的”。

刘胜听罢,一看他不说了,忙走了出去。

乔向文在公安局大楼里转了一圈,最后走进刑侦处。

一看副处长李坚在,想到一个问题,忙问道:

“李坚,那天在别墅前带头闹事的那几个人,查到资料吗?”。

“一部分有,马上要吗?”。

“是”

他想起了那天的那些陌生人,带着棍棒,在东南厂老板顾家德别墅前穷凶极恶的一幕。

想起了令人惊魂的爆炸场面。

这里面一定有联系

那些人是谁喊去的,他们究竟想干什么,爆炸案是厂内人员所为,还是外部人员潜入?

看了李坚拿过来的资料,他更加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一共有五个人,其中的一个被侦察员悄悄进行了盘问。

此人叫陈得奎,是临江电表厂的工人,失业后混迹社会,那天去闹事,是因为前天晚上有一个朋友喊他第二天去帮忙,说是批斗资本家。

本来失业在家,就对资本家痛恨,一听这事,还给点帮忙费,他第二天就带着棍棒赶去捧场了。

因为连续几起案件,这使对于这条线索的进一步调查给暂时缓下来了。

乔向文细致地翻了询问记录,大概有了思路。

他把想法和李坚和白兵说了,两人不住点头。

顺藤摸瓜,挖出背后的主使

既然都是关于东南纺织厂,有没有可能两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呢?

既然陈德奎是被朋友喊去的,那么顺着陈得奎摸下去,看看组织闹事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

这边正聊着,副局长钟有光走过,一看局长也在,作为爆炸案侦破组的组长,马上参与了进来。

目前,通过询问工厂的门卫,查明事前一晚到次日早晨,并没有外面的人进厂。

他还实地沿着工厂的围墙看了一下,两米多高,而且有铁丝网缠绕,场内有保安人员和狼狗,如果有啥异常动静不会不被现。

当时的工厂,一般都在围墙之上,拉一些铁丝网,主要是防止盗窃。

“铁丝网有破坏过的痕迹吗?”。乔向文问道。

钟有光摇头,“我喊人走了一圈,没现。”

至此关于骇人听闻的东南厂爆炸案的第一个结论可以得出:

排除外来人员作案可能性,作案分子系内部人员

为什么把重要嫌弃分子李小花排除在外,究竟是意想不到的哪一个做了此案呢?

第三百一十七章内部人员作案?

正文第三百一十八章斗争

更新时间:2012…6…2615:56:43本章字数:3965

正文'第三百一十八章斗争

第三百一十八章斗争

第一个被怀疑的李小花,此刻第一个被解除了怀疑。

说起来,一波三折。

本是一个村里的李小花的丈夫,一直有赌博恶习,为此夫妻俩的生活被折腾得没了安宁。

但是,李大平前不久被人现在ji院出没,李小花还正向着法子确认呢。事前几天,她突然感到自己的身体有点不对劲,那里老是又疼又痒的,昨夜,她得空,趁着李大平睡着了悄悄一看,气得当时就差点晕了过去。

原来,李*平沾花惹草,得上了花柳病,回家还和老婆来,结果害得自家女人也给染上了。

前所未有的一通吵闹之后,李小花自觉自己这个样子无颜上班,便托故,逼着李大平和自己去了一趟老家,在那里想好好把这见不得人的病看好。

未曾想,她的突然失踪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

回到临江以后,得知自己被怀疑成罪犯,吓的女工李小花就差脱掉裤子,证明自己几天一直在看那里的毛病。

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呢?

“钟副局长,这个案子辛苦你坐镇,我觉得还是具有破案条件的,一来,内部人员作案无疑,二来你们可以马上彻查昨晚到今天厂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列出名单,一个个见底,对了,不能相信他们自己的说法,一定要有旁证。”

李坚这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我刚才又去问过顾老板,还有亚麻车间的车间主任许光复,因为质量要求比较高,设备价值很大,所以,厂里对那几套机器十分宝贝,事那天,这个车间只有一个白班,其余的车间都是中班夜班连轴转。”

乔向文眉头一皱,“那说明这个车间当晚没人上班,是不是可以这样他认为,事之前进过这个车间的人,除了那个机修工,另一个就是特务分子,对吗?厂里有条件进入精纺车间的还有谁,这个车间晚上是否锁门,昨晚厂里总共多少人上班,立刻去查清楚。”

李坚、刘胜应了一声,匆匆而去。

“钟副局长,山雨欲来风满楼,你盯住这边,敌人越猖狂,

我们越要稳住,他们的罪行越多,尾巴露出来也越长。”

乔向文像是对着钟有光说这些,又像自言自语。

骇人听闻的爆炸案,虽然没引起伤亡和损失,但是,在临江市民中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议论。

军管会内部,对此同样众说纷纭。

一段时间以来,特务破坏案件接踵而至。

扩大会议上,有的人等不无担忧地表示,投毒案、爆炸案的相继生,表明临江的社会治安十分恶劣,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而一旦任其展,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期望值很可能因此降低。

公安局和乔向文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也有同志认为,潜伏敌特的连续破坏,正好说明他们感到了新生政权的压力,亡我之心不死,所以连续拼命地反扑,以此企图为自己抓住一线稻草,目的正是要混淆视线,制造混乱,激起广大群众对于**和军管会的不信任。

他们提出,情况越危急,越是要内部团结,集中力量破获这些大案要案。

对于同一件事情,看法却如此迥异,会议开着开着,不知什么时候就有了点火药味了

乔向文不想急于表白,他想听听别人的看法。

“顾清明同志,你和几位同志对治安的担心,我可以理解,你们对于人民群众的感情,我想在座的都一样,不过听刚才这席话,我怎么感觉好像临江的治安还不如解放前了,特务分子不可怕,他们投毒,爆炸,杀人放火都不可恨,可恨的倒成了咱们自己的公安局了。哈哈”

还是老李忍不住,他自顾自抽着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看着顾清明。

顾清明听出了画外音,看着老李的那副墨镜和脸色,他忙解释道:

“一个政权暴力推翻另一个政权,当然会引起被推翻政权的疯狂报复,这点我们**人都很清楚,但是,投毒案件、爆炸案件这些恶**件毕竟带来的影响太大了,人民群众因此缺乏了安全感,甚至有的人认为,解放前的临江治安也没有这样令人担忧过,说明国民党潜伏特务这回是准备孤注一掷了。”

老李呼出一口烟,依旧有点调侃地看着众人道:

“同志们,一方面认为是特务报复,丧心病狂,一方面群众认为国民党时期的治安比咱们军管会管理的好,大家说说看,是不是大伙都认为公安局这个机构可以撤销了啊,重新组织一批人去管治安破案件?”

一看一把手这样说话,再看乔向文笔直地坐在旁边认真听着,顾清明和几个人这才感到骑虎难下。

“李主任,我的本意是要提醒大家,务必重视特务破坏的案件,要是再来几起,情况会更糟糕。”

看到他这样变了口气,乔向文装作轻松地接了口:

“社会治安,人人有责,顾副主任刚才的这番话,无论对于军管会,对于公安局都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敌人时刻在盯着我们,我们时刻不能松懈,大家说对吧?”

一看他这样高姿态,顾清明连连点头。

众人也表赞同。

“最近生的都是大案要案,我想给各位提前打个预防针,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借顾副主任的话说,你推翻了人家的政权,砸了人家的饭碗,人家不报复你,不整死你,那就不正常了,这种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加快破案,镇压敌人,另一方面要更加做好政治宣传,揭露敌人的嘴脸,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单纯地幻想敌人偃旗息鼓,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正面破案和政治进攻相结合,让国民党残兵败将,让敌特分子明白,这些案件影响不了社会稳定,破坏不了**的政权,顾副主任你说是吗?”。

有礼有节,层层推进。

大伙点头称是。

老李看在眼里,对这个老战友的欣赏之情油然而起。

稳得住,打得响。

“好,乔副主任最近辛苦点,除了尽快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秩序外,你要快点把爆炸案给整个水落石出。好了,下面讨论文教局提出来中小学合并问题。”

这是一份全市中小学的整合方案,根据地域,重新划分,新建一批中小学。

会议继续着。

电力供应。

公路建设

人事任免。

议题一个接着一个,百废待兴,多少困难等着新生的政权去解决。

神秘的向阳花究竟是谁呢?一边开着会,乔向文一边想着,不知觉走了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