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群英三国-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务完成情况非常乐观!(未完待续。。)

ps:又是一个吉月,又是一次幸运事件大爆发。

第3章外交系统启

最近几年,方云的治下可以说发展得都非常好。

由于大兴工商,在治下各个州郡都能够看到热火朝天的贸易盛况。为此,地方政府有能力的在禀告了上级之后,在地方也修建了铁路。

这些铁路其实都是马匹奔驰所用,不过铁轨的使用的确有效的提升了马匹行进的速度。只需要在百里之外设置一个更换马匹的地方,理论上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不成问题。

难得的是每辆马车上面都能够装载近吨重的物资,或者装十个乘客也不成问题。往来的商旅依靠这个铁路,迅速抵达目的地,然后迅速把商品交易出去,再带着丰厚的商品返回原地出售,如此一来一回可赚了不少。至于骑乘马车的消耗,和这个相比不值一提。

显然,很多商人也意识到了铁路的经济价值,想着投资修建。

这件事情上报到了方云这边,他大手一挥,宣布可以对几条不是很重要的线路进行招投标。只要造价合适质量过关的,那么自然可以合资或者独资修建一条铁路。而修筑的那一方,享有二十年铁路使用权。

别以为少,要知道一条铁路二十年赚到的钱,比普通高速公路五十年赚到的还要多。没有限制十年,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这玩意,最多十年左右就差不多回本了。

且关键在于,修建了铁路也直接提高这些商会的运输速度,就这点为他们赚取到的利益也是非常巨大的。说不得投资铁路赚到的利润,五年左右都回本了。

铁路的大量修筑。这也是平均商业值达到799点的主要原因。其实严格来说。少数地区的商业值甚至达到了900点以上。会出现799点这个平均值。到底还是司州拖了后腿。

不管是农业还是商业,司州都被白波军破坏得太厉害了,要恢复过来可不同意。而这也使得,司州直接拖累了全国的农业平均值,还有商业平均值。否则的话,系统给的任务,方云早就完成了。

好在上个月,领地可来了不少的人口。经过一番的调动安排之后。这些人口里面,匈奴人和汉人都被安排在了司州进行居住。再加上一些迁徙到那里的世家大族,司州的人气好歹又恢复了许多。

若是以前,司州这一带的土地可不便宜,毕竟是天子脚下。奈何如今天子驾在晋阳,反而是太原郡这边的土地价格大幅度提升,不少外地的世家,都想要在这里买地建庄。

这里可是天子脚下,有什么消息也是第一个传出来的地方。古代消息传递速度慢,有时候更快掌握消息和政策的变化。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应对和准备。世家又不傻,自然不会错过在这里定居的机会。

更别说这里建设得越来越美丽。三层的建筑在这里随处可见,城墙也加高到了三十多米,就城墙厚度和高度而言,已经快要接近雒阳或者长安了。

城池内部,道路宽阔平整,而且种植了大量的绿化作物。人们靠边行走,右上左下井然有序。大街两侧也没有地方那种摆满小摊的情况,更没什么人随地吐痰或者便溺,被抓到可是要被罚款的。各种公共设施随处可见,不管是公共厕所还是公园在这里并不少见。

司州那边其实也不差,或许是最近传出消息,以后说不得要迁回雒阳的关系。不少的世家也开始在司州提前购买房产,下手慢买不到好位置的,不由得捶胸顿足。

大量世家和百姓的迁徙,也使得司州各郡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司州的经济,方云承诺在司州种地的,两年免税,五年内半税;经商的,一年内免税,三年内半税。就冲着这个,不少的商会都有在司州开设分店。

不仅仅是方云家的商会,就算是刘辩的皇家商会,也在那里设了一个点做生意。

不多时,平均商业值就提升到了800点,而且还在进一步提升。如此一来,军事和商业两个任务已经完成,重点还是农业方面。

本来商业赚钱谁都知道,但有汉以来,商人的地位就不高,故而总有一些守旧的老世家觉得经商玷污了自己的名声。再说如今方云在,商人的地位或许提高,但谁知道以后是否会变回原来那样?

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有不少世家积极承包土地,发展农业才是正理。

好在最近流行所谓的新农业理念,以前吃不饱,所以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用来种植粟米。后来有了面粉和发酵之法,以至于小麦大行其道,在北方几乎能够种植的地方都种上了。

后期,有了白薯、马铃薯和玉米三种高产作物的加入,使得百姓已经可以基本温饱。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经济作物自然就成为了热门。

比如花生,这玩意可以榨油,就算没钱买肉吃,掺点油水炒炒菜也不错;关键是如今肉多了,大量的养殖场到处可见,每天都有不少的肉类出售,以至于不少达官贵人,甚至已经不怎么想吃肉,该吃素了。但纯素也不好吃,有点花生油调剂一下就不错了。

比如辣椒,驱寒这点就已经使得辣椒在北方大卖。难得的是产量还不错,而且用来调料,吃惯了没有这玩意,吃起饭来都淡而无味。

至于其他的蔬菜,更是在农业上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好在国家一直都强调平衡,麦子和各种粮食作物的比例没有降下去,这才使得治下不至于因为大规模种植经济作为,使得粮食方面又出现问题。

方云对司州的农业情况非常重视,也没办法不重视。而上有所好下有所效,这也使得如今的司州刺史杨彪。不得不重视农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他已经快要到退休年龄。儿子杨修也已经出仕。在他治下担任县令。其他的族人,也多有出仕,弘农杨氏的底蕴可不简单,至少有七成的族人出仕为官,少数还在读大学。可以预料,未来朝堂之中,弘农杨氏一定可以占据一个不小的比例。

但在现阶段,弘农杨氏由于比较靠后投靠方云。所以他们目前官位最高的,就是杨彪这个司州刺史。只是谁都看得出来,杨彪其实是在这个任上干三年,然后就退休了。

所以趁着自己还没有退休,用自己的权力,帮助自己的几个族人,提携一下他们什么的,那也是杨彪身为当代族长,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甚至调动了家族的资源。一系列的招商引资。还有修桥铺路之下,杨修甚至是其他几个族人都赚到了不少的政绩。三年内政绩考评为‘优’不足为奇。

至于三年后,只能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努力往上爬了,到了那个时候,杨彪已经退了下来,或许可以居中调度,却也没办法再提拔他们。

要说心里一点意见都没有,那绝对是假的。奈何方云制定的退休年龄就那么大,不像大汉,甚至可以做到七八十岁以后才乞骸骨。别说是杨彪,不少准备够年龄退休的人,心里其实都有抱怨:退休时间太短了,应当适当延长!

不管如何,农业到底还是上去了,从最初的680点,在不过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提升到750点。这也使得方云终于完成了任务。

“恭喜宿主完成主线任务—富国强兵,获得黄金级抽奖2次,统御和智力属性+5点。”

“主线任务更新中,请稍后!”

“主线任务——远交近攻,任务介绍:经查明,刘焉、刘表、刘繇和士燮目前处于中立状态,不会对宿主构成威胁。但若是长期不管,很难说会不会投入到敌人的怀抱之中;任务要求:与这四个势力交好,并使得友好度提升至100点,成为同盟关系;任务奖励:宿主魅力+10点,黄金级抽奖1次。”

“解锁外交功能,宿主可以查看各个势力于本势力的关系。同时,可以选择散布流言、离间武将等方式,打击敌军的实力。若派遣的使者有‘交涉’天赋,可提升离间或者散布流言的效率和效果。”

好吧,方云突然想起来了,一直想着系统还会有什么功能,如今才想起来居然还有一个外交功能。这也是群英传的一个特点,不喜欢打仗的玩家,也可以通过离间的方式,直接把敌人弄成孤家寡人,到时候不管对方什么势力,都直接一战而定。

当然,对于想要充分体验战斗乐趣,不断提升武将等级的玩家来说,一般不会用这招就是了。而且游戏是游戏,现实是现实,游戏里面可以把曹昂曹丕都给离间过来,难道现实还能够让他们背叛曹操不成?夏侯惇等人只怕都没办法……不过,下面的那些和曹操没什么血缘关系的武将,就难说了!

所谓的战争,其实一直都是奇正结合。其中正自然是堂堂正正的决一死战,而奇这点,却是耍阴谋诡计。离间和陷害,真是散布流言什么的,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把任务完成了再说。

然而现在,则应该先把抽奖给抽了,之前似乎还有八次抽奖没有开启,算上这两次就有十次了,索性一下子都开了。

“恭喜宿主获得技术图纸—火兽设计图;必杀两倍符,限一次必杀技威力翻倍;经济作物—圣罗勒苗三百株,附加培育方法;橡胶一百吨;魂器—震雷青龙戟;袁绍武魂;追风白凰;冲城巨象*2;技术图纸—神鸢炮设计;女兵转职令。”

结果算不上坏,倒也不愧为黄金级别的抽奖。实际上随着任务的增加和黄金抽奖抽的次数增加,方云似乎也开始麻木了。原本青铜级抽奖都高兴的不得了,如今总觉得黄金级似乎已经满足不了自己了……(未完待续。。)

ps:新功能解封,一统天下的手段多了一个选项。

那么问题来了,是走离间路线,还是走传统争霸路线,或者两者互相结合路线,各位看官可以自由投票!我尊重你们的选择!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的打赏!多谢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书友‘野狼1978’的月票!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推荐票的书友!多谢对本书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第4章外交安排中

圣罗勒是什么鬼?别的东西,至少还有点印象,至少也是群英传里可见或者平时常见。

后来查了一下附加的培育方法,上面就有说明。原来这玩意不仅是一种药材,还是一种用来增味的香料来着,也不知道实际上味道如何。

唯一的问题是,根据培育方法显示,要在北方地区种植这玩意可不简单,最好是在南方种植,比如湾湾岛,比如广东地区什么的。毕竟这玩意本来,就是在亚热带地区生长的。

也不是说北方就培育不好,只是麻烦,对湿度和温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最后只怕只能是温室培育。好在培育方法非常详尽,也不必担心在北方就种不活。

这玩意食用效果就不说,冲着它的药用效果,种植一批也没差,至少华佗会很高兴的。

橡胶方云也让人送去了研究所,原本他已经终止了一批橡胶,但那玩意没几年根本割不了胶,在此之前要研究橡胶硫化本来是不可能了。如今倒好,一下子就有了一百吨,想怎么研究都可以。

不过研究的结果,或许就是蒸汽机的出现,然后一步步走向机械文明科技体系。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毕竟随着历史进程,人类走向机械科技文明是历史所趋。只是真正的问题在于,这机械文明体系和刚刚被总结出的华夏科技文明体系,属性似乎相冲。

机械文明体系,几乎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上达到进步的。而华夏科技文明体系,却是建立在对生态的维护上存在。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已经得出结论。只有周围的环境之中。灵气更加的浓郁。才能够确保聚灵阵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

当然,还要保持大气层的完整,否则的话灵气很有可能会外泄到大气层外,进入宇宙。

是否真的走向机械文明,还是继续深入开发华夏文明,顿时让方云陷入两难之中。头痛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他不由得狂笑不已。

蒸汽机如何制造蒸汽动能?说穿了就是烧煤,然后让蒸汽沸腾并形成能量。那么若把煤炭换成灵气。最后再以一个加热的功能进行能量转化,这样说是不是可以用灵气,就能够制造出蒸汽能量?

不不,不应该这样考虑,可以直接把灵气转化成别的能量形式就好!根据这个发明对应的发动机,进而直接取代燃油和煤炭便是了!

是了,其实机械文明和华夏科技文明,还是可以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的。可以借鉴,可以并立,其实最好的结果不是排斥某个文明。而是让两个文明能够融合在一起。

至于橡胶,也不是说就没用了。不管是增加气密性,还是用来制作轮胎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那些走在高速公路上的马车,有了轮胎,怎么说都比没有要好得多。

想通了这些,方云也就不再纠结,既然华夏文明已经被他发掘了出来,那么这个文明最终会走到什么方向,那就让它自己却发展了吧。谁能保证,把机械文明和华夏文明结合起来,就不是一条路了呢?

不再纠结于科技路线的方云,又开始关心起外交的问题。

这可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事情,到底还是要把郭嘉他们招来问问才行。

不多时,所有的部级文臣武将就都聚集了起来。他们本来大部分都在工作,却不想接到命令说有一个紧急会议,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过来参加这个会议。

很多人都很好奇,方云到底有什么需要吩咐的,毕竟每次紧急会议都意味着某个新的决策的出现。也许是对外,也有可能的对内,但基本上都是积极的。

“我打算想办法拉拢刘焉、刘表、刘繇和士燮,争取和他们结为同盟,同时打通这些州的商路,各位认为如何?若是觉得可行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去做?”方云也没有客气,毕竟都是自己人,所以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下面的文臣武将面面相窥,心里不由得苦笑。还说征询他们的意思,实际上没有后半句话的话,他们或许还会评论一下。但有了后面那句话,那么事情的定性已经存在,那么谁还敢说不行?既然没办法评论,那就想想办法呗。

“士燮所在交州,不过是蛮荒之地,又没什么出产,最多就是一些新鲜的水果,又或者兽皮什么的。当然,属下也听说有一些漂亮的鸟羽,但价值不大。和士燮的结盟,估计没有必要吧?”田丰如今在财政部工作,考虑到路程投入和收获,觉得没必要与士燮结盟。

“元皓有所不知!”郭嘉笑吟吟的说到,“传闻南方有巨牛,单角,比一般的牛更为彪悍好斗,十多个青壮轻易近不得身。这种巨牛的毛皮也是非常坚硬厚实,不亚于钢铁。

且这段时间,士燮与蛮夷开战,可俘虏了不少的蛮人。这些蛮人对他来说,要么归顺要么杀了。但对于我们来说,很多地方都需要开发,很多路都需要修建,甚至许多矿场也需要人手挖矿。我们这边如今人手非常不足……”

好吧,郭嘉已经把开始有人口买卖的想法了,不过他的提议也的确符合这里大部分人的利益,毕竟他们家都有矿场,而且对于修路尤其是修铁路有着很大的热衷。这样的情况下,人手是个问题。

如今,雇佣一个大汉百姓修路,工钱可不便宜,而且还有四个时辰工作制,一周六天工作制限制,哪里有蛮人俘虏好用,就算一天五个时辰甚至六个时辰工作都没问题,还不需要工钱,多划算啊!

田丰也是在财政方面,觉得不太划算,但若是有人口买卖的话……这笔生意也未必不能做。尤其士燮那里也需要大量的北方商品。这可是一个很大的缺口。以前都是由刘焉、刘表和刘繇分掉这些利润。提供的商品也未必比得上他们的。

若非两地相距太远,没办法完成直接交易的话,只怕不少北方商人,都愿意南下交易。

“是了,如何完成贸易?走陆路可非常麻烦!”田丰立刻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陆路不走可以走水路!我们的远洋商船已经建设完毕,而且这段时间已经有不少的商人来回于幽州、青州和徐州之间,水路的运输比陆路还快得多,逐渐获得商人的认可。

我们这次不是还要和刘繇结盟么?那么就在扬州设置几个商业港口。然后在这里补给,最后抵达交州便是……说不得,以后从南北上,直接攻打联军后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郭嘉早就想好了对策。

“如此,倒是个办法!”田丰点了点头,也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

“在外交的同时,我觉得还应该辅以汉魂和暗部的渗透。这样对我们了解当地地形有很大的好处,以后若是要攻打这里,至少不至于不知所措。属下建议应该海陆并进。陆路的商路就算有点麻烦,但也不能放弃。”几乎没怎么说过话的李儒却是发话了。

他还有七年左右就退休。不过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李默上位,为此他多少也要争夺一些权力才行。至于还有十二年左右就要退休的贾诩,却还不急,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帮他儿子贾穆、贾访和贾玑三人也几乎没有提携过,他们愿意出仕就出仕,想学习就学习,甚至想要经商或者习武都没有阻止过,当然也没有鼓励过。

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贾诩的三个儿子都没有从文的,或许有点家学底蕴,但都从事武将职业。贾穆已经出仕为将,甚至他儿子贾模和贾疋也以武将为目的进行培养;其他两个也在大学学习,今年就要参加军官考试。

“若是这样,那的确需要和刘表和刘焉打好关系。刘焉听说已经病危,想来活不了多久。他虽然很想要刘璋继承他的州刺史之位,但也担心名不正言不顺。若是我们以汉庭的身份,任命刘璋为益州刺史,相信一切刘焉会知道如何做的。”郭嘉继续提议。

“刘表那边也可以争取一下,听闻刘琦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可以派人给他诊治一番。不过似乎荆州大族的蔡家、蒯家更希望刘表的幼子刘琮即位,主要是因为刘琮对刘表的续弦蔡氏很亲近,不是母子更似母子,也更符合蔡氏和蒯氏在荆州的利益。或许,可以建议让刘琦来我们这里留学几年,相信刘磐若能够帮忙说服,再加上蔡氏和蒯氏,甚至加上来晋阳诊治为名,或许可以奏效!”左明也给出了建议。

“刘繇那么如何处理?”其他三个刺史都不成问题,唯有刘繇方云不知如何处理。

“他巴不得我们和他结盟,堂堂扬州刺史,治下多了袁术和孙策这两个不速之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