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为王-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您的步子是不是迈得有些太大;这两年;一个接一个出台的法律法案;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下面官吏多有抱怨啊!”宁馨沉吟了一下;”都说咱们大汉的官儿难当呢!”

高远嘿的笑了一声;”我知道;但你们更要知道;有些事情由我来做;恐怕经将来做要容易一些;有我镇着;很多人即便有反对之心;怨仄之意;也不敢表露出来;还得认认真真地将事情做好;慢慢地他们就会习惯;形成固有的认知;如果拖下来;放到咱们的下一代身上;可就不见得做得成了。”

“高大哥您说什么呢?”叶菁儿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你现在刚刚满三十岁;就算只活一百岁;那也不家七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些事情;又何必如此急于求成?我怕拔苗助长;最后会结出怪胎来啊!”

“我也这样想过;但思虑良久;很多东西;我还是决定越快推出越好;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看着自己的三个妻子;高远反问道。

三人都是摇摇头。

“咱们大汉刚刚立国;各级官员;不管是地方上的;还是军队上的;他们都还保持着一颗向上的蓬勃之心;对于新生事物;他们或许不理解;但还是会去尝试;但时日已久;如果一颗大树;他的根系扎得越深;便越是纠葛得紧密;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会使他们失去最初的理想;当庞大的利益关系形成;想再要改变;那就难了。”高远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现在趁着这些根系还在生长;我先给他们将规矩立起来;或者会有些擦擦碰碰;但总会在向下生长的时间;与这些新生的东西一起生长;至于菁儿你所说的有可能长成怪胎;这也不是没可能;不过你不是说我还可以活七十年么;那有这七十年的时间我盯着;时时地去校正一下;尽最大的可能让他结出一个鲜美的果子。”

高远想起在另一个时空的那个世界;很多国家的百姓为了拥有这些权利;不懈的斗争;他们付出的却是鲜血与生命;在那个过程之中;动荡的社会;瓦解的秩序;使是人命如草芥的场景;不由得摇摇头。

作为一个国家的开国之主;高远想要利用自己现在在这个国家的无上权威;以及百姓的无限拥戴;官员的无限服从;来一个真正意义的拔苗助长;当然;自己拔了苗;却也要时时地去浇水;去施肥;才能不让这棵苗子死去。

看着神色有些凝重的叶菁儿与宁馨;高远决定要放松一下气氛;”再说了;我这也是为自己着想啊;你们想想;咱们现在也算是大财主了;吴氏酒业我们是第二股东;而宝洁股份有限公司呢;我们还是第一大股东;这些可都是日进斗金啊;有了这个私有法案;他王武嫡以后手头紧的时候;再想打我的主意;我可就言正言辞的拒绝了。这是我的私有财产也!”

听到他的话;叶菁儿果然笑了:”瞧你这话说得;整个大汉王朝都是你的;王武嫡是个守财奴;老抠;但他也是为你看家啊!”

“错罗错罗!”高远连连摇头:”菁儿;这些年来;我为什么一直坚持王武嫡要给我发薪水;还给你们每人争取了一份儿;就是为了将家和国区分开来。家天下是要不得的;我们高氏虽然为王;但只是这个国家的掌控者而已;如果将大汉王国比喻成一条大船的话;我们高氏便是船长;但这条船却是和那些水手共有的;只有让那些水手们也认为这条船同时也属于他们;也是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才会不遗余力的去维护这条船的安全;一旦船翻了;大家都得没命。如果让那些水手们认为即便这条般翻了他们还可以爬上另外一条船的话;那我们高氏也就完了。”

“与民共有?”叶菁儿震惊地看着高远;”你是这么想的?”

“是的;这就像宝洁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只是股东而已;只不过是最大的那一个股东;你想想;要是柯震和江大郎他们不用心经营;那我们这个大股东又有什么意义?正是因为柯震和江大郎他们将宝洁股份公司也看成了他们的最得要的财产;他们才会拼命地去经营;小心的去维护啊!”

听着高远的话;叶菁儿和宁馨都陷入了沉思;便连一边的贺兰燕;也放弃了将高宁的头发辫成小辫的努力;呆呆地看着高远。

看着三人的神色;高远有些尴尬地想道;信息量太大了一些;恐怕她们一时还难以转过弯来;不过不要紧;自己慢慢地给他们灌输;如果连身边最亲近的人都改变不了;那自己还能做成什么事?大汉的官员;国民;在这些年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慢慢的;他们一定会明白自己的用意。希望这个时间会更短一些。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继往开来(16)

隔着珠帘;看着楼下数百名来自大汉各地的议员们起立热烈鼓掌的场景;高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代表着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案在议会以全票获得通过;会场热烈的掌声以及欢呼声;代表了这些议员们的心声。

高远心中很清楚;即便是在政治开明的大汉王朝;那些依靠着朝廷政策发家致富的人们;他们心中一定也会有所恐惧;上千年的王朝政治;让一个国家变成了一个人的私产;生死荣辱;尽在人的一念之是;所谓破家县令;灭门令尹;就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而随着大汉王朝在法律建设之上的大踏步前进;在废除了诛如连坐;诛族等一系列酷刑之后;物权法的出台会让所有大汉王朝的国民都将心思放在如何让自己更富之上。

老百姓富了;国家自然就富了。

不知什么时候;台下的数百名议员全体转身了高远所在的那一个包厢;因为珠帘遮挡了人们的视线;他们并不知道高远究竟在里面没有;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个位置是属于汉王所独有的;不知是谁带头;向着二楼的这个包厢深深的弯下腰下;一个接着一个的效仿;大厅之内;数百议员一齐躬下了身子。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数百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冲出了大厅的屋厅;在整个王城内回荡。议会大厅属于议事厅的位置之上;蒋家权带领着的五位议政也随着众人躬身行礼;与这些议员们不同;他们是知道此时此刻;汉王高远正隐身在珠帘之后。

珠帘之内;高远微笑着转身;看着身侧的叶重;王武嫡两位重臣;”瞧;有时候;王上的威严并不需要强权;一条好的法令便足以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王上圣明!”两人一齐躬身。

“王武嫡;以后不要在我的荷包的主意了;现在物权法的规定;国家的就是国家的;我的就是我的;你再打我的秋风;我就要把你告到荆守那里去了。”重重的拍着王武嫡的肩;高远笑道。

王武嫡张口结舌地看着高远;脑子一时之间有些短路;国家的就是国家的;王上的就是王的;难道这不是一回事吗?

看着王武嫡的表情;高远心中很清楚;一时之间;自己的这位大管家还是不会明白这其中的区别;任重而道远;连王武嫡这样大汉王国的精英一时之间都还没有弄明白自己真正的用意;更遑论一般人了;至于那些处于底层的老百姓;更是提都不要提了。这些议员们的欢呼;也只不是弄清了这条法令最浅层的意思罢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一点一点的明白过来的。

至于老百姓;高远希望现在正在推行的义务教育法能够让他们开启民智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在以前征东军管辖的区域之内;教育是办得比较好的;从最初级的蒙学;到最高等的学府;一应俱全;但在刚刚归附的地方;文盲的比率不是惊人;而是骇人听闻了;一百个人中;有一个人识字;那这个地方就可以称之为文人荟萃了。

礼部的荀修正在大力办学;老头子现在已经息了在朝堂之上争个高低的雄心;现在一门心思的就想将学校办到大汉王朝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不过看着老头年逾七十还在四处奔波;高远又觉得有些于心不忍;但让他退下来;恐怕是他最不情愿的事情。

不过现在大汉王朝内的学校;特别是最基础的蒙学;还仅仅停留在扫盲的阶段;也就是教人识识字而已;这可不是高远心目之中的学校;不过现在一时还顾不上这些;等老头子将各地的学校架子搭起来;自己再来收获果实吧。高远有些邪恶的想着;现在军事之上一片和谐;大家都处在一个蓄力阶段;短时间内无仗可打;而政事之上;政事堂率领各部干得井井有条;基本没自己什么事儿;每天将自己关在书房之中的高远;正在干着一件在他看来意义重大的事情;编著将来最初级的学校所用的基础教材。当然是识字;这活儿;多得是人干;高远编缉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等一些最最基础的东西;于他而言;也就只有这个本事了。

不过高远相信;当这些东西出现在这个世界之上;被自己强行推动之后;会有那些聪明人们举一反三;将他一步步深化下去的。世界上并不缺乏有才学;有能力的人;他们的眼前或许只是被一层薄薄的雾霾所浓罩;只要你替他们拂去这一层遮挡在他们眼前的东西;他们的激情;就会极大的喷涌而出。就像积石城的冶铁炼钢;这些年来;他们将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一点一点的编辑成册;并且在实践之中不断地修改;就已经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了;当然;出于军事上的原因;这些东西;现在还处于最高等级的保密当中;严禁流落出外而已。

“接下来又是关于明年各州郡的预算以及上缴朝廷的额度;想来又是一场口水与鞋子齐飞的场面;我可不想看了;你们二人也回去吧;后来要审查各部明年的工作报告;你们也该去准备准备了!”高远笑着冲二人挥挥手;一转身;倒背着双手;施施然的离去了。

回到宫中;高远却意外地看到了宁馨;这一段时间;宁馨代曹天赐主持着监察院的工作;几乎是天天早出晚归;茅威事件;也让宁馨感到了一些自责。

“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要给我?”看着宁馨;高远问道。

“也说不上是什么好消息;监察院终于确认了茅威现在的下落;在楚国的江东郡!”宁馨道;”他们当初从沧州港利用楚国的一支商队的船只堂而皇之的离开的。”

“我猜这个商队现在肯定遭到了你们的报复!”高远眨了眨眼睛。

“是的;唐河亲自带队;查抄了这个商队在我国境内所有的货物;现在唐河正在往沧州赶;那里还有这个商队的数条船只;唐河是一只也不想给他们放回去。”宁馨道。

“病还没有好;就又逞能去了么?也不怕落下什么旧疾!”高远摇摇头。

“易彬已经决定启程前往楚国江东郡。”宁馨接着道;”我也同意了。”

“你们想去刺杀茅威。”高远皱起眉头;”这件事有黑冰台与鬼影同时联手;人到了楚国;想必现在更是在军队的重重保护之下;此时去刺杀他;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我也是这样说的;但易彬还是想去看看;易彬是老手;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他是决不会妄动的;但如果不去;连一丝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也同意易彬去看看;但已经叮嘱了他不要轻举妄动。”宁馨道。

“去看看也好。”高远想了想;”这一次楚国的鬼影也露面了;让他去了解一下这个机构的行事作风以及规模大小;也不是没有益处。”

“大哥;茅威事件就这样算了?”

“那还能怎样?”高远笑道:”难不成现在就举大兵去讨伐么?条件不成熟啊;我们吞下了这么大的地盘;现在治内可算是一团乱麻;手头的银子用来理顺内政都还觉得不趁手;拿什么去打仗?不要急;慢慢来吧;火药改变不了什么;别说只有一个茅威;便算他们有十个茅威;对大局又有什么影响呢?”

“可是让我们监察院活生生地咽下这口气去;可真是不甘心!”宁馨紧紧地咬着嘴辱;气鼓鼓地道。

看着宁馨的模样;高远笑了起来;”嗯;现在看起来有了一些监察院副院长昔日的作派了;不过输了就是输了;要勇于承认;咱们争的又不是一日这短长;终要看谁笑到最后不是?不过你们想要给他们掺一点眼药;也不是没有机会。”

宁馨眼睛一亮;”机会在哪里?”

“前几天你们不是报来了一份关于秦国蜀郡百姓暴动的事件么?”高远含笑看着宁馨。

“是;不过他们看起来热头很猛;却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转眼之间;便被秦军给扑灭了;奉命前去镇压的秦将白起;心狠手辣;在蜀郡一口气杀了好几万人;大哥提他们做什么?”宁馨奇怪地问道。

“秦国为了再组建一支大军与我国对抗;在国内又一次加重了赋税;使得国民苦不堪言;特别像蜀郡这地方;本来在秦国就低人一等;他们所受的盘剥更重;他们对秦国的朝廷早已是愤恨已久了;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一次的暴动;白起杀得人的确多;看似是暂时镇压下去了;但只怕是积累了更多的不满和仇恨;这便是机会。正如你所说;一群乌合之众的确成不了气候;但如果不是乌合之众;而是训练有素呢?”

宁馨眼睛一亮;”大哥;您是想掺沙子进去?”

“不是掺沙子;而是在做一次大的;宁馨;监察院接下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蜀郡现在的情况;白起杀人的再多;恐怕也是杀不绝那是反抗者的;总有漏网之鱼;他们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人;二来;这些年来;从秦国逃亡到我们大汉的人数可不少;其中很多人已经融入了我们汉国;他们中有不少加入了我们的军队和政府机构之中。所以;如果我们派遣一些经验丰富的军人和官员秘密潜入蜀郡;来将你嘴里的这些乌合之众组织起来;或者在将来会收到奇效!”

“就类似于当年我们在白山黑水之间做的那样!”

“不;比当年更困难;秦国不是东胡;他们可以难对付多了。”高远道。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继往开来(17)

从一大堆案卷之中翻出了一张地图;摊开在了桌子上;宁馨凑过来看时;却正是秦国蜀郡的地图;上面被用炭笔作出了一些标记;看来高远早就在上面用心了。

“蜀郡;可是天府之国;好地方啊!”拍着地图;高远感叹地道:”这么好的地方;竟然也能让秦国治理的民不聊生;不得不愤而揭杆;也当真是可叹可恨。”

“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岂有机会?如果人人治理国家都像你治理大汉王国一般;那我们还怎么能一统天下?”宁馨笑道。

“说得是!”高远很是得意的摸了摸鼻子;”秦国施行的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不过他们对于城市的管控极严;但对于农村;可就大大的不行了;在农村;他们基本还是依靠着乡绅;宗族来保持统治;特别是一些偏僻的所在;统治力更是薄弱;当然;这种薄弱是体现在当地按时交纳赋税和承担各种苛捐杂役之下的;一旦这个方面出了问题;那他们的军队就会出现。”

“把这些老百姓当成了牛马了!”宁馨道。

“他们本来就将百姓看成牛马;所以;这便是我们的机会。”高远正色道。”监察院选调一批熟悉农村的精干人员;潜入这些地区;这些人最好是他们原本就是秦人;这样不容易露出破绽;能很容易的潜入这些地方;引导;发动这些地方的农民发动起义;暴动;建立一块属于我们自己的根据地。”

“根据地?”

“哦;就是我们的地盘;当然;不能让秦人知道这是我们的地盘;否则他们一定会像一条疯狗一样的扑过去将其绞得粉碎的。”高远道。

“这我当然明白;不然你先前为什么一直在强调选调的人最好是秦人呢?不过这样选择的面就窄了一些。”宁馨皱眉道。

“我只是说最好;并不是说绝对;但是这些选派出来的人一定要非常熟悉秦国的状况才好。”

“我明白了。”宁馨点头道;”我让牛奔去负责此事。”

“现在秦国力量还没有恢复;他们的主要兵力都我们所牵制;国内有限的力量;都集中在繁华要冲之地;广大农村;大有可为啊!监察院的人员先去打开局面;接下来;我们还会派专业的军人;以及熟悉农村工作的官员来。”说到这里;高远笑了起来;握紧了拳头;在空中挥了挥;”咱们这个是声张的不要;悄悄的干活;一点一点的积攒力量;等到力量足够了;轰隆一声爆发出来;将秦国砸得昏头转向。”

“你的意思是要在那里攒出一支军队来?”

“当然。”高远用力的点点头。

门外响起了何卫远的声音;”王上;叶尚书求见!”

听到是叶重;高远不由奇道:”上午刚刚见过面;这还没有过多长时间呢;怎么叶重又找上门来了?卫远;请叶尚书到书房等我;我马上过来。”

“是!”

书房之中;叶重手里捏着一份军报;正急促地在屋里转来转去;高远跨进门来之时;正看到叶重不停地在屋里转着圈圈。

“这是怎么啦;成热锅上的蚂蚁啦?”高远笑着问道。

“王上;秦国与楚国打起来了!”叶重一脸的兴奋之色;将手里捏着的军报递给了高远;”驻扎南阳郡的周玉突然之间率秦军攻入楚国;一举占领了楚**事重镇随县;事发突然;楚国似乎完全没有想到秦人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猝不及防;整个随县数万士卒;只抵抗了短短的三天便被周玉击溃了。”

高远看着军报;沉吟不语。

“张鸿宇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本来我们一直在担忧秦楚联手对付我们;但现在看来;他们之间似乎出了大问题;他已经命令东野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最快的速度发来军报;希望兵部与王上同意他发起进攻。”

走到书房墙上挂着的地图前;:”张鸿宇想打哪里?”

“彭城!”叶重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如果能拿下彭城;就能将徐州从楚国版图之上切下来。”

“秦楚突然之间的交恶;到底是什么原因?许原那里没有头绪么?”

“据张鸿宇那边的一个猜测;可能是因为茅威事件。”叶重道:”监察院那边的情报不是说茅威自从脱离了大汉国土之后;一直便呆在楚国的江东郡么没有离开么?这本身就不正常;这一次的茅威事件是由秦人主导并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得手的;而且秦人现在还在继续付出代价;监察字的人都疯了一般的在挖他们的钉子;很多以前隐藏很深的秘谍这一次也被挖了出来。但茅威却一直呆在江东郡没有到秦国去;我怀疑楚国是扣下了茅威不想给秦国了;秦人自然会气得发疯;茅威是他们弄到我们火药配方和生产秘密的最关键人物;康平城之战已经将秦人吓破了胆;现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得来的东西;却被楚人拿了;他们焉能不愤怒。”

“为了一个茅威;便破坏他们之间好不容易达成的军事联盟;这值得么?”高远吸了一口气;”秦楚的高层;会这么冲动?”

叶重笑道:”王上;您是见怪不怪;认为火药没什么了不起;更何况我们现在连大炮的样炮都做了出来了嘛;但在秦楚人眼中;这炸药便已经是只应天上有;不应人间无的东西;为了他;翻脸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如果楚人得到了火药而秦人没有得到的话;那秦国以后要对付的可就不仅仅是我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