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到哪儿去了?”赵云一脸疲惫,深呼吸一下,疲劳削减不少:“崔老爷子蛮好的,你是否和他老人家有过节?”

“那些假仁假义的家伙,劳资见到他们都不想搭理,能有何交集?”李彦不屑一顾:“走走走,进城歇息片刻,告诉老夫,究竟为何而来。”

道门虽然也加入了不少儒家的理念,上清宫护道人一脉,本质上是武者,对儒家的人不感冒,不管是崔家还是当朝大儒们,都不会入他们的法眼。

适才赵云只是用神念在四会县城里感应了一下,老爷子马上就飞了出来。

两人边走边用神念交流,路边不时有人向二人行注目礼。

不少人认识赵云,这个南征军的大帅,非常亲民,经常在公众面前冒冒头。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李彦老了,整天闲不住。在每一处道观的地方,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或许他不管具体的操作,哪里看不惯,他都会直接说出来。

这个社会阶级森严,不是说你认识别人就可以打招呼,而是要有一定的级别。否则,即便你腆着脸与人家说话,不搭理你更加尴尬。

“南越还有这么厉害的高手?”李彦眉毛一挑:“走,老夫带你去把他们挑了。”

“算了吧,看你这么累,还是歇息一个时辰,咱再走。”

“伯父,你交友遍天下,难不成连你都不清楚?”赵云愕然。

大家同为汉人一脉,宗师的数量有限,除非是过不去的仇恨,否则没有人愿意结下死仇。

“老夫的足迹,大部分时间都在北疆打转,和你师父他们那些人倒是熟悉,南越也是第一次来。就是荆州的武者也不熟悉,遑论南越?”

“难不成是越人或者是蛮人的武者?不应该呀,中原的导引术不可能有人传到这边。”

很简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想法在汉人中间根深蒂固,即便自家的下人不是一个种族,给一点强身健体的有可能,完整版不管哪一家都不会泄露出去。

要不是完整版的,练到宗师境界千难万难。楚家的先祖,肯定不是楚王的直系后裔,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导引术,没有到宗师的心法。

一代代人不断研究,投机取巧到了宗师,战斗力简直不值一提。

“也有可能是吴王或者越王的后代,”李彦叹口气:“战国末年,始皇帝一统天下,不少国家的王族纷纷出逃。”

“难道你没听说过,大汉开国以前,楚王的后裔熊心只不过是个放牛娃么?”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赵云百思不得其解:“孟德家的宗师强者和对方照过面,口音据说不是吴越那边的。”

两人进了道观里面,稍事休息就要出发到番禺,和曹家的两位强者一起到武夷山探个究竟。左路军的问题不解决,今后根本就不放心去朱崖洲。

说起来,赵云还是觉得有些对不起贾诩,戏志才这边的宗师,都是从崔家请过来的,手头没有多余的人。

曹家是自家派的,后来听说袁家也派了,双方没有朝过面。

由于家族不再相帮,设若贾诩所领的军队遇到宗师,估计就要吃亏了。

或许他们不会杀人,毕竟赵家的名气今天已经打出去。一流武者和宗师强者,双方身份不对等,没有说话的资格。

资格啊,想不到有一天我也有资格来拜访武者家族。

望着朝霞中金光闪闪的雷家堡,夏侯兰舒了一口气:“童渊传人夏侯兰,奉真定赵云之命,前来拜访雷家,望乞通报!”

凉州战场上,他很是憋屈。

不管是黄忠还是张飞,都比自己不弱,军正的地位没有在赵云军中那么高。

有时候自己说十句话,还不如徐庶说一句话。

他本来就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时逢赵云让他们来联结雷家,就自告奋勇地接了任务。

雷家堡坐落在羌族边上,再往南走,是茫茫雪域。

不知道他们的先人当初为何要选择这一处地方安家落户,反正在中原武者的心目中,已然彻底没有了雷家的位置。

谁知道他们从扎根之处,就在和异族做斗争,与羌人斗,与胡人斗,没有外部的支援。

看到堡墙上到处都是伤痕累累,不知道和异族进行过多少次战斗,要不然怎么会打到这里来

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雷家人纷纷战死,每一代仅仅剩一个人。

所以雷暴尽管年龄和夏侯兰差不多,比赵云大一岁,早就有了四方妻妾。

对雷家来讲,没有任何事情比得上传宗接代更重要。

“夏侯,你来啦!”雷暴哈哈大笑,骑着一匹还没有完全驯服的野马冲出堡门:“稀客稀客,开中门!”

夏侯兰有些激动,并没有去纠正对方的话,他本身有一点死板,关系一般的话你叫字就可以了,叫姓是几个意思?

说实话,当初在真定,他见过雷暴,总觉得对方是野蛮人。

随着在凉州呆的时间增长,夏侯兰适应了这边粗犷的民风,比北疆让人感觉更加直接。

“鸣声兄,多谢!”他缓缓打马前行。

“畜生,你再动我揍你!”雷暴见身下的马老是尥蹶子,举起沙钵大的拳头怒吼,不好意思地扭头道歉:“兄弟,不是说你,这畜生为兄才抓十几天。”

雷家堡有多久没有人前来拜访了?雷家的人记不清楚了,甚至忘了上一次开中门是啥时候,好像是少爷娶亲的时候吧。

雷暴的三爷爷雷秦,四叔雷勇,两人早就走出屋外,在书房外面迎接,也不管是否小辈。

他们三人,只雷家嫡系目前仅有的三个男丁,很久没有集体出动了。

夏侯兰受宠若惊,啥时候自己能得到这么热情的欢迎?

他赶紧下马:“兰拜见两位长辈,祝四叔和三爷爷身体康健,寿与天齐。”

夏侯兰武功快到一流了,这辈子由于天分的关系,一流巅峰估计就是顶点。

但他的眼光还是有的,总觉得两人身上有陈年旧伤,尽管身为宗师、一流武者,好像有些力不从心。

随从早就被下人安排好了,祖孙三代把夏侯兰引进屋,分宾主坐定。(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钟有悔兵出郴县

“暴儿,这个夏侯兰说话是不是在吹牛?”雷秦愁眉紧锁。

他始终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大公无私的,会把家传的导引术传播出去。

尽管扎根在凉州,骨子里面,雷家的每个人都有民族主义的倾向。

家里的下人,早先全部都是汉人,如今没办法,家道中落,连羌人也有了。

“三爷爷,以前孙儿也和你提到过。”雷暴苦笑道:“当时你不是还说我在开玩笑么?”

说过吗?没说过吗?雷秦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有所减退,也不知道,老天究竟那一天会来收自己,所以他才如此急迫,听说赵家有先天强者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把雷暴派过去。

老人家很清楚,要是自己这个宗师强者倒下,别看曾经那些中小武者家族没有搭理自己,他们会像饿狼一样扑过来,雷家的秘籍什么的,都保不住。

要不然,凉州路途迢迢,不可能是最先到达真定的家族之一。

此刻,雷勇陪着夏侯兰在参观雷家堡。至于雷暴,那小子本身就是个马大哈,譬如说面前的一个塔,他会告诉你,自己看吧,这塔有好多年了。

雷勇年轻的时候,也游历过中原,那是因为他的天资不好,心情苦闷出去散心。如今和雷暴一样是二流武者,眼看雷暴都要突破到一流了,他还在原地踏步。

因此,他的阅历和口才相当好,对堡内的一草一木,都能说出一个故事来。

他要近距离的观察下这个小伙子,毕竟赵云是传说中有先天强者赵家的嫡系子孙,他本人没见过。一叶知秋,赵云身边的人身上,也能略知一二。

夏侯兰如今口才好了不少,毕竟娶到了樊娟,忧郁的心情变得爽朗了一些。

“这里就是当初我们祖先抵达时打的第一口井,”雷暴滔滔不绝:“当是时,遍地都是杂草。老祖雷鸣带着一众部曲,发现此处并不干燥,为了解决用水问题打的。”

“在家族的典籍中,说他老人家一掌就下击三丈深,现在我们一直用的这口井。井水都是雪水,清凉甘甜,筑基之前,有小幅度伐毛洗髓的作用。”

旁边的一个仆人很有眼力劲,马上揺起了轱辘,满满一木桶水被打上来。

他掏出放在一边的木瓢舀了一瓢,递给雷勇。后者呵呵笑道:“夏侯贤侄尝尝。”

“这不好吧,”夏侯兰迟疑道:“木瓢的水还要舀着下锅。”

“不碍事!”雷勇摆摆手:“我们一般修习的时候,都在井边,渴了自己用这木瓢舀水喝。下人们用的不是这口井,后来打的,没有这功效。”

夏侯兰也不再犹豫,端起木瓢,入口特别凉,哪怕他身为二流巅峰,感觉连胃都冻住了。

接着也释然,雷家的导引术偏火,听雷暴在赵家讲过,他们筑基的时候,要在火焰山那边去吸收火气。

一旦筑基,就能让那一口本源的火在身体内流转。朝吸紫气,暮饮月华,不断壮大。要不然,一般的武者得用内力化解水中的冰凉。

一瓢水下肚,他竟然觉得自己离一流都近了那么一点点。

当然,这东西又不是可以一直有效,就像中药一样,第一次作用很不错,后来身体也就有了抗性,效用越来越低,近乎不计。

“四叔,雷暴贤弟你们还是把他太着紧了一点。”夏侯兰心急如焚,他恨不得马上回到军营,到这里才明白,好像自己更喜欢战场上的感觉。

“小侄也清楚,他是雷家唯一的三代男丁,然而,你们大去之后,靠谁来支撑这个家?一个从来没有厮杀过的家主,如何带领家族走向兴旺?”

“此言大善!”雷秦带着雷暴走过来:“勇儿,老夫同意暴儿上战场。对了,夏侯小友,能否告知老夫,赵家究竟有多少武者?”

“这也不是啥秘密,”夏侯兰轻笑道:“赵家的精盐利润肯定是海量的,全部都投入到家族的修炼当中,林林总总,不下一万武者吧。”

“一万?”雷秦的眼珠都快凸出来:“不可能?!”

“如何不可能?”袁绍幽然:“右路军我带走的人不多,都是精锐。此刻三路大军中,最虚弱的就是右路军。吾观此军,必然是补充右路。”

“主公此言有理,”逄纪点头:“正南兄,右军如今质量不好,镇南将军必然要用数量来弥补。若不然,三路大军最终只有两路,他何时才能抵达朱崖洲?”

一旁的审配愤懑不已,他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马上就被对方抓住了借口开始攻讦。

许攸的死,让四个人彻底分成了两派。来自冀州的审配和沮授理所当然的结盟,南阳人逄纪和颍川人郭图联手相抗,再也没有人缓冲。

这里是郴县城外不远,袁绍尽管人多,相当低调。

有时赵云在想,或许这家伙比原本轨迹中要活得长一些。

历史上,袁绍从来都是一帆风顺。官渡之战,十万精兵和曹操的一万军队对垒,结果因为乌巢的粮食被烧,大军落败,从此一蹶不振。

要是他能多活几年,三个儿子哪怕面和心不合,也能和高览等人抵御曹军好多年。战争无限延期,最后指不定谁输呢,毕竟曹操的基础太差,时间一长太担心其他诸侯趁浑水摸鱼。

在这个时空,他先是经历了北疆的失败,高层心知肚明,但人家有老一辈的袁隗、袁逢顶着,对官帽子没多大影响。

南征途中,也算得上又一次失败,最后被赶出了南征序列。

还不是一样没多大损失,一个郡的太守,那也是两千石的官员。

这是一支没有打着旗帜的军队,从郴县城中鱼贯而出,见这么长的队伍在道边等他们过去,葛尤志得意满,总算能上真正的战场了。

一扭头,他发现了异样,不由好奇问道:“钟将军,你在看何物?”

“适才我发现了一个熟人,好在如今身着甲胄,对方没有仔细打量。”钟钊的头还是向左侧看着:“如不出意料,这些人是袁绍带的人,去零陵郡上任。”

“不会吧?”桑云可不比葛尤这个莽夫,他对看过的地图了如指掌:“既然要从交州去零陵,为何不从谢沐从?越过南岭直插零陵?”

“他敢吗?”钟钊冷笑道:“私下给那些南越人许诺结盟,顷刻间瓦解。要真按照正规的路线去,说不定连尸骨都找不到。”

“白眼儿狼!”葛尤恨声道:“将军,我们马上杀回去,把那小子宰了。要不然,此人狼子野心,说不定会率军攻击赵太守。”

“太守大人是个好人,天天给我吃的都是以前没吃过的东西,这忙我们必须要帮。”

“回来,那是造反,他不敢!”钟钊哭笑不得:“让后军加快速度,明日我们赶到浈阳!”(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袁熙迷情遭暴打

汉光和四年冬月朔日,镇南将军麾下裨将军钟钊,率校尉桑云、葛尤,从浈阳登舟,溯洭水而上,在桂阳县弃船登岸,突然出现在交州苍梧郡北部。

当是时,南越诸部和各县的兵卒,十之八、九,征调到临贺封阳前线。

冯乘、谢沐、富川空虚,钟有悔当机立断,命机智的桑云领本部军马三百,拨一百骑兵五百步兵,昼夜兼程,一天一夜赶到谢沐城下,一举夺城。

葛氏部族比桑氏部族力量雄厚,葛尤本部军马五百,领同样是一百骑兵五百步兵,直攻冯乘,激战一夜夺城。

钟有悔自己亲领四千军马,以荀彧为军师,率五百骑兵,辅兵一万,直捣最南富川县。

他用兵卒在夜间诈开城门,不费一兵一卒,轻取富川城。

在流亡的过程中,钟钊深知民间疾苦。趁三县南越部落与贾诩对峙之机,悍然以叛乱罪名,斩杀三县县令。部落贵族,只要手上有人命,全部杀掉。

自然,会利用赵云那一套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用了四天的时间,把三个县的民众对汉军的崇拜推到最高峰。

他让曾经的贫苦老百姓带路,用一万辅兵守住交通要道,把所有企图送信的部卒,抓住一个杀一个,消息奇迹般的没有走漏。

一时之间,三县人头滚滚,被正法的劣绅和刽子手超过五千。

很长一段时间,谢沐、冯乘、富川的老百姓只知有钟将军,建立生祠,不知赵云为谁,更不知灵帝为何物。

南越诸部每半个月要押送一次粮草,等到那些部落发现粮草没到的时候,派人前来催促。

谁知此刻钟钊已然征兵两万,严阵以待,从北向南发起进攻。

联军粮草断绝,加之最强悍的大楚部早就归顺,不得已投降了汉军。

贾诩出身凉州寒门,家境一般,兼之游历了西凉各地,仇富情绪较钟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自身安全,他征调楚中兴随军护卫,对投降之军稍有劣迹者大开杀戒。

临贺、封阳两地的漏网之鱼,有逃到广信的恨得咬牙切齿,名之为贾屠夫。

后来得到情报的赵云哭笑不得,有些可杀可不杀的留下来服劳役多好,毕竟交州的交通,光是官道的修复与扩建,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当然,光有威是不够的。对普通的老百姓,汉军充分让这个年代的民众知道了什么是军民鱼水情。

占领区域的房屋,翻盖的超过七成,农活也被没有训练任务的士卒承包。

征兵令一发出,谢沐、冯乘、富川、临贺、封阳的每一个地方都满满当当。

要不是怕劳动力不够,五个县近十万人,差点儿都征兵三万。

最后标准提高再提高,还是招收了新兵八千五。

刺史朱符没想到情况转换得这么快,此刻他已骑虎难下,连讲和的资格都丧失了。

一个朝廷派过来的刺史,父亲朱儁是谏议大夫,竟然不配合镇南将军的队伍,陷入两难境地,干脆偷偷派人从沿漓水,经零陵向长安请以病致仕,装起了鸵鸟。

苍梧郡剩余各部落人心惶惶,久未行动的戏志才,趁机派赵仁星夜向西,次日一早出现在端溪城下,一鼓作气收复端溪。

右路军和中路军一部会师贺水与郁水交汇处,旌旗密布,直逼交州刺史所在地、苍梧郡治广信,让本郡的南越诸部不得不派兵对垒。

有谢沐、冯乘、富川的前车之鉴,剩下的荔浦、猛陵部落害怕顾此失彼,干脆在前线和本部,各自有五成的兵马。

钟钊和贾诩会合后,他把袁绍经郴县入零陵的事情当做笑话来讲。

天晓得葛尤一语成谶,袁部在桂阳郡治真还惹了事。

荀彧最终还是没有经得起诱、惑,加入钟钊营中,荀谌只得在郴县撑着,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以后,自然会加入南征序列。

袁绍要按照以前的习惯,自然要去拜访书院。

不过,他做的事情太不地道,荀家与赵家是姻亲,再说如今的荀谌早就对赵云看好,肯定不会像历史轨迹中那般加入袁家阵容,即便有家族的示意也不可能。

袁家乃天下大族,不管是男女,结亲的年龄很早,一般男丁都在及冠后就会圆房。

至于袁家女,则稍微要慎重些,除了弘农杨家这样的大族,他们可不想让自家女儿作为筹码,嫁到对袁家有帮助的家族。如若不然,赵家两兄弟,根本就娶不了袁姓女子为妻。

袁绍成婚亲,生子自然也早,正妻在生下次子袁熙的时候,难产而死,续弦刘氏。

这个年代的人,对难产死后的孩子都不待见,认为是克人的。

袁熙在袁家成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人,马上都要及冠了,家里还没给他提亲甭提有多恼火。

袁绍随军南征,他想仿照真定公赵孟的做法,让长子和次子也进入军营提前进入部队生活的体验,今后能为家族掌兵。

可以说,他们都没有多大进步,毕竟有事情下面有的是人去做。

袁谭还好点,他可是军营里的校尉,时不时有父亲分配的任务要去完成。

相对起来,袁熙十分清闲,由于还没成年,也不资格去独领一营。

终于走到一个稍微繁华的地方,袁绍此时就是队伍里的老大,他想到处看看,队伍当然要驻扎在这里。

士卒们肯定不能进城,因为袁绍带的兵林林总总加起来差不多一万人。不管是正兵还是辅兵,穿过郴县之后在城外驻扎,他自己想要领略郴县的风采。

袁熙从小性格独立孤僻,父亲没叫就自己行动。

却说桑朵看到二姐生了孩子,大姐又马上临盆,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鸟。

她十分喜欢家乡的味道,经常跑到自家产业大快朵颐。

无巧不巧,两人就在大厅相遇。

袁熙即便没有妻子,小小年纪早就不是童子了,他上过的女人,一个个秀丽端庄。

桑朵哪怕身为人妇,依然天真烂漫,让早经花丛的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