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风雨情-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营帐,豪格正在帐中排兵点将。他身着战甲,气势威武。清军众将在他面前立一排。豪格喝道:“忽尔本!着你率本部五千兵,再给你二十门红衣大炮,主攻北门。””“末将遵命!”豪格又喝道:“嘎拉赤格!”又一将上前:“末将在。”豪格道:“给你三千兵,另给三千弓弩手,在西门埋伏着。明天听得攻城炮响,一起朝城中放火箭。”“遵命!”豪格再喝:“多铎!给你八千精骑,封锁南门。明军如果弃城处逃,都给我追杀干净,不准放跑一个!”豪格对全体将领喝道:“今日提前入睡,各部明天辰时以前必须到位。辰时三刻,一起攻城!”
众将齐声道:“遵命!”
静悄悄的清军大营。营门处,两个守卒,倚着木栏打瞌睡。忽然一阵炮响,四面八方闪出火光。鼓号声中,无边无际的大明骑兵奔杀而来……
鼓号声与杀声中,豪格一手提刀一手提甲扑出帐门,喝问:“怎么了?”一统领惊慌秉报:“明军突袭大营……”豪格急问:“有多少人?”统领道:“到处都是,多得数不清……”
豪格看去,只见清兵大乱,四处奔逃。而明军的骑兵正在奋勇追杀清兵。豪格怒,挥刀吼叫:“赶快迎敌!……接战!……快!”
四面八方都在恶战……
天亮了,遍地是清兵的尸体、刀枪与旗帜、营帐东倒西歪……洪承畴与吴三桂骑着马慢慢在尸体间行进。吴三桂浑身战尘与血迹。吴三桂兴奋地:大帅,据初步统计,清军死伤三万多人,正红、正白两旗,基本上被歼灭了!洪承畴道:“好!听着,清理完战场之后,你带着宁远和山海关的兵马返回去,各归城防。”
“大帅您哪?”洪承畴道:“锦州总兵祖大寿受了重伤,城防十分空虚。我要进城看一看,安排城防和军务。”吴三桂道:“末将陪大帅进城吧?”
洪承畴道:“不必。你赶快回去,传我的命令,叫李总兵、刘总兵率领带十万生力军来,今后,他们就驻守在锦州了。”吴三桂揖道:“遵命!”
乾清宫暖阁,王小巧手执奏折,疯了似的奔进殿门,扑嗵一声跪在崇祯面前,双手将折高举过头:“皇上,洪大帅吴将军飞报,锦州大捷,全歼满清正红、正白两旗共三万七、八千人……”
炕桌前的崇祯惊叫着:“什么?!”崇祯扑上去,几乎带翻锦凳儿,他一把夺过奏折,颤抖地撕开,颤抖地阅读,面部表情剧烈变幻着,口中喃喃地(声音由到大,最后大叫):“真的哩!……是真的哩!……好,好!洪承畴吴三桂大胜!朕打了个大胜仗啊……哈哈哈!”在崇祯阅折时,王承恩、扬嗣昌已经双双迈入殿门,激动地齐声道:“恭喜皇上!”
崇祯攥着奏折,朝他们两人晃着,语不成声:“洪、吴大胜哪!……正红正白两旗,三万七八千呢!全部咱们给消灭喽!”王承恩颤声道:“皇上天威,势不可当哦!”扬嗣昌接着道:“明清交战以来,朝廷从没一下子消灭这么多八旗军啊,这可是空前的大胜!”
崇祯激动不已,道:“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万事开头难哪,唉……朕要重重地赏拔洪承畴和吴三桂!”王承恩道:“皇上圣断。”“皇太极遭此重创,一两年都缓不过劲来。锦州宁远等城关,可谓稳如泰山!”扬嗣昌也兴奋不已。
此时的崇祯,突然雄心万丈,他两眼雪亮,逼视天边:“咱们不能在老守在城关里。哼,今后,该轮到咱们出关杀敌了。朕早晚要亲率大军,御驾亲征,踏平盛京!”王承恩扬嗣昌互视一眼,均不安。王承恩吱唔着:“是啊,必有这么一天的!”扬嗣昌沉呤道:“要想彻底剿灭满清,先得富国强兵。要想富国强兵,先得有五、六年和平时间,用以发展生产,安抚民政,顺便把中原残贼也打扫干净喽,之后……”
没等扬嗣昌说完,崇祯已经疑虑地看着他……王承恩赶紧道:“皇上,扬大人用意深远,不妨听他说完。”崇祯宽容地道:“爱卿,你接着说。”扬嗣昌跪下奏道:“臣冒死进言。此刻,是本朝开元以来最有利的时机。皇太极遭此重创后,狼子野心,不得不稍做收敛。朝廷如能在此时,恩威相济,剿抚并用,必能打开僵局,重整河山。”崇祯皱着眉头道:“你不用绕来绕去,直接说出主意来!”扬嗣昌壮胆道:“臣建议对皇太极‘赐和’,暂时承认满清为‘大清国’,双方罢兵休战,以争取五六年的和平时间,用以富国强兵。”

第二十五章 锦州陷落,洪承畴被俘(四)

崇祯沉呤半晌:“你起来坐着,慢慢说。”扬嗣昌起身,却不坐,他立于崇祯面前道:“大明富有天下,人丁数万万,不缺别的,就缺休养生息。说白喽,就缺时间!皇上啊,时间有利于大明,不利于满清。和平时间越长,大明就越强盛。相形之下,大清之地寡人稀、生产落后的弊病,就渐渐暴露无遗了!皇上啊,臣一言以蔽之,以‘赐和’换时间!”王承恩战心惊地看着崇祯。崇祯依旧沉呤着:“扬嗣昌啊,你这番苦心,朕明白了。只是……朕从登基以来,屡屡下旨说‘言和者斩’,这才把满朝文武的心思,都集中到抗清的路子上来
。现在忽然要赐和,就是朕转过这弯子;百官也转不过来呀。”
扬嗣昌道:“百官都看皇上。皇上有旨,谁敢不从?更何况,百官中也有不少人暗中盼着休战哪。”崇祯看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颤声道:“老奴心里,也是盼着休战的。”
崇祯沉思良久,终于道:“事关大明安危,朕要三思……这样吧,扬嗣昌!”“臣在。”崇祯道:“在赐和这件事上,朕授予你‘相机行事’的特权!你可以暗中与清廷沟通一下,摸一摸皇太极的底……务要严守机密,事可做而话不可说,以免朝中物议!”扬嗣昌大喜:“臣明白。”
内阁签押房内,扬嗣昌独坐,闭目沉思,仿佛入定。王承恩轻轻入内,低唤:“扬大人。”扬嗣昌睁开眼:“王公公。”王承恩不安地道:“老奴来的不是时候吧?”扬嗣昌道:“王公公来的正是时候……”扬嗣昌起身把门关上,将一只软靠搁到王承恩身边。
王承恩落坐,长叹一声:“犯愁了吧?”扬嗣昌道:“又喜又愁啊!喜得是,皇上总算同意媾和了。愁得是,怎样才能‘和’得起来,不失咱大明体面!”王承恩抱怨地道:“扬大人哪,今儿你太冲动,吓死老奴了!”王承恩看了看扬嗣昌,说,“洪承畴的密信你也看过了,是想让你、我、他,再加上吴三桂,咱四个人联名上奏。你哪,一激动,自个就把话说出去了,险不险哪!”
扬嗣昌微笑道:“如果照洪承畴的意思做,那才叫险哪!”王承恩有点不解地“哦”了一声。扬嗣昌道:“王公公您想,这四个联名上奏的人,个个都是什么人哪?加一块,简直相当于大半个朝廷!皇上会怎么想?嗯!……你们这是在上奏哪还是在逼宫啊?!”王承恩猛醒,惊得直敲自个脑袋:“啊哟……老了,老了,我老糊涂了!”扬嗣昌小声地说:“洪承畴太过自信,有点儿不把皇上当皇上了,那样万万不行!”王承恩沉声道:“是。离了皇上,什么事都做不成!”
扬嗣昌道:“今儿,在下趁着皇上高兴,突然把话端出来,预先就估计到喽,皇上不会当场拒绝的。”王承恩点了点头:“老奴也看出来,皇上确实心动了。”“接下来,皇上会怎样呢?会暗中询问您的意见。会给洪承畴、吴三桂分别是下旨,秘密征求他俩的意见。你们只要趁势力谏,这事,就铁定成了!”王承恩佩服地说:“不错,皇上会这做的。唉……扬嗣昌啊,我真是老了,脑瓜里一盆浆糊,今后在大事上,全靠你了!”扬嗣昌真诚地道:“王公公,什么时候哇,您都是皇上的智囊、主心骨!”
王承恩连连摆手:“甭吓着我!”扬嗣昌把茶水端到王承恩面前,王承恩接过,稍啜一口:“扬大人哪……可我还是提心吊胆。”扬嗣昌道:“您说。”王承恩小声地说:“皇上是让您‘相机行事’。而这种旨意呀,是相当暧昧的……”扬嗣昌沉重地点了点头。王承恩不无忧怀地看着杨嗣昌:“这意味着,一旦赐和失败,只怕你……”扬嗣昌痛声道:“在下知道。赐和成功了,功在皇上;赐和失败了,在下粉身碎骨!”
两人再也无言,各饮各的茶水。
负伤的豪格被两个部将紧紧挟持着,坐于马上。三匹马排奔驰。后面跟着散乱的败兵。豪格挣扎,嘶哑地道:“你们放开我,放手!我没事!”部下无奈,只得放开手,却仍然关切地注视着。豪格独自坐于马上,摇摇晃晃,骑行了一会,突然拔出刀来,猛割自己的脖子!部下疯狂地扑上去,夺豪格手中剑,惊叫:“大将军!大将军!”豪格脖子上已经流下鲜血,他悲愤地叫着:“让我死!让我死!……我什么脸儿见皇阿玛呀!”豪格像个受伤的野兽,又嚎又叫,嘶声痛哭……
前面出现明清两国的边界,路口耸立大清的边卡,边卡旁站立卫兵。部下们再也不敢放手,他们挟持着豪格,骑行过了边界。边卡的卫兵们折腰拜迎。一部下突然惊叫:“大将军,你看……”悲号的豪格止声,抬眼一看,山洼平坦处,排列着一个个清军方阵。方阵正前方高耸皇旗,皇旗下便是皇驾。皇太极骑在一匹雄伟的白马上,眼中寒光四射!
豪格大惊,滚鞍下马,一路连滚带爬,到了皇太极面前,叩首:“皇阿玛……儿臣死罪!”皇太极看看后面的散兵,沉声道:“两旗精兵,就剩下这么几个了?”豪格重重叩首,泣不成声:“儿臣大意了,被洪承畴偷袭……儿臣死罪……”皇太极冷冷地问:“你知道朕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吗?”豪格惊恐无言。多尔衮从旁插言:“按照皇上方略,你前天就该攻陷锦州城。皇上亲率四旗精兵,准备乘胜拿下宁远,一举消灭明军主力。可你哪?……哼!”
豪格羞惭地连连叩首:“儿臣……”皇太极沉声道:“脖子是怎么回事?”豪格的部下立刻跪地:“秉皇上,大将军想自杀谢罪,被末将拦下了。”皇太极怒吼着:“为何拦下?为何不让他死?!”说话间,豪格跳起来,猛然朝一块巨石碰去,顿时头破血流,昏死过去。皇太极重重叹了口气:“抬下去疗伤吧。”几个部下匆匆把豪格抬走。

第二十五章 锦州陷落,洪承畴被俘(五)

皇太极正为豪格的失败打乱战略部署而烦恼,突然有一哨骑飞驰而来,至皇太极面前下马叩拜:“皇上,哨骑截获了一个大明的使臣。”皇太极意外地问:“人在哪?来干什么的?”那哨马秉道:“人扣押在前面哨卡里。他说他叫宋喜,是御林军副将,奉大明首辅大臣扬嗣昌的密令,前往盛京递送国书。”
“宋喜,好名字嘛……”皇太极沉片刻,突然道:“听旨,你要以礼相待,好生侍候
。多带几个人,将他护送到盛京城。还有,用你的话告诉他,就说大清皇上明天正午,肯定会召见他的。”见那哨骑领命准备离去,皇太极又说:“还有,带他从西边小道绕过去,不得让他看见这里的大军。”哨骑上马奔去。
皇太极微笑了:“看见了吧,咱们打了个败仗,崇祯就想赐和了。”多尔衮怒道:“妄想!”皇太极仍然微笑着:“听着,朕立刻返回盛京,明天接宋喜的《国书》。你率大军,原地扎营待命。”“喳!”多尔衮有些不解地领命,心里却在猜想皇上的心思……只听皇太极一声冷笑:“不管那国书里提什么要求,朕都会答应!议和也罢,赐和也罢,都行!然后,等那个宋喜回京复命时,咱们四旗精兵,十二万铁骑,乘虚而入,一鼓作气,拿下锦州城。进攻宁远,消灭明军主力!”多尔衮大喜,简直喜得喘不上气,他上前深深揖拜:“皇上……您、您真是太圣明了!”
皇太极笑道:“所以朕得马上赶回去哪,给宋喜喂一道迷魂汤。听着,在朕开战旨意没到之前,你绝不准妄动!”说话间,皇太极忽然一敛笑颜,厉声道:“朕的旨意一旦到了,你就得在三个时辰内,攻下锦州城!十二万精兵,全归你指挥!”多尔衮激动地领命。
皇太极沉声道:“还有件事……”皇太极逼视着多尔衮,“豪格丢尽了脸,你不准为难他。不但不能为难,还得让他带伤上阵,给他个立功的机会。”多尔衮颤声应道:“臣保证做到。”
皇太极掉转马头,飞驰而去。
皇太极坐于勤政殿龙座上,宋喜立于堂中,执书宣读。除若干内臣外,再无它人。宋喜宣道:“……一旦条约达成,大明立刻承认满清为大清国,承认皇太极为大清皇帝。并将锦州城外的土地全部划归大清国管辖;当地汉人,听其自愿,既可做大明子民,也可做大清子民;明清两国,从此息兵罢战,结为兄弟邻邦。两国互驻使节,开放边关,互通有无,永远和平共处。大明首辅大臣扬嗣昌拜上。”宋喜读完,一臣前接过《国书》,转呈皇太极。
皇太极接过,高兴地笑道:“朕,盼望这道《国书》,盼了二十多年啦!好好……宋喜呀,你算是给朕送了件大喜事来!朕谢过你!”宋喜大喜,问道:“请皇上示下,臣如何回复扬大人?”皇太极道:“告诉他,朕答应他的全部条件!待会儿,朕自会有亲笔书信交你带回去!”宋喜激动地叩拜:“臣叩谢大清皇上。”皇太极笑道:“你一路辛苦,先歇歇。来人,酒宴侍候。”内臣上前,将宋喜请下。
皇太极把玩着手中的《国书》,似看非看,微笑不止……
锦州城内,宋喜骑马冲过街道,行人纷纷避让……
宋喜匆匆奔入帅府,洪承畴一看见他就急问:“怎么样?”宋喜气喘吁吁:“秉大帅,皇太极同意扬大人的全部条件,愿意媾和!”洪承畴惊喜道:“是吗,没有得寸进尺?”宋喜道:“有。皇太极要求大明,每年向大清提供粮草二百万担,白银五十万两。”洪承畴叹道:“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不过,朝廷能承受得起。”
宋喜取出《国书》给洪承畴看:“这是皇太极亲笔书信,令我面呈扬大人。”洪承畴催促道:“你赶快归京,交给扬嗣昌,他正在渡日如年哪!……快去吧,我不留你了。扬嗣昌会重赏你的!”宋喜应声退下。
洪承畴长长松一口气,坐到帅椅上,摇头叹息,微笑……忽然道:“来人哪,摆酒!今天我要大醉一场!”
洪承畴躺在榻上,呼呼大睡。窗棂,已现出曙光。
无边无际的清军静悄悄地逼近锦州城。兵士中,可见身缠绷带,手提大刀的豪格。清军阵地,数十门红衣大炮齐齐地昂首待发。炮阵后面,排列着无边无际的铁骑……
多尔衮坐于战马上,轻轻拔刀——刀锋出尖锐的一声颤音“嗡……”
多尔衮大喝:“开炮!”炮手把烧红的铁棒伸向炮尾。导火索吱吱叫着……数十门红衣大炮发出惊天动地轰鸣,火焰冲天!
爆炸声中,屋倒房塌,守军惊慌四奔……
洪承畴衣着不整,提着刀从帅府里冲出来,朝兵勇们怒吼:“快上城拒敌!……快快!……统统上城!”一个副将带伤奔来,惊惶叫:“大帅,快走吧。来不及了……”
洪承畴厉声道:“清军攻不下锦州的!”副将摇头道:“监军太监刘绿,打开北门降清了!清军已经进来十多万了……”洪承畴颤声惊叫:“什么?!”这时候,豪格领着数十个清军疯狂地扑上前。洪承畴与副将拼命抵抗。近处的几个明军见状,也奔来救护……
豪格活像一头恶兽,挥刀猛砍!他一人就砍倒多个明军。恶斗中,副将不敌,倒地死去。洪承畴腿部被豪格砍中,倒地。众清军死死按着洪承畴。豪格上前厉声问:“你是谁?”
洪承畴不答。豪格一挥手,清军推上一个小太监。刀架在他脖子上:“说,他是谁?”小太监看着洪承畴,颤声:“洪大帅……”
洪承畴微叹,眼一闭,昏迷过去。

第二十五章 锦州陷落,洪承畴被俘(六)

乾清宫暖阁,众多大臣呼呼隆隆奔入,至门口,哗哗地跪了一片!屋内,崇祯正在和扬嗣昌议事,听到外面动静,踱出,惊道:“你们怎么了?”众臣齐齐叩首。一臣怒声道:“秉皇上,朝廷里有奸臣与蛮夷私自媾和!”崇祯一怔。那大臣怒指屋内扬嗣昌,颤声:“就是他!”顿时,众臣纷纷叫道:“就是他……就是扬贼!”一大臣泣道:“皇上屡下严旨,大明与满清誓不两立,谁敢言和,以叛国投敌论罪……”另一臣怒道:“而扬嗣昌竟敢私通皇太极,奴颜婢膝,向满清乞降!”
崇祯吱吱唔唔地:“爱卿们放心,扬嗣昌绝不敢做这种事的……”这大臣高叫:“扬贼做了!他派宋喜到盛京,私会皇太极!臣听说,为了乞和,他把锦州以外的土地都拱手相让了!”
崇祯无奈,掉头怒视扬嗣昌:“有这种事吗?”扬嗣昌站起来,沉默片刻:“有!”
众臣吼声大作:
——奸贼……”
——欺君卖国,罪该万死!……
——臣叩请皇上将碎尸万段!以雪国耻!
这时候,连崇祯也不知说什么好了,只能气道:“朕知道,知道!你们先退下……”突然奔来一个内臣,他跌跌撞撞,惨叫着:“皇上,不好了!”崇祯怒斥道:“嚷什么嚷?慢慢说!”内臣泣道:“锦州失陷了……”
崇祯大惊,斥道:“胡说!”内臣叩倒在地颤声道:“刚刚接报……皇太极御驾亲征,十二万清兵,半天不到就攻陷了锦州。洪承畴的十五万兵马,大部分被歼……皇上啊……洪承畴被俘。”
崇祯脸色惨白,失声叫起来:“什么?……洪、洪承畴也会被俘?!”崇祯呆立那里,面色剧变。渐渐地,他回过神来,掉转身,一步步走到屋内,走到扬嗣昌面前……扬嗣昌已经听到一切,他颤抖着跪下了。
崇祯狂怒之下,渐身颤抖,句不成声:“你、你不是说……皇太极同意媾和么?!”扬嗣昌痛苦万状,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崇祯怒吼:“说呀!”扬嗣昌叩首,他忍着内心剧痛:“臣……万死之罪!……万死之罪!”
崇祯抬脚,狠狠踹翻了扬嗣昌,嘶声叫道:“拉下去!”众臣蜂涌而入,他们竟然亲自动手将扬嗣昌拉走。乾清宫玉阶,众臣们揪扯着扬嗣昌,一边怒骂,一边击打他……愤怒得要把他四分五裂!
扬嗣昌衣裳碎了,冠帽掉了,口角出血了,鞋子失落了,……几无人样儿!
菜市口,还是在当初处死袁崇焕的刑台,扬嗣昌被推了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