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箓传说之异梦重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女惊讶地看着他,道:“厉害呀,我的哥。真不愧是个编辑,虽说是胡说八道,但是听着还真有一定的道理,真能做风水大师了。崇拜!”

    这话把默然给说的面红耳赤,解释道:“我说的是真的。”

    鸽子道:“眼前就是江山,叫人如何能不指点。世界要是让我分,肯定会少了很多的烦恼。”

    秋女问:“怎么分?”

    鸽子道:“亚洲地大宜居,就让人都住在亚洲。北美洲平坦地沃,就专门种食物,南美洲放牧种葡萄,澳大利亚在大洋中间,不怕污染,就把重工业区挪过去。非洲作为动物园和游乐场。南极作为探险地。再把那些离陆地远的小岛作为度假圣地。那多快活!”

    说完飞奔下去。不一会,他就在前边大叫道:“快过来……”

    两人顺着小山路一步一滑地到了山下,鸽子正等在那。鸽子道:“你们看,长桥,掩月庵。”

    两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在苍翠掩映下,真的露出一方庵观的檐脚。那庵院果然在左边山丘之下,正好在小河对岸,而长桥曲曲折折横跨两岸,于是三人快速跑过长桥,来到庵前。

    道观大门虚庵,上有黑底描金门匾,上书“掩月庵”三个篆体大字。大门两边,有一付对联。上联是“至高无上清真玉虚闭日掩月”,下联是“玄微至妙真理大化镇邪伏妖”。

    鸽子到门边探头轻推,庵门竟然“吱呀”一声闪出一人宽的缝。鸽子看了二人一眼,抬脚进去。二人也紧随其后。

    这是庵院的前堂,红木立柱,雕梁画栋,内壁也涂成暗红色。两边立着四大天王神像,中间是一座道姑的神像。秋女拉着两人作揖拜了三拜。默然盯着那道姑神像的面庞看的时候,仿佛它的眼睛动了一下盯着自己。他以为眼花了,再定睛看时,那神像却是自然前视。

    过了前堂,是一方院,院中央是一座烧香用的宝鼎,只有少半鼎香灰,看样子已经很久没人进香了。

    方院正前方是一座青瓦红漆的正堂,两边是耳房。院的东西还各有一栋三四间的厢房。正堂大门敞开,能看到反着金光的神像。庵堂悬檐之上都有镇檐兽,檐下悬挂着风铃,发出清脆的声音。

    三人进了庵堂,正中是三尊巨大的神像,看样子应该是道教中神。最中间的一位,是一位外罩黄色长袍、内衬白色长袖衫的道人,头掩白布做的道帽,慈眉弯长,善目微张,面润神详,感觉应该是位道姑;两边分别是一黑袍黑须和一白袍白须的两位道长,头上分别戴着金色红珠道冠,也是细目长眉,和蔼可亲。在三位神像旁边,一边立有三位长老模样小一些的神像,后边立着更小的六位神像;另一边前排是四位神态穿着各异的神像,后边也有五位小一些的神像。再后还有七个一组的,八个一组的,这些神像有男有女,有大有小,神态安祥,姿势各异。在神像前边,是一卧鼎状的龙道四足大香炉,其上三柱仙香粗如手指,正凫凫地冒着青烟。两边各有一根粗大的红烛,各有一以及来长,正燃着桔黄色的火焰。

    堂内无人,鸽子掏出手机准备拍下来。突然身后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无上圣尊。小香主,对着神明拍照可是极大不敬的。快住手。”

    三人大吃一惊,转回身看时,是一位穿着黄灰色长袍、头挽发髻出家人模样的道姑老婆婆,她神态安详,脸型偏瘦,目光如炬,精神健烁,身直如松,左手傍拂尘,右手打了一个“天香阴阳扣”的手势立在胸前。仿佛已经脱离尘世的仙姑一般鹤然而立。

    默然认得,这手势是道家行礼的手势之一,叫做“天香阴阳扣”,三指向上代表三柱仙香(即人们拜神祭祖时燃点的线香),拇、小二指抱叩形成阴阳太极图的样子,正所谓“仙香架云梯,子午叩太极”,表示恭敬与祝福的意思。三柱天香也是对道教所奉“三清”的尊崇。可是道教所敬的是“三清”,而这里的神像为什么总是有一位道姑呢?难道是南方神中的妈祖?还是女娲娘娘?

    (本章完)

第7章 酒佬渔叟斗金汤() 
鸽子赶忙收起手机,手足无措地看着道姑。

    秋女双手合什,举于胸前,虔诚地鞠躬行礼。她这是佛家的手法,但是她认为只要心诚,什么手势并不重要。那道姑老婆婆看着她,微笑着点点头。

    默然也呆呆地看着道姑,不知道如何举止。

    道姑也打量着他们三个,慈祥的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笔。然后拂尘一挥,说道:“各位小香主,请至后堂用茶。”他又多看了默然一眼,也微笑着点点头。

    出了正堂,大家发现天色更晚。山里因太阳受到大山的遮挡,所以天黑得早。现在天已蒙黑,但是必竟天空还很明亮,视线还好。

    秋女道:“天色这么晚了,我们赶紧回去吧,免得让李奶奶担心。”

    没想到那道姑婆婆却听到了,对他们三人说道:“今天天色已晚,山路难行,你们不用回去了,就在厢房里住一晚吧。李香主那边,我已差人去报信了。”

    秋女道:“你怎么知道我们就不回去了?还派人去报信?”

    那婆婆道:“因为你们还有事要做,所以老身就替你们做主了。”

    秋女道:“还有事未做?是什么事?”

    道姑道:“你们是有缘之人,当然是做因缘之事。”

    秋女疑惑地问道:“什么事?什么缘?”

    那道姑正要回答,突然自顾一怔,道:“来了。”

    三人没听明白,问道:“什么来了?”

    那道姑道:“该来之人。”

    三人当真来个懵圈。

    说着,婆婆引大家沿耳房边的一处石阶,上了后山的一处平台之上,这平台也就有庵堂房顶那么高,正对着小湖处有三棵非常高大的松柏树,树干又高又直,反倒是树冠不怎么茂盛,简直如三柱仙香。这平台上的图案,默然记得曾经游览齐云山时有介绍,其上的圆形叫“无极图”,太极生于无极,就是那个无极。这道庵本就在山下,傍山而建。

    大家来到平台之上,竟然能看清湖面上的木桥和中间的凉亭。原来那绕弯弯的小河在两座山中间拐弯时变宽,因而成了小湖。

    这时鸽子惊叫道:“白胡老头。”

    默然和秋女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那小亭边,坐着一个白胡老头,他把弯弯曲曲的拐杖抱在怀里,正坐在凉亭的圈凳上,倚在柱子上抱着葫芦喝酒。他正是早上在镇子里遇见到的那位。没想到他老人家也到这里来了。这时,那老头正挥着右手朝向这边打招呼。

    秋女又指着对岸一艘刚开过来的小船道:“看,那边有一艘小船。”

    大家寻声看去,果然见到一艘小船从山的那边,沿河转了过来。船头端坐一位戴着斗笠的黑须渔叟。小船在离凉亭几十米远的岸边停了下来。奇怪的是,没人撑船,没有马达声,也没有见到他撑槁止船,那船就像是在自行、自停一般。

    二老沉默,直到湖面的波纹变平,突然之间那渔叟从船上飞起,踩着水面扑向凉停,手中拿着一根细细的渔竿,不停挥舞。

    这时那凉亭上的酒佬已然不见,大家赶紧寻找,原来是他也滑落水面,踏水疾行,直奔渔叟而去。

    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只有在武侠剧里才能见到的场景竟然亲眼目睹,太不可思议。

    鸽子道:“我知道,在水面下肯定有一排木桩,他们踩在木桩上的。”当他发现别人根本没空理会他时,只好无趣地继续观战。

    说时迟,那时快,两人已像流星一样碰撞在一起。双方都出一掌,正击在一处,发出沉闷的撞击声,把水波震得在周围两米之处激起数米高的水柱,把二人罩在中间,掌气更向两边激荡开去,几乎把湖面切成两半。当水柱落下,只见两人正飞快地旋转如陀螺,不断出招,传出“噼噼啪啪”掌击声和“乒乒乓乓”的棍棒碰撞声。他们脚踏水面快速旋转,把湖水都给搅得旋转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涡。

    正当大家看得入神的时候,只听那道姑婆婆轻声道:“两位师兄,还不住手。”说着把手中的拂尘对着他们在空中从上至下一划,只见一股巨大的力道呼啸而去,把湖面一劈为二,正中旋涡中心,激起数仗高的水花。

    那两老者听到风声,对了一掌,借反弹之力早已各自飞退。那渔叟依然端坐回船头,而那酒佬却用拐杖勾住凉亭的横梁,悬挂在梁下,不断地荡来荡去,宛如一只泼皮小猴。

    那渔叟道:“师兄,几年不见,你武功退步不少呀。刚才那水花已溅湿了你的前襟。”

    那酒佬哈哈大笑,也应道:“师弟,你也大不如前呀。在你后摆上也沾了几滴。只不过……那不是水,而是我的酒。”

    渔叟一听,忙看后衣摆,还扯过来闻了闻,气得直瞪眼。

    正在这时,那道姑婆婆轻声道:“两位师兄,还不上来拜祭祖师。”

    酒佬听了,手一用力,借助拐杖悬挂之力,腾空而起,又直直地落下,“duang”的一声砸在水面,然后就直直地钉在那,仿佛站在平地。水面以他为圆心,向周边荡开许多波纹。然后他傲气地端着脸,翘着嘴,眯着眼睛,大摇大摆地踏波而行,真如“凌波微步”,又似“信步踏萍”。

    秋女喃喃地说:“难道时光会拐弯,我们穿越到古代了?”

    鸽子接道:“可能是水面下全是木桩……”连他自己都感觉是在说梦话。

    这时只见那渔叟也不甘落后,身体一沉,借助小舟回弹之力,来了个“鹞子穿云”,在空中虚踏几步,直接飞旋到与酒佬并齐处,也落在水面上,快步跑到他前边。

    鸽子拉着默然,指着渔叟道:“快看,我说的就是这种轻功,会旋转的那种。”当他看到渔叟这超凡绝纶的轻功时,他不再怀疑这二佬作弊了。

    酒佬见渔叟超到了前面去,一惊,也加快脚步,又超过渔叟,跑在前边。两个老头就这样开始赛起跑来,越跑越快。接着就开始推搡,再接着就开始近身过招,嘴里还乱七八糟地念着招式“流星催月”、“轻风拂柳”、“仙鹤举翅”、“梅花乱点”、“乌龙绞柱”、“银蛇吐信”……就这样,一直打到岸边,再飞到平台之上。

    就是到了婆婆面前也没收手。而那婆婆也不言语,看着这两个老小子胡闹。突然,两人手还绞在一块时都同时停住了,痴痴地看着道姑婆婆身后。

    (本章完)

第8章 逼做传人拜祖师() 
酒佬问道:“师妹,几日不见,你收徒了?”

    渔叟也抢着说道:“可不能独吞。”

    婆婆没有回答,只是笑着揖手道:“无上圣尊,缘分到时自然成。”

    酒佬一听,挣开渔叟的手,一闪身就到了默然身边,伸手在他身上乱捏起来。

    默然想反抗,哪里想到自己根本使不出一分力来。

    渔叟见酒佬抢了先机,怕他再抢另一个,倏地不见。鸽子正在惊恐地看着酒佬与默然,不曾想自己的左手和后颈被人擒住。渔叟叫道:“我也抢一个,不能让你独吞。”

    秋女吓得连连后退,心说我的妈呀,天还没黑透就公然抢人了。

    婆婆淡然一笑,道:“两位师兄,跟我来吧。”

    于是她轻移莲步,往前庵里走去。

    两个老人还是争先恐后地跟上前去,手里各擒着一个,还不忘互相扛来顶去。嘴里又是“巨灵撞山”、“泥牛靠背”、“童子坐钟”、“半遮琵琶”……

    秋女没办法,也只好在后边远远地跟着。她现在也不知道是该逃走还是想办法营救二人。当然她也想到了,以自己的功夫,在这几位老人面前根本什么都不是,能不能逃得掉还得听人家的,没有运气可言。

    鸽子道:“哎哎……听我说,两位前辈,我看你们也就是嘴里捣咕捣咕,说的招式响亮新奇,怎么手上的功夫就如小孩揣架呢?”

    本来挺热闹的氛围,被他这句话给破坏得干净淋漓,顿时二老就停住了脚步,一起看着他。短暂的停顿后,二老一起对他说:“闭嘴。”

    只听鸽子惨哼一声,果真闭了嘴,满脸痛苦的表情难以言表。

    秋女在后边远远地看到,感觉很是奇怪。惊问道:“鸽子,你怎么了?”

    鸽子转过脸,还是没法张嘴回答,只是故作平静地抿嘴笑笑。秋女看到他的嘴巴一圈通红,嘴唇都红得肿了起来。想来是被两个老人用内功给揍的。唉,谁叫他嘴欠呢。

    鸽子看到秋女担心的样子,呲牙一笑,想安慰安慰她。可是秋女看到了满嘴的血。

    到了正堂,道姑婆婆拿出一把线香,在烛火上引燃。

    酒佬在默然身上一拍,道:“不要调皮,等我去取香来。”说完就抢在前面去接香。

    渔叟一见,自己又慢了一步,也在鸽子身上猛地一拍,道:“老实待着。”说完也跟上前去。

    秋女就见鸽子痛苦地慢慢摊软在地。那渔叟心里一急,力道用得有点大了,鸽子当然吃不消了。

    她上前轻推默然,小声道:“快跑。”可是默然没动。她一惊,只听默然嘴巴已不能动,只是舌头乱搅,从牙缝里哼出几个字:“我……动不了。”

    她再看鸽子,也保持那个摊软的姿势一动不动。秋女心说,坏了,看来是被点了穴了。

    她看到地上鸽子不断地向他眨眼,好像示意什么。她一下明白了,于是抬起头,歉意地向正在瞪着她的二老笑笑,然后恭顺地向后退去,退到安全的距离。。

    二老瞪退了秋女,立马变得又嘻皮笑脸的打量着自己手里的两个“猎物”,都馋得能直咽口水。

    酒佬拍了一下默然,道:“你真的好乖,不调皮,我喜欢。给……”他把三根线香送给默然,默然伸手接住。原来他的穴道已经被解开了。

    渔叟一把拉起地上的鸽子,就像提起一具木偶,头挂在脖子上,四肢下垂。当把他提得脚离地时,鸽子突然变得像打开电门一样,手脚乱舞,然后又无奈地垂下。鸽子讪讪地笑道:“前辈,您低抬贵手,把我放下呗。”

    渔叟此时用一只手提着他的后颈,举过自己的头顶,听到他这话,手一松,鸽子就自由落体运动,“啪”的一声掉到地上。鸽子虽没摔倒,但是一个趔趄,向前一扒。

    正当默然和秋女为他担心时,鸽子竟然借势向门口猛冲而去。小子还真聪明。

    当然,结果都能想得到。秋女和默然都闭上了眼睛,转过脸,不忍心再看下去。

    那婆婆对秋女道:“女娃,过来,给祖师上香。上了香,磕了头,你就是本教第八十一代弟子了。”

    秋女一听,连忙讪笑着摆手道:“哇哩个哇啦……婆婆,我还不想出家。我一直都很忙,还有好多事要做呢。你看,从早上到现在连牙还没刷呢,眉毛也没修,头发也没来得及梳……”

    这时被渔叟拎在空中乱扑腾的鸽子也大声叫道:“我也很忙……我还没尝过世间繁华,没娶过老婆,也没有传宗接代,我不可以留在这里的。否则死不瞑目。”

    渔叟斥道:“兔崽子,闭嘴。”鸽子果然听话,赶紧用手捂住嘴,惊恐地看着他。

    二人意见发表完毕,婆婆又看看呆若木鸡的默然。默然一怔,咽了下口水,讷讷地道:“我……也是。”

    婆婆哈哈大笑,道:“放心,只是让你们传承,又不是叫你们现在就过来出家,我们三个老骨头至少几十年内还死不了,你们年轻人哪就出去尽情的享受。等想不开了,就回到这里来也不迟。”

    酒佬接道:“谁是老骨头呀,我的骨头还嫩着呢。”

    渔叟也抢道:“我比他还嫩。”

    婆婆已经把线香分出三根,示意秋女接住。秋女一见那二位被整的惨样,心说俗话说得好,“听话不挨打”,于是怯怯地上前接过线香,对着婆婆假假地笑笑。

    婆婆把多余的线香都插在香炉里,自己也留了三根。她来到正中间的蒲团上双膝跪下,两手用食中二指夹住线香,两拇指抵住香的根部,三支线香均匀地向两边微微叉开。她把香举过头顶,拇指贴在额头之上,拜了三拜,接着道:“祖师在上,第八十代弟子莲无心携第八十一代弟子……”突然想到还未问秋女的名字,于是她微侧头问道:“娃儿,你叫什么名字?”

    秋女也跟着她跪在后边的蒲团上,举着香刚手忙脚乱地拜完,听到她的问话,弱弱地道:“我叫楚秋女。”她心说原来这道姑婆婆叫莲无心呀,就叫她莲花婆婆好了。

    莲花婆婆继续拜道:“弟子莲无心携第八十一代俗家弟子楚秋女虔心敬拜玄明高德至高无上诸位仙尊!”

    两老头也把默然和鸽子给按在与秋女并排的蒲团上,塞过仙香到他们手里,自己分别跑到莲花婆婆两边的蒲团上跪下,与莲花婆婆一样行拜。拜完,酒佬道:“祖师在上,第八十代弟子醉无常携第八十一代俗家弟子……”

    他一停,默然接得快,道:“孟思月。”

    渔叟紧接着道:“弟子钓无为携第八十一代俗家弟子……”鸽子已知道了套路,接得很是自然:“肖靖。”

    然后二老一起道:“虔心敬拜玄明高德至高无上诸位仙尊!”

    说完后,三位老人一起站起,依次序上前把香分插好,又回到自己的蒲位跪好。秋女见状,也带着默然和鸽子两人到前边插香。然后也回到蒲位上跪好。

    然后六人一起向神像跪拜三次。

    拜毕,大家都站了起来。三位老人看着他们哈哈大笑,尤为开心。笑得三位“俘虏”心情忐忑,七上八下。只见莲花婆婆手中拂尘一挥,秋女他们三人顿时昏了过去。

    (本章完)

第9章 秋女喜获神变化() 
时间再调回来。

    三位老人出招总是让人匪夷所思,先是迷晕后授予功力,后又在小湖中把三人“转”。三人醒来后,秋女还在捋着昨天发生的事。

    秋女语文伦次地说道:“接着我们到了镇上,但是找不到知情者。”

    默然答道:“是的。”

    秋女又道:“再接着李伯说他知道,我们就见到了李奶奶。”

    默然深深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