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死的,董卓要烧了雒阳!”曹操大惊,高呼一声。
这个时候大家才在悲痛之中清醒过来,袁绍更是下令立刻撞开城门,或者用云梯迅速进城。花费了五分钟左右,大军总算是顺利进入了雒阳这座他们熟悉又陌生的城池之中。
然而,这里已经几乎被大火所覆盖,要救火可不容易。
“火势凶猛,且董军去向不明,盟主我们不若在城外静观其变?”袁遗上前建议到。
“嗯,大善!”袁绍也不由得有所顾忌。
“雒阳乃是帝都,蒙此劫难,我等身为汉臣,岂有不救之理?”曹操却是怒吼一声,带着本部人马进去救火。
而这个时候,一支军队迅速朝着他们杀了过来,大量的马匹使得大地都开始震荡起来。
“敌袭!”后方的己军士卒大吼一声,换来的一支箭矢射穿了他的咽喉。
大量的箭矢从天而降,落入了联军之中,猝不及防之下,联军也是损失惨重。
袁绍一开始也以为是董卓部队伏击,却不想当敌方旗帜展露出来之后,才发现居然是方云的部队。原来方云在探子那知道董卓连夜出城,而且联军连夜进军,他就意识到了董卓很有可能会防火烧城,这可是他的战役任务之一,自然需要慎重对待。
当然,让他来扑灭这些大火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驱赶那些联军进城救火,他却是很有把握,除非,他们打算乖乖的给他提供武魂。
果然,袁绍在见识到了这群家伙的骑射手段之后,也是不得不慎重的下令进城。虽然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迅速带着本部人马进入雒阳城中,打算借助城池的环境来限制方云的骑兵。却不想,方云本身就没打算进城,看着他们进城只是让士卒游弋在这周围而已。
既然已经进城,袁绍也不得不指挥联军灭火,一夜的努力,高兴也好,不愿意也罢,好歹是把雒阳的大火扑灭。虽然因为大火的关系,整个雒阳至少毁掉了五成,但至少还有五成建筑完好的保存了下来,使得这座大汉都城,不至于沦为一片废墟。
如此,联军方势力的所有战役任务,也宣布完成。
只是,方云就会这样离开吗?(未完待续。。)
ps:驱逐诸侯去救火,如此大汉都城雒阳,可以幸免于难。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sky1991’、‘念残阳’的打赏!多谢你们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书友‘灬坚持’的点赞!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还有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各位书友,多谢你们对本书一直以来的厚爱和支持!继续加油哦!
第49章送孙坚假印
九路诸侯也算是挺憋屈的,刚沉浸在族人的死亡之中,尚未恢复过来,却不想这方云却是前来攻打,一阵阵箭雨的射得他们一点招架能力都没有,无奈之下只能进入雒阳救火。
雒阳的人口几乎都被董卓搬迁走,甚至还把一些世家的宅邸也给点了。
好在董卓还没有把雒阳各处的水井也给封住,好歹是给他们打水救火的可能,否则岂非坐看火势越来越大,最后把自己也给点燃了。
雒阳东城门外,方云的主力部队依然在那里游弋,使得这些登上城墙看到这一幕的联军只觉得憋屈。甚至看到这支部队居然还分出了一部分兵马去了北城门和南城门那边,更是知道他们除非把火给扑灭了,否则只能乖乖困死在这雒阳城中。
西城门就更不必说,董卓为了方便,把西城门彻底毁掉,到处都是阻塞的石块残骸,反正想要在西城门出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诚然,他们依然可以拼死出击,但这也是联军最不好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没有人冒头。甚至于在这种情况下,只怕袁绍的盟主令都没用,甚至很有可能会得罪别人。
试想,若是派出去的势力二话不说就被射杀了,那么这责任应该算谁的?然后呢,下一个又该派谁,难道要亲自出去送死?袁绍还不傻,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其实此刻,他也沉浸在族人死亡之中,大脑一片混乱。安排好救火之后他也是颓然在一旁。茫然看着这着了火的雒阳。看着已经被摘下来的族人的首级,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却不想,这个时候外面有亲信汇报,有一个难民前来就见,言是袁家家仆。
袁绍立刻打起了精神,吩咐立刻把那难民叫过来。待来这一看,顿时又有了精神,只因为他便是袁家的老资格管家之一的袁开。
“袁开。你怎么在这里?”袁绍惊喜的说到,整个袁家除了袁隗,也就是袁开最照顾他。故而在他的面前,袁绍并没有摆出上位的架子。
“少主,老爷临终前把老朽送入了地道,并且把这封信交代老朽,务必要把它交给少主。”袁开哭哭啼啼的把怀中的书信拿了出来,递了过去。
“那叔父为什么不一起离开?”袁绍失魂落魄的询问到。
“老主人说,一切都是这封信之中。”袁开摇了摇头。
既然已经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袁绍就让人带袁开下去休息。自己却是看起信来。
打开火漆的信封,里面赫然是一封用新纸写就的书信。或者说是袁隗和遗书。内容很简单,那就是把袁家的家主之位交给了他,唯独最后说了句“天高任鸟飞,痴儿,你自由了!”别人或许看不穿什么,唯独袁绍却是第一时间明白了。
他是庶子,而且已经过继给了袁成,也没办法弥补这个先天不足。相反,袁术是嫡长子,除非他真的没有才华,否则必然会按照规矩成为袁阀的第一继承人,他袁绍也不过是作为族人的身份,在一旁辅佐,而且这也是他生父袁逢的意思。
袁逢早死,袁隗承担下了袁阀的领军人物。他和袁逢不同,他更清楚袁绍的能力和天分,觉得他成为家主才是袁阀的幸事。奈何袁绍先天不足,而且袁逢也有遗命,不管是家族规矩还是孝道方面,袁绍几乎不可能成为家主。
如今可好,随着袁阀的老一辈彻底死绝,如今袁阀当家的就是他们这一代的人。扣除他弟弟袁术,剩下的几个堂兄弟分别是袁遗、袁叙和袁胤,这三人都是站在他一边的。
换言之在已经没有老人在那里叽叽歪歪的情况下,在剩下的族人的推举下,他袁绍也可以直接成为新的族长,而不需要在顾虑袁术的嫡长子身份。
于是,天高任鸟飞,他完全可以袁家家主的身份开始属于他的道路。称霸也好,还是继续当他的汉臣也罢,袁阀的所有资源都会向他这里倾斜!
且看他能把袁家,带到什么地步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把袁阀老一辈彻底牺牲进去,袁隗也算是赌大了。如此也不难看出,这祖宗家法对于世家来说,是多么可怕的存在。就算是袁隗身为家主,也不能够轻易违背和更改,最后不得不用这种方法来成全袁绍。
想通了这里,就算是袁绍也不由得满眼泪水,这叔父为了自己牺牲太大了。
这个时候,下面的亲卫慌慌张张前来汇报,袁开离开的路上,猛地撞向墙壁而死。显然这位老管家,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忠义。又或者,是打算去天上,告诉他侍奉了一辈子的老主人,自己已经把他交代的事情,顺利完成了吧……
看完了这封信的袁绍,心思已经不在董卓这里了。他如今最希望的,是立刻回去渤海,然后把袁阀的资源整合起来,然后创造出属于他的一番事业。从此之后,他不再需要顾虑谁,一些都可以随心所欲!
另外一方面,在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方云却是带着典韦等少数几人来到了皇宫中。
皇宫的密道果然没有被发现,他们这才得以顺利的进入到宫殿之中。至于外面的那些士卒,也不过是一种迷惑手段,向来不会有任何人,会想到他们会出现在这种地方吧?
有些事,总是要偷偷的去做才行!
“主公,你在找些什么?”只看方云在宫中的各个水井找来找去的,典韦不由得问到。
“帮我找一口枯井,或者水井都可以,要有尸体的!”方云随口一说。
典韦也不知道方云为什么要找这种水井,只想着方云练过道术。莫非是什么邪法不成?索性也懒得计较什么。开始帮忙寻找。
不多时。还真的给他们找到了一口有具宫女尸体的枯井却是早已腐烂多时。有意思的是,在她的怀里,却有一个匣子,而这也刚好是方云需要找的。
果然,随着匣子的打开,一方印玺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那通透的玺身让人根本离不开视线。唯一遗憾的是,这块印玺有一角损坏了,由金子镶嵌来填补。多少破坏了玉的完整性。
方云可不在意这些,拿起印玺一看,底部果然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无疑,这便是传国玉玺!与赤霄剑一样,乃是大汉皇权正统象征的凭证之一,也是历朝历代各个皇朝,作为华夏文明正统传承的一个象征物品。
奈何,在元末就消失了,传闻流落到了北元。其实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彻底失踪了。
方云对这段历史知道不多。以为是宫女趁着董卓迁都之乱拿出来的,只是觉得这时间似乎对不上,毕竟这腐烂得太严重了一些。
不过也不是很在意,只觉得失去了印玺的董卓,就算空有刘协,也不能再称之为正统,如此刘辩自然算是华夏正统,只因为他有大汉的传承之宝赤霄宝剑。
至于这封印玺,方云打算封印起来,待到适当的时候,再拿出来。
不过,他自然不会就这样离开,只看他叫亲卫把一个包袱拿过来,打开之后,里面赫然也有一封印玺,有意思的是,雕刻方面和这个传国玉玺没什么不同,就是玉质差了一些。而且,金镶的部分也是镀金,只需要过几年,就会褪色,到时候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他却是第一是时间,把这封印玺放入了匣子里面,然后丢到了枯井之中。
眼看大火已经蔓延到了这附近,也没有久留,直接就带着典韦等人,消失在了夜幕中。
不多时,孙坚就待着本部人马前来救火,救火需要井水,自然是到处取水,最后来到这口井旁,赫然发现这是一口枯井不说,里面居然还有一具尸体。还好,那个匣子若隐若现,到底还是被眼尖之人发现,并且派人拿了上来。
打开匣子他自然也看到了这封玉玺,第一时间就有了猜测,但不敢确定,询问身边诸人,也就是黄盖还知道一些,言及乃是传国玉玺。同时表示,这封印玺应该是在十常侍之乱便被宫女带走就消失不见了。
在得知方云带走刘辩之后,董卓倒是有传出找到了这印玺,而且也适用这印玺传出了一系列的诏书。却不想是假的,实际上这封印玺,只怕一直就在这口枯井之中。
同时建议,宝物有德者而居之,既然能入孙坚之手,那必然是他有皇者之命。再说这重宝在手非同一般,最好还是快快离开雒阳,回到江东之地再做打算。
孙坚一时也是被这套奉承给迷了心智,于是就这样答应了下来。只是为了避人耳目,还是继续留下来救火,却不想真的印玺,已经被方云带出了皇宫。
“主公,我等是否回转?”离开了皇宫之后,典韦再次询问到。
这次出来董卓也讨伐了,诸侯也挑衅了,宝物也到手了,是否该走了?方云却是摇了摇头,也没说什么,只是命张郃带着本部人马把印玺送回,自己却是带着其他三千人,朝着别的方向走去。
虽然曹操和董卓军的荥阳之战显然是打不起来了,不过曹操只怕还是会继续追击董卓的。那么那张场战争的地点,必然会有所改变。
徐荣、吕布和曹操的势力都会云集,运气好可以招募一两个武将,运气不好好歹也可以收几个武魂,何乐而不为?
甚至方云还打算跟着孙坚南下,考虑到离开太远不好,也只能可惜了,孙坚武魂只怕是要浪费了。而若是直接伏击,那以假印嫁祸给孙坚的计划,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未完待续。。)
ps:解决一个bug,那就是传国玉玺失踪的时间问题。
同时给孙坚送去一个炸弹,让他帮忙吸引注意力!
第50章浑水好摸鱼
孙坚果然懂得怀璧其罪的道理,救了火回营就打算点齐人马离开。
他却没想到自己军中有一人居然是袁绍同乡,真佩服他就算有方云的介入居然也顽强了活了下来。此人见证了传国玉玺出现的一幕,打算以此为晋身之资,偷偷把这件事告诉了袁绍。
袁绍刚得到叔父的书信,想着大展宏图,却没想到却刚好遇到这件事。想着传国玉玺一旦落入他的手里,岂非做很多事情都可以名正言顺。甚至于改立一个新君都不成问题。
凑巧,众人回到了营中,孙坚却是第一时间前来告辞,这不正好撞到枪上?
“孙将军为何如此仓皇离去?”袁绍似笑非笑的问到。
“孙某身体有恙,特来告辞!”孙坚也把自己的借口拿出来。
“哈哈,我知道孙将军的病因却是传国玉玺啊!”袁绍却是当面指了出来,那一瞬间别说孙坚楞了一下,周围原本在说些什么的诸侯们也都看了过来。
“不知道盟主为何那么说?”孙坚也算是个人物,故作镇定的反问到。
“如今我等讨伐董卓,无非是为了匡扶汉室报效朝廷。玉玺乃是大汉重宝,你既然得到了,也该交到本盟主手中,待到他日击败了董卓,也好交还给朝廷啊!”袁绍闻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态度看着孙坚,带着几分惋惜的语气说到。
“不知道盟主为什么一口咬定玉玺在我这里?”孙坚恶狠狠的回到。
“那不知道孙将军在建章殿打捞上来的东西何在?”袁绍冷笑。
“孙某从来就没有得到过,为何要苦苦相逼?”孙坚也是横眉怒目,显然是火大了。
“不要闹了。速速叫出来。免得生了祸端!”袁绍显然也懒得玩了。冷哼一声。
“说没有就没有,孙某对天发誓,若是私藏了玉玺,他日必然死于刀箭之下!”孙坚见状知道不豁出去不行,直接毒誓都给发了出来。
古人重誓,孙坚毒誓都发出来了,其他诸侯也不由得嘀咕:“如此,想来是真没有了!”
却不想袁绍不打算罢休。直接叫人把那同乡给叫了出来,指着他对孙坚说到:“当时在建章殿打捞的时候,此人可在?”
孙坚见是他的部下,知道是此人泄密,急怒之下居然拔剑就朝那人斩去。却不想,袁绍身后的颜良和文丑二人纷纷出列,将此人和袁绍护在身后。
袁绍却也是真的火大了,拔剑指着孙坚大骂:“你这是想要杀人灭口吗?”
眼看双方就要打起来,各怀鬼胎的诸侯们,还有孙坚的部下们纷纷前来劝架。眼看被分开。孙坚也不废话,直接上马就走。也不管他袁绍到底如何态度。
袁绍却是火大了,眼睛转悠了一番,立刻回营修书一封,交给如今的荆州牧刘表,让他截杀孙坚。在他想来孙坚乃是长沙太守,而长沙在他的辖区范围内,孙坚必然会经过。
最重要的是,刘表此人也绝对不会允许那么一只猛虎在他麾下,尤其这只猛虎在前来讨伐董卓的时候,顺带的把前任刺史给杀了,谁保证以后他一个不爽,提兵过来也把他这个州牧给杀了?所以,先下手为强,刘表会接受这个提议的!
次日,在讨论接下来的事情如何处理的时候,眼看雒阳破败而且已经没有人口在里面居住,同时这里的财物也被董卓洗掠一空,继续呆在这里也没什么意义。
袁绍的意思离开了,董卓已经退入关中,显然是一辈子都不打算出关了。他刚刚具备了驾驭袁阀的能力,自然想着回去好好把资源给整合起来。袁术在得知一家老小死光,也是打算回去,先一步整合家中的力量,到时候什么都不给袁绍,让他哭死。
其他势力其实也没有了讨伐董卓的意思,毕竟深入关中作战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更别说韩馥那个家伙的军粮,天知道能够保证到什么时候。万一深入腹地,然后突然有一天粮食中断了,让他们如何是好?
却不想袁绍刚刚提出散货的意思,表示在散货之前开个宴会什么的,曹操却说董卓此番迅速遁走,车队太多只怕没办法迅速退入关中,这个时候不追击迎会三公陛下更待何时?
袁绍甚至都有了另立皇帝的意思,去不去意义不大,自然是支支吾吾。
见大家都不肯去,曹操直接就火大了,亲自带着本部人马西区追击了。
直雒阳以西五十里外河南县所在,车队的痕迹那是越来越新,再加上董卓他们是连夜而去,显然有很大的几率会在河南县城小住一晚。如此只需要加把劲,必然可以追上!
曹操下令加快追击速度,却不想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山坡上骤然出现了大批敌军,至少五千多弓箭兵第一时间朝着他射击,如此自上而下的射击,他们几乎避无可避,至少上千人出现伤亡。
远处传来阵阵的马蹄声,至少三千多匹战马从不远处的树林之中冲了出来。
原来,董卓军居然已经预料到了有人追击,预先埋伏了一批人马在这里。当然也不是他想到的,而是李儒的谏言,而选派的主将也并非别人,乃是徐荣和吕布二人。用李儒的说法,就是给他们两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吕布此番也算是发狠,带着三千并州狼骑,连同他麾下最得力的大将成廉参战。徐荣也是小心翼翼的埋伏在这里一天一夜,期间居然完全没有一丝放松。
说真的,眼看大半天都不见人追来,他们本来都有点想要离开了。本想着入夜就走,却不想居然真的有一只诸侯的部队跑了过来送死。
随着第一轮射击完毕,徐荣迅速让士卒杀了下来。与吕布的并州狼骑形成了夹击之势。
曹操见状。岂能再继续迎战?要知道他麾下就五百战马。这还是好不容易凑出来的。为此他曹家可以说是倾家荡产,若非好友卫兹资助一些钱财,只怕还真拉不起这支人马。
期间山阳郡李氏嫡长子李典,还有出身寒门的阳平卫国乐进前来投效,再加上夏侯氏的两名兄弟夏侯惇和夏侯渊,曹氏族人里面的曹仁和曹洪前来相助,这才形成了气候。
却不想,一战之下。居然危险如斯,一个不小心,自己这五千人马,只怕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弓箭手射击,长枪兵结阵!全军缓缓撤退!”当此时,曹操也是立刻下达命令。
继续消耗下去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撤退才是最好的选择。本想着董卓仓皇而逃必然首尾不顾,却不想还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设下埋伏,其中必有能人。
要怪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