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赘婿-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翊君想起父皇的身体,不禁秀眉深蹙。瞥见杨耀宗捻着佛珠的手,脸微微红着点点头道:“今年的主考官是秦正秦大人,还有礼部左侍郎王先奎与吏部左侍郎邢斌。他们三人都是提前三天便进入考场的,而且是不可以再出考场的。他们三人要在贡院中从很多的选题中选出十道题。然后最后一天才决定十题中选哪三道科举题目。”

杨耀宗点点头道:“其实要往外传递出试题并不难,尽管这几天来回出入的人员,要浑身脱光了检查。但是他们可以将试题用羊皮纸一层层的包裹严实。然后。。。”杨耀宗看看景翊君,见她充满好奇的看向自己。咳了两声道:“然后卷成卷,自缸门塞入,将它夹带出来。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不过他们却没有想到会被咱们的暗察使盯上,发现最终的传递的十道试题落在了王有为的手中。“

景翊君听杨耀宗所讲,俏脸变的绯红。依然蹙着双眉看着杨耀宗道:”王有为?“

杨耀宗略微翘起嘴角道:”他的父亲是礼部左侍郎王先奎。“

景翊君恍然大悟。

杨耀宗有些诡异的微笑道:”他们之所以不怕被发现,是因为他们并不以贩卖科举试题牟利,认为此事会做到悄无声息。谁知百密一疏,他们万万想不到会被他们所不知道的暗察使给盯上。“

第六十一章 紧锣密鼓(一)

为期三天的科举过后,有些自觉登榜无望的外地士子,开始陆续离开天京城。天京城内不再显得拥挤,但因为要临近中秋佳节的原因,天京城内的热闹繁华的景象却更胜往日。

一些青楼画舫,或者名士大儒,高官显贵所要举办的中秋宴会,开始向留在京城等待发榜消息的士子们广发请帖。而这些士子们也都颇跃跃欲试的乐于参加这类活动,这正是他们可以一展才华,结交名仕,得佳人青睐的好机会。

当然关于杨耀宗所出的那道一张白纸的科举试题,在天京城引起了不少的议论。但最为引起轰动的却是八月初十晚,勤王大世子在醉红尘宴请科举完的北方士子,宴会结束后自醉红尘出来便遇刺的事件。多亏音如歆及勤王大世子护卫的保护,刺客只是刺伤了大世子,但大世子景旻的一名护卫却被刺客杀死。随着声势的扩散,自醉红尘赶出来救助勤王大世子的打手也奔了出来,刺客见遇刺不成,只能放弃刺杀,转身逃遁。

杨耀宗近日一直住在杂货铺中,大世子景旻刚刚遇刺他便得知了消息。迅速招回了一直负责跟踪大世子景旻的狐小队队长狐嘴进行了询问。从狐嘴叙述中得知,当时狐耳正好假装刚刚从醉红尘喝完花酒后出来的顾客,他走在大世子景旻的前方不远处,而刺客正是在大世子景旻刚刚踏出醉红尘接受身边的人拜别时,突然自大世子正对面直刺出来,剑势快速迅猛,却恰巧被站在大世子身边的音如歆发现,撞了大世子景旻一下的同时,高呼出有刺客。那原本应该刺中大世子景旻心脏的一剑,却刺中了大世子景旻的左肩位置。这时刺客收剑还欲再刺,却是大世子景旻身边的护卫护到大世子身前。刺客剑法高明凌厉,力道也颇为惊人,将护在大世子景旻身前的护卫用来阻挡剑招的刀斩断后,又刺入那名护卫的心脏,而杀死的那名护卫。

仅这片刻的阻止,大世子景旻便被拉回到醉红尘中。与此同时赶出来帮忙的醉红尘的打手也奔出来。把大世子围在中间。刺客见已经没有下手的机会,果断的立刻遁走。逃遁的方向是城南的方向。

事件的发生到结束如电光火石般。但因为周边负责巡逻的衙役也很多,所以当刺客刺出第一剑,音如歆高呼出有刺客时,周边负责巡逻的衙役也反应过来,只不过他们奔过来时,刺客已经开始逃遁,身法极其灵敏矫健,几个纵跃便跳出在秦淮河畔游玩,还没有因刺杀事件而受到影响的拥挤人群。直到刺客跳出人群,奔向城南方向,因刺杀事件才反应过来的人群,开始四处逃窜躲避,反倒将负责追捕的衙役及大世子的护卫还有狐嘴都阻挡住。就这样刺客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毫无踪迹可循。

而刺客的样貌,狐嘴与狐耳也都没有看到,只看到刺客一身黑衣,头上还带了一个带有黑纱罩的斗笠。身材高挑纤瘦。不过却看不出是男是女。

……………………………………………………………………………………………………………………………………………………………………………………………………………………………………………………………………………………………

此时是八月十一日中午,杨耀宗刚刚从勤王世子府探视完大世子景旻回到杂货铺中。

杨耀宗走进小隔间,景翊君已然坐在老位置等候他。一双美眸自杨耀宗出现在她视野中便紧盯着他。

杨耀宗坐下喝了口凉茶,便斜着身子躺在矮塌上,闭目养神起来。

景翊君自然也听说了景旻遇刺的事情,昨夜大世子景旻遇刺的消息传入宫中便被她与皇太孙拦截了下来。此事自然也不能让皇帝知道。她想立刻出宫找杨耀宗分析调查此事,奈何她晚上要陪护皇上所以无法出宫。于是一早她便赶来杂货铺中,只是杨耀宗却是一早便赶回南宫府中换了一套衣衫要去勤王世子府探访。所以两人直到现在才见面。

杨耀宗最近一直没有休息好,昨夜更是一夜没有休息。景翊君见他一脸的疲惫之色,也没有去询问他关于昨夜景旻遇刺之事。只是耐心等待着杨耀宗想说的时候。

眯了片刻,杨耀宗依旧闭着眼睛,声音低沉却清晰的将昨夜大世子景旻遇刺的事情详细讲给景翊君听。接着又道:“我刚刚从大世子景旻府上探望回来,他的确是受了伤。”然后在自己的左肩位置点了点道:“我看到他缠着白布还浸出血迹,应该是这个位置,虽然看不到伤口,但观大世子景旻的气色,应该是失了不少的血。”

杨耀宗抬起右手握拳,轻轻捶打着额头似在问景翊君也似在问自己道:”是谁想要刺杀大世子景旻?大世子景旻为何会遇刺?为何会在醉红尘这种人多的地方遇刺?“杨耀宗的心绪因理不出头绪而有些烦乱。

景翊君听完杨耀宗所详细讲诉的刺杀经过,却是哼了一声,透过百叶窗眯着眼睛有些狠厉的盯着对面的醉红尘,嗤之以鼻的道:”你这是当事者迷!“

杨耀宗停止了手上的动作,皱皱眉毛,支起身子盯着景翊君不解的道:“我怎么会成为当事者。刺杀事件与我有何关系?”

景翊君撇了他一眼冷冷的道:“我有说刺杀事件与你有关系了吗?”

杨耀宗同样回敬给景翊君一个白眼嘀咕道:“那你说我当事者迷。”

景翊君又将视线转向对面的醉红尘声音冰冷道:“还记得我与你说过音如歆功夫不在我之下的事情吗?”

据杨耀宗所知音如歆是不会功夫的,会功夫的是与音如歆相貌很像的女子。应该是音如歆的姐姐或妹妹。不过音如歆没有与他讲她有姐妹的事情,他自然也不好主动提及,更何况他答应过那名与音如歆相貌很像的女子,不对音如歆说出两人见过面的事情。此时听闻景翊君再次提起音如歆会功夫这件事,他有些敷衍的笑笑。却是也好奇景翊君接下去要说什么。

景翊君瞥见杨耀宗那敷衍的笑容,盯着杨耀宗冷冰冰的道:“你还是不相信音如歆会功夫?且功夫不在我之下吗?你想想我调查她那么久,连我自觉都感到危险,不敢靠她太近去调查她,以致对她的调查基本没有进展。当然我并不是怕她,而是怕打草惊蛇而已。以她的身手却以花魁的身份潜藏,还与景旻接触频繁,定是有所图谋。再有,如果我没在你身前展露过伸手,你会看得出,或者相信我是个有如此功夫的人吗?”

杨耀宗坐直身子,目不转睛的仔细盯着景翊君,盯得景翊君很不自在。心中却是在反复斟酌着景翊君的话。是啊,如果景翊君不展露身手,他定然是看不出景翊君会武功的。但若音如歆会一身很高绝的武功?他对上景翊君的美眸微眯了一下眼分析着。

景翊君发现了杨耀宗眼神的变化平静的道:”你猜到我的意思了吧!“

第六十二章 紧锣密鼓(二)

景翊君发现了杨耀宗眼神的变化平静的道:”你猜到我的意思了吧!“

杨耀宗习惯性的捻起佛珠一字一句的道:”你的意思是音如歆完全可以阻挡住刺客的刺杀,而且可以抓住刺客,甚至可以不动声色的当场便杀死那个刺客。但是偏偏却是让刺客跑掉了,所以这场刺杀勤王大世子的事件,完全是一场预谋对吗?“

景翊君赞赏的看着杨耀宗点点头。

杨耀宗试探着问道:”那如果说音如歆不会功夫呢?“

景翊君睨了杨耀宗一眼,手只是随意的一挥,不知从哪里变出一只亮光闪闪的长剑,长剑似冰制的一般,在光线似有流光游动。杨耀宗注意到这剑的剑柄比较长,杨耀宗是前世是学习测绘出身,他大概估计下这个剑柄差不多有三十公分长,而剑身的长度看上去有剑柄的两倍长,差不多有六十公分长。颇为怪异的一把长剑,但拿在景翊君手中却有种很和谐,很飘逸的感觉。

杨耀宗看的是目瞪口呆,惊讶非常的道:”你哪里变出来的剑?你真的会法术!以你的功夫,再配上法术。你不是想杀谁就杀谁?“

景翊君没好气的瞪着他道:“你当我是魔女吗?想杀谁就杀谁!法术?什么法术!入门前就发过誓言的,不可以在比自己武功相比相差很多的人面前展露功夫,也不可以用功夫杀与自己相比功夫相差甚远的人。”她见杨耀宗紧盯着自己手中的剑,她将剑抬起指向杨耀宗,然后将剑侧立起来,杨耀宗的容貌映在如镜面般的剑面上。只见景翊君手略微一抖剑柄,剑柄的另一端嗖的一下也窜出同样一直流光隐现的剑身。杨耀宗看的瞠目结舌。景翊君变幻了一个剑花,剑柄自中间分开,一把剑变成了两把剑,又变幻一个剑花,剑柄合为一体,剑身皆缩回剑柄中,衣袂一飘剑柄又消失了。景翊君手上又变的空空荡荡。

杨耀宗瞪着眼睛重上倒下仔细的打量景翊君身上每一寸地方。他在研究剑柄被景翊君藏在何处。看得景翊君羞恼无比。直想伸手将他拍晕过去。

杨耀宗注意到景翊君盯着自己那羞恼愤愤的目光,知道自己的行为有所不妥,讪讪的笑道:“原来不是法术,你这宝剑制造的当真是巧夺天工。叫什么名字?”

景翊君哼声,又幻出宝剑凝视着爱剑道:“此剑名曰惊鸿。是师傅传给我的。”又没好气的道:“你不是想知道音如歆如果不会功夫会怎样吗?”

杨耀宗刚才完全被景翊君那变幻莫测的宝剑吸引,经景翊君提醒才想到俩人刚才探讨的正题,尴尬的笑笑。

景翊君扫了一眼挂在墙上的刀,是平日里杨耀宗练习所用。她猛的发力,剑速势如破竹,斩断墙上的刀,剑尖又深深刺入墙体。她收回宝剑,只见墙体已然被刺穿,外面的光线从孔中射了进来。

杨耀宗看着断掉的刀,走到墙边,透过小孔看向外面,为景翊君如此犀利的剑法深感惊叹。他好气又好笑的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这墙一会还要叫人来修了。”

景翊君也不理会他,回坐在塌中,抿了一口茶道:“你说那刺客先斩断护卫的刀,然后又刺中此刻的心脏,而将护卫杀死的吗?一招刺出,中间变幻招式斩断刀,又可以如此精准的刺中心脏位置,说明刺客对剑术的掌控已经炉火纯青,若是那名刺客再有我的功力,完全可以连带刺客后方的景旻也刺死。”

杨耀宗看看被刺穿的厚厚的泥砖墙体上的孔洞,皱着眉点点头。

景翊君接着又道:“即便那刺客没有我的功力。”她睨了杨耀宗一眼道:“你认为他刺出的那一剑,就会因为音如歆的一推,而刺中景旻的肩膀处吗?”

杨耀宗盯着景翊君恍然道:“你是说以此刺客的功夫,无论怎样都可以成功刺杀勤王大世子!而没有成功,说明此事还是有预谋的!是提前便设计好的!”

景翊君点点头波澜不惊的道:“他们只是想不到,有人会比那名刺客功夫高或者说与那名刺客的功夫相比肩,可以凭借他刺杀的招式而看出其中的破绽。”

杨耀宗蹙紧双眉,盯着景翊君道:“他们如此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景翊君也有些苦恼的摇摇头。

杨耀宗喝了口茶道:“大世子景旻在天京城中名声很好,素有礼贤下士,交友广阔的美名。他被刺杀虽然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议论,但私下里的议论的声音还是不少的。但都是些不着边际,经不起推敲的猜测。是想让勤王多个理由来京探望吗?勤王如今坐镇北方,他虽然一直上书回京探望皇上,我想此举就是试探而已。若真让他回京,他定然不会只带少数人马回来,若是带着大队人马而来,那定然更是不可的。所以大世子此举并不会对勤王回京有多大的助力。”杨耀宗用拇指揉着眉心思索着。

景翊君见杨耀宗烦恼的样子,也蹙起秀眉道:“下午皇太孙会去探望景旻。会不会是。。。“

杨耀宗摇摇头道:”不会的,除非他想害的他们全家都不要活命了。下午你自然也是要隐身暗中保护皇太孙的。我觉得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猜测不到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那么我们要想的是大世子受伤了,受伤了他便不会做什么呢?他不会做什么。。。他不会频繁的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不会有很多人监视他的行踪。不会再设宴待客。。。设宴待客。。。八月十五!不过大世子却是早早就预定了人间天上的三楼作为八月十五宴客的地方。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杨耀宗眼皮突然跳了两下。他下意识的捻起佛珠自言自语道:”八月十五!且看大世子会不会取消宴会吧!“

景翊君默默的坐着,不去打扰杨耀宗的思索,自己也深眉紧蹙的思索着。

杨耀宗突然想到什么对景翊君道:”这几天帮我盯着点那名叫蒙阔的人。看看他近日会有什么举动。暗察使都不敢靠近他,不过以你的功夫我想应该可以。所以要麻烦你了。”

第六十三章 紧锣密鼓(三)

杨耀宗就在这样沉重的思绪中及大量搜集来各种情报中过了两日。

八月十三日一早他返回南宫府中换了套衣衫,小画又将南宫情忆的信交给了杨耀宗。杨耀宗此时刚刚读完南宫情忆的回信,将信纸盖在脸上,躺在杂货铺中的矮塌上小憩。

景翊君悄然进入小隔间内,看到杨耀宗躺在榻上,她虽也猜测杨耀宗平日不会家的时候便休息在这个矮塌上,但此刻见到,却是让她觉得她自己平时坐在矮塌上的举动很是不妥。烦乱的羞意自心中慢慢上涌。

杨耀宗察觉到身边有人站着,拿下信笺,睁眼看到景翊君窈窕的身姿,微笑起身道:”不好意思,睡着了。你坐吧!“说罢起身伸了个懒腰。见景翊君还是站在原地似乎有些踌躇的样子道:”你怎么了?在想什么?“

景翊君因心中的烦乱羞意而有些着恼。不去理会他,转身装作若无其事的坐在塌边。

杨耀宗看着她有些僵硬的坐姿皱皱眉道:”你是不是不舒服?“看着景翊君也不抬头理会自己,似乎还有些害羞的样子。他突然心道:”难道是大姨妈来了?“又看看景翊君有些不自在的样子确定的点点心道:”原来仙子也会来大姨妈!“

杨耀宗走出房间吩咐了几句。不多时,便有人送来热气腾腾的一碗红糖水。

杨耀宗端着红糖水递给景翊君道:“呐,喝了它。”

景翊君蹙着秀眉看着杨耀宗手里端着的那碗热气腾腾,红的发黑的液体道:“喝它做什么?”

杨耀宗挑挑眉道坦然道:”红糖水啊!你。。。不是不舒服吗?“

景翊君知道红糖水的功效,知道杨耀宗误会了。不去敢去看他,面红耳赤的道:”你把它。。。把它放在一边吧。“

杨耀宗挑挑眉梢,以为景翊君是不好意思,便将被他置于矮塌角落的小方桌拉到塌中间位置,然后将碗放在小方桌道:”嗯。。。你趁热喝。“又顺手拿过塌里侧的一个靠垫递给景翊君道:”天凉了,你垫着这个坐。“

景翊君低着头强忍羞意的接过靠垫,偏头看着小桌上冒着热气的红糖水,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杨耀宗看着她害羞的样子道:”嗯。。。你这几天要是不舒服,就不要去跟踪蒙阔了。“

提到蒙阔,景翊君突然想起一事,对上杨耀宗关心的目光道:”昨晚我发现蒙阔将几匹马,还有一辆马车藏在城北郊的一处密林中。

杨耀宗眸中一亮,似乎抓住些什么道:“马?马车?藏在城北郊。他一个来往天京城收取残羹饭菜的人,不仅身怀武功,还隐藏马与马车。”

杨耀宗目光炯炯的对上景翊君探寻过来的目光道:“他是要帮人逃出天京城!”

景翊君疑惑道:“帮谁逃出天京城?他又如何帮忙?若照你说的,他来往天京城做这又脏又累的营生不是一天两天了。守门的士兵自然不会对他天天都进行仔细的盘查。什么局会铺设的这么长,筹备的如此精心?”

杨耀宗嘴角上翘微微一笑道:“帮谁逃出天京城?自然是帮一位我们认为他定然不会在此时逃跑的人逃出天京城!而这个人必定是受到很多人的注意及暗中的观察!如何帮忙吗?自然是要那位要逃的人受些委屈,隐藏在装有残羹剩饭的桶中。他来往天京城做这又脏又累的营生不是一天两天了。守门的士兵自然不会对他天天都进行仔细的盘查。想要混出去,却也是容易。”

景翊君恍然,美眸圆睁的盯着杨耀宗,有些不确定的道:“你是说!”

杨耀宗点点头道:“嗯。正是大世子景旻!我猜测他最近一些时日的高调行事,频繁的参加宴请一些知名人士都是为了让跟踪监视他的人放松警惕。而他遇刺则是让人们想不到他会在此段时间逃跑。”

景翊君依然疑惑的道:“那你为何会怀疑蒙阔此人会是帮助景旻逃跑的?”

杨耀宗才想到,关于蒙阔与醉红尘之间的联系,与音如歆同为湘西人的联系。他并没有向任何人提起。一切的事情串联起来杨耀宗猜到是音如歆铺设的局,帮助大世子景旻逃出天京城。这个不省心的丫头啊!她竟然敢做如此大的事情!杨耀宗心中有些烦乱。他也不知道该如何与景翊君解释为何自己会认为蒙阔会帮助大世子景旻逃跑。

景翊君见杨耀宗为难犹豫的样子深感疑惑,她秀眉紧蹙,却是猜不到杨耀宗为何会如此踌躇。这也让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