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要么就是不知天高地厚,要么就是内心强大,足够应付一切事务。
很显然,曹操相信是后者,尽管两人到目前为止,也就见过一面而已。
后来他写了好几次信,都借着要酒的理由,不过是加深双方的情谊而已。不是交情好的朋友,真还不好意思像曹操这样自来熟的。
程昱沉默了,他对面前这个人的评价,本身就很高。
年龄没有夏侯淳、夏侯渊大,那两个堂兄并不觉得自己能做主,事事都听曹操的。
要不是偶尔程昱说几句,双方的见面酒宴,简直就成了曹操的独角戏。
他还没有见过赵云,对方竟然有如此说,看来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
由于世家的封锁,此前他了解到的情报,并不比普通人多。
在程昱看来,一个会写几首诗词的小儿,有啥值得关注的?乱世要是需要武力的。
这么说,赵云还能当征北大将军?我的天,世家究竟隐瞒了些什么情报,北疆的局势应该一片大好。
他仅仅知道了真定侯好像打过一次胜仗,灭了一个部落还是什么的,后面就没有下文。
去年,曹操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
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
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
尔后,他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腐败,曹操知道无法匡正。
来之前,程昱通过他的父亲曹嵩和别的渠道了解,这哥们儿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让他服气的人又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面对宦官集团,能取得士子集团的暗中支持,这就是一场生意,本身就是利大于弊的事情。哪怕没有成功,也能刷士人的好感度。
道家那是什么存在?连皇帝都要忌惮,唯恐照料不周,赵子龙当真一身是胆。
“如何帮?”程昱也来了兴趣。
曹操顿时眉开眼笑,如此如此轻声说了一遍。
这个年代没有言论自由的说法,很多话都是避忌的,譬如你说灵帝的任何坏话,相信只要有人听到,抄家灭族都很正常。
道士们很多时候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你一个小小的赵子龙竟然敢对我们指手画脚,不是活腻了吗?
在他们看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要说惩罚一个小小的赵子龙,就是皇帝涉及到道家的利益,也会毫不犹豫想办法废除。
恒山秋道人听到张鲁的言语,也不说话,只是冷笑。
道家本来是高高在上的,你要想一般的无赖一样对赵云出手,就马上现出原形。
一个没有神秘感的教派,别人还会对你有啥尊敬的?
宋道人噗嗤一笑,这在平时板着脸的道士之间很少见。
他咳嗽一声:“张道友,我承认你想帮着史道友。皇帝的废立,要是我们出手,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准备拉着整个道家来给你陪葬么?”
此刻的宋道人,哪还有嬉皮笑脸的模样,满脸正气,俨然一个得道全真。
李喆悚然一惊,望着自己的弟子,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张角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不要说名义上就是于吉的弟子,要不是如今黄巾势大,根本就没有他的位子。他不敢再说针对赵云或者赵家的话。
道士之间的分量,并不是你年龄大小来决定的,在座的张鲁年龄最小,谁敢小觑他?
其祖父张道陵是上清宫的弟子,转而到巴蜀那不毛之地,硬生生地在东川成立五斗米教,让道家第一次以一个教派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禁声!”左慈的精神力在众人中间最是精妙,看到史子眇要说话,低声吩咐。
史道人不忿,正待说话,李喆尽管没有站起来,全神戒备,扬声吐气:“是何人敢到我北邙山撒野?”
“老夫童渊童百鸣,”话语准确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就是皇宫内院,老夫也敢闯。难不成北邙山成了你们自己的宅院?”
李喆脸上相当难看,历代的皇室和当地官府并没有明文规定,反正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山岭本身就是无主之物,每一个道家支系理所当然把所占山岭当做自家私产。
张角悚然一惊,他和童渊见过面,还吃了一点小亏。
没有想到几个月不见,对方又有精进。
他自忖尽管此间来的人都是道法精深武功高强之辈,自己要是遇到危险也能全身而退,而在童老儿手上,不再有把握了。
赵家先天的陨落,尽管童渊不曾亲见,却也获益良多。不知不觉,他在精神力方面有所感触,武力值到了这种地步,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能力压在场所有人。
其他的道士们一个个面色慎重,显然都不认为自己是对手。
此刻,李喆老脸一红,仔细感知,才发现童渊手法精妙,那些弟子只不过是被店主了穴位,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如初。
“百鸣先生,秋老道在此!”恒山秋道人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传声出去:“此刻道家聚会,你可不是道家之人。”
他的道场在恒山,两人恰好曾经相遇过,在武功方面还蒙对方指导。
“老夫已知!”童渊心里有一丝感激,仍然中气十足:“小徒子龙执意要来,老夫年近古稀还有何惧?”
渐渐地,连武功最差的史子眇都能感受到,来的人有三个,想不到还有一个普通人。
赵云他们的脚程不慢,就在道士们的等待中,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已然显出身形。
此刻,史道人老脸一红,才发现自己没有探出童渊。
就连一直老神在在的李喆,也缓缓站起身:“老君后人李喆在此!”(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童渊V张角:能动手就别吵吵
在曾经的北军,排资论辈是必不可少的。秋道人也只不过是北军末期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和如日中天的杀神童渊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新人都想在军营里立功,以求能得到前辈的指点。
或许地方上的导引术是一个很神秘的东东,在军营中,设若有前辈能看得上你,传你一点导引术很正常,关键看你遇到的是谁。
当年的童渊,以大方出名,不仅把自己的战利品分给袍泽,就是武功的指点也是不遗余力,要不然雒阳城里一声大喝,不可能出现那么多帮助他的老兵。
从历史上也能比较出来,并州李彦,拿得出手的徒弟就是吕布而已。而且人家有家传的导引术,需要他去教授的不过是战场上厮杀的经验。
幽州赵无极,本身就是一个独行侠,教徒弟也没有多大耐性。
要不然,他唯一的弟子太史慈,最出名的战斗,不过是和孙策打了个平手。
不要说孙策,就是他老爸孙坚,那个三国还没开始就谢幕的人物,武艺上最多也就一流的水准,和顶级武将比起来差距不少。
孙策一方面要练武,另一方面又要带着父亲的旧部振兴家族,武艺更是不知不觉间被同一批的小牛拉下的不止一点半点。
荆州王朝,是一个儒家的士子,眼见家贫读书没有出路,才学班超一般投笔从戎,想不到还闯下了不大不小的名声。
他在战场上更多的时候,不是真刀真枪和敌人去拼杀,而是运用智慧,数次以少胜多,采用分割包围的办法,一点点蚕食胡人的力量。
况且北军名存实亡之后,人就失去了踪影,教导年龄比他小不了多少的黄忠,更多的时候,让他用脑子去战胜敌人,而不是一刀一枪的干。
至于童渊,这个在历史上传说中的人物,光是名义上出名的弟子就有三个。
北地枪王张绣尽管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原因,毕竟凉州的精骑采用整体打法比较多,他能被人誉为枪王,自然武艺也是出类拔萃的。
张任虽然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多浓重的一笔,就凭他能阴死庞统这样的人物,就可以断定这肯定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家伙。
赵云也时常在感慨,为何自家师父从来不把徒弟们招来,难道不清楚小徒弟今后需要很多的人来帮自己吗?
一个好汉三个帮,谁有师兄弟这种关系牢靠?
或许文人的师兄弟之间勾心斗角,譬如庞涓和孙膑之间你搞死我我整死你。武者之间的师兄弟,那是比兄弟都还要铁的关系。
正在赵云胡思乱想的时候,童渊已经大踏步走到那些蒲团面前。
他取出自己的枪,在阳光下寒光闪闪:“听说你们道家聚会,要对付我徒弟?我这人是个粗人,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自己的武艺,先打过再说!”
李喆就比较尴尬了,他尽管从来没下过北邙山,就是皇帝老儿相邀也会谢绝。
本以为抬出老君后人的名头,让此人知难而退,认个错什么的,道家的脸面好看些。
他也是个武者,直觉中自己肯定要差上那么一丝,具体差在哪儿却不清楚。
正待开口,张角已经跳了出来,他腾地站起:“童家老儿,你以为此处是真定么?这里可是道家的聚会,各位道友来自三山五岳,岂容你撒野?”
“亏你还有脸说真定,你也还知道自己是冀州人?”童渊啐了一口:“上次打到我徒儿的家门,还没对你兴师问罪,你出来,我们手底下见真章!”
最紧张的当属童智和童慧,生怕自家少主一不小心被刀枪给伤着。
两人一左一右,护着赵云,有意无意拉开了距离,站在场子的边缘地带。
最兴奋的自然是史子眇,他恨不得催促双方早点打起来,甚至希望童渊打伤几个人才好,那样道家就不得不和赵云甚至赵家开战。
张角就有点儿懵逼了,他出头的目的,自然是鼓动别人先和他打上几场。
或许在刚得到《太平要术》的那段时间,他和两个兄弟着实下了苦功来研习经书中的道术和武艺,毕竟被他们封为神书的东西。
自古穷文富武,为了修炼到更高深的境界,就想着传道,大肆敛财获得修习的资源。
随着黄巾道的铺开,不管是他还是张梁、张宝,迷上了那种万人之上的感觉,对武艺和道术的修习,不知不觉间慢了下来。
这个年代的人,同一本经书,理解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上面没有句读,全靠自己去琢磨。
譬如整理出来的于吉,他研习的主要方向就是医药这一块,可惜没有和华佗相遇,毕竟交通太不发达,哪怕是两个惺惺相惜的人,或许一辈子都只知名而见不到一面。
张角三兄弟起于微末,没有于吉那样的家世,更加注重自身的力量,对医药这一块仅仅是草草看了,骗骗不懂的乡民不在话下,至于说到水准就只能说呵呵了。
他左看右看,一个个道士真像是得道的全真,眼观鼻鼻观心,想要自己出去抻量下对方的斤两。
想捡便宜么?张角心里冷笑,缓缓走到场中。
就连以精神修炼为主的左慈也感到万分惊讶,这个本来名气很大的于吉挂名徒弟,看来也不是浪得虚名。
从张角起身的那一刻起,双方的战斗实质上已经展开了,他的眼睛一瞬不瞬盯在童渊身上,各种幻象如潮水般涌了过去。
童智与童慧和所有人比起来,精神力量应该是最差的,马上全身紧张,手中的武器缓缓举起。
好在赵云尽管已经失去了武功,两世为人,精神力较一般人强大得多,他使劲捏了捏两人的手,不至于当场出丑。
童渊的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他戏谑地说:“姓张的道士,你只有这点小伎俩?还是拿出你的武器来吧,让老夫看看你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张角像见了鬼一样,他高呼道:“怎么可能?”
上次自己踌躇满志,准备去攻陷赵家,虽然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却不是童老儿有多厉害,而是传说中赵家的先天出手了。
本来是鼓动别人出手,最后逼得自己下场,他也想给道家的人来量一手绝活儿。
说实话,他的精神力就是和专修这方面的左慈相比,也差不多。
事已至此,张角只好举起手中的宝剑。(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连败数人,千钧一发
道术这东西,在赵云看来,就是利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周围的磁场,让别人产生幻觉,并没有多神秘。
要不然在前世,道家不会那么快衰落下去,天天就在山里面念经,能念出花来吗?
佛家的人,要信徒修炼来世,给人画一个大饼,看上去很厉害的感觉。
就连基督教,在后世华夏大地上,也有不少老百姓去信奉,死了可以到天国。
道家就悲催了,光是修炼自身,你倒是给我飞升啊。
网络遍地的年代,道家势弱也就难免了,毕竟佛教和基督教还给人一个盼头。
道家讲究修炼自身白日飞升,从没有人看见有人飞升过,只是看到一个个故事而已。
人生自古谁无死,关键是谁想死啊。设若下一辈子能过上美满的生活,或者死后就去天国,那是什么?好吧,有点儿像神仙。
或许和一般人比起来,张角可以呼风唤雨,武艺也能勉强到一流和顶级之间。
与童渊这样的牛人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近来赵云尽管失去了武艺,却一直没有停下对武道追求的脚步。
他认为从后天到先天,那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的内力总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很显然,由于不知名的原因,地球上武者能够提升内功的东西,消失殆尽。光靠日夜打磨,穷其一生都永远不够。
老火去世的时候,天地同悲,童渊位于赵家,和其他老赵家的武者一样,得到的好处自然是最多的。先天武者的精神力量和后天相比,萤火虫之于皓月不过如此。
可以说,要是赵家祖地的武者想要出世,任何武者在他们面前就只有俯首称臣。其中不乏和童渊同量级的存在,他们年少时一样在战场上磨砺过。
道家的人简直不敢相信,火力全开的童渊会猛到这种程度,仅仅是一招。
有几个武功稍微低一点的,都没看清楚张角是如何失败的。
这不怪他们啊,在道士们看来,黄巾道的掌教,武艺看上去不俗,至少可以撑上一段时间,可以对童渊有一个量的消耗,再就看谁是第二个倒霉鬼了。
谁让他们眼观鼻鼻观心来着,精神力量又不是万能的,你捕捉不到人家枪身运行的轨迹。
一寸长一寸强,童渊的枪身比起普通宝剑来,长得不是一点半点。
他已好整以暇,收起自己的枪:“姓张的小道士,你给老夫记住了,今后再要去打真定的主意,老夫不在意把你给杀了!”
刚才童渊那一枪,犹如羚羊挂角,似天际飞来,不知怎么的就到了喉咙上。
人都是自私的,张角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而是把童渊和其他道门的人给恨上了。
如今的黄巾道,势力之大,可以说连他这个掌教都不清楚麾下究竟有多少道众。
他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自己登上大宝,童老儿是第一个要死的。
其他道门?对不起,只有黄巾道,要么臣服要么灭亡。终其一生,不再和别的道家人有任何联系,张角认为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好在此人也是枭雄之辈,能屈能伸,压根儿就没放狠话。
他举起手中的拂尘:“技不如人,告辞!”
这就结束了?道家的人万分尴尬,以前要是有人敢在道家的聚会上撒野,随便出去一个人就会无往而不利。
至于失败者,要打要杀,全凭自己的心意。
李喆都想杀了张角,可惜他清楚此等时刻,不能乱了阵脚。
气势这东西,虚无缥缈,你至少也上去和人家真刀真枪干上几下啊。
要不是大家清楚黄巾道和赵家那些龌龊,都会怀疑张角是不是在放水,武器都没出被人给干翻了,你也好意思出头?
“五斗米道护教人张孟请教!”没等李喆反应过来,张鲁点点头,一个鹤发童颜的武者站了出来。
张道陵在东川成立五斗米道,在一般的道家人看来,和道门的清静无为格格不入,与黄巾道一起被打入了歪门邪道。
你看历史上现过身的左慈也好,于吉也罢,他们都严格遵守着道家的底线,没有前呼后拥,孤身一人上路。
张角兄弟仨没有张道陵这样根正苗红的根脚,他们的底蕴就是自己。
五斗米道则不一样,是李家的真传,觉得实力足以和李家人持平。为了不引起分裂,出走东川,既可以获得修习资源也能保持和李家的亲密关系。
“是不是还有张仲、张叔、张季?”童渊嘴上说笑着,心中警惕心大起。
此人的武功和张角相比,强得太多。
本来护道人是不会参与到此等争斗中,他们只会保护延续道统的存在。张鲁作为新任的掌教,回到北邙山,未尝没有炫耀的意思,他断断不能让人直接威胁到李家。
张孟好像没有听到讥讽的意思,手中的宝剑率先出击。
他很清楚,自己的武功和对方相比,略有不如。要不能占一个先手,最后只有败亡一途。
“来得好!”童渊有些讶异,这人名不经传,对战机的把握恰到好处。
我的天!众人不再漠不关心的样子,紧紧盯着战局。
枪尖后发先至,不差分毫顶在了剑尖上。
要知道枪不像剑一样轻灵,童渊举重若轻,一杆枪简直比剑都要灵活。
两人的交手动作很慢,好像故意要让大家看清楚一般。
不管张孟何时出手,童渊的枪尖总是能顶在剑尖上。
这还打个屁呀,和陪练差不多。
“我不如你!”张孟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收剑而立。
没有任何一个人看不起他,大家自忖就是自己上去,估计结果还要不如。
“小道明白不是前辈的对手,以前不过是西军的小卒。”华山公孙道人见猎心喜。
“雷家的人么?”童渊有些讶异。
尽管以前他在武者中间的名声比较大,却也接触不到顶级的武者家族。
凉州雷家,好像是秦王室的分支,相当于是护道人的角色,至于为何姓雷就不清楚了。
“无名小卒一个,还入不了雷家的法眼!”公孙道人苦笑。
他的武艺比之张孟要强上那么一丝,却仍然不是童渊的对手,最后自己认输。
最让大家感到惊异的是嵩山宋道人,他的武艺此前从没有人听说过,看上去和公孙道人差不多。
赵云感慨,难怪后世佛教的人把嵩山定为自己的大本营,估计和嵩山道门一脉经过一番苦战,才取得了最后胜利。
道门的人,力量强则强矣,根本就是一盘散沙。真要一直拧成一股绳,和佛教的碰撞不至于让后来到处都是寺庙。
李喆就相当尴尬了,他看得出,已经没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