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战役中,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在基辅战役中,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在柏林战役中就是这样做的)。
由于集团军在进入战役纵深以后,要脱离方面军其它兵力执行任务,因而特别注意拟制集团军翼侧以及各兵团的翼侧的保障计划,保障兵力一般由各军或集团军直属部队中抽调。翼侧保障问题一般反映在战斗命令、号令和特种计划中,要确定负责翼侧保障的指挥员,抽调的兵力兵器,组织侦察和与翼侧兵团协同的方法。战役中喷火和发烟器材的使用计划包括在作战处和化学勤务处拟制的文书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准备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时,坦克第6集团军在准备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时拟制了这方面的专门计划;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准备柏林战役时这种计划包括在下达的号令和指示里。集团军后勤部根据集团军司令员的决心和参谋长的指示,在后勤副司令的领导下拟制战役后勤保障计划。计划中包括后勤机关在战役保障方面的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关于组织集团军后勤保障需用的兵力兵器问题,后勤指挥和后勤工作检查的组织。计划分以下几个部分:各种补给品的前送,医疗后迭措施,后方的防护和防御,道路保障,以及战利品处理等。计划中还指出集团军各兵团所使用的集团军供应仓库或供应站(卸货站),么及各军后勤保障的分界线。根据当前战役的规模,确定油料、弹药、给养等各种物资储备的标准和分梯队供应的办法。
后勤副司令员(后勤部长)要拟定后方命令,命令中通常指出给集团军各兵团供应物资的程序,前、后送路线及其使用方法,交通指挥勤务的组织,各军后方地域的划分,后勤部队(机关)的配置地点和运动程序,油料和弹药的消耗标准,修理部队的配置地点,修理和抢救的方法,集团军和方面军的损坏车辆收集所,卫生机构的配置和转移,后送伤员的程序,对交通线和后勤梯队战斗保障的特别措施,野战面包工厂的配置,二梯队指挥机构和后勤部长的位置,昙报后勤情况简报的方法和时限。后方命令由司令员、参谋长和后勤副司令共同签署。随着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数量和技术装备的不断增加,以及1944…1945年的进攻战役的各次战斗日益激烈,军队对于物资器材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后勤工作量也加大了。因此,一方面需要方面军给集团军提供更多的物资器材,另方面也要求提高组织后勤工作的水平。到了战争的第三阶段,在战役的后勤保障计划中又增添了以下内容:缴获物资的利用,卸载车站的使用,重新确定可以用其它物资代替的某类物资的分配标准,给车,辆上增加容器,以增加燃料的携载量。防疫和卫生措施也占有重要地位。计划中更明确地反映了把主要物资器材集中在主要方向上的原则,以便能首先保障实施主要突击或完成特殊任务的兵团。
由于采取了新的后勤保障计划,再加上国家供应的物资越来越丰富,从1944年夏天开始,集团军的各兵团和部队在战役开始时可习,得到3…5个燃料基数,2…3个弹药基数和8…10日份的给养;集团军仓库有2…25个油料基数,l个弹药基数和12日份的给养。这使集团军能在10…15昼夜内、300…400公里的纵深内独立完成战斗任务。集团军技术保障的直接组织者是集团军司令员的技术助理。在坦克集团军的进攻战役中,旨在使车辆、武器和其它技术兵器处于战斗状态的战役技术保障工作,是根据坦克装甲车辆修理和供应部‘拟制的计划进行的。该计划可能是文字式的,也可能是表格式的,还可能直接标在司令员技术助理的工作地图上。这个计划反映以下问题:修理抢救器材的使用,技术侦察的组织,各兵团坦克器材的供应以及修理抢救勤务的指挥。技术保障计划按战役日拟制,计划中指出修理抢救单位的配置地域、展开和转移程序,殿后技术保障队和保养勤务的组织,车辆修复和器材供应工作的组织,以及通信联络和指挥所的组织。这些问题也反映在涉及指挥问题的命令里。
在1945年的战役准备工作中,出现了统一拟制物资技术保障计划的趋势。这样的计划叫做后方组织和物资技术保障计划,例如在东普鲁士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就是这样做的。有的还把技术保障问题写在后方命令里。战役准备的日程计划表作为战役计划的附录。这个计划表由集团军参谋长根据司令员的指示亲自拟定。计划表中反映战役准备阶段的所有重要工作(现地勘察、下达任务、组织协同动作、计划战斗?行动等),并具体指出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限、执行人以及负责检查执行情况的人员。计划表中包括不只是集团军机关应完成的工作,而且还注明了军、旅、团和分队必须完成的工作。这样可么使战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而且能目的明确、按步就班地进行。另外,使集团军各级指挥机构都能按时间表准确地完成工作,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对属下部队组织战斗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变更部署计划也时常作为战役计划的一个附件。该计划反映的问题有:变更部署的目的和方法,行动地带或路线,到达指定地域的时限,行军队形,战斗和物资技术保障计划措施,指挥的组织。自1943年秋开始,战役计划的附件中又增加了以下几种:集团军和军指挥所的转移计划(1944年10月5日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就有这样的计划),由集中地域前出时的运动调整计划或要图,以及其它具体说明保障当前行动问题的文书。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好战役的准备工作。
4。战斗任务的传达
根据坦克集团军准备进攻战役的经验,主要有两种下达任务的方法:司令员亲自下达和通过参谋长(野战指挥机构的军官)下达。下达任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口头或书面的,也可采取下达总命令或局部命令(即只下给某一兵团)的形式,或是下达预先号令和战斗号令的形式,还可能采取下达各种保障和组织指挥的指令的形式。至于采用哪种下达任务的方法,主要决定于当时的时间多少,通信工具的状况么及在保证通信距离和遵守隐蔽指挥的情况下使用通信工具的可能性,司令员和属下指挥员的个人素养,以及受领任务的属下兵团(部队)的数量。集团军司令员亲自下达任务是最理想的形式。这时司令员可以直接以自己的意志、经验和知识来影响属下人员,可以直接弄清属下人员了解任务的程度,迅速解决属下不清楚的问题,还可以实际帮助他们根据司令员的企图和当时的情况组织战斗和定下更合理的决心。自从1944年战役准备时间增加以后,采取这种下达任务钓方法有了更加充分的条件。
当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召集属下指挥员(如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和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或者是当各兵团指挥员位于集团军指挥所附近或位于司令员下达任务的地点附近(如准备奥廖尔战役时的坦克第4集团军)时,司令员即可在所有兵团或多数兵团指挥员在场的情况下,在图上或到现地亲自下达任务。采取这种方法除上述优点外,各兵团司令员还可以采取交换意见和口头协商的办法解决协同动作的原则问题。若召集兵团指挥员而使他们脱离当时的工作不适宜,同时司令员的时间又比较充裕,而且他又没有十分的必要留在集团军的指挥所时,司令员即可去(乘车或乘飞机)属下的兵团驻地。在这种情况下,司令员逐次给各军军长下达任务所需的时间约为6…12小时(根据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准备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时的经验)。
若司令员没有时间召集属下指挥员,如近以坦克第3集团军准备布拉格战役时,常常利用通信技术器材给属下指挥员下达任务。在多数情况下,司令员都力求用有线通信器材与属下指挥员通话,因为这样能更好地保密,如不可能使用有线通信器材,就要使用电台。给各兵团指挥员逐次下达任务,使用电话约需30…40分钟,使用电台需要的时间约是这个时间的2…3倍。但必须指出,在战争期间准备战役时很少采用利用通信器材下达任务的方法,因为采取这种方法虽然能节省时间,但不能完全满足隐蔽指挥的要求。把任务传达给属下指挥员,司令部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需要在短时内传达任务时,司令部要起更大的作用。
通过集团军司令部传达任务的主要形式有:转达书面的战斗命令、书面和口头的战斗号令、地图或要图上的表格注记式命令。命令和指示通过司令部军官利用运动通信工具转达。运动通信工具主要是指no…2飞机、汽车和摩托车。战斗号令通过司令部军官和使用通信技术器材(主要是使用有线通信器材)下达,但只有那些不会暴露战役企图和当前行动时间的号令才能使用通信器材传达。司令部还负责把战役计划的文书以及组织通信和隐蔽指挥的号令传达给各兵团指挥员和司令部。这些号令的附件有尤线电通信网和附有无线电通信规定的无线电专向通信的表格,么及负责人代号和通信枢纽的表格等。兵种首长和勤务主任通常以亲自会晤或由人员传送的方法下达各种保障指示。进攻战役的经验表明,最节省时间的办法是司令员亲自下达任务,同时司令部军官分别用通信技术器材传达。
要使属下指挥员更好地了解任务并能得到具体的帮助,最有效的方法是司令员同时给所有的属下指挥员亲自下达任务,并派出负责人员到兵团去。当然这要考虑到通信工具是否够用,战役准备条件,是否允许。在向部队传达任务时,十分注意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而且要使命令和号令的内容保密。战争实践表明,为使属下的兵团指挥员和司令部更好地领会战斗任务,向他们预先通报一些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从1944年夏以后,坦克集团军司令部由方面军司令部收到战役-战略和侦察情况以后,及时把一些主要内容告知属下指挥员。这样可使兵团指挥员和司令部在受领具体的战斗任务以前就概略了解一些有关当前行动的情况,集团军再下达任务时内容也可以简化一些。此外,还可以在战役准备的前夕给属下司令部发一些指导性文件和指示(根据1944…1945年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的经验),说明敌声、的防御性质,其火力配系和工事设施,在当时的地形、天侯条件下行动的特点,以及在受领任务后指挥机构的工作程序。为能及时让属下指挥员概略了解当前的行动,并使部队有更多的时间组织战斗行动,在准备战役期间,集团军参谋长以司令员的名义先下达预先号令,向属下部队提供必要的情况资料,便于他们做完成当前任务的准备工作,同时还指示他们何时和怎样来完成任务。1943年个别情况下和1944…1945年通常情况下都是这样做的。司令员和司令部通过作战处检查是否及时把任务传达了下去。作战处要设法使文书和口头号令按规定时间传达下去,检查方法可以询问属下兵团司令部是否收到,也可派出军官到兵团去了解。为检查向下传达的号令内容是否正确,司令员(一般是参谋长)要在传令军官临行前检查其是否准确理解了受领的指示。
为能保密而稳妥地把号令传达下去,携带战斗文书的传令军官要有可靠的交通工具,一般为BA…64装甲车,并且要有武装护卫。集团军把派人传送书面战斗文书的情况告知属下兵团的指挥员或司令部,说明何时、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送出了文件。属下兵团得知此情况后,则设法迎接集团军司令部派出的军官。为保密起见,任务的传达范围越小越好,最好是口头传达,不用电台传达,有线通信工具也要尽量少用,送到属下司令部的文字(表格)式文书也要越少越好。用通信技术设备通话时,涉及集团军和军的领导成员要用假名。
总之,根据上次战争的经验,在选择下达(传送)任务的方法和形式时,必须考虑它是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否能使属下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当前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是否能防止敌人截获可能暴露战役企图的情报。而是否能采取更好的下达任务的方法,主要是看当事人(指挥机构)能否根据具体情况发挥创造性。
5。协同动作的组织
在整个战争期间,组织协同动作是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和司令部在战役准备时节的重要职责。坦克集团军司令员的决心是组织协同动作的基础。协同动作要针对战斗任务的全纵深,按任务、地点(地区)和时间来组织。但只能对战役最初几天,通常是针对当前任务的纵深,较为具体地组织协同动作,因为只是对这一纵深内的敌人部署和防御性质才有较充分的了解,才有详细制定可能作战方案的现实基础。坦克集团军司令员是协同动作的直接组织者。但是,有些属于集团军司令员管辖范围以外的问题,或者是牵涉到方面军战役布势内和友邻方面军的各种兵力的协同问题,则由方面军司令员根据坦克集团军行动的需要予以解决,有时由大本营的代表来解决(如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战役等)。
在战役的各个阶段都有组织协同的重点。例如在炮火准备阶段,主要是按目标和时间协调坦克集团军和合成集团军的炮兵火力问题。在各兵团向进入战斗地区开进时节,在集团军内部主要是协调先遣支队的行动,集团军展开成临战队形和战斗队形的行动,对空掩护,交通指挥勤务和指挥等。与进入战斗地区所在地带的合成集团军,主要是解决如何腾出行进道路和工程保障问题;与航空兵的协同主要解决空中掩护、实施航空兵突击以及如何实施侦察问题。战争经验表明,在坦克集团军向进入交战地区开进时,如何腾出道路是最复杂的问题。因此在组织协同动作时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事先都作出详细的规定,并通知给有关的部队。
例如,在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前夕,第5突击集团军司令部曾给所属兵团专门下达了号令,号令中规定:1。所有部队、师和军的辐重、运输车辆和其它后勤机构在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到达以前一律原地不动。……2。所有的炮兵在向新的发射阵地转移时不要占用道路,腾出道路给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使用。3。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也不得占用道路。
4。用于保障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运动的所有工程兵部队,要紧随步兵战斗队形之后迅速排除道路上的地雷。在行进路线上组织严格的运动调整勤务,凡是能妨碍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前进的辐重、运输车辆等一律不能占用道路。这个号令是由第5突击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参谋长共同拟制的。在准备其它战役时也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地区,着重解决炮兵和航空兵的保障问题。此外,还要协调坦克通过战斗队形和地雷爆炸性障碍物问题,协调翼侧保障、炮兵伴随和航空兵支援问题。集团军在战役纵深内行动时,组织协同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部队高速前进,着重协调装甲坦克兵与航空兵的行动。因为航空兵要对敌军集团实施突击,由空中掩护集团军,给集团军司令部提供侦察情报。
在战役的这一阶段,通常还计划使坦克集团军第二梯队进入战斗,因为要确定保障其进入战斗的方法:由谁、何时为进入战斗腾出哪些道路,在计划进入交战的方向上的第一梯队兵团的两翼如何进行掩护;加强兵力兵器变更部署的程序。考虑到要抗击敌人的反突击,集团军司令员确定装甲坦克兵团、航塞兵和炮兵的行动程序和方法,确定反坦克预备队和快速障碍设置队的地区和至该地区的行进程序。在组织协同动作时,为解决战役保障问题,其中包括后勤保障,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协同动作的计划是在已定下的决心的基础上拟制的,从1944年夏开始,通常把协同计划制成协同动作表,表中有统一的指挥信号、指示目标和报知信号。在拟制尔后的战役计划时,还编写了与友邻集团军和航空兵兵团的协同动作表。这些文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坦.克集团军当前任务纵深,按方向、任务、地区和时间区分兵力问题,同时确定歼敌方法,确定集团军战役布势内的每个单位的任务。也象制定整个战役计划一样,协同计划也针对若干最可能行动的方向来拟制。在拟制的协同计划中,还反映了各兵团加强兵力兵器的区分问题,组织指挥问题,确定了负责翼侧保障的人员。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地带的合成集团军拟制保障其进入交战的计划,计划中指出进入交战的时间和地区,前进路线,工程保障,炮兵保障(炮兵兵力兵器的区分、任务、发射阵地的位置、炮兵群的群长、作好准备的时间),对空掩护。发给属下司令部的战役计划的摘要和协同动作表,是属下司令部制定战斗计划表的依据。组织协同动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战争经验表明,集团军司令员只是在下达任务时在图上给属下明确兵力协同问题,效果是不好的。
因此,自1943年以后,随着准备战役的条件的不断变化和作战经验不断丰富,一般采取更加积极的组织协同动作的形式。对于若干可能的作战方案按方向、地区、任务和时间进行的战役进程的推演,主要在首长一司令部演习、指挥员和部队的演习、图上的军事导演以及利用地形模型和在野外实施。许多问题还在指挥员以及炮兵司令部、通信和工程兵的负责人员的联合集训中加以解决。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准备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时,各军长根据集团军司令部的计划组织了战术演习,演练坦克、摩托化步兵部队与炮兵、工程兵和航空兵的协同动作。强击航空兵第6军军长托卡列夫空军少将和歼击航空兵弟3军军长萨维茨基空军中将与坦克军、机械化军军长一起花了很大功夫演练航空兵与坦克兵团的协同动作。在集团军的各兵团内组织坦克兵与飞行员会面。坦克部队和航空兵部队的指挥员互相交换了在战斗中协同行动的经验,并提出了能更好地实施协同动作的建议。由于飞行员和坦克兵在一起做了大最的工作,使他们互相能够充分了解。需要在一起完成任务的航空兵和坦克兵的许多指挥员都能互相听出说话的声音,这在战斗中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