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宣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参与。
在这个场合和董卓硬抗,那是自取其辱。
哄闹的声音渐渐消失,朝堂上又恢复了平静。
董卓说道:“接下来,臣子进献贺礼。嗯,北海相忠于陛下,这一次陛下生辰,北海相进献的礼物是什么呢?”
孔融起身拱手道:“臣孔融,拜见陛下。”
刘协道:“爱卿免礼。”
孔融道了谢,然后缓缓道:“陛下生辰,北海国进献珍珠百颗!”
“哈哈哈……”
董卓听了后,忍不住捧腹大笑,嘲讽道:“孔融啊孔融,你自诩忠于陛下。今日陛下生辰,怎么只进献了百颗珍珠呢?恐怕寻常人庆贺生辰,也不止这点贺礼。”
孔融表情平静,不卑不亢的道:“陛下生辰,为陛下贺,臣自当倾尽所有。然而,臣只有珍珠百颗,所以进献百科珍珠。臣若是富有四海,自当进献所有。”
一句话,在无形中反击了董卓。
孔融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礼轻情意重。他只有百科珍珠,就全部都拿来进献了,这就是百分百的诚意。孔融话中的话是你董卓权柄无双,却拿伪造的传国玉玺作为贺礼,实在丢人。
董卓眼眸眯起,眸子中掠过一丝怒意。
孔融一如既往的讨厌。
第213章 赤霄剑登场
(第3更)
刘协面色平静,淡淡道:“孔卿虽然只有珍珠百颗,但礼轻情意重,朕心领了。”
“谢陛下!”
孔融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回到坐席上。
董卓瞪了小皇帝刘协一眼,吓得刘协身子一缩,旋即恢复平静,强装镇定。
面对朝臣,刘协必须保持威严。
夏侯惇接着起身,走到大殿中,拱手向刘协行礼,朗声道:“臣夏侯惇代东郡太守曹操,进献珍珠一百零八颗、夜明珠两对、玉璧一尊,贺陛下福寿绵长。”
此前夏侯惇多次去拜访董卓,耗费了无数的钱财,终于打动了董卓,为曹操的东郡太守求得了印绶和任命的诏书。有了印绶和朝廷的任命,曹操就是合法合理的东郡太守。
夏侯惇对董卓没什么恶感,也没什么好感。
总之,长安的一切和他无关。
董卓和朝臣斗法,和天子斗法,他都不参与。
董卓看了夏侯惇一眼,微微点头道:“夏侯将军有心了,曹孟德有心了。”
刘协也说道:“曹卿有心了。”
一前一后的话,虽是刘协在后,却是董卓代替刘协夸赞,彰显出了董卓的权威和强势。对于这一情况,刘协也无可奈何,只能承受。
夏侯惇拱手道谢,回到坐席。
刘和面带微笑的走到大殿中,道:“臣刘和,代幽州牧刘虞进献珍珠百颗,玛瑙一箱,玉璧十件,夜明珠十颗,恭祝陛下福寿绵延。”
事实上,来道贺的几个诸侯中,刘和是最轻松的。
刘虞在幽州为官,刘和一直在朝中为官。这次董卓为天子贺寿,刘虞直接派遣了一名信使找到了刘和,安排好了贺寿的事情。
刘协摆手道:“爱卿有心了!”
刘和道谢,便拱手坐下。
荆州使节韩嵩站起来了,大步来到大殿中。
说起韩嵩,此人在历史上也有不小的名气。史载韩嵩字德高,义阳人。韩嵩此人是不看好刘表的,但刘表执掌荆州后,强行征辟韩嵩为荆州别驾。
曹操击败了袁绍后,雄踞北方。
刘表怕曹操,却又不甘心,就派韩嵩去许昌打探虚实。韩嵩在许昌受到了曹操的礼遇,回到襄阳后,在刘表的面前大肆夸赞曹操,说曹操如何英明睿智如何威武强大,并劝说韩嵩派遣儿子去许昌作为人质。刘表大怒之下,就要杀了韩嵩。
韩嵩被下狱后,用钱贿赂刘表的夫人蔡氏,让蔡氏说好话才得以活命。
如今的韩嵩,也是不情不愿的效忠刘表。
他走上前,拱手道:“臣韩嵩拜见陛下,臣代荆州牧刘表敬献珍珠一箱、玛瑙一箱、玉璧一箱、夜明珠十颗,恭祝陛下体健长寿。”
刘协道:“爱卿有心了。”
董卓接过话,摇头轻叹了一声:“来庆贺的臣子,一个个都进献珍珠玛瑙玉璧,难道就没有稍微好点的礼物吗?陛下的生辰,是国之大事,尔等应当尽心竭力,不是敷衍了事。”
强势的态度,展露无遗。
大厅中的朝臣不敢言,都低下头。
刘宣走出来,拱手朝刘协行了一礼,然后说道:“丞相,北海国还有一件礼物。”
董卓眉头一挑,很是惊讶,问道:“孔融已经敬献了礼物,为何你又再来?”对于刘宣,虽说董卓也颇为器重,但刘宣太会惹事儿,在这个场合上,董卓怕刘宣又会生出事情。
刘宣神色平静,回答道:“孔相进献的礼物,代表的是北海国。我现在进献的礼物,代表的是北海王室一脉。”
董卓道:“你的礼物是什么?”
刘宣微笑道:“礼物就在殿外。”
“拿进来!”
董卓眼眸眯起,他想看看刘宣进献什么礼物。
刘宣走到大门口,从门口的侍卫手中接过了一口檀木盒子。这口檀木盒子长四尺、宽一尺、高四寸,古朴厚重,典雅大方。
刘宣捧着盒子回到大殿中,双手托起盒子,提起了声音,朗声说道:“臣刘宣进献高皇帝佩剑赤霄,为陛下贺。”
刹那间,平地起惊雷。
大殿中的官员,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神色震惊。
刘协端坐在正上方,也是分外兴奋。他身子微微前倾,很是期待。赤霄剑是刘邦的佩剑,昔年刘邦用赤霄剑斩白蛇起兵,用赤霄剑逐鹿天下,最后一统江山。作为刘邦的后裔,身上流淌着刘邦的血脉,对老祖宗的佩剑相当看重。
“嘶!”
董卓皱起了眉头,没想到刘宣拿出来的竟是赤霄剑。
他娘的,这也太那啥了,他董大爷搞了个假的传国玉玺出来,想要震慑朝臣。可一转眼,刘宣弄了一把赤霄剑出来,这不是磕碜他吗?
此刻的董卓,心情很不美好。
刘协却分外兴奋,吩咐道:“快拿上来。”
一名小宦官走了上去,从刘宣的手中接过了檀木盒子。就在小宦官快走到刘协身前时,董卓直接伸手拦住了小宦官,喝道:“且慢!”
刷!
刘协的脸色,变得很难堪:“爱卿这是何意?”
董卓神色平静,不卑不亢的说道:“赤霄剑是高皇帝的佩剑,剑锋锐利,陛下得小心,不要被割伤了。等臣来查看一番,再交由陛下不迟。”
他伸出手去,小官宦也不敢动弹。
董卓打开了檀木盒子,取出了放在盒子中的赤霄剑。
“铿锵!”
剑锋出鞘,董卓看到了剑身上的铭文,道:“剑是好剑,但本相听闻高皇帝的佩剑赤霄削铁如泥,是神兵利器。这柄剑虽好,却不知真假,得试一试才能知道。”
此话一出,朝臣议论纷纷。
董卓这么说,显然是故意打压刘宣,故意打压赤霄剑。
刘宣表情平静,道:“丞相怀疑赤霄剑的锋利程度,不妨让人拿剑来试一试。高皇帝的赤霄剑削铁如泥,绝不会有错。”
“好,那就试一试。”
董卓赤霄剑入鞘,扔给了刘宣,道:“用本相的佩剑试一试。”
“铿锵!”
董卓拔剑出鞘,嘴角有着一抹笑容。
他身上携带的佩剑是百炼精钢铸造,吹毛断发,锋利无比。即使是面对神兵利器,他的剑也不遑多让,足以抗衡。
第214章 垫脚石
刘宣提着赤霄剑,问道:“丞相持剑在手,是打算亲自试剑吗?”
董卓握住剑的手颤抖了一下,神色有些紧张,瞬间又恢复了平静。刘宣武艺精湛,董卓是早有耳闻的。董卓和刘宣交手,倒是不怕刘宣杀他,毕竟刘宣娶了董菡,是他的女婿。董卓担忧的是和刘宣试剑丢了脸面,那就不值当了,毕竟当着朝臣的面,要注意形象。
董卓笑了笑,说道:“本相和你交手,那是以大欺小。吕布何在?”
“末将在!”
吕布体态魁梧,昂首挺胸的站出来,抱拳说话。
董卓吩咐道:“接剑!”董卓把手中的剑扔给了吕布,吩咐道:“你和刘宣试剑。”
“末将遵命。”
吕布答应了下来,提着剑走到刘宣的身前,面带微笑,拱手道:“世子,得罪了!”吕布对刘宣的印象不错,因为刘宣帮他掌控了杨奉的兵力,让他的实力有所增强。
刘宣说道:“吕将军不必客气,请。”
“世子先请!”
吕布摆手,示意刘宣先出招。
刘宣也没有客气,赤霄剑握在手中缓缓扬起。他眼神骤然一凛,口中低喝一声,赤霄剑便径直劈出。
“咻!”
剑光破空,发出锐啸声。冷艳肃杀的光芒,在空中一闪而过。
吕布表情镇定,挽了个剑花,随意的迎了上去。
两柄武器,正面撞击。
“铛!”
剑刃和剑刃的碰撞,火星四溅,发出刺耳的声音。
两柄剑撞击瞬间,各自撤招。
刘宣站定后,眼中掠过一抹震惊。刚才是两柄剑的交锋,但也是吕布和刘宣力量的较量。两人交手的一招,刘宣察觉到吕布不受任何的影响,但刘宣握剑的虎口却微微发麻,手臂也有一丝的疼痛,可见吕布的力量有多强横。
“来,本相亲自鉴定两柄剑的破损程度。”
董卓很是迫不及待的走到吕布面前,拿起了自己的佩剑。
“嘶!”
董卓看了眼,忍不住倒抽了口凉气,脸色不好看。刚才碰撞的地方,已经多了一个豁口,有了这个缺口,董卓的佩剑算是报废了。
刘宣面带笑容,问道:“丞相,您的佩剑损伤如何?”
这话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明明董卓心头痛,刘宣还直接补了一刀。
董卓尴尬的笑了笑,然后表情严肃的道:“有一个小小的豁口。”
刘宣提起赤霄剑道:“赤霄剑丝毫不损,没有一丝印记。”
“本相得审一审。”
董卓不怎么相信,毕竟他的剑也是神兵利器,是百炼精钢。他接过了赤霄剑,仔细查看了一番。看了两遍,董卓忍不住幽怨的看了刘宣一眼,好歹本相是你的老丈人,女儿都给你了,现在你一点面子都不给。
董卓当着群臣的面,也不能否认,朗声道:“刘宣进献的赤霄剑的确是神兵利器,本相断是真的赤霄剑。”
刘宣拱手道:“丞相英明!”
董卓心头很不爽,却只能哑巴吃黄连。他哼了一声,把赤霄剑还给刘宣,然后侍从走来接过赤霄剑,递到了小皇帝手中。
此时的刘协,心中兴奋不已。
赤霄剑啊!
高祖皇帝刘邦的赤霄剑都出现了,莫非是高祖显灵要中兴大汉了?
刘协心智早熟,他看了赤霄剑一眼,心思转动,转眼有了想法。刘协盯着刘宣,缓缓说道:“刘宣进献赤霄剑,朕心甚慰。但赤霄剑在朕的手中,只能藏于宫廷。当着众位爱卿的面,朕将赤霄剑赐给刘宣,望他开疆拓土,重现大汉盛世。”
“哗!”
大殿中,再次引起了议论。
一个个朝臣惊讶万分,没想到小皇帝会有这一出。
他们看向刘协,眼中更有着惊喜。
刘协的这一手段,可谓经典。
“肃静!”
小皇帝身旁的宦官,高声呵斥了一声。
顷刻间,大殿安静了下来。
刘协道:“刘宣,还不上前来?”他站起身,提起赤霄剑走下大殿,来到刘宣的身前。刘宣站在小皇帝的身前,伸手接过赤霄剑,道:“臣谢陛下隆恩。”
“免礼!”
刘协回到坐席上,嘴角噙着一抹笑容,对刚才的做法很得意。
他虽然年轻,却经历了无数的事情。
拉拢刘宣,对他来说不是难事。
刘宣把赤霄剑放回檀木盒子,然后回到坐席上。刘宣抬头看了董卓一眼,此事的董卓面沉如水,眼神戾气浮现,显然很不爽。
刘宣又看了小皇帝一眼,暗道这小皇帝也不是省油的灯。
刘协能忍住对赤霄剑的喜爱,能割舍赤霄剑,这份心智相当的不简单。
在刘宣看来,刘协赐剑有两层意思。
第一,刘协想要拉拢刘宣,让刘宣效忠皇室。
第二,刘协想离间刘宣和董卓。刘宣娶了董菡的消息,早已经在长安城传开,小皇帝虽然幽居深宫,却不可能不知道。当众赐剑,就是让董卓产生疙瘩。
刘宣心中冷笑,刘协虽然天生聪明,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历史上的刘协,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悲剧。
虽然刘协心有大志,但是他先被董卓控制,后又被李傕控制。李傕、郭汜内斗,刘协又被杨奉控制,辗转到了曹操的手中。
曹操死后,又被曹丕控制了。
刘协一直想摆脱权臣的控制,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反而被曹丕篡位。
董卓恢复了平静,正色道:“刘宣,陛下赐你赤霄剑,是对你寄予厚望。你千万不能辜负了陛下对你的殷切期望,别让本相失望。”
刘宣神情不卑不亢,道:“刘宣自当竭尽全力,报效朝廷。”
话中不提小皇帝,不提董卓,只说朝廷。
至于小皇帝和董卓怎么理解朝廷,是他们的事情,和刘宣无关。
刘宣知道董卓心头不舒服,但他没有做出格的事情,董卓不可能针对他,所以刘宣不担心。
董卓压制着怒火,心中很窝火。董卓为刘协庆贺生辰,其目的是展示他派人铸造的传国玉玺,是为了打压朝臣,建立威信。可董卓万万没想到,刘宣竟然拿出了赤霄剑,把好端端的局面搅和了,以至于成全了刘宣,他反而成了刘宣的垫脚石。
董卓没了兴致,贺寿的气氛便有些僵了。
中午吃罢午饭后,董卓没了兴致,先一步离开了。
董卓走了,朝臣也纷纷散去。
一个个大臣离去,刘宣准备离开时,一个宦官悄然来到刘宣的身旁,恭敬的说道:“世子且慢,陛下要见您。”
“诺!”
刘宣让孔融先离开,他带着赤霄剑往刘协的寝宫行去。
第215章 皇叔刘宣
天子寝宫。
刘宣进入后,宦官马上关了门退出,只留下刘协和刘宣。
刘协正襟危坐,表情严肃。见刘宣走了进来,刘协沉稳的面颊上掠过一丝喜色,份外的高兴。等刘宣走到他面前,刘协的表情又肃穆威严,尽显天子气度。
刘宣神色如常,不卑不亢的道:“臣刘宣,拜见陛下!”
“免礼!”
刘协摆手,示意刘宣落座。
“谢陛下!”
刘宣道了声谢,然后才坐下。
刘协脸上又有了笑容,很是亲近的说道:“爱卿来了长安后,朕就注意到了爱卿。朕让宗正查了世谱,按照辈分的划分,爱卿是朕的叔叔。朕见了爱卿,理当称呼一声皇叔。”
刘宣剑眉一挑,心中一阵古怪,推辞道:“陛下折煞臣了。”
刘皇叔!
竟然是他自己!
‘刘皇叔’三个字的代名词,在历史上指的是刘备,如今他竟然成了小皇帝的叔叔。虽说刘协的年纪不大,但有了朝堂上赐剑的事情,刘宣知道刘协的心机不简单。
一言一行,皆有目的。
如果小看了刘协,中计了都不知道。
刘协神态柔和,起身道:“皇叔和朕同为刘氏子孙,身上流淌着同样的血脉。连宗正都确认了的事情,就不会有错。皇叔如果拒绝,就是不承认朕这个皇帝了。”说到最后的时候,刘协威严尽展,展露出了皇帝的霸道和强势。
刘宣道:“臣不敢!”
刘协道:“既然不敢,那就不用推辞,你就是朕的皇叔。”
刘宣道:“臣遵命!”
“唉……”
忽然,刘协长叹了一声。肃穆的表情突兀变化,成了哀叹担忧。刘协没有再纠缠皇叔的问题,双方的关系定下就足够了。
刘宣知道刘协有话要说,顺势道:“陛下何故叹息?”
刘协神色无奈,道:“皇叔有所不知,朕居于深宫之中,每次见到董卓夜宿龙床,凌…辱…宫女,就担惊受怕,不得安眠。”
“朕这些日子,总是会想到辩哥哥,想到他被董卓废黜,最后死于非命的场景。”
“皇叔,朕怕,怕董卓哪天就提着剑杀来。”
刘协眼神又锐利起来,说道:“朕怕死,不是担心自己的性命。朕死了不要紧,可朕一死,董卓肯定要谋朝篡位,皇叔不能不管啊!”
脸上,神色惶恐不安。
眼中,泫然欲泣。
刘协给刘宣的态度,是一个惶然无助的小孩。
刘宣安慰道:“陛下,董卓虽然胆大,却不敢明目张胆的做什么?”
在刘宣看来,刘协打算利用他对付董卓。
刘协表情相当的愤怒,沉声道:“皇叔不知道,朕有时候真的不愿意做这个天子。朕不做天子,就不用日…日受人监视,受人控制。但是朕不做皇帝了,董卓第一个就要杀了朕。皇叔一定要想想法子,帮朕一把。”
刘宣有顺着刘协的话,问道:“陛下要让臣如何帮助呢?”
刘协说道:“除掉董卓!”
一丝冷意,在刘协的身上弥漫了开来。
刘宣暗道来了,刘协的年纪不大,心机绝对足够。一个自幼长在深宫里的皇子,耳濡目染,早已习惯勾心斗角,心思怎么可能不深沉呢?
刘宣道:“陛下要除去董卓,臣认为不可。”
刘协眼眸眯起,冷冷道:“皇叔是皇室宗亲,眼看着董卓擅权****,却不对付董卓,莫非皇叔娶了董卓的女儿后,就彻底成了董卓的走狗。”
呵斥的话语,展露出无边的愤怒。
刘协像是一头愤怒的小狮子,愤怒中更有着绝望。
殿中的气氛,有些凝重。
刘宣神色平静,不悲不喜,不怒不嗔。刘协发怒了,他得哄好刘协。不管刘协安的是什么心,想怎么利用他,但刘协给了一个皇叔的称号,刘宣得收下。
为了皇叔这一层身份,得让刘协安心。
否则,对刘宣的名声不利。
刘宣没有急着回答刘协的问题,反问道:“陛下还记得何进、张让内斗,洛阳大乱,陛下和少帝被裹挟出洛阳的情形吗?”
“自然记得!”
刘协脸上有着后怕的神色,道:“当时情况相当的危急,差点就死了。”
刘宣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明白当时的情况就好,事实上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一旦诛杀了董卓,长安就是昔日的洛阳,甚至会更糟糕。”
“何进掌控洛阳时,何进麾下的兵力不多,诸多的将领也忠于朝廷。”
“所以,局面虽然乱,却不至于危急到陛下。”
“可是董卓不同,董卓麾下的将领都是出身西凉,桀骜彪悍,唯有董卓才能慑服他们。一旦董卓被杀,西凉诸将群龙无首,必定犯上作乱。”
“到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陛下。”
刘宣神色凝重,说道:“西凉军争相争夺陛下,到时候,陛下能逃出去吗?甚至朝中大臣的一点微末力量,能抵挡西凉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