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那么多的人?仅仅根据情报看就有三十几人是故意犯事被抓入大牢的。但据他查阅应天府大牢关押人员,并不觉得有什么重要人物非要让人解救的。而且就是想越狱又是谈何容易。杨耀宗随然想不到这些人要做什么,但他也暂时也不想去惊动他们,他担心此事也与大世子景旻有关系,怕对大世子景旻的抓捕行动打草惊蛇。若是无关系那是最好,待处理完大世子景旻的事情,他就会将收集到关于应天府大牢的情报交给皇太孙,让皇太孙直接交给应天府衙内部处理。此事他与景翊君也商议过,景翊君也同意他的做法。
杨耀宗同事也安排景翊君今夜去城北郊协助秦海舟,他担心曾经去过南宫府威胁他的那名女高手会协助大世子景旻逃跑,而那名女高手应该就是景翊君所一直提到的与她功夫不相上下的人,所以万一她会出现也只有景翊君可以与之相抗衡。
秦海舟对勤王没什么好印象,与其父秦正对勤王所作所为颇有微词,且又从其父口中得知杨耀宗父亲的事情,他则更是对秦王成见颇深。而又从杨耀宗与他分析中得知,逃跑的人可能会是大世子景旻,而大世子景旻要逃走勤王必然是知道的,甚至最有可能就是勤王授意的。秦海舟疑惑大世子景旻为何要逃走,其最有可能的一个原因被杨耀宗道出,那就是勤王必定包藏祸心,甚至是谋反,不然为何要大世子逃离天京城。他也知道杨耀宗八月初八派了雕小队特意去上京打探情报,以最快的速度带回上京方面的消息也要月底左右的样子。所以杨耀宗特意言明在上京传回消息之前,一定要将大世子景旻牢牢的看在天京城中。如果这次逃跑的真是大世子景旻,那么只要抓到他,他们就有理由将他圈禁。而且不能让此事走漏一点风声,所以动手的地方选择在城外。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事情皆已安排稳妥,杨耀宗一边哼唱着这首明月几时有,一边练着字,自娱自乐着。
“这是你准备今夜参加景旻的诗会,所写的词作吗?“
“呃?”杨耀宗见景翊君不知何时俏生生的站在自己身边。景翊君不改变她的忽来忽去的行事方式,杨耀宗现在却也适应了她的风格。微笑道:“不是,写着玩的,今夜没打算作什么诗词。”
“怕是你逃不过去的。总会有人要逼着你作上一两首的。”景翊君又看看杨耀宗随意写在纸上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心中感到惊诧万分。她对诗词是有一定了解的,杨耀宗所言的写着玩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要是今夜真在诗会上写出来,怕是明日又要成为全称热议的话题。她心中默念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坐在她的老位置上莫名的问道:“想你的夫人了吗?”
“什么?”杨耀宗起身一脸莫名其妙的很是疑惑的看着景翊君。他不知为何景翊君会突然有此疑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景翊君随意拿本书佯装看着道。
”哈!“听到景翊君所言这句,杨耀宗也恍然察觉这词似乎真的很应时应景的贴合大众心中对他与南宫情忆两人的感情定位。爱情典范。杨耀宗心中自嘲一下。摇摇头却也没做解释。不过这词他是当真不敢随意拿出来显摆了。连景翊君都误会了,怕是此词一出明日又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景翊君撇见杨耀宗微笑摇头却不做声,微蹙秀眉道:“你唱的小调总是很特别,不过这首很好听。”
杨耀宗向上挑挑眉梢道:“哦?你喜欢听?嗯。。。那这首呢?”
“今日同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干洒热血写春秋。”杨耀宗气质豪迈的唱着。
景翊君皱皱眉看着杨耀宗神气的样子觉得很好笑,却依旧冷面道:“戏曲?我还是喜欢刚才那首。你今日心情不错,有些兴奋,觉得自己今夜一定会成功吗?”
杨耀宗有些讪讪的笑道:“我倒不是兴奋,是紧张。第一次布置抓捕行动,我倒也很想陪你们一起参与。不过今夜大世子景旻的邀请我还是要去赴约的。一些人的动向还是要观察的。”
景翊君点点头心道:“打仗有什么好玩的,还想亲身参与。紧张?他也会紧张?”抬头看看杨耀宗紧盯自己的样子,似乎他真的有些紧张,又低下头脸微微有些发红的安慰道:“事无万全,百密终会有一疏,努力做了就好。无需太过紧张。”
杨耀宗知道景翊君在宽慰自己,他的紧张倒也不全是怕行动会失败。而是有些找回前生是布置参与行动任务的感觉。不过不相同的是对信息的随时掌控问题。这个时代信息情报传送速度太慢,不能像后世那样时时刻刻可以随时根据一些突变的状况,而马上针对的改变行动方案。在这个时代只能是提前布置好一切,争取做到万无一失。杨耀宗点点头很是诚恳的道:“谢谢!”、、
第六十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
夜,天京城内一片喧嚣,街道两侧无论是店铺还是住户皆是张灯结彩,天京城内的几条主要街道则更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秦淮河畔则更是热闹喧嚣。杨耀宗此时已经在人间天上三楼的宴客大厅之中,大厅之中宾客皆已到场,都彼此寒暄着。今日大厅的布置类似杨耀宗前世自助餐的场地,大厅一侧的长桌上摆放着吃食酒水。一些桌椅间隔着摆在大厅的四周,供人放置东西坐下攀谈。
杨耀宗刚进入三楼时,却是看到大世子景旻与音如歆正在门口附近迎客。大世子景旻的脸色不是很好,身体也很虚弱的样子,应是前两日受的伤比较严重,此时身边还有个小斯一直搀扶着他。音如歆是知道中秋这次宴会邀请人中有杨耀宗的,所以两人碰面倒是都早已有心里准备。但也不免彼此间眉目传情。尤其是音如歆看向杨耀宗时美眸中流露的浓浓爱意还含着似嗔似怨的相思之情,让杨耀宗心中温暖之至。可是一想到音如歆所运筹之事,不免又让他有些着恼。
杨耀宗原本以为大世子景旻会借着受伤的事情,取消中秋宴会,没想到宴会不仅如期宴请,大世子景旻还亲自来到宴会中。他心中也有些疑惑自己猜测大世子景旻要逃跑的想法是不是有些多虑。倒也与大世子关心寒暄几句,便径自走到靠窗的一角依窗而站,看似在赏着窗外的景色,实则是在观察着厅中的前来赴宴的人。
今夜来赴宴的人比七夕那夜的人要多出很多,其中一些人杨耀宗认识,也有一些不认识的但认识杨耀宗的,都会过去杨耀宗那里与杨耀宗攀谈几句。杨耀宗也皆都会礼貌的与之寒暄。
此时杨耀宗身边没有其他人,他倚在窗边,嗅着风中传来的淡淡的桂花香,看着楼下喧嚣热闹的盛景,倒也颇是自得其乐。
……………………………………………………………………………………………………………………………………………………………………………………………………………………………………………………………………………………………………
两名姿色秀美非常的女子站在杨耀宗身后的一侧,窃窃私语着。正是慕清涵与秦雪瑶两人。
秦雪瑶拉扯着慕清涵道:“慕姐姐,你看杨耀宗在那边站着呢!你猜他看什么看的全神贯注的?咱们也过去看看。”
慕清涵比杨耀宗来的稍晚些,进入大厅就看到杨耀宗在一侧角落与人交谈,她也想上前与他打个招呼,不过当杨耀宗与一人谈完,就会有三三两两的人看到他后上前与他或打个招呼,又或攀谈攀谈。当她好不容易发现杨耀宗单独一人时,刚要上前,却是秦雪瑶也来到此处找到她,拉着她热络的说起话来。因那日杨耀宗给她治疗脚踝扭伤的时候,秦雪瑶也在场,每每忆起那日的情景,一股羞意的暖流就会自被杨耀宗触碰过的脚,涌向全身各处,总是让她羞意难却。虽说那日是事急从权,且杨耀宗也说了并未当她是女子看待。但她又怎么能不当杨耀宗是男子看待呢?
此时秦雪瑶与她在一起,她却有些羞赧的不好向秦雪瑶主动提出去与杨耀宗打招呼的事情。与秦雪瑶交谈了一会,秦雪瑶也发现了杨耀宗,便拉扯着她雀跃的要去与杨耀宗打招呼。慕清涵就在秦雪瑶的轻牵下与秦雪瑶一起向杨耀宗走去。临近杨耀宗身边时,秦雪瑶带着慕清涵放缓了脚步,伸出食指放在唇边,嘟起小嘴,调皮的对慕清涵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慕清涵知道秦雪瑶又起了玩心,无奈的点点头。
秦雪瑶与慕清涵已站在杨耀宗右后方,秦雪瑶却是淘气的轻轻拍了下杨耀宗的左侧肩膀。令她惊诧的是杨耀宗竟然将头转向她俩这一侧。她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看着杨耀宗。
慕清涵秀眉一挑,也有些讶异杨耀宗竟然没有上当。因为她自己就不止一次在秦雪瑶这种小调皮下上过当。
杨耀宗虽然在看着外面的景色,但耳朵却在专注的听着厅内的事情,尤其是大世子与人攀谈的话语,还偶尔用眼中余光看看厅内的情况。所以在秦雪瑶与慕清涵站在他身后时,他已发觉身后有人,正要转身同身后人打招呼时,秦雪瑶拍了他左侧肩膀一下。此时看着秦雪瑶的表情,看着两女所站的位置,他也猜到秦雪瑶是在同自己开玩笑。便忍住笑意道:”慕小姐,秦小姐中秋节快乐!“
慕清涵也忍住笑意矮身福了一礼道:“杨大人中秋节快乐!”
秦雪瑶却是嘟着嘴小声道:“一点都不好玩,怎么就你不上当。”却还是有些愤愤道:“杨大人中秋节快乐!”
杨耀宗微笑道:”慕小姐的脚伤恢复的怎么样了?“
慕清涵听到杨耀宗起自己的脚伤,羞意涌上心头,脸色绯红微微低下头声音略微有些低的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现在走路倒也不碍事了。不过原本计划去雁门关的事情,却要延后了。“
杨耀宗点点头道:”嗯。伤筋动骨一百天。平日里还是要多注意些。“
”杨耀宗,你自己在这里看什么呢?“秦雪瑶探身向外看看问道。
杨耀宗揶揄道:“赏花赏月赏秋香。”
慕清涵点点头。
秦雪瑶却是好奇的问道:“秋香是什么?”
杨耀宗恍然意识到她们不懂秋香是暗指美女的意思。讪讪的笑道:“嗯。。。桂花香。”
秦雪瑶点点头道:“八月了,满城皆是桂花香。“
”杨耀宗!”她突然想起什么声音提高些叫道。
杨耀宗挑挑眉稍看着秦雪瑶等待她要说的话。
”刚才在那边我听到有几个人说要为难为难你,要你做这关于中秋佳节的诗词。你今日可有准备?“秦雪瑶回头悄悄指指她所说的那几个人,然后有些期许的道。
杨耀宗看了眼秦雪瑶所指的那几个人,那一直不知为何总是刁难针对他的王有为就在其中,还有两人也是在大世子景旻举办的七夕诗会上见过面的。那几人好像是在说笑谈论着什么,还时不时向杨耀宗所站位置瞟上一眼。杨耀宗微笑看着秦雪瑶道:“没有准备,也不打算做什么诗词。我就是来赴宴而已,又不是来作诗的。不过要是有人要作,我倒是乐于听听。”
秦雪瑶却是有些急了,瞪着美眸道:“你就不怕他们说你。。。说你江郎才尽?”
杨耀宗哼笑一声道:“来赴宴前我就猜到可能会有人要我作诗,但知道要尿床,我就不睡觉了吗?话是糙了些,但是道理不糙。嘴长在他们身上,我又管不到。爱说说去呗。”
秦雪瑶与慕清涵听了杨耀宗的话,都有些羞恼的看着他。皆都心里啐了一口暗道什么话糙理不糙。再看看杨耀宗若无其事,毫不介意的样子,倒也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但心中却不免还是有些替他着急。
秦雪瑶似乎并不放弃的还要劝杨耀宗准备诗词时,却是她刚才所指的那几人说话谈笑声音大了起来,好像故意为之一样。将厅中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第六十七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二)
大厅中诸人目光皆落在高声谈笑的那几人身上,而那几人似乎也并不介意。又高声谈笑了几句,似在议论中秋节的诗词,而后好像才注意到周围的状况。
“诸位不好意思,一时与几位好友聊的兴起,忘记了场合。还请大家海涵。这位是这次科举的探花郎刘明新刘兄。”说话的人正是王有为,他拍拍身边人的肩膀,那人是看上去二十多岁,书生装扮,王有为与他一副很是熟络的样子。
刘明新向四周人皆是拱手施礼,态度谦恭。
“哈哈,我这位刘兄之前去皇宫面圣,作了一首中秋节的诗词,在场的翰林院李幽林李大学士与户部尚书秦正秦大人等人皆给予很高的评价,连皇上听了也是点头称赞。”王有为讲完,看看四周,似才发现杨耀宗一样,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道:“太孙太傅也在啊,我这刘兄及这几位好友,都是今科中了科举的举子,皆早已久仰太孙太傅的大名,尤其是对太孙太傅那七夕所作的两首诗词更是赞不绝口。一直很想与太孙太傅结实交流。今日可是真巧了,可以在此碰到太孙太傅,还正巧是中秋佳节,太孙太傅何不赋一首中秋之诗,让我等也有幸可以再次欣赏到太孙太傅的诗作。也当是给这些新进的科举举子们做个榜样。”
王有为语毕看似态度谦恭,眼中看向杨耀宗时却流露出嘲讽的目光。
厅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杨耀宗。杨耀宗微微笑着平淡的道:“诗词么?这科举选出的人才,却不是为了给朝廷,给百姓,给国家作诗词的。是要他们用他们的学识来安邦定国,富国兴邦的。今日我即便作出首诗词,却也当不得他们的榜样。既然刘兄刘探花郎已经做得一首中秋诗词,还得到许多饱学之士的夸赞,不妨现在吟出,让在座之人品鉴一番不是更好?”
厅中之人听到杨耀宗所言皆都点头赞同,音如歆自不用说,慕清涵与秦雪瑶两人皆都赞赏的看着杨耀宗。还有一个人站在与杨耀宗相对的一角,一直观察着杨耀宗,听到杨耀宗说完也很是赞许的点头同意杨耀宗的说法。这个人就是一直都想见杨耀宗的本次科举榜眼张烈。
王有为听到杨耀宗如此一说,却是面色有些难堪的道:“太孙太傅说的有理,这安邦定国,富国兴邦自是重要,但今日是难得的中秋佳节,大家互相吟诗作词共同品鉴品鉴,却也是文学上面的交流,此等风雅之事太孙太傅怎能不起个带头作用呢?太孙太傅不先拿出作品,我等又岂敢造次。”
……………………………………………………………………………………………………………………………………………………………………………………………………………………………………………………………………………………………
杨耀宗正待说话,却是一个靠着窗户的人突然喊了起来:“快来快来!你们快看!”听到那人激动的唤声,所有人皆好奇的向窗前走去,靠在窗边向那人所指方向看去。
只见灯火通明的秦淮大街北入口行来一支整齐的队伍,鼓锣开道,吸引了秦淮河畔所有人的目光。队伍的四周被整齐的军士围住,军士中间是二十四匹马拉着的巨大舞台。舞台上站着四十名衣着飘逸,扮似嫦娥的女子。这四十名女子中间又有几名女子,或坐在琴边,或手中抱着琵琶。
队伍行至秦淮大街中间处,正好是人间天上酒楼的位置驻足。四十名女子以整齐的队形均匀在舞台上扩散开。
之前喧闹的秦淮河畔皆因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支队伍上而变的安静下来来。也有一些人在低语猜测着这支不知从哪里突如其来的队伍准备要做什么。
“铮!”舞台中间弹琴的几名女子同时拨下琴弦。琴音扩散至四周。周围窃窃私语之声也安静下来,秦淮河畔显得静谧异常。台上四十名女子向各自所对方向矮身福了一礼齐齐的道:“今日恰逢中秋佳节,太孙太傅特作中秋词一首,皇上与皇太孙皆认为此词乃是绝世之佳作!愿将此词与民同鉴同赏!”
天上人间三楼的人原本注意力也皆在楼下这支队伍上,此时听完这四十名女子所言,皆都偏头看向杨耀宗。
杨耀宗皱皱眉突然想到了景翊君,今日景翊君下午早早就翩然离开。他原本以为今日是中秋节的原因,景翊君是回皇宫陪皇上过节去了。此时看到这支队伍,他心知定是景翊君与皇太孙共同安排组织了这支队伍。吟出的诗必然是他早上唱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众人的注视下,杨耀宗微微有些脸红,当对上音如歆那更显激动的目光,他默默的点点头。却换来音如歆满含嗔意的一撇。
杨耀宗身边的秦雪瑶看看杨耀宗又看向路中间的那支队伍小声道:“杨耀宗,原来你已经作过一首中秋诗了啊。怪不得说不作了。”
杨耀宗无奈的笑笑道:“是有一首,不过我倒没想到皇上与皇太孙会如此的大张旗鼓。我也被吓到了。”
“铮!”中间的几名女子同时开始抚琴拨弦。悠扬的曲调铺展开来。一些懂音律的人听到曲调的开端皆都低声道了一句“这是。。。。。。水调歌头!”
舞台上四十名女子齐声声的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接下来一起伴着乐声唱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所有人注意力都在下方这些女子所吟的词作上时,杨耀宗似有感觉般,向四周高处看去,在秦淮大街北侧的一个小楼上,他似看到一位衣袂飘飘的仙子站在房顶,正看向他这里。
那远处的身影的确是景翊君,她发觉到杨耀宗向自己看来的目光,她知道如此远的距离,杨耀宗也就仅仅可以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不过她依然有些害羞,但却是难得的微微笑起。只是遗憾没有人看到她那有些娇羞的样子,若是有人看到定会被惊为天人!
因景翊君晚上优势,所以景翊君下午早早离开确实是想陪着她的父皇过节,聊天时想起杨耀宗哼唱的词作,便将其吟与皇上和皇太孙听,皇上及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