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定赵氏?”王氏微微蹙眉:“是写春晓和创立了云体的赵家儿郎吗?”

“正是!”荀爽点点头:“不出所料,那小子是我教的学生中成就最高的。”

“比公达和友若、文若还厉害?”王氏讶然。

她从没听自己丈夫能夸奖一个人到这种程度。

曾经袁家的袁本初有幸见他一面,自己这挑剔的丈夫也不过说了一句尚可。

“些许文名才气倒也罢了,这孩子关于世事判断,连为夫都得甘拜下风。”荀爽不由叹道:“可惜不是我荀家子。”

自然,赵云不是和他谈到的,平时和荀文若荀友若聊天,年轻人在一起,难免会激扬文字。

时不时有一些话语,通过荀氏兄弟传到他耳朵里。

“不是郎君你的学生吗?”王氏抿嘴一笑:“师父师父,亦师亦父,和你的儿子又有什么区别?”

“你说什么?”荀爽猛然问道。

“我说师父师父,亦师亦父。”

“不是,还有一句呢?”

“和你的儿子又有什么区别!”

“夫人!”荀爽一拍大腿:“你觉得我们家小妮配得上人家不?不是我们家孩子,当女婿就好了,一个女婿半个子!”

在母亲眼里,自己孩子都是最好的。荀妮是夫妻俩最小的女儿,今年十五岁了,至今还没有许人家。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荀家的女子又岂是好娶的?人品和文才,缺一不可。

至于说到家世,荀爽夫妇不甚在意。只要女婿是个人才,有荀家的帮衬,最不济也能混个两千石的官员。

她甚是好奇,丈夫的眼光如此之高,什么样的少年能配得上自己家女儿?还说自己女儿配不上人家。

夫妻正商量的时候,荀桦进来报:“赵云赵子龙来了。”

“郎君,不如我也去看看?”王氏不托底,女儿毕竟也是自己的。

另一个时空的赵子龙,连国家元首都见过,尽管家宴招待他的时候,xi大大还没有登顶。

再说了,北大走出去的校友,不乏大人物,不管是政界风云人物还是商界精英分子,他什么人没见过?

所以,即便到威名赫赫的荀家,也没见多局促。

荀家不愧为豪门,真定赵家有了钱,自己父亲却不是一个讲究品位的人。

不要说院子里宛若江南水乡的亭台楼阁,就是屋子里的布置,看上去一股书卷味。

椅子哪怕从自己家里流传出来不久,荀家就用上了,看上去比自己家所用的木料还要考究,难道是楠木?

王氏看到这副安静的模样,先打了个九十分。

袁本初成年的时候,见自己丈夫也是惴惴不安满脸惶恐。

见此,她让丫鬟梅香赶紧去叫自己的小女儿,亲自来瞧瞧未婚夫。

君王爱长子,那是要继承自己大统的。而百姓自然是爱自己最小的孩子,就是闺女也一样。

“先生,子龙有礼!”虽然也看到王氏,但老师还没介绍,赵云目不斜视,躬身行礼。

“坐吧,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不要拘束。”荀爽努力扮作和蔼的样子,这和他平时大不一样。

在书院里,他是祭酒。

为了劝说自己的大哥荀俭创办这所学校,可是花了不少口舌。

刚开始每一个学生他都要亲身施教,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履行祭酒的职责,只有遇到赵云这种人才见猎心喜会教导一番。

“这是内人。”荀爽很满意子龙的放松状态,他就是想营造一种家庭的氛围。

“夫人好!”赵云又连忙起身行礼。

荀爽没有看束礼,王氏则不一样,她也是因为丈夫的宠爱,眼睛瞟了几下就移不开了。

茶叶之类,显然就是给自己丈夫的。金饼虽然贵重,荀家也不差这几个。

关键是其中染色的花布,在黑白灰泛滥的年代,就是大户人家都难得一见。

“你这孩子,恁多礼!”王氏嗔怪道:“刚才你先生不是让你不要拘束吗?”

“把束礼都送到我房间里。”随即她又吩咐另一个丫鬟菊香。

这时候,荀妮已经来了,只不过躲在门帘后面,不住打量。

不得不说,赵云生就了一副好皮囊,唇红齿白,看上去就是一个翩翩公子的模样。

母亲叫自己来是什么意思?难道就是为我选夫吗?姑娘脸上顿时绯红。

第四章情敌陈群

荀氏八龙的父亲荀淑去世已经三十一年了,他走了以后,族长理所当然就落到了家中的长子荀俭的身上。

可惜,这位荀悦的父亲不久也去世。

二龙荀绲,是荀彧的父亲,在延熹七年即子龙出生前两年病逝。

三龙荀靖,只活了五十岁。

如今的当家人是四龙荀焘。

此时,他脸色凝重,手里是刚刚收到来族人的木简。

荀家人口众多,自然不止荀淑这一支人。

譬如写信的荀攸,就是另一房所出,按照族里的规矩,他管荀焘叫叔公。

荀攸的祖父叫荀昙,曾官至广陵太守,是荀淑的侄子,荀焘的堂兄。

颍川书院本身就是荀家私学扩充而来,他曾在私学里就读,书院创办后也读过几年书,年龄比荀彧还大了六岁。

当年,如今的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何进在颍川任太守。

荀攸作为荀家年青一代的代表,也在太守府充当书佐一类的官职,来表明荀家人的支持态度。

党锢之祸,是宦官与豪门阶层的文人之间的权力争斗,何进这个外戚,成了双方都在争取的人物。

今年,他的同父异母妹妹何贵人被立为皇后,这位趁势而起。

在信里,荀攸陈词利害,认为荀家人应该加大对目前根基不稳的何进的支持力度。

“宦官外戚,历来为皇室所宠幸,此长则彼消,窃以为何遂高无窦武之志……”

他目前在洛阳一带游历,对时局的看法与荀家人此前订立的方案不一样。

按照荀焘和荀爽的想法,我们就闷头在颍川发展,培育大量的人才等待变天。

但荀攸的信里各种观点都很明确,让荀家的当家人也举棋不定。

“去请六老爷来一趟!”把信又看了几遍,荀焘不得不让人去找自己的六弟。

如果哥俩能保持一致意见,再召集其他兄弟商量下,毕竟涉及到家族兴衰的大事,马虎不得。

大家族管理有序,除了极个别人,在仆人中间,年龄稍大,就升职或者外放。

荀四老爷的书童都更换了好几拨人,这个叫荀长年的,是前年从支族过来的,因为机灵,在荀焘身边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什么?”荀焘得到消息有些懵:“赵云?老六家小娘?”

对号称赵家麒麟儿的赵子龙,他还是有所耳闻。

世家宣传自家的子弟无可厚非,就算荀氏八龙,也是在荀家有意无意推动下慢慢传出去名声的。

年轻一辈有这名声的并不多,有的人言过其实,有的还是有真才实学。

出身荀家,荀妮的婚姻自然受到关注,曾经还有不少人求到自己这里,但老六都没答应。

难道这个赵云真有些斤两?

说实话,小时候的赵子龙就是想搏一个好名声,等到了颍川书院,算是进入了这个时代正规的学习。

可以说,在书院的这几年,赵云沉寂了,并没有新作问世。

再说,书院的祭酒是荀爽,荀焘也从来没有过问,连所谓的赵家麒麟儿到这里念书都不清楚。

“去把文若、友若叫来!”他想了解下赵云这个人。

其实,荀家也就荀彧、荀谌和子龙是同学,荀衍、荀悦比荀攸都大,要么参与家族的管理事务,要么游历天下。

在党锢之祸发生后,荀家人对官场避而远之。当年何进任颍川太守,荀攸只是挂了个名。

眼前这两个侄子的形象让荀焘皱眉不已,他还是压下心头的不快,陈群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跟过来了。

有外人在,荀焘当然要给两位侄子的面子,他和颜悦色地说:“赵云赵子龙是你们同窗?”

荀彧酒劲还没过去,刚洗了把脸,听大伯这么说,还以为喝酒的事情要挨罚。

“启禀伯父得知,”他心中惴惴不安:“子龙兄弟三年来是第一次请侄等去燕赵风味,想必当归!”

“噢?”这小子还挺有财力的嘛,赵家底细荀焘还是略知一二:“友若,还有长文,你们如何品评赵云?”

就是荀家子弟,平时身边也没多少零花钱,自然没可能去高档地方消费。

他顿时对子龙的评价又高了几分,证明在赵家小辈中地位不低,不然也不可能有余钱到燕赵风味。

陈群之父陈纪,党锢之祸后辞官而隐,与荀爽算得上至交,大家又是乡党,两家为通家之好。

易子而教,不过是一种常态。而陈纪忙于著书《陈子》,荀家没有人拜在他那里学习。

“学得多,问得少!”陈群没来由抢先就蹦出了这句话。

“友若不如也!”荀谌神色复杂地看了眼陈群,实话实说。

啊?荀焘可是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子,在一众兄弟里也是不服气谁的,何况他比赵云还大了好几岁!

“正好!”荀焘没顾及到陈群的想法,抚掌道:“子龙现在你们六叔那里,我们一起去看看。”

他又加了一句:“或许今后你们要叫他妹夫!”

什么情况?荀彧的酒醒了好多,他结结巴巴地问:“伯父,您是说六叔家小娘?”

荀焘还没回答,陈群低吼:“不可能!”

要知道,他可让他父亲托人说媒,要娶的就是荀妮。

说也奇怪,荀家正房都出男子,嫡女太少,世家之间竞争蛮激烈的。

不要说嫡女,就是庶女在世家当中也是一阵疯抢。

荀焘面带异色,也没答话,当先离去。

此刻,和赵云说话的成了王氏。

别看荀爽在书院里整天板着脸,在家里还是很随和的。

荀夫人也没问啥有营养的东西,都是家长里短,兄弟几个,母亲姓什么。

到最后,竟然还问起了家人都喜欢吃什么穿什么。

正在这时,仆人来报:“四老爷到!”

闻言,赵云不由松了一口气。两辈子加起来,他都没有在不是自己亲人的女性面前回答这么多问题。

荀焘身材比荀爽高了那么一丝,两鬓斑白,脸上不苟言笑。

这个年代都是长衫,看不出身材,不过就脸上来看,好像十分瘦削。

也许是当族长太久了,身上自有一股威严。

“六弟,坐,弟妹,坐!”荀焘毫不掩饰,一进门就开始打量这个小伙子。

虽然比文若他们还小了四五岁,但身段比他们还高了一点。

如今的赵家,算是大富之家,吃得好,又勤于锻炼,要是有显身材的衣服,赵云能把房间里的人甩一条街。

不知道历史上赵子龙有多高,但他觉得自己比原本肯定又高又壮。

“大伯,你来啦?”荀妮终于忍不住,从小门窜了出来。

“恩!”对自家小娘,荀焘倒是和颜悦色。可惜他古板惯了,微笑比不笑难看。

“娘!”荀妮一边偷偷打量着子龙,一边轻移莲步,坐到母亲身旁。

王氏嘴角不由挂起一丝笑意,看来自己闺女对姑爷好像也很满意的嘛。

只有陈群,从荀妮一出现,眼光都没离开过。

懵懵懂懂的荀彧,酒貌似醒了,关切地看着这个小兄弟,透着询问的目光。

赵云到现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好歉然地摇摇头。

“子龙,你可曾婚配?”就在两人眼神交流的时候,王氏突兀地说了这句话出来。

“云……”赵云一愣,正要说话。

“慢着!”陈群预感到什么,赶紧阻止。

见一屋人都在看自己,他顿时面红耳赤,有些语无伦次:“赵云,不,子龙,你,就是你到此以来……”

毕竟从小还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深吸了一口气,缓声说道:“曾听过你做了不少诗词,但我们都没亲自己见到!”

说完,如释重负,浑身都像散了架。

身为颍川书院的祭酒,荀爽尽管没有多少时间亲自给大家授课,但赵云究竟如何,他心中有数。

陈家子今天咋回事儿?突然失去了平日的冷静和温文尔雅。

要知道这是在荀家,还有几位长辈在场。荀焘也若有深意地看了眼陈群,至于原因他大致猜出了一些。

在荀爽看来,诗词歌赋都是小道,熟读理解先贤之作,从而有自己的见解,学以致用才是大道。

其他方面不说,单是云体,随着赵云在这个年代生活越久,楷体书越发飘逸,可谓一代大家。

当然,荀焘的想法也差不多,只不过他没在学院,不清楚具体情况。

“那是少时孟浪!”赵云不作他想,轻轻摆手:“进入学院学习以来,深感自己才疏学浅,日日勤学不缀,无暇作诗。”

他冲王氏施了一礼:“云年纪还小,尚未婚配,且婚姻大事,都是长辈安排。”

两下一比较,荀家长辈对赵云的好感直线上升。

“子龙,群不敢苟同!”陈群真是发了狠,再次抢话:“群是不是可以认为,你的意思词赋是小道?”

没待赵云回应,他陡然提高了声音:“按照你的说法,诗经乃至论语等先贤大作,都是不登大雅之堂么?”

说完,他左顾右盼,期许得到旁人特别是荀家小娘的注意。可令他很失望,大家依然盯在赵云身上。

荀家长辈对陈群彻底没有了兴趣,不过也想看看赵家麒麟儿如何来应付。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赵云越来越疑惑,但还是恭敬地回答:“云从来不敢质疑先贤,毕竟没到他们的高度。”

恩?荀爽是大家,荀焘为荀氏八龙之一,文学造诣可不低。

“好一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荀彧看不下去了:“子龙,这几年你没有新作,就这一句话也可千古流传!”

长辈们不好开口,他是荀家的主人,都是平辈,自然要出来力挺。

“唉,子龙,这两句话并不深奥,为何谌就想不出来呢?”荀谌也是一脸苦笑。

得!陈群一看糟糕了,干脆心一横:“子龙贤弟,群也不是对你不敬。毕竟这三年你从来没有新作问世。”

“是啊。”赵云叹了口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云不过是一介凡人,分身乏术。”

“今天两位伯父与两位荀兄和世妹都在,何不现场展示一番?”陈群步步紧逼。

“长文兄高看我了!”赵云也是年轻人,不由反问:“不知以何为题?”

身上多了两千多年的沉淀,重生以来从不曾半分懈怠,他也是豁出去了。

不就是作诗做赋吗?来吧,哥接着就是!

荀家人眼里都是光彩,荀妮更是冒出了小星星。

父母让自己来的意思,她如何不清楚?这可就是未来的夫君,有这样的才情豪气是必须的。

荀焘也心里痒痒,轻轻咳了一下,揽住话头:“不如就以六弟山居为题?”

荀家人都不明白族长是什么意思,和陈家子一起来刁难吗?

其实,他倒真还没有半分为难的想法。

只不过荀家的嫡女要嫁人,自然就要一个各方面俱佳的姑爷。

既然赵云敢应下挑战,自己出头,也好到时候掌控住局面。

要不然,真不知道陈家子今天还要如何作难。

山居?子龙心里一笑,这尼玛也叫山居,连自家都不敢说豪宅了。

有了!他马上就想到应景之作。

第五章荀家姑爷

赵云的性格,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辈子,从来都不是激进的。

前世,家境不好,在别人面前一般都是忍让为先。

这一世,家人和睦。再说了,重生以来,他都想尽办法让赵家快速发展,也没那么多时间去勾心斗角。

陈群这个人,他熟悉历史,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翻看了好多遍。

其实,在内心里,他对这小子的观感并不好,是一个唯出身论者,九品中正制的提出人。

在书院的日子里,两人相处得还是比较融洽,要不然也不会到自己的宿舍来听琴,更不会聚餐的时候拉着他。

但今天的形式很明显,他一直在不停作梗。

赵云不惹事儿,然而并不意味着怕事儿。再说了,从小他就有文抄公的觉悟,脑袋里面那么多前人的作品,怕得谁来?

也不是妄自菲薄,相比于那些千古流传的诗词,拿来肯定比自己做出来更方便、更出众。

当下,刘禹锡的《陋室铭》浮现在脑海。

“世伯,先生,两位兄长、世妹,云献丑了!”赵云豪气顿生,长身而起。

对于陈群,他压根儿都不想提起。既然已经逼迫自己都这个份儿上,还可能对他好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师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颍川慈明庐,西蜀子柔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语音铿锵,最后一句舌绽春雷,冲陈群扑面而去。

寂静,满屋子的寂静。

这个年代,曹植的七步诗还没出来。

题刚出来,在脑袋里稍作酝酿,欠身站起来,脱口而出。

一首普通诗词也就罢了,这可是传世之作啊!

相传赵家麒麟儿每有诗作出现,都是当世之选,这一首也不例外。

荀焘还是板着脸,眯着眼睛,手抚胡须在那里低声吟哦,摇头晃脑地回味。

荀氏八龙之一,欣赏水平肯定很高。

荀爽此前还以为传出来的那些诗作,都是别人捉刀,不过是赵家人为了宣传自己家的孩子而已。

毕竟到颍川书院三年来,赵云不显山不露水,学习刻苦点罢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是自己的学生,连荀家儿郎都被比了下去。

更重要的是,颍川慈明庐,西蜀子柔亭,把自己与他的伯父都写了进去。好孩子,知恩图报啊。

千古流芳,就凭这首诗词,后人也能记起自己。

荀王氏家世渊源,本身鉴赏水平不低,看到周围人的表现,知道准女婿肯定是惊世之作。

荀彧荀谌,争先恐后传看着仆人誊写的诗作,沉浸在其中。

荀妮看着父母为自己找的姑爷,越看越喜欢,竟然情不自禁垂下头去。

至于始作俑者陈群,已经目瞪口呆。

什么是天才?这就是天才,才思如泉涌,甚至连天才都不能形容。

原来并不是赵家人的宣传,他确实厉害,不,比传说中还要妖孽!

天啊,自己究竟招惹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平日里,他和赵云交往,本着赵家也是传世大族,大家都世家子弟,说不定今后还能相互帮衬的目的。

不就是个女人吗?荀家嫡女求不来,什么张家王家李家,不一样能娶到嫡女?

他后悔了,却知道双方的裂痕已经出来,再也无法弥补。

“不知道云刚刚想出来的粗鄙之作,能否勉强入耳,长文兄?”毕竟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