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风雨情-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陷,襄王死难时,六百万私银落到李自成手里!皇上,大江南北的世族豪绅,只要被贼抓着了,无不有金山银海落入贼手,成为‘贼饷’!皇上啊,时至如今,那些王公贵族们,如果再不肯拿出私银来保国,难道留着助贼么?!”
洪承畴道:“皇上,兵丁可以从民间征召。而赋税,只能从有钱人那里来。”崇祯呆了片刻,咬牙切齿道:“说得是,朕也早有此意。洪承畴!”崇祯一字一句地:“你负责从民间征召青壮兵丁。扬嗣昌!”“臣在。”崇祯恨声道:“今日起,朕亲自负责征收两千万军饷,着你协助!”
洪承畴、扬嗣昌同声叩道:“臣遵旨。”
御花园内,陈圆圆坐在临湖的一块太湖石上,孤独地弹奏着琵琶,仍是那首哀婉的《长恨歌》。曲声中,陈圆圆眼中含泪,脑海不断浮现吴三桂的影子,她思念着身在远方的、唯一的亲人……
忽然一阵朗朗笑声,陈圆圆扭头一看,两个宫女牵着小皇子来了。那小皇子看见陈圆圆,立刻就挣脱宫女的手,叫着笑着,朝陈圆圆怀里扑来,吱哇乱叫:“姐、姐……”陈圆圆搁下琵琶,一把搂过小皇子,笑道:“想姐了吧……”陈圆圆趁势在小皇子胳肢窝里搔了一下,逗得他咯咯大笑不止。陈圆圆冲着宫女道:“你们去吧,有我哪。”宫女应声而去。陈圆圆待宫女走远,便亲密地搂着小皇子,轻声道:“小三啊,姐最爱你了!比你爹妈都更爱你,你知道吗……”
小皇子睁大眼睛望着陈圆圆,口中吱吱哇哇,也不知说些什么。陈圆圆欣慰地:“嗯,小三子都知道。来,让姐亲一个……”陈圆圆在小皇子额上亲了一口。小皇子笑得更厉害了。陈圆圆冲着小皇子笑斥:“你以为姐是亲你哪。呸,姐是亲、……亲你的姐夫哪!他叫吴三桂。”陈圆圆说着又在小皇子脸上亲了一口:“这是在亲你!……说着,陈圆圆又在小皇子另一边脸上亲一口:“这是亲你姐夫……”小皇子因为痒痒,咯咯地笑得更开心了。陈圆圆也亲够了,把他搂坐在自己腿上:“来,姐教你弹琵琶。”陈圆圆怀抱着小皇子,握着他的小手,在银弦上弹动着,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音响。

第二十四章 捐款救国(三)

她们两人闹着、乐着,忽然,不知何处传来悲哀的哭泣声。声音闷闷的,若有若无。陈圆圆察觉了,惊疑地抬头四望,发现悲哀之声是从一座假山里传出来的。陈圆圆抱起小皇子:“小三啊,跟姐去看看好么?……好,咱们走。”陈圆圆抱着小皇子,胆战心惊地朝那座假山走去。
仍然是在崇祯孤独哭泣过的山洞里,但这回孤独哭泣的竟是王承恩!王承恩搂着一支
拐杖,老泪横流,无限悲伤地哭泣。陈圆圆抱着小皇子,颤颤地走入昏暗的山洞中,一看,惊叫:“公公……”
王承恩挂着泪看着她,竟然一点也不害臊:“是圆圆哪?”陈圆圆惊讶地问:“公公,您在干什么呀?”王承恩沙哑地:“干什么?……在哭呗!”
“公公,出什么事了?”王承恩苦苦一叹:“唉,大明要完了。”陈圆圆大惊,看着王承恩。王承恩道:“刚才平台议政。公公听得真是肝胆俱碎,大明不可救了,百孔千疮啊。大明要亡……”王承恩又流下泪来。陈圆圆松了口气:“亡就亡呗,又不怨您,要怨得怨皇上!”王承恩摇摇头:“也怨不得皇上。那些百孔千疮、那些数不清的毛病,都是前几朝积攒下来的。要怨,得怨天启皇上、泰昌皇上、万历皇上……多啦!一代代搜刮老百姓,一代代贪官污吏,把国家整成了个空架子。现在,多少代积攒下来的毛病,都落到崇祯头上!你叫他怎么办哪!呜呜呜……”
小皇子吓得也哭起来了,陈圆圆紧搂着他,哄着:“不怕不怕,这位爷爷跟你玩哪……”陈圆圆对王承恩道:“那您哭管什么用,还不如喝两壶老酒,闷头睡上一觉!”“呸!……公公心里难受!”陈圆圆小心地说:“那……也别在这洞里哭啊。怪森人的。”王承恩叹道:“心里闷,出来走走。走到这洞里,想起皇上在这哭过,忍不住……唉,哭哭舒服哇!”陈圆圆问:“公公,大明要是亡喽,您打算怎么办呢?”王承恩愣了一下,疯狂地叫:“老奴就是大明!大明要是亡喽,老奴殉葬!”
陈圆圆大惊,气得大声数说:“起来,给我出去!”陈圆圆上前拽起虚弱无力的王承恩,口中斥道:“走啊你!”陈圆圆一手拽着凄凄惨惨的王承恩,一手抱着哭哭啼啼的小皇子,步出洞来。
到了灿烂的阳光下,陈圆圆说:“甭哭了!你俩个――都是孩子!”
又是君臣早朝时。崇祯高居龙座,目光炯炯,逼视丹陛下的众臣:“列位爱卿,你们谁府上没有成千上万的银子啊?眼下边关万急,国库告尽,你们一定愿意拿出些用不着的银子来,‘捐俸助饷’,抵御强敌。”众臣傻眼了,他们互相观望,不敢吱声儿。
崇祯声音中充满威严:“列位爱卿,是不是啊?”众臣惧,陆续应声:“臣……愿意捐助……愿意。”崇祯微笑了:“果然深明大义!既然如此,朕顺应列位爱卿的意愿,立刻下旨,让全国王公的贵族,以及京城内外的各级官吏,都来捐俸助饷。”众臣齐声赞道:“皇上圣断。”崇祯道:“不仅如此,朕还要带头捐助,以为全国楷模!”众臣一惊,乱纷纷奏道:“皇上万万不可……臣等一定尽力捐助!……”
崇祯摆摆手,制止众臣的劝告声,转脸问王承恩:“王承恩,朕的皇银还有多少?”王承恩上前一步,不加思索地回答:“秉皇上,还有二百五十三万四千一百八十两……他沉呤片刻,再补充:零七分三厘!”崇祯惊讶地:“不对吧。朕即位时有两千多万两,怎么只剩二百五十万了?”王承恩道:“皇上早就把积攒的皇银捐给边关了,先后共捐助了九次,老奴次次有帐可查。”众臣闻声,一片窃议,都是感概不已的样子。
崇祯沉思片刻,毅然道:“既然还有二百五十三万,朕就拿出二百五十二万来――捐助军饷!”众臣大惊,乱纷纷叫道:“皇上,万万不可……”
崇祯再次摆手制止,沉声道:“不仅如此,朕还要将宫中的珠宝玉器,也拿出来变换成银两,以助剿贼!”众臣哗啦啦跪了一片,乱纷纷叫着:“皇上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
崇祯第三次摆手,制止众臣,厉声道:“还不仅如此。朕从即日起,重着布衣麻鞋,减膳撤乐,不食荤腥,省下宫廷开支来,以助军饷!”这下子,众臣真的大惊失色了。满朝寂静,掉个针都能听见。
崇祯与王承恩都冷冷地注视着众臣。周皇亲“哇”地哭了起来,悲切地抽泣道:“皇上此举,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臣等、臣等定当效法……”众臣俱带着哭腔道:“臣等当以皇上为楷模……臣定当效法皇上……”
退朝了,众臣议论纷纷步下玉阶,朝宫外走去。他们彼此交头接耳:
――唉,瞧着吧,苦日子开始喽!
――谁敢往外掏银子啊?你掏得越多――证明你贪污得越多!
――可不掏也不行啊,皇上眼都瞪圆喽!
――咱们愁什么?有前辈顶着哪!……说话的臣子示意走在前面的周皇亲。
于是,所有臣工都向周皇亲发出亲切的挖苦声:“周老皇亲呀,在下唯您老人家马首是瞻!”周皇亲做恐惧状,别别别!你们个个富得流油,随便屙泡屎下来,都能肥二亩地!
……

第二十四章 捐款救国(四)

众臣调笑着走到宫门口,顿时呆定!一幅巨大的白绸铺在大案上,旁边站着王承恩,早已在等候众臣。王承恩深深一揖:“各位大人吉祥!刚才在朝廷上,各位都表示了捐助意愿,极为涌跃。老奴准备了一方《光荣榜》,请各位大人自愿填上捐助的数目。将来这榜啊――肯定要名垂青史的!”众臣尴尬地笑,悄悄往后退缩:“哦……哦……”王承恩道:“这么着,老奴亲自侍候着,为各位大人铺绸磨墨……”王承恩上前,抓着徽墨在砚台里磨了几下,然后执笔,饱蘸浓墨,笑眯眯地把笔奉给众臣:“来呀,哪位大人先请?”众臣纷纷后
退,都变得能言善辩,谦逊无比:“周大人,您家财万贯,您先请!”那姓周的大感污辱,斥道:“谁说我家财万贯哪!我穷得快揭不开锅了。刘大人,还是您带个头吧!”姓刘的摆手不迭:“在下只是个侍郎,岂敢越过了各位大人?”
王承恩微笑着:“请啊,请啊!甭客气!”有人在人从中说道:“扬大人是内阁首辅,乃臣工表率,还是扬大人先请吧。”众臣顿时齐向扬嗣昌揖:“扬大人请!”扬嗣昌也不好再推辞,慷慨道:“列位同仁都知道的,在下家贫,眷属众多,但在下愿意拿出全部存银,包括把女儿的嫁妆都拿出来,以助军饷……”扬嗣昌上前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再在名后填报了“八千两。”众臣都围着看,看见“八千两”三个字顿时轰然大赞:“好好!……敬佩敬佩,不愧为内阁首辅!”王承恩向扬嗣昌一揖:“多谢。各位大人,请吧。”
众臣又是一番艰苦推让,他们讲资历、排辈份、又论品级、比家产多寡……个个刁钻狡猾:
――刘大人哪,您是泰昌年间入朝的,三朝元老了,您请。
――吴大人见笑了!您掌管着户部,脚踩着金山银海,您请!
――宋大人,光是前门那儿,就有三家宋氏银号!怎么样,拨出一点来?
――在下辈份小,品级低!岂敢放肆!您请您请……
众臣苦苦争论,王承恩冷眼相看。这时,忽有一臣醒悟:“哎,周皇亲哪?”众臣左右一看,周皇亲正悄悄地溜进小道。众臣立刻大呼小叫:“周老皇亲,您可千万别走!您走了,抛下我们怎么办哪……”立刻有臣上前,硬将周皇亲连请带拽地弄回来。现在,众臣有了依靠,都说:“周老啊,您又是老前辈,又是皇亲国戚,还是大公无私的臣工表率!您快请吧……”周皇亲无奈,几乎痛苦地道:“老夫虽然贵为皇亲,但确实家徒四壁。这么着,皇上旨意是‘捐俸助饷’,也就是捐出俸禄以助军饷。老夫就捐出整整半年的俸禄吧,啊?”众臣一听,醒悟,喜叫:“好好!”周皇亲上前执笔,边写边咕噜着:“老夫每月的俸禄是一百二十两,六个月共是七、七、七百二十两……”周皇亲刚搁下笔,立刻有臣上前抢着填报:“在下也捐出半年俸禄,总共六百四十两!”
另有臣上前抢填:“在下不敢前辈们比肩,应该矮一头,在下捐助五个月的俸禄吧!”接下来,每个大臣都沿用此例:“五百两,四百两……甚至一百零六两!”
……
王承恩看着,气得要命,却一言不发。都填报完之后,王承恩冷笑道:“大家都是明白人,区区俸禄,只是各位每月收入的九牛一毛!老夫想起,刚才在朝廷上,周老皇痛哭流啼说过一句话,‘皇上此举,惊天地而泣鬼神’。老夫转送各位,叫做‘百官此举,惊天地而泣鬼神哪,’佩服!”王承恩拿起白绸一看,立刻算出总数,道:“全部捐助加起来,共计一万二千余两。还不到皇上捐助的零头的零头!各位大人的忠君之心、报国之诚,老夫多谢!”王承恩施礼,然后与王小巧各执一角,高举起那白绸,迎风飘然而去――活像高举一副义旗。
众臣们互视不安。
乾清宫玉阶上,那副白绸已被裱糊好,展示在玉阶下。王小巧在旁守候。周后踱来,看着捐助表,惊怒:“怎么,我父亲只捐助了七百二十两?”王小巧恭敬地:“秉皇后娘娘,周老皇亲捐助了半年俸禄。”
周后满面羞惭,一言不发,离去。
坤宁宫,周皇后盛妆伫立在客厅中,头上佩挂着从未有过的许多珠宝钗饰。一宫女入报:“秉娘娘,袁妃、田妃,宁妃都来了。”周后一声“请”,宫女退下。三个美貌嫔妃步入,恭敬地向周后施礼:“臣妾给娘娘请安。”周后微笑:“都坐吧。”众嫔妃入座。周后亲切地道:“妹妹们,皇上为中兴大明,亲自和臣工们一块儿捐俸助饷。我们后宫嫔妃们,应该为皇上分忧、为国出力才是。你们说呢?”
众嫔妃互相看看,齐声道:“娘娘说的是。”周后道:“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下,从明天起,各宫都开始撙节用度,缩减开支,省下银子来,给朝廷做军饷,你们说,行不行啊?”“行,行!……谨遵娘娘懿旨!”周后高兴地道:“谢谢妹妹们了……”周后说着带头除下珠饰玉钗,一样样搁进身边的盘中,说,“这串东珠,我用不着了,拿去变银助饷吧。这只双凤金钗,我也用不着了……”嫔妃们见状,个个惊讶互视。过了一会儿,她们明白了,纷纷地、也是无奈地从自己头上、颈上取下若干金玉钗饰,放入盘中。勉强笑道:“这些钗饰,原本是皇上赏的,捐给朝廷吧……”周后喜道:“妹妹们这番心意,皇上肯定高兴!谢谢了!”嫔妃笑道:“都是应当的。再说,我们捐得再多……也不能跟娘娘比啊。”

第二十四章 捐款救国(五)

周后满意地说:“行了,这些也够了。”嫔妃们这才松了口气,不再从头上摘取饰物了。不料周后又叹了口气,道:“皇上又开始穿布衣麻鞋、减膳撤乐了。我想啊,我们后宫姐妹们,应该和皇上一起,共赴时艰哪。”众嫔妃又互相看看,不知所云地附和着:“是啊……是啊。”周后道:“从明天开始,我不但要停止荤腥,还要在花园里种上些瓜果蔬菜,以便再省下些膳食费用。这事儿,各位妹妹就不必参加了,我自个就行……”众嫔妃慌忙道:“臣妾愿意和娘娘一块种地!……臣妾愿意!”
坤宁宫内室里,陈圆圆搂着小皇子,正在为他更衣。而乐安公主则倚在门边,偷听外面周后的声音。稍顷,乐安公主吱吱地笑着跑到陈圆圆身边,窃语:“母后又在演戏了,演得真棒!咯咯咯……”陈圆圆怔住了:“瞧你乐的!怎么了?”乐安公主道:“她把珠宝首饰都捐做军饷了!还、还想开荒种地呢!”陈圆圆想笑却不敢笑,道:“皇后娘娘多难哪,她不光是你的娘,也是天下人的娘。你得帮着她。”乐安嗔道:“我怎么帮?”陈圆圆笑道:“你少吃点、少花点,少来点尖酸刻薄,这就是帮。”乐安斥道:“去!去!……你还管着我哪?”
这时候,周后入内,显得十分高兴。陈圆圆赶紧起身施礼:“娘娘!”周后微笑道:“圆圆哪,我准备明天开出片地来,种些瓜果蔬菜。”陈圆圆忍着笑,惊赞着:“呀,娘娘是天下楷模!”
“我问你,你会针钱活不?”周后微笑道:“帮我做一套带补丁的衣裳。我好穿着它下地种菜。”陈圆圆惊讶地一时说不出话来。乐安公主插进来,斥道:“这还不懂呀?母后穿着绫罗绸缎,怎么下地呢?!”周后瞪了乐安一眼。陈圆圆立刻道:“奴婢懂了……不过,宫里有的是御用裁缝啊,她们的手艺比我强多了。”周后摇摇头:“这我知道。可这事啊,如果交她们做,她们就会唧唧嚓嚓,乱说一气……”乐安再斥陈圆圆:“真笨,还不懂么?她们做龙袍凤袄行,做布衣裳不行!”陈圆圆赶紧说:“奴婢明白了。”周后再也忍不住,训斥乐安:“你那嘴怎么就那么刻薄……”然后,她吩咐陈圆圆:“要快啊,我明天要用。”
周后离去。乐安与陈圆圆互相望着,然后压低声音大笑,笑得喘不上气来。两人搂一块,你捶我,我捶你……连小皇子都看得咯咯咯地笑!
陈圆圆在灯下翻捡什物。乐安抱着一抱绸缎衣物进来,朝陈圆圆面前一摔:“给你!母后说了,天明前,就得改出来。”陈圆圆翻翻那团衣物,惊道:“都是绫罗绸缎哪,你叫我怎么改?”乐安笑道:“现在,叫我到哪找布衣裳去?你在上面打几个补丁不就行了吗!”陈圆圆嗔道:“光有补丁就行?你也不想想,这可是给皇后娘娘穿的!既要有补丁,更要体面、庄重、好看。让娘娘穿了,别有一种气派!”
乐安惊讶地说:“还有这么多讲究?”“当然。比方说,农妇的衣裳件件有补丁,皇后娘娘能穿吗?”乐安道:“说得也对,可那怎么办呢?”陈圆圆道:“我把我的布衣裳找出来,剪成补丁,配到娘娘衣裳上去,再把娘娘衣裳做旧喽……”乐安连声道:“行行,快干吧。”陈圆圆抓起大剪刀,咔嚓咔嚓地,把周后的精美凤袍铰开了……
翌日,周后身着那身带补丁的衣裳出现在御花园,那里开出一片菜地,果然是既有农妇般朴实,更有皇后的庄严,别具风韵!周后捧着一筐菜秧子,慢步走来,不时偷偷地打量自己身上的衣裳,表情甚为满意。而跟在她身后的那些嫔妃们,则农妇不像农妇,嫔妃不像嫔妃。看上去,简直不明白她们穿得是什么――丝绸衣裳配着农妇斗笠之类的东西……怪里怪气!
嫔妃们看见周后的穿着,自个也暗自羞惭。周后把菜秧儿搁地上,笑道:“妹妹们,咱们种菜吧?”众嫔妃一叠声嚷着:“种菜种菜。”周后开始把一颗颗菜秧埋进土里。兴致勃勃。一妃拈起菜秧看:“这是茄子吧?”另一妃笑嗔:“瞎说,明明是黄瓜。”再一妃自信地:“不!我见过,都是豌豆苗儿……”
御花园深处,花架后头,陈圆圆牵着小皇子偷窥着,乐安也在探头探脑。两人都吱吱地笑。陈圆圆道:“乐安,你瞧皇后娘娘那身衣裳,怎么样?”乐安赞道:“不错不错,把贵妃们都比下去了。”陈圆圆自豪地说:“我累了一夜哪!”乐安公主道:“我让母后赏你!”陈圆圆忽然想起什么,说:“嗳,你干嘛不去种菜?”乐安瞪圆了两眼:“怪了!我干嘛要去种菜?”
陈圆圆反而答不上话来了:“那、那你闲着干嘛?”“闲着?我高兴,我荡秋千!我逛来逛去!”乐安任性地说,“我喜欢闲着!总得有人闲着嘛……”

第二十四章 捐款救国(六)

乾清宫暖阁,崇祯正在与扬嗣昌商议政务。王承恩匆匆步入,笑道:“秉皇上,皇后娘娘领着后宫嫔妃们,在花园里开了一片荒地,正在种菜呢!”
崇祯大喜,连声说“好,好!”王承恩又道:“皇后和嫔妃还捐出了不少首饰,要变银助饷哪!”崇祯感概万千:“这是在为朕分忧啊!……吩咐内阁拟旨,皇后及嫔妃以国家大义为重,勤俭朴素,撙节开支,堪为天下百姓之楷模。着京城内外各王公贵府,都引以为
镜。”
崇祯对扬嗣昌叹道:“王公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